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新课标解读培训讲稿_第1页
小学美术新课标解读培训讲稿_第2页
小学美术新课标解读培训讲稿_第3页
小学美术新课标解读培训讲稿_第4页
小学美术新课标解读培训讲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美术课标解读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为完善九年义务教育

阶段素质教育体系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次课改是在世界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下进行的,是我

国基础教育为推进素质教育而实施的一次极其深刻的变

革。这次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调整了课程结构,更新了课程

内容,更重要的是课程培养目标也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

推进,进行了调整。

一、美术新课程标准与学科中心的转变【一】、

美术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突破:

1、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

2、在改革以学科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方面有所突破;

3、在目标层次和课程多样化方面有所突破;

4、在评价方法上有所突破;

为此,在美术学科中,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

学生能够学会的知识与技能,再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

系,让他们愉快地学习、合作地学习、探究性地学习、综

合地学习。改变只注重知识传授和训练学生绘画能力的传

统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

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

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见图表一)

美术新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之比较

(二)新课程标准具有导向性、选择性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

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

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认清这一

点,有助于我们学习和研究美术课程标准。理想的美术课

程应该尽量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

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

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发展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

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美术“在所有的学科当中是

最难以量化的。一味地去量化是没有实在意义的。”正是

基于这一认识,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

美术课程标准没有采取列出具体的知识点(大纲列出

具体的知识点)的方式,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

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指向这些标准的教学活动方式建

议。这些教学活动方式建议也是选择性的。例如「2年级

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是: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

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上述内容标准非常概括,体现大

的导向性,为了指向上述标准,有如下的教学活动建议供

教师选择:

教学活动建议:

•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所在地区的景色。

・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美术作品。

•了解、欣赏我国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

的特点。

•通过观摩录像、画册,对中外优秀的卡通艺术形

象进行欣赏和讨论。

•欣赏描绘不同季节的中外美术作品。

•到阅览室翻阅画册、学生读物或观看学生美术作

品,找出最喜爱的一件作品,并说明理由。

•欣赏民间玩具的造型与色彩,展示自己收集的民

间玩具。

2

•欣赏木偶戏和皮影戏的人物造型,通过录像或实

地观看木偶或皮影戏的表演片段。

•欣赏中外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

•欣赏大自然美丽的山川、动植物图片。

既然标明是“建议”,就不具备强制性,编写教材或

教师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选择。这样,“课

标”就具有了弹性,给予课本的编写(特别是校本课程)

和教师的教学更大地发挥空间。

新课标与教学大纲相比较,“大纲”刚性太强,基本

上是以开列知识点的方式构筑教学内容体系,而且知识点

的规定比较具体、严格、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现列出「2

年级的“教学内容”作为比较。(见图表二)

(三)以美术学习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强调学习活动的综

合性和探究性。

课程改革是要改变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想

和方法,将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

心,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来划分学习

领域。(见图表三)

美术学习方式依其特点,大致可分为创作与欣赏两

类。由于学习美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所以创作

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便于学习,课标中的创作活

动又具体划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

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这一学习领

域的活动方式强调自由表现,要求学生大胆创作,表达自

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强调创意

的形成,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因此,以外化性行为为

主,是创作活动中划分的两个学习领域的相同点。主要区

别则是造型•表现注重自由性,设计•应用注重功能性。

“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注重通过欣赏作品

的感受、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

审美心理结构。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课

程改革突破的一个难点。为此,美术新课程标准设置了“综

合•探索”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其目的是通过综合性的

美术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

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教学中,寻找美术各门类、美

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学生生活、现实社会之间的连接点,

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

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各学科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方案,进行

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但

是,综合•探究学习领域要与综合“艺术”课程的学习相

区别,注意保持美术自身的主要特色。

(四)强调课标实施的可行性

1、为了帮助教师领会美术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课

标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案例(各学习领域案例),以便教

师能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2、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文化的兴趣和爱好。

a.降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和要求,使课程内容与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

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课标中(1-2年级“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活动

建议第一■条。

b.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使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从学以致用的角

