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词频探析的网络社交媒体中的“性别对立”探究9500字】_第1页
【基于文本词频探析的网络社交媒体中的“性别对立”探究9500字】_第2页
【基于文本词频探析的网络社交媒体中的“性别对立”探究9500字】_第3页
【基于文本词频探析的网络社交媒体中的“性别对立”探究9500字】_第4页
【基于文本词频探析的网络社交媒体中的“性别对立”探究95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文本词频分析的网络社交媒体中的“性别对立”研究摘要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以“如果全世界的男人都消失24小时”这一微博话题为例,研究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媒体上的“性别对立”问题。通过对该话题下的原创微博的情感分析、归因分析、文本分析,展示了微博中男女“性别对立”的具体表现,以及其背后潜在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原创微博文本和评论微博文本的语料分析,并结合议程设置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揭示了微博中“性别对立”的具体挑起方式。最后,笔者结合该案例分析,从新浪微博这一社交媒体工具本身、网民素质提升、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等方面,提出了针对网络社交媒体上关于“性别对立”问题的引导和治理的建议和措施。关键词:新浪微博“性别对立”议程设置符号互动目录TOC\o"1-5"\h\z\u一、序言 6(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6(二)文献综述 61.网络社交媒体相关研究 62.“性别对立”相关研究 8(三)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81.研究设计 82.研究方法 10二、数据呈现与角色聚类 11三、社交媒体中“性别对立”的表现 12(一)两性态度各异 12(二)两性对立骂战 15四、社交媒体中“性别对立”的挑起方式 18(一)关键人群与议程设置 191.议程选择 192.议题驱动 19(二)符号互动与群体极化 201.编码侮辱性符号脚本 212.解码与再编码引起群体极化 21五、结论与建议 22参考文献 24一、序言2022年的韩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共同民主党候选人尹锡悦,以不到1%的微弱票数优势,战胜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赢得了韩国第20届总统选举。据韩国的选情专家说,尹锡悦之所以能够当选,主要是利用了总统文在寅执政期间,对贫富差距扩大和房价高涨的控制不力,所以赢得了更多的20—30岁的年轻人的选票。但是也有许多人认为,是韩国日益激烈的性别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韩国的总统大选,让高举反女权旗帜的尹锡悦最终胜出。同时,随着近年来,随着网络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交媒体中有关性别的相关话题也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并常常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话题热点,如“N号房”事件、鲍毓明事件带来的人们关于性别暴力的话题讨论;《乘风破浪的姐姐》和《三十而已》等文娱产品带来的人们关于新时代女性力量的讨论;以及脱口秀“杨笠”事件和“清华学姐”事件带来的人们关于网络厌女文化的话题探讨。不容忽视的是,此类种种在社交网络上关于性别话题的探讨中,除了理性的讨论和交流,也常常出现激进和极端的声音,甚至常常将性别话题的探讨变成一场“性别对立”的战争,参战的一方代表部分男性的立场将部分女性口中的女权划分为“真女权”与“伪女权”两个类别,以“田园女权”“拳师出击”等羞辱性的言辞,攻击“伪女权”意见领袖只讲权利、不讲义务,煽动对立、赚取流量;另一方则代表部分女性的立场以“直男癌”“国蝻”等言辞回击,认为部分男性站在既得利益者立场上,表面伪装成“理性中性客观”的君子模样,背后却是丑陋的父权制嘴脸,有意或无意地对女性权利进行着侵犯。