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海底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海底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海底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海底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底世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海底世界》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文本以科普说明文的方式通过科学形象的语言,向人们介绍物产丰富、景色奇异的海底世界。三道课后题从关注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到那段话是怎样把意思写清楚的再到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从篇及段到句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清晰地呈现了教学重点。

全文共7个自然段,在表达上突出的特点就是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每一个段落明确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以问句开头,既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又引导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体现科普说明文语言的简洁、清楚的特点。接着紧扣问题,写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两大特点。其中二、三自然段之间关联紧密,第二自然段主要讲海底是宁静的,第三自然段则补充说明海底虽然宁静,但借助水中听音器可以听得到海底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四至六自然段分别从动物、植物、矿产3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也做到前后呼应。

文章从光线、声音开始,逐步深入到动植物和矿产资源的介绍,这种层层递进的写作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按照逻辑顺序,逐步了解海底世界的各个方面。让读者跟着作者,深入海底,留下深刻印象。

学情分析

“以生为本”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学的立足点。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已经学习“利用关键语句概括段落意思。"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海底世界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神秘的领域,对于探索海底世界,孩子们是既好奇又向往。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必不可少,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预学,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能结合生活理解词语意思。

2.通过预学、共学梳理文本内容,了解课文结构特点,知道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3.通过小组合作研学活动,理解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并习得段落写法,迁移运用学习海底有声音,学会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知道那段话是怎么把这个意思写清楚。

4.通过学习,感受海底世界的无限美好,激发探索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预学、共学梳理文本内容,了解课文结构,知道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研学活动,理解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并习得段落写法,迁移运用学习海底有声音,学会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知道那段话是怎么把这个意思写清楚。

教学准备:学生完成学习单、制作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出示第七单元导语)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本单元,我们开展了“探索天地奥秘”研学之旅,在第一站《我们奇妙的世界》中,课文就向大家介绍了天空和大地的珍藏。

畅聊研学所得:听说你们也喜欢旅行:“你去过哪里?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指名交流——图片欣赏公园、游乐园、森铃、博物馆、大海边……

原来,在这么多美丽神奇的地方都留下了你们探秘的身影。(出示23课课题)讲述:浩瀚无边的大海是令人向往的世界,那深不可测的海底又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索这神秘的海底世界。

一、情境导入,准备入学

1.读好课题,伙伴引领:学生齐读课题。播放海底小伙伴的邀请。

2.检查预学,读好字词:研学第一站:就是“海底预学站”。

出示:肌肉、单细胞、煤炭、金属——通过预学,谁来读这一组专业名词?

出示:窃窃私语——还有一个成语很有意思,你读。他是什么意思?请你说。(一起小声地说话。)

出示多音字:差——课文中还有一个多音字,差:差异,差别;他还读差得远、差不多;出差、差使。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请你读: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设计意图】观照单元整体,从单元导语出发。回顾前文所学方法,紧扣人文主题,感受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本环节采用创设情境、图片欣赏等方法帮助孩子认知世界,从而走进世界。同时运用学习单,三学助力,还学于生,让学生在初步接触课文时懂得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并给予明确任务,完成预学,反馈巩固,在预学中完成字词学习。

二、统揽全文,预学展示

1.全文导览,梳理结构

出示第一段: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呢?预览全文,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出示)

原来课文是从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两个方面来介绍海底世界的,正好回应了课文第一自然段,像这样开头提出问题,结尾回答问题的写法我们称为首尾呼应。其实在《富饶的西少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已经学过。

再来看一看,课文的中间部分就是向我们具体的讲述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表现在哪些方面,整篇课文就是按照总起分述总结这样的方法来写的。

2.借用方法,提炼内容

第一站我们就能学到如此丰富的知识,第二站“海底小课堂"一定更加精彩。

在本册第四单元,我们学会了借助关键语句了解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现在结合课堂作业本第四题来说说每一段话都讲了些什么吗?

指名说——交流反馈

像这样抓住关键语句并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每一段话的主要内容。

过渡:小朋友们,你们真会学习,赶紧对照提示修改作业本吧。

小结:在海底小课堂中我们大致了解海底世界的构造,让我们继续研学。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借助关键语句了解一段话的主要内容,接着结合课堂作业梳理文章段落主要内容。融合作业和学习内容,旨在实现课堂效率达到读写结合。

三、小组合作,深度研学

1.明确任务,小组合作

教师过渡:通过课前调研,老师发现第四自然段: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最吸引大家(出示柱状统计图)让我们走进海底,进入第三站“海底博物馆”探秘动物世界吧。

2.小组展示,成果研讨

(1)内容研读:小组成员介绍研学所得:了解海底动物的不同活动方法。——海参他靠肌肉收缩爬行,特别慢;梭子鱼速度特别的快,因为他的身体像梭子尖尖的,所以减少了水的阻力就特别的快。乌贼和章鱼他们是喷出去,然后喷出去往后退,这样的反推力的行动方式还真是特别少见。而贝类那就更惬意了,巴在船底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2)方法渗透:从动物的活动方法你看出了动物的什么特点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慢、快、特别、懒)——数字、对比、拟人、比喻等方式,写清了动物特点。“巴"字老师觉得用得特别的好,你觉得你来说说看为什么好?我把它换成移动好不好?为什么?

