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创新试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创新试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创新试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创新试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创新试题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磁山文化,因首先在河北武安县磁山发现而得名。它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陶盂及陶支架、石磨盘及磨棒。磁山文化的陶器均为手工制作,绝大部分属于夹砂红褐陶,少部分为泥质红陶。在磁山遗址还发掘出大量灰坑,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堆积有粟灰,层厚为0.3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近2米以上。据此推测,下列哪一种文化遗存与磁山文化所处历史阶段最为接近()A、仰韶文化B、龙山文化C、陶寺文化D、二里头文化2.在商的四周,分布着许多的小国,有的则穿插于商国境之内,不过多数的方国比较弱小,它们臣服于商,但各诸侯国、方国的管理,不是由商王任免的,有些方国后来也渐渐为商所吞灭。由此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商朝与方国是较为松散的臣服关系B、王畿地区都直接受商王控制C、商王只能靠武力控制地方D、商王控制的范围扩大3.《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反映了西周时期()A、加强了中央集权B、政权与族权相结合C、社会分工明确D、分封对象是同姓贵族4.《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下列对该材料反映的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私田归劳动者所有B、当时的土地是地主土地国有制C、当时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D、土地不能随意买卖5.图片是一种重要的史料,对以下两幅图片所表达的信息之间的关系,表述合理的是()图1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图2废井田开阡陌A、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B、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形成C、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D、确立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6.“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体现了学派的思想主张。()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7.秦国,其公族原出东夷,西迁后长期与戎狄杂处,被目为戎狄。到秦穆公之时取得了“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的霸业。此时的秦穆公,在与戎王使者由余对话时,俨然“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的中国自许。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秦国国力不断增强B、秦国确立了在中原地区的霸权C、秦国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D、周天子式微,诸侯纷争8.《史记》卷30《平准书》:“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檄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有强国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以上材料说明()A、战国时期变法运动成为潮流B、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C、春秋战国时期国家趋于统一D、经济发展影响国家政治变局9.战国时期,士成为知识分子的代称。此时“士”已与出身无关,他们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起于微贱,其共同的身份标志仅仅是知识、智慧和才能。关于士阶层的崛起,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D、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10.《荀子·强国篇》中记载:“入境(秦国),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材料表明当时的秦国()A、以仁义治国B、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C、吏治优良D、遵守礼乐制度11.教材描述秦二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但是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9号古井出土的简牍“秦二世元年文告”记述:“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今宗庙吏及箸以明至治大功德者具矣,律令当除定者毕矣。元年与黔首更始,尽为解除流罪,今皆已下矣。朕将自抚天下,吏、黔首,其具行事已,分县赋援黔首,毋以细物苛劾县吏。亟布。”对以上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教材代表主流观点真实可靠简牍是出土文物真实可信教材内容和简牍“纪事抵牾”D、对不同文献应比较、分析、判断12.秦汉之际,“裂土分封”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思潮。楚汉战争中处于劣势的刘邦为了摆脱困境争取主动,只得满足几支重要军事力量的首领裂土封王的要求。刘邦取得楚汉战争胜利后,裂土分封已成定局。这样汉高祖在自己直辖区域内实行郡县制,在诸王的既得疆域内实行分封,郡国并行政体初步形成。由此可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对中央集权造成了严重威胁与西周的分封制一脉相承适应汉初政治形势的需要是黄老无为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13.元狩元年(公元前122),武帝出台“左官律”和“附益法”,将仕于诸侯王的官吏称作左官,贬抑其地位,禁止官僚士人依附结交诸侯,私自在诸侯国任官。据此可推知,此时()A、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B、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C、抑制了土地兼并D、完善了地方管理体制14.“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由此可知,这一主张()A、使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B、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目的是为了复兴儒学D、推动了儒学和教育的发展15.2024年5月18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开馆,作为镇馆之宝的“丝路一号”木板船首次公开亮相(如下图)。这艘制作于汉代的古船,是目前中国发现时代最早的木板船。该船长9.71米、宽1.98米、承载量约为3到5吨,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的船体由16条船板组成,用不同形式的榫卯连接。这种大量使用木榫板、木钉并联船板的技术在古罗马时期很流行,于地中海地区的木船上广泛使用,但在我国乃至东亚尚属首次发现。据此可知()A、我国造船技术领先于世界B、汉代漕运发达C、汉代对外交流频繁D、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交流16.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对下列著作评价正确的一项是()选项著作评价A《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B《汉书》鲁迅评价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周髀算经》最早引用了西周初年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D《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A、AB、BC、CD、D二、非选择题:17题16分,18题10分,19题12分,20题14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职,诸治轻易……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秦始皇刻石《琅琊刻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秦之际的政治转型有哪些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6分)并分析秦朝的统一对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4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政权。他们为了打击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纷纷开展变法运动。如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按照“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商鞅在秦国变法,效果显著。(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变法运动出现的历史必然性。(6分)(2)以商鞅变法为例,指出变法中的哪些措施回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诉求?(4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华文明多元起源。考古发现证明,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任选其中一个或两个区域,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阐述该区域对孕育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随着土地集中,西汉中期以后,逐渐出现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它就是在地主豪强控制下的大田庄。材料一西汉末年樊重经营的田庄,是田庄经济早期发展阶段的典型代表。《水经注》卷二十九《比水注》记载:“(樊重)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其兴工造作,为无穷之功,巧不可言,富拟封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田庄主可以利用田庄中的人力、物力,积极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制造先进的生产工具,推广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兴建水利工程,以促进田庄经济的发展。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讲,这种综合经营的田庄经济是个体小农经济不可比拟的。——摘编自朱绍侯《汉代的田庄经济》材料二东汉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政权。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和“三百六十五功臣”,其中绝大多数是豪强地主出身。因此在东汉建立后,就对豪强地主采取优容的政策,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摘编自朱绍侯《汉代的田庄经济》材料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及军阀混战时期,各地豪强地主乘机兴起。还有一部分豪强地主在社会出现大动乱后,率领宗族、部曲逃往边疆地区苟安,并在逃亡中,招募了大批流民,迁到新地区后,又形成了一个独立势力,建立起新的田庄,并使之成为武装堡垒,叫结坞自保。这些坞壁,不单纯是军事组织,也是生产组织;这些田庄主也就变成了坞主,成为地方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摘编自朱绍侯《汉代的田庄经济》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田庄经济发展的特征。(6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汉代的田庄经济。(8分)曹妃甸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六月调研历史试卷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AABDCDCDDCDCABDC17.(1)从宗法分封制到郡县制;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从天下共主到君主专制;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2)措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制定秦律;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体制。(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意义:建立了疆域辽阔的统一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18.(1)经济: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政治: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实现富国强兵的需要。阶级:奴隶主贵族衰落,封建地主阶级崛起,要求变法。思想:法家思想为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2)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19.(12分)示例:区域:黄河流域论题: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文明论述:百万年来,依偎着黄河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流域文明。旧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产生了蓝田文化、丁村文化,先祖们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相继被孕育出来。当时的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在生活渐趋稳定的同时,创造出了精美的陶器、玉器,培育出了粟,为我国手工业、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陶寺遗址发掘出宫殿建筑、天文建筑,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表明我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传说中的黄帝和炎帝结成炎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