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分类
1企业信息化的含义、内容
1.1企业信息化主要含义
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与管理活动的信息化,即
生产信息化,经营服务信息化,管理决策信息化,它是指信息技术
的广泛应用,信息网络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现人力、
财力与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业务工作流
的融合与统一;促进传统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过渡,提高企业经济效
益,产值利润中的信息含量、比重及贡献率;提高职工信息意识与
文化素质,企业信息化是指信息在企业各种活动的导向作用与信息
技术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能极大地提高生产自动化,管理现代化、
决策科学化的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缩短产品研制生产周期与
上市时间(T),提高产品质量(Q),降低成本(C),优化服务
(S)o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2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1)建设企业信息网络
企业信息网络是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在原有企业局域网的基础
上,用Internet技术改造成内联网(Intranet)和外联网(Extranet),
这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2)发展与利用信息资源,实现各种资源优化组合。
通过收集、整理、加工以市场信息为重点的各种信息,以建立企业
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
结合深化改革进行企业业务过程重组(BPR),理顺信息流程、资
金流程与物料流程,进行体制、机制与管理模式创新,推动企业各
种资源的优化组合,这是企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
来自资料搜索掰
(3)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广泛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提
高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这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和宗旨。
.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实现产品设计自动化,不
断开发出新产品;
・推广计算机控制技术,包括数控(CNC)、程控(PLC)、分
布式控制(DCS)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优质、高产、
低耗;
・推广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企业资源规划管理(ERP)、
商业智能(BI)、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OA)
技术,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
・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包括网上广告、网上营销、网上支付和网
上售后服务),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4)开展信息技术普及教育,提高职业信息文化素质。
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强化在职培训,开展信息技术、信息化知识普
及教育,提高各级领导、管理干部、科技人员、业务人员、广大职
工信息意识与文化素质,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
才,这是企业信息化顺利开展的保证。
2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
2.1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广度与深度
(1)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
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指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部门,有关领域及业务
工作中普及应用的程度,用百分比表示。例如:辅助设计(CAD)
普及率指CAD在企业设计部门,设计人员中普及的程度,采用CAD
的产品数占企业产品总数的百分比。
(2)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
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指信息技术设备完成的业务重占企业总业务
量的百分比,例如:CAD覆盖率是指企业设计工作总量(包括设计
计算与绘图)中采用CAD完成的比率;MIS覆盖率是指企业由MIS
完成的管理工作量占企业管理工作总量的比率。
(3)网络化程度,企业信息网络的规模与水平
■企业联网的计算机台数占企业计算机安装总量的百分比。
■企业上网及网站的数量与质量。
・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化程度,如CAD/CAM网络化程度,指
利用网络实现本地或异地设计制造的规模和能力。
(4)集成化程度,管理控制一体化程度
•初级集成: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信息集成与共享,实
现初步一体化。
・中级集成:过程集成、数据库集成、网络集成,管理控制中等程
度一体化。
高级集成:企业集成,企业内部各分厂,分公司的之间集成,企
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集成。
(5)智能化程度与水平
•控制智能化程度,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智能控制的普及率、覆
盖率来表示
•管理智能化程度,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普及率、
覆盖率来表示。
'决策智能化程度,知识库规则库的数量及水平。
■商业智能,商业智能软件应用水平,数据挖掘工具,决策专家
工具的普及率。
2.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1)数据库的数量与规模(企业建立数据库的种类、数量、容量等),
数据仓库的数量与规模(企业建立数据库的种类、数量、容量等)。
(2)信息资源的覆盖率,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如国内外市场信息,
客户信息等覆盖的范围。
(3)数据处理与挖掘深度,对企业领导决策支持程度。
2.3IT设备(计算机通讯设备)装备率
(1)企业累计计算机拥有量(指大中小型机、服务器、工作站、P
C机拥有量的总和);通讯设备的数量;路由器、交换机的累计量。
(2)企业网的规模:企业内部网、外联网的总节点数,网络带宽
(kbps或Mbps)o
(3)IT投资额,即每年用于购置计算机、通讯设备及软件的总金
额。即每年IT投资额占企业总收入的百分比。
(4)IT累计投资总额指历年IT投入的累计总金额。即IT资产占固
定资产总值的百分比。
2.4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状况
(1)职工信息技术培训率,接受信息技术培训的职工占企业职工总
数的比例。
(2)信息技术人员数量与质量,信息技术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工
程技术人员数量及占职工总数的比例。
(3)企业领导、信息主管的信息文化素质与水平。
2.5信息技术的贡献率
(1)信息技术对企业经营收入,产值利润的贡献率,指采用信息技
术后产生的企业经营收入、产值、利润的增加值,经济效益的增加
值。
(2)信息化投资回收期与投入产出比。
3企业信息化水平分类
3.1初级信息化,初等程度信息化—企业实现生产、管理、经
营服务初级信息化
(1)初级生产信息化,CAD/CAM普及率,覆盖率达30%~40%。
