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连峰去天不盈尺,。(李白《蜀道难》)(1分)(2),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2分)(3)《论语》中“,”这句话最能表达孔子求道的热忱。(2分)2.按要求选择(5分)(1)下面人物描写中选出最切合薛宝钗形象的一项。()(2分)A.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B.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C.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D.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①“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②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③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④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⑤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A.④③②①⑤B.②③⑤④①C.①②④⑤③D.②④①⑤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①问:你说自己与这个时代不相宜,冲突具体在哪里?②答:这种心情可说是“爱之深,恨之切”。读书慢慢读进了历史,会了解民族固有的缺陷。鲁迅曾说,中国人对自己是极为呵护的,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我爱自己的民族,但不爱它的缺点。这些年不断读书,对很多东西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深入探讨历史,冷静分析,并跟现在的社会进行比勘。③这个时代流行的一句话是,向前看,或者“向钱看”,这是现代人的追求,是急功近利和短视的,做事情的方法也过于理性化。而收藏古书,是回到过去,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当年我读书时流传最广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我觉得生活是艺术性的,而非科学的、程序性的,否则一切毫无情趣可言。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人是应当诗意地栖居,诗意就代表着非理性、想象力,是一种美。中华民族传统上偏重于感性的东西,喜欢用夸张的语言形容感情,比如“燕山雪花大如席”,比如李白仍旧让人热爱。④今天的科技带来了社会的物质进步,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匮乏。所以,科学虽然带来社会的进步,但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只有人文的进步才能带来人与人之间的融通与和谐。所以我喜欢古人解决问题的方式,虽然不科学,无逻辑,但有人情。对于今天社会的法律化、条文化,我在很大程度上持保留态度。当然,这也许只是我的个人偏见。⑤问:有一些人家里连书房都没有,根本不看任何书,你觉得这样的状态会让人有何变化?⑥答:这是教育体制形成的,不能怪大众,大众是可以引导的。读书无用的价值观是社会风气使然。所有口号都是要学好数理化,都是用理工代替人文。而人文精神是社会润滑剂,让社会平衡。什么叫有用?“有用”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对一的关系,“因为这样,所以那样”构成我们社会普遍的句式,没有不为什么而做的事,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功利社会,是教育的失败。所谓的培养“有用人才”,事实上是培养“有用奴才”的一个方式,因此产生不了真正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有用”的工作机器和政客。⑦问:也有人提过,如果书读得太多,会被观点和概念包围及束缚,知性的头脑容易自我封闭。⑧答:我不这样认为。一开始形不成体系是必然的,我们都不是天才,都是在读各种书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世界观。刚开始,读什么都相信,都觉得有道理。不久后看到相反的观点,几经反复会慢慢产生疑问——究竟谁说的是对的?进而形成观念。沈姐的语文课堂。疑问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你会重新审视,从字里行间读出问题所在,会分析逻辑过程中的破绽,这就是会读书了。换句话讲,人读书需要升华,需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始终处于为读而读的层面,就是不会读书。比如学习写作,什么时候可以撇开情节看结构,就说明升华了,这个过程别人教不会,也绝对不是写作班能够培养出来的,而需要自己的历练及悟性。悟性没办法改变,但历练可以。⑨问:长期以来藏书、读书这样一种方式,是让你更开放,还是有所封闭?⑩答: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我个人觉得,一方面我能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小时候看电影,里面有坏人、好人,那个时代是两分法,一切都非黑即白。