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与标签用高性能热熔胶粘剂-征求意见稿_第1页
胶带与标签用高性能热熔胶粘剂-征求意见稿_第2页
胶带与标签用高性能热熔胶粘剂-征求意见稿_第3页
胶带与标签用高性能热熔胶粘剂-征求意见稿_第4页
胶带与标签用高性能热熔胶粘剂-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SHPTA0000—2024胶带与标签用高性能热熔胶粘剂本标准规定了胶带与标签用热熔胶粘剂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承诺。本标准适用于胶带与标签用热熔胶粘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2792-2014胶粘带剥离强度的试验方法GB/T2943胶粘剂术语GB/T4851-2014胶粘带持粘性的试验方法GB/T15332热熔胶粘剂软化点的测定环球法GB/T16998-1997热熔胶粘剂热稳定性测定GB/T20740胶粘剂取样GB/T22396压敏胶粘制品术语GB/T26125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GB/T31125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环形法GB/T32368-2015胶粘带耐高温高湿老化的试验方法GB33372-2020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GB37822-2019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T39560.8-2021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第8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与配有热裂解/热脱附的气相色谱-质谱法(Py/TD-GC-MS)测定聚合物中的邻苯二甲酸酯HG/T3075胶粘剂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规定HG/T3660-1999热熔胶粘剂熔融粘度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GB/T2943、GB/T2239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胶带及标签用高性能热熔胶粘剂涂覆在各类基材上,制成具有自粘性的胶带、标签的符合胶带及标签所需压敏胶性能且符合环保要求的热熔胶粘剂。3.2起翘性指胶带及标签的外边缘从粘贴面脱离。4技术要求4.1外观无杂质的均一固体或粘稠液体。4.2性能指标2T/SHPTA0000—2024热熔胶粘剂性能应符合表1~表3的规定。表1热熔胶粘剂基础性能指标表2热熔胶粘剂粘接性能指标低中高>6.0>6.0>6.0>6.0表3胶带与标签用高性能热熔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5试验方法5.1外观在装有D65光源的标准灯箱中进行目测。5.2软化点测定按GB/T15332的规定进行。5.3熔融粘度测定按HG/T3660-1999中方法A的规定进行。5.4热稳定性测定按GB/T16998-1997的规定进行,称取(50±1)g的热熔胶粘剂试样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制作两组,分别以铝箔纸将玻璃瓶密封好,将密封好的玻璃瓶放入(150±2)℃恒温箱中,放置6h,移出恒温箱,在装有D65光源的标准灯箱中进行目测,记录有无结皮、分层、凝胶情况。5.5样品热老化条件3T/SHPTA0000—2024按GB/T32368的规定,将涂覆热熔胶粘剂试样品置于温度为(65±2)℃的环境中,试验时间为168h。5.6环形初粘性5.6.1试样环制作:以厚度0.05mm的PET膜作为试样支撑载体,在PET膜上均匀涂覆一层热熔胶粘剂。胶带试样涂胶量为(25±1)g/m2,标签试样涂胶量为(20±1)g/m2。试样环尺寸为宽(25±0.5)mm,长175mm~180mm,至少制作5个试样环。5.6.2试验前,试样环应在温度(23±1)℃、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中放置24h以上。5.6.3试验过程应在温度(23±1)℃、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进行。5.6.4按GB/T31125的规定进行。5.7剥离强度5.7.1试样制作:以厚度0.05mm的PET膜作为试样支撑载体,在PET膜上均匀涂覆一层热熔胶粘剂。胶带试样涂胶量为(25±1)g/m2,标签试样涂胶量为(20±1)g/m2。用裁刀将制作好的PET膜裁切,裁切尺寸为宽(25±0.5)mm,长290mm~300mm,至少制作5个试样。5.7.2试验板材质为304不锈钢,尺寸为50mm×150mm×2mm,钢板表层应镜面处理,控制粗糙度在50nm±25nm。试验板表层清洁干净,无污点、无刮痕。