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世纪实用礼仪系列涉外礼仪教程(第五版)涉外礼仪教程导论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两个文明建设并重,必将极大地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之中,讲文明、树新风是群众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已普遍赢得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和参与。而在上述内容之中,规范礼仪、学习礼仪、应用礼仪,便是顺应民心、合乎民意的一大重点。在当前形势下,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第四章3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人际交往。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应酬,不仅是一种出自本能的需要,而且也是适应社会发展、个人进步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交际实质上就是一种信息交流,而信息乃是现代社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由此可见,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是现代人立足于社会,并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其重要意义,绝对不在掌握外语、互联网、汽车驾驶等热门的专业技术之下。在此背景之下,作为交往艺术的礼仪自然迅速升温,备受人们的青睐。规范礼仪、学习礼仪、应用礼仪,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规范礼仪、学习礼仪、应用礼仪,必须首先从思想上、理论上解决下述九个方面的重要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更自觉、更准确、更全面地掌握礼仪,遵守礼仪。第四章4第四章5一、礼仪的界定在一般性的表述之中,与“礼”相关的词最常见的有三个,即礼仪、礼节、礼貌。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被视为一体并混合使用的。其实,从内涵上来看,三者不可简单地混为一谈。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礼貌,一般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特定的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所表示的谦虚和恭敬。它侧重于表现人的品质与素养,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基本要求。礼节,通常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相互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它实际上是礼貌的具体表现方式。它与礼貌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没有礼节,就无所谓礼貌;有了礼貌,就必然需要具体的礼节。第四章6礼仪,则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具体行为。显而易见,礼貌是礼仪的基础,礼节则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换言之,礼仪在层次上要高于礼貌、礼节,其内涵更深、更广。礼仪,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具体的、表现礼貌的礼节所构成的。它不像礼节一样只是一种做法,而是一个表示礼貌的系统而完整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三者所表现的都是对人的尊敬、友善。有鉴于此,为了更完整、更准确地理解“礼”,采用礼仪这一概念来对其加以表述,是最为可行的。第四章78知识链接: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是一个汉语的词汇,拼音是yǒusuǒwéiéryǒusuǒbùwéi。释义:人要审时度势,决定取舍,选择重要的事情去做,而不做或暂时不做某些不该做的事情,表示为人有原则、底线。它也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别的一些事情上做出成绩。出自《孟子》一书。引申:有的事是必须做的,有的事又是绝对不做的,干该干的,不干不该干的。出处:最早出自《论语·子路》:“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注解: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肯干的。”狂类似左;狷类似右。狂类似过头;狷类似不及。阐述:1.《孟子》卷八离娄章句下八:“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2.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一:“然则有所不为,亦将有所必为者矣;既云进取,亦将有所不取者矣。”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往往还可以对礼仪的概念做出种种殊途同归的界定。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与素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礼仪即教养、素质在一个人行为举止中的具体体现。从道德的角度来看,“道德仁义,非礼不成”。礼仪可以被界定为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或曰标准做法、行为准则。因此,在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明礼”列为中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实用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用以处理人际关系的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从民俗的角度来看,礼仪既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行的律己敬人的习惯形式,也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此即所谓“礼出于俗,俗化为礼”。简言之,礼仪是待人接物的一种惯例;礼仪即“习惯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种形式美。有道是“礼由心生”,它是人的心灵美的必然的外化。第四章9第四章10二、礼仪的内容从内容上讲,礼仪是由礼仪的主体、礼仪的客体、礼仪的媒体、礼仪的环境四项基本要素构成的。礼仪的主体,指的是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它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当礼仪活动规模较小、较为简单时,其主体通常是个人;当礼仪活动规模较大、较为复杂时,其主体通常则是组织。没有礼仪主体,礼仪活动就不可能进行,礼仪也就根本无从谈起。礼仪的客体,又称礼仪的对象。从内涵上讲,它指的是礼仪活动的具体指向者和承受者。从外延上讲,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没有礼仪客体,礼仪就失去了对象,就不成其为礼仪。礼仪的客体与礼仪的主体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相互依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四章11礼仪的媒体,指的是礼仪活动所依托的一定的媒介。进而言之,它实际上是礼仪内容与礼仪形式的统一性载体。任何礼仪都必须使用礼仪媒体,不使用礼仪媒体的礼仪不可能存在。礼仪的媒体,具体是由人体礼仪媒体、物体礼仪媒体、事体礼仪媒体等构成的。在具体操作礼仪时,这些不同的礼仪媒体往往是交叉、配合使用的。礼仪的环境,指的是礼仪活动得以进行的特定的时空条件。大体说来,它可以分为礼仪的自然环境与礼仪的社会环境。礼仪的环境,通常制约着礼仪的实施。不仅实施何种礼仪由其决定,而且礼仪具体的实施方法也由其决定。进而言之,由上述四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礼仪,依据其适用对象、适用范围的不同,大致上可以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等几个基本分支。第四章12政务礼仪,亦称公务员礼仪,指公务员在执行国家公务时应当遵守的礼仪。商务礼仪,主要是指公司、企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士在经济往来中应当遵守的礼仪。服务礼仪,指各类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当遵守的礼仪。社交礼仪,亦称交际礼仪,指社会各界人士在一般性的、日常性的交际应酬之中应当遵守的礼仪。