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脏腑(中医学)_第1页
第三章 脏腑(中医学)_第2页
第三章 脏腑(中医学)_第3页
第三章 脏腑(中医学)_第4页
第三章 脏腑(中医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脏腑

第一节五

第二节六腑

第三节奇恒之腑

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藏象学说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又称“脏象”,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

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

现象。

“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

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

“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

“藏”与脏器的概念(名称大致相同,内涵不一)

“藏”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它不仅是一个解剖

学概念,而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

一个功能箪位的概念。

脏器是西医学的一个形态学概念,是指机体内

外的器官而言。(内脏器官、感觉器官)就其结

构来说、是一个纯形态学或实体性的结构,而其

功能是通过直接对该器官的解剖分析而获得。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1、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2、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有诸内必形诸

外”“脏居于内,形见于外”

3、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

4、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三、脏腑的概念及其内容分类★

-----概念:内脏的总称,包括形态、生理、功

脏能在内的一个综合的功能单位

曲L脏:心、肝、脾、肺、肾

生理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生理特点:

受盛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_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生理特点:似脏非脏,似腑非腑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

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以五脏为中心的

五大系统)

2、脏腑是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单位

3、详于脏而略于腑,详于功能而略于解剖。

第一节五脏★★★

一、心、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

位于胸中,两肺之间,

横膈之上,中有孔窍。

外有心包卫护。其形圆

而下尖,似倒垂未开的

莲花。

心在腑合小肠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

与自然界夏气相通应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1)含义: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流注全身而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的功能。

主血:一是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

物质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二是心有生血的

作用“奉心化赤”。

主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

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1、心主血脉

(2)理解

从结构上,心、血、脉共同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

系统,心起主导作用

从作用上,血液的正常运行,是心、血、脉三

者的共同作用。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是

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心主血脉的生理作用:保证血液的正常运行。

一方面维持心脏自身功能,保持正常的心力、心

律和心率;一方面将血液运行全身发挥滋养作用。

1、心主血脉

(3)生理表现

主面色红润光泽

心气充沛

舌质淡红润泽

脉「血液充盈

功一►脉象和缓有力

脉道通利胸部舒畅

常(保持正常心力、

心率、心律)

1、心主血脉

(4)病理变化

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心悸,面白无华,舌

质淡白,脉象细弱无力

心血瘀阻,脉道不畅——心前区疼痛,面色

灰暗,唇舌青紫,脉细涩或结代

心火亢盛一面色红赤,心烦,舌红,脉洪数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2、心藏神(心主神明、心主神志)

(1)含义:指心具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和主管人的精神、

意识、思维、情志活动的功能。

广义之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

[之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等。

2、心藏神

(2)理解

其生理作用,一是主宰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保

持全身安泰(“五脏六腑之大主”);二是主管

精神活动,使保持正常。

心之藏神,一是血养神;二是以心代脑。

(3)生理表现

心藏神功能正常———是全身各方面生理活动保

持协调平衡;二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正

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

敏等。

2、心藏神

(4)病理变化

心神失常一或失眠多梦,或精神错乱,或反应

迟钝,甚或昏迷、不省人事;脏腑功能紊乱,形

体官窍功能障碍

心主血脉和心藏神的关系:1、血是神志活动的

物质基础,神志活动必须得到心血的滋养才能正

常进行;2、神能主宰或调节血行,心主血脉功

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受到心神的影响。

知识拓展

血肉之心:指实质性的心脏具有推动

血液运行的功能。

神明之心:指心具有进行意识、思维、

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

(二)心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结构上心脉相连,功能上心脏推动

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心气旺盛,脉道通畅则脉象和

缓有力。病理上心气虚、心血不足则脉象细弱无力;

心气不足、血脉受阻则脉细涩或脉律不齐。

其华在面:心主血脉功能正常与否可从面部色泽

反映出来。生理上心气充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

光泽。病理上心气不足或心血亏少则面白无华;

