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了教案5篇_第1页
地震了教案5篇_第2页
地震了教案5篇_第3页
地震了教案5篇_第4页
地震了教案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地震了教案5篇地震了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当如何应变,把握好逃命的技巧。2、把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质素。3、培育幼儿相互挂念的情感,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课件《地震发生时,该如何应变》;发生地震的影片一张;桌子、椅子、脸盆、床、锅炉、衣柜等各7份;公共汽车3辆;商店一个(用kt板制作一个大门和两面墙。活动过程:一、谈话:1、小伙伴,近来在四川汶川发生了一件大事,是什么?说说你了解的情况。2、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2、老师小结地震的可怕性,讲解会发生地震的原因。3、提问幼儿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应当怎样做?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像本领。四、观看课件《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五、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打开讨论:1、发生地震时,故事里面的小伙伴是怎么逃命的?2、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逃命方法吗?3、老师小结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1)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慌张,要冷静。(2)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3)倘若你在家里的时候,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然后把脸盘或是锅等东西罩在本身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灯或其他东西掉下来砸伤本身。(4)不行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摔伤你。(5)倘若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六、幼儿与家长们一起进行地震逃命演习。1、场地布置:摆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脸盘、锅炉等;有商店;布置一些幼儿和家长坐在车子上;2、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慌张,要注意把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相互挂念同伴是否脱离不安全,相互扶持。家长们要注意引导帮忙孩子们把握好逃命技能。活动评价:1幼儿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特别新颖、有趣味,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热情。2、幼儿对发生地震时应当如何应变,毫无阅历可言,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和逃命,但经过这一次活动之后,幼儿都把握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命的安全学问和技能。3、个别幼儿的应变本领有待提高,机灵性不高,本领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个别幼儿钻的技能较低,今后需加强磨练。地震了教案篇2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学问。2、教育幼儿发生地震时不慌忙,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需的逃命技巧。3、培育幼儿相互挂念的情感,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4、培育幼儿动脑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5、考验小伙伴们的反应本领,磨练他们的个人本领。活动准备:1、《地震现场》影像资料、《小蟾童》防震减灾科普动画片、《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图片6张。2、一些小道具:枕头、书包、脸盆、毛巾等。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引起幼儿的注意。师:“小伙伴们,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一件很可怕、很凄惨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是什么事情这么严重。”二、播放一段“512“汶川大地震的录象,采纳触目惊心的地震情景引入课题。三、围绕录像与幼儿打开讨论: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告知幼儿这个就是地震。)2、师小结:地震时,地面猛烈震动,房屋倒塌,地面裂开大缝。道路扭弯了,汽车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东西都被压坏了,有时我们的生命也受到威逼。四、播放课件《地震生存手册》(漫画版),教育幼儿在发生地震时,不慌忙,适时躲藏。师:“小伙伴,地震虽然很厉害,但是小伙伴不能慌忙,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开始摇动后,有很短的时间可以用来躲避,倘若在这短时间内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会被砸伤。”引导幼儿逐一察看课件,并向幼儿说明地震来了,该如何应变才是安全的。1.摇摆时立刻关火,失火时立刻灭火。2.不要慌忙地向户外跑。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躲避不安全之处。5.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6.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7.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8.避乱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9.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五、让幼儿观看地震专题动画《小蟾童》,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地震,巩固防震、避震的方法。六、地震演练。七、活动延长:学习儿歌《震前动物有预兆》,利用简单、清晰的动物形象让幼儿知道一些震前的预兆。活动反思:孩子们是第一次感受地震的感觉,也是第一次进行地震演习活动,感觉特别新颖、有趣味,每一个幼儿都表现得很热情。他们对发生地震时应当如何应变,毫无阅历可言,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变和逃命,但经过这一次活动之后,幼儿都把握了发生地震该如何逃命的安全学问和技能。个别幼儿的应变本领有待提高,机灵性不高,本领未能达到预期的水平。此外,个别幼儿钻的技能较低,今后需加强磨练。小百科: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地震经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倒塌、地裂缝等次生祸害。地震了教案篇3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地震带来的后果,知道地震是一种自然祸害。2、让幼儿知道地震中的自救基本常识。3、在情景演练中,幼儿将自救学问转化为自我保护本领。活动准备:1、地震的资料图片。2、书包、桌子、盆子、毛巾、水、等物品。3、动画课件、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认得、了解地震。1、让幼儿观看地震的动画,让幼儿直观的观看地震时的情景。老师: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幼儿观看相关地震的动画)老师:你们刚刚看到了什么?(地震)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祸害?2、请幼儿看看有关地震引发的祸害图片(房屋倒塌、破坏财物、山体滑坡、人员伤亡)二、引导幼儿知道一些有关地震的自救学问。1、老师:原来地震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损害,那倘若地震蓦地来到我们身边,我们应当怎样保护好我们本身呢?2、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讨论后请幼儿观看室内自救动画。小结:地震来时倘若我们在家里,我们要适时找安全的地方躲避好如:桌子底下、床底下、家里的卫生间,待地震停后要适时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去。跑的时候要用身边的物品或手保护好头。三、组织幼儿地震演习。1、老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在地震中自救的方法,那么倘若现在发生地震你会怎么做?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当听到警报响时,你们就赶快想方法躲到安全的地方。2、给幼儿展现已准备好的自救场景。3、提示幼儿奔驰时应注意的一些事项。4、给幼儿讲解演习的流程。当幼儿听到音乐响起的时候是说明地震来了,老师这时组织幼儿找好躲避的.地方。当幼儿听到音乐已经停时说明地震已经停了,这时老师组织幼儿有序的往空旷的地方转移。四、活动结束。老师:“今日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自救学问,当地震来时不用怕!