国际礼仪,亦称涉外礼仪,指人们在国际交往中同外国人打交道时应当遵守的礼仪。在上述五个基本分支礼仪中,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等,主要是按照行业划分的,并且是人们在其工作岗位上所应遵守的礼仪,故可称之为行业礼仪或职业礼仪。而社交礼仪、国际礼仪的划分,则主要以其交往范围为依据,所以二者均可以交往礼仪相称。上述几个方面,涉及人类交际活动的各个主要方面。因此,礼仪主要以这些方面构成自己的基本内容。第四章13第四章14三、礼仪的归属一般而言,礼仪主要以礼仪活动、礼仪规范、礼仪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总的说来,礼仪是一门人文应用科学。具体而言,礼仪的学科特点是:首先,它是一门应用性学科。礼仪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实际上就是有关交往艺术的科学。其次,它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与纯粹的理论演绎、概念探讨、逻辑抽象显然不同,礼仪来源于社会实践,并且直接服务于社会实践。它拒绝夸夸其谈,注重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正因为如此,也有人称之为一门经验科学。再次,它是一门普及性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参加交际活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交际活动取得成功,而礼仪正是一门可将人们的交际活动导向成功的科学。由此可见,礼仪应当是一门人人必修的普及性学科。随着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它必将进一步得到普及。最后,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容置疑的是,礼仪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的交际行为规范的科学。这是它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标志。但在另一方面,它又广泛吸纳了其他许多学科的成果,用以充实、完善自身。在这个意义上,又可将它视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第四章15第四章16四、礼仪的扬弃礼仪的科学体系,主要是在现代形成并得以逐步完善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它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对我国古代传统礼仪的继承和扬弃,实际上就不可能有我国的现代礼仪。在正确地传承我国古代传统礼仪的同时,还必须向国际礼仪学习,取人之长,补我之短。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闻名世界的礼仪之邦。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我国的古代礼仪就已基本成型。到了春秋时期,更是由孔子集其大成,并发扬光大。此后,由孔子所构建的礼仪体系一直影响中国社会长达2500多年。第四章17在中国古代,礼仪的含义十分广泛。一般而言,它至少有以下四种解释。第一,它是一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制度在内的典章制度。因此,被视为“国之基”“君之大柄”。左丘明就明确地提出“礼以体政”的主张,孔子则明言:“礼者何,即事之治也。”第二,它是一种做人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礼也者,理也”;“礼者,人道之极也”;对人必须“约之以礼”。孟子强调:“礼,门也。”荀子指出:“礼者,养也”;“礼者,节之准也”。他们都明确了礼仪在道德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礼记》则更是强调:“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第三,它是个人及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在《说文解字》中,许慎说:“礼者,履也。”孔子曾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这里,他就将礼仪作为一种做人的行为规范。在著名的礼仪典籍《周礼》中则强调:“礼,不踰节,不侵侮,不好狎。”其含义也是以礼仪来调节人际交往。第四,它是各种正式的仪式。管仲说:“礼仪者,尊卑之仪表也”,“方物之程式也”,“故动有仪则令行”。由此可见,他所说的礼仪,主要就是指的仪式。第四章18从总体上讲,现代礼仪与我国古代礼仪主要存在三点差异:其一,二者的基础不同。古代礼仪是以封建等级制度为基础的,现代礼仪虽承认身份差异,但更强调以人为本、人格平等、社会公平,并且以尊重人作为自己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其二,二者的目标不同。古代礼仪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目的,而现代礼仪则重在追求人际交往的和谐与顺利。其三,二者的范围不同。古代礼仪所讲究的是“礼不下庶人”,因而与平民百姓无关,而现代礼仪则适用于任何交际活动的参与者。应当说,与古代礼仪相比,现代礼仪更关心的是人际交往的成功,因此其核心内容就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而不是像古代礼仪那样以自我约束为主。在继承我国古代礼仪的精华的同时,现代礼仪也十分注意汲取外国礼仪,特别是注意吸收目前通行的当代国际礼仪的长处,为我所用。第四章19第四章20五、礼仪的特征与其他学科相比,礼仪具有一些自身独具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其规范性、限定性、操作性、传承性、时效性五个方面。第一,规范性。礼仪,指的就是人们在交际场合待人接物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规范者,标准也。第二,限定性。礼仪,顾名思义,主要适用于交际场合,适用于普通情况之下的、一般的人际交往与应酬。第三,操作性。切实有效,实用可行,规则简明,易学易会,便于操作,是礼仪的一大特征。第四,传承性。任何国家的礼仪都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任何国家的当代礼仪都是在本国古代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五,时效性。《礼记》指出:礼,时为大。从本质上讲,礼仪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第四章21第四章22六、礼仪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之中,学习、应用礼仪,有必要在宏观上掌握一些具有普遍性、共同性、指导性的礼仪规律。这些礼仪规律,即礼仪的原则。礼仪的原则共有如下10项。它们同等重要,不可缺少。掌握这些原则,将有助于更好地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第一,遵守。在交际应酬之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以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际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第二,自律。从总体上来看,礼仪规范由对待个人的要求与对待他人的做法两大部分所构成。第三,敬人。孔子曾经对礼仪的基本理念有过一次高度的概括,他说:“礼者,敬人也。”《礼记》亦云:“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第四章23第四,宽容。有道是:“大德必宽。”《礼记》上也曾倡导:君子尚宽。宽容原则的基本含义,是要求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有容乃大。第五,平等。在具体运用礼仪时,允许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第六,从俗。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实际上存在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局面。第七,真诚。礼仪上所讲的真诚原则,就是要求在人际交往中运用礼仪时,务必待人以诚、诚心诚意、诚实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第四章24第八,适度。适度的原则,是要求应用礼仪时,为了保证取得成效,必须注意技巧,合乎规范,特别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第九,沟通。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通常有接触才会了解,有了解才容易交流,有交流才会沟通,有沟通才会互动。第十,互动。在人际交往中如欲取得成功,就必须无条件地遵守互动的原则。所谓“互动”,在此具体含义有二:一是要求人们在其交往中必须主动进行换位思考。第四章25第四章26七、礼仪的功能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当前,礼仪之所以被提倡,之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主要是因为它具有多重重要的功能,既有助于个人,又有助于社会。