生产过程自动化,PLC、DCS普及率,覆盖率达30%~40%。
(2)初级管理信息化,OA/MIS普及率,覆盖率达30%~40%。基
本建成企业MIS、0A、生产计划调度管理(CAPP)系统,开始采
用MRPII与ERP部分功能模块,初步实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能
对企业人、财、物、产、供、销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MRPII与ERP
普及率、覆盖率达30%~40%。
(3)初级管理控制一体化,实现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初步信息集
成,初步一体化。
来自www.3722.cn资料搜索网
(4)初级经营服务信息化,初步开展电子商务,进行网上发布产品
信息,网上洽谈签约,网上营销,网上收集客户信息,电子商务普及
率、覆盖率达30%~40%。
(5)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建立企业基本数据库,能为领导决策
初步提供信息,信息资源的覆盖率达30%~40%
(6)信息技术贡献率达5%~10%。
3.2中级信息化,中等程度信息化——企业实现生产,经营服务,
管理中级信息化
(1)中级生产信息化,制造业加工过程实现柔性加工制造(CNC、
FMS),生产数据管理(PDM),流程工业主要工艺过程DCS、FCS
基础上实现先进控制(APC),实现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CAD、
CNC、FMS、DCS、FCS等信息技术普及率,覆盖率达60%~80%。
(2)中级管理信息化,基本实现MRP/II,ERP主要功能,初步实
施供应链管理(SCM)及客户关系管理(CRM),MIS/OA,MRP/II,
ERP的普及率覆盖率达60%~80%o
(3)中级管理控制一体化,管理控制中等程度一体化,实现网络,
数据库集成基础上过程集成。
(4)中级经营服务信息化,实现网络营销、非支付型电子商务,电
子商务普及率、覆盖率达60%~80%,部分产品能网上支付。
(5)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实现计算机辅助决策,DSS系统能提
供各种决策方案进行优选,建立数据库、信息资源库,初步建立数
据仓库,开展数据挖掘,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支持。信息资源的覆
盖率达60%~80%o
(6)信息技术贡献率达15%~20%。
3.3高级信息化,高度信息化——企业实现生产,经营服务,管
理高度信息化
(1)高度生产信息化,实现最优智能控制,如CAD/CAM,DCS/FCS
普及率80%~90%以上。
(2)高度管理信息化,在实现ERP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企业供应
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实现智能化管理。ERP、
SCM、CRM的普及率覆盖率达80%~90%以上。
(3)高级管控一体化,管理控制高度集成化,实现QMS、CIPS、
企业集成,企业集团内部与外部企业集成。
(4)高级经营服务信息化,经营服务高度信息化,全面实现B2B、
B2c支付型电子商务,电子商务覆盖率达达80%~90%,网上订货
与企业内部ERP结合,及时精良生产,通过网络营销网上支付,实
现零库存。
(5)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实现商业智能,管理决策智能化,信
息资源的覆盖率达80%~90%o
(6)信息技术贡献率达25%~30%。
4?加快发展企业信息化的措施建议
4.1分阶段实现不同层次的企业信息化
(1)大中型企业,近期以中级企业信息化为目标,统筹规划,在完
善巩固初级信息化成果基础上,分期实施中级信息化。
(2)中小型骨干企业,近期以初级信息化为目标,统筹规划,在总
结推广示范企业的成果经验基础上分期实施初级信息化。一般中小
型企业近期以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为主,为实现初级信息化打好基
础。大部分中小企业推广单项信息技术,部分中小型骨干企业分期
实现初级信息化,建立几个中级信息化示范企业,为今后推广积累
经验
(3)部分国家重点企业、大中型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包括已经实
施CIMS示范工程的部分大型骨干企业向高级企业信息化发展,培
值若干个企业高级信息化示范企业,创造经验。
''十五〃期间企业信息化将有很大发展,''十五〃及2010年企业信息化
发展目标的建议,见表1。
目标2005年2010年
高级信息化2%—3%8%-10%
大型企业中级信息化20%—25%60%-65%
初级信息化60%-65%20%—25%
普及信息技术7%-18%0%-12%
高级信息化0.5%—1%2%-3%
中级信息化4%-5%15%—20%
中小型企业
初级信息化25%—30%50%—60%
普及信息技术64%-70%17%-33%
4.2多样化方式开展企业信息化
(1)企业信息化开发方式
■外包式: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由系统集成商,专业化的ASP公
司承包,提供解决方案、成套设备、系统实施及技术服务。
-内外合作式:企业与系统集成商ASP、计算机软硬件厂商合作,
联合开发应用软件。合作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自主式:企业有信息化的队伍,在采购成熟软硬件系统设备的基
础上,进行自主开发,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力量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
上述3种方式,各类企业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今后应该
提倡采用外包方式、内外合作方式,而且企业必须进行体制、机制
改革创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这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
(2)企业网站及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方式
①企业自主建立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平台。
②企业委托ISP、ASP或租用其设备建立网站及电子商务平台。
③企业参加行业性,地区性组织的商品交易中心,专业网,开展
电子商务。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多数企业应提倡第②、③方
式来建设网站及电子平台,以多、快、好、省的途径开展电子商务。
4.3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组织领导,建立各级领导岗位责任制
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各级电子办要切实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宏
观领导,制订规划及政策,为企业信息化创造良好环境,组织和培
育典型样板企业,引导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
逐步推广企业信息化。企业一把手要对信息化建设负全面领导之
责,要有主要领导分管信息化工作,要设立信息主管或信息管理总
监(CIO),统一领导、管理信息化与生产自动化工作,把企业信
息化的业绩列入领导考绩内容,
4.4加快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构件化、模块化、商品化
各级科技,信息产业及行业主管部门在评测优选''九五"科技成果与
总结示范试点工程经验基础上,组织有关开发单位,系统集成商,
软件公司对有关企业信息化的EC、BLCIMS、ERP、DSS、PDM、
FMS、FCS、AI、ES等应用软件进一步构件化、模块化、商品化,
尽量采用有跨平台特点的Java技术,减少同水平重复开发,建立
相应构件库,组织开发研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
案及其软硬件产品,为各类企业发展初级、中级、高级不同水平的
企业信息化提供产品及技术服务。
4.5''产、学、研、用〃结合、树立各类不同层次的企业信息化典型
样板,分批推广
各行业各地区通过招标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树立本行业本
地区初级信息化、中级信息化、高级信息化的各类样板,包括针对
中小型企业低成本的企业信息化典型解决方案及示范企业,逐步分
期分批大面积推广。