心血瘀阻则面色青紫灰滞;心阳暴脱则面色苍白、

晦暗;心为亢盛则面色红赤。

(二)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2、心开窍于舌

心之精气盛衰及其功能变化可从舌的变化得以反映。

生理:一心血充足,心神正常则舌质红润,味觉灵敏,

舌体运动灵清,语言流利

病理:心阳不足一舌质淡面胖嫩心阴不足一舌红瘦

瘪心血不足一舌质淡白,味觉减退心血瘀阻一

舌质紫暗、瘀斑心火上炎一舌质红,口舌生疮

(二)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3、在志为喜喜悦情志活动与心有关

4、在液为汗心的功能与汗液的生成排泄有关

心血液津液____/本表____k汗

L津血同源」

血汗同源

I―►・

5、与夏气相通应心之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

生机最强夜卧早赳,无戾于白

八月市华盖娇脏相傅之官清虚之脏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

一,肺有分叶,左二

右三,共五叶。肺经

肺系与喉、鼻相连,

故称喉为肺之门户,

鼻为肺之窍

肺在腑合大肠,在体主

在毛,

开窍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五行属金,为

阳中之阴,与自然界秋气相通应。

肺的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肺位于胸腔,覆盖五脏六腑之

上,位置最高,故有“华盖”之称。

2、肺为娇脏:是对肺的生理病理特征的概

括。肺与外界大气直接相通,外感六淫之邪,

易从皮毛口鼻内犯于肺致病。肺又为百脉朝汇,

他脏之邪易传变于肺而致病。

3、主宣发与肃降:“肺气宣发”“肺气肃降”

肺主宣发: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

的作用。体现于:

(1)排出体内浊气

(2)将脾所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上输

头面诸窍,外达于全身皮毛肌媵;

(3)宣散卫气于皮毛肌媵,温分肉,充皮肤,

肥媵理,司开阖;

(4)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并控制和调节

其排泄;

(5)将会聚于肺的血液重新输布到全身

肺主肃降:指肺气具有向内向下清肃通降的作用。

体现于:

(1)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2)将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向下向内

布散于其他脏腑以濡润之;

(3)肃清呼吸道异物,保持呼吸通畅

(4)将脏腑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下输于肾或膀胱,成

为尿夜生成之源。

(5)使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

(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主气司呼吸

(1)含义:肺主气,指人身之气为肺所主管。

肺司呼吸,指肺具有主管人体呼吸运动的功能。

(2)理解

肺主呼吸之气:通过肺的呼吸作用来完成。

肺主呼吸之气,又依赖于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

肺主一身之气:一身之气都归属于肺,由肺所主。

主要表现在:生成宗气;调节全身气机。

(3)生理表现

肺主气司呼吸功能正常,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和调,宗气生成

充足,脏腑组织之气旺盛,全身气机升降出入

运动协调通畅。

(4)病理变化

肺失宣降,呼吸障碍—咳嗽、气喘、胸闷、

呼吸不利

宗气生成不足——身倦乏力,少气懒言,呼

吸无力、声低气弱

(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2、通调水道(肺主行水)

(1)含义:指肺气的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

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

(2)理解

肺气宣发作用一脾一肺水液、水谷精微中的轻

清部分,向上向外布散一一濡润——汗——体外;

肺气肃降作用一脾一肺水液、水谷精微中的较

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濡润一代谢后所

产生的(浊液)——尿;

(3)生理表现

肺的宣发肃降正常,能疏通和调节水

液的输布与排泄,经各脏腑组织利用后

产生的浊液,化为汗、尿排出,保持着

水液代谢军衡。

(4)病理变化

肺失宣降,水道失于通调,水液输布

排泄障碍——无汗、尿少、水肿、痰饮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3、宣散卫气

(1)含义:肺通过其宣发运动,将卫气散布于全身,

敷布于体表的作用。

(2)生理作用:

卫气行于脉外,布散于全身,发挥其护卫肌表、温养

脏腑肌肉、皮毛、调节控制媵理开合的作用。

(3)病理改变肺气不宣——卫气不达体表一恶寒无

汗气虚失宣——怕冷、出汗、易感冒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4、朝百脉,主治节

(1)肺朝百脉

①含义: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汇聚于肺,经过

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然后再通过经脉输送到全

身的作用。

②理解:肺有助心行血的作用肺司呼吸有助血液清

浊转化作用

③生理表现

肺朝百脉功能与肺司呼吸功能密切相关。呼吸功能

正常,才能进行气体交换和助心行血。肺朝百脉正

常,则呼吸运动正常,血液运行调畅。

④病理变化

肺气虚弱,血液运行及清浊转化障碍一咳嗽、气

喘、胸闷、心悸、唇舌青紫

4、朝百脉,主治节

(2)肺主治节

①含义:指肺具有辅助心脏起着治理和调节的功能。

②主要作用

A、治理调节呼吸之气

B、调理全身气机C、

治理调节血液运行D、

治理调节水液代谢

(二)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

毫毛等组织,具有防御外牙B、调节津液代谢、调

节体温、辅助呼吸等作用

肺对皮毛的作用: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将气(卫气)

