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教育集团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明德教育集团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明德教育集团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明德教育集团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明德教育集团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德教育集团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明德教育集团八年级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23-24学年第二学期

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山青草漫漫,春水绿如蓝。我们不负春光,向春而行!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春日温暖,春光作序,万物和鸣。下面是小明晨读时积累的字音、字形,其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缄默(jiān)羁绊(bàn)震撼人情世故

B.静穆(mò)帷幕(mù)思慕大砌大悟

C翩然(piān)骠骑(piāo)漂移消声匿迹

D.涌跃(yǒng)撺掇(chuò)怅惘草长莺飞

2.春日美满,邀天上满月,尝人间团圆。下面歌咏月亮的语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千百年来,月亮东升西落周而复始,咏月的诗人不计其数。月亮那怡人的风致,飘逸的气韵,晶莹的品质,宽慰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孕育了多少动人的诗篇!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若不是亲眼见了那动人心魄的月亮,若不是亲自读了那动人心魄的篇章,又怎会深切体会到:原来月亮就是诗心,当漂泊的脚步戛然而止,游子只要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A.周而复始B.宽慰C.孕育D.戛然而止

3.春日多姿,活动多彩,体验多样。下面阐释各项活动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雷锋月,通过学校团委发起的“爱心收集箱"活动,使我们培养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意义深远。

B.春光无限好,植树正当时。植树节当天,学校征集了约45名左右的学生志愿者参与了“东台山森林护绿”公益活动。

C.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

D.4月初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旨在以全面展示我校“适性扬材,明辨致用"的办学特色为目的。

4.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李白留下来的作品看,他创作的题材是宽广的。他既_______,也写出国家的动乱,人民的悲苦;既________,也描绘祖国壮丽的山川;既______,也面对当世,评说同时代的一些人物;既_______,也涉及市井小民……在他笔下,呈现的是广阔的社会和大自然的图景。

①把笔触伸向社会现实___②写个人的志向、抱负、游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③探索历史的过去,褒贬古人④写上层人物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5.春日润物,当奋力汲取,努力充盈。下面是小德近期习得的一些文学与文化常识,其中无误的一项是()

A.《社戏》《安塞腰鼓》,都是具有“民俗文化”元素的文章。前篇叙述了鲁迅儿时和伙伴们一起看水乡社戏的往事,后篇以高亢豪迈的抒情基调,展现了东北的地域风情。

B.“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事、记物,也可以记山水地理、记风土人情,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

C.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年龄称谓来代替。黄发,形容幼儿的发色,代指小孩;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弱冠,表示年已二十;花甲,指六十岁。

D.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在谷雨之后,“至”有“到"的意思,标志着夏季开始。万物繁茂,始于夏至,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6.古诗文默写。

春日有情,似水缱绻,春风十里不如你……

(1)《关雎》中的主人公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______”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2)《子衿》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诗中用夸张手法写出女子对恋人思慕之情的诗句是:“______,如三月兮"。

(3)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身处困境也不感到孤独。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来表达这种感情。

(4)杜甫诗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美,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共6分)

7.年初,一首《上春山》火遍全网,上春山,上是春日诗词堆成的诗意之山。优美的诗情,动人的诗韵,也感染了八年级的同学们,大家掀起了一波学习古诗词的热潮。年级组特此开展了“古诗苑漫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辑古诗】班级准备编辑一本诗集,主题为“古诗中的传统节日”。请你选出符合诗集主题的诗句,并按照节日的先后顺序补全填空。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悟古诗】活动中,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富有诗意的古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阐释一下你的诗句座右铭。

示例:

我的座右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它出自李白的诗《行路难(其一)》。它勉励我不要被生活中的困难吓到,要不断克服困难,永远积极向上。

二、阅读与理解(共48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鹿门歌①

【唐】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②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③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作者隐居鹿门时,鹿门:山名,在襄阳。②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③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久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8.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充满人间烟火气息,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眷恋。

B.前两联,由远及近地描写了黄昏时山村的夜景,以及诗人归家的情景。

C.“岩扉松径”与前句“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山林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

D.本诗笔法顺畅,语调平和,语言质朴,结构自然,笔墨省净,点染疏豁,情感真挚。

9.简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中“开"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浩然传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

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采访使①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注释】①采访使:官职名。

10.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游京师"中“乃”是“才"的意思,作副词,与“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的“乃"字词义相同。

B.文中“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的“之"和“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中的“之"意思不同。

C.“辞”有“推辞"告辞”“言辞"等义项,文中“朝宗怒,辞行”的“辞"理解为“告辞”。

D.“卒不赴"病疽背卒”“身先士卒"三句话中的“卒”意思各不相同。

1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

B.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

C.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

D.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

1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

(1)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2)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

