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生物世界》章末检测1_第1页
《周围的生物世界》章末检测1_第2页
《周围的生物世界》章末检测1_第3页
《周围的生物世界》章末检测1_第4页
《周围的生物世界》章末检测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9第1单元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2013·黑龙江龙东)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病毒B.草履虫C.钟乳石D.柳树2.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下列主要反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C.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D.旱灾使农作物减产3.下图所示四个实验装置中,用哪一个来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更科学?()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机器人、蜻蜓、钟乳石B.蘑菇、珊瑚虫、松树C.珊瑚、菊花、水草D.枯枝、鱼、树5.绿豆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来供自身生命活动所需,二来供其他动物和人类所食用。这些说明()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6.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7.下列关于生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都能进行呼吸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8.(2011·黑龙江牡丹江)决定荒漠中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温度B.阳光C.水D.土壤9.下列现象属于生长和繁殖的是()A.蘑菇从小长到大B.人遇到狼群时感到害怕C.秋天,大多数阔叶树落叶D.天热时人会排汗10.根据你对生物的初步认识,以下结论成立的是()A.生物都是肉眼直接可见的B.空气中没有生物C.生物都能进行新陈代谢D.只有植物和动物属于生物11.在一片大草原上,斑马正悠闲地啃食着青草,突然有一只斑马发现不远处有一只狮子,它狂奔起来,其他斑马也开始奔跑起来。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够繁殖B.生物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体的生长需要营养D.生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12.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环境B.生物能适应各种环境C.生物的生命活动会影响环境D.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生活环境大体上是相适应的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B.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也能影响环境C.对于草原上的鹿群来说,草是生态因素,水、阳光、土壤不是生态因素D.“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14.下列关于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能运动,非生物不能运动B.生物能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非生物则不能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D.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没有15.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变成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改变而变化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1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什么特征?()A.呼吸B.排出体内的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发育17.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这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A.新陈代谢B.繁殖能力C.应激性D.生长现象18.旱生植物的叶一般小而厚,角质层发达,气孔多;而沉水植物的叶片一般小而薄,角质层薄或无角质层,没有气孔。这种现象是生物对环境的()A.适应B.反射C.应激性D.新陈代谢19.下列有关生态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蚜虫以小麦为食,蚜虫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B.阳光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C.鹰捕食野鼠,保护草地,所以鹰与草的关系是共生D.生活在麦地里的杂草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20.夏天,酢浆草在每天的中午时分开花,而在一天中的其他时候却不开花,决定其开花时间的因素是()A.空气B.温度C.湿度D.光照21.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和发育的是()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22.杨树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根对水分的吸收,同时,蒸腾作用又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空气的湿度。这个实例说明()A.生物能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B.生物对环境具有依赖性C.生物首先要适应环境D.生物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23.A.动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B.动物能进行呼吸,植物不能C.动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植物也能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4.科研人员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将香菇菌种通过无菌操作等量接种到两份相同的培养基中;②把接种后的培养基分别放在两个箱子中,在其中的一个箱子中央放入磁铁,另一个不放磁铁作为对照;③每天观察、测量并记录菌丝的长度。该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A.水分对香菇的生长是否有影响B.培养基对香菇的生长是否有影响C.磁场对香菇的生长是否有影响D.光照对香菇的生长是否有影响25.西双版纳密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良,这主要和下列哪项有关?()A.土壤和空气B.阳光和温度C.水和空气D.水和肥沃的土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4分)判断题。(1)生物能适应环境的任何变化。()(2)生物的种类很多,它们对环境的要求都是大同小异的。()(3)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4)高等植物能适应环境,低等植物也能适应环境,但高等植物的适应能力强。()27.(6分)我国的古典诗词不仅隽永典雅,而且寓意深远,常蕴含一定的科学道理。试分析下列诗句,并回答问题。(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江水变绿的原因是。(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山寺桃花晚盛开的主要因素是。28.(6分)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曲中的生物有:。