这样的“性别对立”言论在当今的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而本文选择新浪微博这一重要的网络公共话语平台作为社交媒体的一个代表,以微博话题“如果全世界的男人都消失24小时”的讨论作为具体案例进行有关社交媒体上“性别对立”问题的分析。具体而言,本文试图通过该案例的分析,探究如下问题:在微博平台中,“性别对立”如何表现出来?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性别对立”又是如何被挑动起来的?从而针对网络社交媒体中的“性别对立”现象,尝试提出进行网络社交媒体上关于“性别对立”问题的引导和治理措施。二、社交媒体中“性别对立”的表现(一)两性态度各异笔者首先对上述该话题项下的916条微博博文进行了情感分析。“情感分析旨在针对文本自动抽取主观情感倾向,用于判断用户的情绪分布。当前情感分析的主流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基于机器学习分类的方法和基于情感词典的方法。”赵晓航.基于情感分析与主题分析的“后微博”时代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研究——以新浪微博“天津爆炸”话题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0):104-111.而本文主要采用第二种:基于情感词典的方法对所收集的916条文本进行情感分析。而所谓基于情感词典的方法,其关键点在于通过大量标注情感词,并区分情感词的正面、中性和负面属性,构建出一个相对全面的情感词典,然后再通过情感词典对目标语句进行情感词的搜寻和打标,最终确定含有情感词的语句的具体情感色彩。“近年来,中文情感词典的研究也取得了诸多进展,如大连理工大学情感本体库覆盖了名词、动词、形容词、俗语等四大类情感词,且针对微博等网络词汇进行了收录;中国知网HowNet词典不仅定义了常见的公共领域情感词,还对影响情感分析的程度词、转折词、否定词等数据进行了挖掘和收录。”赵晓航.基于情感分析与主题分析的“后微博”时代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研究——以新浪微博“天津爆炸”话题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0):104-111.而本文采用的情感词典主要是集搜客这个软件中自带的22215条系统情感词典,而为了保证该数据的准确性,本文在得到软件给出的情感分析结果之后,进行了人工的手动校验,最终得出的关于话题项下的原创博文的情感分析结果如下3-1所示:赵晓航.基于情感分析与主题分析的“后微博”时代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研究——以新浪微博“天津爆炸”话题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0):104-111.赵晓航.基于情感分析与主题分析的“后微博”时代突发事件政府信息公开研究——以新浪微博“天津爆炸”话题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6,60(20):104-111.图2-1男女情感倾向图由图2-1可见,男女两性对“如果全世界的男人都消失24小时”这个话题的情感倾向有着较大的差异,男性中有302人对这个话题呈现出负面的态度,占比61%,有147人对该话题呈现出中性的态度,占比30%,而仅有46人对该话题呈现出正面的态度,占比9%。而女性对待该话题的情感倾向则不同,有174人对该话题呈现出正面的态度,占比41%,呈现中性态度的有151人,占比36%,呈现负面态度的有96人,占比23%。而通过进一步的归因分析,笔者发现呈现正面态度的女性主要是出于以下8个角度考虑(每条微博的关注角度不唯一、不互斥):图2-2女性正面情绪归因图其中有117人/次表示全世界的男人消失24小时,自身的安全感可能会增加:不用担心晚归、走夜路;没有强奸、性骚扰等侵害;家暴随之消失;“拉姆”案等恶性犯罪事件减少等等;有59人次提到自己可以拥有真正的穿衣自由:不用穿内衣;穿自己认为最性感的衣服;没有荡妇羞辱等;有39人次表示,如果全世界的男人消失24小时,有助于减轻女性的容貌焦虑、身材焦虑,使女性变得更加快乐自信;有22人次表示如果全世界的男人消失24小时,女性有可能去体验边防、消防、缉毒等男性专场,增加就业机会;有14人次表示该话题有利于男性从话题讨论中发现女性的担忧,从而增进男性对女性的共情,进一步争取男女平权;有5人次表示自己需要身边的男性消失一段时间以满足自己的独处需要;有3人次表示如果全世界的男人消失24小时,自己便可以光明正大地和女性在一起,拥有真正的恋爱自由;还有16人次单纯在该话题下表达了自己对该话题言论的支持或抒发自己对男性群体的负面情绪,无从考究其背后原因,故笔者将其归为其他原因一类。