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1页
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2页
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3页
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4页
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言中国古诗文以其独有的韵味以及一词多义的博大精深一直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性文化符号流传至今,源源不绝。以古诗文为载体的汉语在国外非常受欢迎,国内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对于生长在中国的我们,古诗文的魅力永远不会衰减。关于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方法,很多前辈提出了供我们借鉴的方法:吴明政在《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几点思考》提出了古诗文虽然本身篇幅较短,却包含着宏大的意境。其中仅仅用短短几句诗词就描绘出栩栩如生的形象与恢弘壮阔的景象,作为训练学生文字功底、陶冶学生性情来说是极好的教育题材。其中古诗文精炼准确的用语,对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画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用心学习的观点。对于古诗文的教学,我们多采用背诵的方式,王仙宁在《浅议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中提出了:要想在古诗文教学的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课本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备因素,以课本为基础,以诵读为拔高手段,辅以课外的各种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流程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充盈学生的内心世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认知融为一体。刘蕊在《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中提出了:以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古诗文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数学生对古诗文持厌烦态度,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对于古诗文的朗读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对于古诗文本身含义的理解。[1][1]刘蕊.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6:2-5在第三学段,一些古诗文教学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面对其它内容的压缩,这一学段的学生经常是以死记硬背古诗文为主,可以做到很好默写以及背诵却不解其中的真实情感。而这样的为应试准备大于实际古诗文理解能力提升的做法在现在的教育中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学生的考试卷上,古诗文占据的比例仅有百分之十五,甚至更低。这也是古诗文教育不被重视的原因。目前“一带一路”政策的大力推进下,我国古诗文的知识传播尤为重要,在当前国学热的浪潮和国外各种文化的冲击下,保持自身“文化自信”就成了我们必须坚守的底线。文化自信应从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始培养,学习古诗文,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助于文化自信的提升。其中,第三学段(五六年级)时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古诗文理解能力的最关键阶段,衔接着整个小学和初中的知识。我们在重视应试教育的同时,更不能忽略对于学生古诗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否则,学生在面对初中的古诗文知识时将会更加疑惑,进而影响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习的积极性,并影响文化自信。在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关键时期的第三学段,古诗文教育的优化迫在眉睫。1古诗文教学概述在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古诗文就是记载着历史兴衰、民族荣辱的璀璨瑰宝,文化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对古诗文教学的理解,也自然要从前辈们的经验中获取精华。充分的文献探究是古诗文教学的必备条件。1.1什么是古诗文古诗文始于西周时代,其标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1]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2-90]古诗文在中国文明历史上的地位首屈一指,数千年的传承中历朝历代都产生了独特的文学盛况: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在第三学段的学习中杜甫的《春望》既是唐诗的代表作之一。[1]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2-901.2古诗文教学意义和目的古诗文,虽然不是衡量古典文学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但无疑是重要标准。目前小学古诗文教学还远远没有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古诗文不仅仅是评测文学教育等级以及教学水平的参照内容,而是最重要的评测标准之一。目前在第三学段的古诗文教学达到的效果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在众多影响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质量的因素中,有两点最为显著:第一是教学观念方面,从教师的教学观念来看,对于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重大意义缺乏准确的认识;第二是教学方法方面,在课堂上很多教学者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背诵和古诗文默写,却忽视了学生对于古诗文本身内涵的理解。比如,教学者们为了尽快提升学生的成绩,在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时经常将对古诗文的默写背诵作为首要目标。在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中,对于学生的默写和背诵准确度要求被摆在首要位置,但学生对于古诗文文义是否理解、作者的写作原因常常含糊其辞,并不能投入精力加以准确理解。这导致每篇文章的学习之后,学生收获的只有对于古诗文的背诵默写。