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泉州市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三)2024.03高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公共考古是查尔斯·麦克基姆西在其同名专著中最早提出的,用以定义考古学家代表公众并在公众的支持下记录并保存受到开发工程威胁的考古遗存的相关工作。这个观点在美国大受欢迎,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却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在我国,同样存在着到底是“公共考古学”抑或是“公众考古学”的讨论。不过,这种讨论并不影响公共考古是为了让考古学可持续发展以及考古成果惠及更多民众的终极目标。讨论公共考古的内涵和外延,必然会涉及对这一考古学分支的特征认知。公共性是公共考古最核心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作为全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回归“公共领域”,成为具有社会公共属性并且能够被公开、共有和共享的资源。公共性体现得越充分,就越能促进政府、机构、专家和民众之间的共赢,也越能实现公共考古实践的初衷。在当代中国,公众对于考古本身的学科价值没有什么质疑,甚至还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然而,公共考古各方对于涉及教育性的具体问题的讨论并不热烈。公共考古教育性之所以重要,部分与公共性相关联,部分则与考古学科本身的专业性及复杂的术语系统有关,再有就是很多考古发现与现代生活缺乏直接联系,让人们缺乏理解这些物件功能和内涵的具体情境。毫无疑问,文博机构和考古专家应该是公共考古教育的主要组织方。然而,他们在这方面的主体责任履行却并不乐观。不少考古专家会认为发现古代遗存并进行研究、阐释才是他们的核心任务,公共考古只是顺手而为或者可为可不为之事。考古学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多维联系,绝不仅仅是考古学家的事。变考古学家的“他们的公共考古学”为公众的“我们的公共考古学”,支持具有一定考古基础知识的媒体、社会团体和民众开展公共考古活动,才能让考古学获得坚实的公众基础和广泛的社会支持,也才能真正实现公共考古的终极目标。相比于博物馆多样而丰富的对公众进行研究的成果,公共考古领域对于公众本身的研究要薄弱得多,这一点,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贫乏的情况中不难获知。不能透彻了解公众,公共考古就无法形成准确的“客户”画像,当然也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公共考古更好实现目标的基础,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和鼓励方方面面的力量为公共考古作出贡献。(摘编自魏峻《公共考古:关键特征与未来发展》)材料二:夏文化考古融入近现代普通公众的视线中,经历了一段丰富的变迁过程,夏文化公共考古的传播实践,至今仍处于进行时。夏代长期作为学者和公众对信史、神话分析认知的关键点,相信夏王朝的存在,相信夏文化可以寻找,“夏王朝信史说”成为学者、广大群众共同的重要认识基础。自2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发表后,无论是学界还是社会公众,都意识到了夏文化探索尚处在一个争论的阶段。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研究了近四十年的二里头文化仍是一大焦点,而二里头遗址作为目前为止夏文化探索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出土遗物最丰富、等级最高、生产力水平最先进、时代特征最明显、性质最明确的都邑遗址,是夏文化少康中兴至商汤灭桀时期的重要代表,在社会公众面前基本成为了夏文化代名词。近十年来,新兴的媒体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给夏文化公共考古提供了传播的良好平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项目处于进行时,国家经济文化水平以及对文化遗产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夏文化研究也在公共考古领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当下的夏文化公共考古实践,都有向受众传播信息的目的,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的一个显要作用就是用历史叙事唤醒了公众对夏王朝的“历史记忆”,历史叙事的方式又分为两种:文学叙事与考古叙事。文学叙事也可以称为文献叙事,文献史料被当做一种“文本”,以强调其背后的社会情景与个人感情。这种文献叙事可让后人得到相对完整的历史记忆。考古叙事则是公共考古传播的最直接叙事手段:具体的考古遗址、物质遗存,它们出土的样貌指向某个瞬间,相对于文学叙事,它没有连续性,因而如果仅以考古叙事去描绘一段历史,它所唤来的“历史记忆”是破碎的。公共考古中的考古叙事还有一个特点———指向性。可以说,公众关注考古的最直接需求就是它的指向性。因为出土遗物可以作为历史问题的直接解释。夏代作为一个历史难辨的时期,它神秘莫测,需要一种拨云见日的指向:二里头遗址就是夏王朝的遗址,绿松石龙、青铜爵是遥远的夏王朝产物……这种指向性是公共考古的一个前提。既然学界探索夏文化仍在进行中,二里头等考古学文化和夏文化的关系尚有争议,文学叙事夹杂了浪漫主义民间传说,考古叙事又要确切的指向性,那么该如何保证“文学叙事”以及“考古叙事”下公共考古的科学性呢?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将叙事内容与考古科学性先置于二元对立的状态,必要的科学性是公共考古传播的一个特征,而且很多时候,它们并不冲突,考古学本身也是一门“解释”的学问。事实上,遍迹中国的大禹陵、禹碑、禹迹,如果都需要考古学解释,这的确是学术求真严谨的显现,但对于公共考古这一社会事业却是无味的。公共考古事业更需要一种人文关怀,尤其对于夏文化这一特殊的存在,夏文化公共考古就是要去唤醒民众对夏代的“历史记忆”,将其以文学叙事呈现出来,更能使夏文化升华出人文情怀下的意义与价值取向。夏文化作为民族的宝贵遗产,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加大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有利于构建接地气的中国上古史。(摘编自黄乐天、侯卫东《公共考古视野下的夏文化传播》)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共考古学”和“公众考古学”虽是考古学的不同分支,但其终极目标之一都是要让考古学得以可持续发展。B.虽然公共考古教育性是重要的,但涉及公共考古教育性的具体问题并没有引发公共考古相关方面的热烈讨论。C.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项目,这些科研项目对夏文化的探索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D.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大夏文化公共考古的传播,不仅有利于我国民众,还可以惠及世界民众。【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本题要求考生选出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A。A项,来源于材料一。材料一第1段指出,“在我国,同样存在着到底是‘公共考古学’抑或是‘公众考古学’的讨论。不过,这种讨论并不影响公共考古是为了让考古学可持续发展以及考古成果惠及更多民众的终极目标”。材料一第2段指出,“讨论公共考古的内涵和外延,必然会涉及对这一考古学分支的特征认知”。可见,“公共考古学”和“公众考古学”只是对公共考古理解的不同,并非是考古学分支的不同。故A项不正确,是本题的答案。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共性一旦得到充分的体现,就能促进多方的共赢,实现公共考古实践的初衷,所以公共性成为公共考古最核心的特征。B.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和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就能保持夏文化研究高速发展的态势,使夏文化成为宝贵遗产。C.考古叙事是公共考古传播最直接的叙事手段,但以它来描绘历史只能唤来破碎的“历史记忆”,因而它是缺乏连续性的。D.只有避免将叙事内容与考古科学性置于二元对立的状态,才能使公共考古在保证学术真实、严谨的同时,也具有趣味性。【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答案是D。A项,来源于材料一。材料一第2段指出,“公共性是公共考古最核心的特征,……公共性体现得越充分,就越能促进政府、机构、专家和民众之间的共赢,也越能实现公共考古实践的初衷”。