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团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市大团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市大团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市大团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市大团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大团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唱歌奏乐,音调由洪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

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味。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中说“听

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的道理。

A.音乐与其直接流露情感,不如稍加含蓄。

B.音乐越含蓄不露,越令人感到和平愉快。

C.艺术的无言之美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

D.艺术的滋味应当留给欣赏者自己去领会。

2、下列每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A.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寡人之于国也》)

B.请毕今日之醒,效死于前(《苏武传》)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张衡传》)

C.信义安所见乎(《苏武传》)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3、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

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

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

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

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

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

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

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

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

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

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

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

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

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4、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②棘子成日:“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日:“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

也。虎豹之善犹犬羊之耨。”

(《论语•颜渊》)

③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春同犬羊;

犀兄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1)上述《论语》选段和《文心雕龙•情采》中的“文”“质”各指什么?

(2)比较二者在“文”“质”关系上观点的异同。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兔丝

元稹

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孤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注)翳荟:草木茂盛可供障蔽之处。

1.这首诗围绕“兔丝”主要设置了两方面的对比,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6、(1),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2)o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⑶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

(4)醉里吴音相媚好,?(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⑸,任重而道远。(《论语》七则)

(6),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7),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纱》)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重新做人

欧・亨利

看守来到监狱制鞋工厂,瓦伦汀正在那里勤勒恳恳地缝着鞋帮、看守把他领到前楼办公室。典狱长把当天早晨州

长签署的赦免状给了吉米。“喂,瓦伦汀,“典狱长说,“你明天早晨可以出去啦。振作起来,重新做人。你心眼并

不坏。以后别砸保险箱了,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吧。”

第二天早晨七点一刻,吉米已经站在典狱长的大办公室里。办事员给他一张火车票和一张五元的钞票,法律指望

他靠这笔钱来重新做人,成为安分守己的好公民。典狱长请他抽了一支雪茄,同他握手告别。

三小时后,吉米回到了家,取出一只蒙着灰尘的手提箱。箱子里面装的是一套样式俱全,用特种硬钢制造的,最新

式的工具,有钻头、冲孔器、摇钻、螺丝钻和两三件吉米自已设计并引以自豪的新玩意儿。过了半小时,吉米下楼来,

手里提着那只抹拭干净的箱子出了门。

一星期之后,印第安纳州里发生了一件保险箱盗窃案,失窃八百元。两星期后,洛根斯波特有一只新式防盗保险

箱给轻而易举地打开了,失窃一千五百元。接着,杰斐逊城一只老式银行保险箱出了毛病,损失了五千元现款。侦探

本・普赖斯调查了失窃现场,宣布说:“那是'花花公子'吉米・瓦伦汀的手法。他又恢复营业了。”

一天下午,吉米・瓦伦汀带着他的手提箱来到了艾尔摩尔。艾尔摩尔是阿肯色州黑榔地带的一个小镇,离铁路线有

五英里。吉米在宽阔的人行道上向旅馆走去。

一位年轻姑娘穿过街道,在拐角那里打他身边经过,走进一家挂着“艾尔摩尔银行”招牌的门。吉米瓦伦汀直勾

勾地瞅着她,忘了自己是谁,仿佛成了另一个人。这位年轻姑娘垂下眼睛,脸.上泛起一阵红晕。就是这一阵突如其来,

脱胎换骨的爱情之火把吉米瓦伦汀烧成了灰烬,从灰烬中重生的凤凰拉尔夫・迪斯潘塞先生决定在艾尔摩尔安顿下来。

他开了一家鞋店,买卖很兴隆。

一年后,他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结识了当年让他倾倒的安娜贝尔亚当斯小姐,并且决定在两星期后结婚。

一天,吉米坐在他的房间里写了如下的一封信。

亲爱的老朋友:

