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新高考信息考试语文试题(二) 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新高考信息考试语文试题(二) 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新高考信息考试语文试题(二) 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新高考信息考试语文试题(二) 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北省部分学校新高考信息考试语文试题(二)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虚拟数字人(抑或称为“数智人”)概念2001年由美国科学家联盟提出。所谓虚拟数字人.就是由

计算机图形学、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计算机手段创造及使用,并具有多重人类特

征(外貌特征、人类表演能力、人类交互能力等)的综合产物。也可以说,虚拟数字人是基于语音合成、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全息投影、实时传输等数字技术设计制作出的仿真式

数字形象。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动作捕捉、声音合成等技术的发展和融合,现在的数字人可以实现

对人类形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高度还原,极大地扩展了人类在数字世界中的表达和交互能力。虚拟数

字人可以是现实世界里某位具体人物的数字挛生形象,例如与周杰伦同台表演的“邓丽君”、央广主持人

王冠的“分身”数字人;也可以是现实世界里不存在的人物形象,并具有感知、表达、互动、娱乐等能

力,例如虚拟歌手“初音未来”“洛天依”,或抖音平台上很多虚拟主播形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做出部署,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

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

指出要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如此密集的信息发布,传递出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的决心。数字

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主体、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博物馆推进数字化转型,是由内而

外、脱胎换骨地蜕变。这正是我国博物馆在硬件条件全面提升的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2年

7月2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个虚拟数字人“艾雯雯”通过短视频正式和观众见面。“丈雯雯”名字寓意

以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展示对文明、文化、文物的喜爱,对文博工作的热爱。“丈雯雯”身穿的“新青

年"T恤,字样来源于国博馆藏的《新青年》封面,展示了新时代新青年的精神信仰。

不难发现,目前博物馆推出的数字人都相对简单,以视频展示为主,尚未真正做到与观众自由交互:

制作周期相对较长、后续发展乏力,亟待资金、技术、内容策划等统筹协调,深入推进。对于博物馆而

言,数字人应用集中在“宣传展示型”代言人和“观众服务型”引导员的虚拟人应用场景上,因此,我们

需要关注数字人给博物馆带来的新型服务功能,以及其背后存在的问题。

作为博物馆数字人,既需要美观的皮囊,又需要有趣的灵魂。现实案例中,博物馆数字人外形趋同,

依旧没有脱离“美女主播”“美女讲解员”的传统形象思维。真正实用的数字人应该是“智慧”的。博物

馆在数字人应用探索中应关注美丽外表背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如智能对话中的意图、槽位、语料等设

计,专业语料库的建设,等等。数字人的“智慧”问答体现在对每个意图设计和问法语料的丰富程度上。

专业语料越充沛,人机对话效果越好。然而,市面上没有一款专门为博物馆或文博单位定制的成熟产品。

配套的基础数据不足、导致博物馆数字人只有“颜值”,缺乏“内涵”。技术公司的探索固然重要,但博

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知识研究与积累、解读更重要。在内容构建中,博物馆要开展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给智

慧模型进行“信息投喂”。所谓“博物馆知识”信息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交通信息、开放信息、

服务设施等服务型信息;二是展览信息、展品信息、历史等知识型信息。这其中,既有通识,又有专业知

识。这些信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收集、整理、解读等处理,并对非结构化的自然语言进行结构化处理。整

个数字人智慧模型构建的过程,需要专业的智能化内容生产平台和智能对话管理平台等技术支撑。虚拟数

字人的制作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还需要结合大众审美,融合多门学科知识,如心理学、艺术学等,是

跨学科的挑战。博物馆数字人组织建设是系统性建设工作,需要博物馆多个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不仅是

技术部门,还需要展览策划部门、社会教育部门、开放服务部门、文创开发部门等相互配合。例如,文博

专业知识语料库建设,需要将晦涩难懂的内容解读得通俗易懂,需要研究员的基础性研究,讲解员的讲解

词撰写,还需要非结构化到结构化的自然语言转化。基于博物馆真正业务的底层需求,打造专属的数字人

服务模式,才能使应用场景创新落地。

(摘编自孙芮英《文博数字人创作与应用探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人是利用多种计算机手段创制的具有多重人类特征的综合产物,可以拓展人类在数字世界中的表

达和交互能力。

B.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博物馆在数字时代的转型做出明确指示,我国博物馆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彻

底进行数字化转型。

C.由于资金、技术以及内容策划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博物馆推出的数字人无法完全满足宣传展示和服务

