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二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武汉二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二中学2024年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在这里,基本都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A.左右江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中央革命根据地D.川陕革命根据地2.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B.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D.国家的产生和发展3.“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表明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约束。这一约束的法律依据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民法典》4.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第一次由相互隔离、孤立的状态逐渐走向一个墼体.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没有到达印度洋的航海家有①达伽吗②哥伦布③麦哲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5.《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有人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他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凡尔赛和约》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6.“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这是胡适写的中国第一首白话诗《两只蝴蝶》。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是A.维新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7.“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段报道反映的是哪场战役?A.北伐战争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8.下图所示的制度来自()A.古印度 B.古巴比伦 C.古罗马 D.古希腊9.“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近现化湖湘大地人才辈出,他们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下列人物中,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湘籍英雄是A.雷锋B.邱少云C.罗盛教D.谭嗣同10.第三次世界性的技术革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有()①原子能②电子计算机③生物工程④航天技术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1.下列数据表明我国年份国民生产总值(亿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3624.10206.38343.402012年5193223866824565①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②人们生活不断改善③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⑤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⑥城镇居民收入不平衡A.①②③⑤B.①②⑤⑥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12.归纳法是历史探究学习的常用方法,根据以下事实你能推断出探究的主题是()A.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B.渴望和平,民主团结C.国家统一,民族独立 D.百年屈辱,民族抗争13.近现代的经历了“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这一“历程”分别与下列哪些战争有关①鸦片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中的铁农具最早出现的时间是A.西周时期B.商朝时期C.春秋时期D.秦汉时期15.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最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A.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C.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响16.英国媒体列出2050年前人类面临的十大挑战: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人口老龄化、城市逐渐减少、社交媒体发展、自然资源紧缺、定居其他星球、增强智力技术、新地缘政治困局、汽车数量猛增以及人工智能变强。这证明A.人类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重大社会问题B.人类已经拥有了改造生存环境的科学技术C.人口、粮食、社会保障、环境等问题重重D.人类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无法解决的难题1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A.三民主义B.一个中国C.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D.军事力量强大18.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历史现象原因A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极盛罗马法的实施B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渐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三次布匿战争C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基督教的创立D1456年,拜占庭帝国灭亡亚历山大东征A.AB.BC.CD.D19.“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一说法,今天是通过()A.计算机网络实现的 B.高新技术实现的C.通讯技术实现的 D.学校教育实现的20.培育出湘云鲫的是A.中南矿冶学院B.中南大学C.国防科大D.湖南师大21.喜好穿越剧的莉莉坐上了从株洲到北京的地铁,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来到19世纪中期的欧洲,坐上了当时最新式的交通工具A.马车B.火车C.飞机D.宇宙飞船22.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相似之处有①大国强权政治明显②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③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④都决定建立国际组织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3.“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24.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反映了宋朝统治者推行的国策是()A.重文轻武 B.重农抑商 C.重视教育 D.重武轻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九年义务教育。26.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了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45年8月,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________”。27.社会的变迁彰显时代的进步。在中国,以“君”“先生”取代“大人”“老爷”等称呼得益于革命。日本提倡“穿西服、吃西餐、跳交际舞”等行为是在(改革)之后。城市即使在夜晚也亮如白昼,居民出行更加方便。这些主要是得益于革命。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法律文件的颁布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废除法律;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随意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英国《权利法案》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民。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材料三《拿破仑法典》,1804年公布。拿破仑一世主持编制工作。它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证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稳定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保证了农民利用自己的小块土地。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辞海》材料四1862年9月24日,合众国总统发出一道宣言: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请回答:根据材料一,《权利法案》颁布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它的颁布对英国政体有怎样的意义?材料二来自于什么法律文献?该文献的起草者?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为什么要颁布《法典》?该法律文件在法律史上有什么地位?材料四的内容出自哪个国家的哪一法律文件?该文件对这个国家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上述材料涉及的法律文件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作用?并从中举出一例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文献。29.(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历史事件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开始1953年底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7年底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71年10月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1972年9月中日建交材料二进入新时期,中国更加积极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1981年以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成功召开。同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到2011年,中国已同171个国家建交。到2012年,中国已在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50多所孔子学院。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必将对21世纪的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请从材料一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综上所述,你得到了哪些关于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认识?30.(7分)下面“明清帝国的繁荣与危机”设计,请你根据要求把所缺的内容完成。填写表格,帝王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帝王措施评价明太祖废除,设立三司废除,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里清雍正帝设军机处(2)在投票选举我心中的民族英雄时,郑成功位居榜首,请你谈一谈理由。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方面,清朝中央政府是如何加强对西藏和新疆管辖的。明朝以前,我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请你写出严重阻碍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的两个事例。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部队在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在汉武帝时,大一统的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C选项符合题意。明清时期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民族交往、民族冲突,民族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过一系列反对国家分裂、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然而随着专制集权进一步加强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A选项不符合题意;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开创了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随后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代表的早期文明。到了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是夏商周时期的阶段特征,BD选项不符合题意。由此,ABD都可排除,故选C。3、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权利法案》使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议会的约束,所以出现了“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故A符合题意;《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和英国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人权宣言》和《民法典》是法国的文献,和英国无关。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认识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权利法案》使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4、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达•伽马开辟了从欧洲到东方印度的新航路,他到达过印度洋。而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新航路,故他没有到达过印度洋。麦哲伦进行了环球航行,但在菲律宾被杀死,因此他也没有到达过印度洋,所以没有到达过印度洋的航海家是哥伦布和麦哲伦,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5、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和约》是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是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统治秩序,但这并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随着新的势力的发展,这种暂时的平衡又会被打破。A项不是《凡尔赛合约》签订带来的影响;C项表述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详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国针对德国签订的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的统治新秩序,展示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6、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一是文学革命,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7、D【解析】

