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卒中
偏瘫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急诊科吕增祥脑卒中(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accident),是一组急性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以起病急骤,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脑卒中偏瘫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为(100~300)/10万患病率为(500~740)/10万死亡率为(50~100)/10万约占所有疾病死亡人数的10%存活者致残率约80%,复发率41%流行病学西医康复学概述据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发表的关于脑卒中的资料,脑卒中患者经康复后,第一年末约60%可达到日常生活活动自理,20%需要一定帮助,15%需要较多帮助,仅5%需要全部帮助;且30%在工作年龄的患者,在病后1年末可恢复工作。一、脑卒中三级康复体系二、我国脑卒中康复现状三、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目的四、脑卒中康复治疗原则西医康复学概述脑卒中三级康复体系在欧美康复医学发达的国家,特别是美国、加拿大等,脑卒中的康复流程是:①在综合医院内的脑卒中病房实施急性期脑卒中早期康复,协助临床治疗,防止继发合并症的发生。实施早期坐位能力、进食能力的训练,为离开脑卒中病房进行下一步康复打下基础。这段时间一般为7天左右。②然后患者转移到康复科作进一步康复治疗。这阶段以康复治疗为主,临床治疗为辅。康复治疗的任务是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如站立平衡训练、转移训练、步行能力训练及自行进食、入厕、洗澡、整容洗漱、交流能力等训练。这段时间一般为20天左右。绝大多数患者经过这段训练后均可达到生活能力自理,回归家庭,其中80%的转到社区医疗进行进一步康复训练。③社区康复的任务是巩固已取得的康复效果,进一步提高运动功能、交流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其中20%左右尚不能达到日常生活能力完全自理。这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西医康复学概述我国脑卒中康复现状1.对急性脑卒中康复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轻视急性脑卒中康复的情况目前在国内较普遍存在,许多医院目前仍重药物治疗,轻康复训练。这种情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至少滞后20年。如果不纠正这种错误观念,将对我国急性脑卒中的整体治疗水平产生极大的副作用。2.脑卒中的康复整体水平低目前我国急性脑卒中的康复整体水平还比较低,虽然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一些医院也相继开展了脑卒中康复,可真正高质量的并不多,有些单位挂出了“卒中单元”的牌子,也似乎有了康复的介入,但“形式化”现象较突出。这主要因为:①缺少专业的康复人员。②缺乏急性脑卒中的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案西医康复学概述三、脑卒中康复治疗的目的一般来说,脑卒中的康复流程分为急性期、恢复期、维持期。急性期的康复由发病后从床旁开始,预防废用综合征和早期开始运动再学习,以早期自我照料为最大目标。恢复期的康复,提高坐位耐久性,可以开始在训练室进行训练,以促进最大的功能恢复为训练目标。维持期的康复,以已获得的功能尽可能长期维持为训练目标[4]。故脑卒中康复的目的可概括为:预防残疾的发生和改善运动、言语交流、吞咽、认知以及其他受损的功能;尽可能地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使患者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再适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西医康复学概述四、脑卒中康复治疗原则1.重视早期康复:早期康复对于预防并发症、改善功能非常重要,特别是早期床旁的康复如患肢的保护,被动活动等,这些方法简单实用,很容易掌握,也非常有效,建议各医院能充分重视。2.强调持续康复:应该指出的是,有些功能障碍是要遗留很长时间的,甚至终身遗留。因此,建议能建立起由综合医院急性期到社区医疗的持续康复体系,与国际上目前脑血管病康复方案相似,使患者享受到完整、衔接的康复。3.重视心理康复: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理疾患非常突出,但往往会被忽略,心理疾患对患者的功能恢复非常不利,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治疗。4.重视家庭成员的参与:患者最终要回归家庭.因此家庭成员对患者恢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让家庭成员充分了解患者的情况,包括功能障碍和心理问题,以便能相互适应,还应掌握一定的康复手段。为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中医康复学概述一、中医康复学的概念二、中医康复学的发展三、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观点中医康复学概述古代医籍中的“康复”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指疾病的治愈和恢复。如《续名医类案·带下》载:“妇人崔患带下病,如法调理,康复如常”;②指精神情志的康复;③指正气的复原。进人8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康复学的介入,中医学中“康复”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明确提出功能康复是康复医学的立足点,康复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以及慢性病、老年病等有各种功能障碍者。