13.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蔡传评价说:“孟浩然诗组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请结合本文及前面的诗歌《夜归鹿门歌》,谈一谈孟浩然的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用一根粗大的吊索,一端固定在位于地球赤道的平台上,另一端紧紧抓住距地面约3.6万千米、在地球静止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就可使一个形似电梯的吊箱载着货物、人员沿吊索驶向太空……这就是一些国家研究人员正在尝试设计的太空电梯。太空电梯的本质是建设一个永久性的“缆绳”式建筑,将地面与太空上的某一点连接起来。专家介绍,根据目前的设计,太空电梯轿厢重约20吨,攀爬速度约每小时200公里。未来,随着缆绳加长、轿厢攀爬速度加快,预计8天可到达地球同步轨道,14天可到达月球,61天可到达火星。

(选自《乘“电梯"去太空,这个美梦能成真吗?》,有删改)

【材料二】

①太空电梯之梦由来已久。1895年,俄罗斯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见到埃菲尔铁塔后提出了太空电梯的设想。但由于技术限制,太空电梯长期停留在概念阶段。

②随着航天技术不断发展,建造太空电梯有了更多可能。据介绍,在材料方面,碳纳米管和超强石墨烯被认为是建造太空电梯缆绳的理想材料;在设计方面,科学家目前已提出8个比较稳健、合理的科学设计方案;在工程方面,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已开展一些小型实验并准备进行深入验证。

③“当然,在理论、技术和工程层面还面临诸多挑战,如动力学和控制方法、新材料研发、设备设计和建造等。”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教授史格非表示。

④很多细节问题有待科学家和工程师解答:太空电梯轿厢选择何种驱动模式?怎么克服重力影响?缆绳如何承受高能宇宙射线的轰击并有效抗摆动?电梯遭遇太空碎片和陨石冲击怎么办……

⑤科学家预估太空电梯能在2035年左右初步投入运行,用太空电梯载人则需要进一步验证以确保其安全可行,或许到2045年左右可以实现载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面对这项耗时耗力耗钱的大工程,加强太空电梯的研究与合作势在必行。

(选自《坐“电梯"去火星?这个梦想并不遥远》,有删改)

【材料三】

①太空电梯可以搭载包括大型太阳能发电机、核废料等各种物品,还可以载人。更重要的是,太空升降舱上天不需要携带大量燃料,预计所耗能量不过为宇宙飞船发射的1%。英国的一项测算显示,用太空升降舱运送一个人和行李的费用仅相当于常用航天飞机运送费用的0.25%。

②在进入太空探索时代后,造太空电梯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每发射一次太空飞船所需的惊人费用让科学家重拾“太空电梯”的理念。在宇宙空间里建造超长的太空电梯,用车厢将货物运送到太空站或者空间基地,可以大大节省人类太空探索的成本。利用太空电梯运送游客,还能发展太空旅游业。电梯会携带太阳能发电系统,这样发出的电能不仅能支持电梯本身,多余的还能为地球供电,太空电梯也因此被称为“绿色天路"。

(选自《太空电梯:科学幻想还是未来希望?》,有删改)

【材料四】

有这样一则故事:地面与天空用“天梯”连接,人可以通过“天梯"往返天地之间。雅各布在梦中沿着登天的梯子取得了“圣火”,后人便把这梦想中的梯子称为“雅各布天梯"。被誉为“现代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瑟·克拉克,曾将这一设想写进他的科幻巨著《天堂的喷泉》。这部小说描绘了在一座热带岛屿上,人们可以通过落在赤道上的一座天梯前往太空观光或运送货物。

(选自《搭乘电梯去太空》,有删改)

14.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提到乘“电梯"去太空的梦想有望成真,根据目前的设计,我们坐太空电梯去火星预计需要61天。

B.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建造太空电梯的可能性以及挑战,太空电梯将在2035年左右初步投入运行,2045年左右可以实现载人。

C.材料三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太空电梯以及太空电梯建造成功的价值,如大大节省人类太空探索的成本,发展太空旅游业等。

D.文本为读者介绍了太空电梯的设计原理、发展现状、优势等,向大众普及了科学知识,展现科学家们探索、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1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约”“预计"这些是限定性词语,说明了这是一种科学估计,突出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B.材料二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建造太空电梯的可能性。

C.材料四中的阿瑟·克拉克是第一个在科幻巨著中多次提及太空电梯的人。

D.材料三加点的“绿色天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6.小明的爷爷认为研究太空电梯费钱费力,意义不大,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对爷爷说说研究太空电梯的意义。

文学作品阅读(共14分)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刘继荣

①女儿在班上,同学都管她叫23号。

②她班上总共有50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

③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包厢。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赢得阵阵赞叹。

④15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忙得不亦乐乎。轮到她了,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亲友愕然,一时语塞。她爸爸也一脸尴尬。

⑤其实,这样一个无甚想法又是中等生的女儿,我们动过很多脑筋: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资料,还试过增加营养、物质激励,等等。孩子也懂事,漫画书不看了,剪纸班退出了,周末的懒觉放弃了。像一只疲惫的小鸟,她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卷子,练习册,沓沓地做。但没想身体扛不住了,一场大病后,孩子的脸小了一圈。期末考试,居然考了33名。