度激发学习动力,努力追求生活的艺术化。如课标中(5-6

4

年级“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活动建议第一、三、

五条。美术新课标与大纲相比较:大纲在“教学要求”选

择教学内容的原则,“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中涉及了

一些指导性意见,但没有课标具体,更没有提供具体的案

例,以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举一反三。

【二】、美术新课程性质决定学科中心的转变

美术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

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

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

既然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那美术教学工作的中

心应该是“育人”。将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

为中心,所以,在教学活动中:

(一)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传统美术教学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中心,教师牵着学

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怎么画学生就怎么画,教师

叫画什么学生就画什么,这是以教定学。弊端有三:

其一,学生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不利于

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

其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教师上“假课”、“花课”。

其三,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以学论教,要培养学生终身

受用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着眼

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艺术文

化漫无边际。学生要想在学校有限的学习时间内,掌握教

材所涉及的知识面是不大可能的。

(二)由重“学习结果”向重“学习过程”转变

所谓重学习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

画画得怎么样,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的表现以及学画的过

程和方法。而让学生去模仿教材中的范画,或按照教师主

观意志去作画。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重

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放在获取知识的方法上,让学生

通过感知一一探究一一实践的学习过程去发现美术作品

的表现形式和创作规律。从而获得一定的美感经验,还要

学生在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同时也得到发

展。新课程倡导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学习

活动中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根本的任务:是要创设丰富的

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轻松、愉快而宽容

的教学氛围。

总之,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引

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二、转变学习方式,探索美术教学改革

美术课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在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采用新的学习

方式,去探索美术教学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一】树立新的理念

“树立新的理念”并非一句空头口号,它必须付诸行

动,具体一点说,就是要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

习方式。

传统学习方式就是接受式,这种学习方式所学的内容

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种学习

方式延用了多年,肯定有其存在和使用的价值,但这种学

6

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

受动性、依赖性上,容易造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

性的不断销蚀;现代学习方式称为发现式,是美国心理学

家布鲁纳的理论,它强调自主、探索、发现,把学习变成

人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不断生长张扬、发展、提升

的过程。

学习方式并不是学习方法或教学法,学习方式是更为

上位的东西,前后两者类似战略和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

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有较大的可选择性。学习

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还涉及学生

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

和心灵力量。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习的发展更

具有战略意义。

在过去的美术课教学中,很长一段时间所采用的多是

接受式的学习方法,无论是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法都受

着这种单一学习模式的牵制,素描知识、色彩知识、工艺

知识和绘画步骤都是以一种定论形式呈现的,虽然教师在

教学中也采用了不少多变的教学方法,但“传授和接受”

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学生的头上。

[-]现代学习方式的特征

(一)新的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是主动性。

那么,要转变学习方式,首先应对现代学习方式的特

征有所了解,新的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是主动性。主动性

是对应学生接受学习的被动性而言的,被动式学习就是我

们经常提到的“要我学”,这是一种基于外部因素的诱引

和强制,因此,就学生而言,缺乏兴趣和主动性;而主动

性则是“我要学”,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它的

优点在于学生对学习有了直接兴趣,不把它视为负担,而

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产生的效果肯定是事半功

倍。主动性的学习还体现在学习的责任上,学习是谁的事,

学生既然是学习的主体,就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如果学

生意识不到这一点,不能把学习和自己的生活、生命、成

长以及发展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谈不上主动性。

有这样一节小学美术课,《用瓜果蔬菜制人和小动

物》。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先凭自己的喜爱和能力制作一个

小动物,材料不限。大多数学生在课前都完成了这一课外

的作业。上课时,教师首先选了几件学生制作得有特色的

小动物给予表扬,并普遍给其他完成作业的同学予鼓励,

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成就感”,接着播放了一段录像,并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对各种动物的外形、动态、色彩、

基本结构及生活习性,都作了较为充分的认识,随后,教

师向学生展示了自己用蔬菜、水果制作的小动物,并把这

些小动物分发下去,要求学生将它们拆散,同时提出两个

问题让学生观察、研究:一是这些动物的每一个部件是采

用那些手段做成的?二是小动物是如何组装完成的?这

两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观察、探究兴趣。在短短的几

分钟内,学生就有了三个发现:一是采用了洋葱、胡萝卜、

白萝卜、捧瓜、茄子、苹果……等瓜果蔬菜为制作材料;