这一点与现代康复学中的“康复”概念基本一致。中医康复学概述古代医籍中的“康复”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指疾病的治愈和恢复。如《续名医类案·带下》载:“妇人崔患带下病,如法调理,康复如常”;②指精神情志的康复;③指正气的复原。进人8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康复学的介入,中医学中“康复”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明确提出功能康复是康复医学的立足点,康复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以及慢性病、老年病等有各种功能障碍者。这一点与现代康复学中的“康复”概念基本一致。中医康复学概述中医康复学的概念中医康复学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针对残疾者,老年病、慢性病及急性病后期患者,通过采用各种中医药特有的养生康复方法及其他措施如针灸、推拿、传统体育、药物、药膳等,以减轻功能障碍带来的影响并使之重返社会。中医学虽无专著系统论述康复医学,但在许多古代医籍中,均记载着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各种康复治疗的方法和应用。随着现代科技及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学在康复治疗方面特别是神经康复方面继承并发扬了传统医学中的相关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主张杂合而治,为取得较好疗效,往往在口服中药的同时,还需要配合中药外用、针刺、推拿等综合治疗方法。中医康复学概述中医康复学的发展现代康复学的产生与发展为中医康复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这种发展不是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否定与改造,而是对中医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这种补充是通过吸收现代康复医学思想,在中医学的理论原则指导下,将中医养生学,特别是有关疾病养生的内容整理提高,这是继承中的发扬,标志着中医学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完善与发展。中医康复学对功能障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它是随着中医康复学的发展而逐渐深化的。现代康复学中障碍分为三个层级,形态功能障碍即生物水平的障碍、能力障碍即个体水平的障碍和社会不利即社会群体水平的障碍。从文献中分析,中医对障碍水平的认识主要体现在生物学水平上。至于后两个水平的障碍,中医古籍中尚未见明确的概念和系统的论述,仅有类似含义的内容散见于各种医籍中。从康复医学角度来看,生物水平的障碍在中医学中以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医康复学概述中医康复学在治疗原则上既不同于现代康复学,也与中医临床学有区别,是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针对功能障碍采取的治疗措施。治疗方法也是在中医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医家充实,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治疗和养生康复的方法。各种方法均具有不同的治疗范围和优势。将这些办法综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取得好的疗效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中医康复学治疗的对象是残疾者、老年人、慢性病者等,单一的治疗方法难以取得好的疗效,因此,在康复过程中主张采用《素问·异法方宜论》提倡的“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中医康复学概述现代康复学中障碍的观点与中医康复学中证候的概念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两者相比,证候反映了机体内在生理功能的障碍,而康复学中的障碍反映的是外在形体和行为的功能障碍。中医康复学中既有证候的概念也有障碍的概念,这正是中医康复学的特色。康复的对象是功能障碍,而通过四诊进行一般辨证所得证候很难反映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不利。因此,辨证是对内在生理功能障碍物化的过程,证候即是物化物;康复中评价的过程是对外在形体及行为等功能障碍的量化过程,两者没有可替代性。对偏瘫功能障碍来说还需要其他的评价方法。近年在研究中医康复疗法的疗效时,多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康复医学功能评估和分析的方法,评价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及观察康复疗效。这是中医康复学的一种发展趋势。中医康复学概述中医康复学在治疗原则上既不同于现代康复学,也与中医临床学有区别,是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针对功能障碍采取的治疗措施。治疗方法也是在中医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医家充实,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治疗和养生康复的方法。各种方法均具有不同的治疗范围和优势。