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下半年模拟题4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
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比如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
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
礼。礼的内容以现代标准去看,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
为规范这一点来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
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
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
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就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
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骄傲、得意。【1B】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
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而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
个人习惯所维持的,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会不能自己。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
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2C]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
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
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一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
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不管一种生活的方法在过去是怎样有效,如果环境一改
变,谁也不能再依着老法子去应付新的问题了。所应付的问题如果需要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有个大家都接受都同
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
是所谓“法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二:
客观地讲,“礼治秩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下,对维持社会的稳定起过一定的作用,正如梁漱溟
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所说,“旧日中国文明最使人惊异者,即是其社会秩序恒自尔维持,若无假乎强制之力”。
而且,礼的作用不仅在于提供给人们一些行为规范以维持社会秩序,更在于通过这些外部的规范来起到教化的作用,
启发和涵养人们内在的理性自觉,不断培育人们的道德心,从而提高人们的道德境界。当道德境界提升到一定高度
后,人们的行为就会由礼的约束进为道德自觉,由他律进为自律,达此道德境界,人的内心高度自由,行为则于礼
无不自然相合。在潜移默化中将人引向道德之途,于不知不觉中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培养人的道德自觉,这就是礼
的教化之功,也是礼治所赖以运作的内在机制。正是这种代代相传的传统教化,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得
以历经数千年而依然完好地保存流传下来,这是与中国同时代的其他文明古国无法做到的。而且,“礼”中的很多
优秀合理的成分,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谦虚礼让等好的传统,直到今天依然对我们富有教育意义。这些都是“礼
治秩序”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整个历史发展、社会进化的角度来看,它的消极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2B】它阻碍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尤其使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严重滞后。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
一,古代科学曾有过辉煌的成就,四大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然而近四百年欧洲近代科学取得了辉煌
成就,我们却远远落后了。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过于崇拜、依赖传统,因循守旧,躺在老祖宗的成果上
睡大觉。
其次,“礼治”往往被封建统治者利用,成为反对变革、维护封建制度的屏障。从汉武帝开始,历代的封建统
治者都极力推崇儒学,提倡礼教,尤其是到了皇权专制空前强化的明清时代。
再次,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在无形中扭曲了人格,压抑了人性,容易使人形成一种畸形心理。礼治社会的另一
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民主、法治意识的淡薄甚至可以说是缺失,人们只知道承担义务,不知道行使权利。
(摘编自张璐《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浅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有“文明”“慈善”的意思,以现代标准去看,礼的内容可能是很残酷
