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827-2012营运船舶CO₂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_第1页
JT-T-827-2012营运船舶CO₂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_第2页
JT-T-827-2012营运船舶CO₂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_第3页
JT-T-827-2012营运船舶CO₂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_第4页
JT-T-827-2012营运船舶CO₂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营运船舶CO,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LimitsandverificationmethodsofCO,emissionfor2012-06-29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IJT/T827—2012前言 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营运船舶CO₂排放限值 15营运船舶CO₂排放指数 26营运船舶CO₂排放指数验证 3附录A(资料性附录)船舶CO₂排放限值计算及验证实例 4Ⅱ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1营运船舶CO₂排放限值及验证方法本标准规定了营运船舶CO₂排放限值的确定方法,CO₂排放指数的计算公式以及CO₂排放指数的验证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拟投入营运市场、国内航行、以柴油机作为主推进动力、400总吨及以上的干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包括新建船舶、从国际市场购置的二手船舶、以光船租赁条件租赁的外国籍船舶,以及国内市场其他用途转为营运的船舶。集装箱和干散货两用船参照干散货船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221柴油机动力内河船舶系泊和航行试验大纲GB/T3471海船系泊及航行试验通则JT/T826—2012营运船舶燃料消耗限值及验证方法3术语和定义JT/T82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营运船舶CO₂排放限值营运船舶CO₂排放限值按式(1)计算,适用船舶载重吨范围如表1所示。LimitCO₂=a×DWT-(1)式中:LimitCO₂——CO₂排放限值,单位为克每吨海里[g/(t·nmile)];表1式(1)适用船舶载重吨范围单位为吨干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内河A级航区DWT≤10000DWT≤9000DWT≤4500内河B级航区DWT≤5000近海、沿海、遮蔽水域DWT≤60000DWT≤220002实施阶段“干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aCaCaC第一阶段内河A级航区459.8内河B级航区近海、沿海、遮蔽水域第二阶段内河A级航区463.3内河B级航区近海、沿海、遮蔽水域428.5注:跨航区船舶以高等级航区为准,等级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海船(包括近海、沿海、遮蔽水域)、内河A、内河B。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执行时间按照实施方案相关规定执行。5营运船舶CO₂排放指数PwE)——第i台主机最大持续功率减去轴带发电机功率后的75%,单位为千瓦(kW)SFC——辅机原动机50%最大持续功率下的燃油消耗率的功率加权平均值,单位为克每千瓦时[g/PAE(s)——由于采用第i种新型电力节能技术(如船载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而减少的辅机功率,2——在无风无浪的平静水域下,船舶在设计吃水状态及主机按75%最大持续功率推进的情况下3CO₂转换系数C柴油3.20600轻燃油3.15104重燃油3.114406.2.1适用范围耗油量。将P、SFCwg代入式(2)中,计算船舶CO₂排放指数。没有测试的参数沿用设计阶段的参数。计算过程见附录A。当船舶CO₂排放指数不大于CO₂排放限值的103%时,满足要求。4船舶基本参数见表A.1。船名船型干散货船航区沿海总吨载重吨(t)设计航速(nmile/h)主机型号B&W6S50MCC主机最大持续功率(kW)8200主机台数主机75%最大持续功率下的燃油消耗率[g/(kW·h)]主机燃油类型H.F.O辅机原动机额定功率(kW)辅机台数3航行所需辅机台数辅机50%最大持续功率下的燃油消耗率辅机燃油类型H.F.O参数aCDWTLimitCO₂单位—t数值0.46735参数PwePAECapacityVref单位g/(kW·h)g/(kW·h)t数值1A.3.1航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