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南省三湘名校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湖南省三湘名校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湖南省三湘名校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湖南省三湘名校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湖南省三湘名校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南省三湘名校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有机物中,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是A.乙烷 B.乙烯 C.乙炔 D.乙醇2、在pH=1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K+、HSO3-、NO3-B.Mg2+、ClO-、Na+、Cl-C.Fe3+、Na+、SCN-、SO42-D.MnO4-、NO3-、Na+、K+3、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结论A.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A.A B.B C.C D.D4、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ΔH=akJ/mol,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molCH4和1.2molN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温度时间/minn/mol010204050T1n(CH4)0.500.350.250.100.10T2n(CH4)0.500.300.18……0.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min内,T1时v(CH4)T2时小 B.温度:T1<T2C.ΔH:a<0 D.平衡常数:K(T1)<K(T2)5、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是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6、以下烃中,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是A.CH3CH2CH2CH2CH3B.CH3CH2CH3C.CH3CH2CH2CH3D.C(CH3)47、下列气体溶于水,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A.SO2B.NH3C.NO2D.CO28、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Fe3+、Cu2+、Ag+三种金属离子,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A中含有2种金属单质B.可用KSCN溶液来检验溶液B中所含的金属离子C.溶液A若只经过操作③最终将无法得到沉淀CD.操作①②③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漏斗9、酸与碱完全中和时()A.溶液一定呈中性B.溶液的pH一定为7C.酸与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D.酸所能提供的H+与碱所能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1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纤维素 B.蛋白质 C.油脂 D.塑料11、已知:CH4(g)+2O2(g)==CO2(g)+2H2O(1)△H=―Q1KJ/mol2H2(g)+O2(g)==2H2O(g)△H=―Q2KJ/mol2H2(g)+O2(g)==2H2O(1)△H=―Q3KJ/mol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0.4Q1+0.05Q3)kJ B.(0.4Q1+0.05Q2)kJC.(0.4Q1+0.1Q3)kJ D.(0.4Q1+0.1Q2)kJ12、X、Y、W、Z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的电子数少5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WZXYA.原子半径:X>Y>W>Z B.W的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X的单质与Fe2O3高温下可发生反应 D.Y的单质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13、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H2→H+HB.Na+Cl→NaClC.CaO+H2O=Ca(OH)2D.Cl+Cl→Cl214、海水提溴工业的设计思想是在海水中富集溴元素。在有关工艺流程的以下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用电子式表示溴化氢的形成过程为:B.海水中Br-的电子式为:C.海水中通入氯气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Br+Cl2=Br2+2NaCl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5、氮化铝(AlN,Al和N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27和14)广泛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3mol电子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16、绿色化学要求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以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下列四种原理设计,其中最能体现“绿色化学”要求的是A.Cu+2H2SO4(浓)CuSO4+SO2↑+2H2OB.Cu+Cl2CuCl2,CuCl2+H2SO4(浓)CuSO4+2HCl↑C.Cu+H2SO4+H2O2CuSO4+2H2OD.3Cu+8HNO3=3Cu(NO3)2+2NO↑+4H2O,Cu(NO3)2+H2SO4(浓)CuSO4+2HNO3↑17、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氢气 B.煤 C.石油 D.天然气18、汽车发动机稀燃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原理是发动机在稀燃和富燃条件下交替进行,尾气中的NOx在催化剂上反应脱除。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燃过程中,NO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NO+O2===2NO2B.稀燃过程中,NO2被吸收的反应为:BaO+2NO2===Ba(NO3)2C.富燃过程中,NO2被CO还原的反应为:2NO2+4CO===N2+4CO2D.富燃过程中,CxHy被O2氧化的反应为:CxHy+(x+y/4)O2==xCO2+y/2H2O19、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卡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实验后的记录: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②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③SO42﹣向Zn极移动④若有0.5mol电子流经导线,则产生5.6L气体⑤外电路电流的流向是:Cu→Zn⑥负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②③④⑤20、汽车尾气净化的一个反应是2NO+2CON2+2CO2。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NO失去电子 B.CO是还原剂C.NO被氧化 D.CO发生了还原反应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A.H2与D2互为同位素B.与C.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D.和是同一物质22、元素符号、反应方程式、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等通常叫做化学用语。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C.O—18的原子符号:818O D.CO2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填写)______________。(3)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与A、C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24、(12分)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1)化合物D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反应②中

