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冲刺复习中国古代主要时期的阶段特征_第1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冲刺复习中国古代主要时期的阶段特征_第2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冲刺复习中国古代主要时期的阶段特征_第3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冲刺复习中国古代主要时期的阶段特征_第4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冲刺复习中国古代主要时期的阶段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历史精准冲刺复习中国古代主要时期的阶段特征1.先秦时期(远古——前221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一、总体特征

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建立,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模式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初步奠定,华夏文化认同形成。2.秦汉时期(前221——220年):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

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秦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开辟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雏形。两汉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两汉时期的文化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文化风貌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分裂时期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索,为隋唐的大一统莫定基础4.隋唐时期(581——907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疆域拓展,经济繁荣,民族往来与对外交往活跃5.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年):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多民族政权并立,元朝统一:社会经济发展,南方经济实力超过北方;学术文化取得重要成就。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趋向稳定,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有了一定发展;同时,工业文明在欧洲兴起,中国逐渐脱离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6.明至清前中期(1368——184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迟滞二、具体特征①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②夏、商、西周(早期国家时期)是我国的奴隶制社会,形成了以内外服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这一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管理较为松散;③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各诸侯国纷纷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3)国家治理1、政治(1)起源特征:(2)社会演变: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一)先秦时期(远古——前221年):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山顶洞人、仰韶(陕西姜寨遗址)、半坡、河姆渡文化(元谋人)(大汶口、龙山、红山文化)①

春秋时期出现最早的成文法(德治与法治)(郑国子产“铸刑书”)②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体现为儒家与法家之争。儒家的德治有积极意义,但是法家思想更符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2.经济 经历了由采集渔猎、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演变;(1)生产方式:(2)生产力、生产关系:由原始社会的氏族公有到奴隶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一井田制,再到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夏、商、西周(早期国家时期):生产工具:以石器、木器为主,青铜器很少用作农具;土地制度:春秋战国:铁器开始使用,铁犁牛耕逐渐成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确立,此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基本形态。春秋战国争霸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客观上加强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接触,促进了民族交融,华夏认同观念,国家渐趋统一,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条件。3、思想文化①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②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③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4、民族关系商朝:周朝:春秋战国:①殷人尊神事鬼、崇尚巫术;周人敬天保民、崇尚礼乐教化,民族认同、文化认同逐渐形成:②商代甲骨文是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一种成熟的文字体系。

华:服章之美;夏:礼仪之大“中国”出现的最早考古遗址:陕西省宝鸡市出土的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周王朝开国之君革故鼎新、接受天命的宣言(二)秦汉时期(前221——220年):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②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汉承秦制,且有创新。③

秦朝以法家治国,推动律的编撰,秦汉发布法律文件为“令”,律令皆有法律效力。

汉武帝以后,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1、政治①

封建经济初步发展,铁犁牛耕推广到全国,农业生产力不断进步,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2、经济②手工业较发达,领先世界;③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促进全国商品流通;④重农抑商政策强化;⑤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道路,促进西域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汉朝:《九章律》、《二年律令》“春秋决狱”

①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

②汉代初年盛行黄老之学,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

③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④佛教传入、道教兴起3、思想文化 丝绸之路(陆上和海上)开通;中华文化对外传播4、民族关系秦汉时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有和平、有战争,和平多于战争,民族关系总体和睦友好。5、对外关系思想:科技:《神农本草经》、《九章算术》、《黄帝内经》、蔡伦改进造纸术;

文学:

汉赋、乐府诗史学:《史记》、《汉书》秦朝在两广地区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汉朝设“河西四郡”、西域都护府,在东北设立护乌桓校尉;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开发边疆。秦朝:北击匈奴汉朝:窦宪大败北匈奴,迫使其西迁汉朝管理民族事务大鸿胪海路从徐闻县出发最远到达印度南部;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波斯湾一带;(三)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分裂时期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①因战乱北民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并充实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江南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南北经济趋向平衡。②北方黄河流城经济遭到破坏,但经济重心仍在北方;③庄园经济发展,坞堡具有军事作用,经济上自给自足。1、政治①

政治分裂,政局动荡,国家由分裂走向新的统一。②

各民族政治制度的创新为隋唐制度奠定基础,

九品中正制选官日益重视门第,门阀士族势力强大;③

魏明帝设立律博士,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律令儒家化。2、经济220,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欧洲庄园式劳作:罗马共和国晚期,出现大型奴隶制庄园欧洲中古时期,农奴或农民在庄园中服劳役农业进步:出现灌钢法制作农具;三国马钧发明翻车,革新灌溉工具。3、思想文化(1)

科技:①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②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①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

思想:②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③佛教曲折发展

南北朝无神论者范缜,批判佛教形神分离。(北魏、北周灭佛)(3)艺术:①书法: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王羲之世称“书圣”;

②绘画: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③雕塑: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是艺术宝库。(4)文化

交流:①

中亚、天竺高僧来华,将佛经翻译成汉文;②

东晋法显西行天竺,收集大批梵文经典。达摩祖师(菩提达摩)一苇渡江民族交融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文化,政权模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汉族在发展中也吸收了少数民族成分。4、民族关系(三)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分裂时期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匈奴、鲜卑、羯、氐、羌改定官制律令,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经济:畜牧业等生产技能……生活:胡床、胡饼、烧烤……艺术:胡乐、胡舞……相互渗透取长补短民族融合特点: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政局稳定,社会安定;②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创立;③礼法结合,中华法系确立;④唐后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严重,威胁唐王朝统治(四)隋唐时期(581——907年):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社会繁荣时期1、政治①封建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成就辉煌;2、经济标志:《唐律疏议》,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隋朝创立)灌溉工具:筒车发明;曲辕犁:当时最先进的耕具①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②当铺在唐朝合法。作用: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①封建经济全面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成就辉煌;②土地制度,前期推行均田制,唐后期均田制瓦解,土地兼并严重;③赋税制度,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③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④海陆丝绸之路发达,对外贸易繁荣。2、经济(四)隋唐时期(581——907年):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社会繁荣时期隋朝: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唐朝: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大食)、

