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_第1页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_第2页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_第3页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_第4页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3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高考考纲课程标准

命题点

考题取样

核心素养解读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2022•全国甲卷T17

1.立足时空观念,探究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时空观念)

2.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价值培养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家国情怀)

3.运用唯物史观与历史解释,认识农耕经济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4.通过史料实证,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史料实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023•北京卷T1

2023•海南卷T2

2023•全国甲卷T27

2023•新课标卷T25

2022•辽宁卷T1

2022•浙江1月卷

T2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2023•海南卷T4

2023•浙江卷T18

2023•湖南卷T5

2022•湖南卷T6

一单元导图助记忆单元总览时空观念时空观念二高频考点一遍过高频考点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1.特点(共5条、作选择题备考)

本土性,包容性,多样性,凝聚性,连续性2.价值

(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

。(2)历史价值: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

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

方式和

方式。(3)当代价值: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

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沃土和精神底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

导向,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思想源泉,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

。精神动力是非曲直思维行为治国理政价值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高频考点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内涵(共6条)

以人为本,民本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家国情怀天下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高频考点三、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1.佛教的传入(1)发展历程两汉

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魏晋南北朝

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

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隋唐

佛教出现不同宗派,

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

宋明

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儒家禅宗2.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传入(1)明末,

等来华,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2)《

》《

》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3)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

、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利玛窦汤若望几何原本泰西水法3.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1)过程①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和

,主张学习西方,提出“

”,西学传播渠道大大增加。②1862年,旨在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的

在北京设立。③清政府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严复、

等是较早接受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④1868年,引进、翻译西方书籍的

翻译馆创办,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2)影响①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②

年,新文化运动开始。陈独秀、

、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主张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③俄国十月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④

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京师同文馆詹天佑江南制造总局1915李大钊五四运动4.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对亚洲

(1)朝鲜、

和越南等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2)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3)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4)14世纪,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5)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日本对欧洲

(1)8世纪以后,中国的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13世纪,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渐衰落。(3)

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4)欧洲人借鉴中国的活字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5)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指南针三重难考点深探究重难点1.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理解(1)所谓“多元”,首先指它的源头不是一元的,中华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7000多处,在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多元还与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有关。中国是个大国,因此,文化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2)所谓“一体”,就是讲中华文化的连续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中华文化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五千多年一以贯之,没有中断过,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重难点2.“百家争鸣”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1)“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2)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3)儒家思想就是在“百家争鸣”中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4)“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5)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重难点3.宋明理学的特点、影响(1)特点①儒学完成了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③更多吸收佛、道因素。(2)积极影响①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②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意识。③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等优秀的传统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④主张身体力行,强调自立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3)消极影响①成为统治阶级禁锢人民思想,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阻碍了社会的进步。②其所宣扬的封建礼教和“安分”“守命”思想成为劳动人民沉重的精神枷锁。③“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④等级观念,重男轻女,重礼轻法,轻视自然科学,轻视个体自由,等等。⑤实质是用儒家伦理道德为封建专制统治辩护。重难点4.中华文化在近代的新发展(1)原因①政治: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主观:先进中国人为救国救民进行不懈探索。③经济、阶级: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④外因:“西学东渐”,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特点:学习和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学习内容以政治和思想文化为主;与救亡图存相结合。(3)意义: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觉醒;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推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斗争的发展和走向胜利。重难点5.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以人为本(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关注人的生命和尊严,关注现实现世,积极入世,强调社会中的个人道德自律。(2)中国古代人文精神多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出发点,缺少对人格平等的追求。重难点6.诸子百家的民本思想1.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阶段

(1)先秦时期为民本思想的形成阶段

中国萌芽于商周之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建立起了民本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当时的学派中,儒家学派是民本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孟子提出“仁政”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比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的民本思想,系统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为基础、以王霸并用为措施,以礼法结合为保证、以利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标志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形成。(2)汉唐时期为民本思想的发展阶段

汉初在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以“民为政本”的思想;董仲舒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儒学“仁政”、民本的思想,主张将仁政与法治结合起来,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唐初李世民提出了以“国依于民”为核心内容的民本思想,并以自己的特殊地位推行这种思想的实现。(3)明清时期是民本思想的完善阶段

明清之际是政治经济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明清进步思想家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众治”“不以天下私一人”等思想。这些民本思想固然有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面,但却明显地具有与反专制相结合、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民主因素,他们的思想深度是超乎前人的,从而标志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完善起来。2.古代民本思想的基本含义

(1)肯定民众在政治上的根本地位和决定作用。(2)要求统治者在政治实践中以服务民众为目的。(3)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追求民众的政治权利。3.民本思想指导下的治国方针