将这些办法综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以取得好的疗效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中医康复学治疗的对象是残疾者、老年人、慢性病者等,单一的治疗方法难以取得好的疗效,因此,在康复过程中主张采用《素问·异法方宜论》提倡的“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中医康复学概述三、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观点1.整体康复观:2.辨证康复观:3.功能康复观:4.综合康复观:中医康复学概述三、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观点1.整体康复观:中医认为人体是由脏腑、经络、肢体等组织器官所构成,任何一种组织器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脏腑之间、经络之间、脏腑与肢体之间通过经络存在着生理功能或结构上的多种联系,这就使人体各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以维持正常而协调的生理活动。其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肢体、官窍局部的功能障碍常与人体其他部位甚至全身的脏腑功能状态有关,因此,在康复过程中,对局部的功能障碍也应从整体出发,采取全面的康复措施。中医康复学概述三、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观点2.辨证康复观:中医治疗疾病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离不开辨证论治。在中医康复学中,这些方法多数同样适用于功能障碍的改善,因此辨证是康复的前提和依据。在中医康复临床过程中,辨证包含有对内在生理功能障碍的辨识,而生理功能障碍的改善与外在形体及行为障碍的改善有因果关系。因此,通过辨证论治改善造成各种功能障碍的内在原因,体现了中医学“治病求本”和整体康复的原则。这是中医康复学的又一特色。中医康复学概述三、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观点3.功能康复观:康复医学以功能障碍为作用对象,因此,功能康复是其主要治疗目的。中医康复“形神合一”是功能康复的基本原则。中医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形神合一构成了人的生命。《淮南子·原道训》日:“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功能康复即是训练“神”对“形”的支配作用。如导引、运动训练、气功等方法,即是形与神俱的康复方法。如偏瘫运动功能的丧失,就是神对肢体的主宰作用的丧失,强调主动运动训练的重要性,与现代康复学的运动再学习的指导思想完全相同。4.综合康复观:中医康复学概述三、中医康复学的基本观点4.综合康复观:我国古代康复医疗就已产生,并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发展。在历代医家的努力下,中医康复学的内容不断得到完善,康复方法不断得到补充,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如方药疗法、针灸疗法、按摩疗法、熏洗疗法、气功疗法、传统体育疗法等具体方法可参见养生学。这些方法都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从而使患者全面康复,回归社会。与现代康复方法相比,独具特色而历经实践检验。脑卒中偏瘫的中西医结合康复脑的可塑性和可重组性是神经康复的重要理论基础。脑损伤后,大脑可通过神经树突侧枝发芽、树突数量增加产生新的神经连接,病灶周围神经细胞功能代偿和对侧大脑半球代偿,轴突上离子通路改变等来代偿坏死的脑组织的功能。早期的康复运动训练可输入正常运动模式,给予尽可能多的良性感觉和运动刺激,促进大脑功能的代偿和重建,而且一些动物实验已证明:运动训练能促进大脑皮层神经纤维发芽,刺激突触发芽增生,使大脑皮层血管增多。脑损伤后,康复治疗愈早愈好;治疗过迟,会形成错误的运动模式,且可能造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挛缩,严重影响康复治疗效果。
综合康复的重要性
综合康复即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中医的辨证,中西医结合,采取多种康复手段,为患者制定系统的、规范的、个体化的康复治疗计划,尽可能提高康复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中风患者的功能受到较广泛的损害,涉及运动、语言、心理、智能等多方面,导致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所以中风的康复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多种手段的介入,中西医结合,以提高中枢的可塑性。除了现代康复学中的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吞咽和语言治疗(ST)和心理疗法外,中医的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按摩、气功、体育、中医心理、食疗等在调整中风的整体状况、提高康复训练耐力、治疗各种功能损害中具有独特的疗效,加强配合应用可以提高康复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偏瘫的中西医结合康复一、介入的时机我国九五国家科研攻关课题“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研究”研究显示,此课题开始康复的时间定为病情不再进展3d后开始,该试验选择了7d以内开始康复组和7~14d以内开始康复组进行比较。统计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方面没有差异,说明脑卒中发生后14d以内进行康复训练是比较合适的时间,但如果条件许可,病情平稳后3d即可行康复治疗。王茂彬教授等经过长期临床研究以及实践,提出脑卒中早期介入康复的具体条件:①患者病情稳定,体温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原发神经病学疾患和其他合并症、并发症病情无变化,前48小时内治疗方案不需要改变,尤其是神经系统缺陷无加重或有改善;②患者可以从口中摄取足够的营养或鼻饲、静脉营养途径已建立;③患者有一定的认知功能可以完成学习活动;④患者有一定的交流能力,可以和治疗师完成交流性活动;⑤患者有维持主动性康复治疗性活动最基本的体力。