的。
昌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礼是由社会舆论所维持的,不需要外在的机构来维持。
C.一直以来,在乡土社会中,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所以乡土社会的秩序主要依靠“礼”来维持。
D.我们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严重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于崇拜、依赖传统,躺在已有的成果上睡大觉。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礼治并不是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礼治离不开社
4
2XO
B.礼治秩序在特定的时期与环境下对社会进步与科学发展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但在维持社会的稳定和教化百姓上
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C.材料二认为礼可以激发人的道德与良知,提高人的自知与自制能力,这与材料一中有关“礼治”的观点一致。
D.《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惨遭遇就体现了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在无形中对人格的扭曲与对人性的压抑。
3.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
“小儿,法当取小者。”【孝悌】
B.《宋史•杨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侍立不去。颐既觉,
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尊师】
E.《秦律》规定:家中有兄弟两人,只能一人服兵役,家中是独生子的可以免除兵役,城市进入战争状态时,
成年妇女要编入军队守城。【法治】
D.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
不敏,何足以知之?”【尊师】
4.材料二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①引用论证。以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所说,论证“礼治秩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环境下,对
维持社会的稳定起过一定的作用。
②举例论证。在论证“礼”中的很多优秀合理的成分时,例举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谦虚礼让等”。
③对比论证。将“四大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近四百年欧洲近代科学取得了辉煌成就”进行比较,
指出“礼治秩序”阻碍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
5.请运用材料中“礼治”与“法治”的相关内容对下述现象进行简析。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对生命安全的考虑,通
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小陈举报父亲之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赘,也引发一些质疑。
《礼治秩序》提出,乡土社会用礼来维持秩序。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是经过教化而主动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乡土社会正是靠礼来有效应对生活问题的。但现代社会变迁快,价值多元,传统礼治已无法保证,这就需要法治。
小陈举报父亲,体现了法治意识,正是借助法律手段保障人的生命安全。网友为小陈点赞,说明越来越多的人法制
观念增强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法尼娅
[俄]尤里•布伊达
法尼娅身材高大,栗色的头发,额骨高高的,一双犀利的眼睛,目光大胆,腰板笔挺,步伐坚定,在她的高跟
鞋的敲击下,连石头都叮当有声,迸溅着火花。她那结实的腰身散发出巨大的能量,仿佛能照亮八点钟大街乃至日
朵夫大街。
法尼娅一家幸福地住在滨河街一栋宽敞的两层楼房中。可是突然间,一切全变了。丈夫和大儿子在一场车祸中
丧生,一个月后,小儿子溺水身亡。法尼娅做了子宫癌手术,手术并不成功,很快病灶就发生了转移。
这个四十四岁的女人,孤零零地等待着死神。她卖掉了公司和其他一切,只剩下了房子。她就在那临水的房子
里深居简出,家里的镜子都用黑色的旧布蒙着。法尼娅清楚自己现在的模样:驼着背,头发凌乱,面庞红肿。夜里
她不管在哪里都能躺下睡觉,可就是睡不着。
为了同失眠抗争,法尼娅开始在夜间散步。她穿上了后跟很高的便鞋,一直走到铺着光滑头的滨河街的尽头,
穿过几条小巷,往上走到八点钟大街,沿着这条街来到空无一人的广场,朝一家名为“巴甫洛夫的狗”的饭店行进,
再沿着日朵夫大街往下,直奔法兰西大桥方向,然后向右转,回家。走这段路要用一个多小时。虽然并不觉得多累,
可是这已经足够了,能让她睡上两三个钟头。有一次,法尼娅的鞋后跟断在了广场上,脚也裁,了,她不得不拎起鞋
子,单脚跳回家。这之后她竟然酣睡了将近七个小时。
现在,她每晚都单脚跳着散步,只为了回家后能够倒头便睡。—.II时丑始用叱脚雕L,丛一番路灯抽到.虽一军
路灯。一下,两下,再跪一下,四下、五下……她费力地喘着气,挥动双臂,心脏怦怦直跳,身上大汗淋漓。她跳
着真奔二,扬,,您后迨广场而工,.朝法兰,埋木松左包嬖去,,.最后跳且家。她吃力地挪进浴室,趴下来,立即开始呕吐,
吐得天翻地覆。她对自己发誓,再也不跳了。可是第二天夜里,她又穿起了运动鞋、绒线衣,来到街上,开始用右
脚...
她就这样跳了一年多时间。直到她的生活又一次发生了转变。
法尼娅每次从滨河街转到八点钟大街时,便能听到口琴声传来,之后她会在小巷尽头遇到科斯佳•弗拉仁,他
每晚都要轻声吹奏口琴,就坐在自家门前的长髡上。
一个秋天的晚上,法尼娅和往常一样,穿过小巷来到八点钟大街。科斯佳突然叫住她,说想和她搭个伴。
“我无所谓,”法尼娅说道。一边费力她喘着气,“你怎么知道是我?”
