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以由支原体或新冠病毒等引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是比支原体更小的生命系统B.新冠病毒和支原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C.新冠病毒和支原体都必须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进行培养D.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有效,对病毒性肺炎无效〖答案〗B〖祥解〗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详析】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B、新冠病毒的核酸是RNA,RNA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有四种(A、U、G、C);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有四种(A、T、G、C),B正确;C、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活和繁殖,不能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进行培养,C错误;D、支原体无细胞壁,病毒无细胞结构,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和病毒性肺炎均无效,D错误。故选B。2.大豆疫霉菌在侵染大豆过程中分泌的水解酶XEG1可降解细胞壁,破坏植物的抗病性。植物通过分泌蛋白GIP1与XEG1结合并抑制其活性,从而达到干扰XEG1的作用。研究发现,大豆疫霉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变异出XEG1酶活性丧失的突变体,该突变体可产生XLP1作为“诱饵”与野生大豆疫霉菌协同攻击植物。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豆疫霉菌为原核生物,水解酶XEG1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XEG1可能破坏植物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和果胶,使其丧失对细胞的保护和支持作用C.突变体的形成说明大豆疫霉菌的遗传物质为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D.XLP1可能竞争性地与GIP1结合,从而保护致病因子XEG1免受GIP1的攻击〖答案〗D〖祥解〗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自然发生的突变叫做自然突变(自发突变),这种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由外界因素诱发而导致的突变叫做诱发突变。【详析】A、大豆疫霉菌为真核生物,水解酶XEG1的本质为蛋白质,合成场所为细胞质中的核糖体,A错误;B、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B错误;C、大豆疫霉菌为真核生物,遗传物质为DNA,C错误;D、由于突变体可作为“诱饵”与野生大豆疫霉菌协同攻击植物,推测突变体产生的XLP1可竞争性地与GIP1结合,从而保护致病因子XEG1免受GIP1的攻击,D正确。故选D。3.迁移体是细胞迁移过程中尾部产生的弹性收缩丝的尖端或交叉处生长的囊泡样细胞器。在细胞迁移的过程中,细胞持续地向迁移体中运输胞内物质,收缩丝断裂后,迁移体被释放,随后破裂或直接被周围细胞吞噬。研究发现,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与KIF5B(蛋白)的结合增强而与Dynein(蛋白)的结合减弱,从而更容易被运输到细胞边缘并进入迁移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细胞内Dynein的表达量可以诱导线粒体进入迁移体B.迁移体可作为一种胞内向胞外释放胞质成分的新途径C.衰老、损伤的细胞器都要向迁移体中转运并从细胞中清除D.迁移体依靠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B〖祥解〗1、细胞膜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含有少量的糖类;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4、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详析】A、由题干信息可知,降低细胞内Dynein的表达量可以诱导线粒体进入迁移体,A错误;B、在细胞迁移的过程中,细胞持续地向迁移体中运输胞内物质,收缩丝断裂后,迁移体被释放,因此迁移体可作为一种胞内向胞外释放胞质成分的新途径,B正确;C、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并不都要向迁移体中转运并从细胞中清除,大多数通过细胞自噬被溶酶体消化,C错误;D、释放后的迁移体被周围细胞吞噬,可能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此过程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B。4.研究表明,烟草细胞吸收与利用主要是通过硝酸盐转运蛋白(NRT)完成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NRT进入烟草细胞和H+运出烟草细胞的方式相同B.在一定范围内,烟草细胞吸收的速率与膜内外H+浓度梯度呈正相关C.NRT可以同时运输和H+,因此其不具有特异性D.中耕松土可以促进烟草对的吸收,提高烟草的产量〖答案〗C〖祥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特点: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协助扩散特点: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特点: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详析】A、由图可知,NO3-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协助,消耗H+的电化学势能,方式为主动运输;H+运出烟草细胞消耗ATP,需要载体,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NO3-进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借助H+的电化学势能,在一定范围内,烟草细胞吸收NO3-的速率与膜内外H+浓度梯度呈正相关,B正确;C、由图可知,NRT只能运输NO3-和H+,说明其具有特异性,C错误;D、中耕松土可以促进烟草细胞有氧呼吸产生能量,有利于膜内外H+浓度梯度的建立,最终可以促进烟草对NO3-的吸收,D正确。故选C。5.如图表示细胞凋亡的过程,其中酶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C.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酶Ⅱ不能,表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答案〗C〖祥解〗细胞凋亡过程受基因控制,通过凋亡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它是一种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首先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出凋亡信息,激活细胞中的凋亡基因,执行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最后变成小泡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细胞内完成分解。【详析】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是通过膜表面的糖蛋白进行的,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

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B正确;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特点,C错误;

D、由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底物,故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酶Ⅱ不能,D正确。