⑥望着女儿,是既心疼,又困惑。

⑦周末,同事结伴郊游。一路上,这孩子唱歌,那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把松了的瓶盖拧紧,把流出的菜汁擦净,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⑧野餐时,发生了一件小事。两个小男孩,一个数理天才,一个英语高手,两人同时夹住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更不愿平分。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怎么都不管用。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僵局。

⑨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下车了,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听到连连的道谢,她爸爸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⑩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

首先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试卷上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上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班主任还说,很多同学建议,让她当班长。接着,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做人实在很优秀!"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歪着头想了想,告诉我说:“书上讲过——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顿了一下,她接着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她侧坐在窗台边,安静地看着我。阳光拨开树枝洒下一片金黄,晕在她的脸上,她的身上,微风拂过,树枝轻轻摇晃,光斑也跟着跳动,跳动……

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想在路边鼓掌的女孩打动了。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以及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她能安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作为父母,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美好的未来?

(原文有改动)

17.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女儿表现她爸爸或“我"的感受

①欣然接受觉得刺耳

女儿说自己的第二志愿是做妈妈②一脸尴尬

女儿认真补习,却生病了懂事既心疼又困惑

去郊游的路上,其他孩子表演,女儿鼓掌并看管物品开心

自豪

女儿告诉“我”不想成为英雄安静④

18.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阳光拨开树枝洒下一片金黄,晕在她脸上,她的身上,微风拂过,树枝轻轻摇晃,光斑也跟着跳动,跳动……

19.当人人都追求“卓越"的时候,你认为文中那个“胸无大志”的女儿是不是太平庸了,说说你的理由?对于女儿“坐在路边鼓掌"的选择,你有怎样的看法或感悟?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谈一谈。

【链接材料】

你可以在努力攀登之后接受不如意的结果,因为你曾经高举的梦想、洒下的汗水足以给生命一个交代;但一个懒散的人汇入芸芸众生,应该感到耻辱,原因是他没奋斗过,浪费了父母给他的身体、智力资本,辜负了社会对他的期望。

——摘自散文家游宇明的博客

名著阅读(共6分)

20.下面对《经典常谈》这本书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诗经》,最初提倡用这四本书的是程颐、程颢。

C.学过《二首》之后,你希望拓展了解《诗经》的更多知识,就可以阅读《经典常谈》中的《第四》。

D.儒家所说的“礼”就是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

21.小德进入初中后就对史学知识非常着迷,他的爸爸就建议他把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中的《史记》《汉书》《战国策》进行集中阅读。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的方法和书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三、写作(50分)

22.董宇辉说人生像心跳一样有高有低,连太阳照到地球都需要八分钟,所以我们更需要耐心一点,持续修炼。

请根据上述内容,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的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所想,让同学们读了你的文章以后受到启发。

写作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书信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明德教育集团八年级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23-24学年第二学期

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山青草漫漫,春水绿如蓝。我们不负春光,向春而行!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春日温暖,春光作序,万物和鸣。下面是小明晨读时积累的字音、字形,其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缄默(jiān)羁绊(bàn)震撼人情世故

B.静穆(mò)帷幕(mù)思慕大砌大悟

C.翩然(piān)骠骑(piāo)漂移消声匿迹

D.涌跃(yǒng)撺掇(chuò)怅惘草长莺飞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B.静穆(mò)——mù,大砌大悟——大彻大悟;

C.骠(piāo)骑——piào,消声匿迹——销声匿迹;

D.涌跃——踊跃,撺掇(chuò)——duo;

故选A。

2.春日美满,邀天上满月,尝人间团圆。下面歌咏月亮的语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千百年来,月亮东升西落周而复始,咏月的诗人不计其数。月亮那怡人的风致,飘逸的气韵,晶莹的品质,宽慰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孕育了多少动人的诗篇!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若不是亲眼见了那动人心魄的月亮,若不是亲自读了那动人心魄的篇章,又怎会深切体会到:原来月亮就是诗心,当漂泊的脚步戛然而止,游子只要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

A.周而复始B.宽慰C.孕育D.戛然而止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和运用。

A.周而复始:一圈又一圈的轮转。形容不断循环。此处用来形容月亮东升西落的过程是不断循环的。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B.宽慰:宽解安慰。此处用来形容月亮的风致安慰了孤寂的心灵,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C.孕育:怀胎;生育;比喻新事物在既存事物中酝酿形成。此处形容诗人创作出诗篇,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D.戛然而止:用来形容声音突然停止。不能形容“脚步”,使用不正确;

故选D。

3.春日多姿,活动多彩,体验多样。下面阐释各项活动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雷锋月,通过学校团委发起的“爱心收集箱”活动,使我们培养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意义深远。

B.春光无限好,植树正当时。植树节当天,学校征集了约45名左右的学生志愿者参与了“东台山森林护绿"公益活动。

C.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

D.4月初举办的校园开放日活动,旨在以全面展示我校“适性扬材,明辨致用”的办学特色为目的。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缺少主语,“通过"和“使”任意删除一个;

