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05/24/wKhkFmYYLeGAZY3zAAJOQmny_og024.jpg)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05/24/wKhkFmYYLeGAZY3zAAJOQmny_og0242.jpg)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05/24/wKhkFmYYLeGAZY3zAAJOQmny_og0243.jpg)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05/24/wKhkFmYYLeGAZY3zAAJOQmny_og0244.jpg)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05/24/wKhkFmYYLeGAZY3zAAJOQmny_og02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2分)
班级开展“做知礼、明礼、行礼好少年”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下面是主持人的开场白,他准备选择一幅书法作品作为发言的背景图片。请结合开场白内容和字体特点
给他提出建议。
裆禊苑
【甲】【乙】【丙】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千百年来,因为“礼”的存在,我们的国家才能够以恢宏的气度、
自信的姿态、端庄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礼”,开启“知礼、明礼、行
礼”之旅。
2.小文同学在撰写演讲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请帮他解决。
什么是礼?答案也许五花八门【甲】礼,是礼貌、礼节、礼仪;礼,是①柳年约束、文质彬彬;礼,
是立春时节的春饼、新年门上的对联……以上答案都对也都不对。
狭义的礼,是②行令道德要求的行为规范;广义的礼,则包含了天人关系、治国理念、典章制度和切
于民生日用的生活交往方式,③合礼貌、礼物、礼仪、礼制等所有层面为一体,是内容与形式【乙】道与
器的完美统一。
礼对于个人立身处世有着重要的意义。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不学礼,无以立”。曾子知礼,聆
听老师教诲,避席而立;孔融懂礼,把大梨留给兄长;张英明礼,主动让出三尺之地,感动邻居,才有了
六尺巷的美谈。由此可见,知礼、懂礼、明礼不仅可以和睦邻里,还可以增长学识、友爱兄弟。
要做到有礼,重要的是提高自身修养。为此,首先要④至力于读书,提高认知水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端正心态,努力规范自身言行。修养提高了,与“礼”的距离也就近了。
(1)他对文中【甲】【乙】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犹豫不决,请帮他作出正确的选择。()
A.【甲】:【乙】、B.【甲工【乙工
C.【甲】-【乙】、D.【甲】——【乙工
(2)他在文中标出了几处有疑问的地方,请帮他选择正确的一项。()
A.第①处的意思是“标准、法则”,“矩”字形无误,读音为“j€i”。
B.第②处的意思是“与存在的标准一致",“符”字形无误,读音为“fii”。
C.第③处的意思是“聚集”,“合”应写为“和”,读音为“h6”。
D.第④处的意思是“集中力量于某个方面”,“至”应写为“致”,读音为“zhi”。
(3)你发现画线句作为上一句的总结,表达欠妥。请帮他加以修改。
3.在班会的“你言我语话明礼”环节,同学们针对“公共场所如何守礼”这一话题纷纷发表看法,其中成
语或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妨碍到别人,应该及时道歉,而不应强词夺理。
B.看到不文明行为,不要袖手旁观,可以走上前去自圆其说。
C.发生了“摩擦”,要学会换位思考,宽容和理解才能将“燃烧系数”降至最低。
D.只有让“礼”的种子在心中发芽,才能让言行举止开出文明之花。
4.在班会即将结束时,班长邀请大家共同创作一副对联。在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文明在心,心心相①®和谐愿景
下联:礼让在行,行行相®④美好未来
A.①加②同创③印④共绘B.①加②共绘③印④同创
C.①印②共绘③加④同创D.①印②同创③加④共绘
【答案】1.答案示例①:选择【甲】【甲】是草书,字体潇洒飘逸,自由不拘,能够体现我国自信的姿态。
答案示例②:选择【乙,【乙】是篆书,典雅古朴,体正势圆,与我国悠久的历史、端庄的面貌吻合。
答案示例③:选择【丙,【丙】是隶书,宽博大气,方劲敦厚,充分体现我国恢弘的气度、自信的姿
态、端庄的面貌。2.(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知礼、懂礼、明礼不仅可以增长学识,还可以友爱兄弟、和睦邻里3.B4.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书法作品赏析。
可选择任一幅字,先分析该字体的特点,再结合开场臼中我国礼仪之邦与此特点相关的方面进行说明。
【甲】为草书,运笔放纵,笔画带钩连,结构简省,字体潇洒飘逸,自由不拘,是草书,能够体现我国自
信的姿态。
【乙】为篆书,呈长方形,笔画复杂,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富有古风古韵,是篆书,与我国悠久的
历史、端庄的面貌吻合。
【丙】为隶书,字形扁宽,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方劲敦厚,是隶书,充分体现我国恢弘的气度、自信的
姿态、端庄的面貌。
【2题详解】
(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用法。
甲处,后面的内容是对“答案也许是五花八门”的具体解释,因此要用冒号;乙处,“内容与形式"''道
与器”是并列的成分,要短暂停顿,因此用顿号;
故选Ao
(2)本题考查字音、字义。
A.“规矩”的“矩”读ju;
B.“符合”的“符”读fu
C.第③处“合”的写法无误;
故选Do
(3)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第二段举的关于礼的事例,孔子、曾子、孔融、张英等人的事例,分别体现了增长学识、友爱兄弟、和睦
邻里的作用,因此最后一句的总结句语序不当,应把“和睦邻里”“增长学识、友爱兄弟”位置互换。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和修辞方法。
B.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本句用来形容劝说别人,不符合语境,使用
不恰当;