礼仪的功能之一,在于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礼仪的功能之二,在于它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美化祖国。礼仪的功能之三,在于它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完善人们的人际关系。礼仪的功能之四,在于它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第四章27第四章28八、礼仪的学习学习礼仪,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应当在学习途径、学习方法与学习重点这三个方面多加注意,而切切不可敷衍应付、只走过场。对一般人来讲,学习礼仪主要有三大途径:其一,进行理论学习。即利用图书资料、广播电视、互联网络、教学函授、业务培训,系统地、全面地学习礼仪。其二,向社会实践学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是学习礼仪最好的教师。交往的成功,往往有赖于必要的经验。交际实践作为学习礼仪的一个具体过程,不仅可以使人加深对它的了解,强化对它的印象,而且还可检验其作用,并且据以判断个人掌握、运用礼仪的实际水平。其三,向专人学习。这里所指的专人,可以是教师、培训专家、礼仪顾问,也可以是在某些方面确有经验或所长者、堪称楷模之人。其共同之点,是对礼仪有一定的了解,或是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向他们学习,可使自己取长补短,益智开窍。第四章29学习礼仪,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一般而言,其最主要的方法有四:第一,联系实际。礼仪本身就是一门应用学科,因此学习礼仪,务必坚持知和行的统一。要注重实践,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不断地向实践学习。这是学习礼仪的最佳方法。第二,循序渐进。学习礼仪不可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而应当有主有次,抓住重点。若从与自己生活最密切的地方开始,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然而必须注意,学习礼仪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一些规范、要求,只有反复运用、重复体验,才能真正掌握。第三,自我监督。古人强调提高个人修养要注意反躬自省:“克己复礼”,“吾日三省吾身”。学习礼仪,也应进行自我监督,对自己既要在这方面有所要求,又要处处注意自我检查。这样,将有助于自己发现缺点,找出不足,将学习、运用礼仪真正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和习惯做法。第四,多头并进。在学习礼仪的同时,不应将其孤立于其他学科,而应当将这种学习与其他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但可以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而且还有助于个人更好地掌握、运用礼仪。30第四章31九、礼仪的操作在具体运用现代礼仪时,人们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应当如何对其具体地加以操作?解决这一问题时,主要应当关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必须坚持正确的理念;二是必须掌握有效的方法。第一,必须坚持正确的理念。所谓理念,亦即有关某一事物的基本观念。有道是:“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倘若人们在具体操作礼仪时基本理念有误,则难免徒劳无益。第四章3233知识链接:礼仪是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ǐyí,意思是礼节和仪式。出自《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鬼神,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这里的惯用形式包括礼节和仪式,礼节一般是个人性的,并且不需要借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的形式,譬如磕头、鞠躬、拱手、问候等;而仪式大多是集体性的,并且一般需要借助其他物品来完成,譬如奠基仪式,下水仪式,迎宾仪式,结婚仪式,祭孔大典,等等。人类最早的礼仪是祭祀礼仪,它主要是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第二,需要掌握行之有效的方法。一般而言,它主要涉及“有所不为”与“有所为”两个互有联系的不同层面。其一,必须明确“有所不为”。所谓“有所不为”,即具体操作礼仪时,首先需要了解“不能做什么”。例如,不能讲什么话、不能做什么事,等等。在这些方面不出现差错,即可“问题最小化”,不仅自己可以不出洋相,而且还可避免失礼于他人。其二,必须尽力“有所为”。所谓“有所为”,即具体操作礼仪时,应该了解“应当如何做”,或者“如何做得更好”。例如,应该怎样讲话、应该怎样办事情,等等,在这些方面尽量做到符合礼仪规范,就会令自己的所作所为好上加好。第四章3435知识链接:宽容基本解释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不追究,包涵,原谅。[1]引证解释宽厚能容忍。《庄子·天下》:“常宽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谓至极。”《后汉书·傅燮传》:“陛下仁德宽容,多所不忍,故阉竖弄权,忠臣不进。”包容,原谅,不计较。《宋书·郑鲜之传》:“我本无术学,言义尤浅,比时言论,诸贤多见宽容。”宽恕。清李渔《风筝误·拒奸》:“你不从就罢了,何须告诉母亲,待我陪个不是,求你宽容了罢。”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死》:“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宽舒从容的神色。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桓公伏甲设馔,广延朝士,因此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文度曰:‘晋阼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於色;谢之宽容愈表於貌。”第一章涉外通则涉外礼仪教程37本章要点本章所讲授的是涉外通则。它在此是指中国人在接触外国人时所须遵守的有关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在涉外交往中,每一名中国人对此都必须有所了解,并加以运用。◆本章第一部分讲授的是以人为本。它具体要求涉外人员重视人权问题,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本章第二部分讲授的是维护形象。它具体要求涉外人员关注个人形象,规范个人形象。◆本章第三部分讲授的是不卑不亢。它具体要求涉外人员谦恭待人,自尊自爱。◆本章第四部分讲授的是求同存异。它具体要求涉外人员求大同,存小异。◆本章第五部分讲授的是入乡随俗。它具体要求涉外人员了解交往对象的习俗,尊重交往对象的习俗。◆本章第六部分讲授的是信守约定。它具体要求涉外人员慎于许诺,有诺必践。38◆本章第七部分讲授的是热情有度。它具体要求涉外人员关心有度、批评有度、距离有度、举止有度。◆本章第八部分讲授的是不必过谦。它具体要求涉外人员充满自信,善于实事求是地肯定自己。◆本章第九部分讲授的是尊重隐私。它具体要求涉外人员维护隐私,莫问隐私。◆本章第十部分讲授的是女士优先。它具体要求涉外人员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并付诸行动。◆本章第十一部分讲授的是以右为尊。它具体要求涉外人员重视有关位次、座次的排列方式及其常规的操作方法。◆本章第十二部分讲授的是面对媒体。它具体要求涉外人员了解媒体,有备而至。39所谓涉外通则,在此是指中国人在接触外国人时所必须遵守的有关国际交往惯例的基本原则。它既是对国际交往惯例的高度概括,又对于参与涉外交际的中国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每一名从事涉外工作的人员,不仅有必要了解、掌握涉外通则,而且还必须在其实际工作中认真地遵守、应用涉外通则。不然的话,往往就会举步维艰、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40一、以人为本二、维护形象三、不卑不亢四、求同存异五、入乡随俗六、信守约定41概要七、热情有度八、不必过谦九、尊重隐私十、女士优先十一、以右为尊十二、面对媒体42一、以人为本郑伟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总经理。有一次,他获悉有一家著名的德国企业的董事长正在本市进行访问,并有寻求合作伙伴的意向。于是他想尽办法,请有关部门牵线搭桥。让郑伟欣喜若狂的是,对方也有兴趣与他的企业进行合作,而且希望尽快同他会面。到了双方会面的那一天,郑伟对自己的形象刻意进行了一番修饰。他根据自己对时尚的理解,上穿夹克衫,下穿牛仔裤,头戴棒球帽,足蹬旅游鞋。无疑,他希望自己能给对方留下精明强干、时尚新潮的印象。然而事与愿违,郑伟自我感觉良好的这一身时髦的“行头”,却偏偏坏了他的大事。