可见,选项前半部分说“公共性一旦得到充分的体现,就能促进多方的共赢,实现公共考古实践的初衷”是正确的,但选项前半部分与“公共性成为公共考古最核心的特征”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公共性是公共考古最核心的特征”,这是既有的事实。故A项说法不正确。B项,来源于材料二。材料二第1段指出,“国家经济文化水平以及对文化遗产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夏文化研究也在公共考古领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据此可以推断,“国家经济文化水平以及对文化遗产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与“夏文化研究也在公共考古领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存在关联,但选项把这种关联说成是充分条件的关系,缺乏依据。另外,材料二最后一段提到“夏文化作为民族的宝贵遗产”,可见,夏文化本来就是民族的宝贵遗产,并非是建立在“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和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这一前提之下。故B项说法不正确。C项,来源于材料二。材料二第2段指出,“考古叙事则是公共考古传播的最直接叙事手段:具体的考古遗址、物质遗存,它们出土的样貌指向某个瞬间,相对于文学叙事,它没有连续性,因而如果仅以考古叙事去描绘一段历史,它所唤来的‘历史记忆’是破碎的”。由此可见,考古叙事作为公共考古传播的最直接叙事手段,相对于文学叙事,它是没有连续性的,正由于没有连续性,所以仅以考古叙事去描绘一段历史,它所唤来的“历史记忆”是破碎的。选项把这一因果关系倒置了。故C项说法不正确。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二“文学叙事”特征的一项是(3分)A.首都博物馆在妇好墓复原沙盘前配备11台“VR眼镜”,帮助参观者清楚地观察妇好墓上下6层、深达7.5米的虚拟考古发掘现场。B.《海昏侯刘贺》一书以文献记载的刘贺生平为线索,结合出土的文物,详细解说了汉武帝晚年至汉宣帝时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C.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原了高县半边寺摩崖石刻等考古现场,并在游戏体验区设置了文物归宗、文物探踪和文物复原等游戏。D.央视纪录片《殷墟嵌绿松石甲骨》让殷墟甲骨上的文字“跑”了出来,成了会活动的动画小人,演示了商人一天的生活劳作场景。【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利用信息进行实证、推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题要求考生选出最能体现材料二“文学叙事”特征的一项,答案是B。材料二第2段指出,“文学叙事也可以称为文献叙事,文献史料被当做一种‘文本’,以强调其背后的社会情景与个人感情。这种文献叙事可让后人得到相对完整的历史记忆”。B项最能体现“让后人得到相对完整的历史记忆”这一“文学叙事”特征。因此,B项是本题的答。4.二里头遗址“是夏文化少康中兴至商汤灭桀时期的重要代表”这一研究结论,对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4分)①可夯实“夏王朝信史说”这一共同认识基础,使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内容更具科学性。②可唤醒公众对夏王朝的“历史记忆”,推进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评分说明】①考生应基于二里头遗址“是夏文化少康中兴至商汤灭桀时期的重要代表”这一研究结论组织答案,否则不给分。②考生应围绕对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的意义进行分析,否则不给分。③考生答案没有分点或者分点标准不清,答案意思混乱交叉,应酌情扣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二里头遗址“是夏文化少康中兴至商汤灭桀时期的重要代表”这一研究结论,说明“二里头遗址就是夏王朝的遗址,绿松石龙、青铜爵是遥远的夏王朝产物”,夏王朝确实是存在的,夏文化是可以寻找的,这对“夏王朝信史说”这一学者、广大群众共同的重要认识基础起到巩固打牢的意义,这样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的内容就有确凿的依据,更具科学性。同时,这一研究结论也使得二里头遗址“在社会公众面前基本成为了夏文化代名词”,公众可以从二里头遗址去追忆夏代的历史,这对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又起到推进的作用。对考古专家来说,如何推动考古成果惠及更多的公众?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4分)①改变不重视公共考古的态度,提升公共考古教育的自觉性。②加强对公众的了解、研究,提高公共考古传播的针对性。③通过新兴媒体的传播平台,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公共考古。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评分说明】①考生应注意题干中“对考古专家来说”和“如何推动考古成果惠及更多的公众”的限定,考生答案不是针对此限定的,不给分。②考生答案没有分点或者分点标准不清,答案意思混乱交叉,应酌情扣分。③考生答案要点不是本答案所提供的,但言之有据,析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与运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解答本题,考生首先要理解题干中的“推动考古成果惠及更多的公众”,“推动考古成果惠及更多的公众”,意味着公众能够广泛参与公共考古,共享历史文化遗产。其次,要分析归纳出要让公众广泛参与公共考古,考古专家该怎么做。材料一指出,“文博机构和考古专家应该是公共考古教育的主要组织方。然而,他们在这方面的主体责任履行却并不乐观。不少考古专家会认为发现古代遗存并进行研究、阐释才是他们的核心任务,公共考古只是顺手而为或者可为可不为之事”。由此可见,不少考古专家对公共考古是不够重视的,所以考古专家应改变态度,提升公共考古教育的自觉性。材料一指出,“公共考古领域对于公众本身的研究要薄弱得多,这一点,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贫乏的情况中不难获知。不能透彻了解公众,公共考古就无法形成准确的‘客户’画像,当然也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由此可见,公共考古领域对于公众本身的研究薄弱,所以,考古专家应加强对公众的了解、研究,提高公共考古传播的针对性,使公共考古有的放矢。材料一指出,“公众的广泛参与是公共考古更好实现目标的基础,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和鼓励方方面面的力量为公共考古作出贡献”。材料二指出,“近十年来,新兴的媒体如微博、微信、短视频给夏文化公共考古提供了传播的良好平台”,因此,对考古专家来说,他们也应通过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兴媒体的传播平台,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公共考古。【讲评建议】现代文阅读Ⅰ为信息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综合文中信息进行推断以及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材料一摘编自魏峻《公共考古:关键特征与未来发展》,材料二摘编自黄乐天、侯卫东《公共考古视野下的夏文化传播》,经适当删改,适合高中毕业水平考生的阅读和理解。1.要引导学生掌握复合文本的基本特点,快速理清材料的内容思路,论说方法,辨析核心概念,判断看法和支撑材料的一致性。2.要引导学生明确复合文本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信息、分析综合、评价运用材料内容的能3.要培养学生快速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分析材料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的能力;指导学生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推断、提炼和表达信息,能够依据文本的相关信息解决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对接社会发展要求;指导学生建立文本内外的关联,能够结合学过的课文对文本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4.要注意指导学生精准细致地分析语句,准确捕捉其传递的信息,以及语句之间的逻辑关5.要注意指导学生读懂文本,把握其突出的写作特点,分析评价其表达效果。