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1页
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2页
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3页
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4页
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衢州市2024年1月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地理命题:王俊生、张潞潞、杨倩、余哲审题:陈一心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2.试卷共8页,有3大题,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3.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选、不选均不给分)距离地球100光年的TOI—700e是围绕TOI700运转的行星。完成下面小题。1.TOI700可能是()A.卫星 B.彗星 C.流星 D.恒星2.该行星所在的天体系统是()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答案】1.D2.B【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距离地球100光年的TOI—700e是围绕TOI700运转的行星,行星围绕恒星运转,故TOI700可能是恒星,故选D。【2题详解】由上题已知,TOI700e行星围绕距地球100光年的TOI700恒星公转,可推知其位于太阳系外,不属于太阳系、地月系;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3万光年,说明距离地球约100光年的TOI700e行星属于银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系与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3万光年。北京时间2023年11月8日,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本次地震震源所在圈层及其特征是()A.①内部元素分布不均 B.②岩浆的主要发源地C.③横波传播速度最大 D.④呈液态或熔融状态4.家住15楼的当地居民小苏在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最适宜的应对措施是()A.拨打110 B.躲在牢固的书桌下 C.静观其变 D.立即乘坐电梯逃生【答案】3.A4.B【解析】【3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震源深度10千米,地壳平均厚度17千米,且大陆部分较厚,所以地震发生在地壳,即①,地壳内部元素分布不均匀,A正确;②是地慢,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软流层,B错误,③是岩石圈,横波传播速度逐渐向下增加在古登堡面消失,C错误;④是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D错误。故选A。【4题详解】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躲在牢固的书桌下,保护好人身安全,B正确;110是公安报警,地震时拨打110作用不大,A错误,静观其变。不利于开展自我救护,C错误;立即乘坐电梯逃生容易被困电梯,不利于开展救助,D错误。故选B。【点睛】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70千米;海洋地壳厚度较薄,平均厚度约510千米。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在山西阳泉发现距今3.1亿年的木化石群被确认为我国华北最古老的森林生态系统。下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该木化石群()A.发现于层状岩石当中 B.是古生物活动的遗迹C.指示温暖的浅海环境 D.同一地层含恐龙化石6.该木化石群形成时期的地球演化特点是()A.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B.裸子植物大繁盛时期C.动物逐渐适应陆地环境 D.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答案】5.A6.C【解析】【5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化石群距今3.1亿年,处在古生代为蕨类森林,化石出现于沉积岩中,发现于层状岩石当中,A正确;是古生物活动的遗体,B错误;指示温暖的陆地环境,C错误;恐龙出现于中生代,D错误。故选A。【6题详解】该木化石群形成时期是古生代,前寒武纪是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中生代裸子植物大繁盛时期,古生代动物逐渐适应陆地环境,新生代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某地开展野外植被考察活动,并绘制典型植被景观素描图进行汇报展示。下图为考察线路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在甲地绘制的典型植被是()A. B.C D.8.乙地典型植被的特征是()A.针状叶片 B.冬季无叶 C.革质叶片 D.肉质茎叶【答案】7.A8.C【解析】【7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为热带季雨林,为板状根,植被高大茂密,A图符合,A正确;B为亚寒带针叶林,C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为草原,B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读图可知,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对应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特征为终年常绿,冬季有叶,乔木为革质叶片,C正确,B错误;针状叶片为亚寒带针叶林的特征,肉质茎叶是热带植被的特征,AD错误;故选C。【点睛】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外貌是由革质、单叶、小型和中型叶为主的常绿大高位芽植物构成的阔叶林,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林相整齐,树冠浑圆。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A.①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③促使地面热量损失C.②是下垫面反射的长波辐射 D.④是地面的根本热源10.霜冻多出现在深秋晴朗的夜晚是因为()A.①弱 B.②强 C.③强 D.④弱【答案】9.B10.D【解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②是下垫面反射的太阳短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③地面辐射,①辐射是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③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③促使地面热量损失,太阳短波辐射是地面的根本热源,综上所述,B对,排除ACD。故选B。【10题详解】霜冻是深秋的夜晚气温低所导致。晴天的夜晚时,④大气逆辐射减弱,保温作用差,气温低,D对;②表示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主要出现在白天,①辐射是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主要出现在白天,AB错;深秋晴朗的夜晚③地面辐射弱,C错。故选D。【点睛】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大气通过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由此可知近地面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底栖海藻主要生长在被海水周期性淹没的地带及其以下的水域。2023年春末,科研人员考察了南麂列岛的海藻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1.导致底栖海藻被周期性淹没的海水运动是()A.风浪 B.涌浪 C.潮汐 D.洋流12.底栖海藻露出海面面积最大的日期大致是()A.