我希望你在下星期三晚上九点钟到小石城沙利文那里去。我想把我那套工具送给你。喂,比利,我已经不干那一

行啦,一年前歌手的。我开了一家很好的店铺。如今我老老实实地过活,两星期后,我将同世界上最好的姑娘结婚。

这才是生活,比利,正直的生活。

你的老朋友:吉米

吉米发出这封信之后的星期一晚上,侦探本・普赖斯乘了一辆租来的马车悄悄到了丈尔摩尔。他不声不响地在镇上

闲逛,终于打听到他要知道的事情。他在斯潘塞鞋店对面的药房里看清了拉尔夫・迪・斯潘塞。

第二天早晨,吉米在亚当斯家里吃早饭。他那天要到小石城去订购结婚礼服,再替安娜贝尔买些好东西。早饭后,

家里的人浩浩荡荡地一起到商业区去。亚当斯先生、安娜贝尔、吉米、安娜贝尔已出嫁的姊姊和她的两个女儿,一个

五岁,一个九岁。他们路过吉米仍旧寄住的旅馆,吉米上楼到他的房间里去拿手提箱,之后他们便去银行。吉米的马

车停在那里,等一会儿由多尔夫吉布森赶车送他去火车站。

大伙走进银行营业室的雕花橡木的高栅栏里,亚当斯先生的这座银行最近安装了一个新保险库。他得意洋洋地把

它的构造解释给斯潘塞先生听,斯潘塞彬彬有礼地听着,但好象不很感兴趣。此时,本・普赖斯逛了进来,胳臂肘支在

柜台上,有意无意地向栅栏里瞥去。

突然间,女人当中发出了一声尖叫。在大人们没有注意的时候,九岁的梅好奇地把阿加莎关进保险库,学着亚当

斯先生的样子,关上了钢闩,扭动了暗码盘。老银行家跳上前去,扳动着把手。“门打不开了。”他呻唤着说,“定

时锁没有上,暗码也没有对准。"阿加莎的母亲又歇斯底里地尖叫起来。她发疯似地用手捶打着保险库的门。有人甚至

提议用炸药。安娜贝尔转向吉米,她那双大眼睛里充满了焦急,但并没有绝望的神色。对一个女人来说,她所崇拜的

男人仿佛是无所不能的。

“你能想些办法吗,拉尔夫,试试看,好吗?”

他瞅着她,嘴唇,上和急切的眼睛里露出一抹古怪的柔和的笑容。

这一来,拉尔夫・迪・斯潘塞消失了,代替他的是吉米・瓦伦汀。

他把手提箱往桌上一放,打了开来。他敏捷而井井有条地把那些闪亮古怪的工具来,一面照他平时干活的脾气轻

轻地吹着口哨。周围的人屏声静息一动不动地看看着他,似乎都着了魔。

不出一分钟,吉米的小钢钻已经顺利地钻进了钢门。十分钟后(这打破了他自己的盗切纪录),他打开钢门,拉开

了门。阿加莎几乎吓瘫了,被搂在她妈妈怀里。

吉米・瓦伦汀关好工具箱向前门走去。门口有一个高大的人几乎挡住了他的去路。

“喂,本!”吉米说道,脸上还带着那种古怪的笑容。“你终于来了,好吧,我们走。我想现在也无所谓了。”

本,普赖斯的举动有些古怪。

“你认错了人吧,斯潘塞先生。”他说,“别以为我认识你。那辆马车还在等着你呢,不是吗?

本,普赖斯转过身,朝街上走去。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侦探本・普赖斯出场次数不多,但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被塑造成了一个刑侦经验丰富、心地善良、有责任

心的形象。

B.在文章的划线处,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手法,描写出了杰米高超的开锁技术和镇定从容的态度。

C.欧・亨利特别擅长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如文中三处“古怪”,就描写出了吉米和本普赖斯在特定情境中复杂的内

心活动。

D.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侦探看到吉米为了救孩子而不惜暴露自己的身份,最终放过了他。这表现了作

者崇尚人性善良的创作主旨。

2.小说前后多次写到了吉米装有行窃工具的手提箱,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它们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3.小说采用双线结构行文,请概括两条线索的具体内容,并指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8、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

性,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艺术家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这种表面

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成了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一种可靠索引。

②“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

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在白居易看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是绝对的,在诗的浪漫逻辑中,爱

情是无条件的,甚至可以超越主体的生死界限。这种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的,是一种情感逻辑,它不合客观的理性,

却恰恰充分符合人的情感激动的特点,清代诗话家吴乔把这叫做“无理而妙”。

③情感逻辑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不像理性逻辑那样统一,它可以自相矛盾,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神化

诸葛亮不满,而对关云长的形象特别称赞,这是因为,关云长在理智上不是那么强大,时常感情用事。他的理智时时

与感情矛盾,而且经常被感情所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经特别引用关公在华容道释放曹操那一段。