而保持中立态度的女性则是大部分认为这个话题只是畅想,不会真的实现,而且只是要求全世界的男人消失24小时,消失后第二天还会出现,对世界的真实影响不大;持负面态度的女性则大多表示此话题有挑起“性别对立”的嫌疑,任何性别中均有好人和坏人,不应该以性别作为是否应该消失的标准。对这个话题呈现出负面态度的男性,其关注点主要在以下5个方面(每条微博的关注角度不唯一、不互斥):图2-3男性负面情绪归因图由上图2-3可见,有219人次对该话题持负面态度是由于该话题有挑起“性别对立”,加重两性矛盾的嫌疑;有102人次则表示该话题中想象的场景如果真的出现,很多工种和岗位,如电力岗、核能岗、热力岗等一系列基本的生活保障岗位将会直接断档;很多重体力活、高危险的工作,如建筑工程、国防、消防等将无人胜任,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正常生活;有64人次的男性微博用户表示该话题纯粹是微博或微博上的营销号为引流促活、借势营销而不择手段,仿佛制造该类极端话题已经成为了微博自媒体的财富密码;也有26人次的微博男性用户在该话题的讨论中出于不想自身消失的角度表达了对该话题的负面态度;还有5人次的男性认为微博之所以会出现该类话题是因为微博上可能存在境外势力,企图通过该类极易挑起矛盾的话题制造舆论上的混乱局面;最后,还有19人次的男性微博用户仅在该话题下宣泄了自己的负面情绪,表达了对该话题的不解或谩骂,而文本中不涉及其情绪原因的信息,故笔者将该类微博文本归类到了其他另类原因当中。而该话题下保持中立态度的原创男性微博文本中,展示的原因与女性大致相同,均认为想象无法实现,不必过于控制言论的自由发表;但还有46人次的男性微博用户对该话题表示了正面的态度,他们主要出于消失以逃避生活压力和主动共情理解女性,促进男性对女性担忧的反思等方面的考量。(二)两性对立骂战我们除了可以从话题下原创微博中男女两性情感态度的分析窥见该话题讨论中两性对立的端倪,还可以从该话题的原创微博文本分析和关键人群微博下评论的文本分析中更直观地看到由该话题所引发的性别骂战。从本文的数据呈现部分可知,笔者合并了原创微博文本和评论微博文本,但由于文本量过大,考虑到分析的可操作性,笔者对文本分性别按照5:1的比例进行了抽样,即女性文本选取1039条,男性文本选取1137条进行分析;又考虑到所分析文本的代表性,笔者将文本按照点赞数进行了排序,按点赞数从高到低进行文本的抽取。在此之后,笔者具体使用了中文分词技术,对男女两性的微博文本进行分析。而所谓中文分词技术,是“将没有分割标志的汉字串——即没有词的边界的汉字串转换成符合语言实际的词串——即在书面汉语中建立词的边界。现有的分词算法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基于词典的分词方法、基于理解的分词方法、基于语义的分词方法和基于统计的分词方法、基于字序列标注的分词方法。”唐晓波,肖璐.融合关键词增补与领域本体的共词分析方法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11):60-67.而本文采用的是基于词典的分词方法,利用“集搜客”这一软件中已有的词典对微博文本进行打标和分词。以下是文本分析的结果呈现。唐晓波,肖璐.融合关键词增补与领域本体的共词分析方法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3(11):60-67.首先呈现的是女性微博文本分析的部分。表3-1女性文本词频表标签词词频词性标签词词频词性消失248动词蛆99名词好201形容词强奸95动词对立169动词蝻94名词穿159动词害怕92动词女权152名词跳脚91动词死144动词担心90动词犯罪130动词恶心88形容词坏129形容词危险86形容词极端127名词支持84动词伤害124动词骂83动词晚上117名词压迫82动词坏人114名词自信74形容词拳111名词mc73其他攻击109动词罪犯69名词犯罪率105名词垃圾68名词暴力102名词冒犯66动词图3-4女性文本词云图从上述词频表和词云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在该话题下所发表的微博文本,除了表达女性诉求的词语外,不乏一些侮辱性词汇,如:“蛆”、“蝻”、“恶心”、“罪犯”、“垃圾”等;还有一些编码过的拼音缩写、负面词汇,如:“qj”、“diao”、“sb”、“ky”等;以及一些此处含义与日常生活中常用义不同的词语,如:“金针菇”、“狗”、“驴”、“癌”等。