观众的需求。

D.“又需要有趣的灵魂”中的‘‘灵魂”,指的是虚拟数字人应该注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进行良好的

人机对话,有内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虚拟数字人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抖音等短视频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与我们交流的人

物可能并非真实的人。

B.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时代知识生产和传播发生巨大改变的必然产物,“艾雯雯”的出现体现出建

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C.目前博物馆推出的数字人“尚未真正做到与观众自由交互”,是因为专业语料库建设不足,配套的基

础数据无法予以“信息投喂”。

D.专业的智能化内容生产平台和智能对话管理平台等给予技术支撑,跨学科联动,多职能部门合作,方

能造就“智慧型”数字人。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博物馆数字人“有趣的灵魂”的一项是()

A.2022年6月15日,“伽瑶”作为云游敦煌的首位数字讲解员,随时随地跟线上游客交流敦煌文化知

识,带领更多人领略敦煌文化的魅力。

B.北京广播电视台数字人“时间小妮”的知识更新快、回复语言标准,音色可控且恒定、形象不走样,

服务不受外界情绪干扰。

C.虚拟数字人主播基于算法和模型生成,作为娱乐主播可以广泛搜寻互联网信息,并自动生成关于明星

的八卦信息吸引观众。

D.动画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中虚拟卡通人物阿丽塔,监制卡梅隆就阿丽塔的皮肤做了1000万根头

发和500万个毛孔。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表格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部门名称展览策划部门①开放服务部门技术部门

讲解词撰开放服务信

博物馆展览大

写、通俗化息,包括交

纲、展品背后

配合工作解读、观众通、开放、服②

的故事挖掘与

反馈的汇总务设施、餐饮

撰写等

与分析等等信息

计算机硬

教育学、心管理学、经济件、软件

历史学、考古

相关专业理学、社会学、社会开发、信

学……

学……学……息系统集

成、数据

处理……

A.根据材料内容,①处指的是“社会教育部门”。

B.根据材料内容,②处可填“对非结构化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提供技术支撑等”。

C.博物馆数字人建设以技术部门为核心,着力搭建专业技术平台。

D.博物馆数字人建设涉及诸多部门和专业,需要多部门联动进行分工合作。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我国“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请根据材料概括。

【答案】LB2.C3.A4.C

5.①借助事实论据和道理论证,阐明了这是科技趋势与时代发展需求,如数字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种类

型的数字人的出现,表明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②列举国家政策、引用权

威言论。如国家密集出台系列政策,要求“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③根据现状进行逻辑推论,当前数

字人存在诸多问题,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博物馆“需要关注数字人给博物馆带来的新型服务功能”,唯有

如此,才能更好弘扬民族文化,吸引观众。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党中央……做出明确指示”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表明“如此密集的信息发布,传递出博物馆数字化转

型势在必行的决心”,该项分析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是因为专业语料库建设不足,配套的基础数据无法予以‘信息投喂’”以偏概全。根据第四段对“智

慧型”数字人的阐释,目前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工智能本身的技术问题;二是内容方面的问

题,包括专业语料库,对文化遗产知识研究与积累、解读,等等。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伽瑶”作为数字人,具有专业的敦煌文化知识,能随时随地与观众交流,体现了数字人“有趣的灵

魂”这一特征。

B.“回复语言标准”“音色可控且恒定”“不受外界情绪干扰”表明该数字人对于口语、俚语、俗语等大

众化语言理解能力有限,“音色可控且恒定”即音调单一,“不受外界情绪干扰”表明其与人交流沟通没

有真情实感。

C.其生成信息源于互联网,缺乏可信度,也可能存在侵权,因此不能称之为“有趣的灵魂”。

D.是阐述虚拟卡通人的投入是巨大的,与“灵魂”无关。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图表的能力。

C.“以技术部门为核心”错,根据材料最后一段“技术公司的探索固然重要,但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知识

研究与积累、解读更为重要”可知,技术部门并非核心部门,因此该项错误。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①借助事实论据和道理论证。结合“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动作捕捉、声音合成等技术的发展和融

合,现在的数字人可以实现对人类形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高度还原,极大地扩展了人类在数字世界中

的表达和交互能力”“例如与周杰伦同台表演的‘邓丽君’……或抖音平台上很多虚拟主播形象”可知,

“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作者用事实论据不少行业已经使用数字人,取得了良好的效

果;

②列举国家政策、引用权威言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可知,分析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再引用国家出台的相关

法律法规及重要观点,证明这是国家重要方针之一;