④本来,从理性逻辑来说,放走了曹操(刘备的主要政治、军事敌手),是不忠于刘备事业的表现,其后果是危

及事业和自身的生命。因为在这以前,他在诸葛亮面前签下了“军令状”,完不成任务是要掉脑袋的;而俘虏了曹操

则是忠于刘备事业的表现,肯定能得到升迁和厚赏。然而按关公的情感逻辑,曹操当年俘虏了他,不但不杀他,反而

抬举他,还请傀儡皇帝汉献帝封他为“寿亭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确于他有厚恩。关公此人十分重视“有

恩必报”的原则。曹操很懂得关公的这种感情用事的性格,就提起往事,要关公放自己过关以报当年的厚恩。关公按

自己的情感逻辑思忖,感到自己的确还欠着曹操的一份恩情,只好今天放过曹操的残兵败将求得恩义的平衡了。

⑤关公的这种行为,并不是没有逻辑,只是不是军事斗争中你死我活的理性,而是他独特的情感逻辑。这种逻辑

明明是违反理性逻辑的,仍然要贯彻到底,哪怕个人、事业受到严重的危害,也要“恩怨分明”以求得“信义素著”

之名。如果罗贯中的笔下,关公的“义”的逻辑遇到理性逻辑就不中用了,那么关公的性格就显得软弱而苍白了,关

公的形象之所以动人,就在于这种奇怪的不合理性的情感逻辑一贯到底。

⑥情感逻辑达到这样的一贯性和彻底性,人物性格就达到了一定的饱和度。

⑦然而让人物进入一种自己也无可奈何的情感逻辑,是使人物获得自己的生命的关键。有时,这种逻辑并非像关

公不顾一切放走曹操那样直接,而是相当曲折的。

⑧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最危险的事情就是以理性逻辑去代替情感逻辑。而对于我们来说,由于理性逻辑在日常

实用和科学研究中,占着天然的优势,因而一个人的社会经验越丰富,文化教育的水平越高,理性逻辑的优势就越强,

以理性逻辑代替人物的情感逻辑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就意味着概念化的危险越大。倒是在小孩子、文化水平不高的

原始民族那里,情感逻辑往往具有相对的优势。

⑨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接受理性教育时,要特别留意保持情感的活跃,不让

它被优势强大的理性逻辑所吞没。同时,除了自我保护、自我体验以外,还要认真关注不同人物情感的特殊性,这不

仅是作家的职业训练,而且是青少年的基本修养,文学作品的阅读正是提高这种修养的最有效途径。

1.对第①段加点词“歪曲”在文中含义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扭曲B.变异C.深刻化D.个性化

2.有人认为第⑤段画线句改为“关公的这种行为,有他独特的情感逻辑”,语言更为简洁。你如何看,请简述理由。

3.以下艺术形象最符合本文作者“饱和度”判断的一项是()=

A.《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的蒋干

B.《品质》中的格斯拉兄弟

C.《一碗阳春面》中的面馆老板夫妇

D.《长亭送别》中的崔莺莺

4.运用本文“无理而妙”的理论分析以下纪念鲁迅的诗句。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节选自臧克家《有的人》)

5.从论据运用的角度,评析本文论证的充分性。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这气象如旦晚才脱笔砚的新鲜,这也就是盛唐时代的性格。它是思想感情,

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我们以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

我们只能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的。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

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当然追求光明就会与黑暗面敌对,这原

是矛盾的两面;可是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有所不同的。

李白是盛唐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整个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所喜爱的正面的东西,这正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

的高涨,这也就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它是人民所喜爱的,它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

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

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起《国风》来说要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反而与《国风》更为

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

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五花马,千金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

果单从字面上看,那么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

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

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

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

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相;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

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瓠。洛阳亲友如相问,一

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

“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

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这是基于对饱满的生活热情、新鲜的事物的敏感,

与时代的发展中人民力量的解放而相伴成长起来的。它带来的如太阳一般的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

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一个诗歌时代总的成就,无数优秀的诗人都为这一气象平添了春色。它也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谐的理想,

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形象的飞动,想象的丰富,情绪的饱满,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