德方董事长竟就此认为:此人着装随意,个人形象不符合常规,给人的感觉是过于前卫、尚欠沉稳,与之合作之事当再作他议。客观地讲,在这件事情上,并非德方无事生非、刻意刁难,而的确是郑伟的穿着打扮不够规范,从而损害了其个人形象。43(一)仪容(二)表情(三)举止(四)服饰(五)谈吐(六)待人接物所谓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它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并表现在其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一个人即使个人修养再好,若是不懂得待人接物,那么也将难以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成功。重视待人接物,不仅要善于运用常规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要善于理解人、体谅人、关心人、尊重人,并且与人为善。孟子早就指出:有礼者敬人。敬人,此点向来是礼仪的核心,也是待人接物的主旨之所在。在人际交往中,一个敬意,再加上一个善意,均不可或缺。44三、不卑不亢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一名中学生应邀前往拉美某国参加民间外交活动。有一天,当他前去出席在那个国家所举行的一次国际性会议时,发现在会场周围所悬挂的各个与会国国旗之中竟然缺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便当即向会议的组织者指出了这一问题,并且严正地表示:“不悬挂我国国旗,就是缺乏对我国的尊重。假如不马上改正,我将拒绝出席这次会议,并将立即起程回国。”经过他的据理力争,中国国旗终于飘扬在会场的上空。在会议的组织者再三地表示了歉意之后,那位中国的中学生才步入会场,出席会议。在他入场时,有不少与会者主动起立,向他热烈地鼓掌表示欢迎。当地的报纸事后为此发表评论说:“连一名中学生都具有那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中国人的确是值得尊重的。”那位中学生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重,主要是因为他能够在涉外交往中表现得不卑不亢。45当代中国外交的宗旨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不卑不亢,既是涉外礼仪的一项通则,也是中国外交宗旨的具体体现。它的基本要求是:每一名中国人在参与国际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的民族、代表着自己的所在单位的。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此即所谓不卑不亢的通则。在涉外交往中坚持不卑不亢的通则,是每一名涉外人员都必须高度重视的。在涉外交往中要求每一名涉外人员都要努力表现得不卑不亢,主要是因为这是事关国格、人格的大是大非的重要问题。在涉外交往中,“事事非小事,事事是大事”。每一名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有所为有所不为,实际上都会被对方与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象联系在一起。46四、求同存异郭晓丹是一家外贸公司的业务经理。有一次,郭晓丹因为工作的需要,在国内设宴招待一位来自英国的生意伙伴。有意思的是,那一顿饭吃下来,令对方最为欣赏的,倒不是郭晓丹专门为其所准备的丰盛菜肴,而是郭晓丹在陪同对方用餐时的一处细小的举止表现。用那位英国客人当时的原话来讲就是:“郭先生,你在用餐时一点儿响声都没有,使我感到你的确具有良好的教养。”有人或许会怀疑,将用餐时出不出声与一个人有没有良好的教养相提并论,是不是那位英国客人借题发挥,存心对郭晓丹进行阿谀奉承呢?应当说,根本不是那样一回事。因为在用餐时除谈笑声之外,不宜再发出任何声响,尤其是吃东西、喝东西时不允许响声大作,是国际上通行已久的一条餐桌上的礼仪规则。还有人也许会想:吃东西、喝东西时发出声音,没有什么不好,为什么非要在这方面追随外国人的做法?管那么多干什么?47首先,对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是应当予以承认的。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确,它们只有在各自的适用范围之内,才有“对”与“错”可言。客观地讲,它们都有自己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优”“劣”之分。换言之,在涉外交往之中,相关人员务必要知同明异。此点往往直接关乎涉外交往的成败。孟子认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具有多样性,本是这个世界的基本特征。举例来说,就有关数字的民俗禁忌来看,在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人们最讨厌的数字是4。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4在上述国家语言里的发音与“死”的发音相近。但是,在信仰基督教的广大欧美国家里,人们却认定最不吉利的数字是13与666。因为在《圣经》故事里,13与耶稣遇害被联系在了一起,而666则被视为魔鬼撒旦的化身。又如,白俄罗斯于2018年3月明确表示:今后该国应被称为“白罗斯”而非过去人们所习惯的“白俄罗斯”。面对该国官方人士时,若对此一无所知,显然会有碍双方的交往。48再如,以有关色彩的民俗而论,在阿拉伯国家中,绿色因与伊斯兰教有关,因而深得人们的喜爱。然而,到了日本,绿色却是人人忌讳的,因为日本人普遍认定绿色很不吉利。这些事例证明,世界各国的礼仪与习俗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的。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中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评判是非、鉴定优劣。49在国际交往中,究竟遵守哪一种礼仪为好呢?一般而论,目前大体有三种主要的可行方法。(1)以我为主所谓以我为主,即在涉外交往中,依旧基本上采用本国礼仪。(2)兼及他方所谓兼及他方,即在涉外交往中基本上采用本国礼仪的同时,适当地采用一些交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的礼仪。尤为重要的是,须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主要礼俗禁忌心中有数,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尽量加以回避。50(3)求同存异习近平同志曾经强调:智者求同,愚者求异。所谓求同存异,在此是指在涉外交往中,为了减少麻烦、避免误会,最为可行的做法是,要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并予以尊重,更要对国际上所通行的礼仪惯例认真地加以遵守。简而言之,所谓求同,就是要遵守有关礼仪的国际惯例,要重视礼仪的共性。所谓存异,则是要求对他国的礼俗不可一概否定,不可完全忽略礼仪的个性,并且要在必要的时候,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并表示应有的尊重。5152五、入乡随俗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通则之一。它的含义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之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在前往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工作、学习、参观、访问、旅游的时候,尤其要对当地所特有的风俗习惯认真地加以了解和尊重。做不到这一点,对于交往对象的尊重、友善和敬意,就好似敷衍了事,无从谈起。在涉外交往中,之所以必须认真遵守入乡随俗通则,主要是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原因之一,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在彼此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局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世间任何人都难以强求统一的。53原因之二,在涉外交往中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易于增进中外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亲善友好之意。简而言之,注意入乡随俗,是促进中外双方人士彼此之间相互理解与沟通的一条最佳捷径。在对外交往中,如果对交往对象所特有的风俗习惯了解不够,往往就会无意之中做出一些被对方视为“伤风败俗”的事情来。5455六、信守约定某年,国内的一家企业前往日本寻找合作伙伴。到了日本之后,通过多方的努力,这家企业终于寻觅到了自己的“意中人”———一家享有国际声望的日本大公司。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双方商定:首先草签一个有关实行合作的协议。当时,在中方人士看来,这基本上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了。到了正式草签中日双方合作协议的那一天,由于种种原因,中方人员阴差阳错,抵达签字地点的时间比双方预先的正式约定时间晚了一刻钟。