长大之后随着读书,慢慢明白了客观性,觉得大多数人是介于好和坏之间的,有时候为善,有时候为恶。我们缺乏客观的教育,但通过读书,会逐渐明白这一点。读书越多,越能客观看待社会,古人云,读书使人明智,明智二字就代表着客观;另一方面,随着读书的增多,心态更加平和。平和意味着开放,而非仇视,让我更能明白存在就是合理的真正含义。注:节选自《古书之美》,被采访者是古书收藏者韦力。3.第②段“红肿之处艳若桃花”在文中的意思是:。(1分)4.下列观点最符合被采访者原意的一项是()(3分)A.读书使人认识历史更加深刻。B.读书使人更加感性有想象力。C.读书太多使人思想受到束缚。D.读书使人明辨好人还是坏人。5.下面哪一项不能说明被采访者是一个理性批判者。()(3分)A被采访者爱自己的民族,但不爱它的缺点。B被采访者不满于现代人的急功近利和短视。C被采访者不满于今天社会法律化、条文化。D被采访者认为读书让他心态更加平和开放。6.阅读第⑨⑩段,你认为被采访者的回答是否充分?请说明理由。(4分)7举例分析采访者提问的逻辑性。(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当呼吸化为空气①(美)保罗·卡拉尼什①我草草浏览着眼前这些CT片子,诊断结果显而易见:肺上布满了数不清的肿瘤,脊柱变形,一整片肺叶被侵蚀。这是癌症,而且已经扩散得很厉害了。我是一名神经外科住院医生,这是我接受培训的最后一年。过去六年来,我已经看过几十套这样的片子,每次都怀着微茫的希望,想帮患者找到某种可能有效的疗法。但眼前这套片子不同:患者是我自己。②我身上穿的不是防辐射的工作服,也不是手术服或白大褂。我穿着一身病服,和一根输液杆“血脉相连”。护士把电脑留在我病房里了。我和妻子露西一起看着上面的片子。她是一名内科医生,现在就守在我身边。我一个断层一个断层地又看了一遍:肺窗、骨窗、肝窗,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再从前到后,这是培训的“标准动作”,好像我能有什么意外发现,能改变诊断结果。③我和露西一起躺在病床上。④她轻声开了口,像是在念台词:“你觉得有没有可能,是别的病?”⑤“没有。”我说。⑥我们紧紧拥抱着彼此,就像年轻的情侣。过去这一年,我俩都怀疑过我得了癌症,但一直拒绝相信,甚至都没聊过这件事。⑦大概六个月前,我的体重开始下降,背上疼痛难忍。早上穿裤子的时候,皮带先是紧了一个扣,接着紧了两个。我去找我的初级保健医生。⑧“我觉得还是先照X光吧。”她说,“X光是没有那么敏感,但也是个合理的开始。”⑨X光检查的结果没啥问题。我们把所有症状都归咎于工作太累和身体机能老化。约好了下次治疗的日程安排后,我回去处理了当天的最后一个病例。体重下降得没那么厉害了,后背的疼痛也可以忍受了。每天适量来点布洛芬止痛,也能撑过去了。还有,这种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的艰难日子也快要到头了。我马上就要从医学生变成神经外科教授了:十年无情残酷的训练都过来了,我下定决心,要把接下来的十五个月熬过去,圆满结束住院医生的生涯。沈姐的语文课堂。我已经赢得了前辈的尊重,获得了极负盛名的全国性医学奖项,几所著名大学纷纷向我抛出橄榄枝。最近,我在斯坦福的课程主管找我谈了一次,他说:“保罗,我觉得,你不管申请什么工作,肯定都是最优秀的候选人。我就跟你说一声,我们准备找个人加入教职团队,像你这样的。当然,在这儿不能给你什么承诺。不过你应该考虑考虑。”⑩三十六岁的我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眼前就是一片辽阔的“应许之地”②,从基列到杰利科,一直延伸到的地中海。海上有一艘漂亮的游艇,周末的时候,我、露西,还有假想中的孩子们,驾船出海,共享天伦。可以预见,等工作强度降低,生活稍微轻松些,我的背痛也会减轻。可以预见,我终于能像此前许诺的那样,做个好丈夫了。接着,几个星期以后,我开始感觉到间歇性发作的严重胸痛。是不是工作的时候撞到什么,肋骨骨折了?偶尔我会在夜里惊醒,大汗淋漓,床单都被浸湿了。体重又开始迅速下降,而且速度更快了,从一百七十五磅急剧跌落到一百四十五磅,还不停地咳嗽。我对自己的病情已经不做他想了。11我的初级保健医生打电话告诉我胸片结果:我的肺部有模糊的阴影,就像曝光时间太长似的。医生说,她不确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12她应该知道的。我给一个好朋友打了电话,请他收治我。他是医院的神经外科主治医生。我拿到了所有病人都必须戴的塑料手环,穿上熟悉的浅蓝色病号服,走过那些我都叫得出名字的护士,住进了一间病房——多年来,我在这里见过成百上千个病人。正是在这间病房里,我坐在病人身边,解释我最终的诊断和复杂的手术;正是在这间病房里,我祝贺病人痊愈,见证他们回归正常生活的幸福;正是在这间病房里,我宣布病人死亡。我曾在椅子上坐过,我曾在水槽里洗过手,我曾在通知板上写下过潦草的说明,我曾把日历翻到新的一页。甚至,在完全筋疲力尽时,我还曾经渴望过,可以躺在这床上好好睡一觉。13现在,我就躺在这床上,很清醒。14一个我不认识的年轻护士在门口探进头来。15“医生马上就到。”16于是乎,我想象中的未来,就要实现的未来,那么多年奋斗即将迎来的人生巅峰,都随着这句话消失了。【注】①节选自《当呼吸化为空气》一书的序幕部分,有删节。作者是美国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2013年被诊断出患有肺癌。②应许之地:《圣经》中上帝应许给犹太人的“流奶与蜜之地”。8.阅读第①②段画线句,作者“草草浏览”之后为何还要“一个断层一个断层地又看了一遍”?(4分)9.联系上下文,解释第12段“她应该知道的”这句话的含义。(3分)10.阅读⑨⑩段,作者叙写自己达到事业巅峰、想象美好未来,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分)11.文中开头结尾部分都写到自己曾经是医生,现在是患者,赏析这种强化身份变化的写法在构思上的妙处。