血津液等输送于皮毛,以温煦、滋养、润泽皮毛。反之,

肺气虚弱,输精于皮毛功能减退,则皮毛憔悴,枯槁不泽,

卫外能力低下,出现自汗、易感冒等病变。

皮毛对肺的作用:皮毛汗孔的开合,不仅控制和排泄汗液,

也随肺气的宣降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助肺呼吸。所以犯表

常由皮毛内犯于肺,出现恶寒、发热、无汗、鼻塞、咳喘等

病变。

(二)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2、肺开窍于鼻鼻为呼吸之门户,有通气和嗅觉功

能。肺与鼻的关系:在结构上通过气管、喉咙相连,

鼻为呼吸道之上窍;生理功能上肺主气司呼吸与鼻

通气、嗅觉功能密切相关。

肺气充足一呼吸正常,鼻窍通利,嗅觉灵敏肺气失

宣一鼻塞流涕,嗅觉不灵;肺热一流黄鼻涕,嗅

觉减退或鼻翼煽动肺燥一鼻腔干燥

(二)肺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3、在志为悲(忧):两者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

大致相同,故悲忧同属肺志。肺主气,若忧愁过

度则伤肺,导致肺气郁滞不舒的病变。

4、在液为涕:风寒犯肺则鼻流清涕;热邪犯肺则鼻

流浊涕;肺燥则鼻干少涕。

5、与秋气相通应:肺气旺于秋季,其肃降、收敛

作用亦强。秋季为燥气所主,肺为清虚之脏,

性喜濡润。秋燥易通于肺,秋季多见于肺燥之证。

三、月卑仓縻之官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水之中州

脾位于中焦,膈之下,与胃以膜相连。脾与

胃同主消化,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

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

一般认为,藏象学说之“脾”在解剖学上相

当于现代解剖学的脾和胰,在功能上却有着较大

的不同。

脾在腑合胃,在体主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在志为思,在液为涎。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V1、主运化

(1)含义: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

转输到全身的生理功能。

(2)生理作用

①运化水谷:脾对水谷进行消化,吸收精微,转输心

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

主要病变

V脾失健运,消化吸收不良一食欲不振、腹胀、便

滤或腹泻,甚至倦怠、消瘦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V饮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的转输主要由

脾的运化功能来完成,水谷精微又是人体出生后生

长、发育和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营养物质的主要

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基础。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②运化水液:脾在运化水谷基础上,吸收其中水液,

生成津液,以濡润各脏腑组织

V脾主运化主要是脾气的温煦和推动作用

主要病变脾失健运,水液停滞——痰、

饮、水肿

V“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V脾为生痰之源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2、主升清

(1)含义:指脾吸收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化

生气血,以营养全身的作用

(2)理解

脾气以升为健,脾气升清作用正常,一方面吸

收精微,上输心肺,化生气血充足,生命活动力

旺盛。一方面脾升清与胃降浊升降相因,协调平

衡,使人体内脏维持相对恒定位置。

2、脾主升清

(3)生理作用

脾气健运,升清正常,吸收精微,化生气血,

营养全身

口脾气旺盛,则能升举、固摄内脏

(4)主要病变

脾失健运,清气不升——腹胀、腹泻、神疲乏力,

头晕目眩(脾不升清)

脾气虚弱,升举无力——内脏下垂、久泄、脱肛

(脾气下陷)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3、脾主统血

(1)含义:指脾气有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逸出

脉外的功能。

(2)理解: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脾气健运,一身之

气充足,气足能摄血。

(3)生理作用:脾统血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脾

气旺盛,能统摄血液,不致发生出血。

(4)主要病变

脾气虚弱,不能摄血---皮下出血、便血、尿血、

崩漏(脾不统血)

三、脾的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是指睥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

具体表现为:

(1)升清(“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

(2)升举内脏(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

其下垂的作用(脾以升为健)

2、脾喜燥恶湿:脾之所以有喜燥恶湿的特性,是与

其运化水液的生理功能分不开的。脾气虚弱——水

湿痰饮内生——“脾虚生湿”

(湿困脾运)