当他们气喘吁吁地跑进签字厅时,但见日方人员早已整整齐齐地排列成一行,正在恭候他们的到来。不过,当中方人员跑进来之后,还没容他们做出任何有关自己迟到的原因的解释,日方的全体人员便规规矩矩地向他们鞠了一个大躬,随后便集体退出了签字厅。也就是说,因为中方人员在签字仪式举行时所迟到的一刻钟,双方的合作竟然搁浅了。事过之后,日方为此所做的解释是:我们绝不会为自己寻找一个没有时间观念的生意伙伴。不遵守约定的人,永远都是不值得我们信赖的。5657七、热情有度杨安琪被派到一位意大利来京工作的专家家里做服务性工作。因为她热情负责、精明强干,起初专家夫妇对她的印象很是不错,她也逐渐把自己当成了专家家庭里的一名成员。有一个星期天,那位意大利专家偕夫人外出归来。杨安琪在问候了他们以后,如同对待老朋友那样,随口便问:“你们去哪里玩了?”专家迟疑了良久,才吞吞吐吐地相告:“我们去建国门外大街了。”小杨当时以为对方累了,根本未将人家的态度当成一回事,于是她接着又问:“你们逛了什么商店?”对方被迫答道:“友谊商店。”“你们怎么不去国贸大厦和赛特购物中心看看?秀水街的东西也挺不错的。”小杨好心好意地向对方建议说。然而,她的话还没有全部说完,专家夫妇却已转身离去了。两天后,杨安琪就被辞退了。对方提出的理由是:“杨小姐令人讨厌,她对主人的私生活太感兴趣了。不然的话,她打听这个、打听那个干什么?我们去哪一家商店关她何事。”其实,杨安琪当时对主人所讲的话全是出于善意。在中国人听起来,那些话体现了杨安琪待人的热情友善。可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那位意大利专家却因此而认定杨安琪有着某种“窥视癖”,她的所作所为已经妨碍了自己的私生活,所以才忍无可忍了。平心而论,不应该谴责那位意大利专家对杨安琪吹毛求疵,更不能说人家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因为在国际交往中,人们公认,待人接物是需要热情有度的。杨安琪正是因为不懂得这一点,才会好心不得好报。58(一)关心有度所谓关心有度,在此是指不宜对外国友人表现得过于关心,不要让对方觉得我方人员碍手碍脚、管得过宽。多少年来,中国人在相互之间一向倡导“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可是,在国外,人们却大多强调的是个性独立、自强自爱、绝对自由,反对他人对自己的过分关心。因此,切不可随意运用中国人所习惯的关心、规劝,不分对象地去对待外国人。人家大都不会为此而领情,弄不好还会嫌我方人员多管闲事。例如,你向外国人建议:“今天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多穿几件衣服呢?”他却会认为你是在干涉他的个人自由。在他们看来,这纯粹是他们个人的选择,想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与你有什么相干,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在此,可以借用中国古代先贤孔子的高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与外国友人打交道时,对此类外方人士通常不需要、不喜欢的“关心”,可以无条件地放弃。万不得已,非得涉及此类问题不可的话,应当尽量使用委婉一些的语气,并且要采用商量、建议的方式,最好不要采用祈使句,免得听起来有下命令之嫌。要是以“如果我是你,我今天一定会多穿几件衣服”这一表达方式,来取代意思基本相同的“你为什么不多穿几件衣服”,或者“你应该多穿几件衣服”,听起来恐怕就更易于为外方人员所接受。(二)批评有度(三)距离有度(四)举止有度5960八、不必过谦李丹是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毕业将近之际,通过朋友的介绍,他去一家设在北京的美国公司应聘。在最初的几个环节上,李丹凭着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明强干,过关斩将,很快就胜过了其他几名竞争对手。可是,出其意料的是,在原本对李丹很感兴趣的公司总经理对他进行面试的时候,他竟然因为一句自己平日时常挂在嘴边的自谦词,从而痛失良机,遭到淘汰。当时,那家美国公司的总经理询问李丹:“你的交际能力怎么样?”李丹谦虚地回答道:“不怎么样,很一般。”对方接着又问:“如果我们录用了你,你认为自己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吗?”李丹的回答是:“我觉得还行,能凑合吧。”李丹以上的回答,中国人一听就明白,纯粹是属于谦虚和客套。然而那位美国的总经理却不甚了解。结果李丹说什么,人家就相信什么。李丹当时讲自己的交际能力“不怎么样,很一般”,那么人家为什么不再挑一个交际能力更强一点的人,干吗非要录用李丹不可呢?!人家问李丹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李丹答以“觉得还行,能凑合吧”,显得也很是勉强,并且还使对方对李丹产生了缺乏实力和自信的不良印象。其实,李丹在当时假如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我有很强的交际能力,我对此充满了自信”,对第二个问题回答:“我想我非常适合做这项工作,而且我很有自信为贵公司做好这项工作”,那么,那份工作大概就非他莫属了。61中国人的待人接物,在一般情况下,讲究的都是含蓄和委婉。在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评价时,中国人大都主张自谦、自贬,不提倡多做自我肯定,尤其反对自我张扬。在这个方面若不好自为之,就会被视为妄自尊大、嚣张放肆、不够谦逊、不会做人。可是实践却证明:中国人的这种过分谦虚、不敢正面肯定或评价自己的做法,在涉外交往中却并不为外国人所理解,而且也不大会为其所认可。在许多情况下,中国人在面对外国人时过于自谦,非但不会得到好评,而且还极有可能自讨麻烦。前面所讲述的李丹应聘的小故事,就是一例。在涉外交往中,当有必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评价时,最为得体的做法是要切记不必过谦通则,并付诸行动。在同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外国人接触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6263九、尊重隐私一天,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孙妮小姐被派到外地出差。在卧铺车厢内,她碰到了一位来华旅游的美国姑娘。由于对方首先向孙小姐打了一个招呼,孙小姐觉得不与人家寒暄几句实在显得不够友善,便索性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大大方方地随口与对方聊了起来。在交谈之中,孙小姐有点儿没话找话地询问对方:“你今年多大岁数呢?”不料人家所答非所问地予以搪塞:“你猜猜看。”孙小姐觉得没趣,转而又问:“到了你这个岁数,一定结婚了吧?”这一回,那位美国小姐的反应更令孙小姐出乎意料:对方居然转过头去,再也不搭理她了。一直到分开,她们两个人再也没有说上一句话。孙小姐与那位美国姑娘话不投机、不欢而散,主要是因为孙小姐在交谈中向对方所提出的问题,在国外统统纯属是不宜向他人打探的个人隐私。按照常规,对方是有权利拒绝回答的。64从可操作性这一角度来讲,在涉外交往中应用尊重隐私的通则,至关重要的是要明白在与外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进行交谈时,应当在哪些具体方面有所不为,即必须了解,在与海外人士交谈时,对于那些属于个人隐私方面的话题不应有所涉及。收入支出、年龄大小、恋爱婚姻、健康状况、家庭住址、个人经历、信仰政见、所忙何事,皆属于个人隐私问题。要尊重外国友人的个人隐私权,首先就必须在与对方交谈时自觉地避免涉及上述这八个方面的问题。为了便于记忆,它们亦可简称为“个人隐私八不问”。6566十、女士优先某日,美国人史密斯夫妇应邀到他们的中国朋友陈数先生家里做客。像绝大多数中国人待客的做法一样,史密斯夫妇一进陈先生家的房门,就受到了热情的款待。稍事休息之后,他们便被热情相邀,坐到了餐桌旁,准备品尝特意为他们准备的一桌丰盛的中国菜。用餐之前,细心的史密斯夫人发觉,陈先生的妻子正在忙里忙外,根本没有机会坐下来与他们一起用餐。于是她好心地对陈先生说:“请陈夫人一道来用餐吧!”没想到,大大咧咧的陈先生竟随口作答:“不用管她。我们先吃,让她去忙她的。”史密斯先生连忙说:“那么,我们先为陈夫人留下一些菜,好吗?”可陈先生却阻止道:“用不着,过一会儿让她吃剩菜就行了。”席间,陈先生发觉有一道菜烧得太咸了,便招呼妻子,粗声大气地当着客人的面对其斥责说:“你真笨!把菜做得这么咸,还让不让人吃了?”听到陈先生的这句话之后,史密斯夫妇不约而同地频频摇头,并且脸上露出了明显的不满之意。事后,他们对陈先生的这种做法大加指责,认为他“太不尊重妇女,太没有绅士风度了”。67所谓女士优先,是目前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通则,它主要适用于成年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女士优先的含义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而自觉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便意味着男士的失职。人们一致公认,唯有如此这般的男子,才具有绅士风度。反之,则会被认为是一个没有丝毫修养的粗汉莽夫。女士优先通则还要求,在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方面,男士们对于所有的妇女都要一视同仁。不仅对待同一种族的妇女需要如此,对待其他种族的妇女也需要如此;不仅对待熟悉的妇女需要如此,对待陌生的妇女也需要如此;不仅对待年轻貌美的妇女需要如此,对待年老色衰的妇女也需要如此;不仅对待有权有势的妇女需要如此,对待一无所有的妇女也需要如此。