而这些词汇不仅呈现出了该案例中的性别骂战,其编码过程也涉及到该案例中“性别对立”的具体挑起方式,而该部分内容笔者会在下一章节做具体分析。而以下是上述词语的网络图呈现。图3-5女性文本网络图如图3-5所示,在女性微博文本的表达中,形成了以“消失”一词为中心的共现语词网络。其中还形成以“对立”、“死”、“伤害”、“害怕”等词语为中心的若干子集群,显示了女性在该次讨论中的主要关注点和讨论高频词汇。而由上图的中心度可见,女性微博用户在该次微博讨论中所使用的话题词汇的离散程度较小,大家的关注点较为集中。接下来是男性微博文本的语料分析。表3-2男性文本词频表标签词词频词性标签词词频词性性别403名词压迫289动词拳387名词爸287名词对立374动词伤害282动词死365动词挑起282动词犯罪355动词晚上277名词女权352名词阶级274名词暴力330名词歧视272动词穿328动词和平267名词坏人320名词灭绝265动词安全314形容词反思265动词爹309名词极端265形容词杀309动词矛盾258名词哈哈哈304其他内衣256名词爱301动词脑子252名词攻击296动词营销237动词笑292动词恶臭219形容词图3-6男性文本词云图通过观察上述词频表和词云图,笔者发现男性微博文本中也不乏负面情绪词汇,如:“死”、“歧视”、“极端”、“恶臭”等;但更令笔者感兴趣的是其中的侮辱性词汇,而在“拳”、“母狗”、“脑瘫”、“sb”、“幕刃”等侮辱性语言中,又属“拳”字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387人次,仅次于关键词汇“性别”,成为男性微博文本中出现频率第二的词,而该词汇往往不是单独出现,而是伴随着“女拳”、“田园女拳”、“极端女拳”、“女拳狗”、“女拳婊”等词汇组合出现。而“拳”字其实是“权”字的污名化表达,在后文的分析中笔者还将涉及对该字的讨论,故此处仅将其作为“性别对立”中侮辱性词汇的代表进行列举。三、社交媒体中“性别对立”的挑起方式通过上文中对“如果全世界的男人都消失24小时”话题下原创微博的情感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男女两性对该话题的态度出现对立的表现;而通过对合并的原创微博和关键人群评论微博的语料分析,我们可以窥见该话题下基于性别所产生的双方骂战,接下来,本文将结合议程设置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对该案例中被如此表现出来的“性别对立”问题的具体挑起方式进行探究。(一)关键人群与议程设置议程设置理论,其标志性开端是1963年美国政治科学家伯纳德·科恩的经典断论:“在多数场合,媒介也许不能控制人们去想什么,但在引导人们怎么想时却惊人奏效”李永凤,赵战花.“议程设置”的理论发展脉络[J].新闻知识,2014(09):3-5.。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主要关注新闻媒介在形成舆论方面的作用,议程设置的主体较为单一,但随着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的社交媒体语境的不断发展,“议程设置”进入了更为复杂多变的媒介环境,“议程设置”的主体也趋向多元化,民间主体成为了官方主体之外的另一种社会议程设置力量。如本案例中参与议程设置的关键人群都是非官方认证用户。李永凤,赵战花.“议程设置”的理论发展脉络[J].新闻知识,2014(09):3-5.1.议程选择本案例的关键人群之一:话题主发起者——“自闭少女费米米”,她在案例的议程设置中很好地起到了议程选择,激起大范围讨论的作用。具体而言,该话题之所以能够引起4.6亿人次的阅读和6.6万人次的讨论,在于性别问题相较于政治问题、艺术问题、职业问题等,讨论的门槛较低;且该问题目标人群的覆盖面极广,因为性别问题涉及的不是某个单一的小圈子,也不限制或排除任何特定年龄段,基本覆盖了微博上100%的愿意参与该讨论的用户。2.议题驱动在议题驱动方面,我们不难看出,该话题的实际内容和话语倾向、话语方式本身都存在着影响受众思考模式和情感态度,驱动议题持续发酵的因素。在话题的实际内容和话语倾向方面,话题的主发起者除了发表微博文本:“tiktok上有一个问题,#如果全世界的男人都消失24小时#,你会做什么?评论区很真实,每条评论都是几十万点赞。