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四十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天津四十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天津四十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天津四十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天津四十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四十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的是()A.天然气燃烧 B.酸碱中和C.单质碘升华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混合并搅拌2、向100mLFeI2溶液中逐渐通入Cl2,其中n(I2)、n(Fe3+)随通入n(Cl2)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还原性强弱:Fe2+<I-B.n(Cl2)=0.12mol时,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有Fe2+、Fe3+、Cl-C.由图可知,该FeI2溶液的浓度为1mol·L-lD.n(Cl2)∶n(FeI2)=1∶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芳香烃是指具有香味的有机化合物B.含有苯环的有机物一定是芳香烃C.芳香烃分子中一定含有苯环D.含有一个苯环的芳香烃一定是苯的同系物4、下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反应对应的曲线错误的是A.向NaAlO2溶液中滴入HCl至过量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C.向含有盐酸的A1C1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沉淀消失5、下列有机物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A、CH2=CH2和CH2=CH—CH=CH2B、C2H6和C6H14C、C2H6和C4H8D、6、等质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最多的是()A.CH4 B.CH3CH3 C.C2H2 D.C5H127、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1H与D互称同位素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大多数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B.农药中常含有的元素通常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区域内C.形成催化剂的元素通常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区域内D.在元素周期表的过渡元素中寻找制作耐高温和耐腐蚀合金材料的元素9、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Cu、稀硝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HNO3被Cu还原为NO2B.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C.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既可以和稀硝酸反应,又可以和稀硫酸反应10、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Na2O2使有色物质褪色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11、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A.NaOH溶液 B.Cu(OH)2悬浊液C.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12、下列曲线表示卤素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 B.C. D.13、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草药的有效成分C.由于乙醇和水能够以任意比互溶,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D.由于乙醇容易挥发,所以才有俗语“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说法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苯能使溴水因发生取代反应而褪色,且生成溴苯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苯中没有典型的碳碳双键,但能发生加成反应D.苯中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15、下列有机物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A.将溴水分别加入到己烷和己烯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B.苯和己烷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液体是否分层C.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加入苯和甲苯中,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化D.乙酸和葡萄糖可以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B.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C.1mol重水与1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17、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化氢

