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机制_第1页
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机制_第2页
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机制_第3页
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机制_第4页
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机制第一部分甲羟孕酮的理化性质与作用方式 2第二部分孕激素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域 4第三部分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结合亲和力的影响因素 6第四部分甲羟孕酮诱导孕激素受体构象改变的机制 9第五部分甲羟孕酮-孕激素受体复合物的核转运 11第六部分甲羟孕酮激活转录因子的过程 13第七部分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 16第八部分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 18

第一部分甲羟孕酮的理化性质与作用方式关键词关键要点理化性质

1.甲羟孕酮是一种合成孕激素,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性粉末,分子式为C21H28O2,分子量为310.45。

2.它在水中几乎不溶,在乙醇中微溶,在氯仿中易溶。其熔点为122-125℃。

3.甲羟孕酮在体内的半衰期约为5-7小时,主要在肝脏代谢,经尿液和粪便排出。

作用方式

1.甲羟孕酮通过与孕激素受体(PR)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2.PR是一种核受体,在与配体结合后发生构象变化,并与靶基因的特定DNA序列结合,从而调节基因转录。

3.甲羟孕酮与PR结合后,可以调节一系列与生殖、代谢和免疫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包括抑制LH和FSH的释放,抑制排卵,调节子宫内膜,促进乳腺发育等。甲羟孕酮的理化性质

*化学式:C21H28O2

*分子量:310.44g/mol

*熔点:204-206°C

*沸点:370°C(760mmHg)

*外观:白色至淡黄色晶体或粉末

*溶解性:甲羟孕酮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但在有机溶剂如乙醇、氯仿和乙醚中易溶。

作用方式

甲羟孕酮是一种合成孕激素,其作用方式主要通过与孕激素受体(PR)结合而发挥。

*结合孕激素受体:甲羟孕酮与PR结合后,形成甲羟孕酮-PR复合物。

*细胞核易位:甲羟孕酮-PR复合物易位进入细胞核。

*靶基因转录:复合物结合到PR响应元件(PRE)上,调控靶基因的转录。

*生理效应:甲羟孕酮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转录,产生一系列生理效应,包括:

*抑制排卵

*加厚子宫内膜

*抑制乳腺的增生和分泌

*减少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药代动力学

*吸收:口服后,甲羟孕酮快速从胃肠道吸收。

*分布:甲羟孕酮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包括子宫、乳腺和肝脏。

*代谢:甲羟孕酮主要在肝脏代谢,主要代谢物为3α-羟基孕酮。

*消除:甲羟孕酮主要以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尿液和粪便消除。

*血浆半衰期:甲羟孕酮的消除半衰期约为6小时。

临床应用

甲羟孕酮是一种常用的避孕药,它通过抑制排卵和加厚子宫内膜来发挥避孕作用。此外,甲羟孕酮还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

*乳腺疾病

*前列腺癌

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甲羟孕酮的使用存在一些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禁忌症:

*已知或疑似对甲羟孕酮或其他孕激素过敏者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未控制的主动脉瘤、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患者

*严重肝病患者

*注意事项:

*甲羟孕酮可能导致体重增加、痤疮和情绪变化等不良反应。

*甲羟孕酮可能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如肝素、抗凝剂和抗惊厥药。

*使用甲羟孕酮期间应定期进行乳房检查和宫颈涂片检查。第二部分孕激素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域关键词关键要点【受体分类】:

1.孕激素受体(P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是类固醇/甲状腺激素受体家族的成员。

2.PR有两种亚型:PRA和PRB。PRA在大多数组织中表达,而PRB仅在某些组织中表达,如子宫和乳腺。

【配体结合域】:

孕激素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域

孕激素受体(PR)是一种核受体超家族成员,由两种主要亚型组成:PR-A和PR-B。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相似性。

#结构组成

PR受体由三个主要结构域组成:

-N端功能域(NTD):包含转录激活功能(AF-1)和配体独立转录激活域(AF-2)。AF-1对于受体活性至关重要,而AF-2对于受体对靶基因的转录调节是必要的。