我国古代文学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高峰迭起,璀璨瑰丽,无数灿若星汉的古诗文作品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画卷与精神风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代表性的载体。这些作品,由于没有或较少受到商业文明的浸染,保留了清明、丰富而又深邃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1]李俊.古诗文的艺术传统[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109-153]当前,高度重视小学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在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中追求教育本土化和民族化的一种战略选择,也是捍卫母语教育民族尊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个体生命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1]李俊.古诗文的艺术传统[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109-153高质量的古诗文教学可以引领学生走进宏大、开阔、高尚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有力地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获得对于古典美、传统美的认识与理解,为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和中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1.3新课程标准下语文古诗文教学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对于第三学段古诗文学习提出了: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要求。这说明我们不仅应该注重平时课堂上的诵读,更应该深入的探究作者的时代背景和生平事迹从而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对于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的现状,本文接下来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说明并分析。系统化的对于古诗文教学现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课堂提高效率的措施。2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问卷调查是最有效的信息收集手段之一。本部分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整理有效问卷后进行信息归纳,并依照所归纳的信息进行总结,对于目前第三学段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得出了以下结论。2.1学习内容增加,负担加重我国在教育方面正在进行着一系列优化与改革,特别是对于素质教育的关注度显著提高。由此对学生的作业以及课时规划做了大量的减负工作,可是效果并不明显。依然存在着学生的压力随着减负却越来越重的情况。[]我们的调查问卷面向五年级和六年级共计32名学生投放,其中有效问卷32份,得出以下统计结果(问卷在附录部分完整呈现)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调查的这32名第三学段的学生之中,竟然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诵读古诗文。这出乎大家的意料。与此同时,补课班的报名人数却呈现激增态势。多数家长给学生报名了大量的补课班,除了以前的各种兴趣辅导班以外又加入了很多必修科目的内容。由于学校实行减负的缘故,家长们也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比别人差,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学校减负的内容又吸纳了很多课外补习班的内容重新占据了学生的时间。虽然教材在减负后更简单了,但是考试难度却没有丝毫的下降。由于这些课外补习导致古诗文教学的时间和对于孩子的影响力被进一步压缩。从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并赏析逐步成为了为了应付学校的学习内容的机械背诵。古人的创作都是基于由内而外的真情流露,学生每天在各种补课班之间忙碌奔波,又何来对生活的感悟。2.2补课时间过长,学生反感在阅读背诵古诗文的目的中,只有9.38%的学生是因为喜欢而选择阅读背诵,31.25%的学生是为了陶冶情操,剩下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就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在课堂上开展活动与讨论的模式应用最低,仅占15.63%其余时间则以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试想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上班开会2个小时都无法保持注意力的集中,那么对于处于兴趣活跃期的孩子来说,如此漫长的补课时间又怎么能不厌烦呢?学习真的有效率么?特别是对于古诗文教学不想其他学科,对于在第三学段的学生来说更是晦涩难懂,不加以兴趣引导的话,仅仅10分钟就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无法形成有效率的教学。2.3教学方式固化,缺少互动简而言之,我们在小学五六年级最喜欢的老师一定不是一味地照着课本朗读,让大家重复的背诵课文,抄写板书的老师。我记忆中最喜欢的老师总是结合古诗文带给我们相关的历史背景的解析,说道杜甫,就必然带出整个盛世唐朝的兴衰;说到岳飞,就必然引出“精忠报国”的千古美谈以及“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住佞臣”的感慨。对我们的世界观进行初步的指引与启蒙。每节课按照学号顺序排,每个同学都要讲解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并提出看法以及课堂小型辩论赛。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但是古诗文教育中存在着的问题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变得非常少。渐渐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教学模式,大体上可以概括为: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读完学生读,老师留作业学生回家背。在这固有的古诗文教学方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缺失使得古诗文课程在学生心中变得越发的枯燥。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上,对于教师逐句讲解和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两种传统教学模式喜欢的学生最少,分别占15.63%和18.75%,其他学生则更喜欢创设情境,师生交流和老师出示学习任务单学生自主学习。从古诗文教育和现实生活的反馈来看,只有25%的学生在生活中见到的事物或景物常常能想起背诵的古诗文。教学上的互动并不只是教师询问学生有没有问题,能不能听懂,这样得到的答案几乎千篇一律都是“能”。但是听懂和理解是两种概念。