H+[Cl]-B.二氧化碳

C.氮气N⋮ ⋮ND.氯化镁[Cl]-Mg2+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都能发生水解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只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共价化合物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②H2CO3酸性<H2SO3酸性,故非金属性C<S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⑤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是离子化合物⑥由分子组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存在共价键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⑤⑥20、迄今为止,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仍然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汽油,这种汽油是一种纯净物B.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由固态转化为气态的变化过程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煤就是碳21、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22、关于电解食盐水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 B.电解时在阴极得到金属钠C.电解时在正极得到氯气 D.电解时在负极得到氢气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有以下几种粒子:X、Y、Z是阳离子,Q是阴离子,M、N是分子.除Z外其余粒子都由短周期元素A、B、C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且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和性质:①它们(X、Y、Z、Q、M、N)核外电子总数都相同;②N溶于M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③Y和Q都由A、B两元素组成,Y核内质子总数比Q多两个;④X和N都由A、C两元素组成,X和Y核内质子总数相等;⑤X和Q形成的浓溶液在加热情况下生成M和N;⑥Z为单核离子,向含有Z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含Q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含Q或Y的溶液,沉淀消失.(1)Q的化学式为______;X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2)试比较M和N的稳定性:N____M;(3)写出Z和N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六种微粒中的两种阳离子可与硫酸根形成一种盐(不含结晶水),向该盐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的NaOH溶液,出现了如图中a、b、c三个阶段的图象,根据图象判断该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5)将2.56g铜投入到一定量由A、B、C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化合物的溶液中,共收集到896mL气体(标准状况下),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一定量的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__mL.24、(12分)通过石油裂解可以获得乙烯,再以乙烯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很多的化工产品,试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已知:有机物D是一种有水果香味的油状液体。(1)有机物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决定有机物A、C的化学特性的原子团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图示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反应类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25、(12分)(I)草酸的组成用H2C2O4表示,为了测定某草酸溶液的浓度,进行如下实验:称取Wg草酸晶体,配成100.00mL水溶液,取25.00mL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a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到KMnO4不再褪色为止,所发生的反应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10CO2↑+2MnSO4+8H2O.试回答:(1)实验中,标准液KMnO4溶液应装在_____式滴定管中,因为______________;(2)实验中眼睛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至滴定终点.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3)实验中,下列操作(其它操作均正确),会对所测草酸浓度有什么影响?(填偏大、偏小、无影响)A.滴定前仰视刻度,滴定后俯视刻度_________;B.锥形瓶在盛放待测液前未干燥,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_;C.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不慎将瓶内的溶液溅出一部分_________;(II)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123.2220.220.423.4320.520.623.626、(10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A中加热装置已略去)。查阅资料可知:①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②NO能被酸性KMnO4氧化成NO3-。(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2)装置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______________。(3)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4)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5)A中滴入浓硝酸之前,应先通入N2一段时间,原因是____________。(6)写出NO被酸性KMnO4氧化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27、(12分)近年来,镁在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军事等产业中应用迅猛发展。(1)写出工业上冶炼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研究性小组探究以镁条、铝片为电极,稀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如图所示),刚开始时发现电表指针向左偏转,镁条作负极;但随后很快指针向右偏转。①开始阶段,镁条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指出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②随后阶段,铝片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28、(14分)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SO2、②FeCl3、③HClO、④NH4Cl。其中遇到KSCN溶液时变成红色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遇NaOH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______;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的是______;见光易分解的是______。29、(10分)勒夏特列原理往往适用于化学学科中的各种平衡理论,请回答下列问题:(1)氯水可以杀菌消毒。氯水中存在多个平衡,含氯元素的化学平衡有__________个。氯水处理饮用水时,在夏季的杀菌效果比在冬季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一种原因即可)。在氯水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编号)。a.c(H+)=c(ClO-)+c(Cl-)

b.c(Cl-)=c(ClO-)+c(HClO)c.c(HClO)<c(Cl-)

d.c(Cl-)<c(ClO-)(2)常温下,取pH=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各100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则图中表示盐酸溶液中pH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___(填“A”或“B”),反应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A__________B;加入足量Zn粒使酸均完全反应,产生H2的体积(相同状况下)A__________B(填“>”、“<”或“=”)

(3)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某MSO4溶液里c(M2+)=0.002mol·L-1,如果要将M2+完全转化成M(OH)2沉淀,应调整溶液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M(OH)2的Ksp=1×10-12,一般认为离子浓度≤1×10-5mol/L为完全沉淀]。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C【解析】

A.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化学变化,且放出热量,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故A不选;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为化学变化,且放出热量,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故B不选;C.单质碘升华为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反应引起,故C选;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生成盐和水,为化学变化,且吸收热量,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引起,故D不选;故选C。【点睛】本题的本质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般而言,物理变化包括物质的三态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没有新物质生成。2、D【解析】

有图可知,I-先被氧化,Fe2+后被氧化,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谁强谁先反应,可知还原性强弱:Fe2+<I-【详解】A.有分析可知正确;B.有图可以看出,n(Cl2)=0.12mol时,I-被氧化成I2,Fe2+部分被氧化成Fe3+,溶液中的离子主要有Fe2+、Fe3+、Cl-,故正确;C.依据碘元素守恒可知n(FeI2)=0.1mol,c=n/v=1mol·L-l,故正确;D.n(Cl2)∶n(FeI2)=1∶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故错误。【点睛】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灵活运用知识点分析问题。3、C【解析】

A.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属于芳香烃,芳香烃一般都没有香味,故A错误;B.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可能含O、N等元素,含有苯环的有机物不一定是芳香烃,可能是芳香烃的衍生物,故B错误;C.分子里含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属于芳香烃,芳香烃分子中一定含有苯环,故C正确;D.苯或苯的同系物必须满足通式CnH2n-6(n≥6),分子中只有一个苯环,侧链必须不含不饱和键,否则不是苯的同系物,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苯的同系物的侧链为饱和烃基,不含碳碳不饱和键和碳环。4、D【解析】

