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宁德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宁德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宁德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宁德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这体现了()A.江南地区的开发 B.运输工具的改进C.劳动人民的智慧 D.计算能力的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隋朝大运河开凿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不是说运输工具的改进、计算能力的提高,排除BD项。故选C项。2.唐太宗告诫大臣:“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面最能体现唐太宗这种理念的措施是()A.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B.减轻人民负担发展农业C.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D.增加了科举考试的科目【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可以看出,唐太宗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疾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能体现这一治国理念的是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B项正确;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是唐太宗在政治制度方面采取的措施,不能直接体现出唐太宗重视人民的理念,排除A项;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是整顿吏治的措施,不能直接体现出唐太宗重视人民的理念,排除C项;增加科举考试科目属于文化方面的制度建设,不能直接体现出唐太宗重视人民的理念,排除D项。故选B项。3.“她在位时,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说明“她”统治时()A.使唐朝国力进入了鼎盛时期 B.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C.善用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 D.唐朝鼎盛奠定了基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亦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可知,“她”是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当政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得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唐朝鼎盛奠定了基础,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D符合题意;唐玄宗统治时期使唐朝国力进入了鼎盛时期,A排除;材料没有体现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善用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C排除。故选择D。【点睛】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武则天的相关知识。4.盛唐时期,农民积极兴修水利,改进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下列属于唐朝发明并推广的农业灌溉工具是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唐朝发明并推广的农业灌溉工具”,结合所学知识:A项图片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筒车,又叫水转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是一种农业灌溉工具,A符合题意;B是宋朝时期的插秧工具秧马,排除;C项是唐朝时期的农业工具曲辕犁,排除;D项是汉朝时期发明的耧车,排除。故选择A。5.唐代文明兴盛的原因,在于它的兼收并蓄,在于它的制度创新。这一切造就了唐朝积极向上、昂扬进取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又反映在它的文学之上。这一文学形式是()A.赋 B.诗 C.词 D.曲【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代文明兴盛的原因,在于它的兼收并蓄,在于它的制度创新,这一切造就了唐朝积极向上、昂扬进取的精神气质,这种气质又反映在它的文学之上,这一文学形式是诗,出现了李白、杜甫等大家,对后世影响深远,C项正确;汉赋、宋词、元曲,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6.唐太宗时期有高丽乐、龟兹乐、疏勒乐、天竺乐、高昌乐等“十部乐”,这体现出唐代()A.皇帝安于享乐 B.奢靡之风盛行 C.文化兼容并包 D.尚武风气流行【答案】C【解析】【详解】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包容性较强。材料中“高丽乐、龟兹乐、疏勒乐、天竺乐、高昌乐等”的音乐来自于少数民族和国外,体现出唐朝文化包容的特点,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黄帝安于享乐,排除A项;材料中不能说明唐朝社会奢靡之风,排除B项;尚武风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7.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西行之路,怀着坚定的信念,终于抵达佛陀的故乡。他的见闻被整理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他”是()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时,玄奘踏上西行之路,怀着坚定的信念,终于抵达佛陀的故乡,他的见闻被整理成《大唐西域记》一书,B项正确;汉朝张骞通西域,唐朝鉴真东渡日本,明朝郑和下西洋,排除ACD项。故选B项。8.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A.大唐高僧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日本派遣遣唐使到唐朝学习C.马可·波罗来华 D.张骞出使西域【答案】B【解析】【详解】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材料中日本帆船再现的是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B项正确;大唐高僧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马可·波罗来华是在元朝,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张骞生活在西汉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9.唐朝诗人王建在《凉州行》中写道:“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诗歌反映了当时的唐朝()A.农业技术的发达 B.商业贸易的繁荣C.各民族相互交融 D.对外交往的频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蕃人种禾黍、洛阳家家学胡乐”可知,蕃人学农耕,汉人学少数民族的音乐,互相学习,这体现的是各民族相互交融,C项正确;“蕃人种禾黍”,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不能体现农业技术、商业贸易、对外交往,排除ABD项。故选C项。10.奶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品。相传唐太宗时期,某位公主嫁到吐蕃(今西藏)以后,喝不惯当地牛奶,便在牛奶中加入煮好的茶再饮用,奶茶也成为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见证。下列可以与这段传说相印证的史实是()A.设置安西都护府 B.设置北庭都护府 C.金城公主入藏 D.文成公主入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位公主是文成公主。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D项正确;安西都护府是唐太宗时期设立的管理西域军务的机构,排除A项;北庭都护府是武则天时期设立的管理西域的机构,排除B项;金城公主入藏是在唐中宗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11.下表列出了部分外国人在唐朝的做官情况,这一材料可以用来研究唐朝()国籍日本新罗印度波斯姓名兆衡崔致远瞿昙罗骆元光官职秘书监翰林学士太史节度使A.发达的商业贸易 B.包容开放的政治C.和睦的民族关系 D.等级森严的社会【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期有部分外国人在唐朝任官,如日本人、新罗人、印度人、波斯人等,说明了外国人受到比较平等的对待,外国文化受到尊重与接纳等。由此可知,这体现了唐朝实行开放政策或兼容并包的对外政策,所以这一材料可以用来研究唐朝兼容并包的风气,B项正确;表格主要说明唐朝包容开放的政治,未说明发达的商业贸易,排除A项;表格主要说明唐朝包容开放的政治,未体现和睦的民族关系,排除C项;表格主要说明唐朝包容开放的政治,未涉及等级森严的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12.