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重点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1.西周建国之初,周王室并未能实际掌握四方蛮夷之地,但在推行分封制后,周王室基本
上控制了华夏文化周边的蛮夷之地。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实现了中央集权统治B.成为稳定社会秩序的规范
C.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D.利于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
2.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时间里,今陕甘豫晋一带的戎狄族已无迹可寻•楚国灭越灭鲁,势力
发展到云南滇池一带,秦国兼并了巴蜀,又夺取了楚的巴黔中郡,中原的诸夏和东南沿海的
越族、西南方的西南夷交融也加速了。这表明当时()
A.中原华夏文化南渐加速B.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加强
C.分裂中孕育着统一因素D.各个民族社会发展同步
3.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如图所示,图是我国某朝形势图,据图可知该朝代建立于
()
A.公元前3世纪B.公元前2世纪C.公元2世纪D.公元3世纪
4.陈寅恪先生评论,北魏孝文帝“变胡语、胡姓与胡名为汉语、汉姓与汉名,进入了汉化
的实质问题,鲜卑贵族变为文化土族的道路打通了”。该评论认为孝文帝改革()
A.利于提高鲜卑贵族的文化地位B.打破了原有的等^制度
C.改变了鲜卑族落后的游牧生活D.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
5.如表出自开元九年(721年)就娘户新残卷,反映了当时的授田情况。这一状况(
户主应授田实授田实授田占应授用的比率
赵玄义一户52亩11市21.1%
曹仁备一户3182应63应1.9%
董思勖一户131应28应21.3%
于善意一户⑹应28亩17.3%
A.造成政府财政收入减少B.推动土地买卖的盛行
C.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D.放松了对人身的控制
6.江浙地区唐宋以后一直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东南之田,所种惟稻”。但到了明中后期,
“农田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植者,则十之七八”,各地广种棉花、甘蔗、果木、烟
草等作物的记载也多见于史书。这种现象反映了江浙地区O
A.重农抑商的政策有所松动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农业生产与市场联系密切D.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7.“胤模(雍正)以通政司职权太重,扼中外庶政之要……乃别设奏事处,命内外诸臣,
有机密事,改用折奏,直达御前。”材料反映的是()
A.奏折制度的形成B.内阁制的建立C.军机处的设立D.文字狱的推行
8.有观点认为:“农民战争从来只是一种改朝换代的工具,太平天国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
但己萌发了些新苗。”“萌发了一些新苗”指的是()
A.1851年金田起义B.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1856年定都天京D.1859年《资政新篇》的出台
9.台湾人民“骤闻之,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台湾绅民联名发布檄文: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现象发生在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
A.《黄埔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10.1900年6月21日,清室向列强H~一国宣战后,南方各省督抚不仅没有响应清政府的号
召积极备战,反而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这一做法()
A.反映清政府统治己经土崩瓦解B.使地方督抚认清了清政府本质
C.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D.表明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11.如图是某一部历史纪录片中的重要场景。这部纪录片所讲述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中国共产党成立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开展
12.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各方力量反应强烈:中国共产党发
表“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青年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国民党
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成发动“西安事变”;中间政派要求团结抗日……材料表明()
A.抗日救亡运动高涨B.中华民族已全面觉醒
C.国共由对峙到合作D.共产党成为中流砥柱
13.宣传画是历史的形象记录。如图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宣
传画,对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已超额完成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举行
C.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D.社会主义建设稳步推进
14.下表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简表。据此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990年前后
乡镇企业
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33%利润265.3亿元.超过了国有企业利润
从事农业的1978年1988年
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为70.7%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为59.5%
CA..使农乡业镇总企产业值成超为过国其民他经产济业的总支值柱BD..加推速动了农农村村工城业镇化化基的本进实程现
15.下列四幅图是古代不同地区的文字图片,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印章文字是世界已知最早的文字B.文字的差异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C.文字出现越早说明文明程度越高D.符号文字相比于图画文字更先进
16.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倡导
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天文学、数学知识
也传入了希腊。上述材料说明亚历山大远征()
A.是一次掠夺性战争B.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D.是一次正义性战争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
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
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如图)。
凡尔夏和约,中1919什
国主权忍受践踏.
五四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1911年知识分子着手文
清政府弱点彻底暴露.化与思想革命.
辛亥革命
甲午后争,中H双方]898仟
维新亍'WH区别明H・否定两千年来的专制制度.
百日维新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18617894年主张君主江宪,创涧新法律,
编制《1算,改革敷育.
聘片战争,中1842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保里传统体制,
国割地配款已在造船、制炮等方面学习西方.