B.成分赘余,“约"和“左右的”重复,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D.句式杂糅,删去“旨在"或“为目的”;

故选C。

4.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李白留下来的作品看,他创作的题材是宽广的。他既_______,也写出国家的动乱,人民的悲苦;既________,也描绘祖国壮丽的山川;既______,也面对当世,评说同时代的一些人物;既_______,也涉及市井小民……在他笔下,呈现的是广阔的社会和大自然的图景。

①把笔触伸向社会现实___②写个人的志向、抱负、游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③探索历史的过去,褒贬古人④写上层人物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衔接排序。

第一处。根据语段可知,“国家的动乱、人民的悲苦"前面应该对应“个人的志向、抱负、游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第一个横线处应填②句。

第二处。根据“也描绘祖国壮丽的山川”,可知横线上应为①“把笔触伸向社会现实”。

第三、四处。“当世、同时代"应该和“历史的过去”相对应,“市井小民"和“上层人物”相对应,所以分别填③④。

正确排序为:②①③④。

故选C。

5.春日润物,当奋力汲取,努力充盈。下面是小德近期习得的一些文学与文化常识,其中无误的一项是()

A.《社戏》《安塞腰鼓》,都是具有“民俗文化"元素的文章。前篇叙述了鲁迅儿时和伙伴们一起看水乡社戏的往事,后篇以高亢豪迈的抒情基调,展现了东北的地域风情。

B.“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事、记物,也可以记山水地理、记风土人情,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

C.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年龄称谓来代替。黄发,形容幼儿的发色,代指小孩;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弱冠,表示年已二十;花甲,指六十岁。

D.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在谷雨之后,“至"有“到”的意思,标志着夏季开始。万物繁茂,始于夏至,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前篇叙述了鲁迅年少时和伙伴们一起看水乡社戏的往事"有误,《社戏》是小说,文中“我”并不等同于鲁迅本人;《安塞腰鼓》展现了陕北的地域风情;

C.“黄发"指老人,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选项“形容幼儿的发色,代指小孩”有误;

D.谷雨之后的是立夏,立夏标志着夏季开始。选项“夏至标志着夏季开始"有误;

故选B。

6.古诗文默写。

春日有情,似水缱绻,春风十里不如你……

(1)《关雎》中的主人公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______”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2)《子衿》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诗中用夸张手法写出女子对恋人思慕之情的诗句是:“______,如三月兮"。

(3)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身处困境也不感到孤独。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来表达这种感情。

(4)杜甫诗云“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美,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___,______”。

【答案】①.辗转反侧②.一日不见③.海内存知己④.天涯若比邻⑤.气蒸云梦泽⑥.波撼岳阳城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辗、侧、己、涯、邻、蒸、撼"等字词容易写错。

综合性学习(共6分)

7.年初,一首《上春山》火遍全网,上春山,上是春日诗词堆成的诗意之山。优美的诗情,动人的诗韵,也感染了八年级的同学们,大家掀起了一波学习古诗词的热潮。年级组特此开展了“古诗苑漫步”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辑古诗】班级准备编辑一本诗集,主题为“古诗中的传统节日"。请你选出符合诗集主题的诗句,并按照节日的先后顺序补全填空。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悟古诗】活动中,很多同学都选择了富有诗意的古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阐释一下你的诗句座右铭。

示例:

我的座右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它出自李白的诗《行路难(其一)》。它勉励我不要被生活中的困难吓到,要不断克服困难,永远积极向上。

【答案】(1)①.A②.C

(2)示例一:我的座右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出自陆游的诗《游山西村》。它告诉我生活中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任何目标的达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任何目标的追求都要坚持不懈,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逆境的后面往往蕴含着希望和机会。

示例二:我的座右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它出自李白的《将进酒》。我以此勉励自己:不要轻易放弃,相信自己的才能和能力,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解析】

【小问1】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文化常识。首先找出符合主题的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然后排序。

A.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节日为清明节,清明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4月5日最常见;

B.意思是: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屠苏"是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风俗。春节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

C.意思是: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节日为重阳节,农历的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D.意思是: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与传统节日无关;

故按照节日的顺序是B→A→C。

【小问2】

本题考查拟写座右铭。要求选择富有诗意古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仿照示例,写出诗句的出处,和选择这句座右铭的理由。

示例:我的座右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出自屈原的《离骚》,我以此鼓励自己:为了心中的梦想,要有不懈追求的勇气和决心,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到达理想的彼岸。

二、阅读与理解(共48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归鹿门歌①

【唐】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②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③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作者隐居鹿门时,鹿门:山名,在襄阳。②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③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久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8.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充满人间烟火气息,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眷恋。

B.前两联,由远及近地描写了黄昏时山村的夜景,以及诗人归家的情景。

C.“岩扉松径”与前句“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山林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

D.本诗笔法顺畅,语调平和,语言质朴,结构自然,笔墨省净,点染疏豁,情感真挚。

9.简析“鹿门月照开烟树”一句中“开"字的妙处。

【答案】8.A9.“开”字有“打开"之意,诗中指鹿门山在月光映照下山树渐渐显现出来,好似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生动形象地将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赫然清晰的动态过程凸现出来,渲染了清幽恬静的氛围;暗示了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心境也因之豁然开朗,归隐山林的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解析】