“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局面是()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可知,这是说,藩镇大量出现,唐朝的统治基础被消弱了,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藩镇,不是说宦官,排除B项;“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这是说割据,不是说农民起义,排除C项;“大盗既灭”,这是说,安史之乱被平定,排除D项。故选A项。13.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A.755年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B.唐朝时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C.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D.唐朝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揭示了鉴真东渡日本对中日关系的影响,是评论,是观点,C项正确;ABD项均是对史实的客观记述,是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14.杜甫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通典·食货典》也载:天宝八年官仓存粮相当于国家4年的粮食收入。可见当时唐朝处于繁盛时期。这一案例表明,历史研究()A.无需依据文献记载 B.必须摒弃文学作品C.完全凭借考古发掘 D.应该重视史料互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诗人杜甫写的诗和历史著作《《通典·食货典》的记载完全吻合,他们共同证明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体现了史料的相互印证,D项正确;历史研究必须注重史料,依据史料,排除A项;文学作品也是史料的一种,要善于进行甄别,排除B项;针对不同时期的历史需要不同的史料来印证,仅靠考古发掘是不正确的,排除C项。故选D项。15.著名学者王立群这样谈论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他评价的是()A.成吉思汗 B.唐玄宗 C.宋太祖 D.隋文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陈桥驿”“杯酒之间销兵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立群评价的是赵匡胤。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后来,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兵权,并将地方的政权、财政、军权,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他评价的是宋太祖,C正确;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排除A;唐玄宗是唐朝的皇帝,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排除B;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并统一全国,排除D。故选C。16.公元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A.9世纪初 B.9世纪末 C.10世纪初 D.10世纪末【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世纪的算法通常在公元的百位数上加一,公元907年,属于公元10世纪,一个世纪的前20年我们称之为这个世纪的初期,907年就是10世纪初,C项正确;9世纪初和9世纪末,公元的百位数是8,排除AB项;世纪末指的是一个世纪的第九十年到九十九年之间的时间,10世纪末指的是990——999年,排除D项。故选C项。17.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转变是货币史上的一次革命。据考证,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四川商民自行印发的“交子”,出现于()A.唐朝 B.隋朝 C.宋朝 D.元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转变是货币史上的一次革命,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四川商民自行印发的“交子”,出现于宋朝,体现了这一时期商业的发达,C项正确;唐朝、隋朝均用铸币,元朝也用纸币,但它的纸币在宋朝纸币之后,排除ABD项。故选C项。

18.宋代“坊巷桥市皆有肉案”,叫卖声“大街小巷,在在有之”。这表明当时A.贩卖商品种类增多 B.营业时间逐渐延长 C.商业活动范围扩大 D.市民阶层日益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坊巷桥市皆有肉案”、“大街小巷,在在有之”可以看出宋代商业活动范围扩大,故C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只能看出“皆有肉案”,无法体现商品种类繁多,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坊巷桥市皆有肉案”、“大街小巷,在在有之”体现的是范围上的扩大而不是时间上的延长,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宋代打破坊市的限制,从而使商品范围的扩大,与市民阶层扩大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9.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岳飞是南宋抗金英雄,传说岳飞临走抗金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A项正确;文天祥组织抗击元军,被俘后宁死不屈,排除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中国主权,排除C项;康熙皇帝与沙俄作战,阻止了沙俄的侵略,捍卫了祖国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20.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这反映了宋朝的治国策略是()A.强干弱枝 B.分解相权 C.民贵君轻 D.重文轻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宋王室的一个历世相传的家训,厥为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故选择D。21.下面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示意图。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与下列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解读图表可知东晋至北宋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持续增加,这一变化主要应归功于科举制,科举制使平民子弟通过考试可以步入仕途,大大提高了平民子弟在官员群体中的比例,故选D项。A项属于汉朝的察举制,错误;唐宋时期九品中正制已被科举制取代,B项错误;C项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所以答案选D。22.南宋中期,国库总收入不到1000万缗,市舶总收入为200万缗。这表明南宋A.政治清明 B.社会安定 C.外贸兴盛 D.思想自由【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南宋中期,国库总收入不到1000万缗,市舶总收入为200万缗”,可知:市舶收入在国库总收入中占比比较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海外贸易繁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市舶司。故选项C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经济方面,未反映政治方面的内容,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南宋社会安定,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思想方面的内容,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3.《元史》载:“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材料所说的制度A.为后世历朝历代继续实行 B.造成了分裂割据局面C.利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发展 D.自此取代了郡县设置【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是元朝设置的行省制度。A项元朝设置行省制度,明朝便废除了,清朝继续推行并沿袭到现在,故A项与史实不符;B项行省制度是元朝统治者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而设置的,由此巩固了对地方统治,并没有导致分裂割据,故B项与史实不符;C项行省制度的设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也有利于促进地方的发展,故C项符合史实;D项元朝在地方设置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故D不符合史实。