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的艺术》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_第1页
论《生活的艺术》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_第2页
论《生活的艺术》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_第3页
论《生活的艺术》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_第4页
论《生活的艺术》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摘要林语堂所著的《生活的艺术》是其在旅美专事创作后的首部著作,林语堂通过自由闲谈、对中国最卓异的哲人们发表在文字中的见闻,所体现的人生观和事物观的阐述,向西方读者展示了中国人幽默达观的生活态度和纵脱雅致的东方情调。林语堂的人生哲学始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及对儒道两家兼容并蓄的思索和认识在《生活的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关键词: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传统文化目录引言 1一、近情精神 1二、中庸哲学 3三、悠闲哲学 4四、享世观念 7参考文献 10致谢 11论《生活的艺术》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生活的艺术》,被认为是最能体现林语堂散文特殊艺术魅力的散文合集,于1937年成书出版。林语堂创作这本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改变被西方国家扭曲的刻板中国印象,并在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下开始了《生活的艺术》的创作。纵览整个近代文人学术界,林语堂无疑是一位成功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西方的大师级人物。林语堂尊重中国文化,同时不断探索中西思想的许多相通之处,以使西方人更易窥见中国文化的独有魅力。此外,林语堂以西方文化存在情感匮乏的问题为突破口,及时代入一种新思想来疗愈西方人的现代精神创伤。他尤其关注对人本身的思考,重视对生活的直接体验与感悟,提倡中庸闲适思想,借助中国文化的多元魅力,提出“中国有儒、道、释三教,每一种教都是宏大的哲学体系,但它们都曾被健全的常识所冲淡,因而都变成追求人生幸福的共同问题”[1],由此展现了古代中国哲学家的生活智慧和中国人积极自由的享乐主义人生观。一、近情精神林语堂向来尊崇中国文化和哲学中以人为中心的传统,关注人的情感世界,信仰人的情感力量,并数次引用张潮“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2]这一警句。他认为,人类文化中最高、最合理的理想就是近情精神。林语堂尤为重视人情、人性。他认为人的情感和热情的存在,冷静或热烈的个性都是与生俱来的,正如我们不能挑拣何人成为我们的父母那样,无法选择。如果我们一生中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本性,为自己而活,只是一味地辛苦工作,为获得人民的欢呼声而活,那么你将同中国俗语所说的那般,像个“为别人做衣服”的老处女一样生活;如果人仅仅关注有着完善逻辑的真理,则又会造成不近人情的逻辑,得出不近人情的真理,这将使我们的哲学远离人类生活,并且失去了教导生活意义和生活智慧的意志。林语堂指出,逻辑的对立面,叫做近情精神,近情的人是人类群体中最高形式的有教养的人,他曾经幽默地说过,当为女儿选择丈夫时,他将会把对方是否是一个近情的人作为唯一的标准。林语堂认为,所谓近情就是近人性,因为只有近情的人才会常常思疑自己是否出错,这样的人永远是对的,而专尚逻辑的人总会自行其是,所以这种人是不近人情的,也是不对的。