二是使用了切、挖、削、割、刻和接的制作手法;三是用

了牙签、火柴棍、大头针等衔接材料。有了主动的学习探

究过程,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按捺不住的跃跃欲试的表现

欲望。教师的这堂课讲得少,既没有去讲制作步骤、方法,

也没有进行示范,但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强,兴趣昂然,制作出的小动物的种类及生动有趣的效果,

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更可喜的是,这堂课还产生了相

当好的持续效果,后来学生在课后还制作了不少作品,这

位老师还为学生组织了一个小型展览。

8

(二)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另一个特征

这也是一个核心特征。如果说主动学习被视为"我要

学”,那么独立性学习就体现了“我能学”。北京师范大学

编写的《新课程理念与创新》一书中摘引了一段小学生中

流传的儿歌,它充分表现了学生“我能学”的自信心:

《我能行》

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

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

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

今天看不行,争取明天行;

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

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

互相支持行,合作大家行;

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

认真思考和观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儿童独立性的

欲望是很早就萌芽的,儿童在1-2岁时,就产生了一种

自己的独立行为,如:大人给他洗澡,他却要自己边玩水,

边洗澡;大人要扶着他走路,他硬要自己走,而且根本不

怕跌跤;大人给他喂饭,他即使有时往鼻子里送,也还是

喜欢自己来。当然,值得强调的是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学

生的独立性和独立学习,还应该有一种动态发展观点,从

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

转化过程,也即从依赖到独立转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由教师的作用逐步转化为学生的独立能力,两方面的着力

大小在不断转化,最后是学生基本或完全独立。

如果不在动态中去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只是用单

一的接受模式培养学生,即使学生成为教师心目中的“一

件件精美工艺品”,其结果都是千人一面,即同一模式。

几十年前,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画过一幅题

为《教育》的漫画;漫画上一位辛辛苦苦的工艺匠人,正

"精心"地用一个模子不停地制作一个个完全一样的鸡的

工艺品,这幅漫画对旧的教育作了一个绝妙的讽刺。

(三)现代学习方式的第三个特征是独特性

姑且把它称之为个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

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都有其不同于他人的观

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

都有其个性的体现,适合个性的学习方式,才是真正有效

的。就拿学习中的“记忆”来说,有些学生在记忆时是琅

琅有声地诵读;而另一些学生则是默默地背诵,有些学生

却喜欢两人在一起一问一答,有些则干脆写一遍。这些都

是个性学习的表现。

有一节优质课,课题是《瓶花剪贴》,教学要求是让

学生用彩色纸剪贴一幅插在瓶子里的花。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的许多环节,都给学生以自我展示其独特个性的机会,

如:自己设计花瓶的形状,自己选择喜欢的花和颜色,也

不着意去强调构图。在作业时,教师巡视发现一位后排的

同学动作很快,较短的时间内已将作业完成,但瓶花却都

集中在纸面的下半部分,上面是显得很空,因此,教师让

同学们停下来,动动脑筋,帮助这位同学提出修改方案。

发言的同学很积极;有的说可以在画面的上半部补贴花;