故选Bo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心心相印”是固定搭配,意思是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共绘”与“愿景”搭配恰当,“愿景”指希望看到的情景;
“行行”“相加”搭配恰当,意思是各种礼让行为合起来;
“共创”与“未来”搭配恰当,创造美好未来;
故选C。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
(一)(共4分)
5.默写。
人生不易,生活多艰:在《卖炭翁》中,白居易用“,”两句描写出卖炭老翁悲苦
的矛盾心理;在《马说》中,韩愈以千里马","的遭遇,写出了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
用的遭际。生活多艰,但精神常在;“,(陆游《卜算子•咏梅》),是梅花傲然不屈的
品格;“鹏之徙于南冥也,,"(庄子《北冥有鱼》),是大鹏勇往直前的气魄。
【答案】①.可怜身上衣正单②.心忧炭贱愿天寒③.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④.骈死于槽
杨之间⑤.零落成泥碾作尘⑥.只有香如故⑦.水击三千里⑧.技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解析】
【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
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贱、祗、骈、槽杨、碾、拉”等字词容易
写错。
(二)(共4分)
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
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
冻死亦足!
6.公元761年,一场暴风雨袭击了杜甫的茅屋。他用写实笔法先后描绘了秋风呼号图、图和
图,为我们还原了个人遭际的全过程。
7.作为叹词,“呜呼”在诗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说明。
【答案】6.①.群童抱茅②.长夜难眠
7.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等诗句包含了作者的期盼之
情。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概括。
要求仿照“秋风呼号图”概括诗歌余下的内容。
“秋风呼号图”是第一节的内容。接下来第二节五句,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
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所以可概括为“群
童抱茅图”;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
漠的秋空洒向地面,而写布被又旧又破是为写“屋破漏雨”蓄势,最终的结果是“长夜难眠”。所以可概
括为“屋破漏雨图”或“长夜难眠图”。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
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这三段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
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意思是: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
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在发出愿望之前,作者用感情强烈的“呜呼”一
词,作者了深深的感慨和期盼之情。作者身处漏屋,生活困窘,饱受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仍旧心怀
天下。“呜呼”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
为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共9分)
阅读【甲】【乙】【丙】三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敢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
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
子日:“温政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丙】
童子目校归,默默然若有所思。母怪而问之。童子曰:“今日习算,我答数未合,同学皆笑我,号我
为钝人;我思此钝人之名,胡独加诸我者?”母曰:“钝何害!汝不见墙上之蜗牛乎?其行甚迟,而奋进
不已,卒@造③乎其极。汝苟以蜗牛为法,则勤必有功,虽钝何害!”童子闻言,遂勤学。
无何,童子学大进。每试,辄④冠其曹曳向之号为钝人者怪之。童子曰:“此蜗牛之所教也。蜗牛缘
壁行,虽纾缓而行不止;吾见而感之,因力学不倦,遂得有今日。使⑥非蜗牛,吾无以致此。”
(选自《新法国文教科书》)
【注释】①识:记住。②卒:最后。③造:到达。④辄:总是,每次。⑤曹:辈。这里指同学。⑥使:假
如。
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敢学然后知不足温数而知新
B.学学半学而不厌
C.然后能自强也童子自校归
D.可以为师矣汝苟以蜗牛为法
9.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翻译:知道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不足,然后自己就可以反复地学习了。
理解:这句话强调了反复练习的重要性。
B.我思此钝人之名,胡独加诸我者?
翻译:我想,这笨人的称号怎么就独独加在我身上了呢?
理解:这句话交代了童子放学回家后“默默然若有所思”的具体内容。
C.无何,童子学大进。
翻译:不知道为什么,童子的学习有了很大进步。
理解:这句话体现了母亲的话对童子所起的重要作用。
D.向之号为钝人者怪之。
翻译:以前称呼他笨人的同学都责怪他。
理解:这句话表现了那些同学的气量之小。
10.学习是个永恒的话题。【甲】文针对教与学的关系提出了“”的观点;在【乙】文中,孔子对
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提出了一.、.一等主张。读了【丙】文中的小故事,我们可以从母亲的
教和童子的学的角度分别悟出_______和的道理。
【答案】8.D9.B
10.①.教学相长②.温故知新③.学而不厌④.要善于启发,不要空洞的说教⑤.