6.解答客观题时,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综合比较,提炼有效信息,辨析选项信息是否源自文本,其理解分析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推断评价是否合理。解答主观题时,要引导学生审清题干,根据题干指示,整体把握,紧扣文本作答。(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不褪色的旗徐怀中“坐好,同志们,今天班务会没别的;上午,不是说定请文化干事替我们写那封信吗?!他答应了,可是觉得有些困难——文化干事,你自己讲讲吧!”“是这样;你们副班长找我一谈,我就想,这不是平平常常的一封信。我既是替你们全班写,就得代表你们每一个人的意思。所以,有必要请大家在一起谈谈,你希望信里写什么你就说什么。”“明白了吧?!现在开始——来!文化干事,你要做记录,到蜡烛跟前来——现在开始发言,不要啰嗦,我们尽可能在熄灯号以前散会,明天六点要上工。”“报告!我有个意见!”“好,你提吧!”“上午我就说过,不管找谁来写,也不管是怎么写,横竖,脱不了你得告诉她:她儿子死了!我看哪,这封信还是不要写吧!”“不同意,不同意!”“喂!喂!听说完呀!他母亲四十岁上才生了他,四个姐姐都出嫁了,只有他一个留在母亲身边。上星期还寄来一件白布褂衫,写来的信班长也让我们瞧过,她总是挂记着他的冷热。你们就想想吧!她已是六十出头的人了,心里会是怎么样!”“报告!我发言。班长临合上眼的时候托咐我们这椿事啊!我们怎么能不写呢?”“我也是赞成写,不过我想问问,文化干事同志,你打算怎么写称呼?怎么落名呢?”“这个我倒想过。落款自然应当写:炮班全体同志。”“不不,这样写不大好!”“你的意见呢?”“还照班长的习惯,上边写‘亲爱的母亲’,下边呢,先写上‘你的儿子’。然后,我们全班按年岁排下去,各人签上自己的名字。”“完全同意!”“好的。那我就照这格式写。现在,我希望能把出事的情形比较详细地谈谈。不过,最好由一个人来讲,像刚才这样你一言他一语,我做记录不太方便。”“我讲一讲吧!我们排的工地是五十公尺陡崖。崖顶上,到处是大块大块的风化石,横七竖八的,炮一震常常往下滚。前天中午,我们正在打炮眼,崖上边哗啦啦流下一股碎石。忽然班长喊叫说:‘离开!快离开工地!’他指着崖顶,那里,有方桌大的一块孤石,就摆在边边上,小半块连着山,多半块悬在空里。这时候,我们班长没作声从我手里抓过去铁杠,他要上去撬那块石头。上去!要知道,崖是那么陡,冰雪又那么滑。别说人,就是山羊也难上得去。“班长上去了!他插进铁杠使劲一撬,大石头晃了两晃轰轰隆隆滚下来了。可是,它一带动,班长脚下的松石也向下垮,像流水一样。他收不住身,也就随着摔下来。糟的是顶上的石头还在继续往下滚,有洗脸盆那么大几块紧跟着就砸到班长身上了……“班长已经昏过去了。他的右臂伤了,腰伤了,右腿伤了。血,染红了他的白褂衫,又淌在路基上,化开了一片积雪……“班长醒过来。全班人,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我们的泪,掉在他的脸上,身上,手上。他贪眼看着我们,一个挨一个把我们看了一遍。还强使自己带着笑对我们说:‘别难受啊!’接着就托付我们替他给母亲写封信。又战抖着紧紧抓住指导员的手说:‘指导员,等我合了眼,就把我埋,埋在这座雪山上吧。不要离路边太近,要远,要离路远些!’说着,他狠命扯住我们的手,想要站起来,可是,他倒下去了……”“报告,我发言。为什么一定要把他的死写得一清二楚呢?依我看,这封信应当写一写他活着时候是怎样跟我们一起生活的……“等等!谁的第二班哨?”“我!”“换哨去!时间到了。”“你接着往下讲吧!”“我们谁的鞋子破了,什么时候找他,他都预备着麻线,锥子。我们在工地淋湿了衣服,他半夜悄悄摸起来到外边找柴火替我们烤,还有———这谁都晓得,也用不着我多絮叨。反正,多写这些没错。要让老人觉得,儿子是死了,可儿子是个好儿子。”“这些意思信里是得有,可用不着写。让文化干事翻翻师政油印报,凡是写我们班长的文章都剪下来装到信封里不就行了?”“报告———我刚下了哨,我只有一点补充。上月,班长收到母亲的信上不是有那么两句吗——你们冬整时候,我想去看看你,也看看你班里的孩子们——告诉她,我们在等着迎接她,就和等着迎接我们自己的母亲一样。”“同意,这一条很重要,一定要写上,另外,我觉得还要把班长的墓在什么地方,他在什么地方牺牲的,都在信上写明,好让母亲路过时看一看。”“可是,班长的墓离路边那么远,那道石崖又没什么记号,只怕很难写明白啊。”“让文化干事用大字在崖石上写班长的名字,再写上‘永垂不朽’四个字。不管谁从路上过,老远就能望见。”“报告,我可不同意这样做。班长请求把他埋得远一些,这是为什么?我想,等这条路全线修通以后,有多少人要走这条路到西藏来,有多少人要走这条路到内地去,到北京去。如果坟墓就修在路边上,如果石崖上刻着‘永垂不朽’,那,来往旅客都要为牺牲的人下车,都要为牺牲的人难过。同志,我们当战士的,为什么要让他们在路上感到伤心呢?!”“对!很对!”“报告,我有个新意见。把班长那件血染了的褂衫和信一起寄给母亲,那是她一针一线亲手做的。”“不!站在副班长的地位,我不同意这样做。我们应当拿什么送给母亲呢?大家知道,这期工程结束以后,要以班为单位进行评奖,奖给优胜班一面‘飞行红旗’。同志们,一定要让别人心服口服地把这面旗子送到我们班来。那时候,我们把旗子好好包起来,寄给我们的母亲。让她想起儿子的时候就感到骄傲吧!至于说到班长那件褂衫,同志们!我们要给自己留着。日后补来新兵我们要给他们看,要给他们讲,那是我们的一面旗——不褪色的旗!”1956年2月19日于拉萨(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1段在全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既交代了故事的缘起,也以“替我们写那封信”巧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战士们发言时,有的先喊“报告”,有的直接发表意见,表现出他们资历、个性和纪律意识的不同,人物形象特征各异。C.本文起初用“他母亲”称呼班长的母亲,后来称“母亲”,这一变化照应了战士关于落款的提议,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D.本文塑造人物形象时,与茹志鹃的《百合花》类似,都不出现人名,而代之以人物特征,这样写有助于深化小说的主题。【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本题要求考生选出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B。A项考查对小说开头细节描写作用的分析鉴赏,C项考查对小说语言和艺术表现力的分析鉴赏,D项考查对小说整体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的分析鉴赏,均合理恰当。B项考查对小说人物语言和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鉴赏,选项说“战士们发言时,有的先喊‘报告’,有的直接发表意见”,具有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各异”的作用,这样的分析鉴赏是正确的;但选项又说这一描写还表现了“他们资历、个性和纪律意识的不同”,这则是不够合理的。战士们发言时,有没有先喊“报告”,可能有发言场合、情境,发言人个性、习惯等方面的综合原因,比如,当战士对前面某一战友的发言内容特别有看法,特别想立刻发表自己的意见,情急之下,可能等不及喊“报告”;再比如,某一战士是个急性子,而且又是在参与人数不多、参与者相互熟悉的班务会上发言,不喊“报告”而直接发表意见也符合人之常情。因此,说表现了“个性”的不同是可以成立的;说表现了“纪律意识”的不同则不准确,因为“纪律意识”强的战士也可能因为着急而不喊“报告”,反之,喊“报告”的战士也可能是出于习惯而非有强烈的“纪律意识”;说表现了“资历”的不同也不正确,我们可以倒过来想,如果“资历”老的战士可以不喊“报告”,“资历”浅的战士发言要喊“报告”,那么这样的一个班集体哪有可能成为一个团结进取的班集体。综上所述,B项的分析鉴赏有误,是本题的答案。7.关于小说中描写“副班长”部分的分析鉴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副班长是此次夜谈的组织者,对他的语言描写在小说中有勾连情节的作用。B.副班长对血衣和“飞行红旗”的处置意见,既有人情味,也体现其政治觉悟。C.小说写副班长发言多用祈使句和短句,这种语言风格更能凸显其刚直的个性。D.首尾都写到副班长的发言,这样处理有结构安排和人物描写上的双重考虑。【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小说某一具体写作内容进行审美鉴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副班长是本文塑造的一个既有鲜明形象特征,又有小说写作功能意义的人物。理解副班长在文中的作用,是读懂本文内容主题的一个关键。本题A项从副班长这一人物的情节作用入手,指出副班长作为班务会的组织者,其发言具有勾连情节的作用;B项从副班长的形象塑造入手,指出副班长对“血衣”“飞行红旗”的处置意见,能表现其有人情味、有政治觉悟的特征;D项则综合全文内容,指出副班长发言与小说结构安排及人物描写有巧妙的对应关系;以上三项的分析鉴赏均合理恰当。C项抓住副班长发言中的个性化语句,认为副班长的语言具有“多用祈使句和短句”的风格特征,能表现副班长的“刚直的个性”,应当说,选项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虽然文中仅有首尾段明确指出这是副班长的发言,但从上下文关联的角度看,凡是战士喊“报告”之后的回应性话语,都应当是副班长的发言;而打断战士发言,对换哨作出安排的话语,根据参会人员的身份职务作合理推测,也应当是副班长的发言,这些发言内容综合在一起看,的确有“多用祈使句和短句”的特征。