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2同步练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选择题1.(2023·广东珠海统考)土壤是生物圈的巨大碳库,枯落物是连接植被碳和土壤碳的中间纽带。植树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下图表示某区域不同种类植被的土壤储碳量(有机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B.枯落物中的碳可转化为土壤碳,也可转化进入绿色植物体内C.植树造林“抵消”碳排放主要依靠其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杉木人工林是“抵消”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最佳选择2.对一个受到轻度农药污染的湖泊进行调査,测量得该湖泊内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所同化的总能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生物种群甲乙丙丁能量/kJ1.3×1082.8×1092.9×1079.1×107A.在这四个种群中,甲和丁属于种间竞争关系B.除乙种群外,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属于异养型C.按照生物富集原理,丙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量是最多的D.从4个种种群的营养关系上看,它们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3.(2023·广东揭阳校考)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B.图乙中碳以CO2形式进行的过程有①②③④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D.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生物成分是A4.某生态系统中,镉在沿着食物链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生物富集作用。该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各营养级所积累的镉的相对含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四个营养级可以构成食物网B.四个营养级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丙C.镉不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5.(2023·福建三明校考)下表为“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处理。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项目第1组第2组60℃恒温箱处理土壤1h+-将落叶埋入土壤++注:“+”表示处理,“-”表示不处理。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落叶腐烂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第1组,实验组是第2组C.落叶数量、大小和填埋深度应尽可能一致D.预期结果是第1组的落叶腐烂程度小于第2组的落叶6.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①②过程中,碳元素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的B.③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C.乙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碳循环D.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7.(2023·广东梅州校考)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D.①⑦⑧过程碳循环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8.为更好地建设雄安新区,科研人员调查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难降解的有机氯农药DDT污染的状况,得到下表所示检测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不同成分水底泥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鲫鱼乌鳢DDT含量(μg/Kg)0.10.76.321.037.919.4124.4注:鲫鱼主要以植物为食,乌鳢为肉食鱼。A.表格中各成分共同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DDT几乎污染了白洋淀生态系统所有成分C.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越高D.水生植物同化的太阳能只有少部分传递给乌鳢9.某些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如农药DDT、六六六等,进入环境后便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是,这些化合物难以被降解并在生物体内蓄积。下表是某水域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甲、乙、丙、丁四个种群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DDT的平均浓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丙丁能量(kJ)2.8×1091.3×1089.1×1072.9×107DDT浓度(ppm)0.040.350.393.4A.该生态系统的水体中DDT的浓度小于0.04ppmB.四个种群最简单的能量流动渠道是形成一条食物链C.甲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D.丁种群个体死亡后释放的DDT还可能再进入丁种群10.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进行如下实验设计,其中不符合实验目的的步骤是(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C.将灭菌的落叶设为实验组,不作处理的落叶设为对照组D.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二、综合题11.(2023·广东惠州校考)图1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2代表的是图1所涉及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金字塔”结构图。(1)图1中能够将大气中的CO2固定下来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填字母),自然界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的途径有________(填序号)。(2)图1中C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碳元素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3)图2建构的“能量金字塔”中处于Ⅰ的生物属于________(填成分),处于Ⅱ中的生物为第________营养级。(4)从图2“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1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表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数据表(不考虑暂未利用的能量);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部分生物,①②③为生理过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营养级一二三四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kJ141.015.90.9呼吸消耗的能量/kJ501.279.110.20.5(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②过程中碳元素存在形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D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B和D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若某种原因造成了B灭绝,从能量流动关系的角度分析,短期内D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3)据表分析,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选择题1.(2023·广东珠海统考)土壤是生物圈的巨大碳库,枯落物是连接植被碳和土壤碳的中间纽带。植树造林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下图表示某区域不同种类植被的土壤储碳量(有机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B.枯落物中的碳可转化为土壤碳,也可转化进入绿色植物体内C.植树造林“抵消”碳排放主要依靠其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杉木人工林是“抵消”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最佳选择【答案】D【解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是以CO2的形式循环的,A正确;枯落物中的碳为有机碳,可经分解者转化为无机物,形成土壤碳,也可转化进入绿色植物体内,B正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植树造林可以“抵消”碳排放,C正确;杉木人工林中的有机碳最少,说明排放的碳要多,故杉木人工林不是“抵消”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最佳选择,D错误。2.对一个受到轻度农药污染的湖泊进行调査,测量得该湖泊内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所同化的总能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生物种群甲乙丙丁能量/kJ1.3×1082.8×1092.9×1079.1×107A.在这四个种群中,甲和丁属于种间竞争关系B.除乙种群外,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属于异养型C.按照生物富集原理,丙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量是最多的D.从4个种种群的营养关系上看,它们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答案】D【解析】表中是该湖泊内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甲、乙、丙、丁4个生物种群所同化的总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因此乙的营养级最低,其次是甲和丁,丙的营养级最高,由于甲和丁处于同一个营养级,所以它们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A正确;乙是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属于异养型,B正确;按照生物富集原理,营养级越高,农药残留量就越多,有毒物质的富集量越多,因此丙的农药残留量最多,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和丁处于同一营养级,因此4种生物之间能形成2条食物链,即乙→甲→丙、乙→丁→丙,D错误。3.