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人教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分析_第1页
2017-2018人教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分析_第2页
2017-2018人教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分析_第3页
2017-2018人教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分析_第4页
2017-2018人教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2017-2018人教新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

(-),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

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

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

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

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

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

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

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

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

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

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

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

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

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

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

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

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

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

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

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

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

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

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

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

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

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

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

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

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

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

有什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

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

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

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

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

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

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

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

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

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

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

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

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

自己的发现。)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

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

出现了错误。)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

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地点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河滨公园

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

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

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人。

你最喜欢去(),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

我喜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

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

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红黄蓝白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

人数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

判断。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

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

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

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

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

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

(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

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

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

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

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

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O”、画“I”、画“正”等。

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

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完成统计表。

姓名张三李四

票数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担任数学科代表。

(3)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2、教学例2.

(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

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画“正”、画

“O”)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王明明陈小菲

票数1522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

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

说。)

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

记录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应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心目中

的数学科代表,老师先谢谢同学们,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一一投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二)

收集整理数据f填写表格f进行分析

姓名张三李四

票数

教学反思: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

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

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

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一填写表格一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

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

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

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

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

辆数6833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

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

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

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

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收集整理数据f填写表格f进行分析

第4课时(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

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

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

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一、口算:

5X8=6X4=7X3=5X6=4X8=

5X2=2X3=7X7=9X6=2X8=

5X4二6X7=4X3=3X6=7X8=

二、下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生活情况统计表

活动项目看书看电视旅游体育运动其他业余活动

人数1410842

(1)最喜欢()的人多,做喜欢()的人少。

(2)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人。

(3)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体育运动的多()人。

(4)这个班一共有()人

三、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O:令9

(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

天数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的天数最多,()的天数最

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天。

(4)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天。

(5)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天。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四、下表是二(2)班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时间30分以下30分——1小时1小时以上

人数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1)每个“正”字表示几个人?

(2)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

\O11K1/nJL.UHBUV1佟,1小也J’1|4;114]乂办;

五、下表是11月二(2)班在学才度图书室的借书情况: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

数量35本20本10本

(1)哪种书借得最多?

(2)11月二(2)班在学校图书室共借书多少本?

(3)学校图书室要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建议?

第5课时(单元测评)

教学目标

查看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1.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1)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

天数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的天数最多,()的天数最

少。

(3)这个月中阴天有()天。

(4)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天。

(5)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天。

(6)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种类客车货车面包车小轿车

辆数(辆)20153540

⑵小轿车比客车多()辆。

(3)()最少,()最多。

⑷货车和面包车相差()辆。

(5)客车和货车的总辆数和()同样多。

(6)这四种车一共有()辆。

3.下面是森林动物园小动物的数量统计情况。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

△△△

△△△

△△

$

(1)小刺1猬有()只;

小象有"()只;

小猴子・有(

(2)这些:小动物一中甫()只。

口O口=口

4.请彳尔根据表中的数据将结果填到下表中。

种类航模组书法组羽毛球舞蹈组绘画组篮球组

人数15人8人12人9人13人20人

(1)我最喜欢()小组。

(2)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多。

(3)喜欢()小组的人数最少。

(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人。

(5)选择篮球组的有()人。

(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

5.学校组织过的几次体检?请你根据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

的情况来回答问题。

5.0以上4.9~4.74.6~4.34.

一年级一班29115

四年级二班27126

六年级一班18205

(1)一年级5.0以上有()人。

(2)六年级5.0以上有()人。

(3)四年级4.2以下有()人。

(4)六年级()的人数最多。

(5)5.0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一年级的有()人;六年级的有

()人。

(6)从统计表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6.下面是二年级四个班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人数A人数3

3030

25

20

15

10

5■■■■5—■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人\班

二(一)班二(2)班二(3)班二(4)班

(1)男生同样多的班是(),女生同样多的班是

()0

(2)()班和()班的学生人数同样多。

(3)二(3)班比二(2)班少()人。

7、下表是二(2)班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

时间30分以下30分——1小时1小时以上

人数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1)每个“正”字表示几个人?

(2)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

(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8、下面是本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记录:

动画片:12人电视剧:10人体育:9人新闻:8人

把上面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回答问题。

节目动画片体育电视剧新闻

人数

(1)喜欢()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

(2)共调查了()名同学。

(3)如果是你看电视,你会选什么节目?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9、下表是二(2)班图书角的藏书情况: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

数量20本35本45本

(1)哪种书最多?

(2)图书角的藏书共有多少本?

(3)图书角要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建议?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单元教学内容:

表内除法(一)课本P7〜27页。

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

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

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

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

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

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

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

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

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

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1课时平均分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教学内容:

课本P7〜12页,例1、例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

形成

“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例1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

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

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

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做平均分。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5)p8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

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

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

一分)

3、完成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

盒。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二第1题。

(1)肯定第2、3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1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

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2、练习二第4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把24支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把24支香蕉平均分给8只小提,每只小猴分到()个;

【设计意图】:设计帮助小动物分食品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

趣,自然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

息、独立解决问题,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

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

能力。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第2课时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10页,例3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

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分果冻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

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

各自所喜欢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

愿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2、分组探讨解决“能分成几份”。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8里面有几个2,8里面有4个2,就

可以

分4份。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

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具体感知

“每2个分一份,8个分成这样的4组,就要分4份。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

学习同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成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感知平均

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第12页的第5题。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

分。引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

分。)

2、练习二第6题。

(1)第6题。出示分玉米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

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设计意图】:提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情景,如“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

不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突出平均分的实质是''每份分得同

样多”,加深对“平均分”方法的了解。利用开放题提供给学生广阔、自由

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

的例子,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五、课堂总结

第3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课本P13页,例4,练习三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

支?

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

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

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口引口朵发奥学

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

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

能不

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

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

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小”,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

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

除法

算式,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

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

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

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3页的“做一做”

(1)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三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

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习三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3)第三关(练习三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

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并运用奖

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第4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14页例5,练习三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

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

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呼1噪发奥

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

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

除法

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口引噪发奥

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

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三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

式。

(2)练习三第6题:写出除法算式。

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对照算式

图。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

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第5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16、17页练习四第7、8、9,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

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

学,

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

举出例子来?

2、学生举例。

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展开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第16页练习三第7题。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8题。

(1)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进一步理解图意,正确写出除法算

式,重点区别两种不同的分法和得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的第11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

(2)全班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10题。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圈一圈物品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分后填写算

式。让学生在独立写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读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

称,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6课时用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内容:

课本P18页例1,练习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

算式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

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

语言

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求商。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2、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3、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

该怎

样想呢?

4、学生交流想法。

5、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6、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7、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8、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为下面的抽象思维作准备,使学生由直观向抽

象过渡。通过相互交流、启发达到共同发展的效果。让学生在感受用乘法口

诀求商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预设教案个性空间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第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