要勤奋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
A.所以/旧的、原来的;
B.通“教”,教导/学习;
C.自我/从;
D.都是动词,“成为、当作”的意思;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与理解。
A.“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意思是: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反”是“反省”的意思。
本句强调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翻译和理解都不对;
C.“无何,童子学大进”意思是:不久,孩子的学习进步神速。“无何”意思是“不久,很短时间”,不
是“不知道为什么”。翻译不正确;
D.“向之号为钝人者怪之”意思是:之前称呼孩子为笨人的同学都很奇怪。“怪”是意动用法,译为
“对……感到奇怪”,不是“责怪”的意思。这句话从侧面表现了“童子”进步神速。翻译和理解都不对;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由“故曰:教学相长也”可知,【甲】文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类比,继而引出“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阐述了“教学相长”观点。故①空填写
“教学相长”。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个做老
师了。本句从“学习方法”的角度,强调了复习对知识学习的必要性。“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意思是:默默地记住我所看到的听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本句从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育人的原则三个方面,反映了孔子爱好学习、
无私育人的品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
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本句阐述了学
习的态度,指出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思想修养;强调了及时反省自己的重要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乙】文中,孔子对于学习方法提出了“温故知新”“默而识之”的主张;对于学习态度
提出了“学而不厌”“见贤思齐”的主张。
由【丙】文“钝何害!汝不见墙上之蜗牛乎?其行甚迟,而奋进不已,卒造乎其极。汝苟以蜗牛为法,则
勤必有功,虽钝何害!”可知,母亲教育孩子时,善于利用身边的事理对孩子进行启发,从而收到了良好
的效果,因此教育要善于启发,不要空洞的说教。
由由【丙】文“童子闻言,遂勤学”“吾见而感之,因力学不倦,遂得有今日”可知,“童子学大进”是
因为他能够勤奋学习。
【点睛】参考译文:
【甲】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
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
命》里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孔子说:“温习学过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个做老师了。”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我所看到的听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
我做到了多少呢?”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
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丙】孩子从学校回家后,沉默不言,似乎在想什么事情。母亲很奇怪就问孩子怎么回事。孩子说:
“今天学习算术,我的回答几次不正确,同学们都笑话我,说我是笨人;我在想笨人这称号,怎么就独独
加在我身上呢?”母亲说:“笨又何妨?你没见到墙上的蜗牛吗?蜗牛爬得很慢,可是一直奋力爬行而永
不停止,最后终于达到了最高处。要是你也能效仿蜗牛的办法,那么你的勤奋就一定有收获,纵使笨些又
何妨?”孩子听了母亲的话,就一直勤奋好学。
不久,孩子的学习进步神速。每次考试,总是比其他的同学都好。之前称呼孩子为笨人的同学都很奇
怪。孩子说:“这都是蜗牛教我的啊。蜗牛沿着墙壁爬行,虽然行动缓慢,但一直没有停止行动;我见到
这个后很有感触,所以一直不知疲倦地努力学习,于是能够有了今天的结果。如果没有蜗牛,我也到不了
这样的境地啊!”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
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
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上面这段话出自苏联作家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评价此书是“生活
的教科书”。请结合书中的具体情节和你的经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保尔在全身瘫痪和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然对生活的充满希望,他开始文学创作,最终获
得了成功。从保尔身上,我学到了要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我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当我从书中看到保尔
对待生活的态度之后,便积极反思,努力调整学习的方法,逐步提高了学习成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基本知识和评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
公保尔•柯察金所走过的道路,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
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对保尔•柯察金成长经历的叙述,生动地描述了以保尔为代表的一批进步青年
历经艰辛的生活、战争的烽火以及战后建设的一系列磨炼,终于被锻造成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曲折过程。