同时,一个人的话语特征与其身份、个性往往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我们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也常用“个性化”之类的说法,因此选项说这种语言风格能体现人物的个性,是正确的;但问题是,选项由“多用祈使句和短句”的语言特征,推出副班长的个性是“刚直”的,这就不正确了。首先,从全文看,副班长的主要个性特征并非“刚直”,“刚直”的意思是“刚强正直”,文中的副班长,作为班集体的领导者,班务会的组织者,其突出的个性特征应是干练、成熟、沉稳,组织能力强;其次,一个人说话多用“祈使句和短句”,既说明这个人的身份可能是个领导者、组织者,也说明这个人有不啰嗦、较直截了当的特征,但不能说明这个人“刚强正直”,则故C项分析鉴赏有误,是本题的答案。8.小说采用战友的视角来叙述班长牺牲的故事,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①由一位战友从回忆的角度来叙述,使叙事更详细;②由亲历事件的战友以第一人称叙事,使故事更真实;③在叙事中融入在场战友切身感受的描述,使故事更有感染力。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评分说明】①考生答案每点都应当紧扣“战友的视角”“叙述班长牺牲的故事”“好处”来分析。考生答案不是分析“视角”使“故事”呈现出来的好处,而是概括故事内容的,不给分。②考生答案没有分点或者分点标准不清,答案意思混乱交叉,应酌情扣分。③考生答案要点不是本答案所提供的,但言之有据,析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试题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小说中叙写班长牺牲故事的内容,在文本的中间部分,是由一位战士以相对较长篇幅的发言来完成的,试题据此给出叙述这一故事的特点——“采用战友的视角来叙述”,并要求分析其对应的好处。考生审题答题,必须牢牢把握住“战友的视角”这一前提,并紧扣“叙述故事的好处”来具体展开。讲述故事的那位战友是应文化干事的要求,以回忆的形式在班务会上发言的,因此“战友的视角”首先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是使叙述符合文化干事的要求,避免了“你一言他一语”的杂乱,即故事更“详细”。其次,战友是班长牺牲事件的现场亲历者,又以发言的形式进行讲述,自然是采用第一人称,这种因人物身份和叙述人称所带来的叙述故事的好处,显然应当是“使故事更真实”。再次,战友与班长朝夕相处,情谊深厚,班长牺牲带给他们的情感震撼可想而知,因此战友的讲述不可能做到冷静客观,小说中有“右臂伤了,腰伤了,右腿伤了”这样运用排比的语句,“化开了一片积雪……”中用省略号表示停顿沉默,“我们的泪,掉在他的脸上,身上,手上”这样的具体描述,无不融入了战友的切身感受和深切情意,因此能使叙述带上较强的抒情性,增强故事的感染力。有评论认为,徐怀中的军事题材小说“用一支很生活化的笔,描绘军营里的世态人情”。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6分)要点:(生活化的笔)①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以“替写家书”这一平凡小事为线索展开叙事;②用实录笔法写战士们的对话争论;③语言质朴自然、口语色彩鲜明。(军营里的世态人情)①真实展现了基层官兵日常工作、生活的场景;②塑造了生活常态中朴实、真诚、高尚的军人群体形象;③具体表现了基层战士的奉献精神和军营中深厚纯朴的战友情谊、亲如一家的军民情谊。答对一个方面给3分,其中每个要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分析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评分说明】①考生答案应紧扣“生活化的笔”“军营里的世态人情”这两个评论点,从文本中梳理出其评论成立的理由。考生答案如果不是从这一角度组织,不给分。②考生答案应从小说的文体特征出发,并以“生活化的笔”“军营里的世态人情”为答题的思维落脚点。考生答案如果不是从作品故事、形象、主题、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鉴赏其“生活化的笔”“军营里的世态人情”的表现,而是摘抄文中个别语句为例,得分不能③考生答案如果没有写出“生活化的笔”“军营里的世态人情”这两个短语,但要点正确,不扣分;如果要点概括不合理、有交叉,应酌情扣分。④对“生活化的笔”“军营里的世态人情”的具体表现有不同的理解,且能结合文本,言之有理的,可根据理由充分、阐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给满6分为止。【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D级和F级。本题要求考生回答对“用一支很生活化的笔,描绘军营里的世态人情”这一评论的理解,其中“生活化的笔”指的是小说的创作手法,“军营里的世态人情”指的是小说的内容主题。所谓“生活化的笔”,从字面上理解,即小说运用的创作手法能表现现实生活的原貌或本质。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在“单元导语”中介绍了现实主义小说与现代小说的不同,由此可知,小说创作手法从大的方面看,可分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大类,其中现实主义指摒弃理想化的想象,据实对自然或生活做出准确的描绘和体现。因此,本文“生活化”的创作手法,首先应体现在小说所采用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具体而言,即小说以“替写家书”这一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平凡小事为线索,据实摹写生活,据实展开叙事。其次,小说以战士在一次班务会上的对话争论为主要内容,而战士对话争论的具体内容,按照小说中“你希望信里写什么你就说什么”“文化干事,你要做记录”“最好由一个人来讲,像刚才这样你一言他一语,我做记录不太方便”等语句的提示,则可以推知,小说采用了实录的笔法。“实录”原指史书的一种,专记某一帝王统治时期的大事,后来也指按照真实情况记载的文字或忠实记录的写法。实录笔法显然也是体现小说“生活化”特征的一种创作手法。再次,小说中人物的对话,语言明显是不加文学修饰的,具有质朴自然、口语色彩鲜明的特征,这样的语言运用显然也是小说“生活化”笔法的应有之义。所谓“军营里的世态人情”,意思是小说中写到的“世态人情”富有军营气息,展开来说,就是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内涵均能体现军营特点。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来看,小说以军营中的一次班务会讨论为故事载体,借战士的发言,展现了基层官兵参与康藏公路修筑的工作、生活场景,体现了对军营“世态”的写实描绘。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看,小说通过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写出了基层战士对工作、对生活、对战友、对人民的态度与情怀,从而塑造出了符合生活常态的朴实、真诚、高尚的军人群体形象,此群体形象是小说所叙写的军营“人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主题内涵的角度来看,小说不但用较长篇幅叙写班长的牺牲故事,歌颂了以班长为代表的基层官兵不怕牺牲、舍已为人、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还借战士的发言,将视野扩展到军营中战友互相关心、亲密无间,战士与当地百姓、军人家属互动、互爱等生活侧面,从而表达了对深厚纯朴的战友情谊、亲如一家的军民情谊的礼赞,丰富了小说的主题内涵,体现了小说对军营“人情”的深层挖掘与表现。【讲评建议】1.要指导学生掌握小说的文体特征,学会分析小说的场景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情感及其相互间的关系。2.要适当补充人物描写、场景、题材、主题、情感、审美接受等有关知识,指导学生如何发现并理解小说的个性特色。3.要指导学生通过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从中获得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进而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力。4.要指导学生加强审题训练,分清不同设问的不同;并能根据题干的答题限制,合理推断答题要点,并力求答案组织富有逻辑。