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从东晋至隋唐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大幅度上升,出现这种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国家的统一稳定 B.制度的变革与创新C.社会经济的发展 D.主流思想的变更2.贞观年间,唐太宗与群臣探讨安危之本时说:“炀帝骄暴而亡,公辈所亲见也。公辈常宜为朕思炀帝之亡……”材料说明唐太宗治国留意()A.增加国力 B.发展农业生产 C.强化君权 D.吸取隋亡教训3.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被称为“诗史”。下面这两首杜甫的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A.宦官专权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4.绘画作品《步辇图》描绘了1300多年前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场景,具有宝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与这幅作品的创作相关的史实是()A.遣唐使来华 B.金城公主入藏C.文成公主入藏 D.玄奘西行求法5.综观古代都城演化,宋都汴京与唐都长安相比,在城市的布局上发生了很大的变更,这种变更客观上反映了()A.建筑技术的日益精致 B.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C.日益常见的对外交往 D.学术思想的沟通传播6.小玲是一个对联迷,她收集了很多有关中国历史上闻名帝王的对联。下列对联中描写宋太祖的是()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溺酒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7.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较长时期的和平稳定局面,这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这段话意在说明订立和约的()A.消极影响 B.主动影响 C.最终目的 D.阶级属性8.在某电视剧中,北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此时,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A.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B.人们争相抢购热门新书《西游记》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牡丹亭》D.路边摊点售卖热气腾腾的水煮玉米9.“此天地间必不行无之书,亦学者必不行不读之书也。”编写此书的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此书是()A.《史记》 B.《三国志》 C.《资治通鉴》 D.《论语》10.文化发展与生产力水平亲密相关。下图中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更的根本缘由是()A.明清社会文化旺盛 B.科举考试快速发展C.南方政局更加稳定 D.经济重心渐渐南移11.史料类型可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等。以下可用于探讨元朝的文献史料是()12.秦汉唐宋以来,中国政区都以“山川形便”为惯例划分……但是当中心政府式微时,地方简洁割据称雄对抗中心……元朝行省的置划打破了自然地理疆界,以犬牙交织的形式划分行省疆域,消退了地方割据分裂的地理基础。这说明行省制度的确立有利于()A.强化地方管理 B.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C.巩固国家统一 D.加强中心和地方的联系13.“当11至13世纪之际,中国海船披荆斩棘,昼夜星驰,多次胜利来回于欧亚之间的远洋航路上。”下列史实最有利于中国海船“昼夜星驰”的是()A.造纸术的改进 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C.火药的独创 D.活字印刷术的传播14.某同学在学习完《明朝的统治》一课后,打算编写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课本剧,剧本中不应当出现的是()A.定都应天府 B.废除丞相制度 C.设立“三司” D.成立东厂15.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部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焚书坑儒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16.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联系。下列几组历史事务体现了因果联系的是()A.安史之乱——郑胜利收复台湾 B.玄奘西行——鉴真东渡C.张骞出访西域——郑和下西洋 D.倭寇扰边——戚继光抗倭17.弄权“有才”的雍正皇帝因这个天才式的独创,最终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下列能体现这一“天才式的独创”的机构是()A.六部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18.七年级(4)班的同学们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围绕“康熙皇帝”这一主题展示的一张学习成果汇报卡。由此可知,康熙皇帝()·1683年,统一台湾·1685—1686年,命清军两次进攻雅克萨,大败沙俄·1690—1696年,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1713年,册封班禅A.开创了康乾盛世 B.维护了国家统一C.促进了人口增长 D.加强了专制皇权19.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向一般大众普及,通俗程度越来越高,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下表内容取自明清小说的是()选项内容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B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20.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视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阅读下面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期及其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A.①处是秦汉时期,旺盛与开放的时代B.②处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更C.③处是隋唐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④处是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图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依据材料,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6分)①图片从不同的方面印证了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状况。上述图片中,体现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交融的有____________;印证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有________。(填写字母即可,4分)②仿照示例,写出图F所示内容的历史内涵。(2分)【示例】图B所示的“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既能反映当时的政治建制状况,也能反映当时中心集权制度的创立。材料二朝代对新疆地区对西藏地区唐朝设置__A__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唐穆宗时期,唐蕃订立友好盟约,立“唐蕃会盟碑”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__B__直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妥当安置回来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中心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1727年,设置__C__,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管理西藏(2)补充完整材料二表格中A、B、C处的内容。(3分)依据表格,归纳历代王朝处理边疆问题的有效方式。(至少答出两点,2分)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的缘由。(3分)22.(17分)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摘自《唐摭言》材料二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其次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质,世族力气强大。