故选C。6.最新研究表明线粒体有两种分裂方式:中区分裂和外围分裂(图1和图2),两种分裂方式都需要DRP1蛋白的参与,正常情况下线粒体进行中区分裂,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顶端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线粒体进行外围分裂,产生大小不等的线粒体,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复制性DNA(mtDNA),继而发生线粒体自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线粒体,在高倍镜下观察其分裂情况B.正常情况下中区分裂可增加线粒体数量,外围分裂不会改变线粒体数量C.线粒体外围分裂可能由高Ca2+、高ROS导致DRP1蛋白在线粒体上的位置不同而发生D.线粒体自噬过程需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的参与,利于物质重复利用〖答案〗A〖祥解〗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进行的场所,生命活动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2、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吞噬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或病毒,与细胞自噬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详析】A、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A错误;B、中区分裂可增加线粒体的数量,外围分裂可产生大小两个线粒体,小的线粒体发生自噬,大的线粒体仍然存在,不改变线粒体的数量,B正确;C、据图和题意分析可知,可能由高Ca2+、高ROS导致DRP1蛋白在线粒体上的位置不同而发生线粒体外围分裂,C正确;D、线粒体自噬需溶酶体参与,在溶酶体内多种水解酶的作用下将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分解,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D正确。故选A。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①有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正常情况下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不考虑变异)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会形成4种精子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⑤“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假说内容⑥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⑦孟德尔认为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遗传因子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答案〗A〖祥解〗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析】①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一对正常夫妻生了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隐性纯合子),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①正确;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但每个小桶内每种类型的小球数量应相等,②错误;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可形成2种类型(4个)的精子,③错误;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经减数分裂可形成数量相等的两种雌(或雄)配子,但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④错误;⑤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之一是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但是当时还不知道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⑤错误;⑥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了检验,⑥正确;⑦通常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成单存在,但不只有一个,⑦错误。综上所述,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①⑥。故选A。8.我国的淡水养殖鱼,银鲫采用雌核生殖的方式繁育后代(如下图)。雌核生殖是需要有性亲缘种的精子的刺激而促使卵子活化导致卵子发育的一种生殖方式,当有性亲缘种的精子进入卵子后,仅起激活作用,而不与卵子融合,所产生的后代与母本相似,不具有父本的遗传因子,因而形成单性的雌性群体。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具有3条染色体,6个核DNA分子B.杂合二倍体雌核发育个体的形成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C.单倍体个体的形成说明一个染色体组具有全套的遗传信息D.从染色体的角度分析,纯合二倍体雌核发育个体有2种类型〖答案〗D〖祥解〗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析】A、据图可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中有3条染色体(有3个着丝粒),此时每个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故含有6条姐妹染色单体,6个核DNA分子,A正确;B、杂合二倍体雌核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经冷休克后,抑制第二极体的形成和排出而形成的,由于复制后的基因组成相同,则经该过程本应形成纯合子,杂合子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等位基因出现,而形成杂合子,B正确;C、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图示淡水鱼的单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单倍体个体的形成说明一个染色体组具有全套的遗传信息,C正确;D、据图可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精核退化,此后的相当于卵细胞激活后进行减数分裂,此后经冷休克抑制第一次卵裂,能得到只有卵细胞染色体的纯合二倍体,其个体类型只有1种,D错误。故选D。9.1944年,艾弗里等通过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可以在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之间转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链球菌的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肺炎链球菌提取液经DNA聚合酶处理后会失去转化作用C.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的提取液能使S型细菌发生转化作用D.转化的DNA片段能够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肺炎链球菌性状〖答案〗D〖祥解〗肺炎链球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染色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析】A、肺炎链球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具有染色质结构,A错误;B、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肺炎链球菌提取液经DNA酶处理后DNA被水解,会失去转化作用,B错误;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提取液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作用,C错误;D、S型细菌含有荚膜,R型细菌无荚膜,说明转化的DNA片段能够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肺炎链球菌荚膜的形成,从而控制肺炎链球菌的性状,D正确。故选D。10.如图表示人类(2n=46)4号和10号染色体之间发生重接的过程。减数分裂时,4号、10号染色体分别与重接后的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联会,联会的3条染色体分开并重接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其他染色体正常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4号和10号染色体重接属于易位,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之一B.减数分裂时,四分体中除可发生图示变异外,还可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C.残片丢失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少,但其有可能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的配子D.该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羊水检查〖答案〗B〖祥解〗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图示的过程中,4和10号染色体重接,导致染色体数目和结构都发生了改变。【详析】A、4号和10号染色体重接属于染色体间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之一,A正确;B、减数分裂时一个四分体中可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不会发生图中非同源染色体的结构变异,B错误;C、4和10号染色体重接,残片丢失导致染色体由两条变为一条;片段减少的4号、10号染色体分别与重接后的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联会,其含有正常的4号、10号染色体,有可能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的配子,C正确;D、通过羊水抽取相应的细胞进行培养,可用于染色体分析、序列测定和分析等,妊娠期间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羊水检查,能检测出染色体异常的胎儿细胞,D正确。故选B。11.研究表明,普通白菜中的青梗菜持绿突变体nye的持绿性(衰老后叶片仍然保持绿色的特性)由隐性核基因Brnyel控制。