文学类文本《不褪色的旗》是著名军旅作家徐怀中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徐怀中1945年参军,曾任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团员,建国后曾任解放军报社编辑、八一电影制片厂编剧、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等职务,短篇小说《西线轶事》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1983年第一届解放军文艺奖,长篇非虚构作品《底色》荣获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牵风记》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徐怀中早期作品主要写于西藏和云南,许多作品都取材于修筑康藏公路的经历,作家怀着对西藏高原壮丽景色的向往,对边疆火热斗争生活的憧憬和浓郁风土人情的兴趣,采撷身边的故事和积累的素材进行创作。在这些作品中,“徐式写作特色”进一步明晰:笔下的人物有一种率真和朴素的美,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渴望与激情;力图用一支很生活化的笔,描绘军营里的世态人情,画出富有色彩的兵俗画;回避戏剧性的强烈效果,以平淡真实的创作手法表现、再现历史真实,突显超越民族的大义情怀;语言洗练、睿智、潇洒。短篇小说《不褪色的旗》写于1956年,发表于《边疆文学》1957年第2期,小说正文前有一段札记:蜿蜒在云雾之上的康藏公路究竟栽竖了多少块里程碑,我不很清楚。但我确切地知道,在每一公里路基上,那些从未显露过自己姓名的战士们都曾付出过智慧、劳动,也曾付出过热血。这表明了这篇小说的写作背景和主题思想。选择这篇小说作为文学类阅读材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这篇小说内容正面,主题积极。小说以军营某班班务会讨论替班长写家书一事为线索,描绘了基层官兵工作、生活的场景,叙写了一个平凡而感人的军营故事,体现了军人伟大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以及战友间诚挚的友情、军民间可贵的鱼水情等,读来令人感动。二是这篇小说艺术特色鲜明,全文由人物对话构成,在对话中叙写故事,在对话中表现人物,在对话中凸显主题,从而使小说具有了极强的现场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为适应考试要求,易于考生理解和把握,选用这篇小说时在文字上作了部分删改,适合高中毕业水平考生的阅读和理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文本一:西洞庭多古寺。余次序游之。十七日从包山至罗汉坞。是日登缥缈,循山后坡陀而下,问西湖寺,宿焉。坐稍定,有声渹然鸣,以寺逼西太湖,奔涛震响,霜月之下,倍觉凄清。夜半梦醒,巨声轰磕,使我神骨俱栗。诘旦,缘湖入村坞。将抵水月寺,长松夹道。寺前银杏数本,大可合围,霜叶凌舞,令人须眉古淡。渡岭,得华山寺。寺在山之阴山高月出岭背比树头发白夜阑矣。又次日,离华山,渡一小岭,橙橘愈繁,篱落间不胜绝冶,乃其风格严直。行行入长寿寺。去寺半里,得松台、磐石。前对霜橘百株,又为青林点绛。因游甪庵,道柯家岭。岭襟带西湖。是日风暄气柔,群峰可数,晴湖如镜,不风而涛砰砰,犹隔宵枕上。至角庵,阑入果园。有短墙插湖中,凭墙西瞩。颓阳忽忽将堕,蒸霞飙发,目留而饯之。赤盘半玦,至深红一线。既灭既没,湖水倒映,忽如长虹,而四山冥合矣。廿三日复从包山至天王寺。松林无际,横被数亩,其大小类水月。同日,游资庆,睹黄叶纷飞,又疑水月银杏。然斜阳映其上,如苍髯老翁,脸昙微酣,不独棱棱霜气。此包山、华山之所以为妙也。(节选自[明]姚希孟《游洞庭诸刹记》)文本二: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节选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焉,相当于“于是”“于此”,与《劝学》“风雨兴焉”中的“焉”词义相同。B.道,指取道、途经,与《鸿门宴》“道芷阳间行”中的“道”词义、用法不同。C.被,指覆盖、遮盖,与《屈原列传》“被发行吟泽畔”中的“被”词义不同。D.夺,指使之改变,与《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中的“夺”词义相同。【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关键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题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词语,结合上下文文意,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具有的词语含义用法、文化意义及古今词义的变化等。本题关联教考,权衡古今,是对文言文古代词语的多维度考查,既延续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也注意到将它们在文段中的意义与教材知识作比较,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考生选出解说不正确的一项,答A项中的“焉”,指示代词兼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于是”“于此”,“问西湖寺,宿焉”意为“询访西湖寺,并在寺中住宿”。《劝学》“风雨兴焉”意为“风雨在这里兴起”,“焉”注解为作兼词,相当于“于此”。由此可知,两处“焉”词义相同,此项的解说是正确的。B项中的“道”,用作动词,指取道、途经、道路经由,“因游甪庵,道柯家岭”意即“为游览甪庵,取道柯家岭”。《鸿门宴》“道芷阳间行”意为“取道芷阳秘密地走”,“道”注解为“取道”。由此可知,两处“道”的词义、用法相同,故B项解说有误,是本题的答案。C项中的“被”,指覆盖、遮盖,“松林无际,横被数亩”意为“松林无边无际,横向披覆有数亩地之广”。《屈原列传》“被发行吟泽畔”意即“披散着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被”指披散、散开。由此可知,两处“被”词义不同,此项的解说是正确的。D项中的“夺”,指使之改变、使失去,“将何易夺”意为“又有谁能用什么字将它们更改替换呢”。《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意为“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夺”指使之改变。由此可知,两处“夺”词义相同,此项的解说是正确的。1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勰认为四时景象纷繁又各具特色,姚希孟也围绕长松、银杏等洞庭典型秋景行文,借助移步换形之法,描绘出长松苍郁与银杏凌寒的特征。B.刘勰认为写作构思应当通连视听驰骋想象,姚希孟调动视觉与听觉,既观晴湖无风似镜,又听涛声砰砰作响,并且把山水相连想象为襟带环绕。C.姚希孟以“忽忽”状写落日迷蒙之色,以“棱棱”描写寒霜刺骨之气,与刘勰所例举的“灼灼”“嘤嘤”都运用叠词来突显景物的主要特征。D.姚希孟精于炼字,一个“点”字既写出秋橘远观的渺小,又突出林海范围的广大,达到了刘勰所提倡的“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艺术效果。【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力层级本题要求考生选出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本题在拟制时,首先将阅读材料内容分为若干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并基本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大体依据材料的内容次序,用四个选项来对原文进行分析和评价。A、B、D三项的分析和评价均符合原文的意思,没有失当之处。C项对“姚希孟以‘棱棱’描写寒霜刺骨之气,与刘勰所例举的‘灼灼’‘喓喓’都运用叠词来突显景物的主要特征”的分析与评价是正确的,但对“姚希孟以‘忽忽’状写落日迷蒙之色”的分析则与原文不符。选文中“颓阳忽忽将堕,蒸霞飙发,目留而饯之。赤盘半玦,至深红一线。既灭既没,湖水倒映,忽如长虹,而四山冥合矣”着力描写洞庭日落之景,意思是“残阳快要西下,云蒸霞蔚瞬息生发,目光驻留送别夕阳。夕阳由一块通红的圆盘变为半块玉玦,直至成为一道深红的线。夕阳已浸在山下,湖光倒映着晚霞,忽然如同长虹,但四面的山峦也是冥色合拢了”。作者从夕阳将落未落,霞光万丈,写到日没山湖,天地暗合,写出了落日的变化过程。由此可知,“忽忽”一词写的是落日将坠时倏忽而逝之态,用以形容时间变化之快,以表现作者见落日将逝,心中虽留念不舍,也只能目送夕阳西去。再者,“忽忽”若理解为“迷蒙”“昏暗看不分明”之意,显然也与日落时“蒸霞飙发”“赤盘半玦”“深红一线”“长虹”之形之色不相吻合,也不契合作者此时的依恋之情。由此可见,选项中对“姚希孟以‘忽忽’状写落日迷蒙之色”的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故C项是本题的答案。12.为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加上标点符号,并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寺在山之阴山高月出岭背比树头发白夜阑矣。标点:寺在山之阴,山高,月出岭背,比树头发白,夜阑矣。翻译:寺在山的北面,山势高峻,月亮从山岭的背面升起,等到树梢挂满月光,夜将尽了。【评分说明】①加对标点符号给4分,加对一处给1分。