-DNA结合域(DBD):负责与靶基因启动子区域中的识别元件结合。DBD由两个高度保守的锌指结构组成,这些结构特异性地识别激素反应元件(HRE)的核心序列。

-激素结合域(LBD):包含配体结合口袋。当甲羟孕酮或其他激动剂存在时,配体会与其结合。配体结合导致构象变化,从而暴露LBD中的共激活剂结合面。

#功能域

PR受体包含多个功能域,这些功能域对于其在转录调控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转录激活功能1(AF-1):位于NTD,是一个固有的转录激活域。它与转录共激活剂相互作用,介导PR对靶基因的转录激活。

-转录激活功能2(AF-2):位于LBD,是一个配体依赖性转录激活域。配体结合后,共激活剂结合至AF-2,并促进PR对靶基因的转录激活。

-配体结合域(LBD):是PR与甲羟孕酮或其他配体结合的部位。配体结合诱导构象变化,导致共激活剂结合面暴露。

-铰链区:连接DBD和LBD,在其调节PR的DNA结合活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该区域的柔性允许DBD与DNA相互作用,同时LBD与配体结合。

-核定位信号(NLS):位于NTD,负责PR的核转位。它确保受体可以在细胞核内发挥其转录调控功能。第三部分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结合亲和力的影响因素关键词关键要点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结合亲和力

1.甲羟孕酮的亲脂性:甲羟孕酮是一种高度亲脂性的类固醇激素,可以轻松穿透细胞膜并进入细胞核。这种亲脂性增强了它与孕激素受体的结合亲和力。

2.受体构象:甲羟孕酮的结构与天然孕激素类似,可以诱导孕激素受体构象发生变化,形成一种高亲和力的甲羟孕酮-受体复合物。

配体结构

1.甲羟孕酮的炔丙基侧链:甲羟孕酮分子中的炔丙基侧链是其独特结构特征之一。该侧链有助于提高与受体的结合亲和力,因为它可以形成额外的氢键。

2.17α-乙炔基:17α-乙炔基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结合亲和力。该官能团与受体上的特定氨基酸残基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结合。

受体表达

1.受体亚型:有两种主要的孕激素受体亚型:PR-A和PR-B。甲羟孕酮对PR-B亚型的亲和力更高,这可能是其生物活性增强的部分原因。

2.受体修饰:受体修饰,如磷酸化和泛素化,可以影响甲羟孕酮的结合亲和力。某些修饰可以增加或减少受体的结合能力。

竞争性配体

1.其他激素:其他类固醇激素,如糖皮质激素和睾酮,可以与甲羟孕酮竞争孕激素受体结合。这些竞争性配体可以减少甲羟孕酮的结合亲和力,影响其生物活性。

2.合成孕激素:市场上有多种合成孕激素,它们与甲羟孕酮具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这些合成孕激素可以与其竞争孕激素受体结合,影响甲羟孕酮的亲和力。

受体环境

1.离子浓度:细胞内离子浓度,如钠离子和钾离子,可以影响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结合亲和力。

2.温度:温度变化也可以影响受体结合的亲和力。甲羟孕酮在较低温度下与受体的亲和力更高。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结合亲和力的影响因素

甲羟孕酮(MPA)是合成孕激素,具有与天然孕激素黄体酮相似的活性。它与孕激素受体(PR)结合,调节靶基因的转录,进而介导其生理功能。MPA与PR的结合亲和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

结构因素

*甾体环结构:MPA具有与黄体酮相似的甾体环结构,但侧链不同。这种差异会影响PR的结合口袋与受体结合位点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亲和力。

*官能团:MPA侧链上的甲基和羟基官能团与PR结合口袋中的特定氨基酸相互作用,影响受体结合。

构象因素

*构象灵活度:MPA可以采用不同的构象,这会影响其与PR结合口袋的匹配程度。构象灵活度较高的MPA更容易与受体结合。

*构象稳定性:MPA的构象稳定性也会影响其结合亲和力。稳定构象的MPA与受体结合口袋更紧密,因此具有更高的亲和力。

理化性质

*疏水性:MPA的疏水性影响其与PR疏水结合口袋的相互作用。疏水性越强的MPA,结合亲和力越高。

*溶解度:MPA的溶解度影响其进入细胞并与PR结合的能力。溶解度较高的MPA更容易到达受体,从而提高亲和力。

其他因素

*PR同源异形体:PR存在α和β两个同源异形体,其与MPA的结合亲和力不同。α同源异形体通常与MPA具有更高的亲和力。

*PR修饰:PR的翻译后修饰,例如磷酸化和乙酰化,会影响其与MPA的结合亲和力。

*受体浓度:受体浓度也会影响结合亲和力。当受体浓度较高时,MPA与受体的竞争减少,从而提高亲和力。

数据

表1总结了影响MPA与PR结合亲和力的关键因素及其相关数据:

|因素|数据|参考文献|

||||

|甾体环结构|MPA的孕烯衍生物比炔诺酮的17α-乙炔衍生物具有更高的亲和力|[1]|

|官能团|MPA侧链上的羟基增加了与PR结合口袋中精氨酸残基的氢键相互作用|[2]|

|构象灵活度|MPA的构象灵活性比黄体酮高|[3]|

|疏水性|疏水性较强的MPA衍生物,如德莫西酮,具有更高的亲和力|[4]|

|PR同源异形体|MPA与PRα同源异形体的结合亲和力高于β同源异形体|[5]|

总结

MPA与PR的结合亲和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结构、构象、理化性质以及其他因素。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对于优化MPA的效力和选择性设计新的合成孕激素至关重要。第四部分甲羟孕酮诱导孕激素受体构象改变的机制关键词关键要点主题名称: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结合过程

1.甲羟孕酮通过与孕激素受体(PR)的配体结合域(LBD)结合,触发构象改变。

2.这导致受体结构的变化,暴露出一个亲脂性结合腔,为其余配体分子提供结合位点。

3.这种配体结合诱导的构象改变是PR转录激活的关键一步。

主题名称:甲羟孕酮诱导的PR二聚化

甲羟孕酮诱导孕激素受体构象改变的机制

甲羟孕酮(MPA)是一种合成孕激素,广泛用于避孕和治疗激素相关疾病。它能够与孕激素受体(PR)结合并诱导受体构象改变,从而调节下游基因转录。

1.MPA与PR的结合

MPA与PR的结合是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等相互作用介导的。MPA的分子结构与内源性孕激素孕酮相似,能够结合到PR的配体结合域(LBD)。

2.MPA诱导PR构象改变

MPA与PR结合后,导致PR构象从无配体构象转变为活性构象。这一转变涉及PRLBD中多个关键残基的重新排列。

改变的残基包括:

*Helix12(H12):H12向受体核心移动,遮盖激动剂结合腔。

*Helix3(H3):H3发生重大构象变化,从无配体构象中的螺旋状转变为活性构象中的延伸状。

*Helix5(H5):H5向受体表面移动,暴露疏水表面。

3.MPA诱导的PR构象改变的分子机制

MPA诱导的PR构象改变的分子机制涉及多个相互作用:

*疏水作用:MPA与H12的疏水残基相互作用,促进H12的移动。

*氢键:MPA与H3和H5的极性残基形成氢键,稳定活性构象。

*范德华力:MPA和PRLBD之间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进一步稳定活性构象。

4.构象改变对PR功能的影响

PR的构象改变激活受体,导致以下功能改变:

*共激活剂募集:活性构象的PR募集共激活剂蛋白,如SRC-1和GRIP1。

*DNA结合:活性构象的PR与靶基因的PR响应元件(PRE)结合。

*转录激活:活性构象的PR-共激活剂复合物启动目标基因的转录。

此外,MPA诱导的PR构象改变还调节受体的其他功能,如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泛素化和降解。

5.MPA与天然孕激素的构象影响比较

与天然孕激素孕酮相比,MPA诱导的PR构象改变存在一些差异:

*H12移动:MPA诱导的H12移动幅度更大。

*H3构象:MPA诱导的H3构象更加延伸。

*共激活剂募集:MPA募集不同类型的共激活剂,如SRC-3。

这些差异反映了MPA与PR的不同相互作用模式,导致受体功能的细微差别。

6.构象改变的生理和治疗意义

MPA诱导的PR构象改变在激素信号传导、怀孕和疾病发展中具有重要生理意义。在治疗中,MPA用于抑制PR靶基因的表达,治疗激素依赖性肿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

综上所述,MPA通过诱导PR构象改变来调节受体功能。这些构象改变涉及PRLBD中关键残基的重新排列,并影响受体的共激活剂募集、DNA结合和转录激活能力。MPA诱导的PR构象改变在激素信号传导、怀孕和疾病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为靶向PR信号传导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基础。第五部分甲羟孕酮-孕激素受体复合物的核转运关键词关键要点【甲羟孕酮-孕激素受体复合物的核转运】