4.6制定与贯彻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技术、经济政策
国家经贸委、科技、信息产业及行业主管部门要制订推进企业信息
的技术经济政策,如集资投资政策(如增加银行对企业信息化信贷
支持,在基建技改投资中规定一定比例用于信息化建设;建立企业
信息专项基金,其额度为企业年营业额的1%0〜5%0,经上级批准
可在税前列支等)、标准化政策(首先解决统一编码问题,制定有
关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的技术标准)、技术装备政策(首先制订
企业信息化技术装备采购政策,企业信息化系统设计指导性文件,
指导各类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鼓励政策等。
4.7强化技术培训,提高职工信息文化素质
企业要建立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举办各种信息技术培训班、
学习班,轮训各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及工人,提高职工信息文化
水平,通过脱产短期进修,工作实践培养及自学进修等多种方式培
养既懂行业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从事企业信
息化的专职队伍。
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及综合评价
1.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
按企业信息化主要含义内容:即生产信息化,经营服务信息化,
管理决策信息化,包括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资
源的开发与利用,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信息化工作组织与管理等五
个方面提出了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
1.1信息技术在企业主要业务工作中应用广度、深度水平测度指
标
1984年首次提出计算机应用普及率、覆盖率的概念,作为应用水
平广度、深度衡量指标。IT在企业主要业务工作中应用广度、深度
水平用普及率、覆盖率作为测度指标
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指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部门,有关领域及业
务工作中普及应用的程度用百分比(%)表示。例如:辅助设计(CAD)
普及率,指CAD在企业设计部门,设计人员中普及的程度,采用CAD
的产品数占企业产品总数的百分比。
信息技术应用覆盖率指信息技术设备完成的业务重占企业总业
务量的百分比,例如:CAD覆盖率是指企业设计工作总量(包括设
计计算与绘图)中采用CAD完成的比率;MIS覆盖率是指企业由
MIS完成的管理工作量占企业管理工作总量的比率
1.1.1IT在工业企业主要业务中的应用水平测度指标
对于工业企业主要业务是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生产业务保的应
用水平测度指标如下:
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普及率、覆盖率
2)计算机生产制造过程控制(DCS、FCS、PLC或CNC、FMS、
CAM)应用普及率、覆盖率
3)计算机在生产调度监控、管理(SCADA、PDM、CAPP)应
用普及率、覆盖率
4)先进控制(APC)、智能控制(AI、EC人工智能专家系统)
应用普及率、覆盖率
对于非工业企业,商业、金融企业各有主要业务工作,IT在主要
业务中应用普及率、覆盖率
来自资料搜索厢1.1.2IT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测
度指标
1)办公自动化(OA)应用普及率、覆盖率
2)管理信息系统(MIS)应用普及率、覆盖率
3)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系统(MRPII、ERP)应用普及率、覆盖率
4)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应用普及率、覆盖率
5)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应用普及率、覆盖率
1.1.3IT在经营服务中应用水平测度指标——电子商务应用普及
率、覆盖率
1)网上广告、网上发布信息、网上洽谈、签约等非支付型电子
商务应用普及率、覆盖率
2)网上销售应用水平(网上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比率,网络营
销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
3)网上采购率(网上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的比率)
4)网络营销、网上支付型电子商务普及率、覆盖率
1.1.4信息技术应用集成化水平,集成化程度,管理控制一体化
程度
1)初级集成: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信息集成与共享,
实现初步一体化。
2)中级集成:过程集成,数据库集成,网络集成,管理控制中
等程度一体化
3)高级集成:企业集成,企业内部各分厂,分公司的之间集成,
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集成。
1.1.5信息技术应用智能化程度与水平
1)控制智能化程度,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智能控制的普及率、
覆盖率来表示
2)管理智能化程度,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普及
率、覆盖率来表示
3)决策智能化程度,知识库规则库的数量及水平
4)商业智能,商业智能软件应用水平,用数据挖掘工具,决策
专家工具的普及率、覆盖率来表示。
1.2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水平
121信息技术设备装备率
1)企业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指大中小型机、服务器、工作站、
PC机的拥有量的总和)通讯设备数量路由器,交换机的安装量。
2)企业网的规模:企业内部网、外联网总节点数,网络带宽(kbps
或Mbps)。
3)IT投资额,即每年用于购置计算机、通讯设备及软件的总金额。
IT投入占年收入的比例%,指每年IT投资额占企业总收入的百分比。
4)IT累计投资总额指历年IT投入的累计总金额占固定资产%,
指IT累计投资即IT资产占固定资产总值的百分比。
1.2.2企业信息网络的规模与水平
1)企业联网的计算机台数占企业计算机安装总量的百分比
2)企业内联网及外联网规模:节点数、终端数、网络带宽
3)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网络化程度,如CAD/CAM网络化程度,
指利用网络实现本地或异地设计制造的规模和能力。
4)网站功能、访问量、信息更新周期。
1.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1.3.1企业信息资源开发水平
1)数据库的数量与规模(企业建立数据库的种类、数量、容量
等),数据仓库的数量与规模(企业建立数据库的种类、数量、容量
等)
2)信息资源的覆盖率,企业内部信息资源,企业外部信息资源,
例如,:国内外市场信息,客户信息等覆盖的范围。
数据处理与挖掘深度,对企业领导决策支持程度
1.3.2信息资源利用水平
1)信息处理、数据处理、挖掘深度、商业智能应用覆盖率
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企业领导决策支持程序(初级:提供信
息,中级,提供方案,高级:提供优化方案及预测结果)
1.4企业信息化效益
1.4.1经济效益
1)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是实现企业信息化前后企
业绩效的增长率)增收效益:实现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经营收入、利润
的增加率
节支效益:实现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成本的降低率
初级:5~10%中级:15〜20%高级:>25〜30%
2)信息化投资回收期与投入产出比
初级:产出比1:3,回收期N5年;中级:1:5,3〜5年;高级:>1:8,
1〜3年
1.4.2社会效益
1)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创新能力的提升率
初级:5-10%中级:15〜20%高级:>25-30%