外国人强调女士优先的主要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妇女被视为弱者,值得同情、怜悯,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将妇女视为“人类的母亲”。他们认为,对妇女处处给予优遇,就是对“人类的母亲”表示感恩之意。68在参加社交聚会时,男宾在见到男、女主人后,应当先行向女主人问好,然后方可问候男主人。男宾进入室内后,必须主动向先行抵达的女士问候。女士们如果已经就座,则此时不必起身回礼。而在女宾进入室内时,先到的男士均应率先向其致以问候,已入座的男士亦应起身相迎。不允许男士坐着同站立的女士交谈,而女士坐着与站立的男士交谈则是许可的。当女士在场时,男士无论如何都不得吸烟。当女士吸烟时,则不允许男士对其加以阻止。必要的话,男士还有为女士点燃香烟的义务。当主人为不相识的来宾进行介绍时,通常应首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以示女士在此刻的地位“后来居上”。在男女双方进行握手时,只有当女士伸过手来之后,男士方可伸手与之相握。男士与女士握手时如果抢先“出手”,则被视为是严重的犯规。为了表示对女士的尊敬,男士还必须在与女士握手时摘下帽子、墨镜,脱下手套,而女士在一般情况下则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在发表演说、讲话时,如果需要同时称呼许多人,也要注意女士优先。合乎礼仪的称呼方法是“女士们,先生们”,或是“玛丽小姐,威廉先生”。不允许颠倒这一顺序。男士在同女士交谈时,言辞必须文明高雅,表达必须把握分寸。切不可当着女士的面大讲脏话、粗话、黑话,或者乱开低级下流的玩笑。若因为措辞唐突而使女士难堪,男士则必须为此郑重地向女士道歉。在室外行走时,若是男女并排行走,则男士应当自觉地“把墙让给女士”。即请女士走在人行道的内侧,而自己主动走在外侧。这样做,既是出于交通安全方面的考虑,也是为了防止女士因疾驶而过的车辆而担惊受怕,或是为了防止因汽车飞驶而溅起来的污泥浊水弄脏女士的衣裙。6970十一、以右为尊如果您在每天晚上7点整观看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新闻联播》时,稍加留意便会发现:我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正式会晤国际友人之际,宾主双方就座的具体位置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在常规的情况下,当我国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诸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等作为东道主,在我国国内会见外宾的时候,大都会同外宾并排而坐,并且通常会居左而坐。换言之,他们一般都会请外宾在自己的右侧就座。为什么非得要这样做呢?莫非在国际交往之中,位置的左右还有尊卑高下之分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正式的国际交往中,如果需要将人们分左右进行并排排列时,其具体位置的左右大都有尊卑高低之分、主次优劣之别。依照国际惯例,多人进行并排排列时,最基本的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换而言之,在并排排列座次的时候,右侧的位置高于左侧,左侧的位置低于右侧。这一条涉外礼仪的通则,就是所谓以右为尊。7172十二、面对媒体当今的世界早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大众传播媒介异常发达,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涉外人员,在对外交往中,特别是在出访外国期间,自然难以回避面对媒体这一问题。在面对媒体时,涉外人员既要掌握政策、遵守纪律、注意分寸,又要沉着机智、落落大方、举止得体。因此,就必须遵守相关的礼仪规范。一般而言,在面对媒体时,我方人员主要应当在了解媒体、有备而至、检点表现三个方面加以注意。73思考题1.在涉外交往中为何必须遵守国际惯例?2.怎样运用涉外通则规范并指导涉外交往活动?3.在涉外交往中应如何具体地维护个人形象?4.怎样才能做到在涉外交往中不卑不亢?5.怎样才能做到热情有度?6.在涉外交往中不宜询问外方人员的哪些具体的个人隐私问题?7.女士优先通则在操作中有何具体要求?8.以右为尊通则在位次、座次排列中应如何具体地运用?9.面对媒体有哪些方面的基本要求?7475第二章日常礼仪本章要点本章所讲授的是日常礼仪。它在此是指涉外人员在其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所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涉外人员亦应彬彬有礼。◆本章第一部分讲授的是衣的礼仪。它具体要求按场合着装,衣着得法。◆本章第二部分讲授的是食的礼仪。它具体要求关注菜单的选定、就餐的方式、宴会的位次、用餐的环境等。◆本章第三部分讲授的是住的礼仪。它具体要求在接待来宾时与自己出访时安排好住宿。◆本章第四部分讲授的是行的礼仪。它具体要求遵守有关步行、乘车、乘机的相关规范。◆本章第五部分讲授的是访的礼仪。它具体要求在出访时有备在先、检点行为。◆本章第六部分讲授的是购的礼仪。它具体要求了解商店简况,掌握购物技巧。◆本章第七部分讲授的是小费礼仪。它具体要求对小费的给付场合、给付方式、给付金额等有关事宜有所了解。◆本章第八部分讲授的是宗教礼仪。它具体要求端正对宗教的认识,了解三大宗教的礼规。76第四章77一、衣的礼仪二、食的礼仪三、住的礼仪四、行的礼仪五、访的礼仪六、购的礼仪七、小费礼仪八、宗教礼仪78一、衣的礼仪衣者,人之服装是也。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作为“人的第二肌肤”,每一个人所选择、穿着的服装不仅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也被视为其身份、地位、修养与品位的客观体现。在涉外交往中,这一点表现得尤其突出。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对每一名涉外人员衣着的基本礼仪要求是:应景而得体。衣着要做到如此,主要需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79(一)着装应与所处的具体场合相适应公务场合社交场合休闲场合(二)衣着得法了解并遵守着装的正确方法了解并遵守着装的搭配技巧8081二、食的礼仪在涉外交往中,用餐的问题尽管极其普通,但却十分重要。在宴请外宾时,如果对用餐的问题考虑不周,就会令对方产生不满。而在出席外国友人的宴请时,若是在用餐之时举止失当,则又会见笑于人。(一)有关设宴的规范确定宴请的菜单选择就餐的方式排定宾主的座次重视现场的环境(二)有关赴宴的规范8283知识链接:《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组织周密严谨,语言精练优美。84三、住的礼仪(一)来宾住宿的安排了解外宾的生活习惯慎选外宾的住宿地点照顾外宾的生活需要(二)出访的住宿安排国外住宿饭店须知在外国人家里住宿须知8586四、行的礼仪(一)步行的礼仪检点步行时的仪态关注步行的方位避免步行时的禁忌(二)乘车的规范车辆座次礼待他人(三)驾车的规范(四)乘机的规范维护乘机安全从严要求自己8788五、访的礼仪(一)出访要则(二)走访须知有约在先守时践约进行通报登门有礼举止有方适可而止8990六、购的礼仪出国访问期间,人们通常免不了外出购物。在国外购买商品,有时是出于工作与生活的需要,有时是为了留作纪念,有时则是打算携带回国以馈赠亲朋好友。在国外购买商品时,既要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规矩,又要熟悉国际社会所通行的做法。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做到买得称心、用得放心。就一般情况而论,我方人员,尤其是缺少出访经验者在国外进行现场购物时,主要应当在商店简况与购物技巧方面对相关的情况与规则有所了解。91(一)了解商店的简况名牌精品店特色品商店折扣品商店廉价品市场仓储俱乐部按目录购物大型购物街免税品商店92(二)掌握购物的技巧少用现钞使用本币货比三家控制数量关注税额维护权益讲究规则9394七、小费礼仪在国外,特别是在许多发达国家,服务行业通常十分发达。在那里,人们可以享受到形形色色的极其周到的服务。对于这一点,凡有出国访问经历的人都有同感。然而我方人员在国外享受外方周到服务的同时,往往会对一种情况颇不习惯,那就是对对方服务人员致谢的方式。在国内,人们向服务人员道谢,往往口称“多谢”即可。可是在国外,人们向服务人员道谢的常规方式,却是必须在正常支付费用的同时,付给对方一定金额的小费。对于这一做法,不少初次出访的中国人既不适应,又不情愿,但又不得不照此办理。所谓小费,一般是指消费者在享受服务人员为自己提供的服务时,所额外付给服务人员的金钱。在国外,付给服务人员小费,不仅是对对方热情、周到服务的一种肯定,而且也是获得对方迅速而优质的服务的一种手段。目前,在一些国家的服务行业中,小费不但成为服务人员所获得报酬之中的固定的一项,而且还往往会占服务人员所获报酬中的一大部分。所以,在出访期间享受国外服务行业的各项服务时,我方人员既要懂得给小费,又要会给小费。在那些人们寸步离不开小费的国度里,若疏忽了这一点,必将自寻烦恼。要付给小费,主要应当对其给付的场合、给付的方式、给付的金额与相关的事宜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了解清楚。9596知识链接:给小费是服务行业中通行的对服务人员的酬谢方式。小费也叫小帐,相传在公元18世纪的伦敦餐馆里,餐桌上常放着一只碗,碗上写着“保证迅速服务”。客人只要将小额钞票或硬币投入碗里,便能享受侍应生提供的优质快速服务,有人认为这是小费“制度”的起源。