例如,有位丈夫给妻子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列举了妻子平日的诸多过失,如他的妻子对他并不真诚和忠实,在很多事情上都对他有所隐瞒,常常难以沟通;又如他在结束一整日的辛苦工作后,回到家却总吃不上热腾腾的饭菜,认为妻子对他疏于照顾,没有尽到为人妻的责任,以此类推还有许多,这些被列举出来的理由似乎令人没有驳诘的余地,所以这位丈夫打算用它们来表达要求离婚的决心。虽然以上的理由似乎有充分根据,如若将它们委托给律师处理,在事理上则更为严正。然而,当他写完这封信时,他的内心又突然萌发出许多感触,于是他抬起笔在信的背面加写了新的一行,他写道“算了吧,可爱的苏菲,我真是一个坏坯子。我将买束鲜花回来献给你”[1]。在上文的信件中,写信人虽有极其合理的逻辑和论据,但其之后的附言却能让我们看到这是一个近人情的丈夫,这是一个有着真正人类精神的人在说话。在中国人的争论中,最有力的论点必须是“合理的”。中国的社会生活基于“讲理”。如果一个人在辩论过程中承认自己的论据不近情理,那么他已经失去辩赢的资格了。与基督教精神关注来世的倾向相比,儒家将生命的意义集中在现世,更不会为了追求缥缈的天堂而舍弃尘世的生活,所以儒家把人和天地并列成为“三灵”[3]。儒家思想还强调,当人们活着时,就必须具有对某些事物的热情和欲望,这些都仅仅是种天赋,是与人类生活无法分离的,所以不需过分去计较它们的好坏。因此,林语堂视儒家哲学体系为近情入理的道德体系,儒家始祖孔子也就是近情之人。与五四前后的“反孔”风尚不同,林语堂在本书中对孔子进行了温和幽默的解构,还孔子为“人”的本来面貌。实际上,孔子对于喜怒哀乐的表达并没有装腔作势。当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时,他会由衷地感慨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对于性情不相投合的宾客,孔子也会表现出调皮的一面,如“孺悲欲见孔子,孔子以病推辞”一例(《论语·阳货》),待前来拜访的宾客刚走到门口时,他又在楼上唱歌,使宾客知道他的确是在家。孔子的人性还体现在他一贯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仁之道(《论语-颜渊篇第二章》),可见孔子确是一位精神鲜活,遵从内心的近情大家。另外,林语堂还将孟子列述的关于“大人”的“仁、智、勇”三大特质改为“情、智、勇”,因为我们生命的起点就是情,如果人类世界中没有了情感,那么生命的起点和生活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情是生命的灵魂,星辰的光辉,音乐和诗歌的韵律,花草的欢欣,飞禽的羽毛,女人的艳色,学问的生命”[1],又说“统治这个世界的是热情,不是理智”[1]。因此,近情精神是中国可以为西方贡献的最好的东西。二、中庸哲学林语堂极力推崇原儒精神中强调的积极入世,也赞同繁忙紧张的现代人需要接受道家玩世主义的熏陶,他认为我们生来就是一半儒家主义,一半道家主义。儒家近情精神反对在个人生活的思想和行为中一切方式的热狂和武断,但如果将毫无效用和糜费的行动当作生活的哲学,由此产生的遗毒可能比古代和现代哲学中所有玩世思想更具危害性,因此他特别赞扬中庸哲学。中庸哲学的根基由传统的儒、道文化共同建筑,但它又超越了这两种学说。林语堂尊崇儒家要人矢志坚守“根本”的精神,认为儒家入情入理的思想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可是他同时也指出,一味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的弊端是会削减人应得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而那些彻底遵从道家主义的人则会选择到山中隐居,无牵无挂,逍遥自在,质朴诚实,“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渔夫一般去做绿水之王”[1],但这仅是在通过逃避人类社会来获得和平之感,归根到底,都是种拙劣的哲学罢了。而儒家与道家之间的对比只是相对的。例如,假设这两个学说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的理论,那么中庸哲学就是指两个极端之间的理论。