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书法千字文_第1页
怀素书法千字文_第2页
怀素书法千字文_第3页
怀素书法千字文_第4页
怀素书法千字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第第页怀素书法千字文

牛人写的《书法千字文》,无一重字、太绝了!

前言有一位牛人,把《中国书法通史》用一部千字文(韵歌形式)写了出来,收录了中华书坛五千年的大大事、大书家及其传世碑·帖·墨迹,并按朝代阐释演化简史和流派风格,采纳五字一句的现代韵文,全文二百句,一百韵,一千字,无一字重复。今发来与大家共赏!

正文

中华五千年,书法一脉连,

名家赛星辰,珍品万代传。

炎黄(1)仓颉字,“符号”开新篇;

殷商(2)甲骨文,“占卜档案”苑;

西周(3)钟鼎·金(4),

《利簋》两《盂·盘》;

解释:

(1)炎黄:指上古时期的炎帝和黄帝时代,炎黄制造了华夏民族;

仓颉:指黄帝的史官仓颉,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创造汉字的人;他首先创造“符号”,把符号叫“字”,从今告辞了“结绳记事”年月,开启了汉字新篇章。

(2)殷商:指中国历史上的“殷商”时代。

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发觉最早的文字,刻在甲骨上,故称“甲骨文”;到目前为止,已发掘15万片甲骨,4500个不重复的单字;甲骨文是中国书法的起源,多用于“占卜记事”;在河南殷墟发掘了“甲骨文占卜档案库”,由此建立了“殷墟博物苑”。

(3)西周:指中国历史上的“西周世”。

(4)钟鼎·金:指“钟鼎文”,也称“金文”;古人在青铜器上刻字叫“钟鼎文”,因古代称钟鼎为金,故也叫金文,传世佳作有《利簋(gui)》、《大盂鼎》、《小盂鼎》、《散氏盘》、《墙盘》等。

春期(5)载·盟(6)誓,

1/16

始皇(7)石鼓·言(8)。

秦(9)区大·小篆,只见直·弧圆;

李斯(10)撰玉箸(11),

《封·琅·芝·峄山》。

程邈(12)确定隶(13),撇捺钩折点;

汉(14)达最精级,

蚕头燕尾(15)显;

解释:

(5)春期:指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

(6)载·盟:全称是“载书”,也叫“盟书”,是春秋战国时期古人记录盟誓活动的誓约辞。

(7)始皇:指中国历史上的先秦早期,在“始皇”28年消失“石鼓文”。

(8)石鼓·言:指石鼓文,也称《四言诗》,是刻在10个鼓形石碣上的文字,是记录皇帝游猎的《四言诗》,也称“猎碣文”;

(9)秦:指我国秦代,首位开国皇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文字,从今把篆书区分为“大篆”和“小篆”,把秦之前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统称“大篆”;把大篆简化整改后叫“小篆”,也称秦篆,是秦代通用文字。篆书:只有“直画”、“弧画”和圆,没有撇、捺、钩、折、点。

(10)訛李斯:是小篆创始人,更是中华书坛第一位留下名字的宏大书法家。

(11)玉箸:古人把“小篆”叫“玉箸(zhu)篆”,由李斯撰写的小篆杰作:《封泰山碑》又名《泰山刻石》,还有《琅琊台》、《芝罘》、《峄山》刻石。

(12)程邈:是秦汉人,原是狱吏,后犯错入狱,他在服劳役十年期间,把大小篆整改为3000字的隶书报秦始皇,秦始皇称善,将其减刑提拔为狱史,并下旨“定书”,因程邈是个徒隶,故将他的字称为隶书(或佐书)。

(13)隶书:程邈隶书转变了篆书笔画,消失了“撇·捺·钩·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至今也是盛行书体。

(14)汉:指我国汉代,又分东汉和西汉。

(15)汉隶:东汉隶书消失了“蚕头燕尾”,使隶书达到最精级,进展到最高峰,故称“汉隶”。

蔡邕(16)《熹》规范,纵改横向扁;

《礼·乙·曹·晨·迁》,佐貌已臻全。

许慎(17)《说解》典,

《部首》《六》词源。

魏晋南北朝(18),翰坛翻波澜;

2/16

杜·崔(19)奠基章(20),

索靖(21)《月仪》添;

解释:

(16)蔡邕:是东汉大书法家,其传世作品《熹平经》,使隶书由纵势变为横势,消失了“横向扁势”,进一步规范了隶书。

汉隶代表作:《礼器碑》、《乙瑛碑》、《曹全碑》、《史晨碑》、《张迁碑》。

佐:指佐书,是隶书的早期名称;佐貌:指隶书的整风光貌;臻全:达到完整、齐备。

(17)许慎:是东汉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大字典的创始人;《说解》全称是《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大字典,全书收录9353字,例举字根540个,创立540个《部首》,开创部首检字的先河;

《六》:指《六书》,是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8)魏晋南北朝:是汉朝之后的“中国书法觉醒期”,在此期“隶、楷、行、草”相继形成;

翰坛:就是书坛。

(19)杜·崔:是东汉前后的两位大书法家杜度和崔瑗,史称“章草奠基人”。

(20)章:指章草;杜度名作《草稿》及崔瑗的《草书势》是章草的奠基篇。

(21)索靖:西晋时期草书大家,其闻名法帖《月仪帖》,增加了章草颜色,使章草更加规范。

史·象(22)《急就》佳,

陆机(23)《平复》专。

伯英(24)创今草,写速不再慢。

刘君(25)萌行押(26),从今繁变简。

仲鸟(27)整合“分”(28),

繇侯(29)“真祖先”;

遗存《荐季·示》,仿照《贺捷·田》。

解释:

(22)史·象:指西汉人史游和三国(吴)时期的大书法家皇象;

《急就》:全称《急就章》,由史游编、皇象书,全书2144字,是章草的最佳范本。

(23)陆机,是晋代大书法家,其名作《平复帖》是最专业的章草精品。

(24)伯英:是东汉张芝笔名,今草创始人,世称“草圣”,其名作《八月帖》、《冠军帖》。

今草:张芝把章草整改后变成今草,今草又分为“小草、大草”,是当代最流行的草书。

(25)刘君:指汉末刘德升,其笔名“君嗣”,时称“刘君”,是行书鼻祖。

3/16

(26)行书:刘德升创造行书时叫“行押书”,后人把“行押书”简称行书。

(27)仲:指东汉大书法家王次仲,别名王仲,史称“八分体鼻祖”,又叫“神仙”或“神鸟”:相传他被皇帝御兵押进囚车后变成了一只大鸟飞去,故称“仲鸟”。

(28)分:指八分体,早期名字叫“分书”:王次仲把“程邈隶书”和“李斯篆书”整合成新的书体,自称八分体,其特征是:突出挑捺,左右分布,具备隶书特点。(29)繇侯:指东晋钟繇(you),因封爵“乡侯”,谥号“成侯”,故史称“繇侯”,他在整合隶书及八分体的基础上,创造了楷书,故被称为“楷书(或真书)鼻祖”;此处“真祖”先,指楷书的祖先。

钟繇遗存下来的最好的小楷代表作品是《荐季直表》、《宣市表》;但是《贺捷表》和《墓田丙舍帖》多为后人摹本;仿照=摹仿。

至圣王羲之(30),顶峰谁能及!

《兰亭》(31)殉昭陵,

《十七》(32)路伟奇。

献《秋》珣(33)《远》札,

逸少《快雪时》。

乾隆御三希(34),内廷伴弘历。

碑碣(35)雄强艳,《鲁郡·瘗鹤·爨》;

解释:

(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