③根据现状进行逻辑推论。“目前博物馆推出的数字人都相对简单,以视频展示为主,尚未真正做到与观

众自由交互……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数字人给博物馆带来的新型服务功能,以及其背后存在的问题”从博

物馆自身发展的需求来分析当前数字人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转型。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半块青萝卜

童村

小惠看到那半块青萝卜时,正是中秋黄昏时分。她和西征的队员们,已经有十几天没有吃到过一粒粮

食了。没有粮食,他们就吃野果,吃树皮,吃草籽、檬子和野蘑菇。只要能咽进肚子里去的,他们都咽进

去了。可是,还是饿。

那半块青萝卜,是在一小片刚收拾完不久的阳坡菜地旁发现的。它就躺在一丛枯草里,闪着若隐若现

的诱人光泽。看到它的那一刻,小惠的眼睛一下就亮了,紧接着,她听到自己的失声惊叫,就像捕获一只

意想不到的猎物一样,步履踉跄地扑了上去……

小时候,父亲每年都要在自家的小菜园里,种上各式各样的蔬菜,有辣椒,有倭瓜.有油豆角,当然

还有青萝卜。短暂的夏天结束之后,收获的季节到来了。每当这时,父亲就会带着母亲、弟弟、妹妹和

她,一起到小菜园里去收菜。除了留出少部分青菜外,父亲还会挑些好的分给乡亲们,母亲则将剩余的切

成了丝和片,晾晒在院子里。一天一天地只等着它们吸足了阳光,慢慢变得干爽了,这才储藏起来,以备

一家人在漫长的冬天里食用。那些天,院子里散发出的诱人香气,常常会让小惠垂涎欲滴,甚至渴望雪花

飘飘的冬天早点到来。

可是,快乐的日子那么快就结束了。

自打日本人来了,庄户人的日子一下就变了。那些举着太阳旗的日本兵,隔三差五就会到村庄里来,

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父亲就是在这个时候,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上山参加抗联的。父亲说,打不走日本人,咱老百姓

就没有好日子过;要想过好日子,我就必须去当抗联,除此之外,再没别的路可走了。

从此,家中的小菜园荒芜了,再也长不出青枝绿叶的菜蔬。

“这日子没法再过下去了,小惠,你已经长大了,快去找你爹去吧!”一天,母亲牵着弟弟和妹妹的

手,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对她说道。

小惠知道,她才刚刚13岁。

"我走了,你们怎么办?”小惠想了好大会儿,这才睁着一双困惑的眼睛向母亲问道。

母亲一下扳过小惠的肩头说:“等你们快点儿把日本鬼子打跑了,就一切都好了。”

小惠琢磨着母亲的话,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小惠来到了抗联,被编在了妇女团,随同大部队一起行动。

但是,让小惠没有想到的是,西征开始没多久,为了掩护大部队突围,手持双枪的父亲在坚持打完了

最后一粒子弹后,不幸被一发横空飞来的流弹击中……

父亲牺牲了,小惠才真正懂得了仇恨。我一定要为父亲报仇,她说,等打完了日本鬼子,好早点回家

见妈妈、弟弟和妹妹。

西征的队伍继续前进。可是,身上的粮袋子很快就空了。有的人走着走着,一阵头晕眼花,扑通一声

就倒下了。

小惠不走。小惠说:“哪怕饿死、累死,我也不会走。父亲死了,我的仇还没报,怎么能去见妈妈、

弟弟和妹妹呢?”

自从捡到了那半块青萝卜、小惠一直也没舍得吃。她想把它省下来,留给最需要的伤病员吃。她想用

它来安慰他们、鼓励他们。可是,当她举着那半块青萝卜,将它送到他们的嘴边时,他们一边暗暗地吞着

口水,一边说着好吃好吃,又抿起舌头舔舔干裂的嘴唇,却不曾咬上一口。那半块清脆爽口的青萝卜,就

那样一直放在她的挎包里。

如果不是十月的夜里刮起的那一场寒冷的风雪,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事情了。那是在这个冬天还没有

真正到来之前的一场风雪,轻薄却凛冽,如同冰锥一样穿透肌肤。在难以抵御的饥饿和寒冷中,队员们点

起了一堆堆篝火。这些熊熊燃烧的篝火,无疑为队员们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睡眠保障。但谁也没有想到,就

