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课件_第1页
再生障碍性课件_第2页
再生障碍性课件_第3页
再生障碍性课件_第4页
再生障碍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念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临床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出血、感染综合症。分类根据病情、血象、骨髓象、预后:

SAA:SAA-ⅠSAA-ⅡNSAA:根据病程、预后:急性型慢性型根据病因:先天性(遗传性):Fanconi(FA)贫血家族性增生低下性贫血

(Estren-Dameshek)

胰腺功能不全性再障后天性(获得性):继发性如药物所致原发性无明确诱因流行病学

老年发病率高,男女发病率无差别。地域发病率欧美4.7-13.7/10万日本14.7-24.0/10万中国7.4/10万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一)物理因素放射线(二)化学因素药物如氯霉素、苯等(三)生物因素病毒如HBV、微小病毒B19

引起再障的化学及物理因素如下表

(1)苯及其有关物(2)电离辐射(Χ线,放射性核素,

射线等)

(3)烷化剂:氮芥及其衍生物(4)抗代谢物:抗叶酸,6巯基嘌呤(5)某些抗生素:红比霉素,丝裂霉素及阿霉素等(6)抗核分裂药;秋水仙碱等(7)其他:无机砷,雌激素等1.与剂量有关的致病因素

(1)

抗生素:氯霉素及合霉素,偶尔链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等

(2)

有机砷

(3)

磺胺类:磺胺塞唑,磺胺异恶唑

(4)

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三甲双酮,美索因等

(5)

抗甲状腺药:他巴唑,甲基硫氧嘧啶

(6)

抗风湿药:保泰松,阿司匹林

(7)

镇静药:氯丙嗪,利眠宁等

(8)

抗组织胺药:盐酸吡甲胺,异丙嗪

(9)

抗结核药:对氯水杨酸钠,异烟肼

(10)抗疟药:阿的平,氯鸹等

(11)杀虫剂:DDT等

(12)其他:金制剂,染发剂,汞,有机溶剂,氯化银等2.偶尔引起再障的因素二发病机制(一)造血干细胞缺陷----种子学说

1、骨髓中CD34+减少;

2、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下降,体外培养对造血因子反应差。(二)造血微环境异常----土壤学说

1、骨髓脂肪化:静脉窦壁水肿、出血、毛细血管坏死。

2、骨髓基质细胞生长差,其分泌各类造血调控因子明显异常。

(三)免疫异常----虫子学说

1、外周血及骨髓中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2、T细胞亚群失衡:

Th1辅助细胞、

CD8+T抑制细胞、

CD25+T细胞、

γδTCR+T细胞比例升高。

3、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TNF升高

4、骨髓细胞凋亡亢进

5、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T细胞功能异常、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杀伤及淋巴因子介导的造血干细胞过度凋亡引起的骨髓衰竭是AA的主要发病机制。造血微环境及造血干祖细胞量的改变是异常免疫损伤的结果。临床表现一、SAA: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

(一)贫血:进行性加重。(二)感染:发热T>39。C,部分发热难以控制,高热、感染重。(三)出血:不同程度皮肤、粘膜、内脏出血。二、NSAA:起病和进展较缓慢,病情较SAA轻。

(一)贫血:慢性过程。

(二)感染:感染相对易控制。(三)出血:出血倾向较轻,以皮肤、粘膜为主,内脏出血少见,出血易控制。急慢性型再障的主要区别主要区别急性型慢性型起病多急性多慢性出血症状部位多,程度重,内脏出血多见部位少,程度轻,多限于体表感染多见,且较严重,常合并败血症少见,且较轻血象全血细胞减少严重,网织红细胞<1%全血细胞减少轻,网织红细胞>1%骨髓象多部位增生减低,非造血细胞增加有的部位增生活跃,有的部位增生减低,非造血细胞不增加预后病程短,多于半年内死亡病程较长,经过治疗约33%治愈或缓解,33%进步,33%迁延不愈,少数死亡。实验室检查一、血象:

SAA:

全血细胞减少,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网织红细胞<0.005,绝对值减少<15×109/L,白细胞<2×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