对于非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来说,如果既往没有进行过康复医疗,预计可能从中受益者,仍然可以接受进一步的康复处理。但是经验表明,其康复效果远不如急性期早期康复的效果好。在后遗症期,正规训练1~3个月,患者仍能有很大程度的恢复,尤其在语言和认知方面。脑卒中偏瘫的中西医结合康复二、康复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1.主动性康复训练适应症:(1)存在功能障碍;(2)有一定的认知功能可以完成学习活动;(3)有维持主动性康复治疗活动最基本的体力。2.主动性康复训练禁忌症(1)病情过于严重或正在进行性加重,如深度昏迷、颅压过高、严重的精神障碍、血压过高、神经系统缺陷仍在进行发展中;(2)伴有严重的合并症,如严重的感染(吸入性肺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心肌梗死等;(3)严重的系统并发症,如心功能失代偿、心绞痛、急性肾功能不全、活动风湿、严重的精神病等。脑卒中常见病因血管壁病变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其他病因其病因可是一种,也可是数种脑卒中病理脑梗死发生在颈内系统约占4/5,椎-基底动脉系统约占1/5。闭塞血管内可见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改变、血栓形成或栓子梗死区脑组织内伴有脑水肿、软化、坏死出血灶中风囊缺血半暗带诊断与鉴别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临床表现常有重叠,小量出血似梗死,大面积梗死似出血,有时还需要和颅内占位病变、炎症、脱髓鞘病变、全身性中毒及代谢性疾病鉴别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CT或MRI检查常可提供确诊依据普通CT对出血诊断较敏感灌注CT(PCT)、脑血流容积(CBV)、MRI对早期或超早期缺血提供更多诊断价值核磁弥散灌注失配(DWI/PWI)常提示半暗带脑卒中偏瘫的中西医结合康复言语障碍认知障碍吞咽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心理障碍ADL障碍常见康复问题功能测评内容认识和知觉功能评定运动和感觉功能测评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测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评语言能力测评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功能测评下一张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返回运动和感觉功能测评返回综合运动功能ClicktoaddText肌张力的评定痉挛模式评定反射ROM感觉功能评定平衡协调评定步态的分析运动和感觉功能测评常用的方法有:Brunnstrom评价法Bobath评价法Fugl-Meyer评价法上田敏评价法认识和知觉功能评定一般根据临床的要求和针对脑卒中认知缺陷的特点来选择,常用的标准化评定方法有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中国版韦氏记忆量表(WMS)等。也可选择一些专项的测验方法,如积木测验、连线测验和拼图测验等返回语言能力测评国内常用检查法北京医科大学汉语失语检查方法1北京医院汉语失语症检查法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3返回131临床汉语言语测评方法423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评使用ADL能力分级和评定量表来度量脑卒中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以及对其功能残疾状况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常用的有巴塞尔指数(BarthelIndex)和功能独立性测量(FIM)返回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测评用心理量表、社会生活活动量表评定病人的心理和社会生活活动。常用的心理评定量表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等。综合病人的运动、感觉、日常生活活动、情感、社会生活等内容,综合评定病人的生活质量。返回脑卒中的三级康复体系一级7天二级脑血管病病房
康复科
20天
三级80%社区康复脑血管病专科康复中心
20%2个月返回脑卒中的三级康复体系确定康复目标远期目标康复治疗三个月后应达到的康复目标近期目标康复治疗一个月要求达到的康复目标康复目标如独立生活、部分独立部分介助、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等等。康复目标必须根据病人情况作修正,对每个病人每月举行一次评定会议,评定是否达到目标,如果达到则制定新的目标及计划,如果没有达到,要分析其原因,变更目标,修正训练内容。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原则A尽早进行早期康复B主动参与积极训练C促进患者全面康复D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调动剩余脑组织的重组和再建功能。要求病人理解并积极投入,才能取得康复成效。康复与治疗并进,综合应用各种治疗方法,注重运动、感觉、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康复等的全面康复。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康复脑卒中早期康复早期康复:即病人自发病后生命体征已稳定,神志清楚,疾病不再发展48h就开始的综合性康复医疗方案。早期康复的选择标准:急性期脑卒中第一次发病的病人,除TIA外。