是这些暗夜里的篝火,暴露了他们的行踪。

一早醒来的小惠,和包括她在内的妇女团仅剩的8名队员,率先来到了乌斯浑河边。过了这条河,马

上就能找到军部了。此时此刻,她们一个个有说有笑,重新焕发出美丽的神采。

那一阵突如其来的枪声,就是在这个时候响起来的。枪声中,一群惊慌失措的野鸭,急促地拍动着翅

膀大声哀叫着,从柞木岗上飞过波涛翻滚的乌斯浑河。回过头来的那一刻,小惠不觉惊呆了。在黎明前的

曦光里,她看到不远处的那道山顶上,黑压压地站满了日伪''讨伐队"。显然,还在柞木岗上宿营的大部

队被包围了。

“快,打营救!”见此情景,妇女团团长喊道。

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妇女团团长转身望着近在咫尺的乌斯浑河,一边抬手将一缕散乱的头发抿在耳

后,一边说道:“姐妹们,你们都是好样的。不怕死的跟我来,走,咱们回家!”

接着,她们相互搀扶着受伤的身体,踉踉跄跄又无比坚定地向着乌斯浑河走去。

在旭日晨光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分外耀眼。时间静默了好大一会儿,一阵凶猛的炮火,这才落

在乌斯浑河里。炮火掀起的滔天巨浪,很快就把她们吞没了。

几天以后,人们从大河下游的拐弯处打捞上来一个湿淋淋的挎包,有人发现了半块还没有来得及吃掉

的青萝卜...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惠看见半块青萝卜时失声惊叫,步履踉跄地扑了上去,表明小惠太过兴奋,连走路步伐都变形

了。

B.伤病员面对送到嘴边的青萝卜说好吃却不曾咬上一口,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失去了战斗

力,应该把这难得的“美味”留给其他有战斗力的人。

C.队员们在雪地里点起篝火,最终暴露了他们的行踪,这说明抗联队伍缺乏对敌斗争经验,有轻敌思

想。

D.父亲的牺牲让小惠真正懂得了仇恨,标志着年轻的小惠在残酷艰难的斗争环境中逐渐成长为一个背负

家仇国恨的坚强战士。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半块青萝卜”为题,交代了故事围绕半块青萝卜展开,又暗示了故事发生环境的艰苦,含蓄

蕴藉。

B.小说自始至终从小惠的视角展现特殊年代人们的生活和对敌斗争的英勇,客观真实。让人如临其境。

C.小说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征,“妇女团团长转身望着近在咫尺乌斯浑河,一边抬手将一缕散乱

的头发抿在耳后”,这细小的动作表现了抗联战士下定决心、勇于牺牲的果决和勇毅。

D.小说擅于用环境描写渲染氛围,暗示情节。如“一群惊慌失措的野鸭,急促地拍动着翅膀大声哀叫

着,从柞木岗上飞过波涛翻滚的乌斯浑河”渲染了急迫萧清的气氛,也表明抗联队伍遭遇了危险。

8.小说第三段对小惠家里菜园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有人评价说:“童村的小说是孤独的,带有一些忧郁,还有一些伤感。”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D7.B

8.①描写菜园品类丰富和一家人丰收忙碌的场景,营造了富足、温馨的家庭氛围,表现出和平生活的美好。

②与目前仅有半块青萝卜的艰难生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抗联队伍对敌斗争环境的艰苦。③表现了人

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坚决打击侵略者的坚定、勇毅。

9.①故事发生的背景酷寒凄冷,缺衣少食,令人揪心,充满伤感。②人物命运坎坷,结局悲壮,小惠在本应

享受家庭温暖与呵护的年龄被迫参军抗敌,父亲阵亡后自己也牺牲在乌斯浑河,令人痛心伤怀。③文章以半

块青萝卜写起,以半块青萝卜结束,韵味深长,伤感绵永。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A.“小惠太过兴奋,连走路的步伐都变形了”错误。从原文来看,“步履踉跄”是因为长时间饥饿而体力

不支。

B.“把这难得的‘美味'留给其他有战斗力的人”错误。所有人都觉得半块青萝卜十分珍贵,都想留给别

人,不一定是有战斗力的人。

C.“抗联队伍缺乏对敌斗争经验,有轻敌思想”错误。点燃篝火是因为太过寒冷,并不是轻敌。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B.“小说自始至终从小惠的视角展现特殊年代人们的生活和对敌斗争的英勇”错误。小说以全知视角把小

惠和家人、战友放在一个类似于第三方(也可以说是作者)视野里来讲述故事。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父亲每年都要在自家的小菜园里,种上各式各样的蔬菜,有辣椒,有倭瓜.有油豆角,当然还有青萝