A.1mol偏铝酸钠需要1mol盐酸,而溶解1mol氢氧化铝需要3mol盐酸,故A正确;B.氢氧化钙和CO2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溶解碳酸钙的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HCO3)2,故B正确;C.氢氧化钠首先和盐酸反应,然后在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最后溶解氢氧化铝,故C正确;D.反应的方程式依次为Ca(OH)2+CO2=CaCO3↓+H2O、2KOH+CO2=K2CO3+H2O、K2CO3+CO2+H2O=2KHCO3、CaCO3+CO2+H2O=Ca(HCO3)2,故D错误,答案选D。5、B【解析】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同一类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B中都是烷烃,所以B正确。A、C中不是同一类有机物,D中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答案选B。6、A【解析】

等质量的各种烃,其中氢元素的含量越大,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就越多。由于甲烷的氢元素的含量最大,所以等质量的有机物中完全燃烧,消耗O2最多,选项A正确。7、C【解析】

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正确;B.中1H与D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1H与D互称同位素,正确;C.同素异形体都是单质,不是化合物,错误;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20,正确。答案选C。8、C【解析】

A.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的元素既有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属性,故在此区域可以找到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农药中常含有的元素为P、Cl、As等,则可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区域内寻找,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构成催化剂的元素为过渡金属元素,在周期表过渡元素中寻找,故C错误;

D.作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的元素,为过渡金属元素,在周期表过渡元素中寻找,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把握元素的位置及性质为解答的关键。9、C【解析】

A、稀硝酸被Cu还原为NO,故A错误;B、C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硝酸铜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继续与Cu反应,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弱,故B错误;C、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正确;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可以和稀硝酸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选C。10、C【解析】

A、B、D项中的Na2O2、氯水、漂白粉均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其他物质进行漂白,而活性炭通过吸附作用,将有色物质吸附,只发生物理变化,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漂白原理。中学阶段常见的漂白剂总结如下:(1)氯水(HClO)、NaClO、Ca(ClO)2、Na2O2、H2O2、O3,它们都是强氧化剂,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稳定的无色物质。(2)SO2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跟有机色素结合成了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该化合物见光、遇热或长久放置又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SO2漂白原理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SO2不能漂白指示剂。(3)活性炭的漂白原理是吸附有色物质,是物理变化。11、B【解析】

A.NaOH溶液与乙酸发生中和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与葡萄糖、蔗糖不反应,故A不正确;B.乙酸溶解氢氧化铜,葡萄糖是还原性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三种溶液现象各不相同,故B正确;C.石蕊为酸碱指示剂,不能用来鉴别葡萄糖和蔗糖,故C不正确;D.Na2CO3溶液与乙酸反应生成气体,但与葡萄糖和蔗糖不反应,故D不正确;答案:B12、A【解析】

A.根据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可知电负性随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减小,A正确;B.F元素无正价,B错误;C.HF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故其沸点高于HCl和HBr,C错误;D.F2、Cl2、Br2的相对分子质量递增,其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其熔点逐渐增大,D错误。答案选A.。13、A【解析】

A.乙醇与水互溶,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加入生石灰后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故A错误;B.乙醇常用作有机溶剂,可以将有机物溶解,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再利用其沸点不同来获得中药成分,故B正确;C.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这样可以获得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故C正确;D.乙醇容易挥发,并且具有香味,“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就来源于此,故D正确;选A。14、A【解析】

A.苯与溴水不反应,发生萃取,在催化条件下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B.苯环对甲基的性质有影响,甲苯中的甲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正确;C.虽然苯中没有典型的碳碳双键,但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苯是一个平面形分子,苯中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故D正确;故选A。15、B【解析】