其次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据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归纳(1)依据材料一回答,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记是什么?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唐朝完善科举制度的重大举措。(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宋初出现这种现象是受哪一政策的影响?科举制的发展对宋朝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与“第一帝国”相比,“第三帝国”在中心政治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有什么新的表现?(4分)(4)综上所述,科举制从产生、完善、发展直至僵化,有一个根本目的没有变更,这个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23.(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请任选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学问绽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至少写两个论据;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观点一:各民族和谐相处奠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格局观点二: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
答案一、1.B2.D3.D4.C5.B点拨: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宋都与唐都的区分主要在于打破了市坊的界限,出现了更多的商业区和消遣场所。这一变更主要是由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的,故选B。6.D7.B8.A9.C10.D点拨:依据图示可知,在北宋之前,我国的文化中心在北方,属于中原文化中心时代;北宋之后,我国的文化中心转移到南方,进入江浙文化中心时代,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缘由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随着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我国的文化中心也随之南移,故D符合题意。11.B12.C13.B14.D15.C16.D点拨: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故D符合题意;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与清初郑胜利收复台湾无关,解除A;玄奘西行发生在唐太宗时期,鉴真东渡发生在唐玄宗时期,解除B;张骞出访西域发生在西汉时期,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时期,解除C。17.D18.B19.D20.D二、21.(1)①:AE(2分)CD(2分)②【示例】图F所示的《步辇图》(局部),既能反映唐朝的绘画成就,也能反映唐朝的民族交融。(2分)(2)A:安西;B:宣政院;C:驻藏大臣。(每空1分,共3分)方式:与少数民族和亲;设置管理机构;对少数民族首领进行册封;制定法律。(答出随意两点得2分)(3)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不断完善;政府重视发展民族关系;政府设置相应机构管理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沟通,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等。(任答三点得3分)22.(1)标记: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2分)重大举措: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激励士人报考,进士科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时创立殿试制度。(一点2分,共4分)(2)政策:重文轻武。(1分)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深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4分)(3)中心政治机构: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清朝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2分)选官制度:明清时期接受八股取士,脱离实际,禁锢思想,选拔的官吏都是皇帝旨意的听从者。(2分)(4)维护封建统治。(2分)23.【示例】观点: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论述: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心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皇帝之下,设有中心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国家的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限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此后,我国历代王朝皆实行相应措施,不断加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宋朝实行分化事权的方法,减弱相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限制对军队的调动,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地方派文臣担当各地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的权力过大难以限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在地方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心等。元朝中心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3)第15课 陈情表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5
- 18囊萤夜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第3课时Listening (p.24),Speaking (p.27) 教案 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二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秋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Hello Part B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PEP
- Module 9 Unit 1 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三年级上册
- 5 国家机构有哪些 第二课时 国家机关的产生(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11《军神》(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4节《俄罗斯》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多样的交通和通信 12 慧眼看交通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 2025年超高功率大吨位电弧炉项目建议书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含答案)
- 宠物殡葬创新创业
- 2024年黑龙江出版集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4月27日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上海青浦新城发展(集团)限公司自主招聘9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论文
- 2025年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高考预测猜题 化学 信息必刷卷02(新高考 通 用)(解析版)
- 3.2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 2025年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考点梳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