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介绍课件_第1页
中国少数民族介绍课件_第2页
中国少数民族介绍课件_第3页
中国少数民族介绍课件_第4页
中国少数民族介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满族中国部分少数民族及其风俗民情1概况: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尤以辽宁最多,最初称为肃慎,五代时为女真,17世纪皇太极改名为满洲,辛亥革命后改为满族。2概况:语言文字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17世纪40年代后,满族普遍使用汉语和汉文,现在只有黑龙江的少数老人会说满语。

3民俗:服饰

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4民俗:服饰

满族女子梳京头和“盘盘髻”。5民俗:饮食

主食是小米,吃黄米干饭、黄米饽饽,喜粘食。风味食品是白肉血肠和猪肉酸菜炖粉条。代表菜是八大碗的满洲席,风味小吃和点心品种繁多,以萨其马最为著名。6民俗:饮食满族的点心以“萨其马”最为人们喜食7民俗:禁忌满族有尊老的习俗。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意坐和堆放杂物;不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穿带狗皮袖头的衣服;在满族人家里做客,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赶狗,更不能说狗的坏话;不得打喜雀和乌鸦;不得在索伦杆上拴牲畜。8民俗:居住

院内影壁墙东南角竖一索伦杆(谓之神杆),顶端安放一个锡斗(木板做成的方斗型),内装切碎的猪肠、心、肝、肺和五谷杂粮;地面四周,不能堆放杂物和拴牲畜,必须保持洁净9民俗:居住

满族住房,一般东南开门,其结构形似口袋,三面设炕,西炕供奉祖先神位,俗称“口袋房,曼子炕”,以西炕为尊,供祖宗神位,南炕为小,北炕为大。

10民俗:宗教信仰满族曾笃信多神萨满教,后来信奉佛教。现在部分地区仍保留萨满教信仰。11概况:分布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于新、辽、黑、甘、青等省区。蒙古族12民俗:服饰

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蒙古靴。13民俗:服饰

首饰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制成,逢年过节、喜庆宴会、探亲访友时使用

14民俗:饮食

蒙古族的饮食主要包括粮食、奶食和肉食。牧区主要是奶食和肉食。15民俗:饮食

蒙古族烤全羊16民俗:居住

游牧地区牧民多住圆形穹庐顶的蒙古包;蒙古地区的标志建筑也常饰以穹庐顶

17民俗:歌舞

蒙古族能歌善舞,主要乐器为马头琴。18民俗:节日活动

“那达慕”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游戏”或“娱乐”,流行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蒙古族聚居地区。19民俗:节日活动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20民俗:节日活动男子三项那达慕:摔跤21民俗:节日活动男子三项那达慕:赛马22民俗:节日活动男子三项那达慕:射箭23民俗:禁忌

忌在蒙古包门前下马、下车,并忌讳将马鞭、刀枪带进包房内

24民俗:禁忌

忌讳坐蒙古包的西侧或西北角,睡和坐时忌脚伸向西侧或西北方;不能在火盆上烤脚;赠送礼品忌单数;有产妇或病人,忌接待客人来访25民俗:禁忌蒙古族的守门狗和猎犬禁止外人打骂

26概况:分布维吾尔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27民俗:居住28民俗:服饰29民俗:饮食以面食为主,喜欢吃牛羊肉、家禽和鱼。30民俗:饮食禁忌:忌食马、驴、骡、狗肉以及动物的血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一般不饮酒。31民俗:节日活动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节、那吾鲁孜节32民俗:歌舞33概况:分布

朝鲜族人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在黑龙江省、辽宁省,还有些散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最大的聚居区。

朝鲜族34概况:语言和文字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是方块状拼音文字。35民俗:服饰36民俗:饮食

朝鲜族以大米为主食,以辣、酸、甜为特色。名菜名点:打糕、冷面、大酱汤、泡菜、狗肉。37民俗:居住砖木结构瓦房,屋顶四面斜坡,房屋朝南,席炕而作。38民俗:节日节日基本与汉族相同,特殊的节日有回甲节和回婚节。39民俗:歌舞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称。舞蹈: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剑舞及僧舞歌曲:桔梗谣、诺多尔江边乐器:伽倻琴40民俗:体育活动妇女的传统运动:跳板和荡秋千男子喜欢的运动:摔跤和踢足球。41民俗:禁忌