其产生的机理是其正常基因的第二外显子(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中插入了一段40bp的DNA片段(图中“↑”所示位置),导致了移码突变,致使翻译提前终止,从而使叶绿素降解酶功能异常,不能催化叶绿素降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rnyel基因转录时以链为模板,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B.正常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不可以借助显微镜直接观察C.移码突变导致叶绿素降解酶的结构异常,是基因间接控制性状的一种表现D.青梗菜突变体nye持绿性基因的突变可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答案〗A〖祥解〗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控制生物形状的途径:(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等。(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等。【详析】A、由于起始密码子是AUG,对应的模板链是TAC,所以Brnyel基因转录时以具有转录功能的β链为模板,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A错误;B、正常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无法借助显微镜直接观察,B正确;C、移码突变导致叶绿素降解酶结构异常,是基因间接控制性状的一种表现,即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正确;D、青梗菜突变体nye持绿性基因突变,可以延长青梗菜的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其产量,延缓衰老,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D正确。故选A。12.在进化历程中,不同生物类群为了适应各直代谢途径和营养方式,形态结构等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A.某些细胞为适应精氨酸不足的环境,变异出利用其他氨基酸转化为精氨酸的代谢途径B.藻青菌中出现能利用较长波长光的叶绿素后,有利于其扩大生存范围C.微生物具有高效吸收营养物质的各种途径,是自然选择定向选择的结果D.当动物出现更适应摄食的复杂器官和系统后,并不能说明形成了新物种〖答案〗A〖祥解〗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详析】A、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细胞通过变异产生了利用其他氨基酸转化为精氨酸的代谢途径,精氨酸不足的环境只是把这类细胞选择出来,A错误;B、藻青菌中出现能利用较长波长光的叶绿素后,吸收光的范围更广,有利于其扩大生存范围,B正确;C、自然选择定向选择出具有对营养物质高效吸收途径的微生物,C正确;D、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因此当动物出现更适应摄食的复杂器官和系统后,并不能说明形成了新物种,D正确。故选A。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内质网的结构是隔离于细胞质基质的三维管道系统,在内质网中加工的蛋白质可以分为运出蛋白和驻留蛋白,KDEL序列是位于蛋白质C端的四肽序列,凡是含此序列的蛋白质都会被滞留在内质网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运出蛋白在内质网上合成,经核糖体的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COPⅡ小泡运往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分类及包装B.KDEL受体蛋白与内质网驻留蛋白结合后可能参与其他分泌蛋白的折叠,组装,加工C.图示中驻留蛋白、COPⅡ小泡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而COPⅠ小泡则不需要D.图中所涉及到的膜性结构的相互转化可以说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具有相似性〖答案〗AC〖祥解〗内质网由脂质和多种蛋白质构成,蛋白质分为运出蛋白和驻留蛋白。运出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COPI具膜小泡,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分拣。若驻留蛋白进入到高尔基体,内质网驻留蛋白与高尔基体膜上的KDEL受体蛋白结合形成COPI具膜小泡转运至内质网并释放到内质网腔,使内质网驻留蛋白被选择性回收。【详析】A、图中的运出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COPⅡ具膜小泡,包裹着经内质网初步加工的蛋白质,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分拣,A错误;B、内质网驻留蛋白是指经核糖体合成、内质网折叠和组装后,留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KDEL序列是位于蛋白质C端的四肽序列,凡是含此序列的蛋白质都会被滞留在内质网中,推断内质网驻留蛋白与KDEL受体蛋白结合可能参与其他分泌蛋白的折叠、组装、加工,B正确;C、图示中驻留蛋白、COPⅡ小泡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COPⅠ小泡也需要,C错误;D、图中所涉及到的膜性结构(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等)的相互转化可以说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具有相似性,D正确。故选AC。14.图1为H₂O₂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定量实验装置,可通过测量H₂O₂分解产物O₂的产生速率来反映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大小。具体步骤为:①将两支具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分别加入FeCl₃溶液和酶溶液(鲜肝研磨液),再塞紧试管口活塞;②加入反应底物,关闭加液管中间的同流阀,向甲、乙两组的盛液锥中各加入2mLH₂O₂溶液;③气压稳定后打开同流阀,并启动DIS系统开始记录数据,获得反应曲线(如图2,h为反应速率)。另外探究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也可以采用此装置,实验结果如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酶溶液放在盛液锥中,经过一定的距离可能会因酶沾壁加大实验误差B.图2中乙组的反应速率明显大于甲组,且乙组产生的0₂量多于甲组C.探究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先将具支试管编号后同时加入相应缓冲液和酶溶液D.图3中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7,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活性下降〖答案〗ACD〖祥解〗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析】A、由图可知,将酶溶液放在盛液锥中,经过一定的距离可能会因酶沾壁加大实验误差,A正确;B、题图2中乙组酶溶液的反应速率明显大于甲组FeCl3溶液,反应结束后两曲线重叠,即压强是一样的,说明实验装置最终产生的O2量相等,B错误;C、探究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活性,首先将每支试管编号后加入相应pH的缓冲液和酶溶液,C正确;D、由图3可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7,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下降,D正确。故选ACD。15.SXL基因在雌雄果蝇某些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不同,决定了这些细胞分化为卵原细胞还是精原细胞,从而影响了果蝇的性别发育(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XL蛋白参与了自身mRNA的剪切、加工,会使细胞中积累大量的SXL蛋白B.外显子3可能含有编码终止密码子序列,导致翻译提前终止C.充足的SXL蛋白质可以促进原始生殖细胞分化为卵原细胞,若缺乏SXL蛋白,则分化为精原细胞D.相同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表达情况均不同〖答案〗ABC〖祥解〗分析题图可知,在XX胚胎中,SXL基因通过表达产生SXL多肽,SXL多肽参与mRNA的剪切加工,加工后形成SXL蛋白;在XY胚胎中,SXL基因通过表达产生的SXL多肽无功能。【详析】A、由分析可知,SXL多肽参与了自身mRNA的剪切、加工,最终导致细胞中积累了大量的SXL蛋白,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XY胚胎比XX胚胎的mRNA多了序列3,XY胚胎的SXL多肽比XX胚胎的短,推测外显子3可能含有编码终止密码子的序列,导致翻译提前终止,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XX胚胎细胞中含有较多SXL蛋白,XY胚胎细胞中SXL蛋白缺乏,且无功能,可据此判断,当细胞中SXL蛋白含量较多时,可促进原始生殖细胞分化为卵原细胞,若缺乏SXL蛋白,则分化为精原细胞,C正确;D、由题意可判断,SXL基因在不同细胞中表达情况不同,但并非所有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表达情况均不同,D错误。故选ABC。16.研究发现单基因突变导致卵母细胞死亡是女性无法生育的原因之一。下图甲为某不孕女性家族系谱图,下图乙为家族成员致病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相应位点基因的一条链进行测序的部分测序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乙可知,Ⅱ-1的致病基因来自I-2B.