也有男性暴怒和反驳​​”之外,还配有11张图片,其中10张对热门评论进行了翻译,而其中女性评论的配图有7张,分别有4张讨论安全问题、穿衣自由,有3张对评论区的男性发言分别表达了质疑、反对、讽刺,这极大地影响了看到该图片后的微博女性用户的话题联想方向和自身情绪表达,而上述两点,我们从前文话题文本情感态度的归因分析中和女性文本的语料分析中可见一斑;而作者所选择展示的男性用户评论的配图有3张,其一是关于男性表达自身感受的正常发言,却被主发起者打上了“一个男性的愤怒发言”的标签,还有两张配图则集中展示了男性评论中关于受害者有罪论的部分,而话题主发起者这样的标签引导和对男性负面评论的选择性展示,都一定程度上带有自身的情感倾向,容易让话题受众先入为主,对配图中的男性评论予以愤怒地回击和基于正确价值观的审判。在话语方式方面,主发起者不是选择发起“如果全世界的坏男人都消失24小时”之类的文本,将所要声讨的实质对象进行区分和精准打击,而是选择发起“如果全世界的男人都消失24小时”这样的微博话题,把社会中短时间内必将长期存在的性别问题扩大到及其严重的程度上,严重到必须要全世界的男人都消失才能安全或自由的地步,这就把极少数犯罪分子的罪恶,投射到了全体男性身上,所针对的对象范围明显过大,有话题对象含糊不清,以偏概全之嫌。而看到该话题后参与该话题讨论的女性微博用户在主发起者的议程设置下,也容易落入以偏概全,一棍子打死全世界所有男人的陷阱,与之相对,看到该话题的正常微博男性用户,特别是那些平时生活中遵守道德、尊重女性的男性微博用户,看到该话题容易产生被冒犯和误伤的感觉,从而对该话题产生愤怒,对话题下的微博女性用户言论给予反击。五、结论与建议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以“如果全世界的男人都消失24小时”这一微博话题为例,研究微博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媒体上的“性别对立”问题。具体而言,本文通过对该话题下原创微博的情感分析、文本分析,展示了微博中男女“性别对立”的具体表现:两性对于同一微博话题的态度对立、两性基于话题讨论产生对立骂战;同时,本文也通过该话题文本的归因分析,初探了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中“性别对立”问题背后潜在的社会问题,如女性对自身安全问题的隐忧,对渴望穿衣自由的诉求,在男性凝视下产生的容貌焦虑和身材焦虑,以及女性对就业公平的诉求等等;之后,本文通过对原创微博文本和评论微博文本的语料分析,并结合议程设置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揭示了微博中“性别对立”的具体挑起方式,最后,笔者想结合该案例,浅谈一下针对网络社交媒体上关于”性别对立”问题的引导和治理的建议。首先,是针对新浪微博这一网络社交媒体本身。由于新浪微博作为网络社交平台,其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匿名性、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低成本性等特征,使网民的言论和行为往往带有随意性、情绪化和非理性的特点。故在话题发表创建之前,新浪微博可以增加一道话题审核的程序,对那些明显带有话语倾向,话题对象含糊不清、容易引起网络骂战的话题予以修改或扼杀;在话题讨论中,新浪微博也可以通过微博的舆情监控,主动管理该类话题的讨论和发展情况,及时地对此类挑起“性别对立”,且参与人数众多的话题予以管制,如限流、撤题等,从而阻止该舆情地进一步传播和发酵;此外,新浪微博还可以在此话题的讨论过程中,巧用其官方账号的身份和影响力,在舆情爆发初期就通过官方发言输出正确的性别价值观,以真正理性、中性、客观的态度引导舆论导向,避免该话题讨论下的群体极化现象推动话题讨论陷入“性别对立”的非理性骂战旋涡。其次,应加强网民的媒介素养。对于仍处于教育体系之内的网民群体,可以通过教育帮助网民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为此,政府层面可以积极推动并建立媒介素养教育委员会和性别友好型社会教育委员会,前者统筹协调各地媒介素养教育工作,通过教育提升国民的媒介素质,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后者在全国各地的各级学校教育中大力宣传性别友好型社会观念,如开展性别友好型社会的相关课程或讲座,也可以通过对教师入职或在职性别友好培训、开展新生性别友好教育以及组织师生常规的性别友好型集中学习来落实性别友好型社会的教育和建设。