(二)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脾在体合肉,主四肢

(1)在体合肉:脾的运化功能与肌肉的壮实有着密切

的关系生理上:脾气健运——肌肉丰满、健壮结实、

运动有力病理上:脾失健运——肌肉消瘦,软弱无

力,甚至痿废不用

(2)脾主四肢:四肢又称“四末”,指脾主运化,吸收

水谷精微以营养四肢的作用。

生理上:脾气健运——四肢灵活,轻劲有力病理上:

脾失健运——四肢倦怠无力,甚至痿弱不用

2、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脾开窍于口:指食欲、口味与脾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生理:脾气健运——食欲旺盛,口味正常病理:脾失

健运-----食欲减退,口淡无味脾其华在唇:口唇的色

泽可以反映脾气功能的盛衰。

3、在志为思:是指脾的生理功能与思虑情志有关。

4、在液为涎:涎为脾阴所化,脾气主管。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脾气旺于长夏,脾的生理功

能在长夏最为旺盛;长夏之气湿气当令,湿邪伤人最易

犯脾。

四、月干

刚脏将军之官罢极之本

肝的实体位居腹腔,横膈之下,

右胁之内而稍偏左,其右叶大,

左叶小,胆附其下。

肝在体合胆,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

为怒,在液为泪。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

然界春气相通应。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肝主疏泄

(1)含义:肝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的作用

(2)理解肝疏泄功能关系到人体全身气机的调畅,气

机调畅是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基础。肝疏泄功

能正常,气机调畅,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就正常。

疏泄失常则产生脏腑气机不调病变。

(3)生理作用及主要病变

①对气机的影响(调畅气机):通过疏泄功能,使

气的运行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畅通无阻

肝失疏泄不及——少腹、胸胁、两乳胀满、疼痛

不舒太过——头胀头痛,面红目赤,胸胁乳房胀痛

或血

随气逆而吐血、咯血甚或猝然昏厥

(3)生理作用及主要病变

V②对情志的影响(调畅情志):气机调畅,精神愉

快,心情开朗,不易郁怒

V肝疏泄不及——郁郁寡欢,情志压抑,甚至沉默寡

言,时欲悲伤啼哭(因病致郁)反之,情志异常

(怒),导致气机失常,影响肝的疏泄(因怒致

病)郁怒一肝气郁结一肝气犯胃(因郁致病)

V疏泄太过——性情急躁易怒、头痛、失眠

(3)生理作用及主要病变

v③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促进消化吸收):脾胃

气机升降协调,胆汁分泌排泄正常,则有助于饮食

物的消化吸收

V肝胃不和——院部胀痛,纳呆,呃逆,暧气,反酸

V肝脾不调——腹胀、腹痛、腹泻、水谷不化

V肝胆疏泄失常——胁肋疼痛,口苦、厌食、黄疸

(3)生理作用及主要病变

V④促进血液津液的运行输布:气机调畅,血液既不

瘀滞,又不外溢,水液也输布排泄正常。

V气滞血瘀—胸胁疼痛或肿块,或为;1积

V气逆血溢一出血如吐血、咯血、月经过多、崩漏

V气机不畅,水液输布排泄障碍一痰饮、水肿、梅

核气、月鼓胀等

(3)生理作用及主要病变

V⑤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调节生殖):气

机调畅,血行正常,能调节女子月经和男子精液排

泄,使女子月经通调,男子精液排泄通畅。

V疏泄失常——女子月经不调,男子精液排泄不畅或

妄泄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2、主藏血

(1)含义:肝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

血的功能。

(2)理解:

①涵养肝气(肝之阴血制约肝阳肝气)

②调节血量“人卧血归于肝”

③濡养肝及筋目

④为经血之源“女子以血为本”