卵母细胞死亡导致的不育为隐性性状C.Ⅱ-1不育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碱基对发生了增添D.Ⅱ-5和正常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1/8〖答案〗D〖祥解〗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方法:(一)首先确定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1)若系谱图中,女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正常女性的子女全正常,即子女的表现型与母亲相同,则最可能为细胞质遗传。(2)若系谱图中,出现母亲患病,孩子有正常的情况,或者,孩子患病母亲正常,则不是母系遗传。(二)其次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1)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最可能为伴Y遗传。(2)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三)再次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1)首先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①无中生有——隐性遗传病。②有中生无——显性遗传病。(2)已确定是隐性遗传,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否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已确定是显性遗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否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详析】A、由图乙可知,Ⅱ-1的测序结果和I-1的结果相同、和I-2的结果不同,则Ⅱ-1的致病基因来自I-1,A错误;B、I-2的此位点两条链都是G,没有发生基因突变,Ⅱ-1的该位点一个基因模板链是G,另一个为A(发生了基因突变),Ⅱ-1是杂合子,杂合子表现出显性性状,发生卵母细胞死亡导致的不育为显性性状,B错误;C、Ⅱ-1不育的根本原因是基因模板链该位点的G变为了A,碱基对发生了替换,C错误;D、假设该基因是由A/a控制,则I-1基因型是Aa,I-2是aa,则Ⅱ-5是1/2Aa、1/2aa,和正常女性(aa)婚配,子代患病(女性才患病)的概率是1/2×1/2×1/2=1/8,D正确。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7.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L、Ⅱ、Ⅲ、Ⅳ是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Ⅰ是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则X的名称是_______。(2)植物中的V主要含有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3)图中物质P以_______的方式相互结合,写出P的结构通式_______。Ⅳ种类多种多样,从P分析原因是_______。(4)Ⅰ、Ⅱ、Ⅲ、Ⅳ等生物大分子以____为基本骨架,Ⅱ在化学组成上与Ⅲ的不同是_____。(5)某细菌能产生一条链状多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只能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该多肽进行水解,需要消耗_______个水分子,得到_______个谷氨酸分子。〖答案〗(1)葡萄糖(2)不饱和(3)①.脱水缩合②.③.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是多种多样的(4)①.碳链②.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为T(5)①.9##九②.4##四〖祥解〗分析题图:Ⅰ、Ⅱ、Ⅲ、Ⅳ是大分子,根据其功能可知它们分别是多糖、DNA、RNA、蛋白质,Ⅴ是良好的储能物质,为脂肪。故X、Y、Z、P依次是葡萄糖、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A为元素N、P,B为元素N。【小问1详析】分析题图:Ⅰ、Ⅱ、Ⅲ、Ⅳ是大分子,根据其功能可知它们分别是多糖、DNA、RNA、蛋白质,Ⅴ是良好的储能物质,为脂肪。如果Ⅰ是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淀粉),则X则是其基本单位葡萄糖。【小问2详析】Ⅴ是良好的储能物质,为脂肪。植物中的V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下呈液态。【小问3详析】Ⅳ是蛋白质,故P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氨基酸以脱水缩合的方式相互结合,形成肽键连接相邻的氨基酸以形成多肽;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Ⅳ蛋白质的种类多种多样,从P氨基酸的角度分析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是多种多样的。【小问4详析】据(1)详析可知,Ⅰ、Ⅱ、Ⅲ、Ⅳ分别是多糖、DNA、RNA、蛋白质,这些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ⅡDNA在化学组成上与ⅢRNA的不同是:DNA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特有的碱基为T,RNA的五碳糖为核糖,特有碱基为U。【小问5详析】据图可知,该多肽彻底水解后的氨基酸特点都是只有一个N元素,多肽的分子式为C55H70O19N10,由此可知,该多肽为十肽,水解需要9分子得到参与。谷氨酸特点是R基有个羧基,其它氨基酸R基没有羧基,运用公式:O原子数=肽链数×2+肽键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的总数-脱去的水分子数,19=1×2+9+R基上的O原子数,可知R基上的O原子数为8,一个羧基有2个氧原子,故谷氨酸的个数=8/2=4。18.将玉米的PEPC酶(与CO2的固定有关)基因与PPDK酶(催化CO2初级受体“PEP”的生成)基因导入水稻后,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影响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在光照为1000μmol·m-2·s-1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在______℃下测得的结果,如调整温度为25℃,重复图1相关实验,光饱和点会向______移动。(2)转基因成功后,正常情况下,PEPC酶应在水稻叶肉细胞的_______处发挥作用。原种水稻a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为______、______(3)据图推测,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______(填“影响”或“不影响”)水稻的呼吸强度。(4)据图推测,与原种水稻相比,转基因水稻更适宜栽种在______环境中。研究者用______溶液提取了这两种水稻等质量叶片的光合色素,提取时通常还会加入适量的碳酸钙,其作用是______,并采用______法进行了分离。通过观察比较______,发现两种植株各种色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则可推断转基因水稻最可能是通过促进光合作用的______(填过程)来提高光合速率。〖答案〗(1)①.30②.左(2)①.叶绿体基质②.温度③.CO2浓度(3)不影响(4)①.强光/高温/低CO2浓度②.95%乙醇/无水乙醇③.防止叶绿素分子被破坏/保护叶绿素分子不被破坏④.纸层析⑤.色素条带的颜色和宽窄/色素条带的宽窄/色素条带的深浅⑥.碳反应/卡尔文循环/CO2固定〖祥解〗色素可以溶解在无水乙醇中,故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扩散速度快,反之较慢,进而可以把四种色素分离开来,故可以用层析液分离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自下而上依次呈黄绿色(叶绿素b)、蓝绿色(叶绿素a)、黄色(叶黄素)、橙黄色(胡萝卜素)。【小问1详析】由图1可知,a点是原种水稻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值,a点时的净光合速率是20,根据图2可知,净光合速率是20对应的是30°C,因此结合图2判断,图1曲线所对应的温度应为30℃;据图2可知,在30℃条件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大于25℃时,故用温度25℃重复图1相关实验,净光合速率减小,光饱和点向左(左下)移动。【小问2详析】由题可知,PEPC酶与CO2的固定有关,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故转基因成功后,正常情况下,PEPC酶应在水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处发挥作用;a点对应的光照已经是光饱和点,此时再增加光照强度不能再提高净光合速率,限制光合作用的是其他环境因素,如温度、CO2浓度等。【小问3详析】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曲线与纵坐标的交点可表示呼吸速率,根据图1可知,两种水稻的交于同一点,说明呼吸速率相同,即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不会影响水稻的呼吸强度。【小问4详析】由图1可知,转基因水稻的光饱和点要高于原种水稻,故转基因更适合栽种在强光环境中,而且转基因水稻中含有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故转基因也更适合栽种在高温或低CO2浓度环境中;由于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95%乙醇/无水乙醇提取色素;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要加入适量的碳酸钙,作用是保护叶绿素分子不被破坏;色素的分离方法是纸层析法;色素条带的颜色和宽窄可以反应色素的含量,故可通过观察比较色素带的颜色和宽窄比较两种植株的色素含量;光反应需要色素的参与,而暗反应不需要,两种植株各种色素含量无显著差异,故可以推测转基因水稻没有促进光反应,而是通过促进碳反应(或卡尔文循环或CO2固定)过程,来提高光合速率。