Cu的作用是__________。反应①.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2)分别写出反应①、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25、(12分)某实验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以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实验表明:①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收热")反应。(2)实验②中,该小组同学在烧杯中加入5mL1.0mol/L盐酸,再放入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观察产生H2的速率,如图A所示。图A中0-t1段化学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已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其能量变化可用下图中的_____(填“B”或“C”)表示。26、(10分)I.为了研究化学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_______(填“高”或“低”)。(3)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_______(填“高”或“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Ⅱ.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铝热反应实验,回答下列问题:(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反应中________是氧化剂,氯酸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出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把序号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①镁带剧烈燃烧;②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③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④有红热状态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后变为黑色固体。27、(12分)用四种方法区分厨房中的淀粉和葡萄糖固体。28、(14分)I.含碳原子数最少且存在同分异构体的烷烃的分子式是_____,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II.从煤和石油中可以提炼出化工原料A和B,A是一种果实催熟剂,它的产量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是一种比水轻的油状液体,B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回答下列问题:(1)B的结构简式______。(2)与A相邻的同系物C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3)B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在50~60℃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III.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1)C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_;(2)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下图中甲—戊分别为下述五种物质中的一种:CuSO4、H2SO4、Fe、Na2CO3和Ca(OH)2,且图中相连两个环对应的物质(或其溶液)在常温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1)上述五种物质中:①可用于农业生产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__。②能相互发生置换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图中乙为H2SO4:①甲或丙能否为CuSO4?答:_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②若乙与丁发生中和反应,则丙为_________________。(3)若丙为铁,则甲与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

A.乙烷的分子式为C2H6,乙烷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A不选;B.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乙烯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不选;C.乙炔的分子式为C2H2,乙炔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选;D.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乙醇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不选;答案选C。2、D【解析】

pH=12的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据此分析。【详解】A.HSO3−在碱性条件下与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Mg2+与OH−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Fe3+与SCN-、OH−之间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够大量共存,故C错误;D.MnO4-、NO3-、Na+、K+,在碱性环境中互不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3、A【解析】

A.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故A正确;B.乙醇与Na反应不如水与Na反应剧烈,则水中羟基的氢活泼,故B错误;C.乙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乙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即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则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故C错误;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HCl溶于水显酸性,一氯甲烷不溶于水即不具有酸性,HCl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故D错误;故选A。【点睛】强酸制弱酸规律:强酸+较弱酸盐=较弱酸+强酸盐;醇、酚、拨酸中-OH上的H的活性:R-COOH>R-OH。4、D【解析】

A、根据公式v=△n/V△t计算,10min内,T1时υ(CH4)=0.015mol•L-1•min-1,T2时υ(CH4)=0.02mol•L-1•min-1,T1时υ(CH4)比T2时小,A正确;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T2>T1,B正确;C、温度升高,甲烷剩余量增多,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所以a<0,C正确;D、T1时反应进行的更为彻底,因此平衡常数更大,K(T1)>K(T2),D错误。答案选D。5、B【解析】

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即报警,说明当玻璃被击碎时,形成闭合回路,利用的金属的导电性,故选B。【点睛】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根据题干信息,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说明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6、D【解析】分析: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说明分子中含有一类氢原子,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分析判断。详解:A.CH3CH2CH2CH2CH3分子中含有3类氢原子,一氯代物有3种,A错误;B.CH3CH2CH3分子中含有2类氢原子,一氯代物有2种,B错误;C.CH3CH2CH2CH3分子中含有2类氢原子,一氯代物有2种,C错误;D.C(CH3)4分子中含有1类氢原子,一氯代物有1种,D正确;答案选D。7、C【解析】分析:发生的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详解:A.二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氨气溶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二氧化氮溶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二氧化碳溶于水反应生成碳酸,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选C。8、B【解析】

Fe3+、Cu2+、Ag+三种金属离子和过量的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单质铜,通过过滤得到固体A和溶液A,因为铁过量,沉淀A为铁和铜的混合物,溶液A含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剂氧化,故加入过氧化氢能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故溶液B中含铁离子;铁离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沉淀C为氢氧化铁沉淀,废水通过处理不含Fe3+、Cu2+,可以排放,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废液中含有Fe3+、Cu2+、Ag+三种金属离子,加入过量的铁粉后,铁离子被还原为亚铁离子,铜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铜,银离子被还原生成银,所以在第①得到的沉淀中含有金属铜、银和过量的铁,故A错误;

B.溶液B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Fe3+,因为Fe3+遇SCN-离子,发生反应:Fe3++3SCN-=Fe(SCN)3,溶液呈血红色,所以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该溶液中含有Fe3+,检验溶液B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常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故B正确;

C.溶液A含亚铁离子,加入碱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故C错误;D.操作②加入过氧化氢,为亚铁离子的氧化过程,不需要漏斗,故D错误。

