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教案
3、比和比的应用
(1)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
力。
教学重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儿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
人数的几倍?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I.教学比的意义。
(1)教学同类量的比。
A、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
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杨利伟展
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长和宽的关系?(引导学生
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或求红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B、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
C、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除法,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比北可以说成是:
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或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D、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2)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A、“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
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路程+时间=速度,算式:42252+90)
B、对于这种关系,我们也可以说: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这里的42252
千米与90小时是两个不同类的量。
(3)归纳比的意义。
A、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认为什么是比?(学生试说,教师总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
个数的比。)
B、练习:判断,下面数量间的关系是表示两个数的比吗?
①甲数是9,乙数是7,甲数和乙数的比是9比7;乙数和甲数的比是7比9。
②拖拉机45分耕了2公顷地,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是2比45。
③足球比赛,甲队和乙队的比分是3比2。
2.教学比的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比的写法。
15比10记作15:1010比15记作10:15
42252比90记作42252:90
比的各部分名称。
A、学生自学课本,小组讨论概括知识点。
B、小组汇报并举例: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
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
3:2=3+2=11
:::3
…
…
比
前
后
比
号
项
项
值
3.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1)比与除法的关系
A、观察上面的式子,比的前项相当于什么?(被除数),后项相当于什么?(除数)比值
相当于什么?(商)。
B、比的后项能不能是零?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零。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除数
不能是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
C、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2)比与分数的关系。
A、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推知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回答:比的前项相
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
a)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例如15:10,可写成竺,读作15比10。
结合上面的讲解,板书下表:
除法被除数士(除号)除数商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做一做”。
2.练习H第1、2题。
四、布置作业。
1.课本练习十一的第3题。
2.补充:求出比值。
132
0.375:0.875-:-0.75:-2.6:3.9
845
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类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
的整数比。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比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
活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化简比与求比值0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比与除法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
3、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举例:6+8=(6X2)+(8X2)=12+16
4、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举例:9=上^—=-
88・24
二、新授
1、猜测比的性质:除法有“商不变性质”,分数也有“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比与除法和
分数的关系,同学们猜想看看,比也有这样的一条性质吗?如果有,这条性质的内容是
什么?(学生猜测,并相互补充,把这条性质说完整)
2、验证猜测的性质能否成立: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
6+8=(6X2)4-(8X2)=124-16
6:8=(6X2):(8X2)=12:16
6:8=(6+2):(84-2)=3:4
6+8=(64-2)4-(84-2)=3+4
3、小组派代表说明验证过程,其他同学补充说明。
4、正式得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
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5、教学例1
(1)出示例题: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2
15:10-:-0.75:2
69
(2)引导学生审题,说说题目提出了几个要求(两个,一是化成整数比,二必须是最简的)
(3)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化简的方法,全班评判。
三、练习
1、P46“做一做”
2、练习十一第2题(提醒学生第二个长方形,长的那条为“长”,短的那条为“宽”)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
敖老迎祀:
冷堂锦,是一节克合体,见。当代名豆的锦。敬老中,,由除法的
“商系变健质"和"台数的皋有植质”就惋自处而怨:的联怨割是否也
商在着“比的基本槌”。对此,我狼市束博皆尘的思维,而是顺乂当
尘的思猿规律,鼓励他们大胆精馥,笄通过举例、卷证等方法小芯脍
证,徽后褊切地得出了"比的基本嘏质"。A“大胆精泡——小芯脸
证——得破秸卷“送一过程中,我尽量地数寻俗学代,让当代自:像
堂,步步深入,而裁师兄在关校处起直被作用。送存,港堂锦的敬名,
名生的老灯兴凝浓,积极仁方,裁就敲足,理斛和和忆也就自这较名
深刻。
(3)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
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在教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每份都相等)在日常生活中,
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
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2、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100ml和400ml,?(补
充问题并解答)
二、新授。
1、教学例2。
(1)出示例2: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分配500ml
的稀释液;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进行分配。)
(3)问:“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占
1份,水的体积占1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5分之4,水的体积占稀释液
的5分之k)
(4)你能求出两种各多少ml吗?怎样求?(引导学生进行解题)
①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
1
②浓缩液的体积:500X1+4=100(ml)
③水的体积:500X4=400(ml)
1+4
答:稀释液100mL水400ml。
(5)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说明: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
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
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6)学生试做:练习:做一做第1题。(订正时说说解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补充练习
(1)出示: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
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28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着重使学生明确
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即按47:45:48来分配。)
(3)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怎样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使学生
明确:要先算三个班总共有多少人(即总份数),然后才能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
的几分之几。)
(4)怎样分别算出各班应种的棵数?引导学生解答:
①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
47
②一班应栽的棵数:280X——=94(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杭州八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期末学习能力诊断数学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十中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五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D)(含答案)
-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五下语文期中模拟卷(1-4)(有答案)
- 收割机操作员劳务合同
- 工程承包合同税务处理框架协议
- 合同履行担保制度探索与实践
- 中医内科学与中医临证方法课件
- 3《这是我们的校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1
- 豆制品设备合同范例
- 2024年财务会计制度模版(4篇)
- 2025年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高职组)赛项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办公用品、易耗品供货服务方案
- 专升本英语连词
- 2024心理健康服务规范
- 《高绩效团队》课件
- 中辐放射性药物贮存及销售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之合同管理制度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平行四边形》全章复习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