有些说干脆是把上面部分的白纸裁掉;还有一位同学说最

好另外贴一张。教师和同学虽然热心,却忘记了这位同学

学习的“自主性”。后来这位同学没有采纳任何人的意见,

自己在瓶花上面空白的部分,补贴了两只彩蝶。其实这就

是这位同学在自主的情况下的创新。他既解决了构图的问

题,还由室内空间延伸到了室外空间,使作业显得更加生

动。可惜这幅作业直到下课也没有被教师发现。

10

(四)体验性也是现代学习方式的一个特征

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即有活动、操作、实

践、调查、经历和探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但应该

动脑子想,而且还要眼睛看,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手

画、做,体现出身体的参与,达到亲身体验,心灵感悟,这

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我曾经看过一节美术录像课,是由贵阳市南明实险小学

的赵宏教师执教的,课题是五年级的《神奇的溶洞世界》,由

于学生积极参与,较好地让学生进入体验性的学习,因此获

得了全国二等奖。学生与教师课前动手搜集溶洞照片,在课

堂上自己布置一个小型的溶洞图片展览,并分组参观,教师

还通过放录像,将学生带入了亚洲第一溶洞贵州的“织金洞”,

接着教师启发学生用语言描述在洞中看到的钟乳石、石笋、

石柱、石帽的形状和色彩,进而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耳听的

同时,闭目想象自己心目中的“溶洞天堂”,在短短的四十分

钟,让学生经历了眼看、耳听、口述、心想、手做的亲身体

验过程,虽然教师花在技法和构图上的指导时间很少,却产

生了很好的作业效果。

学生合作作业(分组或全班)后的成果分享,也是心灵

体验的一种好的形式。一位美国小学低年级的教师,上一节

《画肖像》的美术课,他没有要求学生带任何绘画工具,教

师自己带了一大张白纸和一盒彩笔。教师在课堂上的第一句

话是问同学们“想不想给班上的一位小朋友画一张像”,大家

齐声回答:“愿意!”教师随即又问:“班上那一个同学的样子

最突出,最有特点?”同学们互相张望了半天,最后眼神全

都集中在一位前排的小同学身上。这位同学卷卷的头发,脸

呈三角形,红朴朴的面颊,中间有些雀斑。教师接着说:“XX

小朋友,大家都很喜欢你,你能为大家做模特,让大家画一

张像吗?”这位小朋友开始有些腼腆,后来慢慢地走了出来。

教师先将纸铺在地上,叫这位小朋友在纸上躺下,请一位小

朋友顺着这位小朋友身体的周围,画出轮廊,然后,教师将

这张有简单外形轮廊的纸贴在墙上,同学们一下子哄笑起来。

教师接着说:“每个小朋友都请认真观察一下我们的模特,看

看他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每人上去画几笔,看谁画得好?”

这时,有的学生摸摸模特的卷发,有的指指他脸上的雀斑,

先先后后地开始在纸面上描绘,不一会儿,这张有外轮廊的

像开始“一塌糊涂”了,有曲线、有直线、有红色、有绿色……,

当这张集体合作的肖像完成时,确实是“一塌糊涂”,但奇怪

的是非常像这位小同学的样子,老师非常高兴,表扬了大家,

每一个小朋友都乐呵呵的,分享着合作的成果,幼小的心灵

得到了一种感悟。

(五)现代教学中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问题性

问题性学习方式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探究问题,进而提

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它的模式是:出问题I一极成假设卜网

定计划।-画值植司一।总结提阿。这种模式可以引导学生手脑

并用,运用创造思维去获得亲身体验的知识,培养学生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探究的态度

和习惯,逐步形成探究学习的技巧。这种学习模式理论上是

借鉴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吸收入了杜威的“五步教学

法”和布鲁姆的“发现法”它强调的是教师只替学生设置探

究的情境,而不是给学生现成的知识,学生是“探究者”教

师只是“引导者”和“顾问”。

美术教学中,教材提供的有现成的知识,但也有大量必

须探索的问题。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四个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欣赏、评术;综合、探索,都包含了问题性:

造型应该如何去表现?设计中的创意怎样才能有新意?欣赏

中学生对作品的自我认识,综合中的“探索”本身也就是问

题的探究。

一位美国的小学美术教师在上《欣赏梵高的作品》一课

时没有介绍梵高的生平,他的代表作和风格,因为这些基本

上已是定论的知识。教师在堂上提出了几个可以探究的问题:

画中的笔触一条一条的象什么?这些笔触中各种方向的规律

变化使你产生怎样的感觉?你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试着描绘一

组静物或风景。学生感觉非常有趣,因此讨论热烈,试画效

果也不错。至于前面谈到有关梵高的定论知识,教师要求学

12

生在计算机网上去查阅一下就行了。

学习方式本身也包含有“教与学”的关系,虽然这里谈

到的多偏重在学生方面,但也涉及到教师的得法引导和教学

方法。在教学中战略性、方向性的东西是最重要的,而战术,

即教法则比较灵活,教师运用的空间是很广的。

三、构建新型的美术学科评价观念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评价就是要量化,评价就是要看成