(2)曲中的非生物有:。29.(8分)小明在学习了生物的特征后,做了如下实验:把生长状况相同的两株小麦幼苗分别栽种在甲、乙两个相同的花盆中。浇水时,只在甲花盆的左侧浇水,乙花盆的右侧浇水。几天后观察两株幼苗根的生长情况。(1)小明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该实验说明了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30.(6分)下图是一幅竹节虫的形态图,识图并填写下列内容。(1)竹节虫的形态像,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拟态。(2)影响竹节虫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竹子对竹节虫来说应属于因素。(3)竹节虫静止不动时,可以使不容易发现它,这有利于。竹节虫的这种现象是竹节虫对的适应性。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①生活在椿树上的一种小昆虫——椿象,它在受到惊吓时,会突然装死,一动不动,过一段时间后则恢复原态,以此来迷惑敌人,保护自己。②人的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预热干冷的空气。北欧天气寒冷,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鼻子又高又大。③在自然界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动物遗体产生,但是我们却没有看见尸横遍野,这是细菌等微生物及时分解的缘故。④生活在沙漠地区的一些十字花科、蓼科的植物在雨后的十几天内就完成了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的短暂生活史。(1)上述资料中能够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能够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2)①说明了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请你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3)②说明了生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请你再举一个这样的例子:。(4)请你分析资料④,然后想想这些“短命植物”短命的意义。。32.(2013·黑龙江龙东)(6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1)请你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 ______ 。(2)实验中,分别为鼠妇提供和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故不属于生物。2.D解析: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温度、水、空气等,旱灾使农作物减产是由农作物缺水造成的,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C解析:本题考查用实验法研究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根据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题干中要求变量是“光”,A、B装置中的变量是土壤湿度,排除A、B两项,C、D装置中的变量是光,但D装置中的干土不是适宜鼠妇生活的条件,所以选C项。4.B解析:A项中机器人、钟乳石不属于生物;C项中珊瑚是珊瑚虫的骨骼堆积而成的,不属于生物;D项中枯枝不属于生物。5.A6.C解析: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是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7.D解析: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动物、大部分的细菌和真菌等。8.C解析: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分、空气等。荒漠气候干燥,缺少水分,水分是决定荒漠植物生长的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9.A解析:蘑菇从小长到大属于蘑菇的生长;人遇到狼群时感到害怕是人对遇到狼群作出的反应;植物落叶是植物对寒冷气候的反应;人体排汗是人对温度的反应。10.C解析: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A项错误;空气中也有生物,如飘浮的细菌等,B项错误;除了动物和植物外,还有病毒、细菌、真菌等都属于生物,D项错误。11.B解析:斑马发现狮子后迅速奔逃,这是对外界的刺激作出的反应。12.B解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而且生物还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13.B解析: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都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A、C项错误;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也能影响环境,B项正确;“大树底下好乘凉”是指在炎热的夏季,植物茂盛的地方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这是生物影响环境的典型例子,D项错误。14.C解析:本题考查对生物与非生物的概念的理解和辨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是生物有生命现象,并能进行各项生命活动。15.A解析:雷鸟羽毛的颜色随着季节变换而改变,是对环境的适应。选项中,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是蚯蚓对环境的影响。16.D解析:草原上的草每年都会枯萎,然后第二年春天又生长起来,这充分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和发育的特征。17.C解析: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是向日葵对太阳光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属于应激性。18.A19.C解析: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不能分开。鹰与草是间接发生联系的,不属于共生。20.D解析: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有很多,但光照和温度对开花的影响较大。就本题而言,影响开花的因素主要是光照,酢浆草必须在强光下才能开花,因而每到中午光照最强时酢浆草就会开花。21.B22.D解析:杨树的蒸腾作用有利于根对水分的吸收,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时蒸腾作用又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空气的湿度,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23.C解析: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A项错误;动植物都能进行呼吸,排出身体内的废物,B、C项错误;大多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少数种类的生物不是,如病毒,故D项正确。24.C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磁铁,因此,实验的目的就是探究磁场这一单一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5.D二、非选择题26.(1)×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是环境的任何变化都能适应。(2)×解析: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3)√解析: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担任生产者的角色,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4)√27.(1)水温升高,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