保尔虽然经受了接连不断的打击,但仍向往劳动,向往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去,他这种刚毅坚强、无私奉献、
乐观自信、信念坚定的精神品质,为千千万万青年人树立了榜样。因此《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肖洛霍夫
评价誉为“生活的教科书”。结合书中的具体情节和你的经历,谈谈对“生活的教科书”的理解,言之有
理即可。
示例:保尔经历了四次死里逃生,但是保尔始终以“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为理想,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去,
最后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未放弃“战斗”。他选择文学创作实现理想,先用硬纸板做成框
子来写作,后来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用生命写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表现了
保尔无私奉献、顽强奋斗的精神。保尔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令我深受感动和鼓舞。有一次,我因病耽误
了一个多月的功课,对自己能否赶上同学们而迷惑时,想到保尔顽强乐观的精神,又充满了勇气,在老师
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奋起直追,很快就把落下的功课补了回来。
四、现代文阅读(共26分)
(-)(共7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于2011年和2013年先后印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书
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书法教育相关课程的开设要求。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
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小学书法教育提到文化战略的高度。但书法教
育开展的现状并不乐观。据北京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北京市中小学书法学科存在着
书法教室不足、课时间隔太长且没有保障、书法师资严重缺乏等诸多问题。
【材料二】
2016年11月,国内首个“智慧教育+数字书法”云平台一一“智云”数字书法教学系统诞生。它由交
互式数字临摹台、教师中控、书法直播、字帖排版、视频资源库、板书示范、云平台管理等11套系统构成。
普通老师通过系统地培训和学习就可以组织学生上好书法课;学生通过平台的教学体系就可以接受到系统
训练,甚至能够通过丰富的视频教学资源与书法大家“面对面”。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书法教学的效率,而
且提升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科学技术与学科的融合,虽然可以解决书法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但由于其成本高,普及难度较大,
因此,培养书法师资力量仍是重中之重。自2015年起,教育部通过举办书法班,每年培训师资400余人;
2018年起,书法教育被纳入“国培计划”。此外,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发起的全国“书法蒲公
英”计划自2013年实施至今,已培训书法教师逾万人。即便如此,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依然匮乏。以北
京为例,截至2021年,北京市962所小学应该配备书法教师1563名,但实际专职书法教师只有500名。
因此,书法教师队伍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材料三】
为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工作,一些中小学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
房山区南尚乐中心校在校园内先后建起了书画展厅、书法专用教室、校园百米书画墙、班级书画角等,发
挥环境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在校园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书法艺术氛围。此外,学校还为学生组织了丰富的
书法实践活动。例如,每逢春节,学校都会组织写字小能手上街为百姓义务写春联。此项活动为学生提供
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把学生推向了社会这个广阔天地进行锻炼,深受社会好评。
12.下列对以上三则材料中信息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很重要,存在的困难也很多。
B.数字书法教学系统的推广和应用,使得以后的教学中不再需要专任的书法教师。
C.南尚乐中心校开展的上街为百姓义务写春联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实际锻炼的机会。
13.下图反映了某校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该问题,并结合【材料二】说说“智云”
数字书法教学系统是否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上书法课时你高兴吗?
14.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为了加强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可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等。(每空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2.B13.答案示例:我得出的结论是该校绝大部分学生对于上书法课不是很感兴趣。而“智
云”数字书法教学系统中丰富的视频教学资源能让学生与书法大家“面对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书法的