笼统地说,如果我们能理解林语堂的“中庸”哲学,那么也能理解儒道思想的水乳交融。林语堂认为西方的文化过于强调逻辑和客观精神,与之相对的近情精神则不太注重这些规律原则和大道理,因为近情精神能够使我们头脑中的思维方式及思想更加人性化,有更多方位的考虑,它能产生有利的影响,如刨去我们行为的棱角,并让它们得以调和,人们就不会总是偏执的认为自己总是对的。那么拒绝极端,讲究不偏不倚、恰如其分的中庸之道确是最充分的近情精神了。孔子曾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孟子认为:“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孟子·尽心上》),故而林语堂写道:“讲情理者其归结就是中庸之道”[4]。既然中庸者自会近情,那么近情者自会走中道。林语堂认为,近情精神就是近人性,是通情达理,讲人情味的,如近情近理的陶渊明,曾经将一个农家孩子送去儿子那里,干些捡柴火和挑水的杂活,并在给儿子的一封信中特意交代:“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5]。林语堂将中庸之道视为在失意的世界中个体灵魂的自我修复,还通过远离名利而获得智慧,温情和宽容等人的意识。这种中庸哲学不仅是他文化观的体现,而且是他人生观对现实和生活尤为关注的体现。林语堂的中庸之道,还体现于他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上。首先,我们毋庸置疑的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其次,他是一个敢于开阔视野,积极提升思想境界的人,他在肯定中国文化的同时,不会单单听从周围环境的声音,而盲目冒进地成为“国粹主义者”,他能看得出其中的弊害;最后,在对待西方文化方面,林语堂持着抑扬兼有的态度。林语堂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早年也一直在国外求学,更多是接收西方文化的教育,在新旧、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亦耶亦孔,半东半西”[6]的林语堂,是在当时“五四”现代化知识分子群体中,一个非常典型而特殊的代表,他极为注重多元文化的交汇贯通,以理性自觉的意识对待东西方文化,敢于冲破僵硬的一元化思维模式,反对固化的“非此即彼”观。如在鸦片战争及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大炮”轰击和文化入侵下,依附于传统文化观的中国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与恐慌之中,于是林语堂开始重新剖析和反思古老的中国文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新文学作家们纷纷揭竿而起,以西方的哲学思想为新式武器,并开始大肆批判传统文化,试图利用这种方式来改造国民性,建造一个强大而现代化的中国。然而,在基督教环境中成长的林语堂,却在以更中庸、谦虚及公正的态度来对待西方文化的选择,这明显是与胡适遵从的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及鲁迅的全盘西化思想存在极大的不同。林语堂不但彻底地批判了国民的软弱和消极,还对当时的国粹主义复古派进行了态度强硬的驳斥。他看到这种激进浮躁的做法并不能真正改造人们的思想,于是又通过举办杂志,提倡老庄的幽默智慧,给处于困惑中的人们寻找新的思想出路,以期从根本上完成国民思想上的改造。我们可以得知,林语堂对东西文化能和谐综合,给予人们更强大思想力量的愿望,这也归于他灵活运用了中庸哲学的思维方式。三、悠闲哲学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美的要求是十分讲究的,甚至把美作为人生至境来追求,而儒、道两家对美的认识各有不同:孔子以为“里仁为美”(《论语·里仁》);庄子则以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外篇·知北游》)。前者强调的环境观与人格美相统一的认识,是儒家人伦至上的体现;后者标举的天地自身由“道”所派生出来的美,是“与天为一”的自然亲合。