朝鲜族婚丧和佳节不杀狗、不吃狗肉。崇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42回族43概况:分布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宁夏为主要聚居区,其次是甘、青、新等省区

44民俗:服饰礼拜帽盖头45民俗:饮食回民对肉食的选择比较严格,只吃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牛、羊、驼肉和食谷类的禽肉及带鳞的鱼类手抓羊肉46民俗:饮食

回民粮食以面食为主,油香和馓子是主要食品。47回族盖碗茶民俗:饮食48民俗:节日活动回族的三大节日是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49民俗:禁忌回族以爱清洁,讲卫生在我国各民族中著称,饮食禁忌比较严格

50概况:分布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51概况:语言文字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语支,目前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52概况:文化艺术壮锦铜鼓53民俗:服饰54民俗:饮食

以大米、玉米为主,喜食糯米,驼背粽、烤整猪和白斩鸡是特色饮食。55民俗:节日活动

壮族有中元节、牛魂节、三月三的歌圩。56民俗:居住

多数与汉族相同,部分地区为“干栏式”,分上下两层,以后厅火塘为中心。

57概况:分布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湘、鄂、川、黔、渝毗连之地,主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58民俗:服饰59民俗:饮食

土家族多食玉米、小米,喜吃糯米粑粑、火坑腊肉、团馓,喜饮酒,但禁食狗肉。60民俗:文化艺术以歌谣、摆手舞、史诗和山歌而闻名,此外还有傩戏和土家锦俗称西兰卡普。61民俗:节日活动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有赶年和土家年。62民俗:居住63概况:分布

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白沙、乐有、三亚、五指山等七县二市之内。

黎族64民俗:服饰65民俗:饮食以稻米为主食,喜食槟榔和竹筒饭。66民俗:居住67民俗:节日活动

黎族的民族节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有三月三、春节和端午节。

68概况:语言文字

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等省。有本民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现通行汉文。苗族69民俗:服饰70民俗:饮食

苗族以大米、玉米、小米为主食,喜食酸,有丰富多彩的酒文化。71民俗:居住

吊脚楼

苗族房屋为三开间的平房或楼房,山区为吊脚楼。72民俗:节日活动苗年、龙舟节、四月八、吃新节、芦笙节、花山节和清明节。73概况:分布

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其余分布在青海、四川、甘肃及云南等地。藏族74民俗:服饰75民俗:饮食藏族的饮食主要是糌粑、肉食和奶制品,不吃奇蹄类兽肉,大部分地区还有不吃飞禽和鱼的习惯。76民俗:民居农区碉房牧区帐房77民俗:节日活动

藏历雪顿节、望果节、藏历年、酥油花灯节、沐浴节等。78民俗:宗教信仰

作为藏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藏传佛教,也有少数人信奉原始宗教苯教。79概况:分布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省区。

彝族80概况:语言和文字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族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81民俗:服饰82民俗:服饰83民俗:居住84民俗:饮食主食为玉米、荞麦、燕麦和土豆,喜欢吃坨坨肉,饮转转酒。85民俗:节日彝族除春节外,最主要的是火把节。86民俗:歌舞曲调:爬山调、迎客调、娶亲调乐器:葫芦笙、马布、巴乌等舞蹈:阿细跳月、锅庄舞87概况:分布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云南省各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区和贵州省毕节地区。白族88概况:文化白族有自己的语言,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族历史上有许多发明创造和优秀作品,代表是《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和《大理画卷》。89民俗:服饰90民俗:饮食砂锅弓鱼乳扇三道茶91民俗:居住92民俗:节日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代表的有三月街和绕三灵。93概况:分布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四川和西藏。纳西族94民俗:服饰披星戴月95民俗:饮食纳西族以玉米、大米、小麦为主食,主要食品有丽江粑粑、琵琶猪和三叠水。96民俗:民居97民俗:节日活动

纳西族人民的节日有尝新节、朝山节、三月会、火把节等,最有特色的是棒棒会,也称老会。98概况:分布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其余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各县。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