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羊绍武)_第1页
第二讲(羊绍武)_第2页
第二讲(羊绍武)_第3页
第二讲(羊绍武)_第4页
第二讲(羊绍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羊绍武yangshaowu@263.net主要内容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一)案例呈现:“实事求是”的词源(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一)案例呈现:“实事求是”的词源《汉书·河间献王传》,班固在文章中称赞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如何解读班固“实事求是”一词?唐代史学大师颜师古:把“实事求是”四个字释意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一定要掌握详细真实的资料,以得出与实际相符合的结论)宋代,湖南长沙岳鹿书院讲堂的正上方挂有书写“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匾额,把“实事求是”作为书院的办学的宗旨、院风。郭嵩涛:"实事求是,西洋之本也"郭嵩涛(19世纪70年代清朝第一位出使英国的大使)说:‘实事求是,西洋之本也’。“西人格致(即“格物致知”之意

)之学,所以牢笼天地,驱使万物,皆实事求是之效也”。这里,借用“实事求是”表达近代以来西方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实事求是”的历史上的含义:指一种严谨求实的治学学风或为人处事的人生态度。(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1.思想路线的含义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1.思想路线的含义

思想路线,又叫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教材P43)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对“实事求是”作出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解释,使之内涵精义升华,并用之来概括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是毛泽东。长沙岳麓书院

毛泽东最早是在1929年6月14日写的一封信中使用了“思想路线”的概念。(给林彪的8000字信)“近日的问题---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1930年5月,毛泽东提出:“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对本本主义》原文《调查工作》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更加深刻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批评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进一步为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理论上的论证。毛泽东最先是1938年10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使用了“实事求是”这个概念。他说:“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毛泽东深刻揭示了实事求是科学内涵

1941年,为了彻底批判照搬书本和别国经验的主观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动了延安整风运动。毛泽东作了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三次重要报告。其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讲话中,他在批判主观主义的同时概括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央党校的校训:实事求是1942.6.12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同时也在全党确立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1.案例: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真理标准大讨论2.案例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3.理论归纳: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发展案例与讨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1977年的华国锋

1977年2月7日

邓小平给华国锋、叶剑英的信(1977.4.10)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的时候,我曾向中央用书面表达我内心的悲痛和深切的悼念。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5月3日,中共中央转发此信,肯定了邓小平的正确意见

邓小平批“两个凡是”(1977.5.24)邓小平同王震、邓力群谈话。在谈话中提到前些日子汪东兴、李鑫来看他的事情。邓小平说邓小平说:我对他们讲,“两个凡是”不行。按照“两个凡是”,就说不通为我平反的问题,也说不通肯定1976年广大群众在天安门广场的活动“合乎情理”的问题。把毛泽东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时问讲的移到另外的时间,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1977年7月17日,党的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定恢复邓小平的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一九七七年七月二十一日)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的讲话:“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华国锋“十一大报告”(1977.8.12)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进行了肯定,虽然宣告“历时十一年的我国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结束了”,但是又提出“文化大革命这种性质的政治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8.2)在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中(1976-1985)提出了要建设120个大项目的高指标,其中包括10个钢铁基地,10个大油气田等。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1978年4月上旬,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寄给《光明日报》的理论文章《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经反复修改,并经时任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的胡耀邦审阅定稿。5月10日,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刊登在中共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上,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当天,新华社转发了此文。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同时转载。1978年5月11日邓小平对“讨论”的支持5月30日,他在同胡乔木等几位同志谈话时尖锐地指出:“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实事求是。现在发生了一个问题,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成了问题,简直是莫名其妙!”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2.案例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①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党的事业遭受严重挫折。“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抓住思想路线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③邓小平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和政治舆论的准备。④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以此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理论归纳: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发展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概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1992年的十四大报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1997年的十五大报告:强调增强和提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坚定性和自觉性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2004.1,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007.10的十七大报告:,“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1.案例呈现:陈云的座右铭2.理论归纳:党章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规定3.案例与讨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4.理论归纳: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1.案例呈现:陈云的座右铭陈云的经典言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不唯书,也不是说文件、书不要读。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只唯实,就是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这是最靠得住的。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意见。比较,就是上下、左右进行比较。反复,就是决定问题不要太匆忙,要留一个反复考虑的时间。2.理论归纳:党章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规定邓小平1980年讲话:“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十二大、十三大党章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十四大党章、十五大党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十六大党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2)理论联系实际------思想路线的途径和要求(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质或核心(4)在实践中检验整理和发展真理--思想路线的标准和原则。3.案例与讨论:天下第一村——华西村案例2005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入307.8亿元,继2003年超百亿、2004年超200亿之后一个新的台阶。每户拥有400-600平方米别墅,100-1000万资产,1-3辆轿车村支书:吴仁宝历史上,“有女不嫁华西村”。1961:吴仁宝担任第一任支书,用7年时间建成农业样板村;1972:全村200多农民住进新瓦房;1978:华西工业产值达到69万元,银行存款100万;改革开放以后,大力发展农村工业;1999:华西村股票上市。“华西理论”(1)“华西理论”的基石是实事求是。别人抓革命促生产,吴仁宝提出抓生产出革命;全国搞家庭联产承包,吴仁宝将500多亩地包给30个种田能手;90年代全国的乡镇企业搞改制,吴仁宝坚持走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路子。(2)“华西理论”的目标是共同富裕。吴仁宝提出“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2001.6,华西村将周边16村纳入大华西规划,共同发展,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2004年给来华西村工作的周边村民送股票,给外来打工人员送股票。讨论华西村成功的原因华西村的启示分析华西村的成功,关键的一条,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华西经验的三条主线:第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坚信社会主义定能富华西。第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把党的思想路线与华西的实际结合起来。第三是立党为公、甘于奉献,有福民享,有难官当。4.理论归纳: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p50-51)①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实事求是的验证条件和目的。②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与时俱进;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③一定意义上,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代名词,所以讲通常将党的思想路线称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三)与时俱进(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正是运用和把握了实事求是这个精髓,才有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

另一方面,从理论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实事求是是体现于、贯穿、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各个方面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活的灵魂。(二)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1.案例呈现:一连串的神奇2.理论归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1.案例呈现:一连串的神奇镜头一:醒来的一刻1978年小岗村“大包干”契约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刹(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1979年4月9日,国务院批准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报告,允许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的个体劳动,但不准雇工。1979年底,全国个体户突破10万,出现了“非公经济”的第一个组成部分。镜头二:奔腾向前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两德统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进入低潮;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左”的东西开始抬头,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分歧,分歧集中表现在“姓社姓资”的争论上:“包产到户”姓“社”姓“资”?乡镇企业姓“社”姓“资”?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成为解放思想的又一个宣言书。镜头三:停不下的脚步进入21世纪,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江泽民继续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三个解放出来”: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镜头四:迎接新挑战新的挑战:贫富悬殊有所扩大;经济增长模式过渡依赖资源消耗,增长质量不高而面临不可持续,环境污染严重;一些官员热衷“政绩工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迫在眉睫……胡锦涛:科学发展观。2.理论归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p55-57)①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②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践中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③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④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三)与时俱进1.案例呈现:与时俱进概念的由来2.理论归纳:与时俱进的新内涵1.案例呈现:与时俱进概念的由来古代传统文化中有“与时俱化”、“与时推移”的提法。“与时俱化”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