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相生》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1页
《有无相生》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2页
《有无相生》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3页
《有无相生》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4页
《有无相生》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无相生》课文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共一毂(ɡǔ)户牖(yōnɡ)自是者不彰(zhānɡ)B.赘形(zhuì)有道者不处(chù)自矜(jīn)C.轻诺寡信(ɡuǎ)故终无难矣(nán)企者不立(qǐ)D.几乎(jǐ)枯槁(ɡǎo)木强则折(qiǎnɡ)答案C解析A项,牖yǒu。B项,处chǔ。D项,几jī,强qiánɡ。2.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音声相和 相和:互相应和B.物或恶之 或:或许C.故有道者不处 处:处于、居于D.企者不立 企:踮着脚跟答案B解析或:有的。3.下列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A.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B.死而不亡者寿C.自见者不明 D.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答案D解析A项,“泮”通“判”,分离。B项,“亡”通“忘”,忘记。C项,“见”通“现”,表现、显露。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eq\b\lc\{(\a\vs4\al\co1(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②物或恶之)) eq\b\lc\{(\a\vs4\al\co1(③强行者有志,④其死也坚强))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答案C解析恶:①丑;②厌恶。强:③努力,竭力;④僵硬。5.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B.强行者有志C.其死也枯槁 D.其死也坚强答案C解析A项,不行:跨不远。B项,强行:竭力实行。D项,坚强:僵硬。6.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形式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是以圣人犹难之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为无为,事无事 D.夫轻诺必寡信答案A解析A项,难:形容词意动用法,把……看得困难。B项,水:名词作动词,游泳。C项,事:名词作动词,做。D项,诺:名词作动词,许诺。7.下列句式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图难于其易 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C.为之于未有 D.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答案B解析A、C、D三项都是介词短语后置。二、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8.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死而不亡者寿 寿:寿命B.报怨以德 报:回报C.是以圣人犹难之 难:把……看得困难D.轻诺必寡信 轻:轻易答案A解析A项,寿:长寿,指活得长。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eq\b\lc\{(\a\vs4\al\co1(死而不亡者寿,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B.eq\b\lc\{(\a\vs4\al\co1(图难于其易,师不必贤于弟子))C.eq\b\lc\{(\a\vs4\al\co1(人之生也柔弱,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eq\b\lc\{(\a\vs4\al\co1(草木之生也柔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答案B解析B项,于:介词,表所自,从/介词,表比较,比。A项,而:连词,表转折,可是。C项,也:语气助词,表停顿,不译。D项,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0.下面关于文段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体现了他“无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作长寿了。B.老子反对急躁冒进,主张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必须以平静的思想和行为对待生活。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C.老子从直观的认识角度,看到了人活着时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坚硬了,草木有生命时也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枯槁了。因此,老子主张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D.“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以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形象地向人们提出了奉告,希望人们不作为,一切以无为胜有为。答案D解析D项,“希望人们不作为,一切以无为胜有为”错。(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第三十六章)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将要收拢他,必定先使其扩张12.将画线的句子用“/”断句。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答案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13.试概括这一则选文包含的道理。(不超过2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事物是对立统一,互相转化的,“不争”才是“求全”之道。【参考译文】将要收拢它,必定先使其扩张;将要削弱它,必定先使其强大;将要废除它,必定先使其兴盛;将要得到它,必定先给予它。这就是“微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鱼不能离开渊,国家的凶器(权谋、刑法、酷吏)不能施加于人民。三、文化经典专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人口众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14.对治理国家,孔子、老子各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有什么相通之处?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孔子:治理国家要先让百姓富足起来,然后进行教化,让他们懂得道理。老子:治理国家要用清静、无为而治的方法,让百姓自我实现社会的富足和文明。相通之处:都是针对治理国家提出的方法、措施,方法有异,但目的都是要让人民富足、安居乐业,民心向善,社会安定和谐,儒道两家可谓是“殊途同归”。解析此题考查概括分析文段的能力。回答此题,首先要分别概括孔子、老子的思想主张,然后分析两者的相通之处。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这就是说不能摘录原文,要用自己的话整合回答。15.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请联系现实阐述你的理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赞同孔子的主张。孔子的主张更符合实际,更科学合理。富民,就是要先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教民,就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提高百姓的思想道德素质。物质是基础,是前提,现实生活中,生存、温饱问题是第一位的,生存问题没有解决,那教育人民懂得道理,是无法做到的。孔子先富后教的思想,与我们今天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上搞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的,对现实也有借鉴、指导意义。示例二:赞同老子的主张。老子认为统治者依仗权势、武力、肆意横行,为所欲为,是造成百姓困顿、道德沦丧、天下混乱的原因。因此统治者要严加克制、自我约束、降低欲望,不对百姓生活生产横加干预,让百姓休养生息,自由发展。老子的主张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现实生活中只图“政绩”搞“瞎指挥”“繁政扰民”等现象时有所见,老子箴言对于头脑清醒的执政者为政治民,是有益处的。解析回答此题,首先要亮明态度,对孔子或老子的观点予以概括。然后联系现实举例分析。无论赞同谁的观点,联系实际情况,言之成理即可。不需比较两者的优劣短长,评述所认同的一家即可。【参考译文】孔子到卫国,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好多的人啊!”冉有问:“人多,该怎么办呢?”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育他们。”我无所作为,百姓就会服从教化;我心静如水,百姓就会正直诚信;我无所事事,百姓就会丰衣足食,我无私无欲,百姓就会质朴纯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②,或强或羸,或载或隳③。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④。——《老子》【注】①不得已:达不到、得不到。②觑:轻声和缓地吐气;吹:急吐气。③载:安稳;隳:危险。④泰:极端。16.上述材料体现了老子________的政治思想。答案无为(或无为而治)17.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老子这一思想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无为”的政治思想,主张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老子希望那些得“道”的统治者治国安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不要存奢望,不要好大喜功,尊重民意,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政治智慧,这与我们今天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不谋而合。【参考译文】有人想要夺取天下而治理它,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天下的神圣的东西,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用强力把持天下,就一定会失去天下。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那些世间万物,有前有后,有缓有急,有的刚强,有的羸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种极端、奢侈的、过度的政令和手段。四、表达与交流18.一位老年妇女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①我欲招魂,四五日苦雨凄风,问归何处?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痛想生平②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③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A.①挽伯母②挽岳母③挽母B.①挽岳母②挽母③挽伯母C.①挽母②挽伯母③挽岳母D.①挽伯母②挽母③挽岳母答案D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褪黑素,是存在于藻类等众多生物中的一种激素,它在生物中的含量水平__①__。它在无光照的夜间分泌量最大,能够帮助降低体温和减少脉搏跳动次数,有助于睡眠;清晨,__②__,人就慢慢醒来,因此,它被称作“睡眠激素”。现代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