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博物馆互动应用综合解决方案_第1页
智慧博物馆互动应用综合解决方案_第2页
智慧博物馆互动应用综合解决方案_第3页
智慧博物馆互动应用综合解决方案_第4页
智慧博物馆互动应用综合解决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智慧博物馆互动应用综合解决方案目录第一:景需求 3目景 3求析 4第二章联智感合平台+应子统 5联智感综平台 5境测用系统 72.2.172.2.2监智区定、报,能理法例 8物网能知子系统 9电巡系统 9遗外防侵统 10物网能知防子统整实现 12物文管子统 15展环实监测 15文管理 16.3员禁动入 18文移智感识别 19实监智感识别 19文出库能知清点 20文管智感子系后安全 21博馆能子子系统 22IPAD能定服务 22门管理 24游进博馆量统计 26第三章来展规划 26第一章:背景与需求项目背景鸿山墓群是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吴越地区的墓葬群,入选“2004年度全100在国家文物局的关心和支持下,无锡市委、市政府本着“坚持科学发展观、2006201010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考古遗址公园,既彰显了无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2008年,在全国大遗址保护无锡需求分析一、 遗址环境监测系统(主要是二氧化硫和氮的化合物)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二、 遗址防入侵系统三、 遗址的巡查管理系统遗址巡查人员,通过智能手持终端设备,对遗址进行定位、监测数据采集、现状拍摄、填写巡查记录等工作,最终通过电脑数据中心汇总。四、博物馆文物管理系统1、文物保存环境监测对展厅、库房文物的保存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主要针对空气成分、温湿度、光照度等情况的实时记录分析,在超出正常范围值后报警。2、文物管理在博物馆藏品登帐工作完善、建立数据库的前提下,开展物联网技术的文物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文物的保管位置、出入库、文物修复等信息进行跟踪记录。五、博物馆电子导览1、门票系统基于手机支付的电子门票系统,游客可以直接通过手机进行支付,并可以通过彩信获得二维码,来到博物馆后直接通过扫描手机调出的信息进行验证通过。2、导览设备3、游客定位系统(如紧急救援等。六、博物馆安防1、 文物位移的监控防盗2、 现有安防系统的整改完善,如周界报警3、 物联网技术实现博物馆电力、消防系统、安防系统和暖通系统的控制与管理4、 物联网技术实现区域进入权限的设置与管理第二章物联网智能感知综合平台+应用子系统物联网智能感知综合平台“感知综合平台基础标准+应用子集标准”体系已被ISO/IECJTC1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家物联网基础工作组认可基于物联网感知综合平台的智慧博物馆优势有:支持二次开发和快速集成:采用先进、成熟、符合国际标准的软硬件技术,系统采用可扩展的开放式体系结构,能根据技术、业务的发展需要对平台功能进行调整、增加。环境监测应用子系统.1简介物保护环境监测系统主要是为了满足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遗址保护现场、考古发掘现场等场所的环境监测需要,实现对文物保存环境参数,如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文物表面温度、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主要是二氧化硫和含氮的化合物)等情况进行监测。(1)具有远程访问的功能,管理人员可以远程监控传感器网络的状态和数据;(2)作为环境监测,有足够长的网络生存期;(3)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小,传感器网络的部署和工作不影响文物;(4)具有感应和搜集数据能力。传感器网络能够对环境中的大气温度、大降雨量等参数进行采集;(5)数据存储能力。它能将大量的传感数据存储到远程数据库,并能够进行离线的数据访问。2.2.2监测智能区域定位、报警,智能处理方法示例物联网环境专用传感器的网络中的每个节点可以对达到或者超过警戒值数M1-N3区域二氧化氮浓度较大,对文物有很大的伤害,请紧急处理:物联网智能感知安防子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加入电子巡更系统,加强安全防范:1、建立巡查点;2、设置路线;3、每条路线设置巡查点;4、设置班次;5、每个班次设置巡查任务;6、登记巡查点信息钮;7、登记巡查人员RFID卡,如要增加巡查人员信息,则需增加;8、设置巡查员名单;9、登记巡查人员RFID卡;10、当班人员巡查前,先读自己的人员RFID卡,然后读各巡查点。