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北片区联考名校调研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北片区联考名校调研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北片区联考名校调研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北片区联考名校调研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北片区联考名校调研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期中测试化学(人教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C一12O一16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烧制陶器 B.蔬菜腐烂 C.铁水铸锅 D.蜡烛燃烧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2O B.N2 C.O D.Cu3.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生活现象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的是A.水果腐烂 B.酥脆饼干久置变软C.木炭燃烧 D.动植物呼吸4.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 B.振荡试管C.加热液体 D.加入固体5.物质NaIO4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6 D.+76.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C.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7.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纯净物C.都含有两种元素 D.都含有氧分子8.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减小一一温度降低,分子变小B.气体容易被压缩一一气体分子间隔较大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一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D.花香四溢一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9.寻乌举行的职工篮球赛期间球员需要补充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含“钾、钙、镁”等无机盐的碱性饮料以防营养丢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理盐水属于纯净物B.氯化钠由离子构成C.饮料中“钾、钙、镁”指的是单质D.喝纯净水比喝矿泉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10.鉴别,检验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用活性炭吸附B检验蜡烛燃烧后生成水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烧杯C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D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分别取样,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A.A B.B C.C D.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2)2个硫酸根离子_____(3)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_____。12.如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反应。(2)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B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3)该反应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粒子符号)。13.水是生命之,人类生活离不开水。(1)用活性炭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天然水,生活中常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3)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硬度并杀菌、消毒,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4)预防和治理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为降低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2分)14.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2)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3)该实验集气瓶中预先加水的作用是_____。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元素之间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不同。(2)表中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元素,原因是_____。(3)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4)11~18号元素在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_____相同。16.小明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1)明矾的作用是_____,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2)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17.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带标号的化学仪器名称:①_____。(2)A~E中,用氯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时,所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3)用装置AE组合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4)用装置F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实验一:按图1实验。(1)观察到②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实验二:在进行实验一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酚酞溶液,向A、D两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2)通过实验二可以得出结论:_____。(3)改进后实验二优点是_____。(任写一点)实验三:如图3所示,小丽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并向水中放入一块蔗糖、然后在容器外壁沿液面划一条水平线。小丽用玻璃棒搅拌,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观察到现在液面比原来划的水平线下降了。(4)通过实验三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19.1800年,英国科学家尼克尔森通过电解水验证了水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类似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实验方案】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原理:_____(用符号表达式表示)。(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与电相连的a、b两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3)实验结论:_____。【图示表征】(4)甲、乙两位同学用图示表征该变化的微观过程,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填“甲”或“乙”)。五、计算题(共4分)20.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为Vc)易患坏血病,如图为某品牌V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只写计算结果)。(1)Vc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2)Vc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3)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4)若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每天可服用该品牌维生素C片______次。

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是A.烧制陶器 B.蔬菜腐烂 C.铁水铸锅 D.蜡烛燃烧【答案】C【解析】A.烧制陶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蔬菜腐烂,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铁水铸锅,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2O B.N2 C.O D.Cu【答案】D【解析】A.元素符号的前面写出数字只表示多个原子,则2O只表示2个氧原子,选项错误;B.N2是氮气的化学式,表示氮气和1个氮分子,选项错误;C.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和1个原子,则O表示氧元素和1个氧原子,选项错误;D.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和1个原子,则Cu表示铜元素元素和1个铜原子,金属铜由铜原子直接构成,则Cu还能够表示铜单质,选项正确,故选D。3.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生活现象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的是A.水果腐烂 B.酥脆饼干久置变软C.木炭燃烧 D.动植物呼吸【答案】B【解析】A.水果腐烂是因为发生了缓慢氧化,与氧气有关,不符合题意;B.酥脆饼干久置变软,是因为饼干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与氧气无关,符合题意;C.木炭燃烧,是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发生了反应,与氧气有关,不符合题意;D.动植物呼吸,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与氧气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B4.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 B.振荡试管C.加热液体 D.加入固体【答案】C【解析】A.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俯视读取,导致读数大于液体的实际体积数,错误;B.振荡试管时,振荡试管中的液体的正确方法是手指拿住试管,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摆动,而不是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振荡,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同时使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正确;D.将大理石投放到直立的试管中会砸破管底,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错误。故选C。5.物质NaIO4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6 D.+7【答案】D【解析】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NaIO4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4=0,则x=+7价,故选D。6.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C.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答案】D【解析】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A不符合题意;B.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本身不能燃烧,不可以作燃料,故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是空气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稀有气体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故D符合题意。故选D。7.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纯净物C.都含有两种元素 D.都含有氧分子【答案】D【解析】A.二氧化硫是由S、O元素组成,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二氧化锰是由Mn、O元素组成,这三种物质均含氧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锰均是由同种物质组成,都属于纯净物,故B不符合题意;C.由SO2、CO2、MnO2三种物质的化学式知,这三种物质都含有两种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含有氧气才含有氧分子,这三种物质都不含有氧气,都不含有氧分子,故D符合题意。故选D。8.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减小一一温度降低,分子变小B.气体容易被压缩一一气体分子间隔较大C.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一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D.花香四溢一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答案】A【解析】【分析】分子的特性: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隔;A.