2)对职工工作效率及生活质量的提升率
初级:5~10%中级:15〜20%高级:>25~30%
3)对行业发展、社会稳定的贡献率
初级:5~10%中级:15〜20%高级:>25~30%
1.5企业信息化工作组织与管理力度
1.5.1领导班子对信息化的认知程度和领导力度
1)“一把手”原则落实情况,信息化建设列入领导议事日程及领导
信息化的力度等
2)CIO设置及信息机构工作状况和效率
1.5.2信息化建设规划、计划实施力度
规划、投资、实施方案适宜度及落实执行情况。
1.5.3企业改革、业务流程重组状况
1)企业改革成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状况
2)业务流程重组、机构与工作扁平化状况
1.5.4企业干部职工信息化意识、培训、技能水平
1)职工信息技术培训率,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职工占企业职
工总数的比例
2)信息技术人员数量与质量,信息技术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工
程技术人员数量及占职工总数的比例。
3)企业领导与信息主管的信息文化素质与水平。
1.5.5企业管理基础水平
1)企业领导、中层、管理干部管理理念、经营管理水平
2)管理基础工作与水平
3)市场竞争力
4)企业创新能力
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评议组织管理力度,力度小为初级,力度中
为中级,力度大为高级
2.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
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化分初级信息化、中级信息化与高级信
息化三个等级。
2.1初级信息化,初等程度信息化一企业主要业务、管理、经营
服务初级信息化
(1)主要业务初级信息化,如初级生产信息化与生产自动化
(2)初级管理信息化,基本建成企业MIS、0A、生产计划调度
管理(CAPP)系统,开始采用MRPII与ERP部分功能模块,初步实
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能对企业人、财、物、产、供、销进行计算机
辅助管理。
(3)初级管理控制一体化,实现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初步信息
集成,初步一体化
(4)初级经营服务信息化,初步开展电子商务,进行网上发布
产品信息、,网上洽
谈签约,网上营销,网上收集客户信息。
(5)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建立企业基本数据库,能为领导
决策初步提供信息。
(6)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应用初见成效。
2.2中级信息化,中等程度信息化——企业实现生产,经营服务,
管理中级信息化
(1)中级生产信息化制造业加工过程实现柔性加工制造(CNC、
FMS),生产数据管理(PDM),流程工业主要工艺过程DCS、FCS
基础上实现先进控制(APC),实现生产过程综合自动化。
(2)中级管理信息化,基本实现MRP/II,ERP主要功能,初步
实施供应链管理(SCM)及客户关系管理(CRM)。
(3)中级管理控制一体化,管理控制中等程度一体化,实现网
络,数据库集成基础上过程集成。
(4)中级经营服务信息化,实现网络营销、非支付型电子商务。
(5)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实现计算机辅助决策,DSS系统
能提供各种决策方案进行优选,建立'数据库,信息资源库,初步建
立数据仓库,开展数据挖掘,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6)企业信息化、信息技术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3高级信息化,高度信息化一企业实现生产,经营服务,管理
高度信息化
(1)高度生产信息化,实现最优智能控制。
(2)高度管理信息化,在实现ERP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企业供
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实现智能化管理。
(3)高级管控一体化,管理控制高度集成化,实现CIMS、CIPS、
企业集成,企业集团内部与外部企业集成。
(4)高级经营服务信息化,经营服务高度信息化,全面实现B2B、
B2c支付型电子商务,网上订货与企业内部ERP结合,及时精良生
产,通过网络营销网上支付,实现零库存。
(5)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实现商业智能,管理决策智能化。
(6)企业信息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3.企业信息化水平评测办法
3.1按企业信息化指标数值划分等级
3.1.1初级信息化(C级)
各类主要指标数值,IT应用普及率、覆盖率计算数值30〜50%;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5〜10%,其他指标定性、定量
分析评为初级。
3.1.2中级信息化(B级)
各类主要指标数值,IT应用普及率、覆盖率计算数值60〜80%;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15〜20%,其他指标定性、定量
分析评为中级。
3.1.3高级信息化(A级)
各类主要指标数值,IT应用普及率、覆盖率计算数值>85-90%;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N25-30%,其他指标定性、定量
分析评为初级。
3.1.4细分
C级:C-或C级30〜40%C+或CC级40〜50%
B级:B-或B级60〜70%B+或BB级70〜80%
A级:A-或A级85〜90%A+或AA级>90%
3.2企业信息化指标加权打分,百分制评价
五类指标加权系数
IT应用水平百分加权系数0.4或40分
基础设施百分加权系数0.15或15分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百分加权系数0.15或15分
企业信息化效益百分加权系数0.2或20分
企业信息化组织与管理百分加权系数0.1或15分
按指标分值定级
30〜50分初级信息化
60〜80分中级信息化
85分以上高级信息化
3.3企业自查自评,由行业专家评议,上级主管部分审核最后确
定企业信息化等级
评定初级、中级、高级信息化标准值要按行业、地区及全国信息
化的发展定期(如每5年)调整。
4.加快发展企业信息化的措施建议
4.1分阶段实现不同等级的企业信息化
大中型企业,近期以中级企业信息化为目标,统筹规划,在完善
巩固初级信息化成果基础上,分期实施中级信息化。
中小型骨干企业,近期以初级信息化为目标,统筹规划,在总结
推广示范企业的成果经验基础上分期实施初级信息化。一般中小型企
业近期以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为主,为实现初级信息化打好基础。大部
分中小企业推广单项信息技术,部分中小型骨干企业分期实现初级信
息化,建立几个中级信息化示范企业,为今后推广积累经验
部分国家重点企业、大中型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包括已经实施
CIMS示范工程的
部分大型骨干企业向高级企业信息化发展,培值若干个企业高级
信息化示范企业,创造经验。
“十五”期间企业信息化将有很大发展,“十五”及2010年企业信息
化发展目标的建议
企业信息化发展目标
目标2005年2010年
大中型企业高级信息化2—3%8—10%
中级信息化20-25%60-65%
初级信息化60-65%20-25%
单项信息技术7—18%0—12%
中小型企业高级信息化0.5-1%2-3%
中级信息化4-5%15-20%
初级信息化25-30%50-60%
单项信息技术64-70%17-33%
4.2多样化方式开展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开发方式:
1)外包式: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由系统集成商,专业化的ASP
公司承包,提供解决方案、成套设备、系统实施及技术服务。
2)内外合作式:企业与系统集成商ASP、计算机软硬件厂商合
作,联合开发应用软件。合作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3)自主式:企业有信息化的队伍,在采购成熟软硬件系统设备
基础上,进行自主开发,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力量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