果。其实,评价就是人们对某一事物作出价值判断。你上街

去买东西,如果这种商品价格不贵,质量又好,你会觉得这

商品价廉物美。评价美术作品时,不单看作品物体画得象不

象,构图好不好,而是多方面的看待美术作品中学生是如何

构思、如何创造的。教育评价的本质其实是对教育的过程、

行为及结果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教育效果需要整体综合评

价,象我们现在组织的青年歌手大赛这些活动,都设立了综

合素质的评分,这表明越来越注重歌手的综合素质,注重人

才综合能力的素养。看美国教师的评价制度,它既包括对教

师教学情况及绩效的评价,又包括对课外教学辅导工作和个

人言行举止、态度的评价。在英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已

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种手段,它十分

重视自我评价与评价会谈这些形式的结合,强调教师在评价

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当前我国正进行新课程的改革,课程

评价也积极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这不仅仅是评价体

系的变革,更重要的评价理论、方法、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

程的转变。

[-]传统评价与现行评价的对比

传统的评价有它的利弊之处,首先它是以学生为单一的

对象,只是在对学生学习后,用考试方法得出成绩,然后,

进行评价,以至于把其它综合素质也混合一体进行评价,某

位学生考试成绩优秀,感觉上他是一个好学生,那么他在其

它方面也“应该都行”,这是评价中的感性偏差,可称为“感

性评价”,较容易走进这个误区。

其次,在评价活动中,评价以专家说的为主,盲目追求

“专家门诊”,一位教学专家和几名教学人员到一所学校听美

术课,课后,学校领导请这位专家和其他教学人员谈谈对这

节课的评价,专家先说了12个字:“教学目的达到,过程安

排合理”,紧接着一位教学人员补充了6个字:“提问合理得

当”,这时又有一名教学人员又补充了6个字:“学生作品丰

富”,象这样一些随大流的评价方式,我们还是少采纳为好,

学生回答问题都要有自己的观点,那专家、评价人员更应拿

出独特的见解,对教师、学生进行良好的良性发展的指导。

传统教学评价也有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引用的地方,比如

说: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具体说,就是在一组评

估对象内部进行相比较,全国各地区经济、文化有它的不同

情况。每年的高考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每个省的取分线根据

自己考生的情况而定,北京、上海等地区的取分线较高,贵

州省的取分线较低,这就是相对而言,对全国的学生进行相

对评价,我们的专家、教研员到较偏远的村小学去评课,那

评价的尺度就要根据当地条件来确认,不能以发达地区学校

的标准来要求。绝对评价是根据情况,制定统一的标尺,还

是以每年的高考为例,为了对学生有一个衡量尺度,了解学

生发展情况,基本上统一了全国的考试试题,试题就是对学

生的一个绝对评价、传统评价还有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定

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等等,但主要目的都是为了选拔。

素质教育下的评价改革倡导的是“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这是当今教育教学评价理念、方法、手段的一个重要转变。

就象我们看世界杯足球赛一样,不仅进球要精彩,比赛的过

程也一定要有观赏性。现今评价特点是重视学生综合发展,

在教育教学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怎样学会做人,学会认识,以

及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评价中特别要关注学生的

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与优点,根据他们不同

的特点来进行评价,素质教育的评价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

评价方法多样化,我们还要把评价多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以便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4

【二】美术课堂教学评价观念的转变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份,美术课是专

业性较强的课,它要求教师的基本功扎实,有丰富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要使美术课堂变得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调动能力,