虽然败而无意改革,
对不平等条约的反应较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
论结合。)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18.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随着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统
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并巩固下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到了夏商周三代,黄河流域的居民不断吸收周围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族的成
分,逐渐形成华夏民族。相传周文王的伯父太伯、仲雍与当地的民族结合,形成兼有商、周
和当地特点的吴文化,先秦时期,吴和越开发了东南地区;秦人和西戎诸族共同开发了西北
地区;楚地的华夏族和许多少数民族相交融,共同开发了长江中游地区。最后秦灭六国,统
一了中国,这个统一的过程也可视为多民族交融的过程;到了汉朝,华夏族进一步吸收其他
民族的成分,扩大为人口近6000万的民族,后来遂称汉族。
一摘编自袁行霜、严文明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前燕创立者鲜卑慕容氏宣称先祖是“有熊氏之苗裔”;前秦创立者氐人苻氏宣称先祖
为“有息之苗裔”:后秦创立者羌人姚氏宣称“其先有虞氏之苗裔";大夏政权创立者赫连
勃勃声宣称“朕大禹之后,居幽、翔。”
——摘编自房玄龄(唐)等《晋书》
材料三清政府边疆管理
地区管理方式
新疆设置伊犁将军,总领军政
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
蒙古设盟、旗两级单位,命装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1)据材料一,概述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历程。
(2)据材料二,概括其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促进民族交融的主要因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边疆统治的特点,并分析边疆治理的历史意义。
19.材料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商品结构统计表
年代1978198519862007
初级产品53.5%50.5%36.4%5.1%
工业制成品46.5%49.5%63.6%94.9%
材料二
=
sI
-i
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结构
一一材料一、二均出自国家统计局、商务部网站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对外贸易中商品结构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影响因素。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埃及……水源是许多条热带河流,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尼罗河的定期泛滥
为河谷带来大量的沃土,而且保障了这种条件的持续,即避免了困扰两河地区的土地盐碱化
问题。
一摘自马克羟《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
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
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
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
一摘自吴昊编著《古希腊城邦史》材料三: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
文明只有姓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一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埃及易于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和形成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的主要经济活动并指出其形成的独特政治文明。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影响古埃及和古希腊两种政治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
(3)综上所述并结合材料三,谈谈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认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建国之初,周王室并未能实际掌握四方蛮夷之地,但分
封制实行后,周王室加强了对周边蛮夷之地地区的控制,说明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疆域,促进了中
原与周边各个部落间的相互交流,扩大了中原文化的影响,D项正确;
西周尚未实现中央集权统治,排除A项;
材料强调的是周朝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无法体现分封制成为稳定社会秩序的规范,排除
B项;
分封制有利于民族融合,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需要考生掌握分封制的含义及影响。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答案】C
【解析】题干信息显示,民族融合进一步强化,诸侯国不断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统一趋势不
断加强,故C正确;
A题干不能体现,排除;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对诸侯国的控制力在不断弱化,故排除B;
D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C0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趋势,依据材料“楚国灭越灭鲁,势力发展到云南滇池一带,秦
国兼并了巴蜀,又夺取了楚的巴黔中郡,中原的诸夏和东南沿海的越族、西南方的西南夷交融也
加速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演变的特点,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难度适中。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九原郡”“咸阳”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形势图,建立于公
元前221年,因此A正确;
BCD与材料不相符,排除。
故选:Ao
本题侧重于考查秦朝的建立,解题关键信息是“九原郡”“咸阳”。
本题侧重于考查秦朝的建立,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难度较低。
4.【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变胡语、胡姓与胡名为汉语、汉姓与汉名,进入了汉化的实质问题,鲜卑贵
族变为文化士族的道路打通了”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有利于鲜卑贵族变
为文化士族,这就提高鲜卑贵族的文化地位,故A项正确。
BC两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D项说法绝对化,排除。
故选:Ao
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变胡语、胡姓与胡名为汉语、汉姓与汉名,
进入了汉化的实质问题,鲜卑贵族变为文化士族的道路打通了”的主旨,并正确把握孝文帝改革
的影响。
本题考查对孝文帝改革及其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
力。
5.【答案】A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实授田远远低于应授田,表明农民土地很少,从而造成政府财政收
入减少,A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国家授给农户的土地少,无法得出土地买卖盛行的结论,排除B项;
材料中没有具体是税收数据比较,无法得出农民的赋税负担是否减轻,排除C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的“摊丁入亩”放松了对人身的控制,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
能力。
6.【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明中叶后,江浙地区的农民开始大量种植经济作物,说明的是农业生产同
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C正确;
明清时期依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的说法错误,A排除;
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材料未涉及,B排除;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D排除。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和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考生可根据材料“东南之田,所种惟稻”。
但到了明中后期,“农田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植者,则十之七八”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和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属于一道典型试题。
7.【答案】A
【解析】“乃别设奏事处,命内外诸臣,有机密事,改用折奏,直达御前”描述的是密折制度,
即清朝奏折制度的形成,A项正确;
内阁制度是明代确立的,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军机处和文字狱,排除C、D项。
故选:A0
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清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明清政治制度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清政治制度,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8.【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但己萌发了一些新苗”主要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1859年颁布的
洪仁讦所著《资政新篇》,指出要发展资本主义,合乎时代潮流。D符合题干要求;
ABC选项都没有体现出材料特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要求学生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骤闻之,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
不愿拱手而让台”及所学知识,台湾绅民联名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
台”是台湾人民反割台运动,该事件发生于《马关条约》签订之后,B项正确;
《黄埔条约》没有涉及台湾,排除A项;
《北京条约》的内容没有涉及关于台湾地区的规定,排除C项;