19.下图中①~⑧表示蛋白质合成并转运到内质网的过程,信号肽是能启动蛋白质转运的一段多肽,SRP是信号肽识别粒子,它与信号肽结合后,再与内质网膜上的SRP受体结合,使得多肽分子进入内质网腔(ER腔)内。请据下图回答:(1)由图可知,在合成蛋白过程中直接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2)图中所涉及的过程在基因表达中称为___________,由图示可知,在核糖体中合成的多肽链经内质网加工后其长度___________(填变长、不变或变短)。(3)如图所示,一个mRNA上可以结合许多个核糖体,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4)若图中加工的多肽是抗体的组分,离开内质网后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答案〗(1)GTP(2)①.翻译②.变短(3)短时间内合成较多的肽链,加速蛋白合成(4)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外〖祥解〗核糖体主要由RNA(rRNA)和蛋白质构成,其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遗传密码转换成氨基酸序列并从氨基酸单体构建蛋白质聚合物。核糖体又被称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内质网是由一层单位膜所形成的囊状、泡状和管状结构,并形成一个连续的网膜系统。高尔基体是由许多扁平的囊泡构成的以分泌为主要功能的细胞器。【小问1详析】由图可知,GTP水解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了能量,故由图可知,在合成蛋白过程中直接能源物质是GTP。【小问2详析】图示过程为mRNA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在基因表达中称为翻译;由图可知,经过内质网加工,在信号肽水解酶的作用选信号肽被切除,长度变短。【小问3详析】mRNA是翻译的模板,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一个mRNA上可以结合许多个核糖体,其生物学意义是短时间内合成较多的肽链,加速蛋白合成。【小问4详析】抗体是分泌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再运到细胞膜外,加工的多肽是抗体的组分,离开内质网后的转移途径是: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外。20.先天性夜盲症是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X染色体上的A基因编码视杆细胞的钙通道蛋白,若该基因突变则导致视杆细胞释放谷氨酸(神经递质)减少,引起“静止性夜盲症”;常染色体上的B基因编码的是谷氨酸受体蛋白,该基因突变则使人患“进行性夜盲症”。如图甲、乙两个家族分别出现了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夜盲症,且两家族成员之间不含另外一个家族的致病基因。根据家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家族出现的是_____夜盲症,甲、乙两个家族所患夜盲症的遗传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2)甲家族Ⅲ-1与乙家族Ⅲ-2结婚,所生孩子患夜盲症的概率是_______。产前诊断是预防遗传病的有效手段,甲家族Ⅲ-2与乙家族Ⅲ-4结婚,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对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进行筛查,其理由是_______。(3)先天性夜盲症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为_____(写出两点)。〖答案〗(1)①.静止性②.伴X隐性遗传③.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①.0②.需要③.甲家族Ⅲ﹣2有50%的可能为静止性夜盲症致病基因携带者,并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他的儿子导致患病(3)多个(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祥解〗分析遗传图解可知,乙家族中表现正常的Ⅱ−1和Ⅱ−2所生女儿Ⅲ−2患病,可以判断乙家族的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题意可知,乙家族出现的病是进行性夜盲症。题干指出“甲、乙两个家族分别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夜盲症”,说明甲家族出现的病是静止性夜盲症,其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小问1详析】分析乙家族系谱图可知,乙家族中表现正常的Ⅱ−1和Ⅱ−2所生女儿Ⅲ−2患病,即“无中生有,女病父正”,可以判断乙家族的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题意可知,乙家族出现的病是进行性夜盲症。题干指出“甲、乙两个家族分别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夜盲症”,说明甲家族出现的病是静止性夜盲症,其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小问2详析】两家族成员之间不含另外一个家族的致病基因。甲家族Ⅲ−1不患进行性夜盲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显性纯合子,乙家族Ⅲ−2为女性,不患静止性夜盲症(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为显性纯合子。因此甲家族Ⅲ−1与乙家族Ⅲ−2结婚,所生孩子均为双显性个体,患夜盲症的概率是0;甲家族出现的病是静止性夜盲症,其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甲家族Ⅲ−1患静止性夜盲症,其母亲Ⅱ−2为携带者,所生女儿Ⅲ−2有50%的可能为静止性夜盲症致病基因携带者,并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他的儿子导致患病。因此甲家族Ⅲ−2与乙家族Ⅲ−4结婚,需要对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进行筛查。【小问3详析】根据题意,先天性夜盲症体现了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关系:①多个(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21.果蝇的灰体(A)和黑体(a)、红眼(B)和紫眼(b)是两对相对性状。研究人员用雌性灰体红眼与雄性灰体紫眼进行杂交,F1不管雌雄均为灰体红眼∶灰体紫眼∶黑体红眼:黑体紫眼=3∶3∶1∶1。不考虑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的情况和四分体时期的染色体互换,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果蝇灰体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2)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判断红眼和紫眼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人推测可能有2种情况:①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若为情况①时,两对基因的遗传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若为情况②时,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3)为了进一步判断红眼和紫眼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符合上述何种情况,从上述F1中选择杂交材料进行判断,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思路: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答案〗(1)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②.亲本均为灰体,后代中不管雌雄均为灰体∶黑体=3∶1(2)①.遵循②.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推出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雄性亲本只能产生Ab、ab两种配子,由F1不管雌雄均为灰体红眼∶灰体紫眼∶黑体红眼∶黑体紫眼=3∶3∶1∶1,推出雌性亲本产生了AB、Ab、aB、ab四种配子,故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③.AaXBXb、AaXbY(3)①.取F1中紫眼雌性个体与红眼雄性个体进行杂交,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的眼色及比例②.