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不是只有揭露黑暗的作品才有思想性,属于人民的作品是有思想性的,而有思想性的作品不会出现揭

露黑暗的文字。

B.盛唐时代,人民的力量高涨,人民喜欢歌颂正面力量的作品,比如李白的作品,不喜欢揭露黑暗力量、保守势力

的作品。

C.李白《将进酒》中有关“万古愁”的文字,是对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境界的发展,感情虽然沉重,但气象万千,

充沛饱满。

D.盛唐时代的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所以盛唐气象呈现鲜明、开朗、深入浅出,以及飞动的形象、丰富的

想象等特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证,最后总结论点,环环相扣。

B.文章将文学作品追求理想和描述黑暗并举,分析两者的关系,具有辩证意味。

C.文章将李白《将进酒》和李煜《虞美人》中的愁进行了对比,突出两者的差异。

D.文章以王昌龄的诗歌为例,论证了饱满蓬勃、以小见大才是盛唐气象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带着光明的展望来歌唱,他的《离骚》表现出强烈的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倾向,艺术风格与盛唐气象接近,

是盛唐气象的渊源和先声。

B.诗风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盛唐时代,性情相对于战国时期更为平易开朗,是因为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

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

C.李煜的《虞美人》中,描写愁的文字是名句,与李白的《将进酒》有相似的地方,但李煜《虞美人》中的相关文

字境界不高,没有盛唐的气象。

D.盛唐时代具有饱满的生活热情,对新鲜事物敏感,诗歌作品中,即使是千愁万绪也仍然开朗,这个时代的美学造

诣像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田蛤,孝景王皇后同母弟也,生长陵。窦婴已为大将军,方盛,蚣为诸曹郎,未贵,往来侍酒婴所,跪起如子姓。及孝景

晚节,蚣益贵幸,为中大夫。辩有口,学《盘盂》诸书,王皇后贤之。孝景崩,武帝即位,鲂以舅封为武安侯。鲂新用事,

卑下方益进名士家居者贵之,欲以倾诸将相。上所填抚,多蚣宾客计策。会丞相卫维病免,上议置丞相、木管。藉福说

蚣日:"魏其侯®贵久矣,素天下士归之。今将军初兴,未如。即上以将军为相,必让魏其。魏其为相,将军必为太尉。太

尉、相尊等耳,有让贤名。”螃乃微言太后风上,于是乃以婴为丞相,螃为太尉。建元二年,御史大夫赵维请毋奏事看自。

窦太后大怒,口:“此欲复为新垣平邪?”乃罢逐赵维王臧,而免丞相婴、太尉蚣,婴、蚣以侯家居。蚣虽不任职,以王太

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士吏趋势利者皆去婴而归为。六年,窦太后崩,上初即位,富于春秋,蚣以肺附为相,非痛折节以

礼屈之,天下不肃。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

日:“遂取衣序!”是后乃退。婴与蚣有郤。蚣已罢朝,出止车门,召御史大夫安国载,怒目:“与长孺②共一秃翁,何为首

鼠两端?”安国良久谓粉目:“夫魏其毁君,君当免冠解印绶归,如此,上必多君有让,不废君。今人毁君,君亦毁之,何其

无大体也?”反谢旦争时净•丕知出此之年毒■场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上便视鬼者瞻之且魏其侯与灌夫共守笞欲

丞之竟死。

(节选自《汉书•窦田灌韩传》)

[注]①魏其侯:窦婴。②长孺:韩安国,字长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蚣谢曰/争时/争不知出此/六年春/蚣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上使视鬼者瞻之/曰/魏其侯与灌夫共守/笞

欲杀之/

B.蚣谢曰/争时争/不知出此/六年春/蚣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上使视鬼者瞻之/曰/魏其侯与灌夫共守/笞

欲杀之/

C.蚣谢曰/争时争/不知出此/六年春/蚣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上使视鬼者瞻之/曰/魏其侯与灌夫共守/笞

欲杀之/

D.蚣谢曰/争时争/不知出此/六年春/蚣疾/一身尽痛/若有击者/呼服谢罪/上使视鬼者瞻之曰/魏其侯与灌夫/共守笞/

欲杀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宾客,古代时投靠在贵族、官僚豪强门下的一种非同宗的依附者,有时也称客。

B.太尉,官职,始设于秦朝,掌管军事,汉沿袭秦制,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C.东宫,一般解释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借指太子。本文指的是太后居处。

