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1页
17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2页
17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3页
17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4页
17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九年级「决战中招」模拟试卷历史注意: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一、选择题(2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文物不会说话,却是历史最真实的见证。下图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大面具,让人们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绚烂多彩。这主要反映的是()A.山顶洞人的集体生活 B.东周时期的诸侯争霸C.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D.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规定要在每年的每个季度对耕牛进行评比,那些把耕牛养得很壮实、很健康的,还能得到奖励;反之,如果耕牛养的不好、瘦了,当地负责管理耕牛的官,要跟着受到处罚。通过该材料可以了解当时()A.保护动物观念 B.百家争鸣局面 C.诸侯纷争状况 D.重视农业生产3.杨宁一在《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秦代重在‘禁’,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手段强制解决意识形态问题……汉代重在‘尊’,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和入仕途径之中。”这里“禁”和“尊”的共同目的是()A.以法治国,巩固统治 B.统一思想,加强皇权C.顺应自然,保障民生 D.选贤任能,反对攻伐4.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元格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建的。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装,而是身着宽袍大袖袈裟。这一崖壁上的艺术最能证明北魏时期()A.统治者的地位高 B.鲜卑贵族的南迁 C.石窟艺术的高超 D.民族文化的交融5.如图是我国古代货币演变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秦半两钱 唐开元通宝 北宋纸币铜板拓片(交子)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国家统一的需要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审美观念的提高6.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下面一张PPT,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材料:元朝时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推进了这些地区文明的进程。阿拉伯的医学,天文学、农业技术,欧洲的数学、金属工艺,南亚的雕塑艺术等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传播范围之广对当时影响之大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问题:找出材料中元朝时期科技高度繁荣的原因。()A.四大发明的对外传播 B.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C.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D.开放平等的统治政策7.有同学在搜集史料中发现,元朝统一后,许多南方土人前往北方旅行考察,从河川到山岳,从城邑到宫阙,他们走访孔子故里曲阜,汉唐故都长安、洛阳,北宋故都开封等地。这段史料可以用于佐证()A.南方缺少历史文化资源 B.元朝统一加强南北联系C.国内民族矛盾基本消除 D.南方土人社会地位提高8.“闭关锁国”是清朝统治者出于心底的自卑,强行将中国与世界隔绝的政策,这个政权先天的不足造成的一系列的恶果,却要全体中国人民来承受。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的综合国力远在世界大国之上B.封建专制制度和自然经济的排他性C.清廷惧怕西方列强对其进行殖民侵略D.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对外延伸9.认识课题和时代特征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根据如图的关键词,可以确定的课题名称是()秦朝焚书坑儒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A.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B.中国古代的思想控制C.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D.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10.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使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11.学习历史需要把握单元主题。图示内容提炼的主题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A.皇权强化和近代前夜的危机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12.“这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的爱国精神、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上述材料评述的是()A.百日维新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13.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14.2023年3月10日,新一届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宪法宣誓。宪法宣誓不仅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仪式,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宪法信仰和宪法观念。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制定于()A.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B.党的二十大C.第一届全国人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5.亚历山大东征期间,在北非至南亚次大陆建立起几十座城市,他用自己的名字将这些城市统一命名为亚历山大里亚,同时还让希腊、马其顿人居留下来,并修建体育馆、运动场和剧场等建筑。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传承西方城市的建设理念 B.不断扩展希腊化世界C.彰显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 D.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16.“古代人们把不理解的事物视为神意,法律也披上了神的外衣,如《汉谟拉比法典》中称其条文为太阳神之意。但罗马的法律很早就从宗教中分离出来了,如《十二铜表法》就是十人立法委员会制定的,根本未称是神意……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致力于满足后者的需要。”罗马法产生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罗马深受天主教会的影响C.重实际应用而不只专注理论 D.早期东西方文明不同特色17.“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到地上?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最早对上述问题作出科学解答的是()A.达尔文 B.牛顿 C.巴尔扎克 D.贝多芬18.某学者强调: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有着其最大的公约数。该学者提到的“最大的公约数”是()A.推翻封建统治,扫除发展障碍 B.伸张“权利”,争取“人权”C.推翻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 D.进行殖民扩张,完成资本积累19.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在1921年采取了一项政策……农民被允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列宁采取的这项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 B.苏联模式 C.成立经互会 D.新经济政策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工业的地位逐渐被信息技术、金融业和服务业等所取代,这使得劳动力集中的产业中大批工人面临失业和转换工作。因此,援助他们,缓解社会矛盾的任务落在了西欧各国身上。为此,西欧各国采取的措施是()A.接受马歇尔计划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组建欧洲共同体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丝绸很早就被辗转贩运到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成为贵族青睐的珍贵商品。