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魏晋南北朝+讲义 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第4讲+魏晋南北朝+讲义 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第4讲+魏晋南北朝+讲义 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第4讲+魏晋南北朝+讲义 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讲+魏晋南北朝+讲义 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复习必修、选必修整合版04第4讲魏晋南北朝【复习目标】1.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政权更迭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2.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江南区域经济的发展成就。3.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意义。【时空坐标】【阶段特征】承上启下,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总体特征】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大动荡和民族大交融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但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政治:战乱频繁,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的出现和民族大交融,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北方各族封建化;士族制度形成,贵族政治回潮;初步形成三省体制,选官:九品中正制;★经济: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成熟;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农业经济格局开始改变;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思想:思想界异常活跃,儒学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取得新发展;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必备知识梳理】序:政权更迭总体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政权更迭特点●对魏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的认识(1)统一是长久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短暂的。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合则利,分则害,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2)魏晋南北朝的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民族交融不断加强,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出现过局部统一的局面,如:三国、前秦、北魏、北周、东晋南朝各政权。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为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一)、君主专制的演进秦代:丞相、三公九卿汉武帝:中朝东汉:尚书台取代三公魏晋南北朝: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另设中书省、门下省;(目的:加强皇权;手段:迁移相权)(二)、士族门阀政治(魏晋至隋唐)1、含义:魏晋时期,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集团内部形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2、形成原因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实力的发展;②经济原因:土地兼并、庄园经济,渐成割据;③政治原因:九品中正制是政治保障。3.特点:①政治: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②经济: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③社会生活:大族联姻,享受特权,即“门阀政治”。不与庶族通婚及同席。④文化:崇尚清谈。⑤军事:拥有一定武装力量。4.表现:东晋王与马,共天下,琅琊王氏5.衰落原因:①士族自身的腐朽;②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抑制土地兼并,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④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三)、选官:九品中正制1、背景:汉末,献帝流亡、民众四散,权力中枢与乡里清议脱节,察举制崩溃。2、含义: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而制定,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3、目的: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对曹丕代汉称帝的支持。4、内容:第一,设置中正: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州郡中正官是由中央官员兼任。保证了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第二,品第人物: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①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②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③定品:即确定品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于是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5、影响:①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才能并重。②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③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开始发生变化,仅仅重视门第出身。成为士族把持政治、保护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出现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四)孝文帝改革1、改革的背景:①严峻的形势:吏治混乱、政府财政困难、游牧民族威胁;②鲜卑族拓跋部北魏的崛起与强大;③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结束了多年分裂混乱局面,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④冯太后与孝文帝改变社会落后现状,学习先进汉文化的坚定态度。2、性质: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3、内容与评价主要措施作用和意义政治上①整顿吏治②行三长制③迁都洛阳进步性:①经济: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繁荣;②文化: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③政治: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④民族: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局限性:①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②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③贵族迅速腐化堕落,加速了北魏的灭亡。经济上①均田制②租调制文化上①说汉话,改汉姓;②穿汉服,通汉婚;③尊孔子,习汉礼注意:封建化: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是指少数民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主要指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形成、确立过程,其基本内容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和封建社会两个对立阶级—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形成(主要是生产关系方面)(五)其他1、法律:(1)、特点: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2)、原因:①主要是因为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②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3)、影响: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2、民族(1)、时间:3—6世纪(2)、表现:五胡内迁;北民南迁(3)、影响:加速民族交融;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为隋唐统一繁荣准备了条件。3、户籍: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关键问题深化:多元视角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角度内容内涵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途径少数民族内迁(民族迁徙:五胡内迁和北民南迁)频繁战争(各族间的征战)改革(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友好交往(联姻、通婚、贸易、杂居、交流)边疆的开发(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关系)实质从社会发展角度——封建化从社会生产角度——农业化原因(1)根本原因:在共同生活的地域内,民族之间密切交往,互相影响。(2)具体原因:先进文化的吸引力,战争因素的影响,统治政策的强力推进。表现(1)北方农民为逃避战乱,迁居南方。(2)东汉魏晋时,“五胡”不断内迁,内迁的民族和汉族长期定居,互相影响。(3)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大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融合,推动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影响促进各族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为隋唐的统一繁荣准备了条件。◆重要概念:永嘉之乱、八王之乱与衣冠南渡、五胡乱华晋怀帝永嘉年间(307-313年)是匈奴颠覆西晋统治的重要阶段,故史称匈奴的反晋为“永嘉之乱”。永嘉之乱,是西晋后期匈奴刘汉军攻破晋都、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灭亡的历史事件。永嘉之乱后,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史称衣冠南渡。八王之乱:260年司马炎病逝,惠帝即位。惠帝妻贾皇后欲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大臣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其中,历史16年之久。