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_第1页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_第2页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_第3页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_第4页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1.熟悉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的功能;2.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3.学习观察微生物的个体形态;4.学会生物图的绘制。一、目的要求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二、显微镜的基本构造1.物镜转换器2.接物镜3.游标卡尺4.载物台5.聚光器6.彩虹光阑7.光源8.镜座9.电源开关10.光源滑动变阻器11.粗调螺旋12.微调螺旋13.镜臂14.镜筒15.目镜16.标本移动螺旋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显微镜是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机械装置

镜座(base)和镜臂(arm)镜座位于显微镜底部,呈马蹄形,它支持全镜。镜臂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活动式的镜臂可改变角度。镜臂支持镜筒。镜筒(bodytube)是由金属制成的圆筒,上接目镜,下接转换器。镜筒有单筒和双筒两种,单筒又可分为直立式和后倾式两种。而双筒则都是倾斜式的,倾斜式镜筒倾斜45°。双筒中的一个目镜有屈光度调节装置,以备在两眼视力不同的情况下调节使用。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转换器(nosepiece):为两个金属碟所合成的一个转盘,其上装3-4个物镜,可使每个物镜通过镜筒与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载物台(stage):又称镜台,为方形或圆形的盘,用以载放被检物体,中心有一个通光孔。在载物台上有的装有两个金属压夹称标本夹,用以固定标本;有的装有标本推动器,将标本固定后,能向前后左右推动。有的推动器上还有刻度,能确定标本的位置,便于找到变换的视野。调焦装置:是调节物镜和标本间距离的机件,有粗动螺旋(coarseadjustment)即粗调节器和微动螺旋(fineadj-ustment)即细调节器,利用它们使镜筒或镜台上下移动,当物体在物镜和目镜焦点上时,则得到清晰的图像。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2.光学系统物镜(objective):安装在镜筒下端的转换器上,因接近被观察的物体,故又称接物镜。其作用是将物体作第一次放大,是决定成像质量和分辨能力的重要部件。物镜上通常标有数值孔径、放大倍数、镜筒长度、焦距等主要参数。如10×/0.25;160/0.17,其中“10×”表示放大倍数,“0.25”表示数值孔径(numericalaperture),“160/0.17”分别表示镜筒长度和所需盖玻片厚度(mm)。目镜(coularlens):装于镜筒上端,由两块透镜组成。目镜把物镜造成的像再次放大,不增加分辨力,上面一般标有4×、10×、16×等放大倍数,可根据需要选用。一般可按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为物镜数值孔径的500-700倍,最大也不能超过1000倍的选择。目镜的放大倍数过大,反而影响观察效果。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聚光器(condenser):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聚光器汇聚成光锥照射标本,增强明度和造成适宜的光锥角度,提高物镜的分辨力。聚光器由聚光镜和虹彩光圈(irisdiaphragm)组成,聚光镜由透镜组成。虹彩光圈由簿金属片组成,中心形成圆孔,推动把手可随意调整透进光的强弱。调节聚光镜的高度和虹彩光圈的大小,可得到适当的光照和清晰的图像。光源(lightsource):较新式的显微镜其光源通常是安装在显微镜的镜座内,通过按扭开关来控制;老式的显微镜大多是采用附着在镜臂上的反光镜,反光镜是一个两面镜子,一面是平面,另一面是凹面。在使用低倍和高倍镜观察时,用平面反光镜;使用油镜或光线弱时可用凹面反光镜。滤光片(filter):可见光是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线波长不同。如只需某一波长的光线时,就要用滤光片。选用适当的滤光片,可以提高分辨力,增加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滤光片有紫、青、蓝、绿、黄、橙、红等各种颜色的,分别透过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可根据标本本身的颜色,在聚光器下加相应的滤光片。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三、基本原理

1、细菌的个体形态是指细菌细胞的大小,形状等特征,利用观察个体形态对细菌进行初步识别和鉴定。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2、放线菌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的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常见放线菌大多能形成菌丝体,紧贴培养基表面或深入培养基内生长的叫基内菌丝,基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还能向空气中生长出气生菌丝,并进一步分化产生孢子丝及孢子。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3、霉菌可产生复合分枝的菌丝体,分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产生繁殖菌丝,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霉菌菌丝体(尤其是繁殖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类霉菌的重要依据。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毛霉与根霉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青霉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小梗梗基附枝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曲霉分生孢子次生小梗初生小梗顶囊分生孢子梗足细胞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显微镜、细菌三型涂片、霉菌和放线菌的永久玻片等。四、器材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五、操作步骤

(1)置显微镜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3-4㎝,镜检者姿势要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右眼便于绘图或记录,两眼必须同时睁开,以减少疲劳,亦可练习左右眼均能观察。

(2)调节光源、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镜。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3)低倍镜观察检查的标本需先用低倍镜观察,因为低倍镜视野较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检查的位置。将三型涂片玻片标本置镜台上,用标本夹夹住,移动推动器,使观察对象处在物镜正下方,转动粗调节器,物镜降至距标本约0.5cm处,由目镜观察,此时可适当地缩小光圈,否则视野中只见光亮一片,难见到目的物,同时用粗调节器慢慢升起镜筒,直至物像出现后再用细调节器调节到物像清楚时为止,然后移动标本,认真观察标本各部位,找到合适的目的物,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心,准备用高倍镜观察。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4)高倍镜观察

将高倍镜转至正下方,在转换物镜时,需用眼睛在侧面观察,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如果高倍镜触及载玻片应立即停止旋动,说明原来低倍镜就没有调准焦距,目的物并没找到,要用低倍镜重调,如果调对了,换高倍镜时基本可以看到目的物,若有点模糊,用细调节器调就清晰可见。找到最适宜观察的部位后,将此部位移至视野中心,准备用油镜观察。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5)油镜观察

①用粗调节器将镜筒提起约2㎝,将油镜转至正下方。②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滴上一滴香柏油,切勿加多。③从侧面注视,用粗调节器将镜筒小心地降下,使油镜浸在香柏油中,其镜头几乎与标本相接,应特别注意不能压在标本上,更不可用力过猛,否则不仅压碎玻片,也会损坏镜头。④标本观察完毕后,转动粗调节器将镜筒升起,取下标本玻片。立即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香柏油擦净,然后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擦去镜头上残留的油迹,最后再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

实验一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6)观察后的处理工作擦完后,把物镜转离光轴,把反光镜转到与载物台垂直的方向,以减少灰尘粘落上面,而后罩上镜套,小心的放回镜箱内,保存备用。

注意:微生物标本片,多用涂片法制成,观察完毕,不能用力擦去玻片上的镜油,只能用擦镜纸轻轻压吸或滴一滴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