康复开始标准为: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无进展48h后,意识在GCS>8分。对多次发病、或病情严重的病人应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个体化的康复医疗方案。早期的康复目标卧床早期的康复目标1.预防压疮、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关节挛缩和变形;2.尽快地从床上的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3.为主动活动训练创造条件;4.尽早开始床上的生活自理;为恢复期功能训练做准备。脑卒中早期康复急性期康复的基本要求是每日1次。按流程进行:合并症处理关节被动活动ADL训练行走训练坐位训练言语认知训练转移训练站立训练良肢位摆放定时翻身情绪的纠正物理因子治疗下一张良肢位摆放良肢位摆放返回坐位训练正确坐姿不良坐姿调整椅子轮椅板的使用在轮椅板上前臂保持中立位返回转移训练床上侧方转移治疗师协助向患侧翻身向患侧翻身从床上坐起转移训练从椅子移到床铺转移训练
转移训练
转移训练
返回物理因子治疗经颅电刺激脑循环疗法直流电电离子导入疗法高压氧治疗超短波、气压治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返回合并症的预防与处理
废用综合征误用综合征合并症
痉挛、疼痛
肩关节功能障碍吞咽障碍返回废用综合征局部表现废用性骨质疏松废用性肌无力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压疮全身表现位置性低血压内分泌改变代谢及营养改变皮肤改变深静脉血栓
返回痉挛治疗治疗方法脑卒中后痉挛物理疗法支具治疗生物反馈注射肉毒素神经阻滞外科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返回脑卒中早期康复中医治疗中医辨证治疗辨治原则:中风卒中期又分中经络、中脏腑不同,中经络(神志清醒者)以驱邪为先,常以平肝熄风、化痰活血通络为主;中脏腑(神志障碍)者,闭证当以豁痰通腑、醒神开窍为主;脱证宜救阴回阳固脱。若闭证开始转为脱证之时,可闭、脱治疗互相参用。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2、肝阳暴亢,风火上扰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4、气虚血瘀5、阴虚风动6、络脉空虚,风邪入中7、痰热内闭清窍8、痰湿蒙塞心神9、元气败脱,神明散乱脑卒中早期康复中医治疗中成药治疗静脉给药
醒脑静注射液血塞通注射剂脉络宁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50%红花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口服制剂
急性期随证选用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紫雪丹、新雪丹、至宝丹推拿疗法
主要适用于中风病卒中早期的半身不遂。其手法可用推、拿、滚、接、擦、捻、搓。取穴有风池、肩井、肩髃、天井、手三里、合合、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部位:面部、背部及四肢,以患侧为重点。针刺
石氏“醒脑开窍针法”脑卒中恢复期的全面康复返回
脑卒中康复的宗旨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目的使脑卒中所造成的生理上、精神上、社会功能上的残疾尽可能恢复和重建到较好的水平。改善运动、言语、认知和其他受损的功能,促进患者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的再适应,恢复自主活动、社会活动和人际间的交往,尽可能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
康复护理物理治疗中医康复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社区康复康复宣教心理治疗义肢矫形脑卒中恢复期的全面康复
康复护理物理治疗中医康复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社区康复康复宣教心理治疗义肢矫形物理治疗物理治疗物理治疗7、上、下台阶训练1、ROM主、被动活动4、本体感觉训练2、肌痉挛的控制3、患肢功能训练、体操5、平衡功能训练6、步行的训练8、物理因子治疗9、其他物理治疗步行的训练步行的训练返回上、下台阶训练上、下台阶训练返回物理因子治疗刺激痉挛肢体的拮抗肌,每组肌群5~7min,每日1次刺激痉挛肢体的拮抗肌,每组肌群10min,每日1次电兴奋疗法
在继续早期康复时理疗项目的同时,可以对痉挛肌进行以上理疗方法01直流电脊髓通电疗法02调制中频电疗法颈后(+)极,腰骶部(-)极,每次20min,每日1次03返回其他物理治疗减重步行训练的应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运动想象疗法的应用肌电反馈触发电刺激康复机器人治疗法其他物理治疗方法脑卒中恢复期的全面康复
康复护理物理治疗中医康复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社区康复康复宣教心理治疗义肢矫形作业治疗作业治疗功能性作业治疗ADL训练自助具的应用感知认知训练应用Bobath技术以抑制患者肢体的异常模式,合理地设计作业训练内容对患者进行翻身、进食、转移、穿脱衣物、入厕及沐浴等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积极地ADL训练后功能仍达不到要求,可使用自助具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以提高自理能力结合日常活动和其他训练内容对患者进行感知—认知的训练,如知觉训练、注意训练、记忆及思维训练等下一张作业治疗功能性作业治疗ADL训练自助具的应用感知认知训练应用Bobath技术以抑制患者肢体的异常模式,合理地设计作业训练内容对患者进行翻身、进食、转移、穿脱衣物、入厕及沐浴等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积极地ADL训练后功能仍达不到要求,可使用自助具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以提高自理能力结合日常活动和其他训练内容对患者进行感知—认知的训练,如知觉训练、注意训练、记忆及思维训练等功能性作业治疗