答案选B。9、D【解析】分析:A.根据中和后盐的性质分析;B.根据中和后盐的性质分析;C.恰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D.酸、碱完全中和时,酸能提供的H+与碱能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详解:A.根据中和后盐的性质,如果是强碱强酸盐呈中性,如果是强碱弱酸盐呈碱性,强酸弱碱盐呈酸性,A错误;B.根据中和后盐的性质,常温下如果是强碱强酸盐呈中性,pH=7,如果是强碱弱酸盐呈碱性,pH>7,强酸弱碱盐呈酸性,pH<7,B错误;C.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相等,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物质的是按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反应和酸碱的元数有关,C错误;D.根据H++OH-=H2O可知酸、碱完全中和时,酸能提供的H+与碱能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D正确;答案选D。10、C【解析】

纤维素、蛋白质、塑料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是大分子,不是高分子,故选C。11、A【解析】

根据混合气体的体积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结合气体体积比计算甲烷、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放出的热量。【详解】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体积为11.2L(折合成标准状况),则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5mol,甲烷和氢气的体积比为4:1,所以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0.1mol,由CH4(g)+2O2(g)=CO2(g)+2H2O(1)△H=―Q1kJ/mol可知,0.4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4mol×Q1kJ/mol=0.4Q1kJ,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生成物水为液态,由2H2(g)+O2(g)==2H2O(1)△H=―Q3kJ/mol可知,0.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0.05Q3kJ,所以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试题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生成物水为液态选择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为易错点。12、B【解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的电子数少5个,说明X位于第三周期,即X为Al,则Y为Si,W为C,Z为N,A、半径大小比较①一般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②电子层数相同,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Al>Si>C>N,故A说法正确;B、C的氧化物有CO和CO2,CO2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不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说法错误;C、利用Al的还原性强于铁,发生铝热反应,故C说法正确;D、Y为Si,可用于半导体材料,故D说法正确。13、A【解析】分析:根据断键吸热,成键放热,结合常见的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判断。详解:A.H2→H+H是断键过程,需要吸收能量,A正确;B.Na+Cl→NaCl是形成新化学键的过程,放出能量,B错误;C.CaO+H2O=Ca(OH)2属于放热反应,C错误;D.Cl+Cl→Cl2是形成新化学键的过程,放出能量,D错误;答案选A。14、B【解析】A、HBr为共价化合物,不属于离子化合物,故A错误;B、Br属于VIIA族,得到一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即Br-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C、Cl2的氧化性强于Br2,因此海水中通入氯气发生2NaBr+Cl2=2NaCl+Br2,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Br-+Cl2=2Cl-+Br2,故C错误;D、Cl-的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15、B【解析】

A、由反应方程式:Al2O3+N2+3C2AlN+3CO可得到Al、O的化合价反应前后没有变化,N的化合价由0→-3被还原,N2是氧化剂,而C的化合价由0→+2,C被氧化是还原剂,A错误;B、N的化合价由0→-3,每生成1molAlN转移电子总数为3mol,B正确;C、Al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C错误;D、AlN的摩尔质量为41g·mol-1,D错误;故选B。16、C【解析】试题分析:A项反应产生了有毒气体SO2,错误;B项产生了副产物HCl气体,错误;D项产生有毒气体NO和副产物HNO3,错误。考点:考查绿色化学理念。17、A【解析】分析:一次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二次能源是指需要依靠其它能源(也就是一次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据此判断。详解:A.氢气需要通过其他能源提供能量制取,属于二次能源,A正确;B.煤是化石燃料,属于一次能源,B错误;C.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一次能源,C错误;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化石燃料,属于一次能源,D错误;答案选A。18、B【解析】

A.由图可知,在稀燃条件下,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氮,故A正确;B.给出的反应中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没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所以在稀燃条件下,二氧化氮与氧化钡反应生成硝酸钡和一氧化氮,故B错误;C.由图可知,CO和CxHy、NO2进入反应系统,而出来的是氮气、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在富燃条件下,二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故C正确;D.由图可知,CO和CxHy、NO2进入反应系统,而出来的是氮气、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在富燃条件下,CxHy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故选B。19、B【解析】分析: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中,Zn作负极,发生Zn-2e-=Zn2+;Cu电极为正极,发生2H++2e-=H2↑,总电池反应Zn+2H+=Zn2++H2↑,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以此来解答。详解:①Zn为负极,Cu为正极,①错误;②Cu电极上发生2H++2e-=H2↑,所以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②正确;③SO42﹣向负极锌极移动,③正确;④由2H++2e-=H2↑,可以知道,有0.5mol电子流向导线,产生氢气0.25mol,则产生5.6L气体(标况),④正确;⑤电子由Zn电极经导线流向Cu电极,电流与电子运动方向相反,⑤正确;⑥负极反应式:Zn-2e-=Zn2+,发生氧化反应,⑥错误;②③⑤均正确;正确选项B。点睛:原电池工作时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子不能从电解质中通过。20、B【解析】

A.