血小板<20×109/L,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多。

NSAA:全血细胞减少,达不到上述标准。二、骨髓:

SAA:多部位骨髓增生重度减低,粒、红、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形态大致正常,淋巴细胞及非造血细胞比例明显升高,骨髓小粒空虚。

NSAA: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可见较多脂肪细胞,粒、红、巨核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网状细胞、浆细胞比例升高,多数骨髓小粒空虚。

骨髓铁染色储铁增多,中性粒细ALP染色强阳性。

骨髓活检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细胞增多。三、免疫相关检查及细胞因子:

CD4+/CD8+降低;Th1/Th2升高;

CD8+T抑制细胞升高;

CD25+T细胞高;

γδTCR+T细胞比例升高。造血负调控因子IL-2、IFN-γ、TNF升高。诊断及鉴别诊断一、诊断:(一)AA诊断标准: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0.01,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2、一般无肝脾肿大。

3、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高,骨髓小粒空虚。

4、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PNH、

Evans综合症、MDS、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等。

5、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二)SAA-1(又称AAA)诊断标准:具备上述标准外尚须

1、血常规:网织红细胞绝对值<15×109/L,

中性粒细胞<0.5×109/L,血小板<20×109/L。

2、骨髓增生广泛重度减低。(三)VSAA(极重性再障)诊断标准:

SAA-1诊断标准中

中性粒细胞<0.2×109/L。(四)NSAA(又称CAA)

诊断标准:达不到

SAA-1诊断标准(五)SAA-2

诊断标准:NSAA发展达到SAA-1诊断标准时二、鉴别诊断:(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

:全血少,溶血表现,酸溶血实验、糖水实验、蛇毒因子溶血实验、微量补体溶血实验阳性。(二)骨髓增生异常综和症(MylodysplasticSyndrome.MDS)

:难治姓贫血(三)Fanconi贫血(FA):先天性再障,表现为乙烯、两系或全血减少,可伴发与异常(皮肤色素沉着,骨骼畸形,器官发育不全),高风险发展为MDS、AL及其他肿瘤,细胞染色体受丝裂霉素C作用极易断裂。(四)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Evans综合症,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升高,中型粒细胞无减少,骨髓红细胞比例无减少,Th1/Th2下降,CD5+B淋巴细胞升高,血清IL-、4IL-10升高,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好。(五)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感染、溶贫患者中,表现全血细胞尤其红细胞奏然下降,网织红细胞下降,骨髓三系造血细胞减少,与SAA-1相似,但骨髓于片尾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病情自限性,约1个月自然恢复。(六)低增生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七)恶性组织细胞病:非感染性发热,进行性衰竭,肝脾淋巴结肿大,黄疸,出血重,骨髓中异常组织细胞。治疗治疗原则1.尽可能寻找并去除致病因素;2.支持治疗;3.采取一切措施促进造血功能恢复。一、支持治疗:(一)保护措施

1、预防感染:SAA保护性隔离;

2、避免出血,禁剧烈运动;

3、避免结出危险因素:如对骨髓有损伤

(二)对症治疗

1、纠正贫血:Hb<60g/L输红细胞;

2、控制出血:止血药物(注意泌尿生殖器官出血者禁用抗纤溶药物如氨基己酸);

Plt<10×109/L、出血表现尤其内脏出血输血

小板。

3、控制感染:细菌培养;应用广普抗生素;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注意真菌感染。

4、护肝治疗。二、针对发病机制治疗

(一)免疫抑制治疗

1、抗淋巴细胞/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

适应症:SAA

用量及用法:马ALG10~15mg/kg.d*5天兔ALG3~5mg/kg.d*5天注意事项:用前皮试;用药过程中糖皮质激素预防治疗过敏反应;静点ATG每日剂量维持点滴12~16小时。2、CSA:全部AA均适用

用量:6mg/kg.d左右,疗程一般1年以上。注意:用药个体化;药物不良反应;药物剂量的调整副作用:肝肾功能损害;齿龈增生;消化道反应;高血压等。(二)促造血治疗

1、雄激素:适用于全部AA

常用药物:司坦唑醇(康力龙)2mgtidp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