五胡乱华:即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的内迁。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氐、羌。随着西晋的灭亡,在中原地区留下巨大的“权力真空”,中原地区无秩序的混乱状态给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大举内迁提供了便利。于是匈奴、鲜卑、羯、氐、羌族纷纷内迁建国,史称“五胡十六国”。应该看到,少数民族的内迁尽管在短时期内带来了战争和杀戮,但是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成长。有利于封建生产方式的普及。旧史家称“五胡乱华”本身带有歧视贬斥之意,是当时的历史局限。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一)、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1.原因:(1)政治:北方战乱频繁,南方政局相对稳定(2)经济:北方: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及劳动力;南方:孙吴南方有开发,有一定基础。(3)气候:江南雨量丰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4)统治者:政策支持;2.开发的表现:(1)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2)手工业:纺织、冶炼、造船等明显进步;(3)民族关系:南方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3.影响:(1)政治:社会稳定,增加赋税收入,巩固南方统治者的统治;(2)经济:促进南方经济发展,为后来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小结: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开始大规模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重心继续南移;南宋时,重心完全南移。时谚称“苏湖熟,天下足”。(二)、寺院经济1、含义: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实力增强。寺院占有许多劳动力,不在国家户籍。2、寺院的土地来源:皇帝和世家地主以施舍的形式兴建寺院;寺院地主对土地的大肆兼并和掠夺;3、影响:①促进了佛教的传播和发展;②寺院地主经济力量的壮大使寺院变成了政治上具有一定的自治权的独立王国,成为封建政权无法控制的“法外之地”。(三)、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较低①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②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一一“草市”(各地又有俗称,两广、福建等地称墟,川黔等地称场,北方称集。)这反映了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向农村扩展。《南齐书》中提及“草市尉”一职,说明政府对于这种“草市”也实行管理。(四).手工业:①南北朝的灌钢法等,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②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关键问题深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由于民族交融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为一体。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历史概念解析:均田制前提: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社会上存在大量劳动力。目的: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租调制<唐>租庸调制),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影响: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展历程: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北魏至唐前期都推行均田制作为基本的土地制度。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基础——土地国有制破坏严重。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历史概念解析:租庸调制(北魏—唐前期)(1)内容:以均田制为基础的赋税徭役制度。凡均田户,不论授田是多少,按丁交纳定额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即田租;“庸”则是力役,“调”是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交纳定额的绢或布。(2)意义: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障;政府赋税收入有了保障。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一)儒学地位受到冲击原因①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儒学遭到质疑;②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冲击儒学;(佛教西汉时传到西域,东汉传到中原)(道教形成于东汉后期,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③儒学理论本身缺陷;(二)魏晋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的思想主流)①背景:政治混乱,知识分子为了避祸,兴起清谈风气。②内容:研究《易经》《老子》《庄子》三部书,合称“三玄”。玄学是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哲学结合起来,形成的新道家学说,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主观唯心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③行式:清谈(一种抛开现实、崇尚玄理的谈论)④影响:有助于士人个性解放(积极)忽视礼教,崇尚玄虚,逃避现实的消极人生观(三)、佛教的发展1、原因:(1)政权并立,战乱不断,社会动荡;(2)佛教本身的欺骗性,很容易欺骗和麻痹人民;(3)统治阶级的支持。(梁武帝舍道释佛;唐高祖重视道教;武则天发扬佛教)(4)寺院免税(5)外来宗教佛教更适应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的心理2、灭佛运动(1)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钱财;不事生产,损害政府利益。宗教势力过大,寺院经济威胁政权统治。(2)统治者灭佛:“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后周世宗。(3)民间反佛:代表人物是范缜,著有《神灭论》。(4)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问题拓展:道教佛教对民族关系和国家统一的意义不同民族之间共同的信仰,一定程度上消除各族的差异与隔阂,形成心理共鸣,为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创造条件(四)、文学艺术建安文学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的气概交织融合田园诗文逃避现实,探寻个体的理想人格南朝骈文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南北朝民歌篇制短小,多于抒情,反映了社会现实(五)、书法、绘画、建筑与科技书法①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②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③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绘画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建筑佛教建筑上:前秦莫高窟、北魏云冈(受西域造像艺术影响,保存较多古印度佛教艺术的风格)、龙门二石窟(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永宁寺塔、嵩岳寺塔等佛塔以及“南朝四百八十寺”科技数学:祖冲之(世界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地理: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并提出“制图六体”)◆问题突破: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特点?体现了江南迅速开发科技进步(祖冲之圆周率和《缀术》)和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乐府诗、王羲之书法和顾恺之的绘画),反映了江南的迅速开发体现民族大交融的特色重要的文化成就来自不同民族优秀分子的创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格。如北方民歌《敕勒歌》是对塞外风光的写照。由于北方民族融合的加强和社会经济的恢复,才出现了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体现了封建国家分裂北方民歌出现描述战乱的《木兰辞》,反映了封建国家的分裂,北方战乱频繁体现了佛教盛行宗教画的流行、云冈和龙门等石窟艺术的出现、范缜反佛教的《神灭论》,反映了佛教的盛行带有封建割据的烙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具体明显的区别,特别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如南北朝民歌风格的迥然不同;外来佛教艺术在南北方的差异,南方重佛理,北方重形迹;南方佛教艺术多由寺院组织完成,北方佛教艺术多由信徒制作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物质基础);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条件);选官制度和官僚政治的成熟(人才条件);民族交融和开发包容的对外政策(多元文化基因)等。★课堂小结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发展的时代。”请结合史实论述此观点。动荡:三百六十年的分裂割据时期,国家大分裂,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南北处于对峙状态。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发展:民族融合、三省体制、九品中正制;南北经济趋于平衡、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均田制;玄学兴起、三教合流、书法、绘画都有所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政治上: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经济上:南北经济趋向平衡文化上:三教融合;民族关系:民族交融的高潮◆对魏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的认识(1)统一是长久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裂是短暂的。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合则利,分则害,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2)魏晋南北朝的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民族交融不断加强,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出现过局部统一的局面,如:三国、前秦、北魏、北周、东晋南朝各政权。江南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