(4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点绛唇·饯春(清)王鹏运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饯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注】榆钱:即榆荚。榆树花后结实,垂垂成串,俗称榆钱。12.对这首词题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送别B.怀古C.咏怀D.咏物13.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以榆钱零落形容为花钱,构思巧妙。B.抛尽榆钱难买春光,极言春光宝贵。C.春天本不能言,“无语”更添愁思。D.“春去能来”对惜春之人极尽宽慰。14.赏析结尾画线句的景物描写。(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屈原列传(节选)(汉)司马迁①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②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③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④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⑤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屈原既绌(2)举贤以自佐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楚诚能绝齐A.诚实B.真正C.果真D.实在(2)然亡国破家相随属A.撰写B.连续C.嘱咐D.从属17.将第②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8.作为屈原的传记,为何节选部分用大量篇幅叙述楚国历史事件?(4分)19.司马迁认为楚怀王的“不知人”才会亡其六郡,身死于秦,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作简要评析。(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13分)性恶《荀子》①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②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①亡焉。然则从②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③,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③故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④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⑤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⑥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⑦人之情性而导之也。使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⑧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注】①文理,即礼法。②从,“纵”。放纵。下同。③道,同“导”。④枸,“钩”,弯曲。檃(yin)栝,矫揉弯曲的木材使之变直的工具。烝,同“蒸”。矫,矫直。⑤砻(lóng),磨。厉,“砺”。⑥险,邪。⑦扰化,驯服教化。⑧道,蹈,实践。20.“伪”本义就是“人为”,可以拆解来合成字义。找出下面与之相同的一项()。(1分)A.武B.晶C.旦D.材21.阅读第②段,下列判断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A.人生来就有好利、疾恶、耳目之欲、好声色等性情。B.顺从人的性情就会产生争夺、违背礼制、产生暴乱。C.通过学习文化使人们学会言辞表达、合乎行文思路。D.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但是通过人为的努力变得善良。22.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③段画线句说理方面的作用。(4分)23.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反,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有仁义礼智四端。请评价这两种观点。(5分)三写作70分24.关于金钱,大人常常这样教育我们:钱是肮脏的,我们应该视金钱如粪土。同时大人又教育我们:将来要凭自己的实力挣大钱。应该如何看待这种金钱观教育?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积累应用10分1(5分)(1)枯松倒挂倚绝壁(2)楼船夜雪瓜洲渡陆游(3)朝闻道夕死可矣(或: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2(5分)(1)A(2分)(2)D(3分)二、阅读70分(一)现代文一(16分)3(1分)美化自己的缺点。(或者:美化本民族的缺陷;爱自己的缺点;以丑为美;臭美)4.A(3分)5.D(3分)6(4分)示例1:被采访者的回答很充分。针对采访者的提问,被采访者从思维方式与心理状态两方面(也可以说是对外、对内两个方面;客观、主观两个方面)作了回答:“一方面我能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个世界。”