NO中N元素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被还原,是氧化剂,故A错误;B.

C元素失去电子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O为还原剂,故B正确;C.

NO中N元素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被还原,故C错误;D.

CO中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了氧化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21、D【解析】

A.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位素必须是元素不是单质,H2和D2是单质,所以不是同位素,选项A错误;B.是四面体结构,其没有同分异构体,所以和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分异构体,选项B错误;C.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所以是同分异构体不是同系物,选项C错误;D.和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所以是同一物质,选项D正确。答案选D。22、A【解析】

A.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H原子与氧原子成键,故A错误;B.S2-的结构示意图为,B正确;C.O—18的原子的质量数为18、质子数为8,符号为,C正确;D.CO2分子是直线形分子,碳与氧之间形成双键,故结构式为O=C=O,D正确。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A,本题选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第二周期ⅥA族Na>Mg>Al>N>O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2H2OMg3N2【解析】

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应为第二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为第三周期;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E为铝元素,则C为钠元素,D为镁元素,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化合物甲和乙,则B为氧元素,甲为Na2O,乙为Na2O2;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A为氮元素,丙为Mg3N2。据此解答。【详解】(1)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ⅥA族;(2)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则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Mg>Al>N>O;(3)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Al(OH)3,A、C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HNO3,NaOH,与氢氧化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Al(OH)3+3H+=Al3++3H2O、Al(OH)3+OH-=AlO2-+2H2O;(4)D、A按原子个数比3∶2形成化合物丙的化学式为Mg3N2。24、羧基催化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CH2=CH2+H2OCH3CH2OH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解析】分析: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乙醇在Cu或Ag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CH3CHO,C为CH3CHO,乙醇与D反应生成乙酸乙酯,D为CH3COOH,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化合物D为乙酸,官能团为羧基;反应②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

Cu是催化剂。反应①为乙烯与水的加成反应,反应④为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故答案为:羧基;催化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2)反应①为乙烯和水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③为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的方程式为:;反应④为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2H5OH+CH3COOH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C2H5OH+CH3COOHCH3COOCH2CH3+H2O。25、吸热反应放热,随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解析】分析:(1)根据温度的变化判断反应的热效应;(2)根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结合浓度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解答;根据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分析解答。详解:(1)①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2)在烧杯中加入5mL1.0mol/L盐酸,再放入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观察产生H2的速率,开始时盐酸的浓度减小,速率应减小,但实际上增大,是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对速率的影响;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只有B图像符合,故答案为:反应放热,随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放热;B。26、放热高低2Al+Fe2O32Fe+Al2O3Fe2O3助燃剂,引发铝热反应①②③④【解析】

I.(1)当向盛有A的试管中滴加试剂B时,看到U形管中甲处液面下降乙处液面上升,这说明空气受热膨胀,因此反应中放出能量,即该反应是放热反应;(2)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A和B的总能量比C和D的总能量高。(3)由于断键吸热,形成化学键放热,而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低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Ⅱ.(4)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在该反应中Fe2O3是氧化剂。氯酸钾的作用是助燃剂,引发铝热反应。(5)铝热反应的实验现象为①镁带剧烈燃烧;②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③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④有红热状态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后变为黑色固体,答案选①②③④。【点睛】铝热反应的本质是利用铝的还原性,将难熔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做铝热反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保证纸漏斗重叠时四周均为四层,且内层纸漏斗一定要用水润湿,以防止高温物质从四周溅出,同时损坏纸漏斗。②蒸发皿中的细沙要适量,既要防止蒸发皿炸裂,又要防止熔融的液体溅出伤人。③实验装置不要距人群太近,应远离易燃物。27、①碘水②银氨溶液③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④加水【解析】分析:淀粉遇碘单质变蓝,且葡萄糖含-CHO,能被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氧化,根据二者的性质差异来解答。详解:淀粉遇碘单质变蓝,且葡萄糖含-CHO,能被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氧化,则区分淀粉和葡萄糖的方法为:a、分别取样配成溶液加入碘水呈蓝色的是淀粉;b、分别取样配成溶液分别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的是葡萄糖;c、分别取样配成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煮沸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葡萄糖;d、分别等质量样品加水溶解,能溶于水的是葡萄糖,不易溶于水的是淀粉。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性质、性质差异、反应与现象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物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28、C4H10CH3CH2CH2CH3、CH3CH(CH3)2CH2=CHCH3+Br2→CH2Br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