【8题】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诗歌开篇两句写到山寺钟声鸣响,天色已近黄昏,渔梁渡头,一片争渡的喧哗声。首联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前一句写古寺的幽静,后一句写渡头的喧嚣,以此衬托诗人沉静和洒脱超俗的胸怀。而非“开篇两句写渡头的喧闹”和“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眷恋";

故选A。

【9题】

本题考查炼字。要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揣摩诗人表达的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语句的意思体会用字的妙处,注意其在传情造境方面的作用。

“鹿门月照开烟树”意思是鹿门月光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开"在这里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变得赫然清晰,突出了月光出来山林的动态变化过程,形象生动,又极有意境,表现诗人此时回到鹿门的怡然自得,暗示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心境也随之豁然开朗,透露出诗人的隐逸情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孟浩然传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

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采访使①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注释】①采访使:官职名。

10.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游京师"中的“乃”是“才"的意思,作副词,与“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的“乃"字词义相同。

B.文中“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的“之"和“能以径寸之木”(《核舟记》)中的“之"意思不同。

C.“辞”有“推辞"告辞”“言辞"等义项,文中“朝宗怒,辞行”的“辞"理解为“告辞”。

D.“卒不赴"病疽背卒”“身先士卒"三句话中的“卒”意思各不相同。

1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

B.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

C.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

D.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

1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

(1)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2)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

13.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蔡传评价说:“孟浩然诗组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请结合本文及前面的诗歌《夜归鹿门歌》,谈一谈孟浩然的人物形象。

【答案】10.A11.C

12.(1)你不要求做官,但我并不曾抛弃你,为什么要诬蔑我呢?

(2)采访使(官职名)韩朝宗邀孟浩然一起到京城,打算在朝堂上推荐他。

13.①孟浩然仗义助人。他少年时胸怀气节,讲义气,喜欢帮助患难的人。

②孟浩然才华出众。他曾经在太学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

③孟浩然淡泊名利。他拒绝了韩朝宗邀约他一起去朝廷举荐他的机会,也不觉得后悔,舍得把名和利抛诸脑后。

④孟浩然洒脱超俗。《夜归鹿门歌》写了他夜归鹿门的所见所闻所感,诗人与世隔绝、恬淡超脱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

【解析】

【分析】

【10题】

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理解。

A.“乃游京师”中的“乃"是“才”的意思,作副词,与“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的“乃”是“竟然"的意思,作副词,字词义不相同,本项分析不当;

故选A。

【11题】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

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本句句意:王维私下邀请他进到内署,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告诉了唐玄宗实情。“维私邀入内署”是完整的主谓句,“俄而玄宗至"是“浩然匿床下”的原因,“维以实对"是事件的结果。据此断句为: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

故选C。

【12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卿:你。仕:做官。奈何:为什么。诬:污蔑。

(2)约:邀约。偕:一同,一起。诸:之于。

【13题】

本题考查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和所做的具体事件分析作答。

结合《孟浩然传》中的“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可以看出孟浩然是一个崇尚气节、淡泊名利、扶危济困之人;

结合《孟浩然传》中的“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可以看出孟浩然是才学高、有才华之人;

结合《孟浩然传》中的“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可知:孟浩然当着唐玄宗皇帝的面念出“不才明主弃"的诗句,可见他是一个不慕名利,不阿谀奉承之人;

结合《孟浩然传》中的“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可知:孟浩然因喝酒而不赴为他荐官的韩公约定,且说“业已饮,遑恤他”,最终“不悔也”,可见他是一个性格率真之人。

结合《夜归鹿门歌》中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可知:庞公隐居之所,岩壁门外,松径寂寥,只有诗人与山林相伴,与尘世隔绝。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此处诗人恬淡超脱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据此概括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年时喜好气节、义气,喜欢救济有困难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这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作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欣赏他。

王维私下邀请他进到内署(王维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告诉了唐玄宗实情,皇帝高兴地说:“我听说过这个人却没见过,为什么害怕得要藏起来呢?"命令孟浩然出来。唐玄宗询问他的诗作,孟浩然拜了两次,自己朗诵所做的诗,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皇帝说:“你不寻求做官,而我并不曾抛弃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呢?"于是让孟浩然回去了。