若后代中雌性均为红眼,雄性均为紫眼,则红眼和紫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雄均为红眼∶紫眼=1∶1,则红眼和紫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祥解〗分析题文描述:雌性灰体红眼与雄性灰体紫眼进行杂交,F1不管雌雄均为灰体∶黑体=3∶1、红眼∶紫眼=1∶1,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双亲控制体色的基因组成都是A和a;雌性红眼为杂合子,控制眼色的基因B和b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小问1详析】只研究体色,雌性灰体与雄性灰体进行杂交,F1不管雌雄均为灰体∶黑体=3∶1,说明果蝇灰体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小问2详析】由于灰体和黑体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红眼和紫眼基因也在常染色体上,则由题意信息可推知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雄性亲本只能产生Ab、ab两种配子,由“F1不管雌雄均为灰体红眼∶灰体紫眼∶黑体红眼∶黑体紫眼=3∶3∶1∶1”可推出雌性亲本产生了AB、Ab、aB、ab四种配子,说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红眼和紫眼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小问3详析】为了进一步判断红眼和紫眼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可以采用测交方案进行验证。该实验思路为:取F1中紫眼雌性个体与红眼雄性个体进行杂交,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的眼色及比例。若红眼和紫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F1中紫眼雌性个体与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二者进行杂交,后代中雌性均为红眼(XBXb),雄性均为紫眼(XbY);若红眼和紫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1中紫眼雌性个体与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bb、Bb,后代中雌雄均为红眼(Bb)∶紫眼(bb)=1∶1。湖南省湘西自治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以由支原体或新冠病毒等引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是比支原体更小的生命系统B.新冠病毒和支原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C.新冠病毒和支原体都必须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进行培养D.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有效,对病毒性肺炎无效〖答案〗B〖祥解〗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详析】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B、新冠病毒的核酸是RNA,RNA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有四种(A、U、G、C);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有四种(A、T、G、C),B正确;C、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活和繁殖,不能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进行培养,C错误;D、支原体无细胞壁,病毒无细胞结构,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和病毒性肺炎均无效,D错误。故选B。2.大豆疫霉菌在侵染大豆过程中分泌的水解酶XEG1可降解细胞壁,破坏植物的抗病性。植物通过分泌蛋白GIP1与XEG1结合并抑制其活性,从而达到干扰XEG1的作用。研究发现,大豆疫霉菌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变异出XEG1酶活性丧失的突变体,该突变体可产生XLP1作为“诱饵”与野生大豆疫霉菌协同攻击植物。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豆疫霉菌为原核生物,水解酶XEG1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XEG1可能破坏植物细胞壁中的肽聚糖和果胶,使其丧失对细胞的保护和支持作用C.突变体的形成说明大豆疫霉菌的遗传物质为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D.XLP1可能竞争性地与GIP1结合,从而保护致病因子XEG1免受GIP1的攻击〖答案〗D〖祥解〗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自然发生的突变叫做自然突变(自发突变),这种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由外界因素诱发而导致的突变叫做诱发突变。【详析】A、大豆疫霉菌为真核生物,水解酶XEG1的本质为蛋白质,合成场所为细胞质中的核糖体,A错误;B、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B错误;C、大豆疫霉菌为真核生物,遗传物质为DNA,C错误;D、由于突变体可作为“诱饵”与野生大豆疫霉菌协同攻击植物,推测突变体产生的XLP1可竞争性地与GIP1结合,从而保护致病因子XEG1免受GIP1的攻击,D正确。故选D。3.迁移体是细胞迁移过程中尾部产生的弹性收缩丝的尖端或交叉处生长的囊泡样细胞器。在细胞迁移的过程中,细胞持续地向迁移体中运输胞内物质,收缩丝断裂后,迁移体被释放,随后破裂或直接被周围细胞吞噬。研究发现,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与KIF5B(蛋白)的结合增强而与Dynein(蛋白)的结合减弱,从而更容易被运输到细胞边缘并进入迁移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提高细胞内Dynein的表达量可以诱导线粒体进入迁移体B.迁移体可作为一种胞内向胞外释放胞质成分的新途径C.衰老、损伤的细胞器都要向迁移体中转运并从细胞中清除D.迁移体依靠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B〖祥解〗1、细胞膜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含有少量的糖类;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4、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详析】A、由题干信息可知,降低细胞内Dynein的表达量可以诱导线粒体进入迁移体,A错误;B、在细胞迁移的过程中,细胞持续地向迁移体中运输胞内物质,收缩丝断裂后,迁移体被释放,因此迁移体可作为一种胞内向胞外释放胞质成分的新途径,B正确;C、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并不都要向迁移体中转运并从细胞中清除,大多数通过细胞自噬被溶酶体消化,C错误;D、释放后的迁移体被周围细胞吞噬,可能介导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此过程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B。4.研究表明,烟草细胞吸收与利用主要是通过硝酸盐转运蛋白(NRT)完成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NRT进入烟草细胞和H+运出烟草细胞的方式相同B.在一定范围内,烟草细胞吸收的速率与膜内外H+浓度梯度呈正相关C.NRT可以同时运输和H+,因此其不具有特异性D.中耕松土可以促进烟草对的吸收,提高烟草的产量〖答案〗C〖祥解〗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特点: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转运蛋白和能量;协助扩散特点: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转运蛋白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特点: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详析】A、由图可知,NO3-进入细胞需要载体协助,消耗H+的电化学势能,方式为主动运输;H+运出烟草细胞消耗ATP,需要载体,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NO3-进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借助H+的电化学势能,在一定范围内,烟草细胞吸收NO3-的速率与膜内外H+浓度梯度呈正相关,B正确;C、由图可知,NRT只能运输NO3-和H+,说明其具有特异性,C错误;D、中耕松土可以促进烟草细胞有氧呼吸产生能量,有利于膜内外H+浓度梯度的建立,最终可以促进烟草对NO3-的吸收,D正确。故选C。5.如图表示细胞凋亡的过程,其中酶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DNA形成DNA片段;酶Ⅱ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C.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酶Ⅱ不能,表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答案〗C〖祥解〗细胞凋亡过程受基因控制,通过凋亡基因的表达,使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它是一种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首先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出凋亡信息,激活细胞中的凋亡基因,执行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最后变成小泡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在细胞内完成分解。【详析】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是通过膜表面的糖蛋白进行的,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A正确;