卜”“父亲就会带着母亲、弟弟、妹妹和她,一起到小菜园里去收菜”描写菜园品类丰富,一家人在菜园

丰收忙碌,这样的场景描写营造了富足、温馨的家庭氛围,这是小时候的生活回忆,对比现在的战争年

代,表现出和平生活的美好。

②小时候自家的小菜园菜品丰富,而前文“那半块青萝卜,是在一小片刚收拾完不久的阳坡菜地旁发现

的……看到它的那一刻,小惠的眼睛一下就亮了"写小惠看到半块青萝卜的惊喜,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

表现出现在生活的艰难,突出了抗联队伍对敌斗争环境的艰苦。

③正是小时候一家人在菜园种菜收菜的和平美好的生活回忆,才能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文为实

现这一理想,小惠等革命者在艰难环境下坚决打击侵略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①首先看故事发生的背景,“小惠看到那半块青萝卜时,正是中秋黄昏时分。她和西征的队员们,已经有

十几天没有吃到过一粒粮食了”,小说发生在战争年代,酷寒凄冷,缺衣少食,生存艰难,令人揪心,充

满伤感。

②再看人物的命运,坎坷,结局悲壮,“小惠知道,她才刚刚13岁”“父亲牺牲了,小惠才真正懂得了

仇恨”“她们相互搀扶着受伤的身体,踉踉跄跄又无比坚定地向着乌斯浑河走去”主人公小惠13岁参加

抗日,在本应享受家庭温暖与呵护的年龄被迫参军抗敌,父亲阵亡后自己也牺牲在乌斯浑河,这样的人物

结局令人痛心伤怀。

③最后看小说的艺术效果,“小惠看到那半块青萝卜时,正是中秋黄昏时分”“有人发现了半块还没有来

得及吃掉的青萝卜……”文章以半块青萝卜写起,以半块青萝卜结束,主人公的命运借助半块萝卜的物象

得到展现,让读者感伤,这种结构技巧耐人寻味,引人伤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

种进对日:“臣闸之贾人早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乔而

择也。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日:“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

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目:“不可。夫吴之与越,仇雄敌战之国也。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

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

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懿,口:“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懿谏口:“韶闻

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勾践说于国人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

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单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

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日:“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目:“请姑无庸

战。”父兄又请日:“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若有敢

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日:“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

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

天灭之。”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

败之于没,又郊败之。遂灭吴。

(选自《国语•勾践灭吴》,有删改)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臣闻之A贾B人C旱D则资舟E水F则资车G以待H乏也。

II.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不养而择也”与“得养人术”(《种树郭橐驼传》)两句中的“养”字含义相同。

B.“吊有忧”与“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两句中的“吊”字含义相同。

C.“然后卑事夫差”与“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两句中的“事”字含义不同。

D.“其有敢不尽力者乎?”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两句中的“其”字含义不

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勾践退守会稽山后,文种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责备君王,勾践不仅不怒,反而与他一起商量治国

之事,并派他去跟吴国议和。

B.伍子胥分析了吴越形势,力劝夫差抓住有利时机,灭掉越国,但夫差却采纳了太宰伯懿的建议与越国

订立盟约而后撤兵了。

C.勾践当着越人的面诚恳地反省自己不自量力,与吴国结了仇,使百姓暴露在中原大国的威胁之下,并

请求改变治国政策。

D.越国父老兄弟同仇敌陶,反复请战,勾践先推辞,后应允,于是越国大举进攻吴国而且屡战屡胜,最

终灭掉吴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14.勾践反思自己的失败教训后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

【答案】10.AEG

11.A12.C

13.(1)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2)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勉励,父亲勉励儿子,妇女勉励丈夫,说:“谁有我们这样好的国君,难道不可

以为他效死吗?”

14.①关心、体恤越国百姓。②谦卑、恭敬地对待吴王夫差。③十年不征赋税,使百姓多有富足。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听说,商人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就是打算在需要这些东西的时候派

上用场。

“臣闻之”主谓宾结构完整,且“贾人”是后句主语,故在“贾人”前A处断开;

“水则资车”前省略主语“贾人”,结构与“贾人旱则资舟”一致,应单独成句,前后EG处断开。

故选A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错误。供养;治理。句意: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得到了治理百姓的方法。

B.正确。都是“慰问”的意思。句意:谁家有丧事就去慰问。/就像孤零零地站立着,只有自己的身体和

影子相互慰问。

C.正确。侍奉;实践。句意:这样之后(越王)谦卑地侍奉夫差。/我虽然不聪敏,让我实践您这话吧。

D.正确。难道;一定,千万。句意: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

故选Ao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使百姓暴露在中原大国的威胁之下”错误,由原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可知,应是“导致百姓