②译对大意给4分,“寺在山之阴”“山高”“月出岭背”“比树头发白,夜阑矣”四处,译对一处给1分;译对关键词给2分,“阴”“比”两处,译对一处给1分。③“寺在山之阴”译为“寺在山的北面”“华山寺在山的北边”“寺在山的一面”等,大意对给1分;“阴”译为“北面”“北边”“北侧”等,给1分。④“山高”译为“山势高峻”“山峦高耸”“山很高”等,大意对给1分。⑤“月出岭背”译为“月亮从山岭的背面升起”“月亮从山岭后缓缓升起”等,大意对给1分。⑥“比树头发白,夜阑矣”译为“等到树梢挂满月光,夜将尽了”“直到树梢笼罩月光,夜深了”“树梢挂满月光,已是更深夜残了”等,大意对给1分;“比”译为“等到”“直到”“待到”等,给1分。⑦关键词翻译有错别字,不给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综合把握和翻译能力,包括实词的理解、句式的运用、文意把握、文言语感等。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文言文的断句是阅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能力。考生掌握了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搭配、基本句式,即可从容作答。本题画波浪线的部分正确的标点是:寺在山之阴,山高,月出岭背,比树头发白,夜阑矣。试题设置了四个断句点,要求考生能正确断句,写对标点符号。“寺在山之阴”为第一个断句点,承上交代华山寺的位置,“阳”(山南水北)、“阴”(山北水南)作为地理方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文化常识,其后应用逗号断开。“山高”字数虽少,但结构完整,语义清晰,意为“山势高峻”,为后文写不觉间已更深夜残作了必要的铺垫,其后为第二个断句点,应用逗号断开。“月出岭背”省略介词“于”,与“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烛之武退秦师》)、“林尽水源”(《桃花源记》)等结构相同,“月出(于)岭背”说明月亮是从山岭的背面升起,应作为第三个断句点,其后应用逗号点断。第四个断句点“比树头发白”,“比”意为“等到”,作为表示时间的连词,多置于句首,如“比去,以手阖门” (《项脊轩志》)、“比至定陶,再破秦军”(《项羽本纪》)等,故当在“比”前施加断句点,“树头发白”意指月光笼罩,树梢渐渐挂满白色的月光,结构语义完整,其后应当点断。“夜阑”是由主语“夜”与谓语“阑”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意为“夜将尽了”,之前应用逗号断开。文意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关键词语及句式的理解。要求考生整体把握语句在文段中的意义与作用,正确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意义,重点关注关键词语的理解,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同时要对特定的句式有所了解。本题的关键词语为“阴”“比”。“阴”与“阳”相对,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选文中可译为“北面”“北边”“北侧”等,如“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其阴,济水东流”(《登泰山记》)等。“比”译为“等到”“直到”“待到”等,如“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等。13.姚希孟描写日落“赤盘半玦,至深红一线”,与姚鼐描写日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登泰山记》)的手法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说明。(4分)①都运用贴切的比喻;②都从视觉角度写日的颜色。答对一问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评分说明】①答出“都运用贴切的比喻”“都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等,给2分。②答出“都从视觉角度写日的颜色”“都注重视觉上的色彩描绘”等,给2分。③考生答案照抄原文语句,不能分点概括说明,或答案不完整,意思不明确等,应酌情扣分。分【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综合理解能力以及信息筛选能力、观点归纳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本题的拟制意在引导考生注重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归纳,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全面把握文章内容,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分析和评价,是在考生既有知识上的延伸与拓展,有利于培养考生的思维能力,体现以考促学的旨趣。根据题干可知,试题要求比较选文中姚希孟对日落“赤盘半玦,至深红一线”的描写与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日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的描写,在写景手法的运用上有何相同之处。姚希孟从视觉的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夕阳作了细致的描绘,落日的形状从“赤红色的圆盘”到没入湖中的“半块玉玦”,形态变化形象可观,日落之景富有动感和画面感,落日的色彩也由“赤红”而“深红”,色彩鲜红而情怀炽烈,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姚鼐也从视觉的角度描摹出旭日东升时灿烂的光彩,同时将日色的赤红比作丹砂,画面鲜明可感,旭日喷薄,红光万丈,海水摇曳,托举着太阳缓缓升起,泰山日出之景生动而形象,给人以两相辉映的视觉效果,如临其境,能真切地感受到太阳的壮丽雄浑与生命的生机活力。由此可知,姚希孟与姚鼐都运用了贴切的比喻,都从视觉的角度突出了太阳的色彩,可概括为“都运用贴切的比喻;都从视觉角度写日的颜色”或“都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都注重视觉上的色彩描绘”等。【参考译文】文本一:西洞庭山上古寺很多。我依次一一游览。十七日从包山到达罗汉坞。这天登临了缥缈峰,沿着山后的坡路下来,询访西湖寺,并在寺中住宿。稍稍坐定,便听到隆隆的声响,那是由于寺院靠近太湖,奔涌的波涛震响着,在霜天的月色之下,听了这波涛声让人分外感到凄凉清冷。半夜里从梦中醒来,听到巨大的水声轰鸣撞击,使我的身心都感到不寒而栗。第二天早晨,沿着湖边进入村庄水坞。将要抵达水月寺,一长溜的松树在两旁夹着道路。寺前有几棵银杏树,都有一人合抱那么粗,霜天的树叶凌空飞舞,看了令堂堂男子汉的心胸变得古朴而淡雅。越过山岭,觅得华山寺。寺在山的北面,山势高峻,月亮从山岭的背面升起,等到树梢挂满月光,夜将尽了。第三天,离开华山寺,越过一小座山岭,橙子、橘子花更为繁茂,篱笆内外村落之间显得十分艳丽妖冶,但橙与橘的风格是严肃端直的。走走就到了长寿寺。离寺院半里路,见到松树环绕的高台、巨大的石块。面对着百棵霜橘,又为青青的树林点缀了一株绛色。为游览甪庵,取道柯家岭。这里的山岭如同衣襟衣带萦回着西太湖。这天风和日丽,群峰历历可数,晴天的湖面如同明镜,但是无风而涛声砰砰作响,依然在夜间声声敲击于枕边。到了甪庵,信步擅入果园。有道短墙插入湖中,靠墙西望。残阳快要西下,云蒸霞蔚瞬息生发,目光驻留送别夕阳。夕阳由一块通红的圆盘变为半块玉玦,直至成为一道深红的线。夕阳已浸在山下,湖光倒映着晚霞,忽然如同长虹,但四面的山峦也是冥色合拢了。二十三日又从包山到天王寺。松林无边无际,横向披覆有数亩地之广,松树的大小类似水月寺的。同一天,游资庆寺,看到黄叶纷飞,疑为置身水月寺的银杏树下。但是此刻斜阳映在树上,如同发白胡须老翁,脸上为云彩所布呈现出微醉的红晕,不光是棱棱的傲霜之气。这就是包山、华山景色之所以美妙的主要因素。文本二:一年四季各有其不同的自然景物,而各种景物又呈现不同的容貌;感情随着自然景物的不同而变化,文辞又是由于情感的激动而生变。因此,《诗经》作者在受到自然景物的感召和触动时,就会产生无限的联想和类比;在景象万千的大自然中流连欣赏,在看到和听到的范围内低声吟咏。描写、图摩景物的气势、状貌,既能随着自然景物的变化而委婉尽致;联属、比附景物的色彩、声音,也能应合内心的感触而反复斟酌。所以,《诗经》中,用“灼灼”来形容桃花色彩的鲜艳,用“喓喓”来模仿草虫吟唱的声韵。用“皎”字来形容太阳的洁白明亮,用“嘒”字表现星星的微笑,只用一个字就曲尽了事物的特性:这都是以最少的文字来概括丰富的内容,把景物的形貌神情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了。即使此后经过文家千百年来的反复思索,又有谁能用什么字将它们更改替换呢?【讲评建议】文言文阅读,包括4道小题。文本节选自明代姚希孟的《游洞庭诸刹记》和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游洞庭诸刹记》和《文心雕龙·物色》原文篇幅较长,根据需要做了删节,最终文本分别为438字和129字。