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B正确;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时,利用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特点,C错误;

D、由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只能作用于特定的底物,故酶Ⅰ能切割DNA分子而酶Ⅱ不能,D正确。

故选C。6.最新研究表明线粒体有两种分裂方式:中区分裂和外围分裂(图1和图2),两种分裂方式都需要DRP1蛋白的参与,正常情况下线粒体进行中区分裂,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顶端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线粒体进行外围分裂,产生大小不等的线粒体,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复制性DNA(mtDNA),继而发生线粒体自噬。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线粒体,在高倍镜下观察其分裂情况B.正常情况下中区分裂可增加线粒体数量,外围分裂不会改变线粒体数量C.线粒体外围分裂可能由高Ca2+、高ROS导致DRP1蛋白在线粒体上的位置不同而发生D.线粒体自噬过程需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的参与,利于物质重复利用〖答案〗A〖祥解〗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进行的场所,生命活动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2、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和吞噬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或病毒,与细胞自噬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溶酶体。【详析】A、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A错误;B、中区分裂可增加线粒体的数量,外围分裂可产生大小两个线粒体,小的线粒体发生自噬,大的线粒体仍然存在,不改变线粒体的数量,B正确;C、据图和题意分析可知,可能由高Ca2+、高ROS导致DRP1蛋白在线粒体上的位置不同而发生线粒体外围分裂,C正确;D、线粒体自噬需溶酶体参与,在溶酶体内多种水解酶的作用下将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分解,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D正确。故选A。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①有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妻生了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正常情况下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一定要相等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不考虑变异)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会形成4种精子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数量比约为1∶1⑤“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假说内容⑥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⑦孟德尔认为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一个遗传因子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答案〗A〖祥解〗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析】①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一对正常夫妻生了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隐性纯合子),则双亲一定均为杂合子,①正确;②在“性状模拟分离比”试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数量不一定要相等,但每个小桶内每种类型的小球数量应相等,②错误;③一个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可形成2种类型(4个)的精子,③错误;④基因型为Yy的豌豆,经减数分裂可形成数量相等的两种雌(或雄)配子,但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④错误;⑤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之一是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但是当时还不知道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⑤错误;⑥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了检验,⑥正确;⑦通常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而在配子中成单存在,但不只有一个,⑦错误。综上所述,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①⑥。故选A。8.我国的淡水养殖鱼,银鲫采用雌核生殖的方式繁育后代(如下图)。雌核生殖是需要有性亲缘种的精子的刺激而促使卵子活化导致卵子发育的一种生殖方式,当有性亲缘种的精子进入卵子后,仅起激活作用,而不与卵子融合,所产生的后代与母本相似,不具有父本的遗传因子,因而形成单性的雌性群体。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具有3条染色体,6个核DNA分子B.杂合二倍体雌核发育个体的形成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C.单倍体个体的形成说明一个染色体组具有全套的遗传信息D.从染色体的角度分析,纯合二倍体雌核发育个体有2种类型〖答案〗D〖祥解〗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析】A、据图可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中有3条染色体(有3个着丝粒),此时每个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故含有6条姐妹染色单体,6个核DNA分子,A正确;B、杂合二倍体雌核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经冷休克后,抑制第二极体的形成和排出而形成的,由于复制后的基因组成相同,则经该过程本应形成纯合子,杂合子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等位基因出现,而形成杂合子,B正确;C、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图示淡水鱼的单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单倍体个体的形成说明一个染色体组具有全套的遗传信息,C正确;D、据图可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精核退化,此后的相当于卵细胞激活后进行减数分裂,此后经冷休克抑制第一次卵裂,能得到只有卵细胞染色体的纯合二倍体,其个体类型只有1种,D错误。故选D。9.1944年,艾弗里等通过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可以在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之间转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链球菌的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肺炎链球菌提取液经DNA聚合酶处理后会失去转化作用C.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的提取液能使S型细菌发生转化作用D.转化的DNA片段能够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肺炎链球菌性状〖答案〗D〖祥解〗肺炎链球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染色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详析】A、肺炎链球菌属于原核生物,不具有染色质结构,A错误;B、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肺炎链球菌提取液经DNA酶处理后DNA被水解,会失去转化作用,B错误;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提取液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作用,C错误;D、S型细菌含有荚膜,R型细菌无荚膜,说明转化的DNA片段能够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肺炎链球菌荚膜的形成,从而控制肺炎链球菌的性状,D正确。故选D。10.如图表示人类(2n=46)4号和10号染色体之间发生重接的过程。减数分裂时,4号、10号染色体分别与重接后的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联会,联会的3条染色体分开并重接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其他染色体正常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4号和10号染色体重接属于易位,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之一B.