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文学史 总绪论_第1页
1.中国文学史 总绪论_第2页
1.中国文学史 总绪论_第3页
1.中国文学史 总绪论_第4页
1.中国文学史 总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绪论教材:马工程讲课教材中国文学史(四卷)袁行霈主编讲课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四册)其他参考书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章培恒、骆玉明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北大中文系主编《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其他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册)一、学习古代文学的方法

一、何谓文学史文学?先秦:泛指一切文化学术。南北朝: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开始有“文”、“笔”之分,也就是抒情性作品与实用类、理论类的作品之分。现代:文学指审美的语言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1、文学本位:“一体两翼”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一翼)

背景(政治、经济)文学本位文学创作

作家(创作主体)(一体)

文学作品(核心内容)文学传媒(一翼)2、史学思维

“客观的过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每一代人都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写同一个历史事件,并给它一种新的解释”。“历史编纂学就是一代一代地想像过去是什么样的历史。”

——〔美〕卡尔·贝克尔《什么是历史事实》我们在学习文学史时,理应注意文学发展“史”的脉络,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们应当:①掌握中国古代文学承传流变的过程;②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变化的因果;③探寻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3、文化视角

文学的演进和整个文化的演进息息相关,在古代社会,文学家往往兼为史学家、哲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中往往渗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学习以文学作品为核心内容的文学史时,我们应当具有广阔的文化学视角,惟有如此,我们的理解才有可能深入。比如,学习先秦诗歌,我们应该了解原始宗教、巫术;学习两汉文学,我们应该了解汉代经学;学习魏晋南北朝文学,我们应该了解玄学、佛学;学习唐诗,我们应该了解唐朝的音乐、绘画,等等。二、中国文学的演进首先,我们要考虑到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1、各体文学发展的不平衡①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之时代不同;②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之历时不同。2、各代文学发展的不平衡①不同朝代的文学成就不平衡;②同一朝代的文学发展不平衡。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写道:“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3、各地文学发展的不平衡①各地文学的发展呈现出此盛彼衰的状况。

②各地文学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

其次,我们还要考虑到文学发展中一些相反相成因素的互动作用。1、俗与雅的互动诗、词2、文体间的互渗文、小说3、因与革的碰撞古文运动4、文与道的离合文以明道文道合一文以载道作文害道三、中国文学的分期三古七段双视角

1、三古七段分期之依据:一种根据,多种参照

以文学的发展变化为断限的根据,以其他为断限的参照。前者包括:①创作主体;②作品内容;③文学体裁;④文学语言;⑤艺术表现;⑥文学流派;⑦文学思潮;⑧文学传媒;⑨接受对象。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说)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三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第二段:两汉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1)上古期(公元3世纪以前):中国文学的孕育期。a.文学体裁(散文、诗歌、小说、辞赋)b.思想基础(儒、道)c.文学思潮(儒、道)d.基本格局(创作、传播、接受):以士大夫为创作主体和接受对象,文字为传播的主要媒介。①第一段先秦文学a.创作主体:群体→个体;b.文学形态: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②第二段秦汉文学a.创作主体:战国时代游说于列国之间的士,聚集到统一帝国的皇帝或诸候王周围,形成若干作家群体,成为汉大赋的作者;b.文学风尚:以大为美,铺张扬厉;c.文学风格:格式化,凝重板滞;d.赋成为汉代“一代之文学”;e.汉乐府民歌酝酿出了中国诗歌的新节奏、新形式——五七言体。(2)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中国文学的成熟期。a.文学自觉:此期开始了文学的自觉时代,并在南北朝完成了这个自觉的进程;b.文学语言:由古奥转向浅近;c.文学发展:诗、词、曲三种重要文学体裁的鼎盛期,它们分别在此期内的唐、宋、元三朝达到高峰;文言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已初具规模并于唐代达到成熟,白话短篇小说在宋元两代已经相当繁荣,白话长篇小说在元末明初也已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d.文学传媒:出现了印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新形式;e.创作主体和对象:由前期的士大夫为创作主体和接受对象,演变为包括了宫廷、士林、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③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a.文学发展:诗占据了此阶段文坛的主导地位。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的阶段,也是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达到鼎盛的阶段;b.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作家的人格与风格得以充分展现;c.此阶段的文学创作,宫廷起着核心作用;d.玄学、佛学渗入文学,使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新面貌。④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a.文,古文运动最终取得胜利,确定了此后的文学语言和文体模式;b.诗,经过中晚唐诗人的努力到了宋代终于寻找到了诗歌发展的另一道路:注重日常生活,反映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政治,富有忧患意识。宋人又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化俗为雅等,从而形成有别于唐音的宋调;c.词,兴起于唐中叶的曲子词,经过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李煜等人之手,至宋遂蔚为大观,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d.小说,唐中叶以后传奇的兴盛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成熟阶段。⑤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a.文学发展:叙事文学占据了文坛的主导地位。元代文学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与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戏,共同创造了元曲的辉煌,明代的传奇又是对元曲的继承和发展。元末明初出现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成为此阶段的另一标志,预示着一个长篇小说时代的到来。b.文学对象:从案头读者转向勾栏瓦舍的听众和观众。

c.文学传媒:在书写与印刷之外,又有了说唱扮演的艺术形式。d.创作主体:儒生社会地位降低,走向社会下层从事通俗文学创作,先是适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继而提高这些文学形式,于是出现了关汉卿、马致远、高明等一大批不同于正统文人的作家。(3)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16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文学的转型期。a.文人市民化和文学商品化成为一种新趋势,反映市民生活和思想趣味的市民文学占据了重要地位;b.创作主体个性高扬,并在作品中以更加强烈的色彩表现出来:对人欲有了更多肯定的描述,对理学禁欲主义进行了强烈的冲击;c.