1.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PR)结合形成甲羟孕酮-PR复合物,该复合物与受体伴侣蛋白(Hsp90)结合。

2.Hsp90的释放导致甲羟孕酮-PR复合物构象变化,使其能够与导入蛋白karyopherin-β1(KPNB1)相互作用。

3.KPNB1识别甲羟孕酮-PR复合物上的核定位信号(NLS),并将其转运至细胞核。

【核受体信号转导的调节因子】

甲羟孕酮-孕激素受体复合物的核转运

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PR)结合后形成甲羟孕酮-PR复合物,该复合物随后转运至细胞核中,发挥其转录调控作用。核转运是一个多步骤过程,涉及多个转运蛋白和调控因子。

转运通路

甲羟孕酮-PR复合物的核转运主要通过两个途径:

1.经典核转运途径(cNT):此途径涉及核孔复合物(NPC),一个大型蛋白复合物,跨越核膜,调控核质转运。甲羟孕酮-PR复合物与导入蛋白Karyopherinβ2结合,形成导入复合物,然后通过NPC转运至细胞核。

2.核定位信号(NLS)依赖性进口途径:PR蛋白本身具有两个NLS,负责识别和与核孔蛋白相互作用,促进复合物向细胞核导入。

转运蛋白

参与甲羟孕酮-PR复合物核转运的关键转运蛋白包括:

*Karyopherinβ2:导入蛋白,与甲羟孕酮-PR复合物结合,将其导入细胞核。

*核孔蛋白:位于NPC中,识别NLS并促进复合物通过NPC。

调控因子

核转运还受到多种调控因子的调节,包括:

*RanGTPase:一种小G蛋白,在核转运中起关键作用。Ran-GTP促进了导入复合物通过NPC,而Ran-GDP促进了复合物从细胞核中输出。

*导入素9:一种辅助因子,与导入蛋白结合,进一步增强甲羟孕酮-PR复合物的核导入。

靶向基因转录调控

一旦甲羟孕酮-PR复合物转运至细胞核,它就会与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PR响应元件(PRE)结合。结合后,复合物招募转录共激活因子和转录抑制因子,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活性。

靶基因调控的生理意义

甲羟孕酮-PR复合物的核转运和靶基因调控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

*子宫内膜增生和脱落:甲羟孕酮-PR信号通路调节子宫内膜中孕激素依赖性基因的表达,促进其增生和脱落。

*妊娠维持:甲羟孕酮-PR信号通路促进孕激素靶基因的表达,支持胎儿发育和妊娠维持。

*乳腺发育:甲羟孕酮-PR信号通路参与乳腺发育和泌乳的调节。

综上所述,甲羟孕酮-PR复合物的核转运是一个多步骤过程,涉及多个转运蛋白和调控因子。核转运是甲羟孕酮-PR信号通路中一个关键步骤,使复合物能够靶向靶基因并发挥其转录调控作用,从而影响多种生理过程。第六部分甲羟孕酮激活转录因子的过程关键词关键要点甲羟孕酮结合孕激素受体

1.甲羟孕酮与其受体结合后形成异源二聚体,该二聚体由甲羟孕酮受体(PR)和雌激素受体α(ERα)组成。

2.甲羟孕酮-受体复合物通过其DNA结合域与靶基因启动子中的甲羟孕酮反应元件(PRE)相互作用。

3.复合物与PRE结合会诱导染色质重塑,导致靶基因的转录激活或抑制。

甲羟孕酮激活转录因子

1.甲羟孕酮激活转录因子,包括核因子κB(NF-κB)和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

2.NF-κB激活促进细胞增殖和抗凋亡,而STAT激活参与细胞分化和免疫应答。

3.甲羟孕酮通过与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影响转录因子,从而调节其活性并影响靶基因的表达。甲羟孕酮激活转录因子的过程

甲羟孕酮(MP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孕激素,能激活孕激素受体(PR),从而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其激活转录因子的过程主要涉及以下步骤:

1.与PR结合

MPA与PR结合形成稳定的受体-配体复合物。这会改变PR构象,暴露出其配体结合结构域(LBD)。

2.LBD二聚化

LBD二聚化是MPA激活PR的关键步骤。PR-MPA复合体通过其LBD相互作用,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同源二聚体由两个相同的PR-MPA复合体组成,而异源二聚体则由不同的PR同工型复合体组成。

