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A组必备基础巩固题组1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下表所示为某校布置的社会实践活动史料搜集任务的部分记录。其探讨主题最有可能是晚清()时间关键词1896—1899年经济特科,时务策1901—1911年高校堂、中小学堂、蒙养学堂、《奏定学堂章程》、《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A.维新运动的发展 B.教化内容的变更C.文官政治的形成 D.选官制度的变革2.清末,朝廷曾针对留学生制定了一种特有的学位实施方法,留学生回国后,通过考核可被授予进士、举人出身,时人称之为“洋翰林”“洋进士”“洋举人”。这说明清末教化改革()A.呈现出显明的转型期色调B.迎合了崇洋媚外的风气C.实现了教化的近代化转型D.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发展3.1896年,江南储材学堂正式创办。其人才培育体系分“四门(交涉、农政、工艺、商务)十六目(律例、赋税……种植、水利……化学、矿务等)”,这近似于4个学科16个专业。据此可知,该学堂()A.成为近代人才培育的摇篮B.受政治改革的影响明显C.具有近代高等教化的特征D.是学堂选官制度确立的产物4.下图是清末民初外务(交)部的人事来源构成状况。这一构成()A.有助于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B.体现出清末新政效果较为显著C.表明白科举选官制度的根深蒂固D.印证了外务部慢慢居于六部之首题组2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5.北洋政府废除了古代九品官等制以及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差别,实行四级文官等级品位制,还初步实行职位分类法。北洋政府还实行留任旧任官吏与通过新式考试任用相结合的过渡方法,以保持政府的稳定与效能。据此可知,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A.颠覆了封建职官制度B.阻碍了“小政府、大市场”的形成C.照搬了西方文官制度D.确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化的要求6.1929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考试法》,1930—1931年先后公布了其他各种考试法规,1933年和1935年,几乎全部法规都进行过两次大幅度的修订。抗日斗争爆发以后,公布《特殊时期特种考试法》,以满足战时须要。这反映了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是()A.因时而变 B.内容齐全C.同等开放 D.种类繁杂7.1933年,国民政府在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中明确规定:曾于中华民国有特殊功勋、勋劳或成果者并致力于国民革命若干年,经证明属实,便可留任或升任简任官、荐任官和委任官,与考试及格人员同等录用。这一规定()A.试图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分别B.继承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C.意在强化国民党的独裁统治D.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8.1916年1月北洋政府颁行的《文官高等考试令施行细则》,明确规定依据各考试专业的不同,分发文官考试及格者到不同的政府部门学习;1919年颁布的《文官高等考试法》增加了10种专科,其施行细则亦相应规定了增设各科的分发标准。由此可见近代文官考试制度()A.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B.为袁世凯复辟储备人才C.突出专业化实力的要求D.维护现任政府封建统治题组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9.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既设立了抗大、中心党校一类供干部进行系统学习的特地学校,又设置了一系列党员训练班、行政人员训练班、群众工作干部训练班等各类短期训练班,培训时间从几十天到半年不等。这些做法()A.充分吸纳了西方文官制度的特长B.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干部培育积累了阅历C.反映了干部文化水平不高的国情D.是对“三三制”原则的继承发扬10.下表为我国关于公务员制度的相关录用规定。这些录用规定()年份法律法规录用规定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录用担当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实行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同等竞争、择优录用的方法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修订)录用担当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实行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同等竞争、择优录用的方法2024年《公务员录用考察方法(试行)》本方法适用于各级机关录用担当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公务员的考察工作A.深化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B.保证了公务员队伍的稳定C.杜绝了公务员的贪腐行为D.不断完善公务员任用管理机制B组关键实力提升11.1906年,清政府以“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为指导思想,并依据“五不议”(即军机处事不议、内务府事不议、八旗事不议、翰林院事不议、太监事不议)原则,进行官制改革。据此可知,这次官制改革()A.体现了选官制度的调整B.导致了清朝的统治日趋衰弱C.实现了政治上的民主化D.凸显了维护集权政治的本质12.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规定:公务员考试时,由临时组织的监视委员进行监考,人员每次都要临时变动。考题由典试人员加倍命题,在公布试题时,连委员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题目。考试期间,派巡察员和监视主任随时巡查。这些做法()A.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B.体现对文官实行严格甄别C.意在提升考试院地位D.增加了官员选拔的公允性13.南京国民政府《考试法》规定:简任官以上则无须考试,一般由曾任荐任最高级三年以上者升任,或从有“特殊著作”或“特殊勋劳”者中遴选。对于一些所谓“有特殊贡献者”也可以不通过任何考试即可由最高当权者破格提拔。该条款的实施()A.体现了制度的开放性和同等性B.存在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的隐患C.有助于文官的政治与管理分别D.有助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14.202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将原来第三章章名“职务与级别”修改为“职务、职级与级别”,将“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调整为“领导职务”“职级”,明确了领导职务、职级层次的划分,确立了职级与待遇挂钩的制度。这一修订()A.扩大了公务员考试录用规模B.标记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C.明确了严格考察的录用方法D.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主动性C组学科素养创新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演说:“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需设独立机关,专掌考试权,大小官吏必需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是委任的,必需合格之人,方得有效。”