上述三方式,各类企业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今后应该
提倡采用外包方式、内外合作方式,不管哪种方式企业必须进体制、
机制改革创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这是企业信息化成功的关键。
企业网站及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方式
1)企业自主建立网站,建设电子商务平台
2)企业委托ISP、ASP或租用其设备建立网站及电子商务平台
3)企业参加行业性,地区性组织的商品交易中心,专业网,开
展电子商务。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尚是起步阶段,对多数企业应提倡第2、3方
式来建设网站及电子平台,多快好省的开展电子商务的途径。
4.3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组织领导,建立各级领导岗位责任制
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各级电子办要切实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
宏观领导,制订规划及政策,为企业信息化创造良好环境,组织和培
育典型样板企业,引导企业分阶段分等级的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逐
步推广企业信息化。企业一把手来自资料搜索屈要对信
息化建设负全面领导之责,要有主要领导分管信息化工作,要设立信
息主管或信息管理总监(CIO),统一领导、管理信息化与生产自动
化工作,把企业信息化的业绩列入领导考绩内容,
4.4加快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构件化、模块化、商品化
各级科技,信息产业及行业主管部门在评测优选现有科技成果与
总结示范试点工程经验基础上,组织有关开发单位,系统集成商,软
件公司对有关企业信息化的EC、BLCIMS、ERP、DSS、PDM、FMS、
FCS、ALES等应用软件进一步构件化、模块化、商品化,尽量采
用有跨平台特点的Java技术,减少同水平重复开发,建立相应构件
库,组织开发研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及其软硬
件产品,为各类企业发展初级、中级、高级不同水平的企业信息化提
供产品及技术服务。
4.5“产、学、研、用”结合、树立各类不同等级的企业信息化典型
样板,分批推广
各行业各地区通过招标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树立本行业
本地区初级信息化,中级信息化,高级信息化的各类样板,包括针对
中小型企业低成本的企业信息化典型解决方案及示范企业,逐步分期
分批大面积推广。
4.6制定与贯彻推进企业信息化的技术、经济政策
国家经贸委、科技、信息产业及行业主管部门要制订推进企业信
息的技术经济政策,如集资投资政策(如增加银行对企业信息化信贷
支持,在基建技改投资中规定一定比例用于信息化建设;建立企业信
息专项基金,其额度为企业年营业额的千分之1〜5,经上级批准可
在税前列支等);标准化政策(首先解决统一编码问题,制定有关企
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的技术标准);技术装备政策(首先制订企业
信息化技术装备采购政策,企业信息化系统设计指导性文件,指导各
类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鼓励政策等。
4.7强化技术培训,提高职工信息文化素质
企业要建立职工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举办各种信息技术培训班、
学习班、轮训各级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及工人,提高职工信息文化水
平,通过脱产短期进修及工作实践培养,自学进修等多种方式培养既
懂行业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从事企业信息化的
专职队伍。
参考文献
[1]龚炳铮试论我国2000年计算机应用发展目标与水平《计算
机技术》1985年第3期
[2|龚炳铮计算机应用与国民经济信息化《第三届全国计算机应
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
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年
[3]龚炳铮加速发展企业信息化的思考“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大
中型企业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
《电子与信息化》增刊1999年
[4]龚炳铮积极稳步地推进企业信息化《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
术年会论文集》邮电出版社,2001.7
[5]龚炳铮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与分类《自动化技术博览》2001.8
增刊,总108期
⑹龚炳铮企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初探《微型机与应用》2001年第
10期
*本文收编入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3年会论文集《中国信息化理
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的探讨
摘要:在调查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层次和我国产业
信息化实践及文献(3)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阐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
合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融合评价指标融合指数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TheProblemofevaluationindexandmethodforconvergence
informatizationtoindustrialization
GongBingzheng
NationalComputerSystem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ofNorth
China
P.O.Box927Beijing100083bzgong@
[Abstract]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convergenceinformation
totheindustrializationandthecontent&levelofChina's
informationindustrypracticeandtheliterature[3]onthebasis,this
paperproposedevaluationindicatorsandmethodsofconvergence
informatizationtoindustrialization,,presentsits
evaluationbenchmarkandevaluationmethod
[Keywords]evaluationindexbenchmarkevaluationmethod
convergence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on
前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分阶段推
进,在文献(3)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含义、三层次、三阶
段、实现信息化与传统产业融合的路径及突破口及融合程度的初步评
价指标和方法,本文进一步阐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评价指标和方
法,为政府、产业、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分析现状、制定规划和政策
提供依据,有利于更好、更快、更有效地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
进程,推进我国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
使我国早日进入和谐社会与信息社会。