3.核转位

PR-MPA二聚体转运至细胞核内,其中含有PR响应元件(PRE)的靶基因启动子区域。

4.与PRE结合

PR-MPA二聚体与PRE结合,形成受体-DNA复合物。PRE是位于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特定核苷酸序列,介导PR与DNA的相互作用。

5.募集共激活因子

PR-DNA复合物募集共激活因子,例如转录介体2(SRC-2)、转录激活复合物p300和转换生长因子β受体I(TGFβRI)。这些共激活因子通过与PR的LBD相互作用而募集,从而增强转录活性。

6.组蛋白修饰

共激活因子通过招募组蛋白修饰酶,如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HMT),对染色质进行修饰。这些修饰松弛染色质结构,使转录因子和RNA聚合酶更容易接近靶基因。

7.RNA聚合酶募集

组蛋白修饰后,RNA聚合酶II(PolII)募集至靶基因启动子区域。PolII与PR-DNA-共激活因子复合物相互作用,开始转录过程。

8.转录激活

PolII沿靶基因转录,产生mRNA,最终翻译成效应蛋白。这些效应蛋白参与各种生物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和代谢。

总结

甲羟孕酮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激活转录因子。它与PR结合,形成二聚体,转运至细胞核,与PRE结合,募集共激活因子,进行染色质修饰,募集RNA聚合酶,并激活靶基因的转录。这些过程对于介导MPA的生理作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第七部分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

甲羟孕酮(MPA)是一种合成孕激素,它通过与孕激素受体(PR)结合,调控靶基因的转录,从而介导细胞生理变化。

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结合

MPA与PR结合后,形成一个受体配体复合物,该复合物通过核定位序列(NLS)跨越核膜并进入细胞核。PR共有两个亚型,PR-A和PR-B,它们具有不同的转录活性。MPA更倾向于与PR-A结合,从而发挥其孕激素活性。

共激活子和共抑制因子募集

在细胞核内,PR-MPA复合物与特定的DNA序列结合,称为孕激素反应元件(PRE)。一旦结合,它会募集共激活因子和共抑制因子,这些因子调节靶基因的转录。

共激活因子,如p160家族,与PR-MPA复合物相互作用并招募转录起始复合物,促进转录。另一方面,共抑制因子,如NCOR1和NCoR2,与PR-MPA复合物相互作用并抑制转录。

染色质修饰

PR-MPA复合物的结合还导致染色质修饰,影响靶基因的转录。MPA处理会改变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模式,从而使染色质处于有利于转录的状态。

靶基因调控

MPA调节的靶基因包括参与细胞生长、分化、代谢和免疫反应的基因。其中一些关键靶基因包括:

*细胞周期调节因子:MPA抑制细胞周期蛋白D1和E的表达,从而导致细胞周期停滞。

*生长因子受体:MPA下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

*凋亡蛋白:MPA上调凋亡相关蛋白如Bax和Noxa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免疫调节因子:MPA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临床意义

MPA与PR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在多种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包括:

*避孕:MPA用于口服避孕药和节育植入物中,通过抑制排卵和改变子宫内膜发挥作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MPA抑制子宫内膜增生,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宫颈癌:MPA抑制宫颈癌细胞生长,用于预防和治疗宫颈癌。

*乳腺癌:MPA可用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治疗,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发挥作用。

总结

MPA通过与PR结合并调控靶基因的转录,介导细胞生理变化。它在多种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包括避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治疗。对MPA和PR信号通路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改善现有治疗方法。第八部分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关键词关键要点【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

主题名称:避孕

1.甲羟孕酮作为一种孕激素,可抑制排卵和改变子宫内膜,从而达到避孕效果。

2.甲羟孕酮避孕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口服避孕药、皮下埋植剂和宫内节育器,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

3.甲羟孕酮避孕药具有较高的避孕有效性,可有效防止意外怀孕,但对既往血栓病史、肝病和吸烟者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

主题名称:治疗月经失调

甲羟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的相互作用机制中的临床意义

甲羟孕酮(MPA)与孕激素受体(PR)的相互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涉及广泛的妇科和内分泌应用。

1.口服避孕

MPA是口服避孕药中常用的孕激素成分。它通过与PR结合抑制排卵。MPA与PR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后,抑制促卵泡激素(FSH)受体的转录,从而减少FSH分泌并抑制卵泡发育。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