横尸原野”。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退”,打败;“知”,管理。

(2)“劝”,勉励;“是”,这样;“死”,效死。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

足”可知,关心、体恤越国百姓。

②由原文“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可知,谦卑、恭敬地对待吴王夫差。

③由原文“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可知,十年不征赋税,使百姓多有富足。

参考译文:

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向三■军下令说:“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

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见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

辆,就是打算在需要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越国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士,不可

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现在大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迟了

吧?”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大夫您的话,又有什么晚的呢?”于是(勾践)就拉着文种的手,跟他

在一起商量。(勾践)于是让文种去吴国议和。

吴王夫差想听取文种的建议与越国和好,(吴国大夫)伍子胥进谏说:“不行。吴国与越国,是互相仇

视敌对、征战的两个国家。上党那些中原各国,即使我们主动进攻获胜,我们也不能长期住在那里,也不

习惯乘坐他们的车子。而越国,我们主动进攻获胜,我们就能长期住在那里,也能乘坐他们的船。这是消

灭越国的有利时机,千万不可失去,大王您一定要消灭越国。如果您失去这个有利的时机,以后即使后

悔,也必定来不及了。”

越国人把八个美女打扮好,送给吴国的太宰伯懿,(对他)说:“您如果能够(让吴王)赦免了我们越国

的罪行,还有更漂亮的美人会献给您。”太宰伯懿(就向吴王夫差)进谏说:“我听说古代讨伐一个国家,

只是使敌国臣服而已。越国现在已经臣服了,您还想要求什么呢?”吴王夫差就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撤

兵了。

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结仇,导致百姓横尸原野,这是我的

罪过。我请求改正错误。”于是(越王)就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丧事

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给离去的人送行,欢迎迁来的人,废除百姓所厌恶的弊政,补充百姓认

为不足的事情。这样之后(越王)谦卑地侍奉夫差,派三百名越人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

当马前卒。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

越国的父老兄弟都(向勾践)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

国也已经恢复国力,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推辞说:“请大家暂且不要言战。”父老兄弟们又请

求说:“越国四境之内,爱戴国君您,就像爱戴自己的父母一样。子女想着为父母报仇,臣民想着为国君

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于是勾践就答应了,并且招来大家发誓说:“我听说

古代贤明的君主,不担心民众人数不足,担心的是自己的志向行为缺少羞耻之心。现在夫差那边穿着水犀

皮制成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人,他不担心士兵志向行为是否有羞耻感,而是担心人数不够多。如今我将

帮上天消灭他。”(于是军队)果断地出发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勉励,父亲勉励儿子,妇女勉励丈夫,

说:“谁有我们这样好的国君,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因此(越兵)在囿地打败了吴军,接着在没地再

次打败了吴军,又在吴国国都郊外再次打败它。于是越国就灭掉了吴国。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记上层楼

陈人杰①

记上层楼,与岳阳楼,酒赋诗。望长山远水,荆州形胜;夕阳枯木,六代兴衰。扶起仲谋,噢回玄

德,笑杀景升豚犬儿②。归来也,对西湖叹息,是梦耶非?

诸君傅粉涂脂,问南北战争都不知。恨孤山霜重,梅凋老叶;平堤雨急,柳泣残丝。玉垒腾烟、珠淮

飞浪、③万里腥风送鼓辇。原夫辈④,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锥⑤?

【注】①词人曾壮游天下,在南京“尝与友人命酒层楼”,目睹山河之胜,在巴陵郡登上岳阳楼、尽

观荆州的雄伟风景,后回到临安,登上丰乐楼看西湖之景,因为诵读了朋友“东南妩媚,雌了男儿”之

句、而作此词。②《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历》说,曹操见孙权“舟船器仗军伍整肃,

喟然叹目:'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③玉垒:玉垒山。珠淮:淮河。④原夫辈:此

处指文墨之士。⑤毛锥:毛笔。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以回忆的方式追叙当年游历天下、登楼远眺的豪情壮举,由所见之景触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B.词人使用三国人物的典故是富有深意的,以此来暗指当时宋朝和蒙古的局势,意在讥刺南宋朝廷软弱

无能。

C.“叹息”二字蕴藏着词人对现实的无限感伤,“是梦耶非?”则深化了感情,这一句为下片抒发感慨做

了铺垫。

D.词人借景抒情,浓霜中凋零的梅叶,急雨里低泣的柳丝,都表现出词人因对国事的深切忧虑而悲伤哭

泣。

16.分析比较“原夫辈,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锥?”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在情感表达和