A项、己烷和溴水不反应,己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可鉴别,故A正确;B项、苯和己烷都不溶于水,密度都比水小,放入水中都分层,油层均在上层,不能鉴别,故B错误;C项、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甲苯能与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鉴别,故C正确;D项、乙酸具有酸性,能与Cu(OH)2反应得到蓝色溶液,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可鉴别,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的鉴别,注意常见有机物性质的异同是解答关键。16、A【解析】

A、无论臭氧还是氧气,都是由氧原子组成,即相同质量的氧气和臭氧,含有的氧原子物质的量相同,电子数相同,故A正确;B、24g镁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24g24g/mol×12=1mol,27g铝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27g27g/mol×13C、重水为2H2O,1mol重水中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2+8)=10mol,1mol水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1mol×8=8mol,中子数之比为10:8=5:4,故C错误;D、CCl4标准状况下不是液体,不能用22.4L/mol-1进行计算,故D错误;答案选A。17、B【解析】分析:A.氯化氢中含有共价键;B.二氧化碳中含有共价键;C.氮气分子中氮原子还含有不参与成键的电子;D.氯化镁中含有离子键。详解:A.氯化氢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电子式为,A错误;B.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电子式为,B正确;C.氮气的电子式为,C错误;D.氯化镁中含有离子键,电子式为,D错误。答案选B。18、D【解析】

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A错误;B、蛋白质中还含有N、S等,B错误;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以及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等均不是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D正确;答案选D。19、C【解析】分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但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据此判断进行解答。详解:①共价化合物含共价键,不含有离子键,故①错误;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S对应的是硫酸,故②错误;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例如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故③正确;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故④错误;⑤,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但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可以导电,故⑤正确;⑥由分子组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例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存在共价键,故⑥错误,答案选C。点睛: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属于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排除法,逐一排除即可。本题考查化学键和化合物的知识。如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但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不含有离子键。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20、C【解析】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更多的汽油,这种汽油仍然是混合物,A项错误;B.煤的气化就是将煤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C.天然气的燃烧产物是CO2和H2O,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C项正确;D.煤是混合物,不是碳,主要成分是碳,D项错误;答案选C。21、C【解析】

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用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若用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达到平衡状态,故选C。22、A【解析】

电解池中只有阴阳两极,无正负极。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反应式: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反应式:2H++2e-=H2↑(还原反应),总反应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故可知A项正确;答案选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OH﹣<Al3++3NH3·H2O=Al(OH)3↓+3NH4+NH4Al(SO4)2448【解析】X、Y、Z是阳离子,Q是阴离子,M、N是分子.它们都由短周期元素组成,且具有以下结构特征和性质:①它们的核外电子总数都相同;由②N溶于M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溶液呈碱性,可推知N为NH3、M为H2O;由⑥Z为单核离子,向含有Z的溶液中加入少量含Q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含Q或Y的溶液,沉淀消失,可推知Z为Al3+、Q为OH-,由③Y和Q都由A、B两元素组成,Y核内质子数比Q多2个,则Y为H3O+;由④X和N都由A、C两元素组成,X和Y核内质子总数相等,则X为NH4+;由⑤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可以生成氨气和水,符合转化关系;结合③④可知,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N元素。(1)Q的化学式为OH-;铵根离子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OH-;;(2)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N,所以N为NH3的稳定性弱于MH2O的稳定性,故答案为:<;(3)铝离子和氨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答案为:Al3++3NH3•H2O=Al(OH)3↓+3NH4+;(4)由图可知,b阶段氢氧化铝沉淀不变,消耗氢氧化钠为1体积,应含有NH4+,而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为1体积,故铝离子与铵根离子之比为1:1,则该盐的化学式为NH4Al(SO4)2,故答案为:NH4Al(SO4)2;(5)2.56g

Cu的物质的量为:n(Cu)=2.56g64g/mol=0.04mol,反应时失去电子为:2×0.04mol=0.08mol,反应整个过程为HNO3NO、NO2HNO3,反应前后HNO3的物质的量不变,而化合价变化的只有铜和氧气,则Cu失去电子数目等于O2得到电子的数目,所以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O2)=0.08mol4=0.02mol,标况下需要氧气的体积为:V(O2)=0.02mol×22.4L/mol=0.448L=448mL,故答案为:448。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及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氢化物稳定性判断等知识点,正确推断微粒、明确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转移电子守恒的灵活运用。24、乙醛CH3CHO羟基、羧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酯化反应nCH2=CH2加聚反应【解析】