⑤防止出血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2、主藏血

(3)生理作用:肝藏血充足,濡养肝脏,充养目、筋

爪、胞宫等组织器官,使其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肝之阴血

制约肝气肝阳不使其亢逆,在此基础上防止出血。

(4)主要病变

肝血不足(藏血不足)——头昏、目眩、筋脉拘急,

肢体麻木、妇女月经量少或闭经

肝不藏血(藏血失职)出血,如吐血、蚓血、咯

血、月经过多、崩漏

(二)肝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藏血对筋、爪的滋养

作用。生理:肝血充足,滋养筋爪,则关节运动

灵活自

如,强健有力,爪甲坚韧,红润光泽。

病理:肝血不足,筋爪失养——肢体麻木,屈伸

不利,筋脉拘急、手足震颤,或抽筋;爪甲软薄,

枯槁色夭,或变形、脆裂。

肝为罢极之本:肝藏血、主筋与肢体运动密切相

关。肢体关节运动,能耐受疲劳或能解除疲劳,依

赖于肝的藏血充足与调节血量功能的正常。

2、肝开窍于目

结构上肝的经脉上连目系。功能上肝的藏血和疏泄

功能与目的视觉功能密切相关

生理:肝血充足,肝气调达,则视物清楚,辨色正

常,目运动自如

病理:肝血不足——视物模糊或夜盲肝阴不足一

两眼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一一目赤肿痛

3、肝在志为怒:肝的生理功能与怒的情志活动密切相

关。肝的疏泄功能能调节怒的情绪变化。

4、肝在液为泪:泪由肝精肝血所化,肝开窍于目,

泪从目出

5、肝与春气相通应: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

生,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

在人体之肝则主疏泄,恶抑郁而喜条达,为“阴

中之少阳”,故肝于春气相通应。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三)生理特性

1、肝为刚脏:是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

生理特性而言。

2、肝主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保持升发柔

和、舒畅条达的特性,才能气机调畅,气血冲和,

五脏安宁,生机不息。

3、肝体阴而用阳:体阴指肝脏本身藏阴血,用阳

指肝的生理功能主疏泄,肝气肝阳主动主升,作用

皆属于阳。

五、肾先天之本作强之官水脏封藏之本

五脏阴阳之本、水火之脏水火之宅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

肾在腑合膀胱,在体合

骨,其华在发,开窍于

耳及二阴,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肾在五行属

水,为阴中之阴,与自

然界冬气相通应。

(一)肾的主要生功能

1、肾藏精

(1)含义: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2)理解:

①精的含义:广义之精一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

动的精微物质狭义之精——生殖之精

②肾精的来源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生殖之精)后天之

精:来源于水谷等精微物质(脏腑之精)

先天与后天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资生。先天

之精赖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养才能发其生理作用,

后天之精赖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源源不断

化生。二者在肾中融为一体,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和生殖能力。

③肾中精气的不同表现形式肾精:主生长发育、

生殖等肾气:具有蒸腾气化作用的肾精(封藏、

固摄)肾阴:具有滋润、濡养作用的肾精肾阳:

具有温煦、推动作用的肾精

(3)肾中精气的生理作用

①主生长发育:肾中精气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和原

动力。肾中精气充足,则生长发育正常

②主生殖:肾中精气产生天癸而主生殖。肾中精气正

常,生殖功能正常天癸: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

产生的一种促进生殖机能成熟的精微物质。

③化生肾阴肾阳:肾阴滋润各脏腑之阴,肾阳温煦各

脏腑之阳。肾阴肾阳为人体阴阳之根本,调节全身阴

阳平衡

④生髓充脑化血:肾精充足,脑髓充满,记忆力强,

思维敏捷,耳目聪明;精生髓而化血,精足血亦足

(4)主要病变

①肾中精气不足——婴幼儿发育不良或迟缓,成

人早衰(立行语发齿、头项口手足肌肉)

②肾中精气亏虚——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性功能

减退,产生男女不育症

③肾阴肾阳不足——肾的生理功能衰退,产生阴

虚内热或阳虚生寒的病变;可导致其他脏腑的阴

虚或阳虚

④肾精亏损,脑髓空虚一记忆力减退,思维迟

钝,头昏耳鸣;精亏则血虚

2、肾主水

(1)含义:肾具有主持调节全身水液代谢平衡的功能

(2)理解:肾的气化贯穿于整个人体水液代谢的过程之

中。依赖于肾的气化,多脏腑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水液

的代谢才能保持协调平衡。肾脏本身对水液的输布和

排作用:分清泌浊作用司开合作用:

肾阳蒸腾、肾气固摄——清者上升、固摄体内——合

肾阳温化、肾气推动——浊者下降、排出体外一开

2、肾主水

(3)生理表现

肾中阳气充足,其主水功能正常,不仅协调并发挥

各脏腑对水液代谢的作用,而且能使肾脏本身保持

正常的分清泌浊和司开合作用,保持人体水液代谢

平衡。

(4)主要病变

肾的阳气虚弱一气化失司,水液代谢障碍,若气

虚不固,开多合少,则多尿、遗尿、尿失禁;若气

化不利,合多开少,则尿少、水肿

3、肾主纳气

(1)含义: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之气,以协助呼吸的

作用。

(2)理解:人体的呼吸运动,是由肺肾协同而完成

的肾的主纳气功能,是肾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

具体体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3)生现表现:肾中精气充足,摄纳有权,气道通畅,

呼吸均匀和调。

(4)病理变化

肾中精气虚弱,摄纳无权——呼吸表浅,吸气困难,

呼多吸少,动则气喘

(二)肾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骨髓、脊髓、脑髓皆由肾精所化骨骼的生长发育及功

能的发挥,需要依赖肾精与骨

髓的充养。

齿与骨同出一源,亦由肾精充养,故称“齿为骨之余”

病理:

肾精不足,骨髓空虚一小儿骨骼生长发育不良,老

人骨质脆弱,易于折断。

肾精不足——小儿牙齿生长迟缓,成人牙齿松动、脱

精血不足——头发枯萎、稀疏、早脱、早白

2、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

相关。

肾精亏损,髓海空虚——听力减退或耳鸣耳聋二

阴的排尿、生殖、排大便功能与肾有关联。肾

气化失常一排尿失常,如尿频、尿失禁、遗

尿、尿少或尿闭

肾精亏损——生殖功能减退肾阴不足,肠液干

枯——大便秘结肾阳虚衰——排便艰难或大便失

禁,久泄滑脱

3、在志为恐:恐的情志活动与肾关系密切。

4、在液为唾:唾,是唾液中较稠厚的部分,由肾精

所化。润泽口腔、融合食物,滋养肾精。

5、与冬气相通应:冬季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

一派霜雪严凝,冰凌凛冽之象,自然界的物类,则静

谧闭藏以度冬时,人体中肾为水脏,有润下之性,

藏精而为封藏之本。同气相求,故以肾应冬。“早

卧晚起,必待阳光”

(三)肾的生理特性

肾主封藏: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水火之脏,

藏真阴而寓真阳。肾主藏精,精宜藏不宜泄。肾主命

火,火宜潜不宜露。(主装)

第二节六腑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多为

中空有腔的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是

“传化物”,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

不能满也”,即受盛和传化水谷。因而其气具有通

降下行的特性。

“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七冲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

胃为贲门,太仓万百为幽门,天肠小肠会接斑为遍

11,下极为魄门——

它们是重要的出入口,犹如关隘,是饮食物在其

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必须通过的七道门户。

一、胆中精之府清净之府中清之府

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胆位于右胁下,附

于肝之短叶间,是中空的囊状器官。与肝互为属络。

生理功能:

1、贮存和排泄胆汁:胆汁来源于肝,贮藏于胆,胆

气疏泄,注入肠中,以促进消化。

主要病变:贮藏排泄胆汁失常——胁下胀满疼痛、

厌食、腹胀、腹泻、或恶心、呕吐或黄疸

2、主决断:判断事物,做出决定。与人的胆量、

勇怯有关

主要病变:胆气虚怯——遇事胆小怕事,或胆怯易

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神志异常

一田

胃位于腹腔上部,上连食道,下通小肠;胃腔分

上(上皖,包括贲门)、中(中皖,上下院

之间)、下(下月完,包括幽门)三部。

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纳腐熟水谷

含义: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并对饮食物进

行初步消化,使其形成食糜作用。

胃的生理功能

理解

“太仓”“水谷之海”:胃有受纳水谷的功能

“水谷气血之海”:胃受纳水谷中的精微物质,能

化生气血

“五脏之本”:胃受纳水谷中的精微物质,又是脏

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胃的生理功能

V生理作用

接受容纳饮食物,以利于消化并初步消化饮食物

V主要病变胃不受纳——纳呆、厌食、脱

胀腐熟障碍——胃院胀痛、暧腐食臭腐

熟亢进一多食善饥

胃的生理功能

v2、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胃气具有保持通畅下降

的特性。

V生理作用:胃保持通畅下降运动状态,则受纳、腐

熟功能正常

V主要病变:

V胃失通降——食滞胃脱,则胃脱胀痛;

V胃气上逆——则呕吐、暧气;影响肠腑传导失常,

则可出现便秘

胃气

“人以胃气为本”

