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同步练习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1.(2023·黑龙江双鸭山高二期末)1981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提出,要“大力培养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这表明党中央()A.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之一B.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注重德才兼备C.重视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D.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2.(2023·山东济南期中)张之洞在清政府允许创办新式学堂后,于1907年上《创立存古学堂折》,其中指出:“若中国之经史废,则中国之道德废,中国之文理词章废。正学既衰,人伦亦废,为国家计,则必有乱臣贼子之祸;为世道计,则不啻有洪水猛兽之忧。”据此可知,张之洞()A.肯定了科举制的价值B.阻挠西方文化传播C.警示教育改革的影响D.反对学堂选官制度3.(2023·浙江高二期中)“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孙中山强调“考试权独立”“非经考试合格不能做官”旨在()A.扬中国科举之利矫西方选举之弊B.从根本上推动实现党管干部C.使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D.奠定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4.(2023·山东德州高二期末)下表为民国初期有关文官制度的部分法律法规状况。这些规定反映了()法律法规状况《文官高等考试令》所附《文官考试第二试、第三试科目表》(1915年)规定文官高等考试共分为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物理、数学、测量、化学地质、采矿、冶金、兽医等23个专门学科。《文官高等考试法》(1919年)规定考试专科由23个增至33个,主要增加了机织、染色、窑业、酿造、图业、商业等专科。A.考试权的独立B.对实用性人才的重视C.共和制的巩固D.政治与行政的分离5.(2023·湖北鄂州高二期末)1935年,国民党中央在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中明确规定:“曾于民国有特殊勋劳、勋劳或成绩者并致力于国民革命若干年,经证明属实,便可留任或升任简任官、荐任官和委任官,与考试及格人员同等录用。”这一规定()A.继承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B.试图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分离C.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D.意在强化国民党的独裁统治6.(2023·浙江宁波高二期末)1905年,慈溪爱国华侨吴锦堂在家乡观海卫独资创建锦堂学校,第二年余姚梁弄乡绅黄守斋先生创办正蒙学堂。这些新式学堂的创建()A.标志着传统科举制度废除B.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C.推动了学堂选官制度确立D.满足了文官考试制度需要7.《光绪朝东华录》记载了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乃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既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8.孙中山先生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当中国的考试制度越来越走进死胡同时,它却被欧美国家所嫁接并获得新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社会制度不同B.国家综合实力不同C.国民素质差距D.文化历史背景差异9.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了学堂选官制度,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为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奖励出身大致可分为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依据各级不同情形,分别由官府予以选录。这 ()A.促成了教育的近代化B.动摇了传统儒学的统治地位C.废除了科举选官制度D.表明改革带有浓厚的封建性10.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规定“致力于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督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这些规定()A.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B.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C.有利于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D.剥夺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权利11.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批准开设经济特科,以外交为六科之一,“凡考求各国政治条约、公法律例章程诸学者隶之”,同时诏令改八股为策论;清末新政期间,西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这表明()A.传播西学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B.清政府开始关注国际法方面的问题C.清政府人才选拔制度发生根本变革D.中西文化碰撞下传统价值体系被打破12.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颁布惩治贪污的条例草案,同时还制定了干部管理教育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和以俸养廉制度。这表明边区政府 ()A.注重以制度建设来防腐B.脱离了国民党的腐败统治C.高度重视政治民主建设D.着力提升人民的政治素养二、综合题13.(2023·湖北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官制度与公务员制度】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既要负责治安、国防等传统事务,又要担负经济管理等新的社会事务管理,政府工作变得复杂化和专业化。1854年,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导致英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强烈不满,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1855年,英国首相面对强大的压力,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1870年,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材料二1928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随着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惩戒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公务员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备。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包括考选制度和铨叙(旧时一种叙官制度,按资历或劳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制度两大部分,由考试院具体负责管理公务员的考试、任用和铨叙(审查考核)。1933年颁布《公务员退休法》,1947年《公务员退休法》提高了公务员退休薪资待遇。1935年《公务员任用法》规定:“曾于中华民国有特殊功勋,或致力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与党无深切关系,特非所宜,突出党性”。——摘编自《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国民政府统治初期的公务员制度作出评价。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1.(2023·黑龙江双鸭山高二期末)1981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提出,要“大力培养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这表明党中央()A.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之一B.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注重德才兼备C.重视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D.强调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解析:材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体现的是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的培养注重德才兼备,B项正确;材料与民族地区的发展无关,A项排除;材料与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无关,C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D项排除。故选B项。2.(2023·山东济南期中)张之洞在清政府允许创办新式学堂后,于1907年上《创立存古学堂折》,其中指出:“若中国之经史废,则中国之道德废,中国之文理词章废。正学既衰,人伦亦废,为国家计,则必有乱臣贼子之祸;为世道计,则不啻有洪水猛兽之忧。”据此可知,张之洞()A.肯定了科举制的价值B.阻挠西方文化传播C.警示教育改革的影响D.反对学堂选官制度解析:根据材料“正学既衰,人伦亦废,为国家计,则必有乱臣贼子之祸;为世道计,则不啻有洪水猛兽之忧。”可知,张之洞认为清末学堂教育改革极大地破坏了传统人伦道德秩序,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表明了教育改革的警示影响,C项正确;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肯定科举制的价值”,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张之洞对西方文化传播的态度,排除B项;“反对学堂选官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3.