依据题干“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40年,为了打破敌人的“囚笼政策”,彭德怀领导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千米的占线上,开展了百团大战,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有效的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战役,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D项符合题意;北伐战争的主要战场在湖南、湖北,A项不符合题意;平型关战役的战场是山西大同,B项不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的地点是山东的台儿庄,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8、A【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古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9、A【解析】

依据题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1956-1966年,雷锋是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被称为“节约标兵”,A项符合题意;邱少云和罗盛教是抗美援朝时期的人物,BC项不符合题意;谭嗣同是戊戌变法时期的人物,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0、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其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故D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BC包括不全面,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1、A【解析】

分析题干中图表数据可知,2012年比1978年,我国在国民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说明了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也体现了对外开放水平不断增强。①②③⑤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不符合事实;⑥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睛】解决本题需要理解综合国力的含义。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12、A【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列举的史实包括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这些都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史实。把这些史实放在一起探究,目的是要警示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3、A【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近现代的经历了“割占—回归—分离”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导致被日本割占,抗日战争胜利,回归到祖国的怀抱;1949年解放战争蒋介石失败,逃离,导致了分离。因此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鸦片战争,与题干内容无关,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14、C【解析】

依据题干中限制词“铁农具最早出现”,结合课本所学,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C符合题意;西周和商朝时期的农具是青铜器,还没有铁农具,AB不合题意;秦汉时期比春秋时期要晚,已广泛使用铁农具,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ABD不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应选C。15、B【解析】根据课本所学,1997年香港回归,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问题上得到了成功运用。根据材料可知,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国际版推出了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到2007年7月,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了《香港根本死不了》,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一国两制”保证了香港的繁荣,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16、A【解析】

据“2017年8月英国媒体列出2050年前人类面临的十大挑战:人类基因编辑技术、人口老龄化、城市逐渐减少、社交媒体发展、自然资源紧缺、定居其他星球、增强智力技术、新地缘政治困局、汽车数量猛增以及人工智能变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证明人类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重大社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人类应该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投资、保护有限资源、加大禁毒和反恐怖的力度、加强国际合作、重视有关的舆论宣传和落后地区的教育工作等,通过全球人民的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7、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00年3月以来,政局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什么都可以谈。中国共产党将与包括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坚决阻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所以,“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B。18、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建立后,经过三次布匿战争,都取得了胜利,罗马逐渐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故B正确。雅典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市,不是罗马的城市,故排除A项。基督教是1世纪创立的,中古西欧城市发展是在10世纪左右,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1456年,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入侵,拜占庭帝国灭亡。故排除D项。故选B。19、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以因特网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人们可在网上浏览新闻、查询信息、传递邮件、通知,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上课……,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帮助我们实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故答案是A。20、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湘云鲫是由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刘筠院士为首的课题组,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和有性杂交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培育出来的三倍体新型鱼类,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21、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交通工具是火车和汽船,故B项正确。马车是传统工具,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飞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交通工具,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61年4月前苏联成功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2、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都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即按照战胜国的意志安排战后国际秩序,故①符合题意。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但是雅尔塔会议是反法西斯国家召开的国际会议,故②不符合题意。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惩处德国,雅尔塔会议提出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等,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故③符合题意。巴黎和会决定成立国际联盟,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都决定建立国际组织,故④符合题意。故选D.①③④。【点睛】本题的解答关键在于比较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巴黎和会被英、法、美三国操纵,参加雅尔塔会议的是美国、英国、苏联,都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巴黎和会上,列强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惩处了德国,雅尔塔会议提出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等,都涉及处置德国问题;巴黎和会决定成立国际联盟,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都提出建立国际组织;通过巴黎和会,列强建立了凡尔赛体系,雅尔塔会议与二战后的两极格局建立有关,都对战后国际体系影响重大。23、D【解析】

“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均出自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故题干的观点出自邓小平理论,故选D。24、A【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可知在宋朝时期崇尚读书,这是因为宋代实行的国策是重文轻武,宋太祖赵匡胤时期为防止武将篡弑重演,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19541986【解析】

(1)结合所学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86年党和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增加了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到2000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点睛】了解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历程。26、南昌起义双十协定【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45年8月,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故填:南昌起义、双十协定。27、(1)辛亥(2)明治维新(3)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其中以“先生”"君”,取代“老爷”大人”等称呼,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2)结合所学可以知道,1868年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的义务教育题目所述的“穿西服、吃西餐、跳交际舞”等属于“文明开化”。(3)分析题目可以知道,所述的中心是“电”。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以电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此后,电力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故题目所述应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辛亥革命,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意义: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2)《人权宣言》杰斐逊(4)原因: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5)国家:美国;文件:《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影响:扭转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局势,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6)作用: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文件: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拿破仑法典》(任答一个即可)【解析】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的实施或废除法律”可知:《权利法案》颁布的直接目的是限制国王的权利。它的颁布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可知:材料二来自于《人权宣言》。该文献的起草者是杰斐逊。(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三“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可知:拿破仑颁布《法典》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法典》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4)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三“1862年9月24日,合众国总统发出一道宣言”可知:材料四的内容出自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局势,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5)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可知:上述材料涉及的法律文件的共同历史作用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权利法案》开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前提。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起来。《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点睛】《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拿破仑法典》,共同历史作用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29、(1)事例:抗美援朝战争→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理由: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从而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2)作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致力于科技、文化交流;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3)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