BrunnstromⅠ-Ⅲ期BrunnstromⅢ-Ⅳ期
BrunnstromⅤ-Ⅵ期主要在于抑制痉挛和躯干的异常姿势,以及训练粗大的动作。如利用患侧肢体伸肘支撑于体侧来抑制痉挛;双手进行转移木钉、推球、推斜板等训练患侧肩肘的屈伸。着重于精细动作和协调性、灵巧性训练。包括伸腕、握拳、放开、对指捏、侧捏等动作,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结合起来。主要在于促进分离动作的产生,多采用单手进行的作业活动。如手只有轻微抓握功能时,进行九柱戏活动;手有抓握功能时进行前臂旋前旋后的练习;上肢的控制训练等等。返回脑卒中恢复期的全面康复
康复护理物理治疗中医康复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社区康复康复宣教心理治疗义肢矫形言语治疗失语症的康复是促进和刺激言语
直接训练针对损害的言语,根据失语症评定的主要障碍(如表达、流利性、复述、理解、执行指令、命名、阅读、书写等)针对性进行治疗,在发音练习中针对舌尖音、舌中音、舌后音的缺陷进行练习等间接训练针对训练内容进行实用交流能力训练等构音障碍的康复积极训练舌肌、口面部肌肉和呼吸言语失用症康复
用暗示、提醒、放松等心理治疗,用旋律性语言先让患者开口,逐渐过渡到诗词和普通语言言语治疗言语治疗言语治疗的形式集体治疗自主训练电脑辅助训练与交流家庭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的全面康复
康复护理物理治疗中医康复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社区康复康复宣教心理治疗义肢矫形心理治疗心理治疗脑卒中的心理治疗在于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否则,恶性的情绪对患者全身的状况和各方面的功能都有负面影响。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心理异常是脑卒中后抑郁症,治疗以心理干预和药物为主。治疗时要与患者建立友好的、彼此信任的融洽的医患关系,给予言语的鼓励、精神的慰藉,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脑卒中恢复期的全面康复
康复护理物理治疗中医康复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社区康复康复宣教心理治疗义肢矫形义肢矫形1、助行器:助行架;手杖等。2、自助具:3、矫形器:上肢矫形器;下肢矫形器。义肢矫形下一张助行器
返回自助具返回矫形器返回脑卒中恢复期的全面康复
康复护理物理治疗中医康复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社区康复康复宣教心理治疗义肢矫形中医康复中医康复功法体操针灸中药推拿中医康复辨证论治中药药物康复法,是以辨证康复观为指导,运用中药方剂,采用内服、外洗、熏蒸等方法减轻和消除病人形神功能障碍,促进其身心康复的方法。药物康复法的作用中药康复法针对康复对象气血衰少、脏腑经络功能失调以及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根据中药性味、功能特性以及方剂的配伍组成进行调治,以补益虚损,祛除痰瘀,协调脏腑经络功能,从而促使患者康复。中医康复辨证论治药物康复法的原则(1)重视正邪关系: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长期患慢性病或急性发作之后,必致损伤正气,故在用药时应注意脏腑气血之不足,加以补养。脏腑中,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尤宜留意补其亏损。若病人内有留邪,也应按照“养正则邪自除”的精神,使用扶正药物,使气血充旺,同时适当配用祛邪药物。(2)辨证施药:中医治疗疾病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离不开辨证论治。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既要辨证,又要辨病,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而辨证更为重要。不仅着眼于病的异同,更着眼于证的异同,实质是着眼于内在病理机制的异同。相同的证候往往有相同的病机,则可采用基本相同的康复原则和方法,不同的证候有不同的病机,就必须采用不同的康复原则和方法,所谓“病同证异,药物亦异”,“病异证同,药物亦同”。中医康复辨证论治中医辨证康复治疗
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言语、吞咽功能障碍二便功能障碍卒中后抑郁卒中后痉挛卒中后睡眠障碍中医康复中药中医药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①中药对钙内流的作黄芩中的主要成分黄芩甙可以抑制大鼠神经细胞内钙离子释放和细胞外钙离子的内流,研究者采用钙离子荧光指示剂Fura-2/AM测定神经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发现黄芩甙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降低钙内流的作用。银杏叶中的主要成分银杏内酯可降低脑损伤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通过降低C-JUN蛋白的表达而发挥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②中药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损害的作用钩藤有提高神经细胞生存率的作用。黄芪能有效地抑制细胞中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从而达到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③中药抗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灯盏花素可通过上调原癌期蛋白质c-bcl-2,下调原癌基因蛋白质C-fos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水平,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对脑损伤产生保护作用。