1916年,他说“吾今主见五权分立制以救三权鼎立之弊”。1924年,孙中山提出:“凡候选及任命官员,无论中心与地方,皆须经中心考试铨定资格者乃可。”——摘编自魏春明《论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及其影响》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官吏”称谓慢慢被“公务员”代替。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标记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考试法》《高等考试一般行政人员考试条例》《应考特地资格审查规则》等多项法律和法规,内容详尽周密。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见,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同时从1931年到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心实行的高等文官考试和一般考试各有14次,在地方实行的一般考试有20次。但这一时期,绕开考试任用文官的名目繁多,为国民党进入公务员队伍大开绿灯。——摘编自乔珍明《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及在南京国民政府的运行成效》(1)依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的基本主见。(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要评价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

参考答案其次单元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D解析材料是晚清科举制的相关史料和学堂选官的相关史料,据此可以推断,其探讨主题应当为晚清选官制度的演化,D项正确;维新运动在1898年已经失败,解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教化内容变更的相关信息,解除B项;材料为选官内容,文官政治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C项。2.A解析把近代教化与科举制结合起来,是清末中国学习西方教化的系统性成果,呈现出显明的转型期色调,A项正确;材料与崇洋媚外无关,解除B项;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局限性,清末教化改革没有实现教化的近代化转型,解除C项;清末教化改革根源于维护清王朝腐朽统治的须要,解除D项。3.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堂初步建立了近代高校的学科和专业体系,C项正确;从材料的专业设置无法得出该学堂成为近代人才培育的摇篮这一结论,解除A项;晚清政治改革是从1898年维新变法起先的,解除B项;学堂选官制度确立的标记是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解除D项。4.A解析据图示可知,清末民初外务(交)部的人事来源构成中,留学生占比最高,这能给中国带来世界前沿的外交理念和规章设计,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A项正确;仅从外交人员构成,无法得出清末新政的成效,解除B项;从图示中可以看出,举贡考试占比较少,说明科举制度在当时已经受到了冲击,解除C项;仅从图示无法得出外务部与六部之间的关系,解除D项。5.D解析据材料可知,北洋政府改革了文官等级品位制度,实行职位分类法,并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这在确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化的要求,D项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北洋政府的做法是否颠覆了封建职官制度,解除A项;材料未涉及“小政府、大市场”的形成的内容,解除B项;北洋政府的文官制度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但不能说照搬了西方文官制度,解除C项。6.A解析据材料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考试法》后,依据社会环境的发展变更对相关规定分别进行了修订,表明南京国民政府对文官考试制度不断加以发展完善,使之适应社会实际须要,体现了因时而变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仅仅说明文官考试法规多次修订,无法说明内容是否齐全,解除B项;同等开放和种类繁杂在材料中无法体现,解除C、D两项。7.C解析材料的规定有利于国民党对政府的限制,其目的是强化国民党独裁统治,C项正确,解除A项;材料的做法并未继承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解除B项;这种公务员选任不利于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解除D项。8.C解析据材料可知,《文官高等考试令施行细则》规定依据专业差异来分发考试及格者到不同部门学习,《文官高等考试法》在增加了10种专科的同时又强调了专业标准,这都凸显了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对于专业化实力的要求,C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民国时期文官制度对社会的影响,解除A项;袁世凯复辟活动1916年初失败,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9.B解析中国共产党设立抗大、中心党校、训练班来培育党员、干部,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干部培育积累了阅历,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西方文官制度的内容,解除A项;对干部进行培训并非仅仅是提升文化水平,解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干部培育,与“三三制”原则无干脆关系,解除D项。10.D解析由图表信息可知,这些规定有利于规范公务员的招录程序,说明公务员任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D项正确;党管干部原则包括由党制定干部工作的路途、方针、政策等,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A项;“保证了”“杜绝了”说法确定化,解除B、C两项。11.D解析据材料可知,清政府这次改革以维护集权统治为目的,D项正确;材料中的官制改革并非等同于选官制度的调整,解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材料中改革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并未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解除C项。12.D解析据材料可知,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组织监考和加强巡察的做法,意在防止考试中的舞弊现象,保证考试公允性,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考试组织的管理,并非对官员的监察,解除A项;考试是为了招录公务员,而甄别是确定公务员是否留任,解除B项;这是考试院内部的考试规则,与考试院地位的提升无干脆关系,解除C项。13.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存在举荐文官的现象,举荐官员简洁导致政府内部拉帮结派,B项正确;举荐文官不能体现文官制度的开放性和同等性,解除A项;材料未体现政治和管理是否分别的内容,解除C项;材料只是强调官员任用的方式和标准,与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无关,解除D项。14.D解析据材料可知,这一修订将职务、职级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