C2H4发生加聚反应得到聚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CH3CH2OH,乙醇在Cu或Ag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H3CHO,B为CH3CHO,CH3CHO可进一步氧化物CH3COOH,C为CH3COOH,CH3CH2OH和CH3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反应生成CH3COOCH2CH3,则D为CH3COOCH2CH3,据此解答。【详解】(1)通过以上分析知,B为CH3CHO,名称为乙醛,A、C的原子团分别为羟基、羧基;(2)②为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发生酯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③为乙烯的加聚反应,反应方程式为。【点晴】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物质之间的转化及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判断是解本题关键。25、酸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锥形瓶内颜色变化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30s内不褪色偏小无影响偏小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51.8kJ/mol【解析】

(I)(1)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2)根据滴定的操作分析解答;KMnO4溶液呈紫色,草酸反应完毕,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紫色不褪去,说明滴定到终点;(3)根据c(待测)═分析误差;(II)(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3)先根据表中测定数据计算出混合液反应前后的平均温度差,再根据Q=cm△T计算出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后计算出中和热。【详解】(I)(1)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故KMnO4溶液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故答案为:酸;因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皮管;(2)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KMnO4溶液呈紫色,草酸反应完毕,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紫色不褪去,说明滴定到达终点,不需要外加指示剂,故答案为: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30s内不褪色;(3)A.滴定前仰视刻度,滴定后俯视刻度,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分析,c(待测)偏小,故答案为:偏小;B.锥形瓶在盛放待测液前未干燥,有少量蒸馏水,对V(标准)无影响,根据c(待测)═分析,c(待测)无影响,故答案为:无影响;C.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不慎将瓶内的溶液溅出一部分,待测液减少,造成V(标准)偏小,根据c(待测)═分析,c(待测)偏小,故答案为:偏小。(II)(1)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05℃,反应后温度为:23.2℃,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5℃;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3℃,反应后温度为:23.4℃,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55℃,反应后温度为:23.6℃,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05℃;平均温度差为:3.1℃。50mL的0.50mol/L盐酸与50mL的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为m=100mL×1g/cm3=10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100g×3.1℃=1.2958kJ,即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2958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2958kJ×=-51.8kJ/mol,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1.8kJ/mol,故答案为:-51.8kJ/mol。【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II)(3)中和热的计算,要注意中和热的概念的理解,水的物质的量特指“1mol”。26、分液漏斗C+4HNO3(浓)CO2↑+4NO2↑+2H2O溶液变蓝,铜片溶解,有无色气体冒出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有毒气体NO,防止空气污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对后续实验有干扰5NO+3MnO4-+4H+=5NO3-+3Mn2++2H2O【解析】分析: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探究,由实验装置可知A中发生C+4HNO3(浓)CO2↑+4NO2↑+2H2O,B中吸收挥发的硝酸和生成的二氧化氮,C中固体干燥剂干燥NO,并除去可能混有的酸雾,D中发生2NO+Na2O2=2NaNO2,E中高锰酸钾吸收尾气NO,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A中是碳和浓硝酸发生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2)B装置中的水将NO2转化为NO,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所以装置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溶液变蓝,铜片溶解,有无色气体冒出;(3)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用来干燥NO,所以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或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等;(4)由信息可知,E装置的作用是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强氧化性氧化吸收有毒气体一氧化氮气体,防止空气污染;(5)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NO易被氧化为NO2,所以A中滴入浓硝酸之前,应先通入N2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对后续实验有干扰;(6)NO被酸性KMnO4氧化为硝酸根离子,氮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5价,失去3个电子,Mn元素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5个电子,则根据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以及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5NO+3MnO4-+4H+=5NO3-+3Mn2++2H2O。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