丹参通过下调脑缺血后ICE表达,上调脑缺血后的bcl-2表达而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27]。葛根素抑制或延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的机理可能和调控基因Fas、P53的表达,下调C-fos蛋白表达有关。中医康复针灸一、针灸治则针灸治疗原则,遵循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根据疾病发展变化的性质决定。即“盛则泄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针刺治疗脑卒中的介入时机针灸早期介入具有一定的急救、醒神作用。在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和不影响临床抢救的前提下,宜尽早开始针刺治疗,介人时机越早越好,病程越短疗效越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针刺的效应与患者的机能状态有关,针刺对人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故有利于维持人体最佳的生理参数,从而对脑起到最好的保护作用。急性期出血性脑卒中。可以应用针刺治疗,早期针刺可以提高疗效。在不引起出血加重和再度出血的情况下,应及早应用针刺疗法。中医康复针灸头针疗法1.治疗中风选体征对侧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进针后捻转3分钟。2.偏侧运动障碍,取对侧运动区;下肢瘫,取对侧运动区上1/5,对侧足运区;下肢瘫,取对侧运动区是2/5;头面部瘫痪,流涎,舌喎斜,运动性失语,取对侧运动区下2/5;偏身感觉障碍,取对侧感觉区;下肢感觉障碍,取对侧感觉区上1/5,对侧足感区;上肢感觉障碍,取对侧感觉区中2/5;头面部感觉障碍,取对侧感觉区下2/5;失语,选瘫痪对侧运动区下2/5;精神障碍,强哭强笑,刺正中线两侧胸腔以上,横刺;肢体浮肿,取对侧血管舒缩区。中医康复针灸中医康复针灸石氏“醒脑开窍针法”“醒脑开窍”针刺法是天津中医学院石学敏院士所创,是针对中风病的基本病机,即瘀血、肝风、痰浊等蒙蔽脑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提出的治疗法则和针刺方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在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有别于传统的取穴和针刺方法。对于各种并发症,配用相应的穴位。选穴主穴: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人中(督脉)、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辅穴:极泉(手少阴心经)、委中(足太阳膀胱经)、尺泽(手太阴肺经)。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中医康复针灸穴位注射疗法1.偏瘫初期,用5%γ-氨基酸1.5ml或三磷酸腺苷10~20mg,后期用维生素B1100mg,注入病侧风池穴,每日1次。2.治瘫痪取夹脊穴5、7、9、11、14,配足三里、阳陵泉、悬钟、治瘫1~7,承山、风市、解溪。方法:每次选1~3穴,用5%防风注射液,每穴注入0.3~0.5ml,或5%人参注射液、654-2,每穴注入0.3~0.5ml,并用三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幕墙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售后服务及质量保证3篇
- 个人与个人之间股权转让合同(2024版)5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厂房产权分割与共有权转让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行业安全教育培训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储煤场租赁及煤炭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3篇
- 2024版谷颖的离婚协议书c
- 2025年度智能厨房设备升级采购与安装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厨师长餐饮企业厨师团队培训与提升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个人间二手车买卖合同4篇
- 一年级数学加减法口算题每日一练(25套打印版)
-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嘉峪关市、临夏州中考英语真题
- DL-T573-2021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
- 绘本《图书馆狮子》原文
- 安全使用公共WiFi网络的方法
- 2023年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附答案
- 【可行性报告】2023年电动自行车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欧洲食品与饮料行业数据与趋势
- 放疗科室规章制度(二篇)
- 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中职阶段)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 浙江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及答案(推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