科斯佳踌躇起来,但还是老实地回答道。“闻气味。”
法尼娅微微一笑:“那好吧,只是别掉队啊。”然后她用左脚跳了起来。科斯佳跟在后面随着她的气味出发了。
从那天起,他们每天晚上都要跳着散步。在小巷里会合,一起征服八点钟大街,穿过广场,然后在滨河街分手。
法尼娅从不跟科斯佳闲聊,她压根儿就没关注过他,尽管她很感激他陪她一起散步。但是,当科斯佳患了感冒,
不能与她做伴时,她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
十一月底,科斯佳在通向法兰西大桥的结冰的下坡路面上滑了一跤,跌入水中。法尼娅将他拖上岸,带到自己
的家,强迫他泡了个热水澡。不久后,所有人都知道法尼娅和科斯佳决定结婚了。
“她眼看着就要死了啊,"芭芭扎说,“而且他们根本不会有孩子。”
“他可是个盲人啊,”斯卡尔拉古娜说。“而且还比她小二十二岁呢。”
婚礼当天,教堂附近拥挤不堪。一大群人聚集在那里。百人乐队用口琴奏起了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
对新人步出教堂。法尼娅穿着白色的纤殳面长裙,修剪过的头发上装饰着缀满雪白花朵的花环。她腰板笔挺,目光大
胆,步伐坚定,在她的高跟鞋的敲击下连石头都叮当有声,进减着火花。科斯佳穿上了一身庄重的深蓝色西服,上
面别着一朵小花。他准确无误地牵着她拾级而下,走向一辆高级敞篷车。他们乘车在广场上绕行三圈,然后车停在
了“巴甫洛夫的狗”饭店敞开的大门前。在那里迎接他们的,有激动得说不出话的科斯佳的母亲,还有饭店女老板
玛丽娜。百人乐队吹起了口琴曲,所有人一齐喊道:“吻她!”于是科斯佳当众亲吻了一下法尼娅证的嘴唇,她羞
红了脸。接着,老头子契尔维举起那把奥尔维式小提琴,大声喊道:“嘿呀,拉起来吧!”于是就拉起琴弦,边唱
边拉起了欢快的曲子,然后又拨弄起了琴弦,一边唱一边拨弄。人们开怀畅饮,高声喊叫,也有人放声哭泣。玛丽
娜不停地给大家斟酒,契尔维一会儿拉奏一会儿敲奏,大家狂欢个不停,直到天空中星光闪烁。随后,这一大群人,
把新人送到了家门……
这场婚礼在人们记忆中保留了很久,甚至在法尼娅的葬礼上还被人们忆起——她是一年半后去世的——白色缎
面连衣裙,修剪过的头发,装饰着雪白花朵的花环;挺直的腰板大胆的目光,坚定的步伐,石头敲击下发出的叮当
声和迸溅的火花;演奏口琴曲的百人乐队;契尔维老头拉奏和敲奏乐曲的情景;人们送新人到家的场面。当时大门
在新人身后关上,她说了一句话----
“只要人没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这句话人们听她说过大概已经上千次了——她就这么说道。“只要人没
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正是这句话结束了那场被所有人牢记了很久的婚礼,“只要人没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
好好活...”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尼娅身材高大、挺直,充满自信,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女人的魅力。
B.家庭的厄运和自身的磨难使法尼娅遭受了重大打击,以至于常常失眠。
C.“只要人没有死,就应该好好活着”,表现了法尼娅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法尼娅的故事揭示了一个古老的道理: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热爱生活】
7.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详略取舍得当,对法尼娅一家遭受的厄运和她的葬礼略写,对法尼娅病后的表现以及婚礼的场面详写,起
到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描写了法尼娅单腿跳跃散步的情形,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她坚韧顽强的性格特点。
【主要用数词和动词进行描写】
C.科斯佳的出现改变了法尼娅的生活走向,他们同病相怜,情投意合,使苦难的故事增加一丝亮色。
D.文中芭芭扎和斯卡尔拉吉娜的话,表现了人们世俗的观点,补充了相关内容,反衬了法尼娅和科斯佳的形象。
8.文章倒数第二段有关婚礼场景的描写有何作用?