农历初一 B.农历初四 C.农历初七 D.农历十一【答案】11.C12.A【解析】【1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底栖海藻主要生长在被海水周期性淹没的地带及其以下的水域,海水有周期性涨落运动的类型是潮汐,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当月亮和太阳与地球成一条直线时,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加在一起,引起不同寻常的海潮,这种海潮称为大潮,阴历每月初一、十五各发生一次,故此时底栖海藻露出海面面积最大,故选A。【点睛】海洋中的潮汐现象,是由月球与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的涨落运动。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河北某气象观测站位于东西向山谷谷底的北侧,山谷风明显。2021年9月1011日当地无明显天气变化过程,下图为该时段气象站记录的风向和数据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3.11日山风转谷风的大致时间是()A.36时 B.912时 C.1518时 D.1821时14.该时段PM2.5数据变化表明()A.山风加剧谷底空气污染 B.污染物日出前后最少C.谷风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D.污染物日落前后最多【答案】13.B14.A【解析】【1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河北某气象观测站位于东西向山谷谷底的北侧,故山风为偏北风,谷风为偏南风,读图可知,11日9时之前为偏北风,之后转为偏南风,故11日山风转谷风的大致时间是912时,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读图结合山谷风的时间可知,该时段PM2.5数据变化在吹山风时数值较大,吹谷风时数值较小,故山风加剧谷底空气污染,A正确,污染物在15时左右最少,B错误;谷风利于污染物扩散,C错误;污染物11日在9时左右最多,D错误;故选A。【点睛】山谷风是由谷风和山风组成的,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引起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称为谷风,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空气增温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较远,增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在上层山坡流向谷地,谷地的空气则沿山坡向山顶补充便在山坡与山谷之间形成一个热力环流,下层风由谷地吹向山坡。夜间则相反。黄绵土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是在黄土上耕种而成的农业土壤。下图为陕北某校学生为验证黄土成分而进行的相关实验。完成下面小题。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蒸馏水、黄土、玻璃棒、大小烧杯、漏斗等。实验步骤:步骤一:在土壤样本中倒入足量蒸馏水,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将静置后的土壤浸出液过滤;步骤二:将过滤后的溶液放置在蒸发皿中煅烧。15.该实验可简单验证黄土中含有()A.空气 B.水分 C.矿物质 D.微生物16.黄土向黄绵土发育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A.地形 B.成土母质 C.生物 D.人类活动【答案】15.C16.D【解析】【15题详解】根据实验步骤可知,倒入蒸馏水溶解土壤中的矿物质,过滤后煅烧,水分蒸发后保留下来矿物质,C正确,实验无法验证土壤中含有空气、水分、微生物,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黄绵土是在黄土上耕种而成的农业土壤,主导因素是人类活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人为成土因素包括人类的耕垦、耕作、施肥、灌排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改变自然因素作用的成土方向,形成特定的耕作土壤。下图为云南省某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7.图示防治措施主要应对的地质灾害是()A.滑坡 B.洪涝 C.泥石流 D.地震18.地理信息技术在该灾害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有()①利用RS监测强降水天气②利用GNSS模拟灾害动态过程③利用GNSS快速识别灾害范围④利用GIS评估道路受损情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7.C18.B【解析】【17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又读图可见,在河流沟谷中,有排导沟、拦沙坝、河流附近还有防流堤,结合所学知识,这些防治措施主要应对的地质灾害是泥石流,C对;滑坡主要发生在山区斜坡上,而图中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沟谷中,A错;洪涝、地震主要防御措施不是图示防治措施,BD错。故选C。【18题详解】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可以进行空间位置(地理坐标)的确定、导航,解决“在哪里?怎么走?”,所以在该灾害防灾减灾中的其不能模拟灾害动态过程和快速识别灾害范围;遥感(RS):可以进行地表观察、地理理数据收集,解决“是什么?有什么?”,所以在该灾害防灾减灾中的可利用RS监测强降水天气;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解决“为什么?有何联系?怎么做?”等等,所以在该灾害防灾减灾中的可利用GIS评估道路受损情况。①④正确,②③错误。综上所述,B对,排除ACD。故选B。【点睛】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地磁暴是一种由太阳风引起地球磁场全球性的剧烈扰动的现象。2023年12月1日爆发了地磁暴现象,我国北方多地观测到罕见的极光。完成下面小题。19.推测今年太阳活动的特点是()A.处于太阳活动谷年 B.耀斑活动减弱 C.处于太阳活动峰年 D.黑子数量减少20.地磁暴现象的主要影响有()A.便于宇航员出舱实验 B.造成大范围疾病流行C.利于航天器发射升空 D.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答案】19.C20.D【解析】【19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我国北方多地观测到罕见的极光,说明此时处于太阳活动峰年,太阳活动增强,A错误,C正确,耀斑、黑子活动增多,BD错误。故选C。【20题详解】地球磁场被扰动,反映出太阳活动增强,太阳风、耀斑增强,高能粒子、电磁辐射等增多不利于宇航员出舱实验、航天器发射升空,AC错误;太阳活动对疾病影响较小,B错误;太阳活动增强会破坏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D正确。故选D。【点睛】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能影响地球的气候。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耀斑爆发时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为日冕物质抛射,日冕物质抛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影响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冲进两极高层大气,在高纬度地区形成美丽的极光现象。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1.徐霞客曾七次游览浙江并著有《浙游日记》,“……石乳下垂,色润形幻,若琼柱宝幢,横列洞中……”是其对浙江某处地貌的描述。完成与材料中描述的地貌成因相同的有()A溶沟 B.石笋 C.钙华 D.石林【答案】B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石乳下垂,色润形幻,若琼柱宝幢,横列洞中……”提示及所学知识,材料中描述的地貌石乳出现在溶洞中,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B对;溶沟、石林属于地上喀斯特地貌,AD错;溶洞顶部常见向下发育的石钟乳、石幔或石帘,底部常见向上发育的石笋,石钟乳和石笋连接起来就形成石柱,成因均为流水淀积作用或钙华,C对。