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淮提出:要教会孩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熏陶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要激发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判断能力。因此对应新课标中对二年级的阅读要求,我对本课进行了以下设计: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庐山,我班的孩子基本没去过,因此,我充分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孩子们先喜欢上庐山,再帶者感情去朗读诗文。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此在古诗中,我坚持以学生读为主线,让孩子采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感受作者的写作心情。感受庐山瀑布、香炉峰的壮美。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二年级的孩子,知识量有限,因此我采用各种可以展示诗句的图片,帮助孩子理解文意。在读通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再谈自己对庐山的理解。

4、在综合性学习中,二年级学生可以结合所学,观察大自然,口头或图文方式表达。因此在课下我要求学生观察校园里自己最喜欢的一处风景,面下来,写下来。

5.在古诗文的阅读评价中,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因此本课的设计,我以诵读为主,在课件中利用大量的图片,以促使学生理解文意

教材分析

《望庐山瀑布》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选编的一首李白的诗。本诗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材选编这首唐诗的主要意图,一是丰富学生古诗的积累,从唐诗的音韵和谐、用词精炼中受到熏陶感染,培养语感;二是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山河壮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那么,根据唐诗音韵和谐、用词精炼的特点,我认为为了贯彻落实“课标”倡导的新学习方法,可以采用“分步朗读、逐渐深入"的方法,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分散难点,各个击破,从而达到本课的学习目标。一读,读准字音本诗虽然生字不多,但应提醒学生要读准押韵的字。本诗押韵的字是“烟”“川"天”,它们都是前鼻音,不要读成后鼻音。另外,“落"字读luo,不要读lao、la。“银河”的“银"读yin,不要读成ying。可先让学生听录音,然后自己练习轻声读,再抽学生读。让其他学生辨析、鉴赏、纠正。这样的安排,符合儿童好表现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了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二读,理解词句

1、学生逐字逐句地自读,联系上下文边读边理解词句的意思,如有不理解的,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解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互相释疑解难。这样做体现了“课标”中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词语卡片,让学生进行抢答,对以下有特色的词语,教师要进行追问,引导学生体会本诗用词精妙的特点,培养语感:

①为什么作者要说瀑布是“挂"在山前?(一个“挂”字更能体现长久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污而下,形象表现出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

②第三句中“飞流”的“飞"用得好不好?为什么?(用得好。因为这个“飞”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瀑布的急流飞奔。)从“直下"这一词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山的高峻陡峭和瀑布飞奔而下。)

③最后一句为何用“疑”而不用“象"?(“疑”表现出作者对瀑布壮观的惊叹,因而产生了神奇、夸张的想象。)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3、抽学生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三读,体会情感在学生读懂了诗句的基础上,就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语文学习,学会了一些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写字基础比较牢固,也有了阅读的兴趣,整体语文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在课下及生活中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的也是丰富多彩。同时,学生从幼儿园起,已经日积月累地背通了许多古诗,但对诗意的理解却是模糊而浅显的,到了二年级,教师既要重视学生这一重要的前知识积累,但又不能停留在朗读、释义、背诵的浅层面上,需要引导学生对古诗富有个性的设计,引导学生打开思路,放飞想象、激活联想、引领学生兴趣盎然地汲取我国古代文明中的灿烂精华,潜移默化地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进行本课的教学中,我用“吟诵品读”,这亘古不变的艺术形式来引导学生体会、感受李白诗句中的“豪言壮语”。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会正确读“瀑、布、炉、烟、遥、川"6个生字。会写“照、炉、烟、挂、川”5个生字

2、理解古诗内容,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

3、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古诗描绘的景色。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导入:

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日常学业繁忙,两个月的暑假,大家终于有机会出去走走了吧?同学们都去了哪些地方旅游?哪些景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介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学生自由讨论,汇报交流。师相机评价,给予鼓励。

(从你的神采奕奕/滔滔不绝/欢呼雀跃中我感受到了你对这个地方的喜欢。)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老师也想给大家推荐一个旅游胜地:庐山(板贴写有“庐山”的黑板贴,指导“庐"是边音。)

庐山风景秀丽,云雾飘渺,你们知道其中最有名的是什么吗?

生:瀑布。

师:没错。(补全课题“瀑布”,指导生字“瀑”,观察“瀑”的偏旁,你会发现这个字与“水"有关,右边的部件是“暴”,你猜会是怎样的水?老师带来一段视频,相信大家看后,会对“瀑布"有更好的理解!播放有关瀑布的视频瀑布:从很高的山岩上流下来的水。)

师:庐山的瀑布为什么如此有名?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诗人李白,去“望”一望。

(继续补全课题:望庐山瀑布齐读课题。)

活动一:做旅行攻略

师:大家的旅行经验都非常丰富了,那出发前,我们是不是得做一做旅游攻略呀?首先,和我们同行的生字朋友们来到了屏幕上,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瀑布炉烟遥川

(注:每个生字加上拼音放在行李箱上!)生字朋友们都是戴着拼音帽子来的,摘掉帽子你还能认识吗?

瀑布炉烟遥川

(注:去掉拼音放在行李箱上!)

现在我要把他们藏到古诗里,你还能发现他们的踪迹吗?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自己先练着读一读。

(生练读)

谁来展示你的朗读?注意听,看谁有本领能听出他哪儿读得好?

(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注意读出诗的押韵。)指生读。指生评价。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试一试。听听看,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一样?)

师:发现什么了吗?

生:老师读得有停顿。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教师讲解:这首诗,一句七个字,是一首七言绝句。读时我们按照“二二三"的节奏。这些小魔法棒可以帮助我们读出停顿、读出韵律哦!你们也像老师这样,读读看。

学生练读,读出诗的节奏。

师:是不是更有节奏啦!谁想试试看?