采访使(官职名)韩朝宗邀孟浩然一起去京城,想要在朝堂上推荐他。恰逢(孟浩然)老朋友来了,一起喝了很多酒,非常高兴,有人说:“你与韩先生有约定。”孟浩然斥责他说:“已经喝酒了,(哪有)空闲担心他啊!"(孟浩然)最终没有赴约。韩朝宗大怒,来告别,孟浩然没有后悔。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把他征聘在幕府中,后来幕府撤销了。开元(唐玄宗年号)末年,孟浩然背上长疮而死。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用一根粗大的吊索,一端固定在位于地球赤道的平台上,另一端紧紧抓住距地面约3.6万千米、在地球静止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就可使一个形似电梯的吊箱载着货物、人员沿吊索驶向太空……这就是一些国家研究人员正在尝试设计的太空电梯。太空电梯的本质是建设一个永久性的“缆绳”式建筑,将地面与太空上的某一点连接起来。专家介绍,根据目前的设计,太空电梯轿厢重约20吨,攀爬速度约每小时200公里。未来,随着缆绳加长、轿厢攀爬速度加快,预计8天可到达地球同步轨道,14天可到达月球,61天可到达火星。

(选自《乘“电梯"去太空,这个美梦能成真吗?》,有删改)

【材料二】

①太空电梯之梦由来已久。1895年,俄罗斯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见到埃菲尔铁塔后提出了太空电梯的设想。但由于技术限制,太空电梯长期停留在概念阶段。

②随着航天技术不断发展,建造太空电梯有了更多可能。据介绍,在材料方面,碳纳米管和超强石墨烯被认为是建造太空电梯缆绳的理想材料;在设计方面,科学家目前已提出8个比较稳健、合理的科学设计方案;在工程方面,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已开展一些小型实验并准备进行深入验证。

③“当然,在理论、技术和工程层面还面临诸多挑战,如动力学和控制方法、新材料研发、设备设计和建造等。”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教授史格非表示。

④很多细节问题有待科学家和工程师解答:太空电梯轿厢选择何种驱动模式?怎么克服重力影响?缆绳如何承受高能宇宙射线的轰击并有效抗摆动?电梯遭遇太空碎片和陨石冲击怎么办……

⑤科学家预估太空电梯能在2035年左右初步投入运行,用太空电梯载人则需要进一步验证以确保其安全可行,或许到2045年左右可以实现载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面对这项耗时耗力耗钱的大工程,加强太空电梯的研究与合作势在必行。

(选自《坐“电梯"去火星?这个梦想并不遥远》,有删改)

【材料三】

①太空电梯可以搭载包括大型太阳能发电机、核废料等各种物品,还可以载人。更重要的是,太空升降舱上天不需要携带大量燃料,预计所耗能量不过为宇宙飞船发射的1%。英国的一项测算显示,用太空升降舱运送一个人和行李的费用仅相当于常用航天飞机运送费用的0.25%。

②在进入太空探索时代后,造太空电梯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每发射一次太空飞船所需的惊人费用让科学家重拾“太空电梯”的理念。在宇宙空间里建造超长的太空电梯,用车厢将货物运送到太空站或者空间基地,可以大大节省人类太空探索的成本。利用太空电梯运送游客,还能发展太空旅游业。电梯会携带太阳能发电系统,这样发出的电能不仅能支持电梯本身,多余的还能为地球供电,太空电梯也因此被称为“绿色天路"。

(选自《太空电梯:科学幻想还是未来希望?》,有删改)

【材料四】

有这样一则故事:地面与天空用“天梯”连接,人可以通过“天梯"往返天地之间。雅各布在梦中沿着登天的梯子取得了“圣火”,后人便把这梦想中的梯子称为“雅各布天梯"。被誉为“现代科幻三巨头”之一的阿瑟·克拉克,曾将这一设想写进他的科幻巨著《天堂的喷泉》。这部小说描绘了在一座热带岛屿上,人们可以通过落在赤道上的一座天梯前往太空观光或运送货物。

(选自《搭乘电梯去太空》,有删改)

14.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提到乘“电梯"去太空的梦想有望成真,根据目前的设计,我们坐太空电梯去火星预计需要61天。

B.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建造太空电梯的可能性以及挑战,太空电梯将在2035年左右初步投入运行,2045年左右可以实现载人。

C.材料三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太空电梯以及太空电梯建造成功的价值,如大大节省人类太空探索的成本,发展太空旅游业等。

D.文本为读者介绍了太空电梯的设计原理、发展现状、优势等,向大众普及了科学知识,展现科学家们探索、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1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的“约”“预计"这些是限定性词语,说明了这是一种科学估计,突出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B.材料二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建造太空电梯的可能性。

C.材料四中的阿瑟·克拉克是第一个在科幻巨著中多次提及太空电梯的人。

D.材料三加点的“绿色天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16.小明的爷爷认为研究太空电梯费钱费力,意义不大,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对爷爷说说研究太空电梯的意义。

【答案】14.D15.C

16.示例:爷爷,您好。研究太空电梯的意义重大,太空电梯可以搭载包括大型太阳能发电机、核废料等各种物品,还可以载人,方便快捷;此外,利用太空电梯运送游客,还能发展太空旅游业,产生经济效益。太空电梯还可以为地球供电,造福我们每一个人。可见发展太空电梯的意义重大。

【解析】

【14题】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A.有误,根据材料一“根据目前的设计,太空电梯轿厢重约20吨,攀爬速度约每小时200公里。未来,随着缆绳加长、轿厢攀爬速度加快,预计8天可到达地球同步轨道,14天可到达月球,61天可到达火星"可知,太空电梯要想61天到达火星,需要对目前的设计进行优化,即缆绳加长、轿厢攀爬速度加快。按照目前的设计,需要比61天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火星;