但两家异途而同归,都是在用审美的角度发现生活,欣赏生活,寻求一种美好的人生境界。所以“中正和谐”、“自然即全美”也成为了构建起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两大支撑。 悠闲哲学指的是人类在休闲优雅时,为了满足诸如精神文化和生理欲望之类的各种需求而构建的一种生活文化状态,它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林语堂认为,美国人以忙碌而闻名,中国人则以悠闲而闻名。随着大机器生产时代的机械文明的到来,高速的生产方式必然会赐给人们更多的空暇时间,此时人们不得不多花些心思,去思考如何能更享受地度过空暇时光。从中国人的哲学观点来看,劳碌和智慧实际上是互相违异的。智者永远不会让自己陷入劳碌的困境,而使自己劳累过度的人绝对是不明智的。真正充满智慧的人往往善于优游岁月。“心为形役”(《归去来辞》),是坚决被中国悠闲哲学所排斥的,但美国人却用强调效率、守时和对事业成功的追求这三个坏习惯剥夺了享受悠闲的生活的天赋权利。难道一个为了严密校正错字而把头发都校得灰白的美国杂志编辑,和一个把自己下一个月的工作时刻都排满了的美国人可称为智慧者吗?用一种中国人的新观点来看,显然是留下几个错字以便增加读者纠错乐趣的中国编辑聪明得多。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讲求一种悠闲的哲学。中国人悠闲气质的形成源于对生活的热爱,经过世世代代的浪漫主义文学和道家哲学的熏陶,它被认为是合理而近情的。中国人的悠闲精神和对浪漫的倡导,其实是种对待生活的人生态度,它不仅仅为富人阶级的享受而服务,它实际上是平民化的。享受生活的方式有很多,平民和穷人也同样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享受方式。毕竟,相较起享受豪华生活,那悠闲生活的成本自是便宜得多。若要想享受生活,所需要的只是恬静淡泊的心境和乐天豁达的观念,以及一个可以尽情欣赏玩味大自然的胸怀就足矣。\t"D:/UserData/Desktop/PaperPass-%E6%97%97%E8%88%B0%E7%89%88-%E6%A3%80%E6%B5%8B%E6%8A%A5%E5%91%8A/htmls/detail_report/right"陶渊明的诗中曾写过“夕露沾我衣”“鸡鸣桑树颠”,苏轼的诗中也不过是写了“江上清风”“山间明月”,

它们之间可没有贵贱之分,也并不为富人阶级独有。古代名人亲自告诉我们,即使过着贫穷的农民生活,他们也一样可以在这种生活中享受和平与和谐带来的快乐。笼统来说,中国浪漫主义者的情感世界是很丰富的,即使在物质生活上显得匮乏,也不足为惧,因为他们似乎都具有敏锐的意识和爱好流浪的天性,即便没有钱财,但是拥有丰富的内心和简单的生活爱好,同样能享受悠闲的生活。换句话说,即使有着奢华的物质享受,却不懂得热爱人生,经营生活,把日子过得刻板乏味,则无法体会尘世生活真正的乐趣。有人认为,老子逃避社会现实,疾恶人生,林语堂在书中替他正名道:“正因为他太爱人生,不愿使生活变成‘为生活而生活’”。历史上,还有白居易、袁枚、袁宏道等一类大文学家,都因厌倦官场中那些磕头的勾当,而放弃有着优良政绩的官场生活,主动辞官以便可回家去过逍遥自在的生活,这皆出于他们把个人灵魂和对生活的热爱,看得比名利及事业的成就更为紧要。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的自序中写道:“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时,他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1]?我们大可以在尘世的土地上搭建起属于自己内心的天堂,悠闲于尘世之间比期待飘渺的天堂要实在得多。但我们的生命总有一天会走到尽头,我们终究会消失在这片土地,深爱人生的中国诗人常在诗句中抒发“人生不再”的感慨,如苏轼的诗中有一句也说道“事如春梦了无痕”(《女王城和诗》),但是,这种悲伤之感也使中国学者更加迫切地想要抓住机会领略人生的快乐。除了永生的观念外,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寿命有限,因此我们必须调整生活节奏,并尝试在这种现实的环境中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这种带有浓厚尘世气息的观点,也就是儒家的观念。