课堂上我们需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习古诗文,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最重要的是学生对于所学古诗文的感悟以及联系历史事件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换位思考,谈谈对于作者的看法。而不是继续进行着固化的教师讲,学生听模式。适当地在教学之中加深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尤为重要。由以上数据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在第三学段的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古诗文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额外的负担。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难以理解的古诗文并没有其他学科那样有趣。在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方式很单一而且枯燥。没有对所学古诗文有着深刻的理解,自然没办法联系实际情况并加以妥善运用,更别提在生活中的触景生情了。3改进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的对策改进对策分为两个大方面进行:教师方面与学生和家长方面。要做到改进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现状,凭借其中任意一方的努力是完全不够的。家校联动是成功实施改进计划的必备因素,本部分就两大方面改进内容进行详细讲解。3.1教师需要改进的方面教师在教学计划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与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有极强的引导性。作为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本部分对教师需要改进的部分从四个小方面加以详细说明。3.1.1创设多元化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传统的古诗文教学虽然能够在不断重复的状态下使学生们加深记忆,但并不能让孩子加深理解。尤其是在孩子思维非常活跃的第三学段教学中,传统的一味背诵和默写只会束缚住学生的手脚,也淡化了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之上,进行一些更加多元化的课堂改变:可以在每节课之前的五分钟准备一些需要学生自己预习才能了解到的时代背景有关的问题,并实行有效的奖励机制;在课外时间组织小组之间的古诗文接龙竞赛;在每节课的最后十分钟内进行小型辩论活动,由教师提出一个片面的理解和观点,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反驳,并制定良好的奖励措施(成功驳倒教师提出的错误观点的同学免除当日的语文笔头作业)形成良性互动。让活跃的气氛充斥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思维。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参考家喻户晓的《中国诗词大会》。作为每年春节期间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同样是以古诗文为主要内容,为什么会让我们充满了兴趣和期待呢?其中除了挑战选手之间激烈的角逐,更吸引观众的在于它新颖的竞赛模式。例如“飞花令”这一模式在古代就是文人墨客们经常进行的娱乐项目,在体现自己学识的同时也能带动其他人积累古诗文,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既然学生在看诗词大会时津津有味,在古诗文课堂中昏昏欲睡。那么我们不如引进诗词大会中的精髓,进行师生之间的“飞花令”比拼。增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常态化。在保证课堂纪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3.1.2采用实践的方式,组织相关课外活动第三学段的学生在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方面仍然充满着极大的活力,对于新知识与思想的接受能力处于人生的巅峰期。也是形成对于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社会有初步认知的重要阶段。这也就导致了第三学段的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方式充满兴趣。从授课形式上来说,这也潜移默化的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因为与常规的书本教学存在极大的差异。所以,在第三学段的古诗文教育之中,课外活动就成了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课外活动模式一般仅仅局限于春游,或者是组织学生进行有组织的朗读、背诵。[[1]王红,谢雨语.谈古文教学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J].西藏科技,2009(7):5-7]实际上,这样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拓展学生古诗文积累的作用,但是任务一样的背诵要求也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甚至因为叛逆的情绪对背诵产生反感。背诵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在开展课外活动的时候,要记住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喜欢上古诗文,对古诗文学习产生热爱的情绪,并以此激励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习的热情。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教条式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反而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厌恶情绪,最终得不偿失。因此,如何恰当地拓展课外活动模式显然是一个很有必要思考的问题。[1]王红,谢雨语.谈古文教学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J].西藏科技,2009(7):5-7如果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引入自然中,往往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譬如,在一些传统古诗文的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本地古迹,用类似于郊游的形式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将学生召集在一起,环坐在花草树木之中,用讲故事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古诗文金戈铁马、才子佳人的世界。在这个时候,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一种倾听的模式中,同时开始在文学的世界中自由徜徉,并且开始逐渐对语言学习产生兴趣。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往往能够自主地要求家长找来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根本不需要老师的督促或者强制要求。