通俗文体则显得生机勃勃,其中又以小说最富生命力。⑥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a.文学流派众多。诗文:公安派、竟陵派、神韵派、格调派、性灵派、桐城派;词: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戏曲:临川派、吴江派。b.戏曲、小说丰收。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共同达到传奇的顶峰,《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亦是白话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则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⑦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a.创作主体:出现龚自珍、黄遵宪、梁启超等一代新的作家;b.文学创作: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于异邦的观念成为文学的基调,文学被视为社会改良的工具,小说得到充分肯定;c.创作方法:在古文领域内出现了通俗化的报刊文体,在诗歌领域里提出了“我手写我口”的口号。三、文学史学习的不同层面第一个层面关注的是作品与世界的关系,主要研究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第二个层面关注的是作家,研究其生平、思想、心态;第三个层面,关注的是作品,阐释文学作品的演变历程,比如文体研究、主题学研究等;第四个层面,关注的是作品与读者的关系,研究文学批评、鉴赏、传播等,比如接受史研究。四、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

1.浓郁的抒情性

2.作品与作家的人生遭际关系密切

3.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哲理观照意识

1.浓郁的抒情性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西厢记》〔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牡丹亭》2.作品与作家的人生遭际关系密切

钱穆:“杜诗固不仅为杜甫时代之一种历史记录,而同时亦即是杜甫个人人生之一部历史记录。因此中国文学家乃不须再有自传,亦不烦他人再为文学家作传。每一文学家,即其生平文学作品之结集,便成其一生最翔实最真确之一部自传。”“所谓文学不朽,必演进至此一阶段,即作品与作家融凝为一,而后始可无憾。”(《中华文化与文学》见《中国文学论丛》)3.强烈的历史意识

柯庆明:“中国是一极具历史感的民族,历史有时甚至发挥上帝的功能,赋予在现实上困顿而正直的人一种殉道者的价值与见证。……历史是传统中国人精神上莫大的安慰与鼓舞,使中国人不只争一时,争一世,更要争千秋。”(《中国文学之美的价值性》,见《中国文学的美感》)五、学习本课程的困难之点内容多语言文字障碍文化心理上的隔阂关于选本鲁迅:“读者的读选本,自以为是由此得到古人文笔的精华的,殊不知却被选者缩小了眼界,即以《文选》为例,没有嵇康《家诫》,使读者只觉得他是一个愤世嫉俗,好像无端活得不快活的怪人,不收陶潜《闲情赋》,掩去了他也是一个既取民间《子夜歌》意,而又拒以圣道的迂士。选本既经选者所滤过,就总只能吃他所给与的糟或醨。”(《选本》)

利用工具书(1)查冷僻字、古文字,包括通假字、异体字,可查《康熙字典》,或《中华大字典》,此外如果要了解汉字形体,探讨字源以及假借字的产生原因,还可以查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此书每个字都先解说字的原始意义,然后讲字体结构。繁体字简体字的对照,可查《简化字总表》。(2)查古代词语,可查《辞源》,这部工具书专收古代词语和文史知识。利用工具书(3)查年代,可查《中国历史中西历对照年表》,《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国文学年表》等。(4)查地名,古今地名有不同,可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5)查人物、人名,可查《中国人名大辞典》,《古今人物别名索引》;人物传记可查《中国文学家辞典》、《中国文学家列传》、《列朝诗集小传》、《中国学术家列传》等。年谱,可查《中国历代名人年谱综录》、《历代名人年谱》等。参考书目(一)1、翦伯赞:《先秦史》2、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3、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4、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国史大纲》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或《论士衡史》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7、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9、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11、李泽厚:《美的历程》12、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参考书目(二)1.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60年版。2.袁珂:《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3.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4.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5月第1版。5.何新:《诸神的起源》三联书店1986年版。6.萧兵:《楚辞与神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7.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8.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12月。9、阿兰·邓迪斯编:《西方神话学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参考书目(三):1、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2、李镜池:《周易探源》3、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4、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5、傅道彬《〈诗〉外诗论笺——上古诗学的历史批评与阐释》6、黄玉顺《周易古歌考释》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参考书目(四):1、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2、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版。3、聂石樵《诗经新注》4、金开诚:《诗经》,中华书局1980版。5、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6、蒋立甫:《诗经选注》,北京出版社1981版。7.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版。8、扬之水《〈诗经〉别裁》9、唐·孔颖达:《毛诗正义》,中华书局影印,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本。10、宋·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1.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版。12.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13.向熹:《诗经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版。14.闻一多:《闻一多学术文钞·诗经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12月第一版。15.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16.史蒂芬·欧文《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参考书目(五)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2.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3.缪文远:《战国策新较注》,巴蜀书社1987年版。4.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5、孙绿怡:《〈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5.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6.缪文远:《〈战国策〉考辨》,中华书局1984年版。7、熊宪光:《〈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