中国哲学更加关注人生的知识,只把握生活,思考如何过上更好的生活。\t"D:/UserData/Desktop/PaperPass-%E6%97%97%E8%88%B0%E7%89%88-%E6%A3%80%E6%B5%8B%E6%8A%A5%E5%91%8A/htmls/detail_report/right"于是,那些以逻辑为基点、注重真理知识的西方哲学在中国人看来确是乏味的,只有相信尘世是唯一的天堂,才能更有信念、更悠闲自得的享受自己当下的人生。推崇道家的西汉淮南王刘安曾经写过一则寓言:《塞翁失马》。寓言派生的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告诉我们福气与灾祸是相互联系的。林语堂认为,中国人悠闲品格的形成和道家的这种不信仰命运与运气的观念有着重要的关系。庄子曾告诫我们,人不必太著名也不需太有用。因为一个人越成功,就越害怕失败,将外在的成功和失败当作绝对真实的事物会使人患得患失,无法获得内心的宁静,那何不选择去过一种悠闲的生活来得自在呢?因此,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中国人喜闲散、优游自在、乐天知命的悠闲性情显得格外诗意,这无疑是一种快乐生活形态的典型样式。四、享世观念林语堂提出:“生之享受包括许多东西:我们本身的享受、家庭生活的享受、树木、花朵、云霞、溪流、瀑布,以及大自然的形形色色,都足以称为享受,此外又有诗歌、艺术、沉思、友情、谈天、读书等的享受”[7],其实物质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只有人懂得去享受才能发挥物质的价值,所以他直言生活的目的就是生活的真享受,懂得用闲适的心境追求美好人生的中国人在享受方面也是颇有心得的。我们人类都是大自然的受益者,享受自然之美是一门艺术。中国人尤其喜爱游山玩水,这也与道家崇尚田园生活的自然主义思想有关。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无比渺小的,有时这种渺小无能的感觉却极有益处,它能使人清心涤虑,扫除多余的妄想。常与大自然为伍还可使人的心境逐渐伟大,此时你若把听到的巨浪声当作音乐听,你所收获的满足一定不亚于坐在歌剧院所听之曲。中国文人的书札里常常是兴奋地告诉友人他一个晚上在湖上的经过,或是以“绿树阴浓,水面风来,蝉鸣话耳”(《浮生六记》)等字句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爱好,这要是在英国文人吉卜林或大博学家切斯特顿的自传里都是看不到的,因为他们所提及的不过是各种各样的人,他们从未描述过溪流,丘陵,花朵,鸟类和植物。中国人对于自然之道和山水之乐的推崇,还源于中国人的爱石心性和草木情结。在中国人的基本观念中,石头高大坚固、永恒屹立,象征着一种永久性,所以它们也是“长寿”的,中国人喜爱有长寿意蕴的东西。同时,越是魁伟危耸,生长在百尺悬壁上的石头,就越是被列为雄奇挺拔的奇景,既像是不折不挠的英雄,又像脱离凡尘的隐士,所以中国人把这些石头搬回自己家的前庭后院,仿照峥嵘的天然雄峰气势,建造垒石假山之景观,这种美的享受是西方人所不能领会的,因为他们的假山,大多由水泥固定胶粘,显得粗糙庸俗,而我们更喜爱不规则的天然之美,正如老子更为欣赏不雕之璞。对于花草树木的情缘,中国人认为,如果房屋四周没有了它们,就像男女不穿衣服一样给人一种光秃秃的感觉,因为草木是有生命在生长着,天然自成总比人为创造要更具独特的美感,如果把房屋都涂上绿色的漆,那必然是别扭的,但这要是大自然的杰作就另当别论了。如果将花草,只看作是花草,那甚至不用去区分它们的品类,如果将花草之美,仅停留在外观,那在人眼里它们也不过是一团团大小各异的不同颜色罢了。但在中国人眼里,美分为柔和之美、雄伟之美、庄严之美、古典之美;花还具有着某些特殊品质,如松象征着雄伟出世、梅象征着隐逸清苦、兰象征着文静幽雅;凡是到了植物开花的季节,就会与某些景物之间产生连带特性,如提到水仙便能使我们想到新年的欢乐景象、说到梅花时能让人联想到冬季的瑞雪;中国古代文人也常吟写诗句以表达对花的赞美,用花的意象托物言志,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唯爱莲、白居易曾创作绝句《紫薇花》。