故选C。24.元朝时具有“掌释教(佛教)僧徙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职能机构是A.西域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掌释教(佛教)僧徙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故选项C符合题意;西域都护府是西汉对新疆的管辖机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市舶司是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澎湖巡检司是元明时期设置于澎湖群岛的官署,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25.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繁荣与开放 B.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C.经济重心的南移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夏、辽、北宋、南宋、金、元时期,是中国各民族政权由并立逐步实现统一的过程。由图示中的箭头方向趋势,得出由北宋、辽、西夏的并立到金灭辽、北宋;再由南宋、金、西夏的并立到元灭西夏、金、南宋。所以选项B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符合题意,B项正确;繁荣与开放是指隋唐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是反映的经济发展的趋势,应该发生在南宋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清朝时期的重大措施,不合题意,排除D项。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请考生根据要求作答,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朝代南方北方粮食(斤)占全国粮食产量比例粮食(斤)占全国粮食产量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摘编自《中国古代粮食经济史》(1)根据材料,指出南方粮食产量占比开始超过北方朝代。(2)有人认为,正是由于大量北人南迁才导致了北宋时期南方粮食产量占比超过了北方。你是否同意此观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要求:判断准、推理得当、逻辑清晰)【答案】(1)南宋。(2)不同意;因为,除了北方人口南迁这个因素以外,南方自然环境好、政局稳定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表格可知,到宋时,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因此,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的朝代是南宋。【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不同意,因为,除了北方人口南迁这个因素以外,南方自然环境好、政局稳定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果没有唐初以来百余年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唐玄宗是无法成为盛世之君的。他深知“治民必先治吏”的道理,罢免了大量中宗时期通过特殊关系委任的官员。还屡次下诏限制土地买卖,大力发展生产。他的杰出之处还在于不固执己见,不墨守成规,善于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选择。——摘编自阎守诚《唐玄宗与开元盛世》材料二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学者、僧侣等人员,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前往长安。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友好交往,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中外交流达到鼎盛。——摘编自胡柏翠《兴盛的唐朝旅游活动及其历史影响》(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名称,并概括其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并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唐朝的阶段特征。【答案】(1)名称:开元盛世。原因:唐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整顿吏治;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个人的优秀品质。(照抄原文,答出任意2点即可。)(2)丝绸之路。特点:人员构成多元;交往频繁;交往的国家多;交流的人数多;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3)特征:繁荣与开放。【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第二小问,根据“还屡次下诏限制土地买卖,大力发展生产”可归纳出唐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根据“罢免了大量中宗时期通过特殊关系委任的官员”可归纳出整顿吏治;根据“他的杰出之处还在于不固执己见,不墨守成规,善于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选择。”可归纳出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个人的优秀品质。(2)第一小问,根据“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学者、僧侣等人员,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前往长安。”可归纳出丝绸之路。第二小问,根据“唐朝时期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还有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学者、僧侣等人员”可归纳出人员构成多元;根据“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前往长安。”可归纳出交往频繁;根据“当时有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友好交往”可归纳出交往的国家多;根据“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可归纳出交流的人数多;根据“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中外交流达到鼎盛。”可归纳出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3)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唐朝的阶段特征是繁荣与开放。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材料二(宋)太祖既得天下,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改变、更换)八姓,兵革(战乱)不息,苍生涂炭,其何故也?”普曰:“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非它故也,节镇(藩镇割据)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发给)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英不渍散。——宋·朱熹《朱子语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国破”是因为什么历史事件?作者的诗被誉为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指哪一历史时期?根据材料二,概括赵普认为“唐季以来,战斗不息”的原因是什么?他向宋太祖提出了什么建议(可以摘抄原文)?(3)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并概括宋初统治者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4)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认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1)安史之乱;诗史。(2)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3)措施:控制军权;强化君权;地方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集中财权。

(4)影响:巩固了统治,抑制了武将专权。【解析】【小问1详解】事件、名誉: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知,这是因为安史之乱;作者的诗被誉为诗史。【小问2详解】时期、原因: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改变、更换)八姓,兵革(战乱)不息,苍生涂炭,其何故也——其非它故也,节镇(藩镇割据)太重”可知,这一时期就是五代十国,原因是因为藩镇割据;建议: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