这就是对于日常课外活动的简单拓展之一,这样的课外活动不但会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更能够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因为惦念着下一次的活动,也会让学生在日常管理中更加主动地遵循课堂秩序,无形中提升了教学质量。3.1.3紧密联系家长,形成良好教学反馈以在实习中我对本班学生的家校联动为例,我在班会上与家长积极沟通并建立了微信群,用来反馈学校的教学进度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作业。其中最关键的是不能仅仅机械的告诉家长需要督促什么,更应该将孩子在校的进步同步反馈给家长,形成良性循环。让家长有足够的动力与学生一起进步。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沟通为主并且一定要提供给家长相应的解决方法,而不是让家长自由发挥,避免个别脾气暴躁的家长对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在教家长改善孩子学习上的问题的同时,也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绝对不能只提出问题却不给家长解决方案,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家长操劳,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厌恶和抗拒心理,由主动学习变成了被动接受。学生对于古诗文没有学习的兴趣,我会告诉家长多给他讲一些和古诗文有关的故事、多观看与古诗文题材密切相关的影视剧作品。有条件的家长甚至可以一起与孩子进行一些古诗文方面的游戏。教师反馈给家长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以及改进措施,家长在家依照教师的方法改善学生学习方法并将学生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回馈给老师,形成真正的家校实时联动。3.1.4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话题及相关历史事件从部编教材的古诗文教学内容之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三学段学生所学习的古诗文中作品出现的频率最高的为杜甫、王维、李白、苏轼、王安石、辛弃疾。由于第三学段的学生世界观以及对于作者深层意图理解能力的逐步加强,可以适当地将这几位作者的生平和各个时期的作品以历史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故事的形式远远比单纯的讲述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要具体化得多,也更方便理解。[]以杜甫为例,他的一生颠沛流离,经历了一个辉煌时代的衰败和终结。《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我们从字面意思只能让学生理解杜甫当时无比喜悦的心情。但是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将唐朝的衰落这一历史背景以学生最喜欢的故事形式讲述出来的话,会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作者心境的激动和重新燃起希望的美好。因为杜甫人生的不如意虽然没人能真切的体验过,但是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或多或少一定会有这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就像爸爸妈妈严厉教育了一顿后,第二天突然买了你最爱吃零食一样开心。)也使得作者们的形象更加平易近人。我们虽然是在读圣贤书,但是一定要让在第三学段的孩子们明白这些圣贤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和我们一样,也会因生活不如意而失望,也会因生活中出现的微小美好而手舞足蹈,欣喜若狂。用二十分钟的时间将唐朝的历史沿着各位唐朝作者的时间线进行整理并最终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故事形式讲述,对于整个学段,乃至学生后期的对于唐朝历史背景的整体理解能力有着飞跃性质的提高。此外,在讲解政治斗争时,例如宋朝的王安石变法。一定要注意不要掺杂自身的主观色彩,因为第三学段的孩子具备一定的深入思考能力并且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初步形成的状态。既要留给他们自己理解的空间,又要为他们的思想活跃度准备好保险,不能陷入到借古非今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所以在选材中,我们的话题和历史事件需要尽量以国家兴衰为主。让学生明白没有强盛的国,何来完整的家。作为人生引路人的老师,一定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航标。所以这一阶段的选材尤为重要。尽量避开尖刻的政治话题,以大到国家兴衰荣辱,小到家庭悲欢离合为主体。3.2学生和家长需要改进的方面学生和家长的配合是改进策略成功的关键,无论学校方面如何努力,学生和家长的疏忽也会让努力付之东流。本部分从学生和家长的改进策略展开,分为三个点进行说明。3.2.1讲解古诗文的相关故事,形成良好联动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温馨港湾,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教育途径,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简单继续。[]因此,需要加强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联系,使家校合一,才能最终促成孩子的健康发展。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家长的职业,针对家长的职业特点入手,将古诗文教育融入到孩子的行为规范上。比如:家长如果是医生的话,就可以给孩子讲神医华佗刮骨疗毒、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家长如果是军人,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古代众多的边塞诗歌故事,让孩子知道家长陪伴的珍贵,阖家团圆的来之不易。以及弥补一些感情中的裂隙。一方面这样的课堂孩子听的会更加用心,并且也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另一方面也让父母体会一下教师的职业特点。有效的互动可以减少社会以及家长对校园里的一些误解。并且家长在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形成良好的联动后,会按时督促孩子完成作业以及相关预习内容。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互动中,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人生榜样。家校合作有利于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有利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教育满意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关系,有利于父母孩子共同成长。3.2.2提高对于古诗文的重视程度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于古诗文的重视程度也决定了孩子对于古诗文的兴趣和投入的精力。