D.武库,汉朝指收藏文书、钱币、财物和兵器的地方,与“府库”的意思完全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蚣出身显贵,一度颇受宠信。他是汉景帝王皇后的弟弟,最初他的官位远不如窦婴,但到了汉景帝晚年,越来

越受到宠信,当上中大夫。

B.田蚣信任宾客,行事考虑周密。他的宾客藉福给他分析了他与魏其侯的不同,认为他担任太尉一职更好,一举两

得,于是他暗中找太后活动。

C.田蚣大权在握,目中没有皇帝。他出任丞相后,权力越来越集中在他手中,任用级别较高的官员,完全自己做主,

惹怒皇帝后才彻底改变。

D.田蚣挟嫌报复,终被安国劝止。他与窦婴不和,他埋怨韩安国不与自己联手整治窦婴,韩安国给他讲了一番大道

理,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将军初兴,未如,即上以将军为相,必让魏其。

(2)数言事,多效,士吏趋势利者皆去婴而归蛤。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奔。游学徐士,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序,皆不就。晓养性之术,

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

去辄愈。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割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

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日:“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日:“寻外实,

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又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

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杀佗。郡亨子知之,属使勿逐。守魄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

■tA,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目:“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

远家思归,因日:“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秋郡县发遣。佗恃能

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

狱,考验首服。荀或请目:“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太祖日:“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

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目:“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

目:“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丕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因太祖叹目吾悔杀华佗

令此儿强死也。”

(《三国志•华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

强死也

B.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

/强死也

C.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

强死也

D.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

强死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如辟召,辟引,辟除。《后汉书•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

B.郡守,郡的长官,主一郡之政事。秦废封建设郡县,郡置守、丞、尉各一人;守治民,丞为佐。

C.士人,古时指读书人,也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统称,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

D.敕,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如“敕勒川,阴山下”之“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多才多艺。他是读书人,研读经书的同时,对养生术、各种药方都很精通,还能用麻沸散为病人做手术。

B.华佗对症下药。倪寻、李延两人病症相同,但华佗却使用不同疗法,因为他能通过表面病症看到里层病因。

C.华佗贪于钱财。他为一郡守看病时,索取许多财物却迟迟不给治病,携财逃跑还留信指责,气的人家吐血数升。

D.华佗消极反抗。华佗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儒生,无法接受被曹操役使的现实,因而消极反抗,终于因此送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

(2)荀或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对于中国人而言,很多人认为,传统奋斗的五大关键词为背景、学历、资源、机遇、经验;而当下奋斗的五大关

键词是知识、创新、实干、个性、理想。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你如何看待上述变化?请从传统与当下奋斗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

看法。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

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

达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

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选定的词语,要

能大体表达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

键词,摄取其精髓。抓住“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肃穆、和平愉快的景象”“这就是形容音乐上无言之美的滋

味”“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此时无声胜有声”等分析,主要讲艺术上的无言之美在“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选C。

2、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把握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以及每种句式的特点,再根

据选项进行分析。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以及省略句。

A项,“求人可使报秦者”是定语后置句,应为“求可使报秦之人”;“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是宾语前置句,

应为“畜鸡豚狗彘”。

B项,两句都是都是状语后置句,前一句标志是“于",后一句标志是“以”。

C项,两句都是宾语前置句,其前一句应为“安所见信义乎”,后一句应为“以何”。

D项,两句都是宾语前置句,前一句为“未有之也”,后一句应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故选Ao

3、1.D

2.C

3.B

【解析】

1.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A项范围扩大,原

文是“一些非政府组织”,遗漏了“一些”。B项,说法绝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国内公平问题,不只是单一

的“限制排放”问题。C项,对象错误,不只“为后代设定义务”,也要“为自己设定义务”。故选D。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

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以偏概全,原文用大量篇幅阐述的是“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选项

表述为“代际公平”,二者取一。故选Co

3.题干要求选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B项,关系错误,不仅是“需求可以得到保证”,还有

“义务”需要分担。故选B。

【点睛】

1.对照原文,内查语意。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

如对象、数量、范围、先后顺序等。

2.本题重在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是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

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

3.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

联词),一般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

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4、①《论语》中的“文”是文采与文饰,“质”为质朴;《文心雕龙•情采》中的“文”与“质”指文学作品的形式