与此同时,对于已经离开学校,现处于国民教育体系之外的网友,也可以通过自身加强个人的性别友好观念,如进行性别友好自教育,努力提升个人修养和知识储备,理性地看待社交媒体互动中的各类性别符号,并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舆论和情绪左右;也坚决控制和避免自身为了赚取流量、博取关注而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利用性别话题进行错误地舆论创建和传播。最后,针对“性别对立”问题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政府可以大力倡导并贯彻执行“社会性别主流化”理念,即“在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上评估所有计划的行动:包括立法、政策、方案等对男女双方的不同含义。作为一种策略方法,它使男女双方的关注和经验成为设计、实施、监督和评判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所有政策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男女双方收益均等,不再有不平等发生,最终实现男女平等”周小李.从网络行动到社会性别主流化:高校校园性骚扰治理路径探究[J].高教探索,2020(03):16-22.。而在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之前,对于社会中短期内必将长期存在的基于性别产生的关切和担忧,政府也可以积极地有所作为,如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保障两性人身安全;引导和管理受害者有罪论的传播;增加女性在各个领域的就业机会,打破基于性别的就业歧视和玻璃天花板等。周小李.从网络行动到社会性别主流化:高校校园性骚扰治理路径探究[J].高教探索,2020(03):16-22.在北京工作的女性陈如在朋友圈写下了“女人当自强”5个字——她曾因为严重痛经向领导请假一天,而得到的答复是“拿假条交给人事部,扣全勤”。“在微信群里,我们经常吐槽现在给女性的保护假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不少假期只是画饼充饥。比如痛经假,几乎没有女性会请。毕竟用人单位占有很大的主导权,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女性的工资、奖金、职务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企业可以通过自由裁量的方式,让女性有假不敢请。”陈如无奈地说。对于干了7年人力资源工作的钱月来说,面对求职简历上“已婚、已育、一子一女”等字眼时,已不会再像最初那样“会意一笑”。“以前在外企筛选求职简历时,经常看到女性应聘者对子女情况作介绍。近两年,在国内企业的应聘求职简历中,也开始出现这样的介绍,言下之意很清楚——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肯定不会再生了。”同样身为女性的钱月,面对这样的变化有些无奈,“可见现在这种性别歧视并没有任何减退”。今年2月,人社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妇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该通知对解决就业性别歧视的方式、监管、处罚以及辅助保障措施进行了具体规定。但在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教授刘明辉看来,因为目前我国法律仍无就业性别歧视定义,导致法院处理案件时困难重重,劳动保障监察员也难以认定就业性别歧视,有时连人力资源管理者和求职者也拿不准自己是否造成或遭遇了就业歧视。因此,当务之急是在法律中界定性别歧视定义。“不管歧视行为是出现在招聘启事上还是后续操作上,都属于违法行为,隐性就业歧视的危害往往更严重,更需引起关注。”当然,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讨论空间,如微博活跃用户多,社交影响力较大,可作为网络社交媒体的一个代表进行研究和分析,但是不同的网络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