修辞手法上的异同。

【答案】15.D16.同:都运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抗敌救国的积极态度和急切心情。

异:陈词借议论抒情表达对只会耍笔杆子的文墨之士的鄙视,亦包含自嘲之意;辛词借廉颇的典故,表达自

己老当益壮的杀敌报国之志,同时含有对朝廷弃而不用、壮志不能实现的忧心。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表现出词人因对国事的深切忧虑而悲伤哭泣”错误。凋零的梅叶和低泣的柳丝是词人情感外射的产

物,寄托了他对时世的深广忧愤,象征着那风雨飘摇、满目衰残的危险国运。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原夫辈,算事今如此,安用毛锥?”意思是,想如今国事已败坏至此,怎用得上文人去耍笔杆子!

运用反问修辞,指出国家政局已败坏到如此地步,会耍笔杆子也无用。于国事毫无补益,只能表明自己的

幼稚可笑。以此提醒人们应该用长枪利剑去抵抗敌人,挽求国难,收复失地。这是议论兼抒情句,作者对

这些文人的鄙视(亦包含对自己的嘲笑),又从另一侧面反映他对抗敌救国的积极态度和急切心情。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修辞上运用反问,增强了情感

的表现力。

作者以廉颇自比,内蕴非常丰富,一是表白决心,和廉颇当年服事赵国一样,自己对朝廷忠心耿耿,只要

起用,当仁不让,奋勇争先,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二是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廉

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三是抒写忧虑。廉颇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可

为奸人所害,落得离乡背井,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词人以廉颇自况,忧心自己有可能重蹈覆

辙,朝廷弃而不用,用而不信,才能无法施展,壮志不能实现。

根据以上分析,从同与异两个角度分析概括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

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2)屈原《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句子是:“,

(3)“瀑布”因其奇特的自然景观为人们所喜爱,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如“

【答案】①.策扶老以流憩②•时矫首而遐观③.宁潞死以流亡兮④.余不忍为此态也

⑤.飞湍瀑流争喧眩⑥.破崖转石万壑雷(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策、憩、矫、遐、潞、湍、喧、睡、碟、壑。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纬40度”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这条地理带与万里长城①,成就了彼此。但事情还有更

丰富的一面,由于蒙古高原地质构造高海拔的缘故,以长城为标志,北纬40度地理带在历史演进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族群与生活方式,最终完成了不同文明类型的区隔、竞争与融合。在宜的南方,定居民

族修城筑赛摄上开渠,一男耕女织安居乐业,一却也将息得辛苦恣睢小富即安;.而它的北方,游牧民族辽远开

阚骏马驰骋,寒风致凛雨雪交加,一却也破您出坚冬豪强自由奔方攵。围绕北纬40度,那些不同的族群相互

打量着对方,想象着对方,也加入着对方。长河流淌、鸣镉尖啸,伤感吟成诗句,痛苦化为尘土,带走过

生命也带来过生机。在长城内外他们隔墙相望,侧耳远听,深情凝视了几千年。虽然不能完全变成对方,

最终却也②。

北纬40度因此还是一个文化历史概念。

赵武灵王没能完成他的伟业,但他从邯郸出发,第一次将长城向西修筑到了乌拉特后旗的高阙塞,燕

昭王对东胡一次成功的反击,把北部边境向上提高了两个纬度,燕长城因此屹立在北纬42度上,是春秋

战国时期纬度最高的边境。后来大秦帝国的北部边境差不多完全③。进而一百年后,冒顿单于在平

城的白登山一举惊天,几乎活捉汉高祖刘邦。令一向睥睨天下的中原王朝不仅猝不及防,还开创了持续二

百年的“汉匈争霸”模式,这个模式向下延伸,北纬40度北边的主人从匈奴换成了鲜卑、突厥、契丹、

女真和蒙古人……定居的汉民族就像一个学生,凭借着长城不断迎接各种凶险而重复性的考试。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请从句式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答案】18.①生死相依②难舍难分/不分彼此③坐享其成

19.然而一百年后,冒顿单于在平城的白登山一举惊天,几乎活捉汉高祖刘邦,不仅令一向睥睨天下的中原

王朝猝不及防,还开启了持续二百年的“汉匈争霸”模式。

20.①使用整句,句式整齐,读起来音韵和谐,使读者印象深刻,将南方定居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不同的生

活方式、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对仗排列,体现出南北族群不同的民族特色。②以长句为主,长短句结合,既

具体清晰地体现了南北不同族群的鲜明特点,又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处,由后文的“成就了彼此”,可推知此处应填写形容这条地理带与万里长城紧密相连的成语,故可