V狭义:胃的受纳和腐熟水谷的功能

V广义: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

V“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1、指推动胃和胃肠道的运动以发挥受纳腐熟水谷功

能的一类精微物质;

2、脾气与胃气的合称;

3、指水谷之气“谷气”;

4、代指一身之气或正气

三、小肠

V主要生理功能

1、主受盛化物: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停留进一步消

化,化为精微和糟粕

2、主泌别清浊:在消化的过程中,分为清浊两部分

(清,水谷精微和津液;浊,物残渣和部分水液)消

化吸收不良一腹胀、肠鸣、腹泻或便澹

3、小肠主液: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

了大量的水液,由脾气转输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即

所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由于小肠参与了人体

的水液代谢故有“小肠主液”之称。

四、大肠

主要生理功能:1、主传化糟粕:吸收多余水液,形

成粪便,在胃气的协助下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

故大肠有“传导之官”之称。大肠的传化功能与

胃气的通降二肺气的肃降、脾、气的运化、肾气的

蒸化和固摄作用育关。传导变化失常一大便异

常,泄泻或便秘

2、大肠主津: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

故说“大肠主津”。

五、膀胱

其主要生理功能:贮尿、排尿:肾与膀胱气化正常,

则贮尿排尿功能正常。

主要病变:气化失司膀胱不利一尿痛、淋涩、排尿

不畅或瘾闭肾气不固膀胱失约——遗尿、尿失禁膀

胱湿热----尿赤、尿痛、尿频、尿急

六、二焦

脏腑之三焦:六腑之一。位于胸腔的一个大腑,包

罗诸脏,无与匹配“大腑”“孤腑”

部位之三焦:人体胸腹腔的上中下三个区域的划分

上焦:膈以上的胸部(心、肺),包括上肢及头面

中焦:膈以下脐以上的下腹部(脾胃肝胆)下焦:

脐以下的下腹部(肾、膀胱、大肠、小肠)

生理功能

1、通行元气:是诸气上下运行之通道;

2、运行水液;是水液上下运行的通道;上、中、下

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上焦如雾(心肺):

主气的宣发和升散,即宣发卫气,布

散水谷精微和津液以营养滋润全身上焦主纳

中焦如江(脾胃):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

和化生血液的功能中焦主化下焦如渎(肾、膀胱,

大肠):排泄糟粕和尿液,即

小肠、大肠、肾和膀胱的功能下焦主出部位三焦包含

了上至头下至足的整个人体,已经超出了实体六腑的概

第四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五脏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特定的病理变化,但

五脏之间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

响。其关系不能只局限于五行的生克乘侮范围,

更应注重五脏精气阴阳及其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

制约、相互为用、相互资生、相互协调。

(―0心与肺

关系:心主血与肺主气、心主行血与肺主呼吸

1、心血运载肺气以维持肺之呼吸

2、肺气助心行血

3、宗气具有贯心脉和走息道司呼吸的功能,加强

了心肺之间的连结作用。

病理上:

1、心病及肺: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行不

畅影响肺的呼吸功能——心悸、胸闷疼痛、唇舌青

紫以及咳喘等心肺血瘀气虚证

2、肺病及心:肺气虚弱或肺失宣降——咳喘、

气短、胸闷以及心悸、胸痛、唇舌青紫等心肺气虚

血瘀证

(二)心与脾

关系:血液生成上相互为用,血液运行上相互协同

1、血液生成方面:心血供养以维持脾运,脾运化水

谷精微以化生气血

2、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血推动血液运化不息,脾统

血使血液脉中运行不溢于脉外

病理:

心病及脾:心血不足不能养脾或劳神思虑过度脾失

健运——心悸、失眠、多梦以及食少、腹胀、便溃、体

倦乏力(心脾气血两虚证)

脾病及心:脾失健运或脾不统血导致心血不足——

食少、便滤或慢性出血及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多

梦(心脾气血两虚证)

(三)心与肝

关系: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

1、血液运行方面:心主血推动血液运行,肝藏血贮

藏调节血量

2、精神情志方面:心藏神主管精神情志活动,肝主

疏泄调节情志活动,维持精神活动的正常

病理:

心肝血虚证:面色无华、心悸、头昏、目眩或妇女

月经量少、色淡

心神不安致肝失疏泄或情志所伤心神不安:心烦、

心悸、失眠、急躁易怒,或抑郁不乐

(四)心与肾

关系: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精神互用和君相安位)