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的水,体积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该选项解释错误,符合题意;B.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故该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分子不同,物质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是因为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故该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D.花香四溢因为分子在不断地做运动,故该选项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9.寻乌举行的职工篮球赛期间球员需要补充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含“钾、钙、镁”等无机盐的碱性饮料以防营养丢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理盐水属于纯净物B.氯化钠由离子构成C.饮料中“钾、钙、镁”指的是单质D.喝纯净水比喝矿泉水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答案】B【解析】A.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说法错误;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说法正确;C.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饮料中“钾、钙、镁”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单质,说法错误;D.纯净水中只含水,不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因此长期饮用纯净水对身体健康无益,说法错误;故选:B。10.鉴别,检验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用活性炭吸附B检验蜡烛燃烧后生成水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烧杯C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D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分别取样,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A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故B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C.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别取样,加入二氧化锰,观察到产生气泡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3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2)2个硫酸根离子_____。(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答案】11.3CO212.13.O【解析】【小问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3CO2;【小问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小问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符号为O。12.如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反应。(2)从物质类别角度分析,B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3)该反应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填粒子符号)。【答案】12.分解13.单质14.H、O【解析】【小问1】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小问2】B中是氧气,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小问3】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不变的是原子,此变化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是H、O。13.水是生命之,人类生活离不开水。(1)用活性炭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天然水,生活中常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3)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消毒,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4)预防和治理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为降低成本,工业废水直接排放【答案】13.混合物14.肥皂水15.煮沸16.C【解析】【小问1】用活性炭净化后得到的水,其中还含有部分可溶性的杂质,故属于混合物;【小问2】硬水是含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使用肥皂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故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小问3】生活中为了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消毒,常采用的方法是煮沸;【小问4】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利于减少水体污染,正确;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增加农业生产,减轻水和土壤污染,正确;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错误;故选C。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2分)14.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2)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_。(3)该实验集气瓶中预先加水的作用是_____。【答案】(1)(2)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3)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掉落炸裂集气瓶底【解析】【小问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小问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小问3】集气瓶中预先加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掉落集气瓶底,使集气瓶炸裂。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元素之间的最本质区别是_____不同。(2)表中与氧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元素,原因是_____。(3)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4)11~18号元素在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_____相同。【答案】(1)质子数##核电荷数(2)①.硫##S②.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失去(4)电子层数【解析】【小问1】元素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小问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氧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硫原子的最外层也是6个电子,二者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二者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小问3】12号元素的原子是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小问4】11~18号元素在表中处于同一周期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电子层数相同。16.小明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过滤,请回答下列问题。(1)明矾的作用是_____,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其作用是_____。(2)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答案】16.①.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使其沉降下来②.玻璃棒③.引流17.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本身不干净等【解析】【小问1】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其作用是吸附水中悬浮杂质,使其沉降下来,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小问2】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液体从破损处流下)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从滤纸与漏斗夹层之间流下)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4分)17.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带标号的化学仪器名称:①_____。(2)A~E中,用氯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时,所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3)用装置AE组合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4)用装置F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答案】17.长颈漏斗18.①.AD②.KClO3KCl+O219.②③①④⑥⑤20.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氧气【解析】【小问1】由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小问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即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氧气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氧气还可以选择排水法,而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即装置D,故填A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写为:KClO3KCl+O2。【小问3】装置AE组合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操作步骤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气体后,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即②③①④⑥⑤,故填②③①④⑥⑤。【小问4】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验满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装置F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短导管,即b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氧气,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氧气。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实验一:按图1实验。(1)观察到②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实验二:在进行实验一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向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酚酞溶液,向A、D两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2)通过实验二可以得出结论:_____。(3)改进后实验二的优点是_____。(任写一点)实验三:如图3所示,小丽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并向水中放入一块蔗糖、然后在容器外壁沿液面划一条水平线。小丽用玻璃棒搅拌,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观察到现在的液面比原来划的水平线下降了。(4)通过实验三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答案】18.①.溶液变红色②.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9.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20.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合理即可)21.分子之间有间隔【解析】【小问1】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②烧杯中,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填:溶液变红色;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小问2】在实验二中,观察到C试管中酚酞溶液先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小问3】改进后实验二的优点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等,故填: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合理即可)。【小问4】实验三,小丽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