减数分裂时,四分体中除可发生图示变异外,还可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C.残片丢失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少,但其有可能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的配子D.该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羊水检查〖答案〗B〖祥解〗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图示的过程中,4和10号染色体重接,导致染色体数目和结构都发生了改变。【详析】A、4号和10号染色体重接属于染色体间的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之一,A正确;B、减数分裂时一个四分体中可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不会发生图中非同源染色体的结构变异,B错误;C、4和10号染色体重接,残片丢失导致染色体由两条变为一条;片段减少的4号、10号染色体分别与重接后的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联会,其含有正常的4号、10号染色体,有可能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的配子,C正确;D、通过羊水抽取相应的细胞进行培养,可用于染色体分析、序列测定和分析等,妊娠期间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羊水检查,能检测出染色体异常的胎儿细胞,D正确。故选B。11.研究表明,普通白菜中的青梗菜持绿突变体nye的持绿性(衰老后叶片仍然保持绿色的特性)由隐性核基因Brnyel控制。其产生的机理是其正常基因的第二外显子(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序列)中插入了一段40bp的DNA片段(图中“↑”所示位置),导致了移码突变,致使翻译提前终止,从而使叶绿素降解酶功能异常,不能催化叶绿素降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rnyel基因转录时以链为模板,需要DNA聚合酶的参与B.正常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不可以借助显微镜直接观察C.移码突变导致叶绿素降解酶的结构异常,是基因间接控制性状的一种表现D.青梗菜突变体nye持绿性基因的突变可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答案〗A〖祥解〗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控制生物形状的途径:(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等。(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等。【详析】A、由于起始密码子是AUG,对应的模板链是TAC,所以Brnyel基因转录时以具有转录功能的β链为模板,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A错误;B、正常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无法借助显微镜直接观察,B正确;C、移码突变导致叶绿素降解酶结构异常,是基因间接控制性状的一种表现,即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正确;D、青梗菜突变体nye持绿性基因突变,可以延长青梗菜的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其产量,延缓衰老,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D正确。故选A。12.在进化历程中,不同生物类群为了适应各直代谢途径和营养方式,形态结构等会发生相应的改变。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A.某些细胞为适应精氨酸不足的环境,变异出利用其他氨基酸转化为精氨酸的代谢途径B.藻青菌中出现能利用较长波长光的叶绿素后,有利于其扩大生存范围C.微生物具有高效吸收营养物质的各种途径,是自然选择定向选择的结果D.当动物出现更适应摄食的复杂器官和系统后,并不能说明形成了新物种〖答案〗A〖祥解〗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详析】A、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细胞通过变异产生了利用其他氨基酸转化为精氨酸的代谢途径,精氨酸不足的环境只是把这类细胞选择出来,A错误;B、藻青菌中出现能利用较长波长光的叶绿素后,吸收光的范围更广,有利于其扩大生存范围,B正确;C、自然选择定向选择出具有对营养物质高效吸收途径的微生物,C正确;D、形成新物种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因此当动物出现更适应摄食的复杂器官和系统后,并不能说明形成了新物种,D正确。故选A。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内质网的结构是隔离于细胞质基质的三维管道系统,在内质网中加工的蛋白质可以分为运出蛋白和驻留蛋白,KDEL序列是位于蛋白质C端的四肽序列,凡是含此序列的蛋白质都会被滞留在内质网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的运出蛋白在内质网上合成,经核糖体的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COPⅡ小泡运往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分类及包装B.KDEL受体蛋白与内质网驻留蛋白结合后可能参与其他分泌蛋白的折叠,组装,加工C.图示中驻留蛋白、COPⅡ小泡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而COPⅠ小泡则不需要D.图中所涉及到的膜性结构的相互转化可以说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具有相似性〖答案〗AC〖祥解〗内质网由脂质和多种蛋白质构成,蛋白质分为运出蛋白和驻留蛋白。运出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COPI具膜小泡,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分拣。若驻留蛋白进入到高尔基体,内质网驻留蛋白与高尔基体膜上的KDEL受体蛋白结合形成COPI具膜小泡转运至内质网并释放到内质网腔,使内质网驻留蛋白被选择性回收。【详析】A、图中的运出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出芽形成COPⅡ具膜小泡,包裹着经内质网初步加工的蛋白质,转运至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和分拣,A错误;B、内质网驻留蛋白是指经核糖体合成、内质网折叠和组装后,留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KDEL序列是位于蛋白质C端的四肽序列,凡是含此序列的蛋白质都会被滞留在内质网中,推断内质网驻留蛋白与KDEL受体蛋白结合可能参与其他分泌蛋白的折叠、组装、加工,B正确;C、图示中驻留蛋白、COPⅡ小泡在运输物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COPⅠ小泡也需要,C错误;D、图中所涉及到的膜性结构(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等)的相互转化可以说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具有相似性,D正确。故选AC。14.图1为H₂O₂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定量实验装置,可通过测量H₂O₂分解产物O₂的产生速率来反映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大小。具体步骤为:①将两支具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分别加入FeCl₃溶液和酶溶液(鲜肝研磨液),再塞紧试管口活塞;②加入反应底物,关闭加液管中间的同流阀,向甲、乙两组的盛液锥中各加入2mLH₂O₂溶液;③气压稳定后打开同流阀,并启动DIS系统开始记录数据,获得反应曲线(如图2,h为反应速率)。另外探究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也可以采用此装置,实验结果如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酶溶液放在盛液锥中,经过一定的距离可能会因酶沾壁加大实验误差B.图2中乙组的反应速率明显大于甲组,且乙组产生的0₂量多于甲组C.探究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先将具支试管编号后同时加入相应缓冲液和酶溶液D.图3中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为7,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活性下降〖答案〗ACD〖祥解〗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作用机理: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析】A、由图可知,将酶溶液放在盛液锥中,经过一定的距离可能会因酶沾壁加大实验误差,A正确;B、题图2中乙组酶溶液的反应速率明显大于甲组FeCl3溶液,反应结束后两曲线重叠,即压强是一样的,说明实验装置最终产生的O2量相等,B错误;C、探究不同pH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酶活性,首先将每支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