1、水火既济:心位居上,心火(阳)必须下降

于肾而使肾水不寒;肾位居于下,肾水(阴)必须

上济心阴,制约心阳,使心火不亢。心与肾之间的

这种水火升降、互济互制,维持了两脏之间生理功

能的协调平衡。

2、精神互用:心藏神,肾藏精。精能化气生神,

为气、神之源;神能控精驭气,为精气之主。故积

精可以全神,神清可以控精。

3、君相安位: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君火在上,

如日照当空,为一身之主宰;相火在下,系阳气之根,

为神明之基础。命火秘藏,则心阳充足;心阳充盛,

则相火亦旺。君火相火,各安其位,则心肾上下交济。

4、精血互化:心主血,肾藏精,心肾精血之间

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的关系,为心肾相交奠定了

物质基础。

阴阳互补:心肾之间,心之阴阳能补充肾之阴阳,肾

之阴阳能补充心之阴阳,使心肾阴阳保持着充足与协

调平衡。

病理:心肾病变可相互影响

心肾之阴不足一阴虚火旺(心肾阴虚火旺):心

悸、心烦、失眠、多梦、耳鸣、腰膝酸软或男子梦

遗、女子梦交(心肾不交)

肾阳虚损,阳虚水泛,上凌于心:畏寒、面色胱白、

尿少、水肿、心悸(水气凌心)

心血不足,肾精亏虚——健忘、头昏、耳鸣、失眠、

多梦(心肾精血亏虚)

(五)肺与脾: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

1、气的生成(1)宗气的生成(2)脾主运化为气血生

化之源,脾吸收的水谷之精气还有赖于肺的宣发肃降

“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

2、水液代谢方面:脾运化水液以吸收、输布水液,肺

通调水道以输布排泄水液,两脏相互协同,相互为用。

病理:肺脾气虚证:食少、腹胀、便循、气短、乏力、

咳喘肺脾气虚痰湿内停:食少、倦怠、腹胀、咳喘、痰多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六)肺与肝: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生理上:

肝气疏泄,升发条达有利于肺气肃降;肺气充足肃降正

常又有利于肝气升发。肝升与肺降,既相互制约

又相互为用。“龙虎回环”

病理上:

肝郁化火犯肺或肺失清肃燥热内盛影响及肝:头痛、

面红、目赤、胸胁作痛、咳嗽、咳血(肝肺同病,肝

火犯肺者又称“木火刑金”)

(七)肺与肾: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

互资方面

1、水液代谢: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气肃

降有助于肾主水;肾为主水之脏,肾气推动肾阳蒸

腾,有利于肺的宣发肃降。两脏协同相互为用保证

水液的输布排泄正常。

2、呼吸运动:肺主气司呼吸为气之主,肾主纳气

维持呼吸的深度为气之根。肺气肃降利于肾的纳气,

肾精肾气充足摄纳有力有利于肺气的肃降。

3、阴液互资:肺阴充足,下输于肾以滋肾阴,肾阴

充足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二者相互资生相互促进。

病理

水液代谢障碍:肺失宣降行水功能失常,不能下

输到肾或肾气化水液失司寒水上犯射肺一咳嗽不

能平卧,尿少、水肿

呼吸失常:肺气虚宣降失司或肾气不足摄纳无权

相互影响——气短、气喘、呼吸表浅、呼多吸少

(肾不纳气)

肺肾阴虚: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肺阴或肺阴虚损累

及肾阴一骨蒸潮热、盗汗、额红、干咳音哑、腰

膝酸软(肺肾阴虚)

(八)肝与脾:消化功能和血液运行

1、消化方面:肝调畅气机,分泌胆汁,协助脾运,

脾运化正常,有利于肝之疏泄。肝脾两脏,相互为用,

相互协调,消化功能正常。

2、血液运行方面:肝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脾统

血,血行脉中不外溢。肝脾两脏,相互协调,以维持

血液的正常运行。

病理:

肝失疏泄气郁犯脾一精神抑郁;胸闷太息、纳呆、

腹胀、腹泻(肝脾不调)或脾失健运生湿化热郁蒸肝

胆——食欲不振、月完腹痞满、黄疸

脾失健运血液生化无源或脾虚统血失职致肝血不足一

一食少、倦怠、头昏或妇女月经量少、色淡

(九)肝与肾: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

阳互生互制三个方面

1、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能相互滋生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