文段对法尼娅和科斯佳的衣着、发饰进行了详细描写,着重表现了两人的幸福美满。
文段通过个体表现群体,选取典型人物的反应进行刻画,表现了婚礼现场的热闹。
虽然法尼娅比科斯佳大很多,但科斯佳的母亲并不介意,她为儿子找到幸福感到开心。
9.小说多处用到“重复”的手法,请分析其效果。
①散步路线的重复叙述,突出散步路线之复杂,路程之长,表现了法尼娅坚韧顽强的性格特点。
②人物外貌的重复描写,文中多次重复描写法尼娅的外貌,渲染了法尼娅的形象。
③婚礼场景的重复描述,说明人们对婚礼的印象之深,自然而然地引出结尾法尼娅的话,升华主题。
④语言的重复描写,法尼娅的话重复出现了多次,进一步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七月,丁未,以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安牛不拜:复加侍中,都督扬、豫等五州诸军事。冬,十月,辛丑,
以桓冲都督江、荆等七州诸军事,领荆州刺史。桓冲以秦人强盛,欲移阻江南,奏自江陵往镇上明,使冠军将军刘
波守江陵,咨议参军杨亮守江夏。王蕴固让徐州,谢安日:"卿居后父之重,不应妄自菲薄,以亏时遇。”蕴乃受
命。初,中书郎郝超自以其父偕位遇应在谢安之右,而安入掌机权,倍优游散地,常愤邑形于辞色,由是与谢氏有
隙。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谢安以兄子玄应诏。超闻之,叹曰:"安之明,乃能
违众举亲;玄之才,足以不负所举。”众威以为不然。超目:“吾尝与玄共在桓公府,见其使才,虽履屐间未尝不
得其任,是以知之。”玄募骁勇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常领精”«为前锋,战无不捷。时号“北
府兵”,敌人畏之。壬寅,散骑常侍王彪之卒。初,谢安欲增修宫室,彪之曰:“中兴之初,即东府为宫,殊为俭
陋。苏峻之乱,成帝止兰台都坐,殆不蔽寒暑,是以更营新宫。比之汉、魏则为俭,比之初过江则为侈矣。今寇敌
方强,岂可大兴功役,劳扰百姓邪!"安曰:“宫室弊陋,后人谓人无能。”彪之曰:“凡任天下之重者,当保国
宁家,缉熙政事,乃以修室屋为能邪!”安不能夺其议,故终彪之之世,无所营造。十二月,临海太守都超卒。初,
超党于桓氏,以父情忠于王室,不令知之。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
尔即焚之既而惜果哀惋成疾,门生呈箱,皆与桓温往反密计。偕大怒口:“小子死已晚矣!”遂不复哭。
(节选自《资治通鉴•晋纪二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B.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C.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g.及病甚/出一箱书授门生日/公年尊/我死之后/若以哀惋害寝食者/可呈此箱/不尔/即焚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让,在文中的意思是推辞、拒绝,与《谏逐客书》中“是以太山不让土壤”的“让”含义相同。
|.领,本义为脖子,文中指兼任官职,通常表示兼任较高职务。“守”也表示低职代高职。
C.参军,中国古代官名,即“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现指去当兵。
D.精锐,可指精良的器材和锐利的武器等,在文中指精干勇敢的部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王蕴对于让自己接管徐州一事很不满,但谢安劝他不应妄自菲薄,损害一时恩遇,于是王蕴接受了任命。
B.都超虽然和谢氏有嫌隙,但听说谢安举荐侄子谢玄接受朝廷诏命后,他依然对谢安的贤明和谢玄的才能大加赞
赏。
C.谢玄招募了刘牢之等骁勇之士,他作战时经常身先士卒,战无不胜,当时的人称其部队为“北府兵”,敌人十
分害怕他们。
D.都超去世后,他的父亲先是哀痛惋惜,甚至因此患病,但后来大怒,是因为看到了都超与桓温秘密谋划的往来
信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朝廷方以秦寇为忧,诏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者。
这时朝廷正把秦国的敌军当作忧患,下诏寻求能够镇守保卫北方领土的文武双全的良将。
(2)安不能夺其议,故终彪之之世,无所营造。
谢安不能改变王彪之的意见,所以王彪之在世期间,什么宫室也没有营建。
14.谢安想要增修宫室,王彪之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不赞同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①现在的宫室与刚渡过长江时相比已经算奢侈了,不用再建。
②如今敌军势力强盛,修建宫室会须扰百姓生活,不利于国家安定。
③承担天下重任的人应该努力使国家安定、政事光辉,不应过于看重修建宫室。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娟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5.下列各项对诗歌意思的理解,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写天高云淡秋风凉爽的天气,空气清彻,乐音也能凭风传向很远,这一句写出了弹奏时的情景美。诗
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从客体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B.第二、三四句,写空山浮云被音乐吸引而凝止不流,湘娥素女被感动得愁怨涕流,而出现这种情况,都只因为
李凭在弹箜篌。这样写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让读者一开始就能够感受到诗人起笔的非同寻常。
C.从第五句起,写弹奏的旋律之美妙和产生的感染力。这些句子运用一连串的描写,大胆夸张,浪漫新奇。采用
拟人、通感、夸张等各种修辞手法,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表现了听李凭弹箜篌所引起的反应和情思.