从整体上看,选文的文字都较为浅易,选文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形象性、思想性,对考生具有教育意义,适合对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进行考查。1.要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答题,不能过分强调答题技巧和答题套路。2.讲评加点词语内容解说题时,既要了解词语的词典义,更要重视词语与文本内容的联系,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3.讲评文章内容概括分析评价题时,要强调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4.讲评断句标点与翻译的融合题时,要强调读懂文本,关照所断句子的上下文,了解文意,注意标点的表意功能,不要过分强调如虚词、句子对称等所谓的断句技巧;要强调对句意的准确理解,翻译时要关照上下文,注意语意要连贯,表达要通顺,有省略的需补充完整,有倒装的要还原语序。5.讲评简答题时,要强调审清概括分析评价的关键词句,锁定阅读答题区域,学会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说明或分析评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寄唐州杨八①刘禹锡淮西②既是平安地,鸦路③今无羽檄飞。闻道唐州最清静,战场耕尽野花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④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①本诗写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时朝廷刚削平藩镇叛乱。杨八,指唐州刺史杨归厚。②淮西:淮南西道,治所蔡州,与唐州邻近。③鸦路:古地名。④本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诗人随军在陕西凤翔,原诗注“时未收长安”。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诗题中的“杨八”,与《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元二”,都是对熟识友人的别称。B.刘诗以“羽檄飞”写出淮西一带曾经遭遇的动荡,同时为后两句的抒情作了铺垫。C.岑诗“无人送酒来”表面写诗人独过佳节,其实暗含了报国志向无人理解的郁闷。D.两诗题材不同,但都以虚实结合的写法,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拓宽了诗歌的意境。【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诗句内容、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及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刘诗前两句写平淮战事结束以后,淮西一带军令飞传、动荡不安的景象不复存在,呈现出一派和平安宁的气象,为后两句作铺垫;后两句写唐州最为清静,战场变成耕地,昔日野草丛生、野花遍地的景象也已不见,诗句中暗含了对社会恢复安宁的欣喜,对友人治政成效的赞赏。岑诗前两句写诗人处于军旅之中,又遭遇战乱,虽“强欲登高”,但也不由得要感叹“无人送酒”,其中的惆怅、凄凉溢于言表。“无人送酒来”一句化用了有关陶渊明的典故,据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诗人在此运用典故,暗示的是自己独过重阳佳节,登高无酒,兴味索然,于是倍加思念亲人和故园,从而使“无人送酒来”一句与下面两句形成巧妙的关联。C项将“无人送酒”理解为“报国志向无人理解的郁闷”,显然是脱离全诗的断章取义式的理解。事实上,当时诗人受杜甫等人举荐,出任右补阙,随军出行,并没有政治上的明显失意,所以将此句含义理解为“报国志向无人理解的郁闷”,是脱离文本的贴标签式解读,显然不正确。后两句写诗人又从这种自我感伤中走出来,联想到故园的菊花虽然没有主人欣赏,孤寂而凄凉,但也一定会不负秋阳,在断壁残垣间竞相绽放,从而使诗中“故园菊”所负载的意义突破单纯的惜花和思乡,更寄托着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综上所述,C项的分析鉴赏有误,是本题的答案。15.两诗都写战场花开,但借以表达的情感却同中有异,请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同:都表达了希望社会和平安宁的情怀。异:①刘诗以野花稀少衬托战后开垦的耕地之多,还暗含对友人治理能力的肯定;②岑诗写菊花在战场边开放,还含有对故园的思念和对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的同情。答对“同”给2分;答对“异”给4分,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评分说明】①考生答案应紧扣“战场花开”“情感”来分析鉴赏。考生答案如果未能概括出两诗写“战场花开”的诗句所表达的情感,而仅仅是概括诗句内容,应酌情扣分。②考生答案应紧扣“同中有异”,分别回答出两诗诗句所表达情感的“同”和“异”之处。考生答案如果不是按“同”“异”分点,而是泛泛回答两诗的情感内容,以致答案交叉混杂,应酌情扣分。③考生答案不在本答案范围,但能结合文本,言之有理的,可根据理由充分、阐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本题采用比较阅读鉴赏的形式,用来比较的另一首诗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该诗系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背诵篇目,考生较为熟悉,对于本题而言,也有适当降低难度的作用。题干明确指出,两诗诗句都写到“战场花开”,据此检索两诗,可以发现刘诗以“战场耕尽野花稀”一句写“战场花开”,岑诗则是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写“战场花开”。刘诗中的战场之花是“野花”,特点是开得“稀”,而导致“野花稀”的直接原因是“战场耕尽”,由此可见,刘诗写战场花开,意在以野花稀少反衬战场开发为耕地的数量之多,从而呼应前一句“闻道唐州最清静”,并含蓄表达诗人既为唐州的和平安宁而欣喜,也为友人杨八治理唐州取得政绩而高兴的心情。岑诗中的战场之花,指的是“故园菊”,结合注释可知,当时长安尚未收复,还是战火纷飞的战场,在这样的特定情景下,诗人想象“故园菊”一定会在战场边开放,用意显然不仅是写“花”,而是要借战场花开表达两个言外之意:一是借花开暗示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中以“遥怜”搭配“故园菊”,显然有强调人与花分离的意思,即“故园菊”“寂寞开无主”,因此写“故园菊”开放就有表达诗人思乡之情的作用,能呼应诗题中的“思长安故园”;二是借花开暗示诗人的祈盼,诗中对“菊”冠以“故园”之名,显然还有由花及故园,再及故乡人民的用意,因而写“故园菊”不因战乱而照样开放,应当还含有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安宁的渴望。综合上述分析,将“和平安宁”作为共同点提取出来,即可形成答案中“同”的内容;将“为友人杨八治理唐州取得政绩而高兴”(对友人治理能力的肯定),“思乡”“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等提取出来,即可分点形成答案中“异”的内容。【讲评建议】本题选用刘禹锡的诗《寄唐州杨八》和岑参的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为鉴赏材料。刘禹锡的诗《寄唐州杨八》写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杨八指杨归厚,杨归厚字贞一,行八,故称“杨八”,与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交好。诗题一作“重寄绝句”,诗人之前有《春日寄杨八唐州二首》,故称“重寄”。唐宪宗元和年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之子吴元济举兵叛乱,元和十二年(817年)朝廷平定叛乱。之后,杨归厚出任唐州刺史,本诗写作即本于此事。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寄唐州杨八》一诗写削平藩镇之后,蔡州、唐州一带安定的社会生活,字里行间可见诗人对友人治理才能的赞赏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岑参的诗《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出自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是“课外古诗词诵读”中要求背诵的一首五绝。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当时唐都城长安因安史之乱陷于敌手,唐肃宗于至德二年(757年)由彭原行军到凤翔,准备收复长安,诗人随军,故原诗注有“时未收长安”之语。