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当代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探索1/36中考考标要求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工业化起步了解“一五”计划基本任务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了解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标志。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途经程中严重失误。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事迹“文化大革命”十年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2/36良好开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1953—1976)失误:中共八大(1956年)经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开始)政治:“文化大革命”(1966-1976)成就:科技有了进步外交有了新突破3/36目标任务时间成就工业交通运输业意义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当代化初步基础;②③1953年--1957年①鞍山钢铁企业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即“三个第一”)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②新建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亲密了祖国内地同边疆联络,也便利了经济文化交流。(即建成“一桥二铁三公”。)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前进。一、工业化起步4/36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机床厂大型轧钢厂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第一个飞机制造厂“一桥二铁三公四厂“5/36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时间:制订机构:

主要内容:性质(意义):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应人民利益宪法。6/36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三大行业改造方式改造实质改造意义缺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公私合营赎买政策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标志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三、三大改造7/36良好开端:时间:地点:主要任务:意义:1956年北京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物质和文化需要。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中共八大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和失误8/36失误表现:原因:危害:教训: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②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③急于求成,忽略了客观经济规律①1958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①经济建设一定要遵照客观经济规律;②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①使“左”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主要标志是_______②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严重经济困难。

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9/361957年1958年1959年1962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大跃进时期炼钢指标1070万吨大跃进工业:大炼钢铁58年全国生产钢1108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10/36大跃进农业:虚报产量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只毛驴拉不动11/36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六个月12/361月9日报道亩产斤。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你相信吗?13/36你能说出他们的故事么?

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模范人物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奋斗精神;艰辛创业、勤俭创业精神;亲密联络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14/36原因:经过发动:

动荡表现:全国出现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动荡局面;党政机关受冲击;干部、知识分子遭迫害。正义抗争: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结束标志:性质: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内乱。文化大革命“二月逆流”(1967.2);“四五运动”(1976.4.5)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危险1966年,中央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决定,成立中央文革小组时间:1966-1976斗争对象:所谓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九一三事件(1971年)六、危害及教训:15/36“文化大革命”危害及教训:危害:教训: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减弱,②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③国民经济遭受到破坏,拉大了同世界发达国家差距。④教育事业遭到严重摧残。1、必须健全民主与法制,走依法治国之路2、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坚持党民主集中制,果断反对个人崇敬和专断16/361、“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飞跃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②鞍山钢铁企业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大庆油田建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A.工商业改造B.人民公社化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中考链接〗17/363、下列图反应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份百分比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A.1949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4、“1984年,依据中央决定,全市撤消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及生产队,建立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摘自《滨州历史》)请问人民公社开始建立是在A.新中国成立早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大跃进运动中D.文化大革命时期18/365、下面我国粮食人均改变图,其中促使1949年至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提升主要原因是A.土地全部制改革完成B.对外开放扩大C.农村产业结构调整D.大跃进6、张艺谋电影《活着》中最具震撼力一个场景是:小孩找出父亲铁皮包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铁。这个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大跃进运动场景应该发生在20世纪A.二十年代B.三四十年代C.五十年代D.七十年代19/367、下列图反应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改变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自然灾害快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20/36请回答:(10分)(1)依据材料中表格内容,指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展现出怎样趋势?(2)出现上述趋势主要原因有哪些?(3)据所学知识判断,以后哪些运动打破了这一发展趋势?为何?(1)增加趋势。(2)①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农民生产主动性提升,粮食产量提升;②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经济产量增加;③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工业产量提升。(3)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会使这一增加趋势下降,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略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国家和人民在1959年进入严重经济困难时期。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早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单位:亿元)

1952年1956年1957年工业总产值343.3703.6783.9农业总产值483.9582.9604.0工农业总产值827.21286.51387.921/369、阅读以下三幅历史照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以上三幅历史照片反应情境出现先后次序是