兴趣,因此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14①.①出台政策规范引领②.②科学技术与学科融合③.③培养书法教师④开展书法实践
活动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
B.材料二第一段原文为“数字书法教学系统诞生。它由交互式数字临摹台、教师中投、书法直播、字帖排
版、视频资源库、板书示范、云平台管理等11套系统构成。普通老师通过系统地培训和学习就可以组织学
生上好书法课”,可知运用数字书法教学系统,仍然需要专任的书法教师;
故选Bo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阅读运用。
根据这个饼状数据统计图,可知某校学生对上书法课“从不高兴”“很少高兴”的比例达59%,由此可得出
该校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对于上书法课不是很感兴趣”。
对于该校绝大多数学生对书法课兴趣足的问题,根据材料二中对“智云”数字书法教学系统的说明“学生
通过平台的教学体系就可以接受到系统训练,甚至能够通过丰富的视频教学资源与书法大家‘面对面’。
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书法教学的效率,而且提升了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可知,“智云”数字书法教学系统
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注意每项措施不要超过15个字。
根据材料一“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部于2011年和2013年先后印发了《关
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书法教育相关课程的开设要求。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小
学书法教育提到文化战略的高度”,可概括为:出台政策规范引领: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国内首个‘智慧教育+数字书法'云平台一一‘智云'数字书法教学系统诞生"、第二
段“科学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可以解决书法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概括为:科学技术与学科融合;
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培养书法师资力量仍是重中之重”可概括为:培养书法教师;
根据材料三“为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工作,一些中小学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
果”,可概括为:开展书法实践活动。
(-)(共9分)
阅读《父•子》,完成下面小题。
父•子
卞毓方
①人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但遗憾的是,父亲身高一米八,我最终只蹿到一米七三。我为什么不
能青出于蓝,后来居上呢?一是先天不足,二是后天营养匮乏。
②记得父亲有顶礼帽,深灰色的,冠高而圆,顶部呈三角形凹陷,底部系以黑色缎带,帽檐宽大而略
微翘起,只在出门见客的重要场合才戴。其余日子,礼帽一直放在纸盒里,搁在竹棚上。我懂事后,偶见
父亲戴过一次,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宏愿:将来,这顶礼帽归我。
③将来是什么时候?喏,就是等我长得和父亲一样高时。小学期间,我曾无数次偷着试戴,可惜帽冠
太大,往头上一套,帽檐就一直滑溜到眼睛,让人禁不住想起成语“沐猴而冠”。没关系,我还小,有的
是长高长壮的机会。
④到了高三,悲哉!我的身高早已定格,再次试戴,仍然嫌大。散场敲锣一一没戏了。从此我只能仰
望父亲高大的背影兴叹。那顶礼帽或许在竹棚上窃笑,是的,它属于魁梧,属于伟岸。
⑤小时候,没人说我长得像父亲。除了身高不及,我们的脸型也不像,父亲的脸明显偏长,我的近似
于圆;五官也不像,父亲的线条是儒家的,外柔而内刚,我的线条却是刚的,更准确地说,是粗糙的;脾
性也不像,父亲诙谐、幽默,我则木讷、无趣。
⑥夏日晚间,一帮小孩捉迷藏,玩得兴起,夜深了也不归宿。这时,各家大人就会出来找。找着了,
还赖着,不肯回,大人出手就打:“让你疯!让你疯!”父亲也会出来找我,他号准我的脉,料定我会往
哪儿躲,一下子就找个正着,见了面,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狠揍状。我晓得,那是唱戏的胡子一一假生
气,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已。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也没有打过弟弟。
⑦在家里,父亲从来不发脾气;对外人,更是笑颜相对。四弟元气足,疯劲大,拳头硬,译名“四乱
子”,与小朋友玩耍,常常话不投机就“看家伙”.那些吃了眼前亏的孩子常常被家长领着找上门来告状,
而父亲总是千赔礼,万道歉,答应等“四乱子”回来好生收拾收拾。四弟察知有人告状,蹑手蹑脚,躲在
屋角,等着挨训。然而父亲视若无睹,仿佛啥事也没有发生。
⑧是出尔反尔、自食其言吗?非也。父亲对邻里关系是看得很重的。“行要好伴,住要好邻”“恼个
邻居瞎只眼”是他的口头禅。事后见了那曾被四弟欺负的小朋友,他总会摸摸头,拍拍肩,好言抚慰。父
亲对四弟的“劣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非放任自流,而是“知子莫若父”。他晓得四弟只是顽童意
气,骨子里是个仁义的孩子。父亲有句挂在嘴边的话一一“牛大自耕田”,因此,对一时过错无须责打,
重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果然,四弟上学后,各方面表现皆优。
⑨为人处世,父亲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讲过两个故事,特别强调,
是祖上传下来的。
⑩其一,“秦穆饮盗马”。大意是说秦穆公丢的马被三百多个农夫分吃了,他不仅不责怪,反而因为
听说吃马肉伤胃,给每人酒喝并放他们回家。当秦晋之战他身负重伤时,被那三百个农夫舍命救出。
⑪其二,“楚客报绝缨”。讲的是楚庄王宴饮群臣,突遇烛灭,有人暗牵楚王美人许姬的衣袖,许姬
扯断其帽缨并告知庄王。庄王当机立断,命群臣一律扯断帽缨,然后将蜡烛重新点燃,尽欢而散。后来吴
攻楚,有一人奋力作战。庄王问起,他说自己就是之前在殿上被扯断帽缨的人,承蒙不杀之恩,因此舍身
相报。
⑫这两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
⑬竹棚上,在礼帽盒的旁边,还搁着一根扁担。这可算得上是文物级的古董,串联着父亲前半生的许