这首诗的构思也很巧妙:开头一句先写演奏者,第二三句写音,先声夺人,然后才说到琴;写演奏时,先写情
景,为下文写旋律作铺垫;写旋律,又写它蕴含的悲喜忧思。
16.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描绘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的手法和夸张的手法。
(3)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驰骋自由的想象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来论说学习和自省能助人做到“";以登
高而招等为喻说明“",只是善于利用外物。
(2)《师说》中,作者提出要打破斤斤计较于老师的贵贱长少的世俗偏见,用“,
”两句说明了从师学习的正确原则。
①.知明而行无过矣②.君子生(性)非异也
③.道之所存④.师之所存⑤.不畏浮云遮望眼⑥.自缘身在最高层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说:“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究竟是如何在思想和写
法上进行突破的,却是一个的解释性命题。
《红楼梦》用多重嵌套的手法小说的大结构。以而又精巧自如的序曲为引线,用悲剧主体故事之
外的神话寓言,来隐括全书深广的社会内容。全书有三重结构:“石——玉——石”的象征结构,“政治与爱情”
的写实结构,“预言与应验”的谶纬结构。全书跌宕起伏,有时好像飞流直下,有时又如细水涓涓:忽而巨浪排空,
奔腾澎湃。忽而清浅见底,游鱼可数;或成游涡,或成潜流,形成无比复杂而广阔的局面。
立体性的情节结构与复合性的主题意蕴共同构建了一个的艺术世界。时至今日,国绕小说《红楼梦》而
展开了持续不断的创作,导致了独特的“红学现象”,广大中华儿女对红楼世界的理解得以体现。“红学”研究依
然长盛不衰。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莫衷一是精心谋划扑朔迷离高深莫测
0.见仁见智惨淡经营扑朔迷离深不可测
C.见仁见智精心谋划眼花缭乱深不可测
D.莫衷一是惨淡经营眼花缭乱高深莫测
莫衷一是:各有各的意见、说法,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精心谋划:特别用心地筹谋计划。
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高深莫测:高深的程度无法揣测。形容使人难以理解。
深不可测: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4学习有方法》(说课稿)-部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5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supermarket说课稿 陕旅版(三起)
- Unit 6 Our rules(说课稿)-2024-2025学年辽师大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Unit1 Will you take your kite(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四年级下册001
- 2025合同段意见的回复
- Unit 6 Jobs(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3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Animals at the Zoo Lesson 11 What Do They Eat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
- 2025【合同范本】贸易合同大全
- 2023六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 Period 4说课稿 译林牛津版
- 2025专利实施资金项目申报合同书
- 《社区康复》课件-第九章 言语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亲历电子病历系统分级评价四级参评纪实-2022医院信息化
- 凸优化在经济学与金融学中的应用
- 【钢铁冶炼】-锑冶炼先关工艺
-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齐鲁师范学院
- 环境因素汇总识别及评价表(保卫部 )
- GB/T 9123.1-2000平面突面钢制管法兰盖
- 元代文学-绪论课件
- 2023年版劳动实践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方案报审表(样表)
- pp顾问的常见面试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