故选BC。下图为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迁入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22.影响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开发历史 B.气候 C.地形 D.植被23.二战后,澳大利亚成为亚洲人口重要迁入地的原因是()A.迁移距离较短 B.自然环境更加优越 C.自然灾害较少 D.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答案】22.AB23.AD【解析】【22题详解】读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分布可知,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结合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可知,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不适合居住,东南部位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暖湿润(读图,东南部降水量超过800mm),适宜居住,因此气候是影响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B对;澳大利亚东南部是澳大利亚最早开发的地区,吸引了大量人口集聚,A对;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次西南沿海地区人口也比较集中,但其他沿海地区人口稀少,因此地形不是影响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C错;植被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D错。故选AB。【23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方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特点:外籍工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所以,二战后,澳大利亚成为亚洲人口重要迁入地的原因是亚洲与澳大利亚之间迁移距离较短;且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水平更高,AD对;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为经济原因,而非自然原因,BC错。故选AD。【点睛】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着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一般来说,迁入地拉力因素大于推力因素,迁出地推力因素大于拉力因素。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科技教育先进等是拉力因素,生活压力大则是推力因素。不同的人作出迁移决策时,考虑的因素不一样。我国积极践行“碳中和”理念,探索在越冬蔬菜大棚中施用二氧化碳气肥,以提高蔬菜产量。下图为大气组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4.时空变化明显的近地面大气成分是()A.a B.b C.氧气 D.杂质25.越冬蔬菜大棚中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可以()A.增加蔬菜光合作用的原料 B.增加对紫外光线的吸收作用C.增强越冬大棚的保温作用 D.增强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答案】24.BD25.AC【解析】【24题详解】低层大气主要组成为:水汽、杂质、干洁空气,b为水汽;25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合占总体积的99%,a为氮气。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因时因地而异,BD对;25千米以下的干洁空气中,氮气和氧气合占总体积的99%,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AC错。故选BD。【25题详解】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且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大气增温。所以在越冬蔬菜大棚中施用二氧化碳气肥可以增加蔬菜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强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越冬大棚的保温作用,AC对D错;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免受紫外线的伤害,B错。故选AC。【点睛】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图1为黄河流域略图,图2为2020年半、枯水期黄河口及莱州湾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1)目前人类利用较多淡水资源主要是____、____(均填水体类型)以及浅层地下水。(2)黄土高原主要位于半湿润和半干旱区,其天然植被有____和____,季相变化明显。为防治该地区的水土流失,人们提高植被覆盖率的主要作用是滞缓地表径流和____。A.增加下渗B.增加蒸腾C.吸烟滞尘D.削减风速(3)黄河流域参与了____和____(均填水循环类型),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黄河流域降水空间分布特征。(4)____(填“a”或“b”)为枯水期黄河口及莱州湾海域的表层盐度分布图,推测理由:该图等盐度线____(填“密集”或“稀疏”),说明此时期海域盐度空间变化____(填“大”或“小”),径流影响小,故为枯水期。【答案】26.①.河水②.淡水湖泊水27.①.温带草原②.温带落叶阔叶林③.A28.①.海陆间循环②.陆地内循环③.东南多、西北少29.①.b②.稀疏③.小【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黄河口丰水期、枯水期表层盐度空间分布图等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淡水利用、陆地自然带分布、水土流失治理、水循环、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利用难度小,是利用率最高的淡水。【小问2详解】黄土高原位于过渡地带,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在400mm以上,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半干旱区降水量在400mm以下,植被为温带草原。植被通过滞缓径流和增加下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治水土流失,增加蒸腾调整空气湿度、吸烟滞尘能净化空气、削减风速能防风固沙,都和水土流失关系不大,排除BCD。故选A。【小问3详解】陆地水体都参与陆地内循环,黄河水流入海洋,也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结合图1,黄河流域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小问4详解】河流入海口近海盐度比远洋低,随着河流水位的变化,近海盐度变化大,远洋盐度几乎无变化。由于枯水期河水入海少,对海水盐度稀释作用弱,河口海水盐度和汛期相比较高,海域盐度空间变化小,等盐度稀疏。【点睛】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芬兰是欧洲最发达国家之一,2022年人口约555万,90%以上集中在南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人口净迁入1.4万。图1为欧洲西部部分区域略图。图2、3分别为甲地和乙地地貌景观图。材料二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会造成北极地区冰川面积减小,该变化又会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1)芬兰政府鼓励外国移民通过为芬兰公司工作换取居留权,影响外国移民迁入芬兰的主要因素是____,迁入人口可弥补____的不足。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