当前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由原来的“注重成果”转变成“注重

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

主要内容,课堂中是否师生共同参与协作学习,学生在教学

活动中与同伴的合作行为表现,学生的讨论过程等等。原来

的美术教学课堂由导入观察板书教师示范

作业一一展示等几个基本环节组成,最后看作品是否精致美

观,而现在的美术课堂教学可谓是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从

室内到室外,采取“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方式,有一堂

手工课,他的新旧教法的对比,课题为“纸造型——房子”,

课改前,教师用提问方式导入,然后板书、示范,最后学生

的作品大部份都是相同的造型,在形的变化创意上有所欠缺。

课改后,教师再次上了这个课题,这位教师开始就用电教设

施导入课题,让学生欣赏建筑,再让学生讨论制作的方法,

教师在这个时候就用提问法等形式引导学生怎样运用更多的

制作方法和设计的构思,作业时,教师让学生分组完成制作,

学生最后把制作好的房子组成一个个小区。这堂课不仅让学

生学会怎样设计和运用多种方法制作房子,更重要的是让他

们学会了主动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改变了教师对教学

能力的认识,从关注“教”到关注“学”这样的过程,而美

术课堂教学评价更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

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了些什么等等,教师在教学中担任了

什么角色,随堂机智、应变能力等等。

评价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角色发生着

巨大的变化。首先,我们来看教师的评价,要全面提高学生

素质最基本要提高教师素质。在美术课堂中,要不断提高教

师教学水平,让学生的作品更能表现自己的个性,教师在教

学中要和学生处于同等地位。对美术教师的评价观念要有实

质性转变,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和研讨,成为

对美术教师评价的重要标准,美术课教师评价方法也应多元

化,例如:开展教师自评,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自己先进行

对本次教学有何得失的反思。还可以进行校长、学生、家长

共同参与对本次教学的评价。这也是新课程教师评价的重要

内容,这样对促进教师发展,反思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评价

方法不要固定用哪一种,只要适合于教师的发展都行。

其次,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评价也是教学整体

的重要组成部份,在教学中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评价,会

有不同的目的和意想不到的效果,某校的一位美术教师在上

四年级的“T恤衫纹样设计”这节课时,在学生作业时,发现

一位学生先用手工方法经过折、剪等过程制作出一件T恤,

然后,再在这件T恤衫上设计美丽的图案,这位老师及时把

他的做法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用鼓励的评价语言对学生进

行激励,当时就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创新欲望。所以,不要小

看教师这一点鼓励性评价。学生的活动、讨论在整个美术教

学过程中起到了主体发挥的作用,教师也要在活动中对学生

进行引导评价,引导他们相互参与进行自我、他人的评价,

让学生从评价中找出不足之处,改变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

比如,在上六年级“立体构成”这节美术课中,学生分成几

个组先进行讨论设计和制作方法,然后在全班进行研讨,有

一组在讲完设计方法后,其它组就给这个组指出了一些不足

之处。相互之间进行评价。最后,这次作业也完成得较好,

外形各异的立体造型展示在大家面前,有了探究学习、自主

学习的过程,学生也有了较好的成果展示。在对学生的的作

品评价中,我们教师对作品的分析方式,思维方式也应有所

转变,我们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思维,而不是仿照能力,学

生的作品应该有他的天真烂漫的瑕想。作品的构图与色彩不

一定要多么标准与丰富,让人看了老是把思维停留在构图与

色彩上。简单而有创意的作品就是美,只要让人看了能把你

带入一个瑕想的空间,能反映出个性特点,那么,这位学生

的作品应该是比较好的。

总之,我们一定要立足于新型的评价方式与教学方法中,

让评价这根指挥棒点出更多优秀的教师,指出更好的作品,

发展更多优秀的学生。

16

四、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有效地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小学

美术教育改变原先的单调的由老师讲授和演示的方式,使学

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呢?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途径。

【一】、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这次美术课程改革中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

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

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

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讲《美好的童年》这课时,可以让学生先来讲讲自

己童年的趣事,再拿出记录童年趣事的照片与朋友分享。然

后,老师也给学生讲了自己在童年里记忆最深刻的一件趣事,

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和自己一样,产生一种亲近的感觉。在这

样的气氛下再让学生画画,学生会感到有很多内容可画。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

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

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

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

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

的兴趣。

如讲《泥塑彩鸟》一课时,这位老师走进课堂一言不发,

先在投影仪上出示一片森林的图片,接着在录音机里播放鸟

叫的声音。起初学生都莫名其妙。过了一会,学生不由自主

随着动听的鸟声讨论开来。然后,他指着黑板上的森林说:“原

来在这片森林里生活着好多鸟类,可由于当地的人们乱捕乱

杀,都把鸟儿吓跑了,现在他们知道错了想请同学们帮着把

鸟儿请回来,哪你打算请那些鸟回来?/意境的创设使学生

一下子活跃起来,各抒已见。在这种良好的情境中,这位老

师因势利导地引入了新课。实践证明,创设一定的情境,不

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达到“曲径通幽”之效。

【三人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置疑问,

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

在美术课中,巧妙设置疑问,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

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也才能使学生形成

探索的目标,从而推动教学目的与任务的实现。

比如这位老师在教《怎么画鸡》一课时提出让学生“考老

师”,请学生随意说出一种形状,只要老师添上几笔,就能画

出一只可爱的鸡来。学生被这句“考老师”的言语所激励,

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都想以自己的绝招来难倒老师。于是

学生就纷纷举手说各种形状,但都被我一一添上了鸡的眼、

嘴、冠、尾、翅、腿、爪,使这些图形巧妙地变成了“方形

的鸡”、“圆形的鸡”、“窄长的鸡”等等。学生感到非常有趣。

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活动,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