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主要成就在于创作了大量“雄奇瑰丽”的边塞诗,但岑参诗歌题材较多,早期诗歌多为写景、抒怀及赠答之作,风格清丽;安史乱起,岑参东归勤王,“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杜确《岑嘉州诗集序》),诗歌感时伤乱,风格较为深沉。本诗表面上写行军在外,重阳佳节时意兴阑珊,因而怀念长安故园,实际上是借“故园菊”抒怀,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清人宋顾乐评论本诗“非泛泛故园之思”(《唐人万首绝句选评》)。1.关注诗歌的解读。强调整体观念。要通过分析诗歌中各联各句的情感逻辑关系,读通诗歌的内容层次、起承转合等,综合分析出诗人的思想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品评诗歌表现手法的运用及效果。强调文本意识。要在整体把握内容情感的基础上,通过揣摩语言,体会语句的丰富含意,进而鉴赏诗歌形象,领悟诗歌的艺术魅力。强调读懂一首诗。要避免“扣帽子”,避免以“类”代“一”;讲解诗歌的意境、情感、表达技巧等,要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做到解读精细、用词精当。强调教考衔接。要引导学生借助教材诗歌的学习,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引导学生学会比较教材与试题中具有共性特征的诗歌,具体分析它们在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的异同。2.关注答题的规范。客观题要引导学生认识试题的能力要求,根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的原则,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加以辨析。主观题要引导学生过好审题关和表达关。答案力求做到紧扣试题要求,结合诗句内容,要点清楚,逻辑严密,表达流畅,书写工整。(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拟行路难》中,鲍照面对不合理的制度,想借酒自宽却反而“”,最终只化作一句“”的低叹。(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创作受到谢灵运诗歌的影响,如“,”便是对谢灵运“人生谁云乐,贵不屈所志”思想的继承。(3)《石钟山记》中,苏轼验证了《水经注》的记载,发出了“”的感慨,并因事说理,表达了反对不实地考察“”的观点。(1)举杯断绝歌路难吞声踯躅不敢言(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古之人不余欺也而臆断其有无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评分说明】①有漏字、添字则该空不给分。②字迹潦草、笔画不清不给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和B级。本题分别出自鲍照《拟行路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和苏轼《石钟山记》,均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讲评建议】1.要指导学生审题。理解性默写不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书写,也考查学生审题、推导的能力。讲评时,要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试题语境与默写句之间既有提示又有限制的关系,让学生掌握由语境关键词合理推导默写句的方法。2.要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应对默写题的重要前提是熟悉教材,对课程标准规定的背诵推荐篇目,考生既要能背会写,而且要充分理解这些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以避免默写时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3.要引导学生注意书写工整,避免因字迹潦草而被误判。4.要提醒学生注意同音或形近的字,以规避错别字的出现。5.对高考曾考过的篇目及近几年还没考过的篇目,都应充分重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汪曾祺的《老董》写老董生活从困顿到挨饿的过程。早年在国子监蹲过的老董曾经“阔”过,可到汪曾祺认识他的时候,“吃穿都很__________了”:他的饭很简单,__________,小米饭。上顿没吃完,放一点水再煮煮,拨一点面疙瘩,他说这叫“鱼儿钻沙”。有时也煮一点大米饭。剩饭和面和在一起,__________,烙成饼。这种米饭面饼,我还没见过别人做过。菜,一块熟疙瘩,或是一团干虾酱,咬一口熟疙瘩、干虾酱,吃几口饭。有时也做点熟菜,熬白菜。他说北京好,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这段句子节奏舒缓,感情起伏不大,因为这个时期生活还算过得去。生活下降后,他把不满发泄在儿子身上。“有时为了一两句话,他忽然暴怒起来,跳到廊子上,跪下来对天叩头:‘老天爷,你看见了?老天爷,你睁睁眼!’”(),把老董内心的愤怒与不平渲染出来。汪曾祺接着写道“每逢老董发作的时候,德启都是一声不言语,靠在椅子上,脸色铁青”,节奏舒缓松弛下来,恰恰是这种松弛,更衬托前文语言节奏__________。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A.紧凑凑合合擀一擀紧张B.省马马虎虎揉一揉紧张C.紧马马虎虎擀一擀紧凑D.省凑凑合合揉一揉紧凑【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本题要求选出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答案是A。本题给出的语段缺了四个词语,要求考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辨析选择恰当的词语。第①空白处要辨析“紧”和“省”两个形容词。这两个词的词意有所不同。“紧”有“经济不宽裕;拮据”之意,如“这个月用项多一些,手头显得紧一点儿”。“省”有“俭省;节约(跟“费”相对)”之意,如“省钱”“省力”。前文说老董“曾经‘阔’过”,可知这里表现的主要是老董的“经济不宽裕;拮据”,而不是有意的“俭省;节约”,因此,此处应选用“紧”。第②空白处要辨析“凑凑合合”和“马马虎虎”两个词语。“凑凑合合”为动词“凑合”的叠音连用,“凑合”有“将就”之意,如“没有什么好菜,凑合着吃点儿吧”;“马马虎虎”有“勉强;凑合”之意。这两个词的词意有所交叉,但用法不尽相同。“凑凑合合”是动词的叠用,是因生活的“紧”,无食物可煮可吃而只能主动地“凑合、将就”着吃;“马马虎虎”是形容词的叠用,它的“勉强;凑合”之意应是形容性的评价,是生活阔绰之人对于哪怕“可口”食物的评价。一个是说吃饭简单的“凑合”,一个是说食物一般的“凑合”。“马马虎虎”还有一个常用义,即“做事马虎、随便”;老董做的饭很简单,但不是主观上的“马虎、随便”,而是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的“将就”,因此用“凑凑合合”更合适,可以避免歧解。“凑合”是动词,叠音连用后有尝试义,表现曾经“阔”过的老董,在吃穿很紧的条件下,尝试性地吃一些简单的东西,非常贴合老董此时的状况和心态。因此,此处选用“凑凑合合”更恰当。第③空白处要辨析“擀一擀”和“揉一揉”两个词语。“擀”有“用棍棒来回碾(使东西延展)”之意,如“擀面”“擀饺子皮儿”;“揉”有“用手反复推压搓弄东西,使变软或成球形”之意,如“揉面”“把泥揉成小球”。由于后文有“烙成饼”一句的提示,因此,此处应选用“擀一擀”。第④空白处要辨析“紧张”和“紧凑”两个形容词。“紧张”有“激烈或紧迫,使人精神高度集中”之意,如“紧张的劳动”“紧张动人的情节”;“紧凑”意为“密切连接,中间没有多余的东西或空隙”,如“结构紧凑”“这部影片很紧凑,没有多余的镜头”。这两个词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题库及答案(601-800题)
-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创新人才培养与引进措施
- 培训财务内部人员
- 大班音乐《牧童短笛》课件
- 医疗废物处理质量
- 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含解析
- 小学图书馆装修合同
- 日用品公司租赁合同协议书
- 展览公司石材采购安装协议
- 景区道路修复路面灌缝施工合同
- 解决方案部规章制度
- 河海大学开题报告
- 电梯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 大学美育 第2版 课件 第四章 形式美与美育
- 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规范(2023版)
- Wow English S4-S6单词可直接打印
- 国家开放大学《财政与金融(农)》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控制电路》
- 环保设备运行管理台账
- 城镇土地估价规程
- 安全培训教育效果评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