这就是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感动与热爱,能时刻在大自然中发现不同的趣味,并设法寻求享受这些趣味。对于文化的享受,中国人自然也容不得一丝马虎。读书是人们所公认在文明生活中的一大乐趣,就时间和空间而言,任何没有阅读爱好的人在这都像是周围环境里的囚徒。但是中国人在读书时也讲求凭自己的性情而行。他们随手拿来一本书,想阅读时就读一会儿,此刻若有鸟儿从头顶飞过,也尽可以放下书本抬头赏玩,才算是真正的读书艺术。如果抱有其他目标去读书,或者对阅读的数量有强制规定,使人丧失了读书的快乐,便不能谓之读书。有成就的读书人永远不会理解“苦读”或“勤读”,他们会不懈地阅读,完全是因为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欢一本书。一个人倘若懂得读书的享受,不管在何时何境都能阅读,人称“万卷书生”的顾千里在夏季时常“裸而读经”;大儒家欧阳修称“三上”乃是最佳的写作时候,即在枕上、马上、和厕上(《“三上”文章》);就连在中原战乱不断,人们忙于四处流离逃难之时,李清照也坚持翻阅残书简章以获取读书之乐。所以,古代中国人主张阅读必须完全出于主动,才能收获真正的阅读乐趣。细读林语堂的文章便不难发现,在他的生活享受观中,所有与饮食涉及的题材,必会提及“烟、酒、茶”,他认为,从对人类文化和幸福的观点来看,吸烟、饮酒、品茶无疑是享受空闲时光时最直接有力的伟大发明。而对于烟酒茶的享受,是在中国人富有交友心,天然喜爱闲适生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人好结友,且认为在相同的兴趣上要有共同享受这种生活的朋友,不同的享受也须有不同的朋友,如非拉一个不懂音乐的友人去欣赏一场音乐表演,那会破坏两个人的心境。所以中国人深信,“登山须结逸友,泛水须结旷友,对月须结冷友,待雪须结艳友,饮酒须结韵友。”(《小窗自纪》)。无论是饮酒、饮茶或是吸烟,它都具有身心享受的双重性质。茶本只是解渴的饮料,但在中国人眼中,静品茶后,便能被引导进入一个默想的境界中去,所以品茶也是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享受。如果说茶当静品,那酒即当结友。在中国人的饮酒方式中,劝酒取乐,是在西方社交里极少见的。除开强行劝酒的极端行为,正常的劝酒是出于友谊欢乐的,所以中国人的饮酒,常常伴随着如看球赛一般呐喊助威的嘈杂,并且酒宴席面总会持续很长时间,他们会划拳助兴、行酒令、猜谜讲故事,所以宴集的目的不专在于吃喝,而在于欢笑作乐,所以酒量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情趣的享受而已,正如陶渊明亦愿弹无弦的琴。如果仍然有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是平静而缺乏激情的人类,那么就把他带到中国宴会客人的现场看看,便会知道自己的认识是多么短浅。关于烟草的享受,由于引进中国的时间较晚,所以对吸烟的欣赏并不像称赞饮茶饮酒那般常见,但在此之前,中国人已发展了一种熏香的艺术,用香料来增加环境的气氛,以焚香之趣清心悦神。俗言道民以食为天,“如若一个人能在清晨未起身时,很清醒地屈指算一算,一生之中究竟有几件东西使他得到真正的享受,则他一定将以食品为第一”[1],而中国人在对待食品方面,向来是抱有一种广泛见解的,例如:药食不分。西方人是无法在中国人的药铺子里盘算里边究竟是药物多还是食物多,甚至无法区分何为药物,何为食材,因为中国人认为,对身体有益的一切都是药物,那么它们就都是食物。西方人只知道生病时去找医生,不知尚未病发时即去找医生,而中国人则常在食补的过程中预防疾病。中国人虽不注重区分药食之别,但对于食物的烹调是有考究的。西方人的烹调法常是单一的,比如所有的蔬菜类食物都只知放水里灼煮,直至烂糟糟的才将其捞起装盘,殊不知最美味的做法是搭配油盐在热锅里煎炒,在未烂前起锅才最为美味,卖相最佳;在荤素搭配上,西方人也是不明其道的,所以汤类稀少,其实荤素之品相互搭配,则可生出数十甚至上百种美味汤品来。例如,在西餐的菜单上永远找不到林语堂最喜欢的冬瓜汤,他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