我们只有多学习和演练自救的方法,来保护本身。小伙伴们,记得把我们今日学到的自救方法与家人、伙伴共享,好吗?”活动反思:通过这一次的活动幼儿对地震有了很深入的了解了,也学会了一些自救的方法,加强了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孩子们对这活动也很感爱好,但个别幼儿比较兴奋,比较贪玩,没依照自救方法去演练,所以以后再这方面有待加强。。加载中,请稍候地震了教案篇4教学目标:1.认得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往日、废墟、疾步、无望、瓦砾、开垦、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实在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吸取的力气。3.领悟捉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同学从课文的实在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低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吸取的巨大精神力气。教学难点:领悟捉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课时布置:2课时课前准备: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爱好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慈善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诚的激励,是严格的要求,请你讲一讲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2、是啊,父母的爱是平凡、朴实、无私的。母爱如太阳,热情而暖和,父爱如海洋,低沉而含蓄。或许,我们并不在意他的存在。可是这种平凡的爱在我们生命碰到不安全时会制造出惊人的奇迹。今日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和一起去体验伟大而无私的父爱。二、初读课文,自同学字新词1、轻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借助工具书自同学字、新词。2、小组合作:学习并相互检测生字。3、老师检测同学生字的把握情况。4、指名读课文,检测同学是否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三、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2、汇报交流读书情况,概括文章的重要内容。三、精读课文,朗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课文,画出令本身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做批注写出本身的感受。2、汇报交流读书体会,随机引导同学朗读。四、布置作业,预留问题1、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写了这对父子了不起,这些句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为什么文中反复三次显现无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板书设计:17地震中的父与子了不起无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回顾课文内容。2、1994年1月17日凌晨美国洛山矶西北部发生的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桥梁坍塌,道路断裂。繁华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荒原。是父亲的坚决与绝不放弃,在儿子生命碰到突如其来的灾祸时,制造出了惊人的奇迹。(板书课题)二、品读体验1、读文章最终一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说一说本身对这句话的理解。2、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本身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3、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同学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本身的感受练习朗读。父亲的了不起:(1)他猛然想起本身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同学读出坚决的语气。)(2)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乐意帮忙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裳破烂不堪,各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蓦地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摆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儿子的了不起:(1)挖到第38小时,他蓦地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是你吗?(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父亲?)(2)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引导同学读出兴奋的语气。)不!父亲。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无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三.感悟写法,读写结合1.引导:这篇课文生动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歌颂伟大的父爱,称赞深厚的父子之情的。让同学捉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实在句子感悟。2、今日我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伟大无私的父爱,可是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过这种惊心动魄的事。父母的爱啊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的嘱咐,就是风雨中加在我们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那种无微不至、体谅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请把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选一件写下来,送给你的父母吧!四、课外延长,升华情感(一)、同学们,在经过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团聚了,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课文中的插图,父子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幼小的儿子阿曼达笑得那么高兴,这位可敬的父亲却哭了。巨大的喜悦占据了他的心,这个时候,笑和哭都表达着一种同样的感情,都表达着这位父与子之间的浓浓的亲情啊!同学们我想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会由衷地对这对父与子发出祝福的?此时此刻,你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同桌之间先相互说一说。1、对这位父亲说:你真了不起,我佩服你!.2、对这位父亲说:你的爱是真心的爱,你的爱给了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念和勇气,这是最珍贵的东西。3、对阿曼达说:你拥有这样的父亲真幸福呀!4、对阿曼达说:你真了不起,在那种不安全的时刻,你能安静地等父亲来救援,而且先让同学们出来,这是一般孩子很难做到的事。5、想对父子说:是你们让我知道爱的力气有多么奇妙。6、爱和信任是可以制造奇迹的,有了爱没有做不到的事,像那首唱歌道死神也会忘而却步!(二)、(课件)叙述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进一步感受父爱和母爱的伟大,以及全国人民对苦难同胞无私的爱五、布置作业孩子们,地震中的父亲以永不放弃、信守承诺表达了对儿子的爱。而更多的时候,父母的爱并不肯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它经常就藏在平凡的小事中。我们都在生活的点滴上,在细节上,在一言一举中感受着父母的爱!请你们回忆生活中父母所做的,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饱含深情的事,而且把这份爱珍藏在你的日记中,好吗?板书设计:17地震中的父与子父亲了不起爱儿子地震了教案篇5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2、谈话导入:对下面的一段文字,大家肯定有了深切的体会。出示一段歌颂亲情的抒情性文字,可以是收集到的别人的文字,也可以老师本身撰写的:(亲情,是黑夜里光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亲情,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驱走酷寒,给人们带来暖和……)让同学齐读。3、揭示课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读了以后,信任大家对这段文字,对亲情的珍贵肯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1、初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