其实中国古代早已有给“赏钱”的习惯,赏赐对象有店小二、奴仆、书童、小厮、跟脚等。中世纪末,德国的酒店主通常都要向客人索取小费,时称(给侍者的)“饮酒钱”,因在酒店里当帮工的女眷和伙计是不拿报酬的,以小费充作薪水。后来,小费的给予范围不断扩大,很多公职人员也能收到叮当作响的钱币。19世纪末,有钱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常以小费的名义向有影响的人物和新闻界人士行贿。约100年前,西方出现过一次反小费浪潮,当时的反小费协会认为给小费是一种不良风气,号召人们加以抵制,开始效果甚微,原因是很多侍者以小费为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餐、旅馆开始实行“10%服务费”制度,将价格提高10%作为服务人员的固定工资。收入尽管已有保障,然而新规定还是难以战胜老习惯,对服务上乘者,顾客依旧甘心解囊,给小费的风气始终没有根绝。97八、宗教礼仪宗教礼仪,简单地说,是宗教的信仰者们为了表达对崇拜对象的崇敬和热爱所举行的各种例行的活动和仪式,以及一些与宗教相关的特定的讲究与禁忌。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所出现的一种社会的、历史的现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所谓宗教信仰自由,在此是指我国的每一位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又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对于某一种宗教,既有信仰这一教派的自由,又有信仰那一教派的自由;既有过去不信仰宗教而现在信仰宗教的自由,又有过去信仰宗教而现在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些规定,都是在对待宗教信仰问题时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不同的宗教,其礼仪往往千差万别。宗教礼仪既是一个宗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显著标志,也是宗教用以扩大宗教组织、培养宗教信仰、增强宗教感情的重要的常规手段。离开了宗教礼仪,宗教的信仰者与宗教的日常联系将是不可设想的。对于宗教礼仪,尤其是在外事活动中有可能接触到的外国宗教信仰者所遵行的宗教礼仪,需要在下述两方面予以注意:一方面,应当从思想上对宗教礼仪树立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应当对经常有机会接触到的宗教礼仪有基本的了解。98(一)端正个人认识尊重为本宗教礼仪是宗教的主干和宗教精神的体现。通过对它的遵守,可以体现出信仰者信仰宗教的虔诚,因此宗教的信仰者对于本宗教的宗教礼仪都是严格遵守的。对宗教礼仪表示尊重,不仅能够真正地体现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而且能够更好地表示对宗教信仰者的友好与敬重。不得干涉遵守法规尊重宗教礼仪,一定要符合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宗教礼仪予以尊重,对其不得干涉、不得非议,是为了表示对宗教信仰者的尊重、友好与敬意。但是,在我国境内所举行的宗教礼仪活动,必须遵守我国的宪法与法律,不得妨碍政府执行合法的公务,不得影响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不得危及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尊严。99(二)三大宗教的礼仪基督教的礼仪基督教,是现在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一种宗教。据美国皮尤数据库2015年数据,全世界基督教教徒约有2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分布在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之中。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产生于巴勒斯坦,相传它的创始人是耶稣基督。它的主要经典是《圣经》,象征性标志是十字架,主要的节日则是圣诞节和复活节。100伊斯兰教的礼仪伊斯兰教,是一种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宗教。在公元7世纪时,它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半岛。据美国皮尤数据库2015年数据,全世界的伊斯兰教信徒约有18亿;他们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在上述区域数十个国家,伊斯兰教都是其法定的国教101佛教的礼仪佛教,相传公元前6世纪左右创立于尼泊尔南部地区。其创始人本名悉达多,姓乔达摩,被佛教徒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佛教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目前,它主要流行于东亚、南亚与东南亚一带。我国佛教徒的数量也不少。据美国皮尤数据库2015年数据,全世界佛教徒的总数约为5亿。佛教的基本流派是: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前者具有保守性与排他性,主张自我解脱,不谈普度众生,主要流行于南亚与东南亚。后者则具有改良性与自主性,力主多神、多佛、多救世者、普度众生,主要流行于西亚、东亚、东北亚。由于历史悠久,佛教的经典现在不胜枚举,主要分为经藏、律藏、论藏三部分,是历代佛教徒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代表性节日,有佛诞节、成道节等。102思考题1.如何按场合着装?2.怎样选定菜单?3.步行有何相关礼仪?4.乘车有何相关礼仪?5.登门拜访外国人时有哪些基本的礼仪规范?6.给付小费有哪些基本的方式?7.如何正确地认识宗教?103104第三章接待礼仪本章要点本章所讲授的是接待礼仪。它在此是指接待外宾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接待礼仪的基本要求是:认真做好外宾的接待工作,并且确保礼待宾客、宾至如归。◆本章第一部分讲授的是迎的礼仪。它具体要求做好准备、规范操作。◆本章第二部分讲授的是晤的礼仪。它具体要求在介绍、行礼、互换名片、座次排列等方面依礼而行。◆本章第三部分讲授的是谈的礼仪。它具体要求关注交谈的态度、称呼的使用、内容的选择、电话的常规等。◆本章第四部分讲授的是娱的礼仪。它具体要求在文艺晚会、交谊舞会、游览观光等场合表现得体。◆本章第五部分讲授的是赠的礼仪。它具体要求重视礼品的挑选、馈赠的方法、礼品的接受等。◆本章第六部分讲授的是译的礼仪。它具体要求提高个人自身素质、讲究临场发挥。◆本章第七部分讲授的是陪的礼仪。它具体要求规范个人行为、掌握陪同技巧。。105一、迎的礼仪二、晤的礼仪三、谈的礼仪四、娱的礼仪五、赠的礼仪六、译的礼仪七、陪的礼仪106概要107一、迎的礼仪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热情好客而著称。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言,就道尽了中国人待客的真诚。在涉外接待中,迎接来宾不仅是第一个环节,而且往往是其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在迎接外宾之时表现得出色,除了要继承、发扬我国礼待宾客的优良传统之外,还须同时借鉴国际上通行的礼宾惯例。108(一)迎宾前的礼仪准备确定邀请规格排定礼宾序列慎重悬挂国旗拟订接待计划掌握人员状况(二)迎宾时的礼仪操作举行欢迎仪式举办专门宴会热情话别送行109110二、晤的礼仪
在涉外交往中,不论在正式场合还是在非正式场合同外国友人相会,都应当遵守既定的会晤礼仪。根据常规,在涉外交往中所应遵守的会晤礼仪,又称会面礼仪、见面礼仪或相见礼仪,它主要涉及介绍、行礼、互换名片以及座次的排列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111
(一)介绍的礼节在涉外交往中,当交往双方互不相识时,显然有必要通过介绍使其彼此相识。所谓介绍,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交往双方相互结识,并且各自对对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常,介绍又可分为自我介绍与介绍他人两种具体情况。(二)行礼的方式在交往应酬之中,与外国友人相见时,尤其是与其正面接触、应酬时,往往需要向对方行礼致意。根据目前的涉外活动实践,中国人在对外交往中与外国友人互行见面礼节时,特别需要关注问候与握手的具体操作。112
(三)名片的互换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位成年人都应当备有自己的名片,以供交往应酬之用。参加一般性的涉外交往,与外国人互换名片时,通常在下述几个方面必须严格地遵守礼仪规范。(四)座次的排列与外国友人相见时,往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宾主双方座次的排列问题。具体而言,在涉外交往中,会见、谈判、举行签字仪式、进行合影留念时,各自都有自己特殊的位次排列方法113114三、谈的礼仪