1制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价指标的依据
1.1基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含义理解确定评价内容
1)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战略的融合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工业化发展
战略要协调一致,信息化发展摸式与工业化发展摸式要高度匹配,信
息化规划与工业化发展规划、计划要密切配合。
2)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IT设备与工业装备的融合信息技术与工业
技术的相互渗透、融合能产生新的产品、工艺等科技成果,IT设备与
工业装备的融合能形成新的生产力。
3)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的融合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
等工业资源的融合,能极大节约材料、能源等不可再生资源。
4)虚拟经济与工业经济融合虚拟经济与工业经济的融合,网络经济
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孕育新一代经济即信息经济、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
展。
1.2.基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三个层面分析确定评价对象与重点
1)宏观社会层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使社会经济基础、结构、生产
力与生产关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确保实现社会经济信息
化。
2)中观产业层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使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升级换
代,促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式转变,推进工业经济向信息经
济过渡。
3)微观企业层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与服
务实现信息化,核心业务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
评价对象与重点是传统产业、行业与企业
1.3按融合的广度、深度及融合的社会经济效益来设计评价指标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总水平是要通过融合的广度、深度及融合的效益
等三个一级指标来评价,根据涉及融合广度、深度及融合的绩效益的
各核心要素,作为十个二级指标,再按它的各关键影响因素进一步分
解为能采集数据的三级指标,分别给以识别和评价。
2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评价指标
2.1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广度评价指标
2.1.1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普及率、覆盖率
(1)融合普及率%,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企业在行业企业中
的比例
(2)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覆盖率,指含盖信息化与工业化在战略、
产品、工艺、技术装备、人力、资源等方面融合的百分比%
业务战略融合业务发展战略与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配合与结合
技术融合信息技术与行业技术的结合程度
产品融合提高产品信息含量,采用信息技术研发,提高产品性能、
质量
工艺融合工艺流程与信息流程的结合
设备融合生产技术装备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
资源融合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物质资源融合
人才融合IT人员与领导、职工、业务人员的结合
2.1.2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覆盖率(%)
信息技术产业(行业)应用普及率(%)覆盖率(%),指信息技术在整
个产业(行业)中应用普及和覆盖的程度,用已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企
业占产业(行业)企业总数的百分比%表示,信息技术企业应用普及率
(%)覆盖率(%)指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的普及和覆盖的程度.
按需要也可细化分析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系统(ERP)应用普及率、覆
盖率;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应用普及率、覆盖率;企业客
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应用普及率、覆盖率;电子商务应用普及
率、覆盖率;数据处理挖掘、商业智能应用覆盖率等。
2.1.3信息技术设备装备率
产业(行业)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每年人均信息技术设备(计算机、
通讯设备硬件及软件)投资金额;每年IT投资额占年收入的比例%;
IT累计投资总额占固定资产总值的百分比%。数控设备、自动化、
机电一体化设备数量占生产设备总数量的百分比%,可分别统计产业
(行业)及企业的两类计信息技术设备装备率.
2.1.4电子商务普及率(%)覆盖率(%)
(1)电子商务采购率电子商务采购量占总采购量的比例%,网上采购
额占采购总额的比例%
(2)电子商务销售率电子商务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比例%,网上定单
量占总定单量的比例%,网上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例%
(3)电子商务交易率电子商务交易率是指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总交易
额的比例%,电子商务交易额是指网上洽谈、签约、成交的合同金额,
包括网上支付及网上签约、网下支付的交易额;产业(行业)电子商务交
易率是指产业(行业)电子商务交易额(包括网上采购额与销售额)占产
业侑业)交易总额的比例%,或占产业(行业)总产值的比例%
2.2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度评价指标
2.2.1产业(行业)创新度
IT与行业业务的融合导致核心业务创新,技术食」新、产品食J新、工艺
设备削新、管理、服务创新。
2.2.2信息化应用创新度
应用模式创新,商矜模式削新、体制机制创新、应用系统创新(包括
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系统结构创新、硬件设备开发、应用软件创新、
系统集成等创新)、服务创新
2.2.3行业信息化水平
按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及商务与电子的融合程度可分三个层次或三个
阶段:
(1)初级行业信息化:信息技术产业应用普及率(%)达30-50%;
企业初级信息化的行业覆盖率达50-60%,初步建立信息化与电子商
务服务平台,为行业内中小型企业服务,初步建立行业数据库,为行
业内30-50%中小型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提供服务
(2)中级行业信息化:信息技术产业应用普及率达60-80%;;企业中
级信息化的行业覆盖率达70-80%;建立行业技术、市场、专业人才
等行业信息资源数据库,行业信息资源能实现信息共享,为行业内各
类企业提供服务
(3)高级行业信息化:信息技术产业应用普及率达80-90%以上,企
业高级信息化的行业覆盖率(%)达80%以上,建立完整的行业技术、
市场、专业人才等行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为行业内各类企业决策提供
服务
信息技术产业(行业)应用覆盖率(%),指信息技术在整个产业(行业)
中应用普及和覆盖的程度,用已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的企业占产业(行业)
企业总数的百分比%表示.