5.7.3试验前,试样及试验板应在温度(23±1)℃、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中放置24h以上。5.7.4试验过程应在温度(23±1)℃、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进行。5.7.5剥离角度180°按GB/T2792-2014中方法1的规定进行。5.7.6剥离角度90°按GB/T2792-2014中附录B的规定进行。5.8持粘性5.8.1试样制作:以厚度0.05mm的PET膜作为试样支撑载体,在PET膜上均匀涂覆一层热熔胶粘剂。胶带试样涂胶量为(25±1)g/m2,标签试样涂胶量为(20±1)g/m2。用裁刀将制作好的PET膜裁切,裁切尺寸为宽(25±0.5)mm,长145mm~155mm,至少制作3个试样。5.8.2试验板材质为304不锈钢,试样与试验板的粘贴面积应为(25±0.5)mm×(25±0.5)mm。5.8.3持粘性:按GB/T4851-2014中方法G的规定进行,试验过程应在温度(23±1)℃、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进行,测定粘合失效时间。5.9起翘性5.9.1试样制作:胶带测试,以厚度0.05mm的PET膜作为试样支撑载体,在PET膜上均匀涂覆一层热熔胶粘剂。胶带试样涂胶量为(25±1)g/m2,标签试样涂胶量为(20±1)g/m2。用裁刀将制作好的PET膜裁切,裁切尺寸为宽(25±0.5)mm,长(40±0.5)mm,至少制作3个试样。进行其他试验时,推荐选取实际材质替代PET膜作为试样支撑载体。5.9.2进行胶带测试,试验板材质为304不锈钢,尺寸为50mm×150mm×2mm,钢板表层应镜面处理,控制粗糙度在50nm±25nm。试验板表层清洁干净,无污点、无刮痕。试验板如使用其他材质及表面情况,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进行其他试验时,推荐选取实际粘贴表面作为试验板。5.9.3试验前,试样及试验板应在温度(23±1)℃、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中放置24h以上。5.9.4耐湿试验:试样贴试验板上,将压辊来回滚压两次,静置30min后,置于温度(40±2)℃、相对湿度(97±3)%的环境中放置168h。试验后,在标准环境下放置1h,目测。试样均应外观完好,试样与试验板贴面无粘接分离现象。5.9.5热老化试验:试样贴试验板上,将压辊来回滚压两次,静置30min后,置于温度(65±2)℃的环境中放置168h。试验后,在标准环境下放置1h,目测。试样均应外观完好,试样与试验板贴面无粘接分离现象。5.9.6热循环试验:试样贴试验板上,将压辊来回滚压两次,静置30min后,进行下述2个循环(从a~d)代表1个循环:a)试样,在温度(65±2)℃条件下,放置30min;b)在温度(23±1)℃、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放置15min;c)在温度(-30±2)℃的条件下,放置30min;4T/SHPTA0000—2024d)在温度(23±1)℃、相对湿度(50±5)%的条件下,放置15min。经过2个循环。试验后,在标准环境下放置1h,目测。试样均应外观完好,试样与试验板贴面无粘接分离现象。5.10有害物质限量5.10.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按GB33372中5.4的规定进行。5.10.2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等有害物质含量按GB/T26125规定的方法进行。5.10.3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等有害物质含量,按GB/T39560.8-2021规定的方法进行。6检验规则6.1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6.2组批取样按GB/T20740进行采样,同一釜生产的产品为一批,按批次进行检验。6.3检验项目6.3.1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如下:a)外观;b)熔融粘度;c)软化点。6.3.2型式检验6.3.2.1型式检验为全项目检验。6.3.2.2正常生产时,每年应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鉴定或旧产品转厂生产时;b)正式投产后,如原料、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c)产品停产6个月以上,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用户提出要求时。6.4判定规则6.4.1出厂检验判定出厂检验项目全部符合要求,判为合格品。出厂检验项目中只要有1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应加倍随机抽样复检,复检后只要有1项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6.4.2型式检验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