多故事。父亲说,这扁担是曾祖父留下的,祖父用过,他自己去上海打工,在码头上装货卸货,用的也是
它。船与码头之间,搭着一尺宽的跳板,挑着担子走在上面,没经验的,腿会发抖,一不小心,就会栽下
河。经验从哪里来?练呀。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连在一起,权当跳板,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
走,练腿劲,练胆量。胆量非常重要,搁在地上的跳板,谁都不怕;抬高三尺,有人发慌;抬高一丈,多
数人头晕。杂技演员能在空中走钢丝,这都是练出来的。
⑭1964年,我去北京念大学,上学时因直言贾祸,陷入困境。我惶惑,写信给父亲,说不想念书了,
干脆回家种田。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
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
⑮“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这是父亲年轻时艰辛生活的真实再现,这句话给了我力量。我后来遇到
过更大的苦境、逆境,也都是凭了这种信念,咬牙度过的。
⑯如今我已迈入耄耋,偶然揽镜,发现自己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是呀,基因
相承,加之从小耳濡目染,焉能不像?有其父必有其子!那句话果然不假。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5.文章第⑤段写道:“父亲的线条是儒家的,外柔而内刚。”纵观全文,我们发现父亲的为人也是如此。
“柔”体现在:我和伙伴玩捉迷藏夜深了不回家,他_______;四弟在外闯祸被告状后,他并不责打,而
且好言抚慰被欺负的小朋友;他给我讲“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两个故事,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当
我遇到困难不想念书时,他。“刚”体现在:他0
16.有的同学认为文章②-④段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说明理由。
17.文章结尾写道:“基因相承,加之从小耳濡目染,焉能不像?”我和父亲会在哪些方面相像呢?请结
合文章内容作出推测。
【答案】15.①.只是举起手假装要打我②.写信鼓励我③.用板凳代替跳板苦练本领
16.答案示例:不可以删去。这几段写了我因对父亲的礼帽十分喜爱想要长大后据为己有,因而一次次试
戴,可最终帽子还是太大。表达了我对父亲的崇敬之情。
17.答案示例:我和父亲的脾气会像,他待人和善,对孩子讲究以身作则从不打骂,对邻居总是笑颜相对。
我和他的性格会像,他很坚强,外出打工在遇到困难时,他会想办法解决,而他的鼓励确实给了我力量。
我和他为人处世的方式会像,因为他常讲的两个故事告诉我要宽容大度,而我知道这是“家学”。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
第一空。“我和伙伴玩捉迷藏夜深了不回家”,情节在第⑥段。根据本段中“老远扬起右手,作狠抽狠揍
状。我晓得,那是唱戏的胡子一一假生气,父亲的巴掌不会落下,吓唬而己”,可概括为:只是举起手假
装要打“我”;
第二空。“当我遇到困难不想念书时”在第⑭段,根据“父亲回信:'人都有七灾八难,捆起来经住打,
牙打碎了往肚子里咽,挺一挺就过去了。大丈夫要能伸能屈,一根扁担能睡三个人,天无绝人之路’”,
可概括为:写信鼓励"我";
第三空。父亲的“刚”体现在面对生活的苦境、逆境,坚强、不屈服。根据第⑬段“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
连在一起,权当跳板,徒手走,挑着担子走,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可概括为:用板凳代替跳
板苦练本领。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
首先回答:不能删,然后分析原因。结合第③段“小学期间,我曾无数次偷着试戴,那礼帽拿在手里,温
如玉,软如绒,阔绰而又帅气。唉唉,可惜帽冠太大,我的脑瓜又太小,往头上一套,帽檐一直滑溜到眼
睛,禁不住想起成语沐猴而冠”分析,前四段写了“我”小时候渴望戴父亲的礼帽却一直不合适。“礼帽”
是父亲优秀品质的外在形象的象征,“我”戴不上,就是暗示年轻的“我”还不曾传承到父亲的优秀品质,
暗含“我”对父亲的仰望之情,暗示自己传承了父亲的人生态度、品格,也引出了后文具体写展现父亲优
秀品质的内容。所以不能删。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如今我已迈入耄耋,偶然揽镜,发现自己和父亲竟然有几分相像,而且是愈老愈挂相",“我”和父亲
的相像,体现在各个方面。
结合第⑥段“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也没有打过弟弟”、第⑦段“在家里,父亲从来不发脾气;对外人,
更是笑颜相对”,可概括为:“我”和父亲的脾气会像,他待人和善,对孩子讲究以身作则从不打骂,对
邻居总是笑颜相对;
结合第⑬段“经验从哪里来?练呀。巷子里放几条长板凳,连在一起,权当跳板,徒手走,挑着担子走,
闭了眼睛走,练腿劲,练胆量”、第段“我惶惑,写信给父亲,说不想念书了,干脆回家种田。父亲回信……”,
可推测出:“我”和他的性格会像,他很坚强,外出打工在遇到困难时,他会想办法解决,而他的鼓励确
实给了“我”力量;
结合第⑨段“为人处世,父亲常讲,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肚鸡肠成不了大事。他跟我讲过两个故事,特别
强调,是祖上传下来的”、第⑫段“这两个故事,令我想到祖父的待人接物,原来这是‘家学'”,可推
测出:“我”和他为人处世的方式会像,因为他常讲的两个故事告诉“我”要宽容大度,而“我”知道这
是“家学”。
(=)(共10分)
阅读《观七彩丹霞记》,完成下面小题。
观七彩丹霞记
尧丰
①未到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时,有个念头总挥之不去,以为照片里山岭的颜色必不真实;前几日去了七
彩丹霞,又有个念头萦绕心间,此景只应天上有,她岂能美得那样不真实?!
②从兰州出发,路过马牙雪山,穿越乌鞘岭一号、二号、三号隧道,就由陇中高原进入了河西走廊。
黄土高坡在这里与青藏高原相接,目之所及,一路四野八荒、沟壑纵横、满目苍凉,倏然变为奇峰叠嶂、
危岩壁立、郁郁芋芋。继续西行,从武威到张掖,峰随路转,越往深走,山的颜色、地的景致也越发多变
了•[甲]先是二堆堆、:坨坨的土黄浅白,渐成二霞族、二方审的草绿淡褐,其间竟也夹杂着二时生、二
封封的金碧石青。
③[乙]离丹霞越来越近了,两侧隐隐带彩的丘陵取代壮美的高山,不由分说地理进了黑眸。说也奇
怪,明明是眼睛接住了这份变幻,它却不眨一下,不转一分,反而是心跳开始加快,呼吸开始急促。车行
途中,往往是眼前的美还来不及看,迎面而来的却更加精彩,这可如何得了呢?