(1)统治者主观上要爱民、重民。(2)政治上安民、救民。(3)经济上富民、利民。(4)道德、文化上教民。

重难点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今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文化沃土和精神底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相遇结合到融通发展的过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了精神底蕴,汲取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会贯通、相互契合、共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义利观有助于抑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拜金主义,端正追求物质利益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私利化倾向。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有助于加强市场主体的道德修养,培育良性的市场经济契约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融合性特质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元格局下保持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提供思想源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源”和“流”的关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涵的独特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蕴涵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问题的重要启示,中华民族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愿为全球治理页献中国智慧。重难点8.魏晋南北朝佛教迅速发展的原因(1)长期战乱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为佛教传播提供了土壤。(2)佛教宣扬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易于被穷苦百姓接受。(3)佛教竭力为统治阶级提供理论依据,得到统治阶级的提倡和支持。重难点9.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文化的特点重难点10.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世界科技史上放射着灿烂的光辉,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1)造纸术传入欧洲后,廉价的纸张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2)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制造出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3)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4)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以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人类历史开始形成一个整体。总之,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成为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力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发展和转型,给欧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带来了深远影响。重难点11.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1.对外传播范围广

中华文化有着很强的辐射性,东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南及东南亚各国,西达地中海和欧洲,在世界广大的范围内都留下了中华文化的鲜明烙印。2.对外传播多渠道

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东起长安,西至地中海沿岸,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中外商贾、使者、僧徒、教士在这条通道上络绎不绝,不仅将中国丰富的物产带到西亚和欧洲,也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传播到西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物质贸易和文化交流。3.随着封建王朝国力的强弱而时有盈缩

唐朝国力空前强大,陆路和海路交通畅达,对外文化交流也颇为繁盛。两宋时期,海上贸易非常兴盛,航线远至西亚、非洲等地。元代疆域辽阔,对外交往频繁,同亚、非、欧等大洲的国家多有往来,陆上和海上的交通都很发达。清代虽然西学东渐,但中华文化并没有停止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脚步,在海外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4.与日本、朝鲜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日本、朝鲜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重难点12.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⑴中国文化的连续性,独特性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内涵,促进文明的多元发展。中华诗词、书画、戏曲、文物等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对话的特有媒介。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⑵辐射其他国家,推动文明的交流互鉴。汉字、儒家思想、律令制度(如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创立的提供了借鉴)、佛教、四大发明、伦理观、哲学观、政治思想等传播影响世界⑶助力世界难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难点13.中国古代中外交往的史实与特征作史论结合论文题备考(素材)时期史实影响(意义)特征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造纸术的外传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教育的普及(1)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陆并举;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2)明朝之前对外开放,兼容并蓄,中华文明世界领先;明清时期闭关锁国,中国走向封闭、停滞造纸术的外传隋唐①唐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②日本派遣唐使学习唐制进行大化改新③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促进了中国同印度、日本的交流两宋①宋朝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管理②指南针传入欧洲加强了中国同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起到重要作用元代马可·波罗来华,著成《马可·波罗行纪》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清代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反击战,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为反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却导致中国闭塞、停滞和倒退四重点题型疑难破例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2022•全国甲卷T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时珍(1518-1593)自幼对医学感兴趣,后跟随父亲学习医术,广读天下医书。蕲州遭逢大疫,李时珍父子为民众治病,“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经此磨炼,医术愈精。李时珍发现,以往药书中存在药物误注、图文不一、主次不清等错误,常常危及病患生命,遂立志重修本草。其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跋涉山川,采集药物标本,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他虚心拜当地人为师,问询渔樵农夫,细心收集大量有关药物、单方、验方的零散资料,撰成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李时珍将前人对药物的分类发展为16部、60类,以部为纲,以类为目,使中药的分类更加科学;仔细描述每味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用、方剂等,精心绘制药图。历时近30载,“稿凡三易,然后告成”。——摘编自唐明邦《李时珍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的条件。(6分)

①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持续发展;(2分)②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受到家庭医学氛围的熏陶;(2分)③李时珍对医学的钻研与精通以及努力刻苦的个人品质;(2分)④前代丰富的中医药学成就为其奠定基础。(2分)(答出三点得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所体现出的研究方法,并分别予以简要评价。(9分)研究方法:①文献研究;(1分)②观察实践;(1分)③采访调查。(1分)评价:①文献研究,能够吸取前人的优秀成果,同时利于发现著作中的误注,从而促进医学著作的完善;(2分)②观察实践,有利于获取关于药物的较为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保证著作的严谨性;(2分)③采访调查,有利于获得口头上的大量资料,从而丰富医学知识。(2分)即时训练(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文化发展的特点。

南北文化统一;文化统一依赖于政治统一;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融入外来宗教思想;具有包容性、开放性。材料二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