预设:用移动的话就感觉是东西了,而他巴在那里免费长途旅行的话,那就感觉像人一样有生命的特别的灵活,所以特别的生动形象。

(3)段落构成:抓住关键语句——齐读第一句话,选取了行动慢、行动快、行动特别、行动舒服的典型动物,这段话按照先总写后具体的方式,从几个方面写清楚了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小结: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会这段话的呢?第一:读一读课文、第二说一说内容?第三想一想方法。

3.迁移研学,自主分享

(1)方法迁移,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海底有声音,怎么知道的?——学习设问句。你们是从听音器水中听音器找到了海底是有声音的。听声音,理解比喻句的奥秘:你们是从哪几方面知道的?

不同声音:海底的动物的声音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活动发出不同的声音。

想象说话:你来想象一下看他们还会说些什么样的声音呢?行动时、行进时,遇到危险时分别会说什么呢?

小结朗读:孩子们,你们会开动脑筋,用自己的方式学会了海底的声音,咱们一起来读一读。知道了这段话以设问句引出,以关键句概括写,从不同动物的不同声音,同意动物的不同活动发出的不同声音,明白了海底有声音是怎么写清楚的,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海底研学。

【设计意图】通过有梯度的帮扶让学生反复明确研学任务。通过小组合作,梳理学习方法:如内容研读、方法习得、段落构成。紧接着完成学法迁移,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分享交流,提高学生表达力和感受力;在具体明确的评价反馈中观照自我,本节课的能力提升点、积极参与度等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以便后期修正完善。

四、存疑留白,期待拓学

全文小结:

瞧,研学旅程让我们了解海底世界里的各类动物。从不同动物的不同声音和同一种动物不同活动发出的不同声音两个方面写出了海底有声音。从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和贝类的不同活动方式写清楚了动物们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那么光线变化、植物的不同、矿物的丰富等又是怎样的呢?下一节课继续进行海底世界研学之旅,去探索更多的未知奥秘。

【设计意图】本课拟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重点在于对文本结构的把握、方法的习得、内容的研究;第二课时进行细节完善,生字词语的书写指导、方法的迁移运用、对未来的无穷探索的精神培育,通过存疑留白,让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充满期待。

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科普说明文,结构清晰,文本行文特点明显,整篇课文通过“总起-分述-总结”的结构说明了“海底真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分述部分围绕关键语句展开,对于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概括一段话的意思,理解段落内容有很大的价值引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因段落机构相似,为后续的学法迁移和运用做了很好的铺垫。

一、目标导向,设置任务情境

在单元统整的思路引领下,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为人文主题,结合学生刚刚完成的春季研学活动以及日常的家庭联盟活动等,创设单元情境“寻找天地间奥秘"的大任务,以制作研学之旅实践手册为抓手,将学习过程可视化。

基于单篇教学设置本课任务小情境,以贴近学生,利用学习伙伴邀请的方式呈现任务情境

“亲爱的同学们天地间珍藏的许许多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看寻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海底世界开启我们的海底研学之旅吧?”

接下来的每一个学习活动环节就是海底研学的情境驿站:

研学第一站:海底预学站,检查学生预习的字词读音、词语理解等情况;

研学第二站,海底小课堂:抓住关键语句读懂每一段话的意思,从而梳理文本结构和内容;

研学第三站:海底博物馆。以第四自然段的引导学习为例,借助四个明晰要求学生学习、交流,读懂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

研学第四站,海底自由行,就是总结第四自然段的学法,学生迁移运用学习,交流分享;结课留白以文本剩余三个内容为抓手,继续海底探秘,完成研学之旅的实践手册。

基于目标导向的情境创设,要有清晰的任务提示,有具体的实践抓手,有明确的评价导向,学生就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样,紧紧围绕目标,在情境中探索,实现活力课堂。

二、重视联结,搭建上升支架

联结是指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或者进行沟通。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多种联结,才能将学生的过去、现在、未来相联通,也要将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之间进行联结,才能在教与学的关系中进行自然的切换。本课在教学中我也在尝试多种联结:

联结旧知,巩固学法:在学习字词部分,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预习反馈,让学生以小老师领读、指名读、齐读的方式检测读音,并说说词语的意思。让学生联系已有认知解释意思,站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之上简单教已经能自己学会的知识。在梳理文本结构的时候联结已经学过的方法再现,比如文章的开头提出问题,结尾回答问题,中间详细讲述,就是明显的总-分-总的篇章布局,回顾《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明确首尾呼应,总起分述总结的写法,虽是一带而过,但是作用却是反复出现。结合作业第四题梳理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则勾连本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让学生将方法进行迁移运用,从而概括每一段话的主要意思,进行内容提炼。教学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时,学生分享时引导与生活联结,知道快、慢的标准,以及巴在船底的悠闲惬意,因为有什么的经历才有对文本的感悟。联结就是打通壁垒,将旧知与未知、现在与未来进行有效地沟通,从而实现学习无边界,为学生的发展搭建螺旋而上的阶梯。

三、三学助力,课堂还学于生

三学是指预学、共学、拓学,价值指向以学生为起点。在设计学生学习单的过程中始终“以生为本”,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帮助,他自己能够做些什么,他必须做些什么。在这样的思考之下,去试着做学习单,包括三个内容:

预学,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在预学部分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课文的朗读(标注段落、思考每段话讲了什么)、字词的自学,包括字音(借助拼音读准确)、字形(难写的多写几遍)、字义(不懂的字词用符号标记)、节后课后作业的思考圈划,养成自我阅读的习惯,留下学习的痕迹。本课教学中对于难写的字学生自己完成,结合课堂作业第四题以提纲的方式梳理每段话的意思,为课堂学习做了充分准备。

共学,深入探究我能行:共学就是自主与合作、分享与交流、碰撞与共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明确的学习提示,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或个人或团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学习第四自然段,以表格填写完成动物、活动方式、活动特点、作者写法等方面的共同学习,在集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