“另一方面,随着读书的增多,心态更加平和。”回答全面充分。示例2:被采访者的回答还不够全面。被采访者表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说明读书既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但是回答只讲到“明智客观”、“平和开放”这两点,都是谈读书的正面作用,没有提及读书的负面影响,所以不能算充分。(讲清理由、找准内容各2分)7(5分)示例:提问很有逻辑性。第一问是就被采访者的思想认识与这个时代相冲突的具体表现来提问,因为被采访者认为自己思想认识的变化都是读书所带来,所以第二问从反面提问社会上普遍不读书现象的看法;第三问是在第二问的基础上从另外一个极端追问书读得太多是否有受束缚、封闭的弊病;因为被采访者不认同受束缚、封闭的观点,采访者进一步追问他个人是更开放还是有所封闭。采访者提问层层推进,并且在对话双方的互动中展开深入探讨,引导被采访者进一步谈论自己对读书的认识,提问自然而又富有逻辑性。(只要讲清提问之间内在关系或者提问与被采访者之前所回答内容之间的逻辑性即可。每个举例分析2分,概括提问特点1分,满分为止)(二)现代文二(15分)8(4分)示例:“草草浏览”就能作出诊断结果,说明结论已经确凿无疑;(2分)“一个断层一个断层地又看了一遍”表明作者对诊断结果难以接受,期待出现奇迹(意外)。(2分)这样写更突出了作者在确诊后内心的不安与不甘。(2分)9(3分)示例:以这个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经验而言,她能够从胸片上看出病情(1分);从医生描述胸片的情形看,她知道实情但是说辞婉转(或者:她知道结果但是她没有直接说出来;她知道结果但表述谨慎)(2分);以“她应该知道的”暗示自己之前的预判得到证实。(或者:含蓄交代自己确诊肺癌)(3分)10(4分)示例:作者是在超负荷的工作中取得事业成功的,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又激发了他的工作热情,点明了患病的原因;(2分)巨大的成功、美好的未来与身患绝症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2分)表现了命运的无常(残酷、不幸、悲剧性);更突出了作者的悲伤失落之情。(2分)11(4分)示例:文章开头采用倒叙手法,叙述自己确诊肺癌的不幸遭遇,此时医患身份的倒置也是作者命运的大逆转(1分。答到其中一点即可。下同),令读者产生强烈的突兀感,更充分地表达诊断结果给作者内心带来强烈的震撼与沮丧(1分。或者:痛苦、失望、无助、荒谬感)。结尾部分进一步拓展,由眼前熟悉的情景联想到曾经工作中的一个个细节,既充满着对过往生活的深切情感(1分),又有对自己不得不告别医生职业、成为一位病人的无奈与伤感(1分)。前后呼应,结构完整,使全文笼罩着浓厚的悲剧气氛(1分)。(三)古诗词阅读(8分)12.C(2分。选A得1分)13.D(2分)14.(共4分。满分为止)示例:词人将视觉感受与听觉感受相结合,(1分。也可以写借景抒情手法)看到近处暮色苍茫下的长亭,远处无数凌乱的山峦,耳畔又传来杜鹃凄苦的鸣叫声,(1分。也可以分析意象,如长亭送别、杜鹃啼血等)描绘了一幅黯淡凄凉的画面,(1分。也可以写意境)渲染了词人惆怅悲苦的愁绪。(1分)以景结情,更加含蓄深沉,耐人寻味。(1分)(四)文言文一(18分)15.(共2分)(1)被罢免官职(或者:“黜”)(2)推荐16.(共2分)(1)C(2)B17.(6分)(张仪)到了楚国,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心理学知识的遗忘
-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一中2025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英语试题含解析
-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西方文化入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公司机器操作事故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9.2.1 无人便利店
- 幼儿园小学急救知识培训常见意外事故紧急处理课件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7.1.2 信息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内涵
- 心肺复苏操作2025版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英语外研社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形容词词义辨析
- DB6103∕T 62-2024 宝鸡特色饮食制作规程 岐山臊子面
-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九章课件
- 国家计量院计量器具检定收费标准
- 数据中心储能应用需求技术报告2024
-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必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测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专家共识
- DL∕ T 949-2005 水工建筑物塑性嵌缝密封材料技术标准
- 机电金结设备安装自检报告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 2024年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