与内容。

②相同:都认为“文”与“质”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孔子和子贡都认为文质兼备,方为君子;刘勰认为文依附于质,

质也依赖于文。

不同:《论语》侧重在文化教养和道德品质层面。孔子与子贡认为君子应该既讲究文采等外在修饰,又有内在的仁德,

内外兼修,缺一不可。

刘勰将孔子“质”与“文”的观念援引至文学,表达为“情”“采”,用来阐释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

与内容互为依存,密不可分。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

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这就要求学习时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思考表达问题的能

力。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此题可以抓

住孔子观点”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子贡观点,”文犹质也,

质犹文也”,即“文饰如同本质,本质也如同文饰,二者同样重要”。《论语》中的“文”是文采与文饰,“质”为质

朴。《文心雕龙•情采》的观点,“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质待文也”,即“古代圣贤的著作,总的都称

为文章,不是因为有文采,那是因为什么呢……可见内在的实质需要外在的表现形式”,可知《文心雕龙•情采》中

的“文”与“质”指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

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

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相同点都认为“文”与“质”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孔子和子贡都

认为文质兼备,方为君子。“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就是文跟质,他的表面是文,内心的本质是质,内在

的和外在的都要平衡,这个叫彬彬,它是融合之相。文和质均衡交融,言行既文雅又真实,这合乎中道,这才能够称

为君子。所以可见得我们的品性、本质非常的重要,但是光有品性而不学文也不行。对人要懂得礼貌,懂得进退应对,

讲话也要有文明、文采,不能够粗言,这才能够合乎君子之道。刘勰认为文依附于质,质也依赖于文。“文附质也”“质

待文也”,即“这说明外在的表现形式依附于内在的实质”“可见内在的实质需要外在的表现形式”。不同点,《论语》

侧重在文化教养和道德品质层面。孔子与子贡认为人有了好的本质,还要注重仪容、举止、礼节等外在的修养。当代

人,要注重内外兼修,不然纵有满腹才情,也可能会在人际沟通等方面出现问题,很难完全实现人生价值。刘勰将孔

子“质”与“文”的观念援引至文学,表达为“情”“采”,用来阐释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与内容互

为依存,密不可分。”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即“古代圣贤的著作,总的都称为文章,不是因为有文采,

那是因为什么呢”

【点睛】

关于《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

子。”

(《论语•雍也》)

②棘子成说:“君子只要本质好就可以了,要那些文饰做什么?”子贡说:“可惜呀,先生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

出,驷马难追。文饰如同本质,本质也如同文饰,二者同样重要。(如果否定文饰,就像兽皮去掉毛色花纹,那么)虎

豹之革如同犬羊之革。”

(《论语•颜渊》)

③古代圣贤的著作,总的都称为文章,不是因为有文采,那是因为什么呢?由于水性虚柔,才有波纹荡漾;由于

树体坚实,才有花朵开放,这说明外在的表现形式依附于内在的实质。虎皮豹皮如果没有斑纹,那就跟狗皮羊皮一样

了;犀兄虽然有皮,但制成铠甲还要靠涂上丹漆才有色彩,可见内在的实质需要外在的表现形式。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5、1.①把兔丝自身前后命运进行对比,依附荆榛时茂密繁盛,荆榛被砍,兔丝也受牵连;②把兔丝和桂树、珊瑚等

“灵物”进行对比,兔丝因依附而死,不明不白、不值一提,灵物独立明达。

2.①人生要独立、正行。②以兔丝隐喻攀附者,表达了对他们的批判与警告。③以围绕荆榛形成的生态圈隐喻奸邪、

污浊的官场,表达警惕、鄙视之意。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这首诗围绕‘兔丝’

主要设置了两方面的对比,请简要分析”,需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结合“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荆榛易蒙密,

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也纵横”分析,您看兔丝的藤蔓,依靠榛木丛或荆棘而生。荆棘榛丛容易蒙茸茂密,

各种飞鸟在里面撩拨搅乱人心似的鸣叫。下面有狐狸兔子的洞穴,奔跑也肆意纵横。结合“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

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分析,砍柴的少年将把荆榛树木砍去,柔软的兔丝蔓和它们一起连带走了。即使茅密浓阴