(2023·浙江高二期中)“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孙中山强调“考试权独立”“非经考试合格不能做官”旨在()A.扬中国科举之利矫西方选举之弊B.从根本上推动实现党管干部C.使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D.奠定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解析:根据材料“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可知,孙中山认为,中华民国必须设立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考试,说明孙中山旨在扬中国科举之利,矫西方选举之弊,A项正确;党管干部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干部制度,排除B项;“使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D项是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的客观影响,而不是孙中山的主观目的,排除。故选A项。4.(2023·山东德州高二期末)下表为民国初期有关文官制度的部分法律法规状况。这些规定反映了()法律法规状况《文官高等考试令》所附《文官考试第二试、第三试科目表》(1915年)规定文官高等考试共分为政治、经济、法律、文学、物理、数学、测量、化学地质、采矿、冶金、兽医等23个专门学科。《文官高等考试法》(1919年)规定考试专科由23个增至33个,主要增加了机织、染色、窑业、酿造、图业、商业等专科。A.考试权的独立B.对实用性人才的重视C.共和制的巩固D.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民国初期,在文官考试中侧重实用性科类的考察,这说明当时对实用性人才较为重视,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考试权力的独立,排除A项;共和制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仅仅涉及文官选拔,不能看出政治与行政分离,排除D项。故选B项。5.(2023·湖北鄂州高二期末)1935年,国民党中央在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中明确规定:“曾于民国有特殊勋劳、勋劳或成绩者并致力于国民革命若干年,经证明属实,便可留任或升任简任官、荐任官和委任官,与考试及格人员同等录用。”这一规定()A.继承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B.试图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分离C.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D.意在强化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35年国民政府任用公务员,与功勋、国民党派有密切关系,这有利于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其目的是强化国民党独裁统治,D项正确;这种公务员选任方式未继承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试图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排除B项;这种公务员选任不利于推进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排除C项。故选D项。6.(2023·浙江宁波高二期末)1905年,慈溪爱国华侨吴锦堂在家乡观海卫独资创建锦堂学校,第二年余姚梁弄乡绅黄守斋先生创办正蒙学堂。这些新式学堂的创建()A.标志着传统科举制度废除B.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C.推动了学堂选官制度确立D.满足了文官考试制度需要解析:根据“1905年,慈溪爱国华侨吴锦堂在家乡观海卫独资创建锦堂学校,第二年余姚梁弄乡绅黄守斋先生创办正蒙学堂”可得出,新式学堂的建立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废除科举,排除A项;材料与学堂选官制度无关,排除C项;此时文官考试制度并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7.《光绪朝东华录》记载了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乃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既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解析:各级各类科考得到恢复,经济特科“既行停罢”,与此直接相关的事件应指戊戌政变,戊戌政变后各项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外,其他全部被废除,据此可知选B项,排除A项。C项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和D项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都与题干措施无关。8.孙中山先生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当中国的考试制度越来越走进死胡同时,它却被欧美国家所嫁接并获得新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社会制度不同B.国家综合实力不同C.国民素质差距D.文化历史背景差异解析:材料强调科举制在中国走到了尽头,但是欧美国家借鉴中国的科举制创立了文官制度,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制度不同所造成的环境差异,所以A项正确。9.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了学堂选官制度,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为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奖励出身大致可分为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依据各级不同情形,分别由官府予以选录。这 ()A.促成了教育的近代化B.动摇了传统儒学的统治地位C.废除了科举选官制度D.表明改革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解析: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者有机会获得相应的翰林、进士等奖励出身,显示了浓厚的封建色彩,由此可知当时的学制改革具有浓厚的封建性,D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说明当时的改革是将学堂和选官结合,并不能得出教育近代化的结论,排除A项;当时清政府在学堂中教授的内容依然以儒学为主,排除B项;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在1905年,排除C项。10.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规定“致力于国民革命十年以上而有功劳者”,经证明属实即可免试任为公务员。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督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这些规定()A.调动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B.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C.有利于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D.剥夺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权利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33年公务员的任用与功勋、国民党有密切关系,故有利于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C项正确。根据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可知,目的不是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而是加强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这种公务员的任用制度会造成任人唯亲、宗派主义、政治腐败,不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11.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批准开设经济特科,以外交为六科之一,“凡考求各国政治条约、公法律例章程诸学者隶之”,同时诏令改八股为策论;清末新政期间,西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范围。这表明()A.传播西学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B.清政府开始关注国际法方面的问题C.清政府人才选拔制度发生根本变革D.中西文化碰撞下传统价值体系被打破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戊戌变法及清末新政期间,科举制度打破传统“四书五经”的考试内容,增加社会实用科目及西方政治文化的内容,同时也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反映了在中西文化碰撞下传统价值理念的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传播西学成为社会各界共识,排除A项;题干重在阐述科举内容的变化,排除B项;清政府依然推行科举取士制度,并未体现选拔制度的根本性转变,排除C项。12.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颁布惩治贪污的条例草案,同时还制定了干部管理教育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和以俸养廉制度。这表明边区政府 ()A.注重以制度建设来防腐B.脱离了国民党的腐败统治C.高度重视政治民主建设D.着力提升人民的政治素养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当时边区政府重视通过制度建设来防止腐败,故A项正确。材料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民主建设和提升人们的政治素养的内容,故排除C、D两项。二、综合题13.(2023·湖北高二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官制度与公务员制度】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既要负责治安、国防等传统事务,又要担负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