遗址外围防入侵系统土墩分布示意图7M1-1、M1-2、M1-N1、M1-N2、M1-N3、M1-4S1-9。M1-N3M1-4S1-9M1-2M1-N1M1-N2实行整体保护(土墩分布示意图中已用红框圈起,T-1。当系统分析出如下报警行为时,将产生报警:在系统中,显示报警情况下,将现场视频画面调出,并进行声光电的联动:系统中报警如下:物联网智能感知安防子系统的整体实现RFIDGIS如图所示:此时门禁系统开启,所有消防通道门禁自动打开:RFIDRFID博物馆文物管理子系统展品环境实时监测对展厅、库房文物的保存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主要针对空气成分、温湿度、光照度等情况的实时记录分析,在超出正常范围值后报警。并采取预防、智能处理、报警等方法处理。文件管理RFIDRFIDRFIDRFID文物出入库管理,藏品流动的每一个步骤都在信息化系统数据库中自动记录,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登录系统软件调用查看。在博物馆藏品登帐工作完善、建立数据库的前提下,开展物联网技术的文物管理工作。主要是对文物的保管位置、出入库、文物修复等信息进行跟踪记录。遗址巡查人员,通过智能手持终端设备,对遗址进行定位、监测数据采集、现状拍摄、填写巡查记录等工作,最终通过电脑数据中心汇总。RFID在博物馆各个系统模块的应用实施,使得在博物馆管理体系中建立一RFIDRFID.3RFID,如果没有证件或证件不合法的人通过,系统也可以通过红外探RFID标示文物出入库管理,博物馆内藏品流动的每一个步骤都会在电脑数图2传输过程图RFIDRFID标签的文物,在博物馆内的动态将被及时的记录存档。可以说,RFID标签给予24RFID同时在领导也可以远程审批文物的出入库,并随时掌握馆内所有信息情况,包括员工处理出入库流程等工作是否及时,在以后的员工考核中有强有力的依据。文物移动智能感知识别对于文物的管理可以通过移动识别系统来实现。移动识别系统是手持设备PDA,RFIDRFID还可以同时读取识别多个文物标签,快速完成录入存档。PDA实时监控智能感知识别RFID果文物被拿出扫描感应区,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对部分贵重文物的藏柜,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扫描。发现异常,自动报警。从而加强对文物的安全管理。这里对于密集架天线的防屏蔽与防相互干扰设计是系统难点与创新点。在带有标签的文物展出过程中,RFID将对文物安保和展出信息进行实时跟图3实时监测构成文物出入库智能感知清点文物的其安全仓储非常重要,出库展出和入库保存都会经过系统清点记录。RFIDRFID有着快速盘点的优点,刚上面已经提到。可以快速的对多个文物标签进行记录存档。如下图:图4出入库登记模块文物管理智能感知子系统后台安全RFIDRFIDRFID不易磨损,不会对文物产生腐蚀等危害。RFID标签相当于文物的电子身份证,是唯一的。如果文物遇到被调换,被盗窃等意外,可以有效的得到确认,很好的解决了文物真伪辨认等难题。1、软件的操作安全我们可以根据博物馆的需求,提供定时自动备份功能。2、软件的操作日志3、建立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综上所述,文物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体系可以用下图表示:信息权限控制信息权限控制功能点权限控制分布式权限控制(用户、组、角色)网络层安全机制(CA、SSL、NAT)操作日志图:安全体系:博物馆智能电子导览子系统IPADIPADIPAD游客通过该智能IPAD终端,实现自动语音讲解、游览线路导览、展览和展RFID1、 点击图标,获得3D博物馆导览图;2、 可随意选择是3D还是二维平面图,并提示最佳游览路线;3、到达最喜欢的游览地点时,可以自动获得该区域游览介绍,声文并茂,并可以用耳机随时听取声音介绍,如果喜欢该文物的信息可以选择(可以将该项信息服务定制为有偿服务4、 通过IPAD实现人员定位如果有紧急情况或想得到相关服务可以通过IPAD定制服务进行,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找到该游客;5、 第一时间获得游客对哪一个具体展品兴趣更大,可以有效确立节假日游客分流预案;6、 可以通过租赁该服务来增加博物馆收入。门票管理1、RFID门票简介RFIDRFID游客刷卡示意图:1、一人一票,不可伪造,无接触自动识别刷卡,通过时间段;2、卡片高档,可以通过卡得表面印刷博物馆的宣传;3、可以通过卡片识别对目前游客的分布获得详细的记述,多方位、多手段获得游客对展品的偏爱,并结合该区域摄像头随时确立游客过度集中的地点;45IPADRFID客流量监控系统示意图游客进出博物馆流量统计1、客流量是博物馆运营管理所需基础数据中最重要的经营战略信息;2、正确把握客流数据,可结合运用于展品受欢迎程度、场馆受欢迎程度、人员考核管理、预警防灾等方面。3、客流系统可长久提供稳定准确的客流数据;4、与门票系统结合,提高统计准确率,能够获得直观的客流统计,让管理者第一时间便可掌握相关情况,随时做出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