一个正常人如果要同其他人打交道,就必须使用语言工具与对方进行交谈。不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讲,交谈都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涉外交往中,情况更是如此。在涉外交往中与外国友人进行交谈,仅凭自己的常规经验肯定是行不通的。重要的是要了解并遵守有关交谈的国际惯例。简而言之,涉外人员所应当掌握的有关交谈的礼仪规范主要涉及交谈的态度、称呼的使用、内容的选择、打电话的常规等四个具体方面。115
(一)交谈的态度(二)称呼的使用称呼,此处指的是人们交谈时所使用的用以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有时,它亦被称为称谓。在涉外交往中,称呼的运用与对待交往对象的态度直接相关,对此千万不要马虎大意、随心所欲。(三)内容的选择在进行交谈时,最重要的当推其具体内容。在与外国友人进行交谈,特别是与其进行较为自由的非正式交谈时,必须对其内容斟酌再三。(四)打电话的常规在国际交往中,电话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主要通信工具。在涉外交往中使用电话时,通常必须认真遵守下述几个方面的礼仪规范。116
一个正常人如果要同其他人打交道,就必须使用语言工具与对方进行交谈。不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讲,交谈都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涉外交往中,情况更是如此。在涉外交往中与外国友人进行交谈,仅凭自己的常规经验肯定是行不通的。重要的是要了解并遵守有关交谈的国际惯例。简而言之,涉外人员所应当掌握的有关交谈的礼仪规范主要涉及交谈的态度、称呼的使用、内容的选择、打电话的常规等四个具体方面。117118四、娱的礼仪
(一)文艺晚会节目的安排座位的选择具体的程序出席的须知(二)交谊舞会舞会举办的时间舞会参加的人员舞会临场的表现(三)游览观光为外宾安排游览观光我方人员出国游览观光119120五、赠的礼仪在涉外交往中,交往双方往往会遇上对方以礼相赠的情况。在许多涉外场合,“礼尚往来”是十分必要的。在涉外交往中,赠送外国友人的礼品,意在表达我方对对方的尊敬友好之意。而要争取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不遵守有关赠送礼品的礼仪规范。一般而言,赠送礼品的礼仪规范,主要包含礼品的挑选、馈赠的方式、礼品的接受三个方面的内容。121
(一)礼品的挑选指导原则忌送之物(二)馈赠的方式重视礼品的包装把握送礼的时机区分送礼的途径(三)礼品的接受欣然接受、启封赞赏、拒绝有方、事后致谢122123六、译的礼仪在涉外活动中,翻译的确切称呼应当是涉外翻译,亦称外事翻译。它的含义是:在对外交往中,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意思用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0个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多达三四千种。一个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是,语言文字相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可以直接进行交流;但语言文字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要进行交流、往来,就必须借助于翻译。在涉外活动中,我方人员必然要同外方人士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对话。若双方语言文字相通,就可以直接交流彼此的想法和看法;若双方语言文字不通,则必须借助于翻译。由此可见,翻译工作在外事活动中发挥着双向转换语言文字、消除交往障碍、传递双方信息的重要作用。就礼仪规范而言,要做好涉外翻译工作,必须在提高自身素质、注意临场发挥这两个方面多下功夫。124125七、陪的礼仪
在涉外活动中,我方人员经常要陪同外方人士。除一些人员临时从事此项工作外,还有一些人员以此项工作为专职。不论是临时从事陪同工作还是专职从事陪同工作,都必须对其高度重视,并掌握相关的礼仪规范。一般而言,在涉外活动中,我方人员在陪同外方来宾时主要需要注意下述两个问题。(一)严格要求自己谨慎从事、服从领导、少说多听、计划周全、注意保密、距离适度126(二)掌握陪同技巧道路行进上下车船出入电梯通过房门就座离座提供餐饮日常安排业余活动127
在正常情况下,我方所接待的外方来宾在其工作之余,可在遵守我国法律的前提下进行自由活动。在必要时,我方陪同人员可为其提供方便。若外方人士要求陪同人员为其业余活动提供建议时,陪同人员既要抱着热情、主动、积极的态度,也要具体考虑我方的有关规定、活动现场的治安状况以及活动的具体内容是否健康、合法、安全、方便。若外方人士要求陪同人员为其业余活动提供方便时,陪同人员既要力求满足对方的合理请求,又要善于拒绝对方的不合规定、不合情理的请求。无论如何,都不允许陪同人员帮助外方人士在华从事违法犯罪的活动。128
一般而言,外方来宾的具体活动日程早已排定,陪同人员无权对其加以变更。若外方人士要求变更活动安排,陪同人士不宜擅自做主,而应当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执行上级决定。若陪同人员发现被陪同者的活动日程的确存在不足之处,可向有关方面进行反映,但不宜直接与被陪同者就此问题进行沟通,更不宜在对方面前随意发表个人意见。129思考题1.怎样排定礼宾序列?2.在介绍他人时有什么具体要求?3.在交换名片时有何注意事项?4.在与外国友人交谈时应如何选择其具体内容?5.在舞会上邀请舞伴时有何基本礼仪规范?6.哪些物品不宜作为礼品送给外国友人?7.翻译人员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8.陪同人员应掌握哪些基本技巧?130131第四章亚洲国家132一、阿富汗(一)基本概况阿富汗的正式名称,是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它位于亚洲的中西部地区,东部与中国为邻,北部连接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西部同伊朗接壤,南部与东南部则和巴基斯坦交界。阿富汗是一个内陆国,其全国总面积约为64.75万平方公里。阿富汗这一国名,据说来自古代一个酋长的名字。在波斯语中,“阿富汗”含有“山上人”之意;在梵语中,它的意思则是“骑士”。因此,阿富汗也被人们称做“山人国”或者“骑士国”。阿富汗目前实行总统制共和政体。其国庆日为8月19日。1955年1月20日,阿富汗同中国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133(二)社交礼仪阿富汗人普遍讲究礼貌,并且热情好客。对于交往对象,不论其信仰如何、出身如何,阿富汗人都主张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在人际交往中,阿富汗人一般不与他人握手为礼。他们的独特的具有其民族传统的见面礼节可以被称为“抚胸礼”。它的具体做法是:在同交往对象会面时,先以右手按抚在自己的胸部,然后再向对方频频点头,并且在口中祝福对方:“愿真主保佑你!”有些时候,在行“抚胸礼”之后,阿富汗人还会与交往对象进行拥抱。碰上了亲密的朋友,他们还往往会与对方进行亲吻,或者碰额两次为礼。在行见面礼时,阿富汗人通常不摘自己的帽子。依照他们的看法,戴着帽子行礼,才是讲究礼貌的。在与他人相见时,阿富汗人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在他们的脸上,总是会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微笑。他们认为,若不这样做,便会失敬于人。134(三)服饰礼仪在阿富汗,广大妇女都有佩戴金银首饰的爱好。在某些地区,男人们还有在送别嘉宾时以自己的衣服或者佩刀相赠的传统。客人们若穿着首领们所赠的服装或佩戴着首领们所赠的刀子,在其辖区之内,不但会畅行无阻,而且往往还会因此而受到特殊的照顾和保护。阿富汗的普什图人历来骁勇崇武,加上阿富汗内战连年不断的缘故,该族的每个成年男子都养成了全副武装的习惯。他们平常总是肩上挎着枪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项目管理-考题+重点
-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 成就8900亿战绩-HY铁三角工作法
-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第23课《女娲造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2
- 进阶练07课外文言文(知识难点梳理)20篇-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原卷版)
-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件高一上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婚庆用品同城配送合同模板
- 2024基于国产 CPU 和基础软件的数字档案信息系统售后服务流程及服务规范
- 2024中式烹调师(中级)模拟考试题库整套
-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
- 硬皮病的护理查房
- MTBF测试报告文档
- 餐饮服务挂靠合同
- 消防工程质量保修协议
- 地貌与公路工程-山岭地貌(工程地质课件)
-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人事考试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川教版生命生态安全二年级上册 第10课《室内卫生有讲究》 课件
- 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