也生活的可耻,互相束缚的人到死都没有声名。把兔丝自身前后命运进行对比,依附荆榛时茂密繁盛,荆榛被砍,兔

丝也受牵连。

结合“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分析,桂树是从月亮中出来的,珊瑚是礁石上所生。杰

出的鹘鹰飞过大海而饮食,飞龙升到天空而前行。结合“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分析,

砍柴的少年将把荆榛树木砍去,柔软的兔丝蔓和它们一起连带走了。即使茅密浓阴也生活的可耻,互相束缚的人到死

都没有声名。把兔丝和桂树、珊瑚等“灵物”进行对比,兔丝因依附而死,不明不白、不值一提,灵物独立明达。

2.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

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

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

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

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结合“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分析,人生生活不能依倚别人,依靠倚赖别

人的人大事不能成功。

结合“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翳荟生可耻,束缚死无名”分析,砍柴的少年将把荆榛树木砍去,柔软的兔丝蔓和

它们一起连带走了。即使茅密浓阴也生活的可耻,互相束缚的人到死都没有声名。以兔丝隐喻攀附者,表达了对他们

的批判与警告。

结合“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缠萦竟何者?荆刺与飞茎”分析,说明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说明不可学兔丝的生

活方式,要象灵物那样特立独行。要做特立独达的君子,不可与群体小人为伍。

6、山气日夕佳叶上初阳干宿雨阴阳割昏晓白发谁家翁媪士不可以不弘毅吾尝践而望矣无可

奈何花落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

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

写法。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佳”“宿”“割”“媪”“毅”“践”“落”。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

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

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

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

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

不到分数。

7、1.C

2.①交代和照应人物身份。详写各种工具不离身,表明吉米是盗窃犯的身份。②揭示人物形象的转变过程。吉米打算

将工具箱送人,表明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③使人物形象更立体丰满,彰显人性之美。为了救人,吉米不得不

在暴露身份和救人的矛盾里,他选择了救人,彰显杰米的善良。

3.线索:①吉米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过程;②侦探本・普赖斯想要抓捕吉米到最终放走他的过程。作用:①双线交

织让小说内容更充实。②使小说情节更为紧凑,更曲折有波澜,让读者在阅读中一直保持紧张感。③彰显作者崇尚人

性善良的创作主旨。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

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

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C项,“欧・亨利特别擅长对

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如文中三处‘古怪',就描写出了吉米和本普赖斯在特定情境中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述错误,文

中第一二处“古怪”是神态描写,第三处“古怪”是动作描写。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中重要物象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前后多次

写到了吉米装有行窃工具的手提箱,请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它们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然后明确这一物象出现的文

本范围,再看这一内容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旨之间的关系。本题中,由“吉米回到了家,取出一只蒙着灰

尘的手提箱……吉米下楼来,手里提着那只抹拭干净的箱子出了门”、“一天下午,吉米・瓦伦汀带着他的手提箱来到

了艾尔摩尔”等内容可见吉米・瓦伦汀各种工具不离身,这就照应了杰米是盗窃犯的身份。随着情节的发展,“我希望

你在下星期三晚上九点钟到小石城沙利文那里去……我开了一家很好的店铺。如今我老老实实地过活……”,这些内

容说明米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而后文中,“他把手提箱往桌上一放,打了开来。他敏捷

而井井有条地把那些闪亮古怪的工具来,一面照他平时干活的脾气轻轻地吹着口哨”、“不出一分钟,吉米的小钢钻

已经顺利地钻进了钢门。十分钟后(这打破了他自己的盗切纪录),他打开钢门,拉开了门”这一救人事件,使吉米的

形象更立体丰满,彰显吉米善良的一面。

3.本题考查概括线索和理解线索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采用双线结构行

文,请概括两条线索的具体内容,并指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然后明确答题范畴,再看这一内容与小说情节、人

物形象、小说主旨之间的关系。本题中,两条线索穿插并行,一条是吉米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过程,同时在这一过

程中,一条侦探本・普赖斯由开始的想要抓捕吉米到最终放走他的过程,如原文中最后侦探所说“你认错了人吧,斯潘

塞先生”、“别以为我认识你。那辆马车还在等着你呢,不是吗”。从作用上看,主要考虑这两条线索在情节、主旨

等方面的作用。如此双线索的安排,无疑小说内容更充实。从情节的角度看,“侦探本・普赖斯乘了一辆租来的马车悄

悄到了艾尔摩尔。他不声不响地在镇上闲逛,终于打听到他要知道的事情”、“突然间,女人当中发出了一声尖叫”