B.有误,根据材料二第⑤段中“科学家预估太空电梯能在2035年左右初步投入运行,用太空电梯载人则需要进一步验证以确保其安全可行,或许到2045年左右可以实现载人,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可知,选项中“太空电梯能在2035年左右初步投入运行,2045年左右可以实现载人"的表述过于绝对;

C.有误,根据材料一“用一根粗大的吊索,一端固定在位于地球赤道的平台上,另一端紧紧抓住距地面约3.6万千米、在地球静止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就可使一个形似电梯的吊箱载着货物、人员沿吊索驶向太空……这就是一些国家研究人员正在尝试设计的太空电梯”可知,材料一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太空电梯,而不是材料三介绍的;

故选D。

【15题】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C.有误,这一说法在文中并没有明确的依据。虽然材料四提到阿瑟·克拉克在他的科幻巨著《天堂的喷泉》中描绘了通过天梯前往太空的情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第一个在科幻作品中提及太空电梯的人。材料二中提到,早在1895年,俄罗斯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已经提出了太空电梯的设想。因此,不能断定阿瑟·克拉克是第一个在科幻巨著中提及太空电梯的人;

故选C。

【16题】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注意语言得体。

结合材料三第①段“太空电梯可以搭载包括大型太阳能发电机、核废料等各种物品,还可以载人。更重要的是,太空升降舱上天不需要携带大量燃料,预计所耗能量不过为宇宙飞船发射的1%”,材料三第②段“利用太空电梯运送游客,还能发展太空旅游业。电梯会携带太阳能发电系统,这样发出的电能不仅能支持电梯本身,多余的还能为地球供电,太空电梯也因此被称为‘绿色天路’”等内容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爷爷,您好。太空电梯预估在2035年左右初步投入运行,太空电梯可以搭载大型太阳能发电机、核废料等各种物品,可以节省很多成本;太空电梯还能运送游客,从而发展太空旅游业;太空电梯会携带太阳能发电系统,这样发出的电能不仅能支持电梯本身,多余的还能为地球供电。太空电梯对我们的生活还是很有意义的。

文学作品阅读(共14分)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刘继荣

①女儿在班上,同学都管她叫23号。

②她班上总共有50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

③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包厢。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赢得阵阵赞叹。

④15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忙得不亦乐乎。轮到她了,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亲友愕然,一时语塞。她爸爸也一脸尴尬。

⑤其实,这样一个无甚想法又是中等生的女儿,我们动过很多脑筋: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资料,还试过增加营养、物质激励,等等。孩子也懂事,漫画书不看了,剪纸班退出了,周末的懒觉放弃了。像一只疲惫的小鸟,她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卷子,练习册,沓沓地做。但没想身体扛不住了,一场大病后,孩子的脸小了一圈。期末考试,居然考了33名。

⑥望着女儿,是既心疼,又困惑。

⑦周末,同事结伴郊游。一路上,这孩子唱歌,那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把松了的瓶盖拧紧,把流出的菜汁擦净,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⑧野餐时,发生了一件小事。两个小男孩,一个数理天才,一个英语高手,两人同时夹住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更不愿平分。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怎么都不管用。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僵局。

⑨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下车了,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听到连连的道谢,她爸爸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⑩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

首先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试卷上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上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班主任还说,很多同学建议,让她当班长。接着,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做人实在很优秀!"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歪着头想了想,告诉我说:“书上讲过——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顿了一下,她接着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她侧坐在窗台边,安静地看着我。阳光拨开树枝洒下一片金黄,晕在她的脸上,她的身上,微风拂过,树枝轻轻摇晃,光斑也跟着跳动,跳动……

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想在路边鼓掌的女孩打动了。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以及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她能安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作为父母,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美好的未来?

(原文有改动)

17.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情节女儿表现她爸爸或“我"的感受

①欣然接受觉得刺耳

女儿说自己的第二志愿是做妈妈②一脸尴尬

女儿认真补习,却生病了懂事既心疼又困惑

去郊游的路上,其他孩子表演,女儿鼓掌并看管物品开心

自豪

女儿告诉“我”不想成英雄安静④

18.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阳光拨开树枝洒下一片金黄,晕在她的脸上,她的身上,微风拂过,树枝轻轻摇晃,光斑也跟着跳动,跳动……

19.当人人都追求“卓越"的时候,你认为文中那个“胸无大志”的女儿是不是太平庸了,说说你的理由?对于女儿“坐在路边鼓掌"的选择,你有怎样的看法或感悟?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谈一谈。

【链接材料】

你可以在努力攀登之后接受不如意的结果,因为你曾经高举的梦想、洒下的汗水足以给生命一个交代;但一个懒散的人汇入芸芸众生,应该感到耻辱,原因是他没奋斗过,浪费了父母给他的身体、智力资本,辜负了社会对他的期望。