海路交通活跃、日本派多次派遣唐使来华(西安发现井真成墓志)贸易路线:从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3、思想文化(3)科技(1)思想:①三教并行,思想活跃,呈现多元面貌;禅宗修行简便,影响深远②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韩愈提出复兴儒学;(2)文学、艺术:融合异域文化,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①建筑学: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②印刷术:唐朝已有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③医药学:唐高宗是编修的《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唐朝孙思邈《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且有创新④天文学:唐朝僧一行测量出地球子午线长度⑤军事: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佛教石窟,融汇东西方艺术风格,是人类文化史的瑰宝①统一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隋朝结束结束长期分裂局面,促进多民族国家发展;③唐朝统治者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通过战争、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等方式加强了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各民族进一步交融,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4、民族关系(四)隋唐时期(581——907年):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封建社会繁荣时期(中央机构: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突厥)(吐蕃)唐玄宗封靺鞨族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册封云南南诏王设立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由各民族首领担任刺史、都督(五)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年):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1、政治(1)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2)宋朝强化中央集权;沿袭唐律,编撰《宋刑统》(3)辽、西夏与金的制度既具有本民族特色又借鉴中原政权模式;(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5)政治中心东移格局确立。二府三司制加强皇权分割相权金:“猛安谋克”制;金鼎盛:“大定之治”辽:南北面官制边疆管理西藏:宣政院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军政事务台湾:澎湖巡检司(八思巴管理佛教与藏族事务)拓展汉唐交通网,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通往全国乃至世界的驿路交通网。交通:(1279)中央:地方:加强对地方控制政治:文官出任地方官经济: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军事: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①基层市场发展,互市贸易(榷场)与民间贸易活跃;②纸币出现,海外贸易繁荣,城市兴盛,坊市制度逐渐瓦解,时空限制被打破;③经济重心在南宋时移到南方,元朝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大;2、经济(五)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年):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1)农业:①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

②种植经济作物,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结构

③棉花的种植与推广,带动棉纺织业发展。(2)手工业:制瓷、纺织、矿冶业发展、印刷业推动文化普及;宋:五大民窑元:青花瓷、釉里红煤碳大量开采,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做燃料。

(3)商业3、社会宋朝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交子、会子出现,逐渐取代汇兑业务贱民减少,成为“编户齐民”;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契约应用广泛。设立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3、思想文化(1)北宋中期,儒学复兴,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创立“程朱理学”,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还提出“格物致知”的认知途径。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理学是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世界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2)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朝基本成熟,其外传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3)沈括(《梦溪笔谈》、郭守敬(《授时历》)等科学家,在科技领域取得多方面成就;王祯编《农书》集南北方农业技术。(4)宋词、元曲(关汉卿、王实甫)、话本等,文学世俗化、平民化;(5)书法追求个性,文人画注意境,绘画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少数民族完成国家统一;各民族间经济文化联系持久稳定,民族交融加元朝形成新的民族。 4、民族关系5、对外关系对外贸易发展超过前代水平,对外贸易范围扩大;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作出贡献契丹族建立辽;党项族建立西夏;女真族建立金辽、夏、金都模仿汉字字形创造了本民族文字金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蒙古成吉思汗时期,形成畏兀体蒙古文元朝八思巴创造拼音符号,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回回(回族的前身)马可·波罗来华,著《马可·波罗行纪》宋朝:陆路阻隔,海路发达(恢复广州到阿拉伯商路;开辟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航路,泉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元朝:通往欧洲的海路、陆路通畅;(六).明至清前中期(1368——1840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迟滞1、政治 (1)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现代中国版图逐渐定型:设立奴儿干都司管理女真族。

北方(蒙古族):

西南:

东北:明朝: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培养各民族文字翻译人才)(1)中央机构(2)边疆管理:①重新修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布置军镇,号“九边”,在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贸易。②瓦剌俘虏明英宗(土木堡之变);鞑靼俺答汗与明和议(隆庆和议),接受册封,恢复贸易。(隆庆开关)①设立土司,官员由酋长世袭任职;②赦封西藏僧俗首领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都司(乌斯藏都司);③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2)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实行奏折制,设军机处,专制集权空前强化。(明太祖)(明成祖朱棣)

(雍正帝)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事实上的行政中枢性质:性质:掌管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作用: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2、经济(1)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入,推动人口增加、提高粮食产量,改变饮食结构;农

业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品种多、种植广,农民兼营产品初级加工;(2)手工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雇佣劳动;(3)白银大量流入,长途贸易发展,商帮形成,商业市镇活跃;

朝贡贸易是明清对外贸易重要方式,清朝在广州设“十三行”

统揽对外贸易事务。(4)赋税制度由一条鞭法到摊丁人亩。张居正推行,将赋役合并,折银征收,政府雇人服役。雍正帝推行,将丁银分摊到田赋,彻底废除存在2000年的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3、思想文化中学西传西学东渐(1)心学:(2)三大思想家:(3)中外交流:(4)文化创立:发展:明朝程朱理学失去活力,明代王守仁提出“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强调主观能动性,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还提出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①市民阶层壮大,市民文化不断发展,明清小说、戏曲取得重要成就。②科技上逐渐落后于西方,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