我爷爷在我还没上小学的时候就让我背诵一些短篇古诗文并讲解翻译其中的意义与所包含的故事。虽然贪玩的我带有对于学习这些自己当时认为晦涩难懂的东西有很强的抵触情绪,可是也架不住平时慈祥的爷爷一脸严肃的样子,不允许我拿古诗文开玩笑。家长对于古诗文的重视程度对于孩子古诗文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孩子面前满嘴球赛,流量明星八卦,公司今明天的明争暗斗,我想孩子也会有一些成长,但肯定不是对学习古诗文有益处的成长。榜样的力量在孩子的选择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只有家长重视起来,孩子才会把古诗文郑重地对待。3.2.3家长增强自身古诗文修养,对孩子润物细无声孩子的兴趣爱好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另一部分是爸爸妈妈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一点一滴影响的。如果家长每天都学习历史故事,向孩子讲述古诗文背后的儿女情长,相信对于孩子来说,每天学习的古诗文早就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更像是呼之欲出的精神盛宴。我们自身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尚且浅薄,又怎么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任何问题从现在开始着手解决都不算晚。如果没有扎实的古诗文素养,我们可以选择与孩子共同进步。在学习中增进家庭关系,为孩子补上我们认为缺失的部分。作为孩子身边最亲近也是最直接的老师,父母的影响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如果你学富五车,就将你的学识传授给孩子;如果你学识平平,就借此机会丰富自身;如果你自愧不如,就更应该与孩子共同进步,让孩子也体验到可以为父母解决问题的快乐。我们对于孩子无声的灌溉和日复一日的付出终将为孩子的古诗文学习和今后人生的道路树立最好的航标。结论中国古诗文以其独有的韵味以及一词多义的博大精深一直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性文化符号流传至今,源源不绝。古诗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符号,永远不会过时。古诗文教学也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改进其中的不足。这样才能够使中国文化始终生机勃勃,才能够给我们的后代足够的文化自信。面对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要多加实践,办法总比困难多。本文所提出的改进建议虽然没有囊括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的全部,但是对于改进方法的说明已经十分详细、直观、便于实施。对于第三学段古诗文的改进方法,本文从教师的角度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出发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古诗文教育需要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提升成绩。通过本文提供的改进策略,可以使第三学段学生养成良好的古诗文学习习惯,家长明确配合方法,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古诗文学习扫清障碍、激发兴趣。在最初始的背诵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给予学生主观理解能力。在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们学习效率的提升至关重要,所以本文在教师改进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特别受教学环境以及周边学习氛围的影响,本文对家校联动教学提出了改进方法,避免了学生在学校的努力前功尽弃。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的改进需要以教师为代表的学校方面与以学生和家长为代表的家庭方面的共同努力,从教师的角度看,古诗文是学生人生的必修课,我们有必要把古诗文理解能力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能力教授给各位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古诗文并不是晦涩难懂的文字,而是栩栩如生的故事,其中奥妙只有自己领悟才能收获最真实的快乐。从家长的角度看,古诗文并不是显示自己教子有方的工具,更不是应付考试的捷径。我们需要家校联动来改进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中的问题。参考文献[1]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2-90[2]何越鸿.古诗文名篇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90-127[3]李俊.古诗文的艺术传统[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109-153[4]廖世承.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44-165[5]孙艳艳.大阅读背景下的古诗文教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9:45-62[6]须强.用声音传承经典[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70-85[7]闫海霞.意象·意境·意韵: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与实践[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9:103-119[8]姚春杰.小学语文名师古诗文课堂实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8-63[9]余妙霞.古诗文教学探索[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8:80-116[10]张平仁.古诗理论与小学古诗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35-47[11]王红,谢雨语.谈古文教学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J].西藏科技,2009(7):5-7[12]项哲.新课程标准下多元智能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3-6[13]晏平.献给学生的礼物——趣味性古文教学[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7(7):2-3[14]杨晓敏.情境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6(3):5-6[15]于海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5(6):4-6[16]朱靖,王庆华.让古文教学焕发人文光彩[J].中国成人教育,2011(4):7-9[17]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2011.6:175-203[18]张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