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对丝的生产进行了种种猜测和想象。这都反映了中国与欧洲早期间接贸易的史实。罗马在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后,当地商人也有意向东,尝试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2世纪中前期,先后有三批来自罗马的商人分别从海路和陆路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材料二绘有身着丝绸的妇女形象的古希腊陶瓷洛阳出土的东罗马金币(1)材料一、二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请指出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什么特点?(3分)(2)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请再举出一例史实并加以说明。(2分)22.(7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史是波澜壮阔的历史。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会议上提出了中共的最低纲领。纲领表明,中国人民当前的奋斗目标是:“(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3)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摘编自陈廷湘主编《中国现代史》材料二时期中共的革命史实①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参加北伐战争、领导工农运动②举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③抗日战争时期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流砥柱④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和平与民主,领导解放战争材料三毛泽建(1905—1929)是毛泽东的堂妹,她是毛泽东一家为中国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第一位烈士。在白色恐怖笼罩下,1928年5月初,毛泽建和丈夫陈芬双双被捕,陈芬被残忍杀害,身怀六甲的毛泽建被红军救出。为了不影响红军行军,即将临产的毛泽建选择了隐藏在一位孤苦老婆婆家中。但孩子出生的哭声惊动了正在搜查的敌人,毛泽建再次被捕。1929年8月20日,坚决不供出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毛泽建被残忍杀害。——改编自刘小梅《衡山朱凤—毛泽建》(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最低纲领中指出的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2分)(2)根据材料二,请你为②时期起一个主题。并结合表格中的史实,简述中共为实现最低纲领做出的努力。(3分)(3)阅读材料三,谈谈你的感受。面对险境,毛泽建没有屈服;面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没有屈服。请用史实加以说明。(2分)23.(6分)不同的时代,人民的生活状态会有不一样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剪瓣浪潮席卷了全国。1912年初,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向全国下达限期剪辫令。至此,蓄辩的陋习被明令废止,全国男子基本上剪辫理发。男子剪辫具有非常积极的政治意义,是对忠君思想、盲从意识的一次大扫除,标志着人民群众获得一些自由和权利。——摘编自张云燕等《中国社会生活史》、李喜所《“辫子问题”与辛亥革命》材料二1978年,父亲15岁,参加中考这一天早上,他想奢侈地吃顿油条和馒头。在征得父母同意后,揣着一张面额为“壹钱”的油票、半两粮票,还有一张面额为半市两的熟食品券,来到一家食品店。他用这些票证换来一根油条和一个馒头。父亲回忆说,这是他吃的印象最深、最美味的一顿早饭了。材料三2020年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减贫成就。我国贫困人口80%集中在广大农村,对此,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扶贫伊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构建等为农村地区减缓贫困奠定了基础。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所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全面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人口。——摘编自孙咏梅《中国脱贫攻坚成就与反贫困展望》(1)据材料一,指出民国时期的“剪辫浪潮”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迁。请再举出一例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票证流行的原因。(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采取的脱贫措施。(2分)24.(6分)马铃薯源于美洲,被尊奉为“丰收之神”,见证了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材料一……西班牙人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作为回报,印第安人贡献出玉米和马铃薯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都曾卷入这种交换。——【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组别历史现象出处第一组拿破仑战争时,马铃薯成为欧洲的粮食储备,到1815年它已成为整个北欧地区的主粮作物。那时工业革命使数百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马铃薯成为首个现代“便利食品”。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第二组马铃薯带来了一个帝国,“通过养活迅速增加的人口,使少数欧洲国家得以在1750年至1950年间统治世界的绝大多数地方。”【美】查尔斯·C·曼恩:朱菲、王原译:《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第三组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665-1792年五次来华,船上马铃薯常流入途经沿海城市,“爪哇薯”之名源于此。翟乾祥:《16-19世纪马铃薯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科技史料》第25卷第1期(1)材料一中的“动植物的交换”与哪一事件有关,并结合所学谈谈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2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种植马铃薯引发的社会变化。(2分)(3)美国学者麦克尼尔认为“马铃薯改变了世界历史”,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2分)25.(6分)观察下面表格中世界现代史的大事,选择2—3个事件,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反映历史发展的趋势。(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言通顺,表述完整)世界现代史大事记(部分)时间事件时间事件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45年联合国成立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诞生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1991年苏联解体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构想

2024年九年级「决战中招」模拟试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CDBDCCBBBACCDCBCBBDD21.(1)中国的丝绸很早就已经到达欧洲:罗马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与中国进行贸易。(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双向交流;和平交往。(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示例:日本派出遣唐使,学习唐朝的先进制度等;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举例说明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2.(1)对内打倒军阀,消除内乱;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主题: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或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十年内战时期。努力:与国民党合作,积极开展北伐战争,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积极抗日;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3)感受:毛泽建为大局着想不惜牺牲性命的革命大无畏精神令人动容。(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