(两名)

相机评价:你读得很有韵味!

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生齐读古诗。

师:不着急,慢慢读,读出节奏,就能把诗读得正确。诗都会读了,在预习中有没有哪些字或词意思不懂的,现在可以举手问一问。根据学生的提问,相机指导。若都没有。

师:都没有疑问,那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师:“生”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

师:“遥看"?

生:就是遥远的看。

生:就是望。

师:你真会读诗!读诗句,还想到了结合题目。这也是大诗人的了不起。他在写诗的时候就是围绕这个题目来进行的。

师:最后一个问题,“疑是“?

生:怀疑是。

师:看来大家预习的时候都非常的用心。

师:字词都攻克了,看来,整句诗的意思也难不倒大家了。现在,同桌合作,一人读诗句,一人说说诗的意思。

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交流,其他同学仔细听,进行补充。师相机指导。

师:刚才我们大概了解了诗的意思,但要想真正把一首诗读好读懂,还要一边读一边想象。

(板书:读诗句,想画面。)

师:李白来到庐山,是在哪里看瀑布的?

生:遥看远处远远的

师:他第一眼看到的是庐山的一个全景,看到了什么景色?

生:香炉峰......

师:看到了这样的景色,出示第一句诗:日照香炉生紫烟

师:我们一起读生读。

师:这个香炉和我们平常家里用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香炉是庐山的一座山峰。

师:说一说相同点。生汇报。

师:诗人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发现了他们的相似之处,因而这座山峰名为“香炉峰”。读了这句诗,你脑海中想象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汇报交流师:出示图片我们不仅看到了庐山的景色,还看到了庐山云雾。活动二:赏庐山美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古诗不仅是给我们读的,也是给我们欣赏的,像欣赏一幅画那样。让我们再次走进古诗,看看诗人欣赏到了些什么。

自己读一读古诗,用笔圈出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读一读,圈一圈。)

学生汇报交流:

(1)画一画。生上黑板画生说诗人看到的景物:日、香炉、紫烟、瀑布。课件圈画呈现,师相机板贴。

(相机理解“香炉、生紫烟、前川"的意思,学习生宇“照、炉、烟、挂、川”。)

“川":贯通于大山之间的水流,名山大川、大山广川、名山胜川。

(2)赏一赏。

诗人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景象?

品仙境:烟云缭绕、烟消云散、云飞烟灭。品壮观:飞流直下、倾斜而下、倾盆而下。

动态的美:“生”,产生,源源不断,弥漫升腾着。

(朗读指导)

“飞流直下"写出瀑布的壮观。静态的美:“挂”,自然界的力量,神奇的力量。

(朗读指导)

欣赏瀑布视频,听老师读古诗。结合刚才的视频,说一说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黑板上的画面连起来说一说,体会“生、挂“用词的精妙和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

(3)读一读。如诗如画,如梦如仙。这样的仙境配以这样的瀑布,这样的瀑布才配有这样的诗句——

生齐读: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指导朗读。读诗句,想画面,这样才能把诗读懂读透。李白是在哪里看庐山的瀑布的?

在远处,首先看到了香炉峰,出示香炉峰和香炉的图片,来理解香炉峰的样子,遥看瀑布挂前川,“挂"这个字用的特别好。生活中你挂过什么瀑布,像一条河流被挂在山岩前,还有一个词,3000尺3000尺,大约是1千米。李白用夸张的手法想象出来的。

有夸张手法的古诗,还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配乐朗读指生读生齐读古诗,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吟诵,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唱。

(4)观察比较,学写生宇。“尽”和“层"都有尸字头;〝照“字笔画较多,下面的四点要均匀;“川“是独体宇。看老师写。观察好主笔的位置,认真书写生字。师生评价书写。

活动三:学会欣赏,丝丝入情

学了这首诗,想知道诗人是怎么欣赏景物的吗?

学诗人欣赏瀑布。

交流:诗人先看到整体的山峰(从这一侧),再仔细看其中最美的瀑布(往那一侧),离瀑布可不近哦,诗中哪个词表示作者一直是远远地看?“遥看”对应了题目中的哪个字?

(望)

远远地看瀑布,为什么还能看得这么清楚呢?

(瀑布太长了,太壮观了。)

为了表现出瀑布的长、瀑布的壮观,于是诗人脑海中——(生交流)不错,诗人加上自己的想象,把瀑布想象成了天上的银河落到了人间。相机理解:“银河"

(讲有关“银河”的传说)

“九天"(九重天),多么生动的想象啊!真不愧是“诗仙”李白的上乘之作啊!

指导朗读:读出瀑布之长、瀑布之大、瀑布之壮丽。

《望庐山瀑布》课后反思

《望庐山瀑布》意在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知道:在阳光的照射下,庐山的香炉峰升起紫色的云雾。一条白练似的瀑布从青翠的山壁间跌落下来,好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那长长的瀑布飞快地直往下泻,真让人以为那是银河从九重天外落了下来。多么壮观的景象啊!诗人李白运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一、教学效果

1、扫清障碍,主要解决生字。学生小组间互相帮助学习,然后检查个别字朗读,并通过为生字找朋友让学生巩固生字。这首古诗里生字比较简单,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2、理解古诗。首先让学生读,读通读准古诗。接着帮助学生逐句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李白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通过给个别组词理解字义,比如“照"就可以组为“照射”;学生理解“香炉"是指“香炉峰”,“三千尺"是作者用夸张的方法,“银河落九天”是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壮美。之后又让学生读,有感情地读,读出庐山瀑布气势磅礴的感觉。在熟读的基础上成诵。

3、了解李白,在充分感受庐山瀑布的雄浑壮阔之后,引出学生对李白的认识,知道他的诗以想象丰富、比喻精妙著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