2.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效果
1社会效益
(1)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产业(行业)创新能力及竞争力提升的贡
献率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前后产业(行业)创新能力及竞争力提升率
(2)社会贡献与影响,对上下游商务伙伴开展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的带动作用,指对上下游商务伙伴推广普及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的影
响力,促进上下游商务伙伴企业上网,开展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带动
作用,推动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与服务信息化.
(3)区域贡献与影响本地区吸引外资增长率指对比一个会计年
度,融合实施后比实施前相应本地区吸引外资增长比例(%);对本
地区开展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带动作用
2经济效益评价
产业(行业)信息化对产业(行业)绩效的贡献率
常用的有产业(行业)经营收入利润增长率、成本降低率、信息化投资
回收期与投入产出比等。
(1)成本降低率%指对比一个会计年度,融合实施前后对比,商务活
动成本所需费用降低之比例:
(2)收益增长率%指对比一个会计年度,融合实施后比实施前相应的
商务活动所创收入增长之比例
(3)资金周转率提高率(%)指对比一个会计年度,融合实施后比实
施前每年资金周转次数增长之比例。
(4)投资回报率指在对应的一个会计年度内,实施融合总投入的收益
率。
1)投入/产出比指在对应的一个会计年度内,实施融合总投入与总收
入之比。
2)初始投资回收期从投资信息化系统建设开始,经多长时间收回总
投资。
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度分析评估方法
3.1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度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
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覆盖率为例,提出了以下评价标准、评估级别,
分优、良、好、中、差五级;覆盖率86-100%,76-85%,61-75%,
41-60%,0-40%五级;100分制,依次为86-100,75-85,61-75,
41-60,0-40分。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广度融合普及率、复盖率,IT应用普及率、覆盖
率(%)
5优高度融合,普及率、复盖率85—90%以上,85分以上
4良基本融合,普及率、复盖率70-85%,75-85分
3中中度融合,普及率、复盖率55-70%,60-75分
2低局部融合,普及率、复盖率30-55%,30-55分
1差尚未融合,普及率复盖率<30%,30分以下-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深度
信息化应用创新度、业务、技术、设备、管理、服务创新覆盖率
5优创新程度高,创新复盖率85—90%以上,85分以上-
4良创新程度较高,创新复盖率70-85%,75-85分
3中有创新,创新复盖率55-70%,60-75分
2低业务流程改革创新复盖率30-55%,30-55分
1差无创新,业务流程无改革,30分以下-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效益来自资料搜索网
(1)社会效益评价
1)对社会带动作用可用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的增长率
5优,作用很大,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普及的增长率>30%。,85-100
分
4良,作用较大,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普及的增长率>20-<30%,
75-85分
3中,作用不大,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普及的增长率>10%—<20%,
60-75分
2低,作用较小,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普及的增长率>5%—<10%,
30-60分
1差,作用甚小,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普及的增长率4%,<20%以下
(2)经济效益评价
1)成本费用降低率收益增长率分五级;
5优指成本费用降低幅度、收益增长率均>15%以上,85-100
分
4良指成本费用降低幅度、收益增长率均>10%—15%,75-85
分
3中指成本费用降低幅度、收益增长率均>5%—10%,60-75
分
2低指成本费用降低幅度、收益增长率均>2%—5%,40-60
分
1差指成本费用降低幅度、收益增长率均42%,0-40分
2)投入/产出比分优、良、中、低、差五级;
5优投入/产出比>10
4良投入/产出比幅度高于>5—10
3中投入/产出比幅度高于>3—5
2低投入/产出比幅度高于>1一3
1差投入/产出比幅度高于R
初始投资回收期分优、良、中、低、差五级;
5优,回收期很短投资回收期R年,85分以上
4良,回收期较短投资回收期>1一42年,75-85分
3中,回收期不长投资回收期>2—43年,60-75分
2低,回收期不长投资回收期>3—《5年,40-60分
1差,回收期很长投资回收期>5年,40分以下
3.2采用综合分析评价法
通过专家参照各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系数,按
评价标准对各单项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打分,通过各级指标逐级加权计
算,进行汇总,形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总水平,求得对信息化与
工业化融合的总的评分结果,把这综合评价分数可称它谓信息化与工
业化融合指数。
E=Z(li*Wi),E表示融合指数(总评分);li表示i个评价指标;
Wi表示i个指标的权重,ZWi=1
融合广度的Wi=0.32,它的4个二级评价指标权重Wi=0.08,i=1-4
融合深度的Wi=0.32,它的4个二级评价指标权重Wi=0.08,i=1-4
融合效益的Wi=0.36它的2个二级评价指标权重Wi=0.18i=1—2
三级指标权重见下表,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
一级评价指标W1i二级评价指标W2i三级评价指
标W3i
1融合广度32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普及率、覆盖
率8实现融合企业占行业的比重3
战略、技术、工艺融合的
覆盖率3
复合型人员占职工比例
2
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覆盖率(%)
8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
企业普及率、行业普及率4
信息技术(CAX)应用行业覆盖率
4
信息技术设备装备率8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2
每年人均信息技术设备投资金额2
信息化年投资额占年收入的比例%;1
信息化累计投资总额占固定资产总值的百分
比%1
数控、自动化设备数量占生产设备总数量百分
比2
电子商务普及率(%)覆盖率(%8电子商务采购
率3
电子商务销售率3
电子商务交易率2
2融合深度32产业(行业)业务创新8观念、内容;业
务流程、方法创新,新任务、新思路、新方案8
技术创新8系统解决方案2
软硬件设备创新2
系统集成创新2
管理创新8组织机构扁平化3
资源管理集中化5
商务模式创新8经营模式创新4
盈利模式创新4
4融合绩效36社会效益18行业创新能力影响
力5
对上下游企业电子商务、信息化的带动作用4