④日近中午,车终于停在了七彩丹霞的入口。我快步登上木栈道,只是才爬了几步,腿就不听使唤地
停下了。抬眼看去,天空碧蓝清澈,山石浮翠流丹,连绵兮浩渺无际,殊异兮宛若梦境,一时让人忘了身
处何时何地。“往上走吧,那里的景更好!”后方有人喊着,把我从梦里拉回了现实。眼前的美景抓住了
我的眼,前方的美景召唤着我的心,就在这不舍与期盼中,我痴痴癫癫地爬上了观景台。
⑤七彩丹霞,诚不我欺也!站在与山等齐的高度,四周绚烂多姿的色彩漫出来,包围了我的身体,流
进了我的眼,渗进了我的血液,占领了我的心。这哪是七彩?这真正是奇绝的中国色。“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瞧那赤色,大红的、桃红的、橘红的、紫红的、绯红的,胭脂的、玫瑰的、石榴的、
朱砂的、琥珀的,分不清谁多谁少;再看那橙色,淡黄的、深黄的、土黄的、奶黄的、金黄的,柠檬黄、
金丝雀、古铜亮、象牙白、亚麻棕,道不明谁丽谁艳;还有那林林总总的朱墨、秋香、月白、艾绿、黛蓝、
绛紫、鸦青、赭石,极尽自然、毫不凌乱地一缕缕镶嵌铺陈。第一眼看去,以为是赤色山岩上装点着飘扬
的彩带,洋流着虔诚和神圣;第二眼看去,又觉得是淡雅绢纸上画满了鲜亮的丹青,浸透着天工和诗意;
如若再看上一眼,必要笃信那是铺满山野、洒满堞嫄的揉碎了的天上虹,必要赞叹那绝不是自然的鬼斧,
而是精灵的神工!
⑥恣意地凝望,自顾自地欣赏,我把这静谧的岩丘想象成博物馆里的一幅幅风景画。可这些山是活的,
这样没有分寸,她们分明有了情绪。瞧这边厢,红裙桐皱的一片,隐隐有了赧色,仿佛脉脉不得语的脸色
娇羞绯红的少女,仿佛天澹云闲下、江潭落日边的夕岚。瞧那边厢,半含宝气的一缕,赫然生了愠色,杏
眼圆睁,浅擘鞋红里透着一份娇嗔,柳眉倒竖,朱湛丹秣下染着一层触然。尺寸之内、俯仰之间,又见珠
胎得脱、朱樱已熟,俨然是宿醉未醒晕犹在的杨妃,骄色几重,傲视群芳,回眸只一笑,粉黛皆失了颜色。
⑦我想惊叹,想吆喊,想登高一呼,唤众人来看。阳光迷了我的双目,汗水糊了我的视线。蓦然回首,
这七彩的山,幻化出千姿百态、千形万象。一处似“孔雀开屏”,重重叠叠的岩层朝着同一个方向倾斜伸
展,犹如神鸟盛放那色泽艳丽、雍容华贵的尾屏,金翠的线纹清晰可辨。一处状“千屏争妍”,一块块焕
彩石壁横卧眼前,山形款曼平适,山色从容相依,好比越罗较之蜀锦,万年来难分胜负。一处唤作“卧虎
归山”,粗看那雄健壮实的身形、黄底红条的斑纹,确是威猛的金虎无疑;细看那肥头大耳的模样、憨态
可掬的神情,又与酣睡的黄犬无二,真是画虎不成易类犬呐。还有一处不知何名,观之像“龙女出海”,
但见沟壑纵横之间、千山“汇流”之所,一卷巨浪汹涌翻滚着,汩汩迸发而来,莫不是东海龙君之女欲乘
风雨飞天直上乎?!凡此种种,千变万化,实在目不暇接,爱不忍释。
⑧观景归来路上,听人说晨曦暮色间、雨后青天下的丹霞才堪称绝伦超奇。我自能想见旭日初升时那
份纸醉金迷的虚华,想见夕阳西下时那方千山尽染的光影,想见雨歇云收后那饱蘸了恩泽的耀眼的丹媵。
但彼情彼景,可遇而不可奢求;此情此景,我却不必祈望,便可自得其乐!正可谓,“宁可清贫自乐,不
作浊富多忧”是也!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8.作者在描写七彩丹霞美景时可谓匠心独运。首先,总写此处浩渺无际、宛若梦境;其次
,反复铺陈,突出:接下来发挥联想与想象,先是恣意凝望,赋予山各种情绪,写山之
神韵,然后回首而望,写«(①②空填观察视角)
19.请从【甲】【乙】两处任选一句,结合语境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0.请简要分析第⑤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及效果。
【答案】18.①.抬眼远望②.平视远望③.色彩的绚丽多姿④.山形的千姿百态
19.示例①:【甲】句运用叠词,写出了山的颜色和地的景致多变的特点,表现了我的欣喜之情。
示例②:【乙】句运用动词“撞”,写出了彩色丘陵给我的视觉冲击之大,表现了我的热爱之情。
20.示例:这句话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了山岩色彩绚丽的特点;还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写出了各种色彩带给我的感受,抒发了我的赞叹之情。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的归纳与提炼。
由“总写此处浩渺无际、宛若梦境”可定位到第④段,由“抬眼看去,天空碧蓝清澈,山石浮翠流丹,连
绵兮浩渺无际,殊异兮宛若梦境”可知,作者在描写七彩丹霞美景的观察视角是:抬眼远望。
由“反复铺陈”可定位到第⑤段,由“站在与山等齐的高度,四周绚烂多姿的色彩漫出来,包围了我的身
体,流进了我的眼”可知,作者在描写七彩丹霞美景的观察视角是:平视远望。由“这哪是七彩?这真正
是奇绝的中国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瞧那赤色,大红的、桃红的、橘红的、紫红的、
绯红的,胭脂的、玫瑰的、石榴的、朱砂的、琥珀的……”可知,作者在平视远望时,通过反复铺陈的手
法,突出了丹霞地貌色彩的绚丽多姿的特点。
由“然后回首而望”可定位到第⑦段,由“这七彩的山,幻化出千姿百态、千形万象。一处似'孔雀开
屏’……”可知,作者以铺陈列举的方法,突出了丹霞山形的千姿百态。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词性、词意、用词特点等角度,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