(2023·广东揭阳校考)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B.图乙中碳以CO2形式进行的过程有①②③④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D.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生物成分是A【答案】D【解析】河蚌可捕食水蚤,同时河蚌和水蚤都以小球藻为食,两者之间也存在种间竞争关系,A正确;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即图中的①②③④,B正确;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C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甲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故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生物成分是D(分解者),D错误。4.某生态系统中,镉在沿着食物链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生物富集作用。该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各营养级所积累的镉的相对含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四个营养级可以构成食物网B.四个营养级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丙C.镉不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答案】C【解析】图示不同的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构成食物网,A正确;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因此图中含有镉的量越多,营养级越高,则丙所处的营养级最高,B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镉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C错误;根据图示柱形图可知,丁的镉含量最低,说明其所处的营养级最低,则其固定的能量最多,由于能量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因此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D正确。5.(2023·福建三明校考)下表为“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处理。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项目第1组第2组60℃恒温箱处理土壤1h+-将落叶埋入土壤++注:“+”表示处理,“-”表示不处理。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落叶腐烂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第1组,实验组是第2组C.落叶数量、大小和填埋深度应尽可能一致D.预期结果是第1组的落叶腐烂程度小于第2组的落叶【答案】B【解析】本实验“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目的是探究落叶腐烂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A正确;本实验自变量为土壤中是否含有微生物(是否灭菌处理),实验组应去除土壤中微生物,即对实验组进行灭菌处理,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对照组不进行灭菌处理,故对照组是第2组,实验组是第1组,B错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包括土壤的同一区域、落叶数量、大小和填埋深度等,应保持相同且适宜,C正确;实验组土壤做灭菌处理,无土壤微生物,落叶分解速率小,对照组土壤微生物加快落叶分解,故预期结果是第1组的落叶腐烂程度小于第2组的落叶,D正确。6.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①②过程中,碳元素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的B.③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C.乙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碳循环D.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因此①②过程中,碳元素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的,A正确;③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而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B错误;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碳循环,C正确;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D正确。7.(2023·广东梅州校考)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D.①⑦⑧过程碳循环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答案】D【解析】图中由生产者、Ⅱ、Ⅲ构成的食物链,而Ⅳ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A错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B错误;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有机碳来自植物(生产者),不是⑥过程,C错误;①⑦⑧过程表示碳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表示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正确。8.为更好地建设雄安新区,科研人员调查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难降解的有机氯农药DDT污染的状况,得到下表所示检测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不同成分水底泥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鲫鱼乌鳢DDT含量(μg/Kg)0.10.76.321.037.919.4124.4注:鲫鱼主要以植物为食,乌鳢为肉食鱼。A.表格中各成分共同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DDT几乎污染了白洋淀生态系统所有成分C.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越高D.水生植物同化的太阳能只有少部分传递给乌鳢【答案】A【详解】A、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表格中各成分没有共同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错误;B、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的所有成分中都含有一定浓度的DDT,说明DDT几乎污染了白洋淀生态系统所有成分,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富集的DDT越多,C正确;D、鲫鱼主要以植物为食,乌鳢为肉食鱼,根据能量的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水生植物同化的太阳能只有少部分传递给乌鳢,D正确。9.某些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如农药DDT、六六六等,进入环境后便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是,这些化合物难以被降解并在生物体内蓄积。下表是某水域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甲、乙、丙、丁四个种群所含有的总能量和残留DDT的平均浓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丙丁能量(kJ)2.8×1091.3×1089.1×1072.9×107DDT浓度(ppm)0.040.350.393.4A.该生态系统的水体中DDT的浓度小于0.04ppmB.四个种群最简单的能量流动渠道是形成一条食物链C.甲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D.丁种群个体死亡后释放的DDT还可能再进入丁种群【答案】B【详解】A、甲是生产者,其残留DDT浓度为0.04ppm,环境中的DDT浓度应小于0.04ppm,A正确;B、乙和丙都位于第二营养级,可以形成甲乙丁和甲丙丁两条食物链,B错误;C、由表中数据可知,甲所含的总能量最多,DDT浓度最低,所以甲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正确;D、丁种群个体死亡后释放的DDT难以被降解,可能通过各级生物的富集再次进入丁种群,D正确。故选B。10.为探究落叶是否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进行如下实验设计,其中不符合实验目的的步骤是(

)A.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B.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C.将灭菌的落叶设为实验组,不作处理的落叶设为对照组D.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答案】C【详解】A、分解落叶的微生物往往在含有落叶的土壤中较多,所以可选择带有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筛选出落叶和土壤,A正确;B、由实验目的可知,实验分两组,一组实验组,一组对照组,所以要将落叶平均分成两份,把土壤也平均分成两份,B正确;C、应将灭菌的土壤设为实验组,不作处理的土壤设为对照组,两组落叶都进行灭菌处理,C错误;D、将落叶分别埋入两组土壤中,观察腐烂情况,D正确。二、综合题11.(2023·广东惠州校考)图1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2代表的是图1所涉及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的“金字塔”结构图。(1)图1中能够将大气中的CO2固定下来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填字母),自然界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大气的途径有________(填序号)。(2)图1中C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碳元素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3)图2建构的“能量金字塔”中处于Ⅰ的生物属于________(填成分),处于Ⅱ中的生物为第________营养级。(4)从图2“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B②③(2)消费者CO2(3)生产者二(4)逐级递减【解析】(1)图1中的B为生产者,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大气中的CO2;自然界生物群落中的碳,可以通过图1中的②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以及③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返回到大气中。(2)图1中的C能够捕食B生产者,说明C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碳元素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