区域贡献与服务影响5
地区吸引外资增长率4
经济效益18成本费用降低幅度4
收益增长率%6
资金周转率提高率%4
投资回报率4
结束语
根据上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和方法,可以对产
业、行业或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进行评价,得出融合指数,
据此可划分融合等级或阶段,
例如:E综合评分(融合指数)30-50分,为初步(局部)融合;
E综合评分(融合指数)51-80分,为中级(基本)融合;
E综合评分(融合指数)81-100分,为高度(全面)融合。
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及评级标准,可根据不同行业、企业发展具体情况
需要而调整。希望上述评价方法提供各有关单位试用,广泛征集专家
意见,共同修改完善评价指标及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旭东、陈大为在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有关信息化
与工业化融合的讲话
《中国电子报》2007年11月29日
2.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与传统产业改造的研究2004
3龚炳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探讨《中国信息界》2008年第1期
P52-55
4.龚炳铮电子商务工程评估体系与评价指标研究《电子商务研究》
2006年第2期p26-29
5龚炳铮商务网站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第八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
大会论文集》p.83-89,2005
6龚炳铮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思考中国信息协会编《中国
信息化理论实践文库》P82-88
《中国信息界》杂志社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北京
本文刊登在《中国信息界》杂志2008年第8期p52-56
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战略的
思考
——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战略的思考
摘要]本文论述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战略,提出了企业信息化、行业
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信息技术应用的分层次分阶段推进、
多样化多模式发展战略,以及2010年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发展
预测。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
政务发展战略
PromotionITapplicationbylayersandstages
------ThethinkingofstrategyITapplicationstrategyinChina
GongBingzheng
TheSixthElectronicResearchInstituteofMH
P.O.Box927Beijing100083bzgong@
[Abstract]ThispaperproposedanApproachstrategyofIT
application:enterpriseandindustryinfomatization,E-commerce
andE-government,putforwardpromotionbylayersandsta
ges.multimodelmultiformdevelopment,andforecastitsdeve
lopin2010.
[KeywardsJITapplication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E-comme
rceE-governmentStrategy
刖5
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实质是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包括行业、
地区、政府、企业各业务领域广泛深入的应用,我国信息技术应用
已有50年历史,取得巨大进展和成绩,但应用广度和深度不够,
总体水平比较低,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为贯彻落实《2006—2
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信息化
的发展,有必要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战略与推进策略。
作者多年来关注计算机应用、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及评
价指标的研究,本文将在文献(5-10)及近年对信息技术应用调研
分析基础上,提出行业信息化、电子政务的三个层次,企业信息化、
电子商务的四个阶段,全面论述信息技术应用分层次分阶段推进、
多样化多模式发展战略,提出2010年我国企业信息化、电子政务
发展目标的预测。
2.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战略
2.1分层次分阶段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倍增作用和影响力在社会经济各方面不断增强、
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投入较大、周期较长、
有风险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分层次分阶段推进。
信息通信技术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使各类信息系统具有开放式
体系结构,软硬件模块化、组件化,信息系统分层次分阶段建设完
全有了可能性;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评价指标的研究,为按应用
水平划分层次和分阶段提供了依据。
2.2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三个层次、四个阶段
2.2.1企业信息化按信息化水平分成的三个层次或等级:初级、中
级、高级信息化(6-8):
(1)初级信息化一企业在主要业务(如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中
实现IT初级应用:CAD/CAM,PLC、DC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毕业生代表发言稿10篇
- 质检员个人工作总结模板5篇
- 住宅小区智能化施工合同
- 游乐园保洁员招聘合同
- 抢椅子的教案反思5篇
- 居民社区篮球场翻新工程协议
- 2024年快速离婚协议书:简化流程的离婚协议书
- 生物质能源项目电子招投标规则
- 花卉种植散水施工协议
- 讲文明讲话稿材料5篇
- 通信行业销售人员销售技巧培训
- 2024建筑门窗安装技术规程
- 降低会阴侧切率的PDCA
- 第二篇创业机会的识别课件
- 2023年江苏省无锡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危机概述》课件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书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 54设计和开发验证记录表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 (超全)
- 二上【教学】《我们不乱扔》
- 研发流程(EVT-DVT-PVT-MP)实用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