。(1分)(2)据照片表明,我国政府实施三项政策得到了农民热烈拥护。请你指出其中一项政策作用。(2分)(3)半岛中学决定近期举行一个名为“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市农村面貌改变”主题讲座。假如你是主讲人,你将经过哪些路径搜集相关资料?(2分)你认为开展这个活动有什么意义?(2分)22/36参考答案:(1)(一)、(三)、(二)。(1分)(2)作用:照片(一)《土地改革法》实施后,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了道路;照片(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生产主动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乡镇企业提供了劳动力;照片(三)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提升了农民生产主动性,农民主动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回答其中任何一项作用均得2分。只要回答到提升农民生产主动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可得2分)(3)路径:如上网、上图书馆、访问、实地考查等。(考生只要回答两项合理有效路径即得2分)意义:经过讲座,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湛江市农村面貌改变,认识党政策正确性,增强热爱故乡情感,增强对历史学习感受和体验等。(2分。考生回答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均可得分。)23/3611、李明对书上二幅图片(右图)感到十分不解:自己家种水稻没有大人高、萝卜没有脸盆大,为何图画上水稻高耸入云、萝卜硕大赛驴?这终究是不是真实现象?请你进行学习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情况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它反应了当初社会什么现象?对经济建设造成什么影响?(3分)(2)为何从那以后我们没有再见到这类社会现象?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2分)24/361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十分复杂课题。1956年中共“八大”,为这一探索奠定了一个良好开端。不过,因为历史局限,“八大”正确方针在党内未能牢靠确立,一些主要思想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或者没有充分地坚持下去,所以,“八大”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波折。请你回答:(12分)(1)中国共产党“八大”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2)为何说中共“八大”为“社会主义探索奠定了一个良好开端”?(3)“八大”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波折表现及其原因有哪些?(1)背景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基于对国内主要矛盾正确分析。背景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2)因为,该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改变,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物质和文化需要。中共“八大”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3)波折表现:1958年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严重经济困难;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破坏。原因:因为新中国刚才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略了客观经济规律等,使“左”错误在全国泛滥。25/36(1)1953年。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确立。(2)大跃进或人民公社化时期。不相信,图片中反应是浮夸风,违反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3)实事求是,从农民利益出发,提升农民主动性,促进经济发展,等。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社员在集体耕种图三浮夸风

图四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13.党和政府从来非常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以下历史照片统计了建国后农村一段时期变革,请读后回答以下问题:(1)图一和图二反应历史现象最早开始于什么时候?它给我国农村带来最大影响是什么?(2)图三、图四反应历史现象是发生在什么时期?你相信图三报道中说吗?为何?(3)从历史中收获感悟,你认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6/361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事业。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2分)(1)1953~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和变革,试述其主要内容。(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举出两件详细事例。(3)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或制订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等。27/361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材料二叶剑英首先拍案而起,说:“你们把党搞乱了,把政府搞乱了,把工厂、农村搞乱了!你们还嫌不够,还一定要把军队搞乱!这么搞,你们想干什么?”徐向前激愤地拍着桌子说:“军队是无产阶级专政支柱。你们这么把军队乱下去,还要不要这个支柱!”──上述两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材料一所说内容出自哪部文件?该文件是哪一年制订?(2)材料二中“你们”是些什么人?他们“想干什么”?(3)材料二反应历史行为与材料一内容要求是否相符?我们应该从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身上继承什么精神?(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2)林彪、江青一伙人。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打击老干部,篡夺从中央到地方部分权力,阴谋颠覆无产阶级政权。(3)不相符,破坏了人民民主权力,造成国家混乱。学习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坚持真理勇气。28/3617.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当代化初步基础;对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对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物质和文化需要。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请回答:(12分)(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主要成就。(最少三项)(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订党和人民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社会主义总路线?你怎样评价这个总路线?

(1)一五计划时期。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企业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运输业: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开通了祖国内地与边疆联络,也便利了经济文化交流。答出以上任何三项内容即可得分。(2)1956年中共“八大”。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了一个好头。(3)1958年。它反应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愿望,但对所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又急于求成,缺乏经验,忽略客观经济规律。29/36(1)表格一中数字改变反应了这25年间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什么过程?其中不正常情况主要有哪几次?是什么原因造成?(2)表格二所表示,为何1973、1975年出现两次较大增加?(3)这25年来经济建设现有结果也有教训,请你谈谈应该吸收哪些教训?19.以下是我国从1953~1978年25年间工农业总产值改变情况,表格一:时段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加1953~1957年14.6%1958~1962年0.6%1963~1965年15.7%1966~1976年7.1%表格二:年份1966~19671967~19681972~19731974~1975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加—9.6—4.29.211.9(1)经历了“增加──下降──增加──下降”波折过程。不正常情况有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1958年开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原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严重经济困难,所以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增加率很低。1966~1976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动荡,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工农业总产值年增加率低。(2)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着手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方面整理。(3)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事求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言之成理即可。

30/36(1)图一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图二是“党好干部”焦裕禄;图三是“铁人”王进喜。写简评,能够表达出这些人物先进事迹和艰辛创业、为人民服务高尚精神即可。如:20世纪60年代,焦裕禄担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率领兰考人民艰辛奋斗,治理灾害,改变贫穷面貌,坚持工作到生命最终一息,被人民称颂为“党好干部”。20.年适逢中共“十八大”召开,为此,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结果为主题图片展,请你参加,依据以下图片完成展出要求。(14分)(1)人物篇:他们(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英雄榜样,请你分别在三幅图下面写上人物简评(注:每个人物简评字数不得超出50字)。31/36(2)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目标。为此,党在不一样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结果。请你为以下图片注上时期。(2)图四和图五是“一五”计划时期经济成就;图六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经济成就图四鞍山大型轧钢厂

图五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图六大庆油田油井试喷成功(3)感悟篇: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两条即可)。

(3)原因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人民群众主动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答其它,言之有理也可。32/36阅读:1966~1968年我国经济情况统计请回答:(1)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经济情况数据统计,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文化大革命”期间

反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