等内容的设置使小说情节波澜起伏,让读者在阅读中一直保持紧张感。从文章的主旨看,本文的双线索结构彰显了作

者崇尚人性善良的创作意图。

8、1.B

2.答案示例:不能改。原句用“并不是……只是不是……而是”的句式,强调关公的行为有着内在的情感逻辑。这种

逻辑看似自相矛盾,却有其独特性,在辨析中说理,突显情感逻辑的本质特征。

3.D

4.答案示例:这句诗的“无理”体现在作者对“活着”与“死了”的判断不符合理性逻辑,“妙”在不符合理性逻辑

的诗句在情感上极具感染力,绝对化的情感逻辑,表达了诗人对鲁迅精神的赞美之情。

5.答案示例:本文先列举白居易《长恨歌》,论证情感逻辑具有绝对化的特征,再列举关公不顾一切放走曹操,论证

情感逻辑自相矛盾的特征,例证典型而充分,而在论证自相矛盾的情感逻辑具有曲折性的特点时,缺少必要的论据支

撑,是论证充分性上的不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能力。先要仔细读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主旨。再根据词语所在的语

境,结合上下文内容体会词语的含义。文章中的“歪曲”加了引号,是说明它有特殊含义,不是其本义,排除A;根

据下句“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成了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一种可靠索引”的解说,可知“歪曲”的意思不是

“深刻化”“个性化”,而是“变异",排除CDo

故选Ao

2.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

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本题要求理解文中重要语

句的含义及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类题目应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具

体的分析。首先明确观点和看法,然后分析原句的语言形式特点和表达的内容,再比较所给的句子,分析二者表达效

果上的不同即可。分析原句“关公的这种行为,并不是没有逻辑,只是不是军事斗争中你死我活的理性,而是他独特

的情感逻辑”可知,在语言形式上采用了“并不是……只是不是……而是”的句式,强调关公的行为有着内在的情感

逻辑,比较“关公的这种行为,有他独特的情感逻辑”的直接表达形式,在内容上更突显情感逻辑的本质特征,具有

表达的独特性。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

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首先理解题干中“饱和度”的意思,

结合原文“情感逻辑达到这样的一贯性和彻底性,人物性格就达到了一定的饱和度”可知,“饱和度”的意思是在作

品中把一种奇怪的不合理性的情感逻辑一贯到底。本题中,蒋干是自以为是、自作聪明;格斯拉兄弟和面馆老板夫妇

都是平凡生活中普通的小人物,这些人物在作者笔下都没有产生一种奇怪的不合理性的情感逻辑,所以不具有“饱和

度”。排除ABC。D项,崔莺莺,她一方面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一方面又不满于父母包办的婚姻,极力要寻求自己

的幸福,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她对自己的一举一动甚为谨慎。她的情感逻辑达到这样的一贯性和彻底性。

故选D。

4.本题考查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考查内容涉及理解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主旨等

各个方面。做此类题目,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解答本题,首先理解本文“无理而妙”的

理论,根据原文第2段,指的是“这种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的,是一种情感逻辑,它不合客观的理性,却恰恰充分符

合人的情感激动的特点”。然后分析臧克家《有的人》中的诗句,指出哪些是“不合客观的理性”,哪些是“绝对化

的情感逻辑”,再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5.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

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本题要求“从论据运用的角度,评

析本文论证的充分性”,就是要求分析本文如何运用论据进行事例论证的。解答时分别找出论点和运用的论据,分析

文章如何运用论据论证即可。本文主要论证了情感逻辑的两大特点:情感逻辑具有绝对化的特征;情感逻辑自相矛盾

的特征。并进行了举例论证:“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鲁迅在

《中国小说史略》中曾经特别引用关公在华容道释放曹操那一段”。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可见本文论证的充分性。

【点睛】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方法一般有:(1)抓句子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义的关键性词语。抓住了

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2)抓句子的位置。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

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

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

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3)抓句子的修辞。对含有修辞的句子的理解,应从修辞

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

目的。(4)抓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

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