填“生死相依”之类的成语。生死相依:形容同命运,共存亡。

第②处,由前文的“虽然不能完全变成对方”和转折词“却”可知,此处所填成语应体现长城内外的不同

族群之间的彼此融合,故可填“难舍难分”“不分彼此”之类的成语。难舍难分:形容彼此感情很好,难

以抛舍分离。不分彼此: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第③处,从前后文语境看,此处所填成语应体现秦朝对燕赵边界线的继承和照搬,故可填“坐享其成”之

类的成语。坐享其成: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

第一处,不合逻辑,关联词“进而”使用不当,此处为转折关系,应改为“然而”;

第二处,语序不当,关联词“不仅”位置错误,主语不相同,应将“不仅”放在句首;

第三处,"开创……模式”搭配不当,应将“开创”改为“开启”。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以分号为界,前后句子结构相似,句式整齐,为整句,可以首先从整句的角度进行赏析。

整句效果:节奏鲜明,音调和谐,易于上口,语势强烈。内容上,“它的南方”“它的北方”,写出南方

定居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体现出南北族群不同的民族特色。

而“在它的南方”“而它的北方”为短句,其他均为长句,因此还可以从长短句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长

句修饰语多,表意严密,内容丰富具体;短句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长短句结合,句式灵动,

特点鲜明。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炉香、一盏茶、一瓶花,宋人崇尚的花事,不同于唐人万人空巷的集体游园花会,而是多了些孤芳

自赏的个人特质,风格从庄重、讲排场的宫廷式插花转变成不拘一格、追求自然美的文人插花。—

①_,除了经济的繁荣,家具史上一项颠覆性的变革——桌椅的出现,使得整个室内格局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居室陈设也开始以桌椅为中心。鲜花插瓶顺应人们的审美需要,与香炉一起成为室内陈设的固定组

合。瓶花器皿一般在书斋选小瓶,厅堂摆花瓶,搭配线条简洁的花架、案几,使精致的雅趣有了安放之

处。

插花的方式,②,还有只插一枝或几枝的情况,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梅花。梅花品行高洁,自古

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瓶插梅花追求线条美,与此相关的咏梅诗词不胜枚举。比如,曾几曾在《瓶中梅》

中云“小窗水冰青琉璃,梅花横斜三四枝”,陆游的《小雪》中也有“檐飞数片雪、瓶插一枝梅”之句。

受''格物致知”理学观念的影响,宋代文人插花不只追求怡情娱乐,③,因而宋代的插花也被

称为“理念花”。宋代文人插花以“清”“疏”的风格著称,表现出作者的品性、修养及审美意趣。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

字。

22.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宋代插花的特点。

【答案】21.①究其原因②除了插满花瓶③还特别注重“格物”(“理念”)

22.追求自然,插梅赋诗,讲究“格物”(“理念”)。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前文是在讲插花风格的转变,后文提到了经济和家具史上的颠覆性变革,可见后文是在阐述插花

风格转变的原因,所以此处需要填写一个表示总起的句子,故可填“究其原因”之类的句子。

第②处,前文已经提到了“插花的方式”,后文又说“还有只插一枝或几枝的”,可见此处应该是说另外

的插花方式,故可填“除了插满花瓶”之类的句子。

第③处,由前文的“不只追求怡情娱乐”可知,此处应是说宋代文人还注重或者追求别的,再从前文的

“‘格物致知'理学观念”和后文的“理念花”可知,此处应是说宋代文人还追求“格物”或者“理

念”,故可填“还特别注重‘格物‘(‘理念')”之类的句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

原文第一段讲述的是宋代插花盛行的原因,从原文“风格从庄重、讲排场的宫廷式插花转变成不拘一格、

追求自然美的文人插花”中可以找出关键词“自然美”,概括出:追求自然。

第二段讲述的是插花的方式,但重点落在最具代表性的插梅上,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诗句,故“插梅赋

诗”最能代表宋代插花的特色,概括出:插梅赋诗。

第三段讲述的是宋人插花的目的,从“格物致知”“理念花”等句中可以提炼出关键词“格物”“理

念”,概括出:讲究“格物”(“理念”)o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11月,藏族少年丁真因为一脸纯真朴素的笑容而意外走红网络。当地政府迅速出手,让丁真

担任理塘县旅游形象大使。之后,丁真在当地政府的认真打造下,学习文化课,拍摄宣传片,还参加了联

合国演讲,成为当下“顶级流量”之一。

在短视频流行的时代,普通人也有了一夜成名、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