【甲】句中"一堆堆、一坨坨、一簇簇”等都是叠词,读起来节奏明快、韵律和谐,表达了“我”惊喜的
心情;结合上文“继续西行,从武威到张掖,峰随路转,越往深走,山的颜色、地的景致也越发多变了”
可知,此处叠词写出了山的颜色和地的景致多变的特点,增加了文章的韵律之美。
【乙】句中“撞”是动词,这里写去丹霞路上时看到的景色,不写“我看到”而写“高山撞进”,运用了
拟人的手法,以动化静,写出了彩色丘陵给我的视觉冲击之大,表现了我的热爱之情。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表达方式。
由“赤色山岩上装点着飘扬的彩带”“淡雅绢纸上画满了鲜亮的丹青”“铺满山野、洒满堞嫄的揉碎了的
天上虹”可知,此句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了山岩色彩绚丽的特点;
由“洋溢着虔诚和神圣”“浸透着天工和诗意”“必要赞叹那绝不是自然的鬼斧,而是精灵的神工”可知,
此句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写出了各种色彩带给我的感受,抒发了“我”对丹霞地貌绚丽多姿的特
点的赞叹之情。
五、写作(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住造一癖,写一篇文章。
21.请以“这一次,真的很特别”为题,写一篇文章。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
或师生姓名。
【答案】例文:
这一次,真的很特别
难忘的学农生活早已结束,在这短短一周内,我也曾有过不少令人或喜或悲的特殊经历,最特殊也最
使我记忆深刻的,莫过于剥花生事件了。
剥花生看起来就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但对于我来说却是一次十分特殊的经历。我总觉得这应该是女
生干的活儿,不过由于小组里男女比例十分不协调,看起来最瘦弱的我只得去录IJ花生了。
剥花生听起来挺容易的,但实际行动起来却也不轻松!由于生花生比熟花生的壳硬得多,壳与粒之间
也并无多少空间,所以能直接按开的花生壳少之又少。才短短几分钟下来,我的指甲早已变得酸痛使不出
一点儿力气。过了一会儿,我干脆直接口手并用,但出于花生壳并不怎么干净的事实,我只得放弃这个简
单而又粗暴的方法。
又继续干了会儿,我发现自己的指甲竟然有点儿裂缝了。于是,赶紧停下休息,心里不住地抱怨着:
这剥花生怎么感觉比男生刨土、挖坑还辛苦呢?就在这时,我发现同组一个女生一刻不停地在那里剥花生,
好像有用也用不完的力气一样。我好奇地问她:“你怎么还在剥?手不疼吗?”她“嘿嘿”一笑,说:“山
人自有妙计。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只会用力气干活啊?”说罢,只见她拿起两个花生,用力往旁边的铁柱
上一按,只见花生壳瞬间就裂开了一条缝。我突然间瞪大了眼睛,心里暗叹道:竟然还有这种方法啊,真
是太神奇了!随即我也效仿这种方法,拿起两个花生,用力往旁边铁柱上一按,没想到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质压缩成型设备项目融资渠道探索
-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 六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十二第2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
- 二零二五年度旅行社与景区门票代理协议3篇
- 4《选举产生班委会》(说课稿)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001
- 2025至2030年推键式LED头灯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双枪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2.3 离子反应(2)说课稿 苏教版必修1
- 2025年金融铜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2.3 酸碱中和滴定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2025年微机控制卧式液压拉力试验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江苏省盐城市鹿鸣路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简单的数量关系(一)》教案(共2课时)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数学 含答案
- GA/T 2146-2024法庭科学涉火案件物证检验移动实验室建设通用要求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课件】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杜邦公司十大安全理念
- 广联达2024算量软件操作步骤详解
- 2025年新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五) (含答案解析)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专题培训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