——摘自散文家游宇明的博客

【答案】17.①班上同学管女儿叫23号;②大大方方;③女儿用彩色纸盒剪出生肖动物送给大家;④猛地一震(忽然被打动)。

18.景物描写。它描写了女儿在阳光的照耀和微风的吹拂下的安静美好的画面,渲染了宁静美好的氛围,烘托了女儿的善良质朴,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我”对女儿的肯定和赞赏。

19.(1)不平庸。理由:文中女儿虽然成绩不高,但是性格随和(不爱生气)好相处,守信用,乐观幽默、心助人处理事情聪明机智;她虽然“胸无大志“__________________,但是她生活目标明确,有独立的看看法和性格。

(2)示例:“谈看法":肯定女儿“平凡”的选择,但平凡不代表平庸懒散,只有经历过奋斗的平凡才能成就有意义的人生。或:接纳平凡,肯定英雄。要有力争上游的英雄梦,也要对结果的或许平凡保持平常心。

【解析】

【17题】

本题考查内容筛选与概括。

第①空:结合文章第①段“女儿在班上,同学都管她叫23号"和第②段的“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可知,应填入:班上同学管女儿叫23号;

第②空:结合④段的“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亲友愕然,一时语塞。她爸爸也一脸尴尬"可知,应填入:大大方方;

第③空:结合文章第⑨段的“她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下车了,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听到连连的道谢,她爸爸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可知,应填入:女儿用彩色纸盒剪出生肖动物送给大家;

第④空:结合段的“她接着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和段的“我猛地一震”可知,应填入:猛地一震(忽然被打动)。

【18题】

本题考查词句理解和赏析。题干要求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

结合句中的“阳光"微风”“树枝"等可知,这是环境描写;结合第段“她侧坐在窗台边,安静地看着我”可知,它描写了女儿在阳光的照耀和微风的吹拂下的安静美好的画面,烘托了她的善良质朴;结合段的“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和段的“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想在路边鼓掌的女孩打动了”可知,这句景物描写也体现了“我"对女儿的肯定和赞赏。

【19题】

本题考查阅读拓展。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第一问:首先回答:不平庸,然后分析原因。理由:女儿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从中秋聚会,女儿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忙得不亦乐乎;周末,和同事结伴郊游,女儿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出来的菜汁擦净,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在学校,女儿成为同学们最欣赏的人,都可以看到女儿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品质。女儿还是一个甘于平凡、乐于奉献的人。女儿的志愿只是做一个平凡的幼儿园教师和家庭主妇,这看似堕落的志愿,正包含着女儿行事低调,心甘情愿当幕后英雄的品质。此外,女儿能剪出各种小动物让孩子们高兴,能想办法解除同伴们的纠纷。这一切,都显示出女儿的聪慧、能干。女儿可能不是学习上的佼佼者,但却有着阳光的心态,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大气、包容和爱心。据此概括回答即可。

第二问:理解:“我不想成为英雄”表明女儿并不想受万众瞩目,“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表明女儿只想坐个观众,做人平凡的人。结合段的“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以及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和“链接材料"中的“但一个懒散的人汇入芸芸众生,应该感到耻辱,原因是他没奋斗过,浪费了父母给他的身体、智力资本,辜负了社会对他的期望”可知,人可以选择做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但平凡不等于平庸,要有热心善良等优秀品质,要为实现梦想付出自己的努力。

名著阅读(共6分)

20.下面对《经典常谈》这本书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诗经》,最初提倡用这四本书的是程颐、程颢。

C.学过《二首》之后,你希望拓展了解《诗经》的更多知识,就可以阅读《经典常谈》中的《第四》。

D.儒家所说的“礼"就是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B.表述有误。《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不属于《四书》。

故选B。

21.小德进入初中后就对史学知识非常着迷,他的爸爸就建议他把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中的《史记》《汉书》《战国策》进行集中阅读。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的方法和书中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同意。①《经典常谈》这种涉及面较广的作品适合选择性阅读,可以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②《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创作,共分为纪事本纪、列传、表三部分。该书采取纪传体叙述历史,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论述,强调政治的重要性;③《汉书》是我国后汉时期的正史,由班固撰写,共有十几个部分,覆盖了汉朝2个世纪的历史。它在史书叙事和组织结构上做出了一些创新和改进,同时也记录了一些有助于我们了解汉朝文化和社会的内容;④《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纂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选择这三篇具有代表性的史学作品集中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历史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经典常谈》是中国现代散文名家朱自清所著的讲述国学经典文化的著作,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成为启蒙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经典常谈》共十三篇文章,经由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和重要文体,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经典内容,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史学、哲学等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是读者概览中国古代重要典籍的不二之选。

《第八》:战国时期诸国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担负外交的策士开始受到重用。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谋略,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斗争的历史散文集。

《第九》:本章开篇从总体概述了《史记》和《汉书》的内容、体例、地位价值,然后分别介绍了两部著作的作者和具体内容,总后再把二者放在一起,进行总的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