课堂的教学气氛宽松和谐,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人人投入,

并学会了抓住鸡的形象特征来作画的方法。

【四人教具演示,激发兴趣。

教具的运用,虽然是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但设计巧妙,

用得恰当,可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对称式纹样设计》时,老师先出示了一张对

折了的剪纸,在未打开前,用幻灯投影出来,让学生猜:打

开来的时候可能是什么?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投影

上,气氛一下活跃起来,纷纷举手猜测,很快就有同学猜对。

学生对此产生了兴趣。接着,利用这一张剪纸,让学生总结

对称的规律,学生因为在猜测时注意到图案的形状,所以很

快就把对称的规律总结出来。这种教具的运用,就起到强化

18

学生参与教学的作用。同时也给课堂增添了一种情趣,活跃

了气氛,使课堂常规教学在愉快的游戏娱乐之中得到实施。

【五】、运用竞赛,激发兴趣。

儿童的好奇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特点。有

意引进竞争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

知识的理解。

比如上《古诗配画》时,采用了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四

个组为四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各队的其中一位同学到黑

板上默出一首古诗,看哪一队写出的古诗数量最多。这样一

来,大家情绪高昂,都想争第一,于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学

生对古诗的兴趣越来越浓。通过竞赛,学生即复习了很多学

过的古诗,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为接下去的古诗

配画教学做好了铺垫。

【六人组织讨论,激发兴趣。

围绕某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争辩,让他们各抒已见,

互相启发补充,使问题获得完美的解决,提高他们的学问积

极性,使他们对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萌芽了解决此

问题的欲望。

讲《桌子、椅子设计》时,首先让学生来说说对现在使用

的课桌椅有什么不满意的,然后提出改进意见,最后要求学

生自由合成4人一组,设计一套课桌椅,并象产品说明书一

样附以说明。先让各组讨论所做课桌椅款式及功能。学生一

下子讨论开去了,课堂气氛一下热闹起来,学生之间各抒已

见,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然后组内讨论得出结果。这样一

来学生的兴趣更浓了,积极性也提高了,同时也给了学生有

互相交流的机会。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活跃了课堂气

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人采用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

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在美术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使学生

愉快的气氛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比如在讲《泥塑小动物》时,老师准备了各种动物的玩具

放在一个盒子里。首先向全班宣布:“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

吗?”学生一听到做游戏,干劲就上来了。接着他请了5位

同学到讲台来,先把眼睛用布朦上,然后每人发一个玩具让

他们摸摸,要他们比赛猜一猜自己拿的玩具是什么动物,有

什么特点。这时课堂一下活跃起来。很快,学生就摸出了是

什么动物,特点也讲得很完整。这样一来,学生对此产生浓

厚的兴趣,同时也解决了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分析动物特

征的这部分教学内容。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D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1)

二、基本理念(3)

三、设计思路(4)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7)

一、总目标⑺

二、阶段目标⑺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9)

一、内容说明(9)

二、内容标准(13)

第一学段(1〜2年级)(13)

第二学段(3〜4年级)(16)

第三学段(5〜6年级)(20)

第四学段(7〜9年级)(23)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28)

20

一、教学建议(28)

二、评价建议(29)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0)

四、教材编写建议(31)

附录(33)

一、案例(33)

二、名词术语解释(36)

第一部分前言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

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尤其是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以后,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

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义务教育阶

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

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义务教育阶

段的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课程改革,促进美术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体

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制订,力求体现

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

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

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课程性质与价值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

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因为情感性

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

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

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

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

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

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感知觉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学校体系中,大多

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的基础上,而美术课程则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

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美术课程能逐步培养

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

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

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

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

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0美

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

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

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用是独特的。

二、基本理念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

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

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