《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其内容没有涉及台湾,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了甲午战争,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甲午战争,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io.【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00年6月21日,清室向列强十一国宣战后,南方各省督抚不仅没有响应清
政府的号召积极备战,反而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并结合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
华时期“南方各省督抚不仅没有响应清政府的号召积极备战”,反而与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
协议,从中可以看出清朝中央集权受到削弱,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C项正确;
“东南互保”的现象并不能清政府统治已经土崩瓦解,排除A项;
地方督抚和清政府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不可能认清清政府的本质,排除B项;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是以《辛丑条约》的某些内容为标志,而不是“东南互保”,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了“东南互保”,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东南互保”,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1.【答案】B
【解析】A.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
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
B.由题干图片可知,这是中共一大会址,涉及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故B项正确;
C.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
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与
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
D.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基本口
号是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提倡民主和科学,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B0
本题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
力。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青
年
学生、国民党爱国将领和中间政派分别提出了自己抗日主张,这表明抗H救亡运动高涨,A项正
确;
“全面觉醒”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B项;
西安事变拉开了国共两党由对峙和合作的序幕,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信息,排除C项;
D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
故选:Ao
本题考查了抗日救亡运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了抗日救亡运动,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著名战役,而抗美援朝的背景是国家安全
面临严峻挑战,C项正确;
上甘岭战役发生于1952年,此时一五计划还未开始,排除A项;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著名战役,B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
上甘岭战役与社会主义建设无关,排除D项。
故选:C0
本题主要考查了朝鲜战争,要求学生结合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
力。
14.【答案】B
【解析】根据乡镇企业产值的比重和劳动力总数比重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
速了农村乡镇化的进程,故B正确。成为支柱的说法过于夸张,故A错误;材料没有比较信息,
不能说明超过其他产业总值,故C错误;我国农村尚未实现工业化,故D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体制改革。
15.【答案】B
【解析】通过观察四幅图片可知,古代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文字和文明,文字的差异体现了文
化的多样性,B项正确;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文字是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并非古代印度的印章文字,
排除A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仅有文字出现的早晚,不足以说明文明发展程度的高低,排除C项;
材料不能说明符号文字比信息较丰富的图画文字更先进,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让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本题考查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
伦的天文学、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可知,亚历山大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C项正确。A、
D两项材料未体现,均排除;材料未涉及欧洲经济发展情况,排除B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人类文明的交流,解答的关键是准确读取材料信息,从选项入手,逐项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了人类文明的交流,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7.【答案】若赞成“冲击-反应”模式,应侧重从外因角度给予肯定。注意从西方政治、经济、
思想等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先进性和近代中国文明的落后性对比,然后从西方历次侵华(“冲击”)
后,中国人如何从器物-制度-思想等层次向西方学习着手回答;若反对“冲击-反应”模式,应侧
重从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角度给予否定。可以从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资产阶级、无产
阶级等各阶级阶层先进分子发起的一系列运动的历史背景入手,注重分析各运动发生时当时中国
内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的变化,由此强调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和必然性;若认为“冲
击-反应”模式存在片面性,则可以从从答案一与答案二两方面综合辩证评析,从外因角度给予肯
定,从内应角度给予否定。
故答案为:
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中国社会内部推动社会变化的因素从题目所给的材料来看,在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做出反应形成洋务派,并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
强”的洋务运动;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再次形成冲击,引发了戊戌变法运动,学习西方
的君主立宪制度,希望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挽救民族危亡;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以及《辛丑条
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引起国内革命浪潮高涨,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
清王朝的统治;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推动中国革命进入新阶段。
综上所述,冲击一反应模式有其合理性。但是,中国社会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案导学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3章-第3节-课时作业
- 【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课标版必修1-双基限时练11
- 《红对勾》2022届高考英语人教版新课标一轮总复习-滚动测试10
- 永州市2025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生物试卷
- 【创新大课堂】202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课时作业-第4单元-第11讲-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创新设计】2021版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闽津渝版)专题整合+演练提升:1-7-1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
- 天津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阶段性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音频)
- (语文试卷)2024年秋绵阳市游仙区九年级期末测试
- 浙江音乐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简章
- 【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4语篇提能-22
- 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医院后勤管理作业指导书
- 六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8 男女生交往小闹钟辽大版
- 【课件】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新版教材单元分析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国库资金支付管理办法
- 中医调理理疗免责协议书模板
- 《列那狐的故事》导读课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小学二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生字笔顺
- 2024 锦纶深度报告:消费升级带动需求增长原材料国产化促进产能释放
- 外研版高一英语上学期必修1-2期末考试试卷
- 连铸工职业技能大赛考试题库500题(含各题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